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练习题
2025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2025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68690d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c.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编者选题表学问点题号难易度冲突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2、3、4、13 中、中、中、中、难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5、6、7、14、15 中、易、中、中、难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的关系8、9、13 易、易、难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0、15 中、难详细问题详细分析9、11、12、13、14 易、中、中、难、中一、选择题1.(2024·辽宁丹东质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们党确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需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宏大斗争、推动宏大事业、实现宏大幻想。
加强党的团结必需同破坏势力作坚决斗争,这是基于( )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冲突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②冲突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③斗争性是推动事物改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冲突的属性。
加强党的团结必需同破坏势力作坚决斗争,强调了团结与破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了与破坏作斗争对促进团结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冲突是事物改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错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④错误。
2.(2024·河北唐山五校联考)阅读漫画,其表达的主要哲理是( )①要站在广袤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树立群众观点②冲突双方的对立,是冲突双方相互依靠的前提③事物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推动事物发展④对立统一的双方在确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冲突的属性。
漫画寓意双方只有对立才能相互依靠,②符合题意;站在一起在确定条件下会由好事变为坏事,说明冲突双方在确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立场,①与材料无关;漫画强调由好事变为坏事,不属于“发展”,③与材料不符。
3.(2024·山东试验中学一模)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成熟,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但竞争加剧并不意味着合作削减。
人教版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练习
![人教版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f4cc9adad51f01dc281f19a.png)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1.我们日常中的斗争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性。
2.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
7.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8.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9.事物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10.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1.“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12.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这体现了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13.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它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这反映了①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②矛盾具有普遍性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④矛盾具有特殊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4.到2018末,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1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3e6cf1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3.png)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限时训练一、单选题1.近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浙江大学共同撰写的《数字农业报告: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经验》发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经验。
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经验体现了( )①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②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包含着特殊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④任何矛盾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以为长大了就没有考试的烦恼了。
可是长大后才发现,更多的烦恼接踵而至。
人生就是这样,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这表明( )A.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D.不同事物矛盾具有不同特点3.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哲学上看,这坚持了(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立足整体、着眼全局③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④系统优化的方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下列成语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①乱生于治②唇亡齿寒③积劳成疾④居安思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下列诗句能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是(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此句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矛盾的斗争性B.矛盾的同一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7.“先让一步,后发制人”是指在双方斗争中先让一步,待对手暴露出弱点,自己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一举反击压倒对方。
历史上的楚汉成皋之战、袁曹官渡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先让一步,后发制人”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的同一性是主要的,斗争性是次要的D.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8.2022年11月20日,我国正式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在广州、青岛、台肥、西安、成都等5市发行首批产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9016253e53a580216fcfeea.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 (2011·温州模拟)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这蕴含的哲理是()A.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B.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C.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D.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 山寨产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新颖的外观、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仿冒、造假、侵权等问题而引起种种非议。
这表明()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 (2011·厦门模拟)右图“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
”蕴含的主要哲理是()A. 矛盾具有特殊性B.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C. 一般寓于个别之中D.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4.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5. (2011·菏泽质检)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相关部门于2010年底在部分大城市开展房产税试点工作。
房产税试点工作体现了()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D. 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6. 漫画《东拉西扯》启示我们()A.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7.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不顾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一味仿古的倾向,导致“千城”一面。
高中政治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四
![高中政治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6a7f2a816137ee06eff918b2.png)
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2一、单项选择题1、1.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这段话体现了A.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C.抓主要矛盾的方法 D.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2.下列选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有①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③提纲挈领,纲举目张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要集中力量在动植物基因(例如水稻基因的重组和转移)、信息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态科学、数学、凝聚态物理和地理科学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下列原理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主次矛盾关系C.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据此回答4——5题。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有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这主要体现了A、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的哲学道理B、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哲学道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D、长局部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哲学道理5、工业化曾经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却又让我们付出了环境和资源的代价,使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了。
