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中评价改革及评价作用

合集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摘要: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不能照搬其它学科的评价方式,必须探索适合其特点的评价机制,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科学、全面、合理的开展教学评价。

本文就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评价的意义、评价的原则和评价的方法等内容,并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教师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但在实践中发现并不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合其特点的评价机制,做到在定量评价的同时也注重定性的评价,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基本上每个学校都开设有信息技术课程,但有些家长、学生和学校错误的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主科,更没有成为中、高考科目,仅是教学辅助课程,所以并“不重要”。

因此,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的学校沿用了其它课程(如:语文、数学等)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一张试卷,就完成了对学生的评价,这种传统纸笔评价方式,根本不适合信息技术这种应用性、操作性学科的教学评价,它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无法考查出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考查出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的学校虽然采用上机操作考试,能够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依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了考查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过程,无法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还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对学生进行评价,放任自流,造成学生学习的时候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上网、聊天和游戏等,对不感兴趣的就不学。

多元评价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评价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评价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实行多元化评价。

科学的进行多元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动机、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升能产生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评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论述为新课程的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它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人们往往只在教学结束后实施评价并将评价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并分析学生是否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根据,忽视了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期末得到的也就是成绩单上简单却具有决定性的“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这种简单而不合理的传统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需要了。

评价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节、改进教育质量的作用,如何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多元评价的概念多元评价,又可称为真实性评价,是指试图用接近“真实生活”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水平,将评价与教学实践统一起来,把重点放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上,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历,展示出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和整学年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满足的机会来提高学习中的自信心,诊断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多元评价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室里如同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所学习一样,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

多元化评价原则可以表现为:(1)开展评价经常化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针对每章节设计阶段教学形成性练习,学期末进行总结性测验等。

信息技术课评价方案(3篇)

信息技术课评价方案(3篇)

信息技术课评价方案一、背景介绍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适应日益发展的科技环境。

为了科学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评价方案至关重要。

二、评价目标1. 打破传统评价模式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考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案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践操作外,信息技术课应积极借鉴新兴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课堂表现、综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

3. 建立个性化评价模式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和评价机会。

三、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覆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掌握与运用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与原理、编程语言、网络知识等。

此外,还应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包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计算机软、硬件使用和应用方面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计算机系统操作、编程实现、网络应用等。

3.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提出的新点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创新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 信息素养和倫理意识评价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交流的素养,包括信息检索、信息加工和转化、信息利用与交流能力,以及信息安全和伦理意识的培养。

四、评价方式为了实现评价目标和内容的全面覆盖,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笔试与作业评价结合课堂教学,设立考试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操作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一、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变得愈发重要。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的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突出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作业设计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强调综合性:信息技术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学科,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 引导创新: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的学科,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实践。

- 个性化发展:信息技术是一个个性发展较为突出的学科,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促进个性化发展。

2.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能力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 过程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际操作过程等,而不是仅仅关注作业的结果。

- 质量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注重作业的质量,包括作业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实用性等。

