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名句默写答案
论语名句默写含答案
![论语名句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ffda5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d.png)
《论语》选读名句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1、丈人曰:四体不勤,2、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来者犹可追。
,孰为夫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子曰:当仁,。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行。
8、子曰:岁寒,。
9、子在川上曰:,不舍日夜!10、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1、子曰:,能使枉者直。
12、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堪称仁之方也已。
13、曾子曰:士不能够不弘毅,。
仁认为己任,不亦重乎?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15、子曰 :,小人喻于利。
16、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17、子曰 :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18、子曰:,,乐亦在此中矣。
,于我如浮云。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20、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2、子曰:知者乐水,。
,知者动,仁者静。
,仁者寿。
23、子曰:,小人同而不睦。
《论语》选读名句往者不行谏 2 、五谷不分 3 、钻之弥坚 4 、不让于师 5 、一瓢饮 6、冠者五六人,风乎舞雩 7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 、欲速则不达9 、而后知松柏以后彫也10、逝者如斯夫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 、举直错诸枉13 、己欲立而立人,能近取譬14 、任重而道远15 、有杀身以成仁16 、君子喻于义17 、学而不思则罔1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1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0、患不知人也21、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数,不逾矩2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3、仁者乐山,仁者静24 、君子和而不一样《孟子》名句默写1、民为贵 2 、言不用信,行不用果3、地利不如人和 4 、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 6 、而后知轻重,然后知长短7 、达则兼济天下8 、登泰山而小天下《荀子》名言不扶而直,与之俱黑2、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厚也3、天行有常4、善假于物也《老子》名言信言不美,善者不辩,知者不博 2 、而知也无涯 3 、君子之交淡如水 4 、上善若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 、福兮祸之所伏《庄子》名言1、若光阴似箭 2 、亦好背而毁之3、哀莫大于心死 4 、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33dd55ef7ba0d4a733b7e.png)
论语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用《论语》的话就是: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用《论语》的话就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7b281c24ba1aa8114531d920.png)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__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4.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5.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6.《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7.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8.《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9.《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10.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11.《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 , , );1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14.《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15.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16.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附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1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5.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理解性默写1、《十则》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_____,______2、《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3、《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4、《十则》中,含有实事求是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5、《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十则》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7、《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8、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9、在现实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10、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这一意思时,我们可以引用《十则》中的一句______,______11、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学生版论语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3、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的语句是: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5、第27届冰雪节1月5日开幕,冰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6、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7、“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任重”是因为:“道远”是因为:8、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9、强调独立思考必要性的句子是:10、借松柏比喻社会现象的语句是11、对生活中先进和后进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12、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孔子说1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6.《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__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19.《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 , ,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附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论语》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 《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年 4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十则》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2、《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3、《论语>十则》中,含有实事求是精神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十则》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7、《十则》中,根据“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一意思,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温故知新28、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因为题目里面已经有了聪明人,所以这里要省掉29、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这一意思时,我们可以引用《十则》中的一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31、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论语十则__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 ,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饮酒》(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4、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5、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2、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2、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15、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6、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7、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8、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答案《论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饮酒》1.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生于忧患》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鱼我所欲也》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1.;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10.; 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 13.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 27.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 19.《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 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或,;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论语》理解性默写《论语》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论语》中提出以学习为乐事,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为快乐,以及宽容不了解自己的人的名句是子曰:“,?,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4、《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
论语情景默写--答案
![论语情景默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cd6b9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0.png)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 《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论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6. 《论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 《论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8.《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孟子》默写练习答案
![《论语》《孟子》默写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0735eb52acfc789ebc993.png)
• (二)《逍遥游》
•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 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 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 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 了疑问的两句是:
•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 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 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 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
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
•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
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2)《鱼我所欲也》
• 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
• (一)《劝学》
1.《劝学》篇中的 印证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
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 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 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期中背诵篇目默写练习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2794e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2.png)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二章》强调积土成山却停止的句子:,,;2.《<论语>十二章》强调用土平地坚持不放弃的句子:,,;3.《<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一定要意志坚定,因为他们任务艰巨且路途遥远的句子是:,。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指出“克己复礼”的具体做法是:,,,。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仁”对于礼乐重要的句子是:,, ?6.《<论语>十二章》中,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意相同的句子是:,。
7.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8.《<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满足饮食的温饱和居住的安逸,而应该是“,”,这才是真正的好学。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指出智慧的人、仁德的人、勇敢的人应具有的品质是:,,。
10.《<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说读书人有远大志向且意志坚定的原因的句子是:,?,?11.《<论语>十二章》中,君子和小人对于“义”与“利”的不同态度的两句是:,。
12.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君子喜欢学习的样式应该是:,,,。
1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人与人相处之时,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的两句是:,。
15.《<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懂得仁义之理可以舍弃生死的句子是:,。
16.《<论语>十二章》中,提出儒家待人接物之道句子是:,。
17.《<论语>十二章》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重”表现在“”,“远”表现在“”。
《论语》默写含答案
![《论语》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527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8.png)
