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岸带的开发》word教案
海岸带的开发-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案
海岸带的开发-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海岸带的自然环境及现状;2.掌握海岸带的特征、分类及分布规律;3.掌握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对策;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特征的介绍1.海洋的形成与海岸带的形成;2.海岸带的定义和分类;3.海岸带的自然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对策1.海岸带开发利用现状;2.海岸带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3.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对策。
教学设计活动一:海洋与海岸带的形成1.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教师提供的PPT,简要介绍地球的形成、海洋的形成和海岸带的形成。
2.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或地区,阐述该地区海岸带的特征、分类及分布规律。
活动二: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现状1.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当地的海岸带,掌握其开发利用现状。
2.小组探讨海岸带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活动三:方案设计1.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和创新意识,设计一份将当地海岸带做为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案。
2.学生根据方案撰写小组报告。
教学评价1.学生在活动一和活动二中的调查报告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得到评价。
2.学生根据小组方案设计撰写的小组报告得到评价。
参考文献1.地理学概论.(第2版).(美)J.P.德卢-尚佩尔著;胡增福…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第364-391页2.世界海岸带.(美)D.信田著;葛荔莲…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第10-38页3.海岸带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英)J.F.拉姆斯德尔著;赵瑞生…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第20-4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0
图甲图乙第五章 海洋开发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学习要求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及区位优势3、认识海岸带的环境问题,了解保护海岸带的对策知识构建一、认识海岸带1、海岸带的含义 狭义: 广义:2、海岸带开发的有利条件:例题1(1)图乙中,能表示狭义海岸带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2)全球人口约一半居住在海岸带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②有适宜的温度和降水③交通便利,信息交流快④开发历史悠久⑤资金和人才密集A. ① ②B. ① ③C. ① ⑤D. ① ② ③ ④ ⑤二、开发海岸带(一)滩涂养殖1、滩涂的概念及范围:2、滩涂的利用方式:3、滩涂养殖的有利条件:(二)港口建设1、沿海港口的范围包括 两部分。
2、沿海港口选址的要求:陆域例题2:图中的①②③④处选建一港区,从港口影响因素考虑,应选择在何处建港最合理()A.①B.②C.③D.④探究活动1:读上海港相关资料,从区位、疏集运能力和腹地等方面,分析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条件。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
上海港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
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三)海洋旅游海岸带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探究活动2:读海南岛相关资料,分析海南岛发展海洋旅游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以热带海滨风光为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种类多,质量高,集自然风光、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文化古迹和热带海岛城市风貌为一体,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岛风光。
旅游业已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2 《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优势》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2 《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优势》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海岸带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地带,也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节课以《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优势》为题,介绍海岸带的特点、资源和开发利用优势,启发学生对于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思考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海岸带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海岸带的资源和开发利用优势。
–能够描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案例和效益。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强调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对于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关注海岸带的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岸带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海岸带的概念和范围。
–分析海岸带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候等特点。
2.海岸带的资源:–探讨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如河流、湖泊、滩涂、岛屿等。
–分析海岸带的海洋资源,如渔业资源、石油资源等。
3.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优势:–引导学生思考海岸带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优势。
–分析海岸带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案例:–介绍国内外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案例。
–分析这些案例的效益和问题。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信息能够理解和运用。
在学情分析方面,学生对于海洋和海岸带的认知有限,需要通过案例和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海岸带的定义和特点,海岸带的资源和开发利用优势。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解析、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1. 引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幅图片或描述,引发学生对海岸带的联想和思考,打开课堂气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教案: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
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海洋能资源对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的消耗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
人们由此深刻地认识到,矿物燃料开始枯竭,开发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
作为新能源,除了核能与太阳能外,海洋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海洋里面有哪些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呢?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读图 5.16,了解海洋能的构成。
指出比例最大的两个目前尚无法利用。
)
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1)潮汐能
阅读教材案例: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思考:潮汐电站一天可以发几次电?
潮汐电站一般建在什么样的地方?
我国已建成的潮汐电站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波浪能
波浪能有哪些优点?
