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影响气候的因素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_学习方法网---------------------------------------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设计理念: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学科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课中才有的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时间:5课时1---3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初中地理知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2、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3、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4、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5、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认识,难度不大,一般选择、填空、解答形式出题,会有一定的综合性.例:(2014•平房区模拟)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主导因素连接起来: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受纬度因素影响,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极地地区气温低,全年严寒;受海陆因素影响,夏季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低,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避暑;受海陆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本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解题思路点拔】本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需理解熟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初二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气候与环境问题
初二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气候与环境问题初二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气候与环境问题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科,其中气候与环境问题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初二地理课程中关于气候与环境问题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气候和气候要素在地理学中,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气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要素是对气候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指标。
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温度、降水量、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
1. 温度温度是气候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反映了空气中热能的高低。
温度的测量单位是摄氏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
温度的分布受纬度、海拔、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影响,通常随着纬度的升高和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2. 降水量降水量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并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在地面上的水的量。
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mm),常用的降水量测量器是雨量计。
降水量的分布与地理位置、地形、季节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
3.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程度,它以百分比表示。
湿度的测量单位是相对湿度(RH),常用的湿度计是湿度表。
湿度的变化与温度、降水量和地表蒸发等因素密切相关。
4. 风速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以米每秒(m/s)为单位进行测量。
风速的测量器是风速计。
风速的变化与气压差异、地表摩擦、地形和大气压力系统等因素有关。
5. 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测量。
日照时数的长短与季节、纬度、云量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日照时数的长短对植物生长、气候变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二、气候类型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组合和区域气候特征,地理学中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多种气候类型。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和湿度大。
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同时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5.3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问题:请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例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导致沙漠化,影响当地气候。
例题5:
问题:请分析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
答案:赤道地区纬度低,接受太阳辐射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极地地区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形成寒带气候。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互动表现等,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态度、交流表达能力、思考深度等,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反馈。
3. 随堂测试:教师对学生的随堂测试成绩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
5.3 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该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现象的复杂性,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更直观地展示影响气候的因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
一、导入
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的长期平均状态,是指某一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而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今天就来进修一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探究
1. 太阳辐射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源泉,地球表面的气候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来维持的。
太阳辐射的强弱会影响地球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2. 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的气体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
大气运动会带来风和降水,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等大气环流系统会影响气候的分布。
3. 地形地貌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不同,比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这些地形地貌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雨影区;而平原地带则容易形成暖湿气候。
4.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也是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海洋的温度、盐度和海洋流都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例如,海洋表面的温度会影响气候的湿度和降水量。
5. 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比如,工业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加剧举世气候变暖;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会影响地表的反射和蒸发,改变气候模式等。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进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形地貌、海洋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希望同砚们能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因素1.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度的增加,气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纬度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气温分布和降水情况。
2. 地形地势: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地势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脉会阻挡气流和降雨,形成雨影和雨屏现象;平原和盆地则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和风向的变化。
3.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大陆性气候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季节性明显;海洋性气候则表现为温差小,降水多,季节性不明显。
4. 水体分布:水体分布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1. 高纬度地区气候: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冻土带、冰雪带、针叶林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交错分布。
2. 中纬度地区气候: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
针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相互呼应。
3. 低纬度地区气候: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季风明显。
雨林、草原、热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变化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国际社会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世界各地的气候1. 欧洲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
部分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旱。
2. 亚洲气候:亚洲包括了多种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的西伯利亚、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等。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气候的因素则是理解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关键。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为后续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奠定基础。
同时,本章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球的形状与气候: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纬度地区气候的差异。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阐述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包括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海陆分布与气候:分析了海陆位置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以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地形地势与气候:说明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等。