- 个性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作业设计,注重个性化评价。

二、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比如实验报告、课程设计、项目制作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 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感 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
发他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兴趣。
促进师生互动:教学评价 可以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
任。
激励学生学习
激励学生学习: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力和兴趣。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不足之处。
激励为主
强调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避免 过分强调缺点和不足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 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 改进
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 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化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价、口头表达等 评价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表现 及时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价可以提供反馈,帮 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 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激励学生学习: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 习。
促进教育公平:教学评价可以监测学生的学 习进展,发现学生的差异和需求,为每个学 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机会。
03
实施方式:设计真实 情境的任务,观察学 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的表现,并给予及时 的反馈和指导。
优势:能够全面评价学 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 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档案袋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中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堂中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
能提 高我 们 的英语 学 习者 学习 的效 率 ,促进 学 习者 更快 的成 长 ,也有 益 于
教师 的发 展与 提高 。
参考 文献 :
【 1 】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 《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 『 2 1《 中学英语之 。 总之 ,教育 是一 门 艺术 ,而 艺术 的生命 在 于创 新 。英语 教 学要 实现 轻
负高效并不难:一是要抓住学生的心,要设法让学生喜欢英语任课教师并 喜欢 上 学 英语 ,这 一步 有事 半功 倍 的效果 : 7 - 是各 好 课 ,要 为学生 精 心淮 备 好每 一 堂课一 既营 养价 值高 , 又要美 味 可 口;三 是初 中三 年要 作 为一 个 整体 来 教学 ,要 以培 养 能力 为主 ,千万 不 要急 功近 利 ,搞 题海 战术 , 累 了学 生又 累 了 自己。加 强有 效课 堂 的研 究 ,采取 有 效 的教 学 策略 ,不 仅仅
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和教 师的教 学 效率得 到极 大提 高。 【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什 么是 发展 性评 价 认 为哪 些情 感 与态度 变 量度 最 为重要 ?什 么 时候 进行 情感 与 态度评 价 最合 发 展性 教 学评价 是 一种 以促 进评 价对 象 的发 展 为根本 目的教 学评 价 , 适 ?进 行情 感 与态度 评价 的方 法有 哪些 ? 在 评价 表 中 ,我们 设计 了这些 :今 天你 学 习开心 吗 ?与 小组 合作 愉快 要 求 改变过 去 那种 评价 主体 单一 的模 式 ,强 调评 价 主体 多元 化 其 中特别 关 注 学生 、教 师 的 自我 评价 。 自我评 价 的过 程 实质 上是 一个 反思 自己的过 吗 ?有主 动学 习 吗 ?你 还有 什 么要 说 的?通 过这 些 设 问,学 生可 以把 自己 程 。通过 反 思 ,可 以全 面地 认 识 自我 ,发现 自我 ,并为 自我 发展 寻 找到 一 内心 的感 受讲 出来 。 在运 用发 展性 教 学评 价后 ,我 校学 生上 信 息课 的兴 趣 比以前 浓 厚 了。 个 更 加合 适 的方 向。 发展性教学评价包括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对 于 新知 识 的学 习 比较 积极 主动 ,课 堂效 率大 为提 高 。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解读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解读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解读教育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的教育评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本文将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教育评价模式出现了许多问题。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以成绩为核心,注重知识的检测,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评价模式无法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质疑。

同时,教育评价的改革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

因此,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是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

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

再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自主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

此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要与教育目标相对应,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既能够定性评价,又能够定量评价,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要促进教育公平。

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容易造成成绩导向,加剧教育的功利性。

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少成绩对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教育公平性。

再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图片、电影等形式的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一种在线学习模式,它允许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家或者在其他任何地方完成课程学习。

网络教学有很多优点,例如:它能够大幅度降低学习时间,方便学习者自由安排时间;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获取多种短期课程和贴近生活的实用知识等。

同时,网络教学还能够以线上课程为基础,导出线下实践,实现线上线下课程相互补充的全方位学习。

3、教学软件教学软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另一个重要应用,它们通常采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并可对应不同科目的教学设计出多种形式的软件应用。

常见的教学软件有数学软件、语文软件、化学软件等。

通过学习这些软件,学生可以以更加方便、生动、直观、形象的方式掌握知识。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效果评价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就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1、提高了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快速、互动性的学习体验,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生动、易于理解,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2、促进了教育创新生活在当今新时代的学生需要接触到更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求传统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和改进。

浅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浅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3、多元性原则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性,更加需要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课堂表现、参与合作等活动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多元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强调,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教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强调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过程[2]。
4、个性化的即时评价
从评价群体来看,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家长、同学,甚至是不知名的网友,大家可以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互相交流、相互探讨,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因此,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更多学生的参与,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5、评价的标准
每到期末,教师便可对学生的博客进行评价,评选出点击率最高的“十佳博客”,以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博客能够更好地阅读、批判性地思考和积极主动的写作。
1、有效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个性差异都很大、能力水平也不一样的学生群体,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这一章内容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并且已经能够熟练掌握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和制作的方法了,而又有些同学则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的可能性。教学方式既为学生接受又使他们觉得有兴趣,能激发学生表现自己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评价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评价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评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和创新的手段。

