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幼儿园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如何开展精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毛毛找朋友》这个活动就是让小班幼儿在找找、摸摸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毛的物品,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并乐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大家。小班年龄的幼儿对绒绒毛毛的物品特别喜爱,那些柔软的毛毛总是让他们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这个点出发,引导幼儿运用触摸感知有毛的物品,可谓顺水推舟,必然有助于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再者本次活动的材料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而来,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广义上有毛的物品,这样也符合了《课程指南》中指出的“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活动过程中,毛毛熊要找朋友的情景贯穿始终,活动过程以游戏形式开展,当活动中的关键性提问“和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找它来做毛毛的朋友呢?”“帮毛毛熊找到了什么朋友?怎么来告诉毛毛熊呢?”一个个问题抛向幼儿时,教师留给幼儿是足够的时间运用触摸觉来感受、思考、判断,有利于幼儿积极地感知。又如最后让孩子找一找身上有没有毛毛时,教师并不是迫切的追求预设中的答案,而是针对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依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作出即时性的价值判断,使幼儿逐步寻找到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把控更灵活、更开放的回应,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宜性的发展。
在以前的活动中我比较重视的是传递知识、教授技能,现在知道了将于生活中幼儿所关注的内容进行归纳提升,再让幼儿带着这些经验回归到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指导幼儿的生活。所以我在主题活动的背景下,针对小班幼儿关注的问题,将于生活中幼儿所关注的内容组织了很多科学教育活动,有《给三只熊送礼物》《越开越大的花》《蚕宝宝》等。让幼儿理解和体验到了教育活动对于他们当前生活的意义,为幼儿从小培养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及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也为幼儿今后的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二、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形式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达到均衡
由于幼儿发现、想象、创造日益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所以现在幼儿教育更要趋向于人性化和人本化,教师要适应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尽量让幼儿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尽情的让其充分发挥。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如在小班正规性科学活动“圆圆的菜”中,让幼儿去摸一摸袋子里有什么,“我摸到的是苹果”“我摸到了皮球,它是大大圆圆的。”“我摸到小小的、圆圆的,大概是葡萄”,尽管与答案有很大的偏差,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感知觉并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感受,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有趣的蛋》、《会变魔术的颜料》、《蚕豆》等这些正规性科学活动使小班幼儿获得了符合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而且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喜悦。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春天来了,班级里有小朋友带来了蚕宝宝饲养,很多幼儿都没有看到过,所以有点害怕,对于蚕宝宝的知识也是缺失的。大家一边看着一边就在议论了,图图说:“我知道蚕宝宝长大会变成蛾的。”有人问:“是大白鹅吗?”猫猫说:“不是大白鹅,是飞的蛾。”图图马上急着说:“大白鹅也有翅膀的。”洲洲说:“我知道蚕宝宝长大了会变成蝉。”小朋友就争论了起来。我不急于解决,只是抛给大家一些问题: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是外面随便什么树叶吗?长大了蚕宝宝会变成什么?蚕宝宝有什么本领呢?‘问题’就是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点,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蚕宝宝,就开展起来了。作为我们教师认真细致地捕捉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开展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也是激发小班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丰富小班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高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技能的重要途径,使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更好地发挥较好的效果。
总之,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意识和兴趣,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开阔视野,博览群书,吸取信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开展有关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宜幼儿发展的新路子。同时以幼儿主体为先,以幼儿发展为重,还要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四、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科学教育活动中
《××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有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体。《纲要》体现着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活动中,作为儿童发展的“支援者”,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人”转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与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在认识蚕豆的话动中,我在组织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为主,自己想方法拨开蚕豆,然后对蚕豆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我再进行小结和提升,整个活动从蚕豆的外部特征逐步观察到内部,这些操作都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对活动的探究。所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游戏者,同时接受幼儿抛过来的问题,答案也是在提示、引导等措施中帮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发现获得,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除了日常的科学教育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以外,依托于体现园本课程内涵的大活动还定期的开展,有om头脑奥林匹克赛、亲子玩科学、讲科学家的小故事、科技节等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小班幼儿知道了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家长一起玩科学,有知道了很多科学原理;还积极参加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袋的活动;与家长一同制作了节水标志、收集节水的方法;参与了谁飞的远—纸折飞机的比赛,在实践中知道了让飞机飞的远的要素等等。我们的宗旨:在创设良好的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扩大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视野,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及现代科技的认识,同时也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园本课程,参与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来,使科学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达到均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育》-幼儿园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如何开展精选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为了认识已知世界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同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未知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深邃。3-6岁的幼儿正处于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但爱问“为什么”,更想知道“这是怎么样的” “这是怎么来的” “这是怎么做的”所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也是我国“科学兴国”的奠基工程。