《论语》默写含答案《论语》选读默写训练参考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2.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3.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4. .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 礼” ,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 ,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
论语、孟子默写 答案
![论语、孟子默写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4b1a4960590c69fc37607.png)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68baf7fd5360cbb1adbd3.png)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习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
6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8、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论语理解默写及答案
![论语理解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c534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d.png)
论语理解默写及答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名句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论语名句默写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bab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d.png)
论语名句默写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
”答案:不亦乐乎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 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
”答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
”答案:患不知人也二、简答题:1. 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对别人做。
它强调了一种推己及人的道德原则,即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来对待他人。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答案: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诚实与自知之明的思想。
孔子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包括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知识的谦虚和对学习的追求。
三、论述题:1. 论述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爱人、尊重人、帮助人等多重含义。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同时,仁也要求个人修身养性,做到内心善良,行为端正。
2. 孔子如何论述“礼”的重要性?答案: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行为准则。
通过遵守“礼”,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孔子强调,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重和敬意。
四、翻译题: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孔子说:“复习旧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
”2.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答案:孔子说:“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
如果不选择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够懂得仁德呢?”五、判断题:1. 孔子认为“礼”是外在的仪式,与内心无关。
答案:错误。
孔子认为“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重和敬意。
论语经典名句解析(默写 投影版 答案 正式)
![论语经典名句解析(默写 投影版 答案 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c42c0c52312b3169a551a402.png)
《论语》名句解读1.勿施于人。
2.不远游,游必有方。
3.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而慎于言。
5.不让于师。
6.小人长戚戚。
7.不贰过。
8.工欲善其事9.而薄责于人。
10.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2.不知其可也13.必有我师焉。
14.寝不言。
15.士不可以不弘毅16.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恭、俭、让。
18.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9.学而不思则罔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
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
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
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fcd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8.png)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和整理的言行录,包含了他的许多思想和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治理的见解。
本文将对《论语》中的十二章进行理解性默写,并提供答案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学而篇君子不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者乐人。
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应当有德行而不仅仅是有才干和技艺。
他讲述了仁者、智者和仁智者各自的乐趣所在。
第二章:为政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强调,只有居于高位的人才能决策,下级只需遵循执行。
他还提到了政治家的胸怀和为人民着想的责任。
第三章:八佾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在这一章中谈论了他对于自己所行的舞礼“八佾”的兴趣和自豪感,同时也提到了相互理解与交流的重要性。
第四章:里仁篇有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仅仅要言之有物,还要做到言行一致。
第五章:公冶长篇公冶长期跛,子贡曰:“师待之,而行违。
”公冶长行动不便,但依然受到孔子的尊敬。
孔子认为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外貌或行动不便而轻视他。
第六章:雍也篇雍也之言曰:“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强调一个良好的治理应当以公正为根本,而不应偏袒任何一方。
第七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竭泽而渔,唯君子是庐。
”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君子应该把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
第八章:泰伯篇文武之政,未如审乎?孔子对早期尧舜时代的治理方式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作为还需要更加审慎。
第九章:子罕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讨论了关于获取利益与遵循个人信念和道德的冲突,强调了仁和善良的重要性。
第十章:尧曰篇尧曰:“咨尔舜,言勉而行。
”孔子引用了尧和舜的典故,强调了领导者的言行一致性以及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完整word版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师用
![完整word版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572a226bec0975f465e2c8.png)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19.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思而不学而不思则罔,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0.《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学则殆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速则不达,21.《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2.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知也。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孔子张扬中庸之不亦乐乎?德,反对“过”与“不及”。
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论语》,此书与《孟子》、《大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6.24.在《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惜它。
25.孔子告诫弟子做学问要实事求是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7.26.孔子教导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语句是躬自厚而薄责于贤而内自省也。
人,则远怨矣。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7.弟子颜渊高度评价孔子学识高深莫测,令人无限敬仰的语句是仰之弥高,钻之《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9.弥坚。
《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
![《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5e187aef8941ea76e0594.png)
部编本七年级上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堪】能忍受。
2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25、【者】代词,“……的人”。
26、【好】喜爱,爱好。
27、【乐】以……为快乐。
2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9、【于】介词,对,对于。
30、【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3、【川上】河边。
【川】,河流。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用于句未、表示感叹。
35、【三军】指军队。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精编文档).doc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精编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2e298796ba0d4a7303763a2d.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9、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的句子是:,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论语十则》daan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从之,其而不善者而改之”
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5温故知新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2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导读 答案
![论语导读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bb51ccaa00b52acfc7ca85.png)
1、(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2、(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
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0、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论语十二则名句默写题+答案
![论语十二则名句默写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1ffbea8114431b80dd867.png)
【理解性默写】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课本中出现的例句翻译)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从。
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 9、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译文: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
2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15、子曰:“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译文: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7、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译文: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译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0、子曰:“由,诲女(同“汝”。
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同“智”。
明智,真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23、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译文: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3 2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译文: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2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文: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译文: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译文:天冷以后,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译文: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34、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公冶长》)★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译文: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3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译文: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3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译文: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3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译文: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39、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检测练习(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克己复礼为仁(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其身正,_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
(9)子曰:“________________ ,可以为师矣。
”(10)子曰:“__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12)子曰:“人而无信,_______________。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14)君子坦荡荡, ___________________。
(15)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
(16)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
(17)岁寒,__________________。
(18)君子病无能焉,_______________。
(19)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
(20)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 ,不知老之将至。
(2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