其中,个性化评价正日益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评价,以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多样化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实现个性化评价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支持。

首先,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

通过电子教育平台、在线作业和学习管理系统等工具,教师可以轻松获取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表现、参与度等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学生的学科优势和短板,为个性化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和作业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在线测验、项目制作、实验报告等,使评价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学习过程,全面展现其学科能力和潜力。

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提供及时的个性化反馈。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学生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评价结果,获得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其学习进步。

二、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个性化评价的意义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个性化评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个性化评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潜力,传统的一刀切评价方式无法完全发掘和挖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个性化评价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和评价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个性化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个性化评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驱动教育评价改革特色发展路径探究

信息技术驱动教育评价改革特色发展路径探究

信息技术驱动教育评价改革特色发展路径探究作者:赵晶茹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24年第06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学校需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的特色路径。

沈阳市博才初级中学提出基于全面发展、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数据反馈的教育评价改革新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维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全面发展;数据反馈;特色路径当科技走进校园,多样的教学活动与新型智慧模式融合,信息技术便赋予了智慧教育评价体系全新的特征。

沈阳市博才初级中学(以下通称“学校”)作为沈阳市首批智慧教育试点校,借助区域内的有利资源,向实践“取经”,以数字化为特征,面向评价主体、标准、实施、效果等维度,建立多元创新型评价方案,获得了丰富的特色经验。

一、推行“润泽文化+艺体兼修”的发展理念学校经过多年积淀,形成了润泽文化。

“润泽文化”是指如涓涓泉水浸入大地般培育学生。

学校的“润泽”体现在“润德”“润智”两个方面:学校将“自省自爱、克己复礼”的修养融入日常的德育工作;学校提倡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自我,用真情巧思打动学生,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近年来,学校在“五育并举”的实践中创新课程设置。

一是引入“智慧书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学生可以拿起手中的毛笔写字,通过平台上传自己的书法作品,系统实时打分。

这种体验式学习能够强化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字媒介素养以及对数字艺术的鉴赏力。

二是引入“智慧体育”,为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技术支撑,使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学生的运动强度、密度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全程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动态管理提供便利。

立足素养、“艺体兼修”的办学理念,助力学校成为辽宁省体育艺术2+1先进单位。

二、探索“多元对话+价值目标”的发展方向学校评价应覆盖教师、学生、家长,形成立体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辽阳县第三高级中学王志刚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以下评价目标:“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淡化评价选拔与甄选功能。

”并建议:“改革评价方法,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我校新课程实施学分管理方案: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认定根据大纲要求,分模块考试成绩、平时测验和作业成绩、学习态度三部分进行。

我校出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更是把学生的平时表现提升到更高的地位。

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是门新学科,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生逢其时”,理论界和一线教师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论并指导其课堂教学。

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传统的面向结果的评价,强调评价的鉴别和选拔功能,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探究教学评价方式很有必要。

信息技术学科因为学科的独特性,在过程性评价方面更要注重技术的应用,鞍山一高中和辽化高中在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一些做法是很有特色,也是很有成效的尝试。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性教学评价”,立足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评价,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较明显的体现。

它以学生的学习阶段(至少为一学期),学习过程来考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发展。

“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及作用1、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相对于其它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更大,有的家庭拥有机器设备,经常使用,有的甚至只在电视中见过,从未接触过。

经过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以“了解、掌握和熟练操作”程度为标准,评价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水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评价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评价的发展

综述·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10月 下旬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评价的发展孙聘(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117)【摘要】评价本质上是价值判断。

从学习理论,特别是认知信息加工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以及从现代学生评价的发展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支撑环境下的教学评价特别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

