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共50页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复习 课件(共52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复习 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92684681c758f5f61f67f6.png)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意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 越国以鄙远 ② 鱼肉缙绅
鄙:把……当作边鄙 鱼肉:以……为鱼肉
③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37
名词活用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23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 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 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 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 义,只作陪衬。
24
◆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15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6.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16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 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 怨、责备。
7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3.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4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8
(三)古今异义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fd323c5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7.png)
高中文言文 诸子散文、传文、杂记、论说、书序、 赠序、铭文、奏议、书牍、文言小说
例[2020Ⅱ卷]
高考文言文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
去/民有惊出与卒遇/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缚以为盗/民讼诸府/ 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 文化的传承与继承
/安中廉知之/按得冤
状/即出民/抵吏罪/ 文言翻译能力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
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
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
, 王敦与刘刁构隙,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节选自《通鉴纪事
本末·祖逖北伐》)
123456789
【2021·新高考Ⅱ卷】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语境推断
祖逖没有回复这封信,却听任双方往来贸易,获取十倍的利润。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
因
。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
者反报楚王,
。
联想迁移法
弭口无言
满口胡言
闭嘴不说话
广从六里 方圆六里 广/从 “从”通“纵”
纵横六里
联想迁移法、通假推断法
【2022全国甲卷】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已经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要 多说,就等待我等好事吧。”
将多义项的句子与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类似的句子进行比较、 辨析,通过回忆与对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应该 具有相同特性。
1、外延的变化
类型二 古今异义词
类型
词义 扩大
典例
河:专指黄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唐开始泛指一切江河,“黄河远上白云间”“国破山河在”
例[2020Ⅱ卷]
高考文言文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
去/民有惊出与卒遇/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缚以为盗/民讼诸府/ 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 文化的传承与继承
/安中廉知之/按得冤
状/即出民/抵吏罪/ 文言翻译能力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
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
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
, 王敦与刘刁构隙,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节选自《通鉴纪事
本末·祖逖北伐》)
123456789
【2021·新高考Ⅱ卷】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语境推断
祖逖没有回复这封信,却听任双方往来贸易,获取十倍的利润。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
因
。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
者反报楚王,
。
联想迁移法
弭口无言
满口胡言
闭嘴不说话
广从六里 方圆六里 广/从 “从”通“纵”
纵横六里
联想迁移法、通假推断法
【2022全国甲卷】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已经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要 多说,就等待我等好事吧。”
将多义项的句子与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类似的句子进行比较、 辨析,通过回忆与对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应该 具有相同特性。
1、外延的变化
类型二 古今异义词
类型
词义 扩大
典例
河:专指黄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唐开始泛指一切江河,“黄河远上白云间”“国破山河在”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https://img.taocdn.com/s3/m/b56b8b1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0.png)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精品PPT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432224336c1eb91a375d92.png)
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
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殷—富裕
造—登上,到达
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济—扶助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比—紧接着,紧挨着
惜—爱惜、爱
往— 向往
明规律以求词义
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诋:骂,谴责 褫chǐ :脱去 奔:奔马
规律1
对文: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等同位置上的词 意义相近、相同或相反。
比喻细小的东西
译文: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 一点也不收受。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广东 卷) 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友好、与… …交好。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B.齐人未附
拔: 攻取《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归附。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附:归附《赤壁之战》
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近臣对君主说:“ 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 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买 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 买活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金子买死马?”近臣回答 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 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很快就会 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
文言实词 推断
方法一:据形索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 以上是形声字,这些字中的形旁 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 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 义和引申义。
据形索义
迨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而是。
各自起灶烧柴 做饭,指分家
爨
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 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 晦朔不相续。(司马光《答刘蒙书》)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46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dc62dc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f.png)
①绳子②捆绑③查办 宿卫:值宿警卫
11、参军(官名)郭景祥守和州, 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 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 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调查
12、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
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
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义也。
《廉蔺列传》
只是
认为……奇异 4、阮籍与王浑为友。戎年十五,随 浑在郎舍(地名)。戎少籍二十岁,而 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 视戎,良久然后出。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 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到 过:拜访
4)使有司宽政,毁关(关税), 去禁(禁令),薄敛,已责。
欠的钱财—— 讨债 ①秦责赂于魏,魏不与。 赂:赠送的财物,割让的土地。
要求,索要。 ②吏簿责条候:“......”
