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小秦岭金矿带位于陕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部,主要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三个矿田组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八十年代本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金矿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除原探明的文峪、耄寨峪大型金矿床外,又新探明了四范沟、畎湖、灵湖、上宫、星星印、瑶沟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床。抢马、a鸦岔、东闯、文峪等矿区的储量又有了较大增长,其中东闯已发展成为大型金矿床,并可望继续扩大。/、秦岭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一、金矿资源概况

目前,区内已发现金矿床(点)163处,其中岩金矿床55处(大型7处,中型20处,小型28处),毛金矿床4处(中型1处,小型3处),小型伴生金矿床1处。

截至1989年底,本区累计探明金矿储量348.348吨(上平衡表储量194.115吨),其中岩金343.077 w(上平衡表储量190.344吨),砂金4.717吨(上平衡表储量3.217吨),伴生金0.554吨;保有储量268.146吨,其中岩金263.496吨,砂金4.717吨,伴生金0.25吨。目前区内正在勘查的矿床预获储量在300吨e上,预计“八五”期间新增储量204.5吨。

目前区内已建成黄金生产矿山40处,总生产规模为5955吨/日,生产能力为10444公斤/年,占有差金保有储量234.666吨;在建矿山5处,建设规模为600吨/日,建设能力为717公斤/年;在扩建矿山4处扩建规模为650吨/日,扩建能力为1070公斤/年。“八五”期间,本区拟建矿山6处,其中岩金矿山4处拟建规模为300吨/日,拟建能力为429公斤/年;砂金矿山2处,拟建规模为174万立方米/年,拟建能,为257公斤/年;拟扩建矿山13处,扩建规模为2050吨/日。预计“八五”末期,本区将形成岩金8755”/日、砂金95万立方米/年的生产规模,年生产黄金能力15459公斤。

二、金矿地质特征

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属豫西断隆区。

金矿赋存主岩是太古宇太华群变质岩和元古宇熊耳群火山岩。太华群变质岩系分上、下亚群(沈阳j矿所,1985)。下亚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组成,上亚群主要由石英岩、长石石英砂岩、磁铁石荚岩、角闪岩黑云变粒岩、少量大理岩组成。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一沉积岩,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形成时代为24—2亿年,属晚太古代产物。太华群下亚群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控制着成矿范围、规模和类型。熊耳i主要由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夹火山碎屑岩组成,其中中性一中基性岩性段为熊耳山地I的主要矿化层位。

区内主体构造线为近东西向,其次为北东向。小秦岭金矿田主要受近东西向褶皱断裂控制,熊耳山:矿田主要受近东西向与北东向两组断裂控制,崤山金矿田受北西向断裂控制。

该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与金矿不仅在空间上相伴产出,且有密切的成生联系。

1、小秦岭金矿田位于豫陕交界的灵宝、潼关一带,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其主要地质特征为:

(1)赋矿围岩为上太古界太华群中深变质岩系(称绿岩带)。

(2)矿区构造总体为一复式倒转背斜,近东西向断裂广泛发育,表现为强片理化的糜棱岩带,多呈j

模不等的密集带状产出,含金石英脉与其密切共生。

(3)本区已知金矿床在空间上多分布于燕山期花岗岩体(主要为文峪岩体)外围2—7公里范围内。花岗岩体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具有成因意义。

(4)区内已知含金石英脉1000余条,其中超过4000米的有9条(杨寨峪60号脉、文峪505号脉、潼关Q505号脉、桐峪Q8号脉等)。按矿化特征可分为北、中、南三个亚带,中亚带临近主褶皱构造老鸦岔背斜的轴部,是区内金矿脉主要集中的地带。

(5)含金石英脉主要呈单脉状产出,局部有膨胀、分支、复合现象。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铁白云石等。

(6)主要围岩蚀变为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硅化、钾长石化和绿泥石化。主成矿温度为200—300℃。矿石与围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相近,有成因联系。

(7)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矿体前缘元素为As,Sb,Hg,Ba;后缘元素为Co,Ni;矿体中部为Ag, Pb,Au,W,Sn,Bi,Cu,Mo元素组合。

专家们预测,小秦岭金矿田资源潜力很大,极有远景,可望深部再找到一个小秦岭。本区找矿方向为:①就矿找矿,对目前已发现但尚未评价的一些含金石英脉,要进一步评价。②深部找矿,该区矿体出露标高1600—2000米,以往的勘探深度多为400—500米,深部找矿潜力很大。③新类型矿床的探索。

2、熊耳山金矿田区内出露基底地层为太华群变质岩系,上覆中元古界熊耳群古陆活动边缘的中一酸性火山岩系。燕山期重熔花岗(斑)岩侵入上述地层中。基底构造为东西向,燕山期又叠加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金矿化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赋矿地层除了部分基底太华群外,主要为上覆的熊耳群火山岩。

构造控矿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控矿为主。区内北东或近东西向控矿断裂系统及次级断裂,往往平行排列,雁行展布,形成的矿体(脉)成群成带密集出现。控矿构造具等距分布规律。

金矿与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有密切成生联系,金矿直接产于岩体与大断裂之间,表明岩体与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受控于大断裂。

主要金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上宫、前河);蚀变岩一石英脉型金矿床(康山、星星印、瑶沟);石英脉型金矿床(西施)以及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祁雨沟)。

当前本区找矿工作,一方面应在熊耳山北坡的太华群分布区找石英脉型金矿和在熊耳群中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另一方面应加强熊耳山南坡的找矿工作。在祁雨沟外围地区,应对产在太华群中的20余个未做详细工作的角砾岩筒进行评价,同时在太华群中找石英脉型金矿。白土街一马超营一带熊耳群及上元古界栾川群、陶湾群中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发育,金重砂异常明显,是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带。

3、崤山金矿田出露太华群老变质岩系,金矿化受太华群控制,其成矿条件与小秦岭相似,可能属于小秦岭金矿田的向东延长部分。本区工作程度较低,金矿找矿工作主要是在太华群中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