同时提出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学生学业质量又是教育质量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学业质量评价对推动基础教育转型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习理论 学生评价 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8-02一、背景知识评价研究的关键是要依据目标,利用收集的资料做出价值性的判断。

[1]评判者是评价过程中最主要参与者之一,也就是说在对评价对象做出判断与决定的整个过程中也就是价值判断的过程。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

当代认知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奈瑟(Neisser,1967)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

”奈瑟理论观点中最重要的一个术语是建构,他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2]上世纪90年代是联结主义融入认知心理学的时期,在联结主义学派看来,一切知识都是由节点以及节点构成的网络来表征。

因此认知过程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由计算机来类比,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往往是并行的,不是信息加工论所认为的是串行的。

[3]在此同时,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适应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要求而日益完善。

对于建构主义包括两方面的立场: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主义基于皮亚杰强调个体和知识的内部构建,注重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性,认为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积极检验和修正知识框架;社会建构主义主要受Vygotsky研究影响,认为知识首先是在社会环境下构建的,然后在个体中适当分配。

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实践(3篇)

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

(3)提高课堂互动。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2. 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生作业等上传至网络,实现远程教育。

网络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灵活性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3. 移动教学移动教学是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教学活动。

移动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便捷性。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2)互动性。

移动教学平台可以支持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3)个性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1. 促进教育公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方式的探索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方式的探索

关 键 词 : 展 性 评 价 阶 段 性 评 价 综 合 评 价 学 分 认 定 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过程 中高考方式的不断调整 , 针对 学生的 学业评价体系也发生 了明显的变化。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 动, 是达成教学 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 价与课程 、 评 教学具有非 常 密切 的关 系 , 过 评 价 , 以提 高 教学 的 成 效 , 进 课 程 目标 通 可 促 的实现。课 程评价需要根据教 学 目标 , 通过多种方式 收集各 种 信息 , 课程教学效果 进行 价值判 断 , 对课程实施 做 出必要 对 并 调整的过程 。评价 =收集信息 + 断赋值 +改进决策。 判 评 价活动 的 目的是根据所 收集的信息 ,做出价值判断 , 并
二 、 革 评 价 形式 改
1 价 的 内容 应该 多 元 化 。 . 评 注重 学 生 综 合 素质 的考 察 , 仅 不
在此基础上改进课程 的设计与实施 。从价值上对所收集的信息 进行分析与判 断 , 对教 学效果是否达 成课程 目标 , 做出价值上 的判断 , 然后根据这个判断来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 实施 。判 断 价值是评价 的本 质 , 在价值判断 中 , 对搜 集的信息进 行解释 与 判断需要 十分谨 慎 , 因为同样 的信 息由于各种原 因, 往往可 以 导致不同的结论 。因此 , 所有 的判断都应当有 明确的推论过程 , 改进课程与教学 的决策也应当是谨慎 的、 合乎逻辑的。

沈益 斌 f 江省 嘉善 中学 浙 3 4 0) 110
玲 改线 课在 夸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方式的探索
摘 要 : 中新 课 程 改 革 已 经 实 施 四年 了 . 有 的 传 统 评 价 高 原
方 式体 现 出 了明 显 的 弊 端 . 过 度 的 窄化 、 曲 、 被 扭 简化 评 价 的

信息技术中学教资教育评价

信息技术中学教资教育评价

信息技术中学教资教育评价信息技术中学教资教育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以及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信息技术中学教资教育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评价教学目标时,要关注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以及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 评价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评价教学内容时,要关注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评价教学方法时,要关注是否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评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评价教学过程时,要关注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5. 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评价教学效果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是否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可以对信息技术中学教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育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教育评价改革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育评价改革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育评价改革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评价的优化作者:吴淑媚彭杰黄雪微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3年第11期【摘要】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价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过去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们能够为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更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机制在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科技教学的评价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文章旨在探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实践,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提供可行性的评价方案和方法。

