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精品精品教育文档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经济学基础》。
我将从课程定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时分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分析、课程考核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本门课程教材是21世纪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一版。
本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实用性、学术观点多、内容更新变动快。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实际基础能力,我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能力目标1.信息处理能力2.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3.合理制定计划,善于利用资源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理性消费2.培养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2.无差异曲线分析3.企业成本分析4.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5.乘数理论6.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7.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8.经济周期理论教学难点1.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2.市场结构3.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核算国民收入5.失业和通货膨胀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四、学时分配五、学情分析本课程主要针对连锁经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微积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知识。
把学生知识结构分为: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
六、教法学法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三)讨论研究——深化概念(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六)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学法1.加强实践。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
0
MU X MUY
PX
PY
多种商品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max TU U (Q1, Q2 ,, Qn )
P1Q1 P2Q2 PnQn I
MU i
U Qi
i 1,2,, n
MU1 P1
MU 2 P2
MU n Pn
MU m
比较:由基数论与序数论导出需求曲线
●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
● 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逐步为西方经 济学家们所采用。
核心观点: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效 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 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从分析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来说,以序数 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较少。
max TU U (QX ,QY )
PX QX PY QY I
I PX QX PY QY 0
拉格朗日函数:L U (QX , QY ) (I PX QX PY QY )
L
QX
L
QY
U QX
U QY
PX 0 PY 0
L
I PX QX PY QY
§3-1 效用论
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
效用 欲望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 愿望。不足之感,求足之愿。它是一种心 理感觉,特点是具有无限性和层次性。
讨论:在一定条件下,欲望是一个确定的量, 那么,什么是幸福的最大化?
效用的最大化。
一、效用(Utility)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 到的满足程度。
QY
I / PY
经济学基础完整 ppt课件
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 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 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 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 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 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
欲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
12
矛盾
经济学产生
欲望 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 渴求和愿望
特点 多层次:需求的多样性 无限性:欲望是无穷尽的(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
至未得已满足时,欲望就产生了。)
13
资源的稀缺性
一、什么是资源
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以分为:
1、自由取用物品: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
9
目录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学的定义 二 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三 选择资源与配置 四 资源利用与经济制度 五 经济学十大规律
1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学的定义
具体来讲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如何被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以有限的资源满 足无限的欲望。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你是否有经济头脑??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 卖20元,顾客来卖鞋给了张50,王师 傅没有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 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陪 了邻居50。
曼昆-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详细版.ppt
家庭经济学
研究家庭资源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配置,从而实 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价格
在现象上表现为标价,即换取某种商品和劳务 使用或占有权所要支付的货币代价。
.精品课件.
4
1.1.2 边际效用与价格
价格的决定:
一般而言,价格由价值决定。而所谓价值,简 单的解释,就是一个物品对于使用者的有用程 度,即效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 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 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政府购买(governm.精e品n课t件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 30
支出法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年份 GDP
最终消 费
资本形 成
净出 口
其中
居 民 消 政府消 其中
费
费
固定资 存货增
本
加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4551.3 8792.1 18319.5 58510.5 74894.2 82429.7 89340.9 98592.9 107897.6 121511.4
.精品课件.
27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3)
GDP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单 个指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一些
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 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 内。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
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
消费者选择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选择是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消费者如 何分配自己的购买预算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满 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和生理反应等因素,即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 者的满足程度会逐渐饱和,从而使得边际效用递 减。
模型分析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 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和 简化,以揭示其内在机制和动 态变化。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劳动 价值论、自由放任政策和市场供需平衡。
新古典经济学
以马歇尔、费雪等为代表,强调个人理性、供需 决定价格、边际效用等概念,提出边际革命。
在品牌管理方面,企业 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 品牌偏好和忠诚度来制 定品牌战略,以提高品 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消费者行为理论 在政府政策制定、社会 福利安排等方面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例如,政 府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 的需求和偏好来制定更 加合理的公共政策,提 高社会福利水平。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概述
市场结构类型与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个体对 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产品同质,买 卖双方信息完全对称。