我园以各领域活动之间的整合为立足点,探索园本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做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不仅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为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重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及科学方法的习得等,意在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达到培养出“好奇、好问、好动”的、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质的21世纪的人才而服务。那如何开展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意识和兴趣呢?我作为教育实施者,通过实践活动的积累感觉到:要合理开展小班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区域活动是非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也是作为正规性教育活动的延续和补充。如正规性科学活动“圆圆地菜”结束后,我将这些圆圆地菜投入到了区域中,并且还投入了一些长长的菜:芹菜、长豇豆、胡萝卜、黄瓜、竹笋等等,让幼儿在区域的游戏中巩固对圆圆菜的认识,增加对于其他蔬菜的认识,并尝试比较、归类等,我在小篮筐上用图示表明了某一特征引导幼儿按蔬菜的归类,可以是外形、颜色、大小,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完成游戏,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但是每个幼儿个体有特殊性,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所以区域活动可以顺应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多次操作中反复感知思考基础上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教师也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材料和要求。因此区域活动对小班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即科学兴趣、科学潜能等的发展和科学经验的获得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区域活动作为多样性的学习环境,也对小班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小班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游羊村》一课它立足于《小司机》和《去春游》的两个活动的要素,从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标志出发,结合游公园时要了解的路线图,所建构的一个科学探索活动。活动中由教师带领幼儿去喜羊羊家游玩的情景作为主线,符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路上设置了红绿灯、转弯、停车等几个常见的交通标志,马上就激发起幼儿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表达表现出来了,也为接下去的环节做好了铺垫。接着来到羊村门口,又设计了喜羊羊要考考大家才能进羊村的环节,让幼儿挑战认识更多的标志,增加了活动的游戏性。教师提供的标志就考虑好了难易程度,比如公共厕所、垃圾箱等都是孩子常见的,饭店标志是平时幼儿很少关注的,还有无障碍通道更是不了解的,认识标志顺序也是有幼儿来掌握的,教师要做好就是及时回应,逐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给了幼儿提升经验的机会。进入羊村后,教师将刚才所认识理解的标志融入到羊村地图中,用ppt做成生活中的场景,使幼儿对于刚刚所熟悉的标志又运用到了生活场景中,加以巩固提升。同时在活动中又将如何看懂羊村地图的活动构建,为以后的读地图活动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找一找喜羊羊送的礼物(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品)上面有没有标志,结果幼儿找到了商标、条形码、环保、QS等很多标志,知道以后买东西要看标志的道理,进一步的使教育活动内容回归到了幼儿日常生活中。
一、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源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3岁的幼儿对于周围世界中新奇的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很自然而然的去感受和关注事物的联系、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科学活动的内容就要取材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内容上,这些内容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考虑到的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筛选出合适的内容,再有目的地组织各类活动引导提炼,让幼儿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办,去大胆的求证事物的发生与后果。他们在观察感知、操作尝试中去了解,开阔了眼界,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创造等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科学教育活动有别于单纯的知识教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活动
在《新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从停留在注重教师静态知识传递,转变为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科学教育活动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更确切的说,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因此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含有知识的成分,而且更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
小班年龄的幼儿正处于由直觉行动到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根据此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体验“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中充分的运用了感官,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思考。因此科学教育活动让教师打破了原本的知识教育活动的框架和思路,减少口口相传的比率,注重幼儿在操作与探究过程中的获得和发展。
在以前的活动中我比较重视的是传递知识、教授技能,现在知道了将于生活中幼儿所关注的内容进行归纳提升,再让幼儿带着这些经验回归到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指导幼儿的生活。所以我在主题活动的背景下,针对小班幼儿关注的问题,将于生活中幼儿所关注的内容组织了很多科学教育活动,有《给三只熊送礼物》《越开越大的花》《蚕宝宝》等。让幼儿理解和体验到了教育活动对于他们当前生活的意义,为幼儿从小培养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及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也为幼儿今后的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二、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形式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达到均衡
由于幼儿发现、想象、创造日益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所以现在幼儿教育更要趋向于人性化和人本化,教师要适应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尽量让幼儿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尽情的让其充分发挥。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如在小班正规性科学活动“圆圆的菜”中,让幼儿去摸一摸袋子里有什么,“我摸到的是苹果”“我摸到了皮球,它是大大圆圆的。”“我摸到小小的、圆圆的,大概是葡萄”,尽管与答案有很大的偏差,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感知觉并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感受,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有趣的蛋》、《会变魔术的颜料》、《蚕豆》等这些正规性科学活动使小班幼儿获得了符合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而且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喜悦。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春天来了,班级里有小朋友带来了蚕宝宝饲养,很多幼儿都没有看到过,所以有点害怕,对于蚕宝宝的知识也是缺失的。大家一边看着一边就在议论了,图图说:“我知道蚕宝宝长大会变成蛾的。”有人问:“是大白鹅吗?”猫猫说:“不是大白鹅,是飞的蛾。”图图马上急着说:“大白鹅也有翅膀的。”洲洲说:“我知道蚕宝宝长大了会变成蝉。”小朋友就争论了起来。我不急于解决,只是抛给大家一些问题: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是外面随便什么树叶吗?长大了蚕宝宝会变成什么?蚕宝宝有什么本领呢?‘问题’就是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点,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蚕宝宝,就开展起来了。作为我们教师认真细致地捕捉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开展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也是激发小班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丰富小班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高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技能的重要途径,使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更好地发挥较好的效果。
总之,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意识和兴趣,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开阔视野,博览群书,吸取信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开展有关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宜幼儿发展的新路子。同时以幼儿主体为先,以幼儿发展为重,还要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四、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科学教育活动中