一、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评价的现实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进行评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评价方式单一许多教师只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忽略了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单一的评估方式容易产生评估误差,容易忽略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亮点,除了笔试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

(二)评价内容过于理论化大多数评价内容只着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而忽略了关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

教师应该更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信息科技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更全面的评估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表现,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让评估更贴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评价标准不明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能力缺乏准确的认识,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例如,一些教师喜欢评价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不是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四)缺乏多元化评价在评价时只注重学生的单一技能或知识点,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但一些教师却铁板一块地评价每个学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而会让某些学生感到挫败和失落。

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34EDUCATOR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中客观存在量化过度、“唯分数”、体系庞杂,以及制度不配套、管理不贯通且缺乏公开透明、难以追溯等问题。

总体方案首次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正是纠正这些病症的良方。

各地各校应以当前开展的综合评价改革为基础,全面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制度,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发挥好教师、家长、学生各个主体的作用,基于学习过程构建标准化测量体系、建立数据库,系统记录和存储学生学涯阶段的学习生活等成长表现,按需抽取数据,形成多角度全景式评价结果。

成长档案是对学生进行长期、动态、持续评价的有效措施和载体。

实际工作中,可以围绕学生学习生活,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学业成绩、体育运动、阅读记录、活动表现、行为习惯、个性偏好等情况,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历程,洞察学生表现以及追踪学习进步的路径,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把成长档案电子化,既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仅变革了中小学传统课堂,也为传统教育评价提出了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比如,湖南省长沙市自2010年起实施中考网上评卷分析,2015年起又相继采用人机对话开展英语口语、语文口语测试,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实时化和数据分析的精准化,更拓宽了中考测试内容的领域和范围。

近年来,有部分地方初高中毕业学业实验操作考试,尝试利用虚拟实验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实验技能水平,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改变了用纸笔来考查实验技能的历史。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迭代,借助网络平台及移动平台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评价对象进行数据信息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抽取、转换分析及模型化处理,可以找到教育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发现常被人力忽视的要素,并科学预测趋势,较好地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当然,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融入应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理念先行,要突显从纯粹的学习评价转向“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能让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落后的评价理念错位,也不能让先进的评价理念与滞后的技术手段错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性评价的课堂运用(二)——改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为评价而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为教学所提供的反馈信息。

因此,帮助教师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从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本环节想解决的问题。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有:一、形成性评价在教师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面考察形成性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面考察: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又要评价学生执行表现情况;既要评价课程对学生普遍要求,又要评价不同个性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行为规范、团结协作、知识增长、技能提供等多方面的学习历程。

评价结果,是对学生学业目标是否达到的考察。

评价学习过程,是对取得结果情况的准确判断,同时,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以取得更理想的结果。

知识是基础,在强调对能力培养的同时,基础知识学习的评价是重要一环。

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对行为表现的有效评价,促进有效学习行为的发展,另外,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在评价中要给学有所长的学生以机会,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2.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关注结果,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学生问题的解答上,忽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态度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传统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学习过程。

其结果是:引导学生过于注重学习结果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只关心是否达到目标而不去考虑用最好的方法正确、便捷地达到目的,只考虑知识传授而忽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形成性评价,强调了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中重视“在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原则。

在以往评价中,对于学习结果的分析往往局限在目标达成情况,而很难分析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因为,它缺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的种种证据,因而,分析是不全面的,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大。