说明A、人们不可能改变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要遭到惩罚6.下列体现主、次矛盾的区别的是A.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B.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C.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是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7.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属于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弄清这两种情形的意义是A.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B.抓住问题的中心C.抓住问题的中心和事物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D.不同的事物应区别对待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比较,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次要矛盾居于从属地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3单元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3单元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233b1c1af45b307e9719739.png)
第三单元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时刻: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全然规律。
以下包括矛盾观点的有(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④安不忘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说明矛盾两边在必然条件下能够发生转化;②说明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也确实是全面的观点。
③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转变、进展的。
④说明矛盾两边能够彼此转化。
①②④正确,选D。
答案:D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固状态,是事物进展也是社会进展的前提和基础。
以下说法中,最能表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A.量文体衣B.因材施教C.积劳成疾D.安不忘危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矛盾同一性的内涵和选项中每一个成语的意思。
量文体衣与因材施教说的都是依据事物自身的特点去制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积劳成疾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抱病,蕴涵着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道理。
D中“安”与“危”是相互依托的矛盾两边,表现了矛盾同一性。
答案:D3.以下选项中,表现矛盾两边在必然条件下能够彼此转化哲理的是(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说的是价值选择的标准;②用片面代替全面,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④正确,选C。
答案:C4.“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括相同哲理的是( )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远得看不见彼此的脸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解析:材料中的话表现了矛盾两边的依存关系。
A表现了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表现了矛盾两边能够彼此转化;C表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强调了美和恶、善和不善之间的彼此依存关系,与题干包括的哲理相同。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限时训练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限时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f4e38b2cc58bd63186bde9.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限时训练一.单项选择1.《老子》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其不善已。
”这说明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B.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C.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2.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3.在古希腊时期,由根号2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
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4.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
而宋代王安石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5.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
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
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e7910a300a6c30c229ff6.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1.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在事物内部矛盾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b55e0199b6648d7c0c74607.png)
课时提升作业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漫画《玩》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双方相互分离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解析】选A。
本题考查矛盾双方相互统一。
漫画展示了祸福相依的道理,A符合题意,排除B、D;C中的“依赖”不符合题意。
2.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
《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
这体现了( )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解析】选D。
本题考查矛盾与事物发展的关系。
抓住信息“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只有D符合题意。
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A错误。
B、C都不符合题意。
3.(2014·临沂模拟)下列古语与右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无所不备,无所不寡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解析】选A。
“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是最滑的地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转化,A符合题意;B反映的哲理是意识的能动性;C强调要抓重点;D强调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加固训练】(2014·清远模拟)下列说法与右边的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解析】选C。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的知识。
由漫画题目《最诱人处最危险》可知事物是一分为二的,C项入选;漫画意思不是强调矛盾双方的转化,A项排除;B、D两项与题意无关。
4.(2015·抚州模拟)《爸爸去哪儿》隐约告诉家长们: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课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课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746d91de87101f69e31951b.png)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填空题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2.和是矛盾所固有的的两种基本属性。
3.矛盾具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勇于,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4.矛盾具有,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和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同一矛盾的的两个各有其特殊性。
它要求我们要。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和的关系,和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______之中,并通过______表现出来,没有就没有;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______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会。
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的精髓,是和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的理念依据。
7.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
8.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地位、起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地位。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和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0.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中的亮点,而不是一点论。
11.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的基础,是我们正确的关键。
二、单项选择题1、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
2019最新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测验
![2019最新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测验](https://img.taocdn.com/s3/m/eb0117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6.png)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测验一、单选题1.在古希腊时期,由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
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2.2018年以来,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盯住10类打击重点,建立突击队直查、组织分片联系室督查、办案协作区联查,将打击锋芒对准群众最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挖掉了一批“保护伞”。
此举措()A.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B.忽略了次要矛盾C.重点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D.抓住了主要矛盾3.《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
可见该节目的成功在于坚持了()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C.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4.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
由此可见,矛盾具有()A.斗争性B.同一性C.特殊性D.多样性5.团结是党的生命,但是没有斗争党的生命就会停止。