《××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有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体。《纲要》体现着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活动中,作为儿童发展的“支援者”,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人”转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与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在认识蚕豆的话动中,我在组织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为主,自己想方法拨开蚕豆,然后对蚕豆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我再进行小结和提升,整个活动从蚕豆的外部特征逐步观察到内部,这些操作都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对活动的探究。所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游戏者,同时接受幼儿抛过来的问题,答案也是在提示、引导等措施中帮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发现获得,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除了日常的科学教育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以外,依托于体现园本课程内涵的大活动还定期的开展,有om头脑奥林匹克赛、亲子玩科学、讲科学家的小故事、科技节等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小班幼儿知道了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家长一起玩科学,有知道了很多科学原理;还积极参加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袋的活动;与家长一同制作了节水标志、收集节水的方法;参与了谁飞的远—纸折飞机的比赛,在实践中知道了让飞机飞的远的要素等等。我们的宗旨:在创设良好的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扩大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视野,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及现代科技的认识,同时也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园本课程,参与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来,使科学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达到均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育》-幼儿园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如何开展精选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为了认识已知世界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同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未知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深邃。3-6岁的幼儿正处于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但爱问“为什么”,更想知道“这是怎么样的” “这是怎么来的” “这是怎么做的”所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也是我国“科学兴国”的奠基工程。我园以各领域活动之间的整合为立足点,探索园本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做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不仅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为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重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及科学方法的习得等,意在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达到培养出“好奇、好问、好动”的、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质的21世纪的人才而服务。那如何开展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意识和兴趣呢?我作为教育实施者,通过实践活动的积累感觉到:要合理开展小班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区域活动是非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也是作为正规性教育活动的延续和补充。如正规性科学活动“圆圆地菜”结束后,我将这些圆圆地菜投入到了区域中,并且还投入了一些长长的菜:芹菜、长豇豆、胡萝卜、黄瓜、竹笋等等,让幼儿在区域的游戏中巩固对圆圆菜的认识,增加对于其他蔬菜的认识,并尝试比较、归类等,我在小篮筐上用图示表明了某一特征引导幼儿按蔬菜的归类,可以是外形、颜色、大小,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完成游戏,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但是每个幼儿个体有特殊性,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所以区域活动可以顺应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多次操作中反复感知思考基础上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教师也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材料和要求。因此区域活动对小班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即科学兴趣、科学潜能等的发展和科学经验的获得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区域活动作为多样性的学习环境,也对小班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小班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游羊村》一课它立足于《小司机》和《去春游》的两个活动的要素,从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标志出发,结合游公园时要了解的路线图,所建构的一个科学探索活动。活动中由教师带领幼儿去喜羊羊家游玩的情景作为主线,符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路上设置了红绿灯、转弯、停车等几个常见的交通标志,马上就激发起幼儿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表达表现出来了,也为接下去的环节做好了铺垫。接着来到羊村门口,又设计了喜羊羊要考考大家才能进羊村的环节,让幼儿挑战认识更多的标志,增加了活动的游戏性。教师提供的标志就考虑好了难易程度,比如公共厕所、垃圾箱等都是孩子常见的,饭店标志是平时幼儿很少关注的,还有无障碍通道更是不了解的,认识标志顺序也是有幼儿来掌握的,教师要做好就是及时回应,逐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给了幼儿提升经验的机会。进入羊村后,教师将刚才所认识理解的标志融入到羊村地图中,用ppt做成生活中的场景,使幼儿对于刚刚所熟悉的标志又运用到了生活场景中,加以巩固提升。同时在活动中又将如何看懂羊村地图的活动构建,为以后的读地图活动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找一找喜羊羊送的礼物(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品)上面有没有标志,结果幼儿找到了商标、条形码、环保、QS等很多标志,知道以后买东西要看标志的道理,进一步的使教育活动内容回归到了幼儿日常生活中。
一、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源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3岁的幼儿对于周围世界中新奇的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很自然而然的去感受和关注事物的联系、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科学活动的内容就要取材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内容上,这些内容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考虑到的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筛选出合适的内容,再有目的地组织各类活动引导提炼,让幼儿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办,去大胆的求证事物的发生与后果。他们在观察感知、操作尝试中去了解,开阔了眼界,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创造等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科学教育活动有别于单纯的知识教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活动
在《新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从停留在注重教师静态知识传递,转变为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科学教育活动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更确切的说,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因此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含有知识的成分,而且更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
小班年龄的幼儿正处于由直觉行动到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根据此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体验“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中充分的运用了感官,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思考。因此科学教育活动让教师打破了原本的知识教育活动的框架和思路,减少口口相传的比率,注重幼儿在操作与探究过程中的获得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