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就是要让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开始前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评价标准,在学习中,要在评价的引导下,不断调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学习后,要利用评价来反思学习过程,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评价必须与学习同步,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对于学习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运用评价量表的教学反思案例:初中:《数据的图表化》下列是一份包含有教师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在内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要评估的能力·要评估的目标:excel图表的应用·包含的能力类型:规则二、要观察的表现·确定与被评估目标相关的任务领域①通过比较发现图表的优点,图表能更快获取信息,能直观、形象的表示信息②知道图表制作的步骤③能通过学习“学习包”完成饼图的制作④能够读图,能从不同的图表中获取信息⑤知道图表的适用性⑥能根据图表内容选择合适的图表·描述应完成的任务: (a)能根据境外火炬手人数分配情况的表格制作饼图(b)学会读图,归纳出饼图、折线图、柱形图的特点·确定关注过程还是作品?过程·核实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够归纳出图表的特点,必须具备读图表的能力·需要的材料计算机、excel软件·实施表现性评估的指导学生在制作饼图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图表由那几部分组成,给出图表的制作步骤一旦打开excel软件进行图表的制作,就不要再为学生提供关于以下二方面的任何使用信息:使用计算机或使用计算机软件解释“学习包”所提供的信息(图表的制作步骤)教师可以向学生重复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教学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习包”能完成饼图的制作教师运用这份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分计划,确定了需要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内容,以期通过有效的观察,及时接收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计划。

课后根据这份评价表进行学生的课堂轶事记录,特别是要依据评价量表中的“要观察的表现”内容进行课堂观察的详细描述,积累教学过程档案,便于教学总结,促进教学。

三、轶事记录法日常观察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

不过,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印象很容易是不完整的或带有偏见,除非我们能够准确记录我们的观察。

要想做到这些,一个简单而又方便的方法是运用轶事记录法。

这种记录可以减少选择性记忆所引起的问题,而且非常有用,不仅有助于做出更有效的计划并加强与某个学生的沟通,而且可以为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作准备。

与其他方法相比,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具体事件,可以提供一个与家长交流的更有效的基础。

轶事记录法是对教师所观察的有意义的事件和片段进行事实性的描述。

每个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用书面的形式简短记录。

一个好的轶事记录应该保持对事实的客观描述,而不是对行为含义的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轶事记录有助于向学生提供关于改进学习和适应的建议。

不过,这些建议要在积累了几个轶事记录后再提出。

1.轶事记录法的运用轶事记录可以用来获得相关信息,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和个性一社会性发展。

但是,不管这种方法如何有用,我们也不应该观察和报告学生所有的行为。

因此,我们在运用时必须有所选择。

2.观察和记录什么行为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和所期望的结果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最值得观察。

我们必须留心那些不寻常和独特的事件,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行为模式。

为了制定一个现实系统的观察记录,我们需要采用几个步骤来控制我们的观察。

它们是:(1)将观察的对象界定在那些用其他方法不能够评价的行为上。

(2)把观察的范围缩小到对几种行为类型的观察。

(3)把观察限定到对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

3.有效使用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最大的优势是它能够描述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行为。

俗话说得好“行动胜于言语”。

轶事记录由一些简短的叙述性描述组成,它描述了行为和行为发生时包含的内容。

这种记录也可以包括对行为的解释和可能的建议。

它是一种记录重要观察的有用方式。

(如下列)课程:时间:学生:这种行为是典型的非典型的观察:解释:建议:在书写课堂轶事记录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事先确定要观察的行为,并留心不常见的行为。

首先,在确定哪些行为要通过直接观察来评价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和记录有意义的事件,也就是说,那些不能被其他方法有效评价的行为。

我们可以对某一时间内的几种行为进行集中观察。

尽管直接观察可以有效地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但是很可能会忽略那些对于理解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行为。

因此,我们还应当注意和报告那些比较重要的不常见的行为。

(2)分析观察记录中可能的偏见来源。

我们应当仔细回顾对每个学生的最初印象。

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印象会受到性别、成绩等刻板印象影响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各种可能造成偏见的因素,尽量减少这种偏见。

对实际的观察和对观察结果的解释进行区分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我们应当考虑,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为什么同样的观察记录会产生不同的解释。