毛泽东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辩证法秘密, 为此,他还写了这样一个公式:“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这个公式的正确性在于()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④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己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
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一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2550ec08a1284ac9504318.png)
一课一练0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的是(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①体现了噪与静、鸣与幽的相互依赖;②体现了福与祸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③体现了新事物终将战胜旧事物,④认为一切的动都是不动,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均排除。
答案:A2.下图“拉弗曲线”表明,一般情况下,税率与政府的税收成正比,但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成本提高,投资和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从实际出发,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②事物的发展道路具有曲折性,要准备走曲折的路③要承认和揭示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④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
“拉弗曲线”反映了税率与政府的税收之间的关系,启示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税率过高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①③应选。
②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D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
”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C.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解析:“上坡路”和“下坡路”体现的是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条路”体现的是同一性,故选B。
答案:B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附答案)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7ba263783e0912a2162a5c.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知识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
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来源:学科网]C.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
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3.“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互相吸引、相互联结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来源:学#科#网Z#X#X#K]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4.“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句话表明A.真理和谬误是不可分割的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C.真理和谬误推动了事物的发展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知识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5.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
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认识符合的辩证法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C.实践决定认识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6.人的尊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侧重。
今天,我们所向往的人的尊严,是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公民的各种权益,更加关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A.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7.(2010江苏徐州调研)根据2010年4月15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将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二政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九课《唯物辩证法
![高二政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九课《唯物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710b52f7ec4afe04a1dfd1.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练习题2018-2-22一、选择题1.(2018年厦门联考)市场期待已久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已于2018年4月3日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美国主要媒体对iPad几乎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iPad功能强大,可供人们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而重量只有680多克。
不过,也有人批评说,iPad 没有键盘和USB接口,也无法播放Flash动画,这让它的魅力大打折扣。
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新事物总是弱小的,有待进步、完善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3.右面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D.坚持两点论、两分法4.目前,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国家要加强规范性管理,青少年要自觉文明上网,不能因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否定网络的先进性。
这是因为( )A.矛盾具有斗争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D.对待事物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5.(2018年皖南八校联考)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三大网络“三网融合”,在2018年至2018年为试点阶段,2018年至2018年为推广阶段。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文化和信息两个产业的融合必将产生“1+1>2”的效果。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状态起决定作用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6.(2018年扬州模拟)2018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
人教版本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学习练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含解析
![人教版本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学习练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c2d0e810a6f524cdbf851c.png)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中心一、选择题1.跟着人类创建财产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人们制造垃圾的速度也在空前发展。
《全世界荒弃物管理市场评估》报告显示:100年此后,垃圾年产量将超出4000亿吨。
人类正在采纳废物再利用的方式把大部分垃圾变成新的资源。
这表现了( )①矛盾两方渐渐交融趋势一个无差其他一致体②矛盾两方互相对峙、互相分其他趋势③矛盾两方互相贯穿,在必定条件下互相转变④矛盾两方互相依靠,共处于一个一致体中A.①②C.②③B.①④D.③④2.(2017江·苏)在古希腊期间 ,由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量”的理解引起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致使数的看法的扩大。
这主要体现的真理是(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转变3.部分中公公众对高考仅靠“一把尺子”权衡与选拔人材的模式很有微词,以为它压制了人材的产生,以为只有“不名一格”,才能“降人材”;但他们未曾想,假如没有高考这个“格”,也就没法掌握人材的标准。
所以,采用人材,既要“有格”又要“无格”。
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①既要掌握矛盾的斗争性,又要注意矛盾的同一性②既要侧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③既要看到事物的共性,又要重视事物的个性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建价值A.①②C.②④ B.①③D.③④4.(2017江·西七校联考)下边漫画说明()吵嘴需要两个人,停止吵嘴只要要一个人。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行切割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限制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空气据有必定的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密闭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我国古代办动人民发明的木制风箱,以及今日宽泛使用的汽车气刹、拖沓机气泵、大型空压机等设施,都运用了这一原理。
空气压缩原理的宽泛应用印证了( )特别性组成了一事物差异于他事物的特别本质B.矛盾的特别性离不开广泛性 ,广泛性经过特别性来表现C.矛盾的特别性存在于广泛性之中,广泛性包含着特别性D.范围极其广大,矛盾的特别性和广泛性能够互相转变6.(2017安·徽马鞍山一模)关于改革试点工作 ,中央确立基来源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联合当地本质拟订详细方法。
【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四)
![【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de141e8bcc22bcd127ff0c07.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2006年7月5日人民网载文强调,农村村干部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清工作方向,工作要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能把眼光盯在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上。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2006年4月28日中国证券网载文说,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代,阶级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有利益冲突的对立性,也有利益一致的同一性或和谐性。
这体现了A.世界上的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B.斗争性就是矛盾双方的利害冲突C.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而不是全部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3.当新兴阶级夺取并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革命,或对自己建立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主动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A.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矛盾B.旧的生产关系与其上层建筑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4.2006年4月28日中国证券网载文说,对抗性矛盾和处于对抗性阶段的矛盾,必须靠毫不妥协的斗争,靠一方消灭另一方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或者强制恢复同一性,使矛盾向非对抗性转化;非对抗性矛盾的双方虽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也必须靠不断的斗争或抗争来提高矛盾的同一性,达到稳定或解决矛盾的目的。