人类活动与气候: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包括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三)教材特点内容丰富:教材涵盖了影响气候的多个因素,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重实践:教材设置了一些探究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体现人地关系:教材强调了人类活动与气候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气候现象,如晴天、雨天、阴天等。
同时,在七年级上册前面的章节中,学生也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图等基础知识,为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
4.知道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依据,五带的范围,不同温度带 气候的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呢?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都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变化,对各地气候 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深刻影响。
运用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楼间距问题 楼间距根据太阳高度最 小 确定。即:冬至日 (节气)确定。
影子长短问题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 短。
故:一年中, 夏至 最短, 室内阳光面积问题
冬至 最长。
冬至日(节气)室内面积最大,夏至日最小。
②.地球五带的划分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
D和B温度带的分界线是 北极?圈 。
课堂小结
基本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 形地势、人类活动
不同纬度气温、降水不同
纬度位置与 气候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 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接近90°。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 大;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 2、夏季: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冬季:北半 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
P94发现
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实验材料及工具:干沙土,同样大小的平底小盒子个,温度计2支,木板2块。
实验过程:
① 观察这2个盒子中的温度计示数,哪一个上升得较快? 直射上升得较快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之影响气候因素.doc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之影响气候因素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
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雨】。
4.洋流因素。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份平均气温为-30.6度。
那里最冷曾经出现过零下52.3度的极端最低气温。
这是我国现有气象记录中的气温最低值。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3度,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经达到49.6度。
这是我国现有气象记录中的最高值。
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0和28.2。
比起火洲的吐鲁番来,还得甘拜下风。
总结:中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几个不同的温度带。
影响中国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地理
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及大气环流。
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
初中地理气候与天气变化的形成原因与影响
初中地理气候与天气变化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地理气候与天气变化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其形成原因涉及到多个因素,而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课程中关于气候与天气变化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气候与天气的定义与区别在讨论气候与天气变化的形成原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气候与天气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间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包括降水、温度、湿度、风力等,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测算。
而天气是指一个地区在较短时间(几天或几周)内的气象变化情况,如晴朗、阴天、雨天等。
二、气候变化的主要形成因素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
地球每天都在接受到太阳的辐射,在不同地区和季节时,太阳辐射的角度和强度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气候变化。
2. 温度和水汽温度和水汽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温和低温会导致冷暖气团的形成,从而直接影响气候状态。
水汽的含量和分布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因为水汽是云、雨和其他形式降水的主要来源。
3. 地形和海洋地形和海洋也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山和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并导致降水的分布不均匀。
海洋在吸收和释放热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热容量,从而影响到附近地区的温度和降水情况。
4. 气候系统相互作用气候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它会影响到全球大气环流,从而影响到气候。
三、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 农业与食物产量气候变化对农业和食物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降水不规律,造成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这对人类的粮食安全构成了挑战。
2. 健康与疾病传播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高温和极端天气会增加人们患热射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传播的增加,例如蚊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会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蔓延。
初中地理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哈尔滨处于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广东盛产的水果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很轻松,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详解】
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不受夏季风影响,故A符合题意.
12.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秦岭-淮河多海陆位置
【解析】
【分析】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南北方气温不同的根据原因是纬度高低不同,导致南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差异大,除此之外还受到白昼时间、冬季风的影响,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详解】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五个温度带和四个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气候。河流众多和土地资源齐全与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的形成无关。故选D
【详解】
(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图中A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地理中考气候总结知识点
地理中考气候总结知识点第一,气候的形成和影响因素1. 气候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其中,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形等是重要的因素。
2. 纬度对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
越靠近赤道的地方气候越炎热,越靠近极地的地方气候越寒冷。
3. 海陆分布也对气候有显著的影响。
海洋对气温起调节作用,使得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而陆地上的气候则较为干燥。
4. 地形同样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地会造成雨影效应,使得山地的一侧较为湿润,而另一侧则较为干燥。
第二,气候类型和特征1. 根据温度和降水量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其中,热带气候特征是气温高,降水充沛;温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寒带气候特征是气温极低,降水少。
2. 除了这些常见的气候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这些气候类型在特定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第三,气候变化和影响1. 气候变化是地球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我国受季风、暖温带和寒温带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自然灾害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第四,气候在不同地区的应用1. 了解气候对于不同地区的农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方面,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可以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养殖;在旅游方面,了解气候可以安排合适的旅游活动;在城市规划方面,了解气候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资源分配。
2. 由于气候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生搬硬套。
在总结了以上的知识点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气候对于地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地理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深入了解气候的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地理关于“气候”必考点及备考技巧!(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初中地理关于“气候”必考点及备考技巧!(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命题点1、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3、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
考点归纳考点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考点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2)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1)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2)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考点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自转:地轴自西向东——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四季变化3、五带划分(1)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 5°S(太阳光有直射)(2)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 5°N-66. 5°N(有四季变化)(3)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 5°S-66. 5°S(有四季变化)(4)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5)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意: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因素,通过深入进修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2. 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三、设计内容1. 进修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2. 探究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3. 理解海洋运动对气候的影响;4. 实地观察气候变化现象,分析其原因。