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哪些海区?为什么?(西风带)
阅读P61,了解波浪能发电的概况。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7
《海洋开发》教学案●教学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海域海岸带,认知海岸带资源分布状况,对著名的盐场进行区域定位分析。
综合思维:对海岸带资源分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人地协调观:思考合理开发海洋以求人地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地理实践力:对区域海洋开发案例进行调研,形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梳理:(印发学案)(一)海岸带的开发:1.海岸带开发利用优势: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____________十分优越;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_________和_________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_________的区域,具有很高的_________和生物生产力;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势。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海洋旅游:①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_________、海上旅游和_________等。
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_________、近海海上旅游和_________。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洋水资源利用:①海水直接利用;②海水_________利用。
2.化学资源:达到工业规模的有_________、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_________,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_________和利于_________的天气等自然条件,而且该地区交通便利、海洋化学工业发达为海盐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_。
所以,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
3.海洋生物资源:(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_________、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2)渔业资源分布:世界四大渔场:_________、纽芬兰、北海、_________渔场;中国最大渔场:_________渔场。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3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创设情境
播放美丽中国海洋篇节选视频
观看并谈感受
激发学生的兴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海岸带形成初步的了解,对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知识检测
展示海岸带示意图,填出海岸带组成。图1
填空
通过填空和连线,回顾海岸带和海岸类型,为海岸带开发做进一步铺垫。
思考1
1、有人认为海岸线就是海岸带,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观看识记海岸带开发类型
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思考2
基岩海岸、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各自最适合开发的项目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合作探究海岸带开发项目选址
真实情景模拟
图3,
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之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各自的见解,组内学生补充,组外学生评价。
理解滩涂水产养殖、港口建设、海滨浴场的区位条件。
《海岸带的开发》教学设计
中学
班级
科目
地理
教师
时间
课题
海岸带的开发
课标
列举海岸带开发的主要方式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列举海岸带开发的主要方式”,具体含义如下:一是让学生认识到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真正了解其特殊性。二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滩涂水产养殖、港口建设、海滨浴场的区位条件。
教材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发现,在合作中学习,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海岸带开发项目选址,合作讨论,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 海岸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一节海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定义。
了解海岸带进退的影响因素。
2、了解海岸主要类型和特点;了解生物海岸的类型和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主要类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海岸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海岸主要类型和特点。
2、生物海岸的类型和分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海边,海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那么我们真的能指出海岸线的位置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解小结: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转承)那么影响海岸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呢?(阅读,讨论,回答)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转承)我们知道,海岸的类型有多种多样,主要有哪些呢?
2.海岸的类型
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这些不同类型海岸有哪里主要特点及开发方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后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8
第1课海岸及海岸带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海岸线、海岸带的概念。
2.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阅读p10及图2.1回答,什么是海岸线?什么是海岸带?说出海岸线、海岸带、潮间带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2)阅读P46,海岸带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
(三)海岸带的开发
1、滩涂养殖:分布的海岸类型,发展原因,遇到的问题
2、港口建设:建设条件
3、旅游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三、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4
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掌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3、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式及优势2、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教学难点:1、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2、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措施。
【导入】:今天我又把这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带来了,记得我们10月份刚上《海洋地理》的时候我就介绍过这一本书给同学们,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去看过。
现在我们来注意一下这本书的标题是“海洋中国”。
主题思想是:愧对海洋【板书】。
它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国人认识、了解、利用海洋的历史,发出的一声“叹息”!“叹息”的背后,让我们去思考,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海洋开发特别是海岸带的开发上是如何愧对海洋了呢?我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当你了解了海岸带,掌握了它的开发利用方式及优势以后,你就会用所学知识来衡量什么是“愧对”,“海洋中国”的希望与未来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看一张“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判断:1、观察人口分布规律。
2、为什么目前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
【口头回答】【下一张PPT】根据上图显示,海岸带是一个特殊地理地带。
(首先明确研究的海岸带在哪里)完成:1、海岸带在范围。
【学生回答】2、选择序号。
【口头回答】【归纳小结1】海岸带开发利用方面的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②海陆资源丰富③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社会经济条件:①信息交流快,信息量大②资金丰富③人才密集,技术水平高【回顾旧知】1、海岸有哪些类型?2、开发利用方向分别是什么?问:【介绍我们绵长的海岸带,陆地约18000公里】【举例上海】我们中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中心。
海岸类型是什么?答:淤泥质海岸问:为什么是淤泥质海岸答:河流入海口,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积。
问: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什么?答:滩涂养殖。
问:那么上海实际情况是不是主要开发滩涂养殖呢?【提示全国经济中心、第一大港】答:不是。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_第五章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_word版含解析
课堂探究探究一海岸带开发的条件优势问题导引2019年11月27日下午,浙江省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召开“海岸带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技术研究与温州示范”研讨会。
会上,国家海洋规划咨询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就“海岸带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技术研究与示范”作了专题介绍。
结合材料探究:海岸带的主要资源有哪些?提示:港口航道资源、水产资源、滩涂土地资源、海洋能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岛屿资源。
名师精讲A.海岸带是指沿海的陆地部分,临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B.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C.海岸带是海洋和人类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D.世界所有的海岸带都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条件解析: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地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并不是所有的海岸带都是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的地区,高纬度地区的海岸带,大多人口少、城市稀少,如南极地区的海岸带。
答案:B探究二海岸带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问题导引2014年1月4日,山东滨州“北海稻”品鉴会在北海经济开发区举行。
多名省市知名专家认真品鉴后给予高度评价。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优质“北海稻”大米,竟产自渤海湾沿海滩涂盐碱地。
结合材料探究:(1)滩涂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提示:呈环形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
(2)滩涂有哪些用途?提示:①可以开辟盐田,是发展盐化工原料的好场所;②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③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④填筑滩涂,解决沿海城市交通及工业用地问题;⑤发展海洋旅游业的重要场所。
名师精讲(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建港口的是________,简述该地建港的自然条件。
(2)①地海岸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这里发展海洋养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3)②地适合建海滨浴场吗?说出理由。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教案:第五章 海岸带的开发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
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海洋能资源对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的消耗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
人们由此深刻地认识到,矿物燃料开始枯竭,开发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
作为新能源,除了核能与太阳能外,海洋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海洋里面有哪些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呢?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读图5.16,了解海洋能的构成。
指出比例最大的两个目前尚无法利用。
)
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1)潮汐能
阅读教材案例: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思考:潮汐电站一天可以发几次电?