当然,如果这种解释是依据对两个学生不同行为模式的理解做出的,那么对同样观察记录有不同的解释是合理的。

但是,解释的不同不应当是来自性别、成绩或社会背景方面的偏见的结果。

(3)充分观察并记录有意义行为发生的情境。

如果在对行为做出解释时,脱离了其发生的情境,那么就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例如,一个攻击性的行为——推另外一个孩子,可能是善意的玩笑、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尝试、对他人直接挑衅的回应,或是一种极其敌意的信号。

行为意义线索经常可以通过直接注意其他参与学生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特定背景来获得。

因此,观察记录应当包括那些对理解学生的行为有重要意义的条件的描述。

(4)观察之后尽快做记录。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对其进行书面的记录,但如果观察记录拖延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遗忘一些重要的细节。

尽量在事件发生后的合适时间做简短的笔记,并及时补充完善。

(5)将每件轶事的记录限定为对单一事件的简短描述。

简明扼要的描述使得书写以及阅读所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少,而且很容易进行总结,但是应当有充分的细节使描述更有意义和更加准确。

将每个描述都限定于单一事件,同样可以使记录和解释得以简化。

(6)将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

事件的描述应当尽可能客观、准确,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准确叙述所发生的事件。

要避免使用类似这样的语言:伤心、害羞、敌对、悲哀、野心勃勃、固执等。

如果需要使用,就应当把这些评判性的语言单独列出,作为你对事件的尝试性解释。

(7)同时记录积极和消极的行为事件。

通常,教师更倾向于注意那些扰乱他们个人以及干扰课堂进程的行为。

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轶事记录中所包含的事件大部分是学生表现消极的方面。

对评价的目的来说,记录那些不够生动但是能够提供学生成长线索的事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记录明显的消极行为的同时,也应当有明确的意识来观察和记录那些不易发现的积极行为。

(8)在对学生典型行为做出结论之前,应当充分收集该生的有关轶事记录。

孤立的行为事件对于理解学生的行为来说一般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有表现最好和表现极差、兴高采烈和悲观失望、非常自信和自我怀疑的时候。

只有在不同的背景下多次观察某个学生,才能发现该学生的基本的行为模式。

因此,一般来说,我们应当延期做出有关学习和发展的任何判断,直到我们拥有充足的行为样本,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典型行为模式的描述。

(9)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最初,绝大多数教师在选择重要事件、进行准确的观察以及客观的描述上都有相当多的困难。

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开始时每天只做简短的记录,而不要记录过多。

你也许从观察学生在休息时或者学习期间的学习习惯开始,这样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和记录重要的行为。

回顾一个月来或者两个月来的有用的记录,将有助于磨练你的技能,区分出事件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没用的。

回顾记录同样也可以帮助你提高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教学录像:请教师观看初中《数据的图表化》的录像。

根据提供的教案和课堂评价量表,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填写“轶事记录”并做交流。

附录:1、录像2、教案.doc3、课堂评价量表.doc4、轶事记录模板.doc课堂评价量表一、要评估的能力·要评估的目标:excel图表的应用·包含的能力类型:规则二、要观察的表现·确定与被评估目标相关的任务领域①通过比较发现图表的优点,图表能更快获取信息,能直观、形象的表示信息②知道图表制作的步骤③能通过学习“学习包”完成饼图的制作④能够读图,能从不同的图表中获取信息⑤知道图表的适用性⑥能根据图表内容选择合适的图表·描述应完成的任务: (a)能根据境外火炬手人数分配情况的表格制作饼图(b)学会读图,归纳出饼图、折线图、柱形图的特点·确定关注过程还是作品?过程·核实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够归纳出图表的特点,必须具备读图表的能力·需要的材料计算机、excel软件·实施表现性评估的指导软件进行图表的制作,就不要再为学生提供关于以下二方面的任何使用信息:使用计算机或使用计算机软件解释“学习包”所提供的信息(图表的制作步骤)教师可以向学生重复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教学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习包”能完成饼图的制作②然后要求学生了解图表的适用性三、评分计划看录像讨论看录像,根据提供的课堂评价量表,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讨论:你将如何利用这些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