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产品具有独特性。 垄断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价格和产量 。
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每个卖者的行 为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产品可 能是同质的,也可能是有差异的。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
消费者偏好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主观评 价和选择倾向,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A.失业B.价格总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无差异曲线上C.预算约束曲线上D.需求曲线上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一年之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美元美元美元美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A.飞机制造业B.烟草业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D.汽车制造业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市场价格D.边际收益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12.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13.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14.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15.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B.边际消费倾向为C.边际消费倾向为D.边际消费倾向为16.市场利息率提高,(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1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18.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19.按照哈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反应是(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减少用工数量20.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经济学基础最新版精品课件按知识点-3-停止营业点的确定
创造财富停止营业点的确定停止营业点的确定服装厂案例航空公司案例结论适用范围具体内容A 不开启收益=0, 固定成本1.2万还会发生, 就会亏掉1万2的固定成本。
B 开启收益2万,减去可变成本1.5万,再减去固定成本1.2万,等于-7000元。
虽然总体是亏的,但是却比没开启这个航班时少亏损了1.2万-7000=5000元,因为这次航班在弥补了1万5的可变成本后,还有5千的剩余,这5000元的剩余就可以回收部分的 固定成本。
为什么不能用收益与成本比较, 而要用收益与可变成本比较结论价格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P>AVC P<AVCP=AVC企业就要继续经营停止营业点企业不要继续经营适用范围01亏损也要经营企业利润最大化要经营,亏损最少也要经营。
可是,企业这样长期经营下去,不要一直亏损下去了么?03 适用范围适合于经营上呈现出有明显淡季旺季特点的企业。
比如旅游、航空、甚至旅游景点的餐厅等。
02长远又要盈利从长远看,企业必须是盈利的。
适用范围旺季企业盈利淡季相机抉择生意会非常好,当然要盈利,而且可能把一年的利润都实现了,可能出现短期亏损,那么短期内的亏损到底要不要停止营业呢?只要在弥补可变成本后还有适当剩余,哪怕是亏损的,也应该经营下去,因为固定成本总是存在的,企业这时候可以回收部分固定成本,让亏损减少。
用停止营业点分析服装厂案例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2019自学考试经济学基础试卷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基础(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比较低,而且在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2.不属于国际技术贸易的是( )A.购买别国技术设备B.购买别国纯技术C.国际技术交流D.购买别国专利技术3.我国《失业保险条例》颁发实施的时间是( )A.1951年 B.1986年 C.1994年 D.1999年4.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B.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下降了C.产量提高了D.成本增加5.市场经济的属性是( )A.社会主义的 B.中性的 C.资本主义的 D.封建主义的6.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A.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C.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7.在任何经济活动中,要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人们都要计算和比较(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机会成本 D.会计成本8.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参保职工一般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的比率为( ) A.10% B.8% C.5% D.O%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以阶级斗争为纲C.大力发展生产力 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0.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之一是( )A.中外合资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股份合作经济1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是1978—1983年,该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放权让利 B.推行股份制 C.两步利改税 D.推行承包制1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A.是指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产出量的增长B.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张,从而实现产出量的增长C.也叫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D.是指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投入,从而实现产出量的增长13.从总体上看,乡镇企业长期实行的粗放型增长战略的中心是( )A.价格 B.投人 C.市场 D.速度14.属于技术要素收入的是( )A.技术作价入股分 B.证券买卖收人 C.企业经营者收入 D.咨询费15.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 )A.公平 B.效率与公平 C.效率 D.公正16.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是一种( )A.分配调节机制 B.收入调节机制 C.市场调节机制 D.价格调节机制17.不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海南省 B.汕头 C.北京 D.厦门18.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 )A.两种生产要素 B.生产要素及其产出 C.两种消费品 D.消费品和价格19.技术商品( )A.交换成功的同时伴随所有权的转移B.具有较强的垄断性C.是一种有形商品D.具有较强的竞争性20.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A.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等于世界平均水平C.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1.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经济学基础 练习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36、假设在每月价格为30美元时,小镇有线电视的订户为3万户。
如果小镇有线电视把每月的价格提高到40美元,订户将减少为2万户。
在以下哪一种价格时,小镇有线电视赚到的总收益最大?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一种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2.什么因素决定买者对一种物品的需求量?3.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5.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Popeye的菠菜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6.什么因素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7.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8.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9.给市场均衡下定义。
描述使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
10.啤酒与比萨饼是互补品,因为人们常常边吃比萨饼,边喝啤酒。
当啤酒价格上升时,比萨饼市场的供给、需求、供给量、需求量以及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动?11.描述市场经济中价格的作用。
12.给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下定义。
13.列出并解释本章中所讨论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
14.如果弹性大于1,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有弹性还是完全无弹性?15.根据供求图,说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16.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如何改变总收益?解释原因。
17.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我们把这种物品称为什么?18.如何计算供给价格弹性?解释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什么?19.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大?20.供给价格弹性在短期中更大,还是在长期中更大?为什么?21.在20世纪70年代,OPEC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
经济学原理 课件ppt
政府
厂商
14
16
5
6
11 127Biblioteka 8要素市场17
18
外国 19 20