这主要表明A.没有矛盾斗争性的一面事物就不能发展B.没有矛盾同一性的一面事物就不能发展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是矛盾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并非都是同时存在的5.2006年3月21日新华网报道,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矛盾存在。
合作医疗从表面上看,是临时摆脱了看病难的矛盾。
从事实上看,矛盾又转到了医疗难上。
这启事我们①矛盾具有斗争性②处处有矛盾③必须正视矛盾④矛盾决定发展A.①⑦B.②③C.③④D.①④6.2006年5月18日光明网载文指出,既要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意分析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不断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I: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5题, 每小题3分,共75分.1.“中药不过是些树皮草根,多用少用没关系"、“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无毒、无副作用"等观点。
导致一些人过量用药产生不良反映。
这一情况告诉我们A.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B.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D.传统思想和传境观念不利于事物的发展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说明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C。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争的3.下列看法中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A.积劳成疾 B。
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4.“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
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
获得正确的意识,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C。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D。
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A。
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7.《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
《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8、“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
”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A、相互转化B、相互依存C、相互渗透D、相互排斥9。
其实,被随意丢弃的硒鼓有着极大的再生利用价值。
一个旧硒鼓经过修复再生过程,比生产新品可节约50%的成本,而售价却只是原来的70%。
因此,我们应该( )A.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C。
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D。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据此回答10—11题。
10“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涵了A.矛盾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规律的客观性D.联系的多样性11。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①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在矛盾激化时把握对立,在矛盾缓和时把握统一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A.①③B。
②④C。
②③ D.①④12."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A。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意识具有反作用13。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更广泛地参与世界贸易活动,中国与欧美各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但是,只要立足互利双赢,即使遇到再多的摩擦,也是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的。
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达成,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从哲学角度看,在贸易谈判中立足“双赢”,体现了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做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14.《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指出:要全力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瓦斯作为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令人不寒而栗。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经过多年努力变害为宝,不仅降低了煤矿中瓦斯的含量,还将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了清洁、方便的能源。
这表明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C。
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能动作用15。
我国三代领导集体都主张: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上,必须有坚定的原则性;在实现祖国统一的方案上,可以有多样性。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C、坚持适度原则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6。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各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的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①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遍性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③④ D。
④《大长今》等韩剧在国内的热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文化现象.据此回答17~18题17.一部《大长今》浪漫者见到唯美爱情,奋斗者看到励志追梦,美食者寻找养身美味,文化人看其儒家精神……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说明( )A.意识是复杂的,无所谓对错 B。
矛盾具有特殊性C.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D。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人而异的18。
有专家分析:“韩国文化能引起中国人的关注,首先是给了我们足够的新鲜感,再深入说,就是文化认同感。
从他们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很久以来被我们忽视了的纯净和温暖.而且儒家思想在现在的韩国依然保存得很好.这些都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上述分析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B.富有个性的事物才会被欣赏C.具有共性的事物才会被接纳 D。
矛盾的普遍性是不确定的19。
5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有的放矢、适时适度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任务重要而紧迫.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和建设的好形势,又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适时适度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哲学依据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D。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2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材料论述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21。
倡导和实践绿色消费,应当统筹安排,防止矫枉过正,防止“绿色消费"变成“绿色消耗”、“绿色浪费”。
这一说法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避免孤立地看问题②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③坚持矛盾的观点,防止片面性④树立正确观念,发挥意识能动作用A。
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有诗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又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这两句诗蕴涵的哲理不准确的是A。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事物都是要一分为二的,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待问题C、事物的矛盾双方是不平衡的,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2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诗词蕴含的哲理是A。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的存在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4.“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上述材料体现了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②。
抓主要矛盾③。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④。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5。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春江水暖鸭先知37。
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超过9%,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GDP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也有人认为:"GDP并不能涵盖一切,追求GDP快速增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专家指出:“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
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为什么“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13分)35。
北京的城市规划,要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既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又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
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只有当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时,她才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
千篇一律的建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仅使地方丢失了应有的特色,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永远地丧失掉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如何使北京成为和谐家园?(12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案26、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不能不要GDP”。
(3分)(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3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只要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