四、设计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进行钻研,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机制;3. 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准备展示材料,包括PPT、海报、实验报告等;4. 学生进行展示,分享钻研效果,并接受其他组的提问和评议;5. 学生根据展示结果和反馈,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形成结论。
五、评判标准1. 展示材料的质量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2. 学生对所选因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气候变化现象;2. 组织学生参与气候变化相关讨论和钻研活动;3.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深化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培养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地理全球气候带与影响因素
初中地理全球气候带与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带与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带是指地球表面分布着一系列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区域。
这些气候带在地理学上被划分为五个主要的带状区域,包括热带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副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每个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温暖或炎热,降水量丰富。
这种气候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赤道附近的辐射量较大,导致气温较高;大气循环中的副热带高压系统使得降水充足;季风等亚洲季风带带来丰沛的降水。
二、副热带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与温带气候带之间,具有温暖而干旱的气候特征。
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南北纬30度左右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得空气下沉,降水相对较少;冷暖洋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沙尘暴;地形和海洋影响气候的分布。
三、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副热带气候带和副温带气候带之间,气候四季分明,具有较为温和的特点。
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球轨道形状和倾斜度使得太阳辐射量分布均匀;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异;洋流和风向带来的影响。
四、副温带气候带副温带气候带位于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气温较为寒冷,降水量相对较少。
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高纬度地区的辐射能量较少;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异。
五、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副温带气候带的边缘区域,气温极为寒冷,降水量很少。
这种气候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较少;寒冷的大陆性气候条件;冰川和冰雪对气候的反馈作用。
总结起来,全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纬度、地形、洋流、气候系统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地球上不同气候带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研究全球气候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气候的形成机制,为防灾减灾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初中二年级
气候初中二年级气候是指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当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气候的基本知识,包括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种类、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区所在的纬度。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落点越来越倾斜,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具有吸热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所以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稳定。
而陆地则具有快速吸热和散热的性质,导致内陆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极端。
二、气候的种类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若干种类。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每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气候要素,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况。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例如,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涝和风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努力,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减少用电等。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气候保护的知识,增加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
总结:气候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种类和变化对我们学习地球科学、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初中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地理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层的一种自然现象。
初中地理学科中的气候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理解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初中地理气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气候的影响因素1.纬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平均气温逐渐降低。
2.经度:同一纬度上,沿海地区气候相对温和,且降水量较大,而内陆地区气候相对干燥。
3.地形:高山地区气温较低,气候类型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4.近大水体:靠近大洋或海洋的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呈现海洋性气候。
5.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两者相互作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二、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雨量充沛,温度高,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2.热带季风气候:位于赤道以南的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和降水变化。
3.草原气候:位于赤道以北与南温带之间,气温季节性变化明显,降水分布较不均匀。
4.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5.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和降水变化。
6.北极气候:位于北极圈内,气温低,年降水量较少。
7.高原气候:位于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低,气候干燥。
三、气候要素1.气温:是空气获得的热量的度量,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叫日变温,一年内的气温变化叫年变温。
2.降水量:地面单位面积上的雨量总和,能够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和地貌等。
3.湿度:大气中水蒸汽含量的多少,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4.气压: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力,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
5.风: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向用风向标表示,风力用风力等级表示。
四、气候变化1.自然因素:包括火山爆发、海洋循环、太阳辐射等因素会引起气候的自然变化。
2.人类活动:森林砍伐、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3.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效应的加剧,地球平均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初中地理气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至此结束。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规律,对环境变化有更准确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是地球大气层中各种气候因素的综合表现。
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认识气候因素1. 经度和纬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行星,其自转和公转引起了地球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
纬度越高的地区,气候越寒冷;而经度则影响着气候的干湿水平。
2. 海洋和陆地海洋和陆地在吸收和开释热量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海洋的温度变化较缓缓,而陆地的温度变化较快。
因此,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3. 风风是地球各地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的方向和速度直接影响着气候的湿度和温度。
4. 高度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
这是因为空气稀薄,热量难以储存。
高山地区的气候通常比低地区更寒冷。
5. 水汽水汽是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起着关键作用。
水汽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降水量和湿度。
三、实践探究1. 观察当地气候情况,记录每天的气温、湿度和降水量。
2. 利用地图和气候图表,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别,并归纳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因素。
3. 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深入认识了气候与地球的干系。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采取行动,珍爱地球故里。
五、拓展延伸1. 了解举世气候变化的最新趋势和数据。
2. 钻研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等产业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3. 参与环保组织或活动,为减缓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尽力,珍爱地球,创造美好未来!愿我们的行动能够改变气候,改变世界!。
初中地理8-1-2-2-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受季风影响最显著的国家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范围
读图完成表格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 山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以东 以南地区
对气 候的 影响
带来丰富降水,影响我国降 水量的时空分布
夏季风的影响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4课时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来自不同地区的5个小朋友暑假一起到绵阳科技城参加了夏
令营,你能说出他们各自家乡的气候特点吗?
冬冷夏热,气 温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高寒气候, 全年低温, 降水较少
全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
南京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南坡(迎风坡) 北坡(背风坡)
高大山地形成气候 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说一说
夏季风出现异常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 稀少。
来自北京和海口小朋友家乡气候不同是什么原因?