潮汐电站一般建在什么样的地方?
我国已建成的潮汐电站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波浪能
波浪能有哪些优点?
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哪些海区?为什么?(西风带)
阅读P61,了解波浪能发电的概况。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8
第1课海岸及海岸带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海岸线、海岸带的概念。
2.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阅读p10及图2.1回答,什么是海岸线?什么是海岸带?说出海岸线、海岸带、潮间带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2)阅读P46,海岸带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
(三)海岸带的开发
1、滩涂养殖:分布的海岸类型,发展原因,遇到的问题
2、港口建设:建设条件
3、旅游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三、知识梳理。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0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海岸带的含义、范围及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
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含义(1)狭义:主体指①________。
(2)广义:海岸线向②____________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范围:部分陆地、③______、湿地、河口、④______、岛屿及大片海域。
3.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1)海岸带是⑤______和⑥______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3)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⑦__________和生物生产力。
(4)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1)滩涂:大潮时位于⑧________以下、⑨________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2)发展养殖的条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营养丰富。
(3)存在的问题⎩⎪⎨⎪⎧围垦农田→土壤盐渍化围造盐田→海水入侵河口围堵→⑩2.港口建设(1)港口:货物和旅客集散并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地。
(2)选址条件⎩⎪⎨⎪⎧水域:⑫ 、水深等陆域:腹地、⑬ 等(3)优良港址的基本要求a .广阔的⑭____________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b .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c .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
d .减少对⑮____________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3.海洋旅游(1)分类⎩⎪⎨⎪⎧按空间分:海岸带旅游、海岛⑯ 、海上旅 游和海底旅游按距陆域的远近: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⑰(2)滨海旅游:海滨观光、海滨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乐活动等。
思考1.为什么说滩涂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场所?2.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哪些?探究点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探究活动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这里经济发达、人口聚居,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2、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澳门填海造陆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学生阅读P62内容,完成思考题: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海洋空间开发有什么意义?)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海洋空间开发的重要性: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承转)海洋空间开发有哪些方式呢?(学生回答)(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海洋交通与通讯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3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深圳宝安区西部河口海岸带教学设计一、问题选取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河口海岸带合理开发利用”,这是一个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性问题,海岸带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是人口和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建让深圳宝安区西部河口海岸带的开发引发新一轮关注,其开发历史及影响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案例。
通过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河口海岸带的地理特征,描述人类开发利用对河口海岸带环境的影响,最后由表及里,分析人类开发利用河口海岸带要注意的问题,以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见地及人,以人为主”是地理学重要思维,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系统,最终要落实到地理现象、事物与人的关系,并且引导向人有利方面发展,因此提出“海岸带合理开发利用”这个问题具备学科实际意义,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二、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没有直接针对海岸带开发进行标准要求,但是提出“说明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前景”和“结合实例,说明沿海地区的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两个要求,本课设计围绕两项课标核心内容展开。
深圳宝安区西部河口海岸带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对海水、海洋动植物、潮汐、矿产资源等海洋资源的的利用,结合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借助科技进步,展望其发展前景。
海岸带在沿海地区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宝安区西部海岸带开发的实例,让学生看到海岸带开发带动沿海地区发展,进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这样的发展过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取自人教版选修二海洋地理第五章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教材要求学习后需要能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岸带作为海陆过渡地带,是人类经济活动集中区域,其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等。
因此本节内容是整个教材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重点对待。
四、学情分析(一)知识储备学生目前处于高中一年级阶段,其接触高中地理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由于初中地理在初二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初三不再学习,因此学生所具备的地理知识储备是非常有限的,在进行课程安排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容量,及时进行相应知识的补充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岸带的开发》word教案
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把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爱护相和谐的可连续进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岸带是一个专门的地理地带。
那个地点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
如何在经济进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爱护,实现海岸带可连续进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复习:海岸带的定义。
)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专门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都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摸索:什么缘故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
(承转)据我们的了解,海岸带如何进行开发?有哪些方式?(学生自学,发言介绍)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阅读P47材料,了解滩涂养殖的问题)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物资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阻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要紧内容和先决条件。
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样应满足以下差不多要求:有宽敞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
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
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阻碍,并能够与都市进展相和谐。
④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如此几个问题:准确推测腹地范畴和港口吞吐量,评判腹地范畴内经济进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摸索P49活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3)海洋旅行
①按照其空间范畴,分为:海岸带旅行、海岛旅行、海上旅行和海底旅行
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行、近海海上旅行和远洋旅行
(活动)“崇明东滩的开发”(P50)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