责备/询问。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6)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 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 才绳之。
《陈情表》
日薄西山
6.语境分析法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
宝,与交趾(县名)比境,常 通商贩,贸籴dí粮食。
1)比:接近,靠近,挨着。(交界)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 贸:交换,买,卖。
课堂小结
一、勤于积累,打牢基础。
结合课本,积累通假字、多义实词、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熟悉词类
13、二年正月,泽(人名)至开德,以
孤军进,都统(官名)陈淬(人名)言敌方
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
11、参军(官名)郭景祥守和州, 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 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 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调查
12、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
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
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义也。
《廉蔺列传》
只是
认为……奇异 4、阮籍与王浑为友。戎年十五,随 浑在郎舍(地名)。戎少籍二十岁,而 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 视戎,良久然后出。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 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到 过:拜访
4)使有司宽政,毁关(关税), 去禁(禁令),薄敛,已责。
欠的钱财—— 讨债 ①秦责赂于魏,魏不与。 赂:赠送的财物,割让的土地。
要求,索要。 ②吏簿责条候:“......”
责备/询问。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6)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 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 才绳之。
《陈情表》
日薄西山
6.语境分析法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
宝,与交趾(县名)比境,常 通商贩,贸籴dí粮食。
1)比:接近,靠近,挨着。(交界)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 贸:交换,买,卖。
课堂小结
一、勤于积累,打牢基础。
结合课本,积累通假字、多义实词、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熟悉词类
13、二年正月,泽(人名)至开德,以
孤军进,都统(官名)陈淬(人名)言敌方
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6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3928ca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d.png)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 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 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 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
1
考纲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 推断与解释。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 同。说法正确。
7
对点小练6:[2022全国乙卷]原文:……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 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T11-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 说法错误。
对点小练4:[2022全国甲卷]原文:……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 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 矣。”…… T11-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 含义相同。说法正确。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 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 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
1
考纲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 推断与解释。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 同。说法正确。
7
对点小练6:[2022全国乙卷]原文:……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 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T11-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 说法错误。
对点小练4:[2022全国甲卷]原文:……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 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 矣。”…… T11-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 含义相同。说法正确。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 课件56张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 课件5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0604e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7.png)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①夫以秦王之威,而 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③ 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①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 上呵叱。②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 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③句的“郊 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注意: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 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 一样。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 绝食者千余家。3.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 擒(韩擒虎)说下之。4.岁中旱,(韦丹)募人就功, 厚与直,给其食。
断绝
( 倾斜 )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
意思也相反,即“倾斜使”…。 …投降
(直,报酬)年中大旱,韦丹广泛征召百姓来做工,给予优厚 的工钱,给他们食物。
2023年第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一、代入推断法。把记忆中的的实词的多个意思,代入到具体的语 境中,如果文意贯通,那就表明此义项合适。
例: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 师。”子曰:“善矣,以仁为本。”弟子如(依照)语应事,一切皆 顺。子至齐,则与齐王曰:“君待民如(像)草芥,不可,不如(及, 比得上)以仁怀之。”齐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子曰:“王如 (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A、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例如:①嫂蛇行匍伏。②子产治
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③少时, 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①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 “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 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②句中“儿啼”是“像小孩 一样地啼哭”。③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 着”。
[简析]①句的“南”“西”“东”“北”分别修饰其 后的动词,有往南、往西、往东、往北的意思。②句 的“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边)投靠,向 左边(东边)投靠。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推断共52页文档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推断共5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566420d5fbfc77da369b156.png)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推断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嗟身后源自名,于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推断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嗟身后源自名,于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课件50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课件50张](https://img.taocdn.com/s3/m/085cf3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4.png)
本义 动词,喜爱、爱好。 例:独爱菊/秦爱纷奢
爱 引申义 ①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宠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舍不得;吝惜。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爱护 例:吴广素爱人 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假借义 “薆”的假借字,遮掩。 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研究考题,总结方法
D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思考讨论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有关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有关
禾-皿-宀--
贝-纟-求--
歹-月-目---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
兵器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有关 动物
C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规劝。
B.咸私哂(shěn)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
讥笑。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
文言文实词 一词多义复习备考
文言文应试核心素养
一、理解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18
课堂练习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韩擒虎)说下之。 下,使……投降
爱 引申义 ①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宠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舍不得;吝惜。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爱护 例:吴广素爱人 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假借义 “薆”的假借字,遮掩。 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研究考题,总结方法
D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思考讨论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有关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有关
禾-皿-宀--
贝-纟-求--
歹-月-目---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
兵器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有关 动物
C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规劝。
B.咸私哂(shěn)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
讥笑。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
文言文实词 一词多义复习备考
文言文应试核心素养
一、理解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18
课堂练习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韩擒虎)说下之。 下,使……投降
高中高三复习文言文实词积累共49页
![高中高三复习文言文实词积累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240f9ba8956bec0875e3b3.png)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中高三复习文言文实词积累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1d92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0.png)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