北京和海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53oN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
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
4oN
来自吐鲁番和南京小朋友家乡气候不同是什么原因? 南京和吐鲁番的降水量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离海洋的远
近,夏季风的影响造成的,所以其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极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3)总结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想一想 赤道地带和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什么不同?你知道影响这些地方气候特点的因素 是什么吗?
2/9
可见,影响这些地方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纬度因素实质上就 是太阳辐射因素。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尽管同一纬度地区,同一时间内太阳副射的能量相同,但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造 成海洋和陆地气温的明显差别.这是因为海洋和陆地吸热放热的性能不同,导致同一纬 度地区的气候有大陆性和海洋性之分. 实验 取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然 后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相同的 热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从实验中可以看到: 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后,煤油温度升得快些,水温度升 得慢些。若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那么水要多加热一些时间;也就是说,相同 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要吸收的热量是不同
水 4.2 10
3
3
甘油 2.5 10
3
3
3 3
铁、钢 4.6 10 铜 0.39 10
3
3
酒精 2.4 10 煤油 2.1 10
3
砂石 0.92 10
3
干泥土 0.84 10
水银 0.14 10 玻璃 0.67 10
3 3
冰 2.1 10 橡胶 1.7 10 从表中可见,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 思考
# 2、我国海南岛南部终年如夏的原因是(
A.地形因素 A.热带 B.纬度因素 B. 北温带
) . C.海陆因素 ). D. 南寒带 ). C. 北寒带 D.季风
3、下列温度带中,四季的气候状况最分明的是(
4、冬天来了,燕子会飞到南方过冬.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南方离海洋近,降水量比较大,冬季温度比北方高 B.南方的地势比较平,水汽输送容易 C.南方纬度低,冬季的气温比北方高 D.南方的生物种类多,食物丰富
3 3 3 3
* 7、水的比热是 4.2×10 焦/(千克·℃) ,根据比热的意义,我们把一壶质量为 2 千克
3
的水,温度从 10℃升高到 100℃,理论上需要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
4/9
【小试锋芒】
# 1、将下列现象与其影响因素连接起来
①我国冬季降水少,寒冷干燥 ②寒温带集中在我国最北部 ③海南岛全属热带气候 ④夏季人们喜登山避暑 ⑤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 ⑥我国冬季多刮偏北大风 C 冬季风 B 地形地势 A 纬度位置
) . C.四季如春 ) . D.季节 ) . D.阴转多云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 B.气候
的.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 1 C 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 比热的单位:焦/(千克· C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用符号 J / kg C 表示.通过 实验可以精确地测定各种物质的比热.水的比热是 4.2 10 3 J / kg C ,表示 1 千克水温度
1.为什么吐鲁番的气温年较差大,北下列短语中,哪些是形容气候的(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
C.在未来的 24 小时里,本地区将有 6~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8 C D.我家乡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气候 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 的 平均状况,它具有 ,而 1 月天气 . 性.例 ;我国的西北
如,中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7 月的天气比较 地区,全年降水较 思考 天气与气候有什么不同?两者又有什么联系? 区别: ,气候比较
,昼夜温差
联系:
思考 试分别举出描述天气和气候短语. 天气: 气候: 二、气候的影响因素 1、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 水平面的夹角)往往不同,太阳副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 观察图思考
*
5、1965 年的 1 月 18 日,解放军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术,一举攻克浙
江台州湾外的一江山岛,浙江沿海始告全境肃清.与台州湾外的一江山岛相比.海南岛气 温高,长夏无冬,这一事实能够说明( A、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3
) B、纬度位置对天气的影响 D、海陆分布对天气的影响 )
# 2、下列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北风吹,雪花飘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③东边日出西边雨 ④海南岛春秋相连,长夏无冬 ⑤清明时节雨纷纷 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⑦山雨欲来风满楼 ⑧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
# 3、下列词组中,表示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升高1 C 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4.2 10 3 焦.1 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 C 所放出的
热量, 和温度升高 1 C 所吸收的热量相同. 所以, 水的比热也表示 1 千克水在温度降低1 C 时将放出 4.2 10 3 焦的热量. 几种物质的比热(单位: J / kg C )
* 6、金属铜的比热是 0.39×10 焦/(千克·℃) ,它表示的意义是(
A.每千克铜吸收的热量是 0.39×10 焦 B.铜每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 0.39×10 焦 C.1 千克铜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 0.39×10 焦 D.1 焦的热量可以让 0.39×10 千克铜的温度升高 1℃
(1)如图中 A、B 两点的太阳高度角哪一处大?哪一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由此可见,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 ,太阳辐射 . .当太阳光线
,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1/9
(2)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思考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3.观察“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的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