说明: 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
4:收益; 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 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变动:价格变化时,购买 量沿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Demand)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 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的移动
P
P
Q
需求量变动
需求变动
Q
精选ppt
20
2、需求(F)
F.决定个人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收入(奢侈品、正常品、劣等品) 正常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的物品。 劣等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精选ppt
12
4.经济学
A. 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
歇
“尔经《济经学济研学究原的理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
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 《经济学》
精选ppt
13
B.结构:
4.经济学
入门:
经济学原理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精选ppt
17
1、市场
市场:
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参与者: 买者,卖者
价格与数量: 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应变量。
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
《经济学基础》第10章
第 10 章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3.理解GDP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 第一,“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首先,GDP 是一 个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 当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GDP中来。 第二,“一个国家之内”;GDP是按照国土原则来 统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 权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 住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 第三,“生产的”; GDP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 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 来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
修改:绿色GDP——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
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
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
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 。
16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 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 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面粉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 拖拉机 的面粉
13
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
最终产品通常包括: ①消费品、军工产品; 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 存增加); ③净出口(进出口差)。
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 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用作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品 ,
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 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 故属于最终产品。 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 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 的最终产品。
19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教案
重庆工程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课程代码:任课教师:授课班级:_______授课时间:重庆工程学院教案第三节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产量(Equilibrium Quantity )均衡价格下的产量(交易量),也称均衡交易量。
图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变动-D 上升=> P 上升;Q 上升 -D 下降=> P 下降;Q 下降 -需求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减少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不变,供给变动-S 上升=> P 下降;Q 上升-S 下降=> P 上升;Q 下降 -供给增加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减少对均衡的影响30·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需求同时变动•S ↑+ D ↑=> Q ↑ ; P ? •S ↓+ D ↓=> Q ↓ ; P ? •S ↑+ D ↓=> P ↓ ; Q ? •S ↓+ D ↑=> P ↑ ; Q ? -均衡价格-供给、需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1)-均衡价格-供给、需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2)-均衡价格-供给、需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3)45SD PE Q EO Q 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P EP2SDP 1Q EO QP超额供给超额需求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E 0Q1Q 0D 0P 0SD 1P 1E1O Q P需求增加对均衡的影响E 0S 0P 0E 1DO QPS 1P 1Q 0Q 1供给增加对均衡的影响重庆工程学院教案重庆工程学院教案重庆工程学院教案济价值的来源及基本规律》。
-欧根·庞巴维克(1851-1914)最全面、最系统地论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1889,《资本实证论》。
精品课件-经济学基础教程课件-第11章 开放经济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1 - 1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收支 汇率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 济目标 关键词
汇率的决定
外汇的供求来源于产品和劳务的供求和 进出口。 ➢ 产品市场:
结束 11 - 18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汇率制度
国际收支 汇率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 济目标 关键词
两种制度比较
➢ 固定汇率 有利于经济稳定,减少国际贸易、投资风险
➢ 浮动汇率 有利于市场调节, 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1 - 19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收支 汇率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 济目标 关键词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1 - 10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收支 汇率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 济目标 关键词
汇率(exchange rate)
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表示两个国家货币的 相对价格。 ➢ 直接标价法: (direct quotation)
1 $= 8.3RMB(8.3RMB/$) 汇率上升 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货物
服务
经常帐户 收入
经常转移
资产转移
资本帐户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国际收支帐户 资本与金融帐
直接投资
金融帐户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官方储备资产
结束 11 - 4
错误与遗漏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收支 汇率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 济目标 关键词
上一张 下一张
经常帐户余额
经常帐户余额:CA=X-M ➢ 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 ➢ 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 反映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开放程度 CA=X-M>0 经常帐户盈余(贸易顺差) CA=X-M<0 经常帐户赤字(贸易逆差)
《经济学基础》第7章
37
7.4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7.4.1 收益分析
第7章
1.收益的含义 收益,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包含成本与利润。 不过会计师的收益与经济学家的收益是有差别的,这种 差异与在成本和利润上的差异是内在一致的。 会计师视角; 总收益=总成本(工资+利息+租金)+会计利润 经济学家视角: 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
20
例见:P110
注意: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21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短期 成本曲线的特征 假定短期生产函数为: Q=f(L,K) 短期成本函数为: TC(Q)=TVC(Q)+TFC (1) TVC(Q)=w*L(Q) (2)
34
LAC1 外在 不经济 LAC2 外在经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移动
35
7.3 长期成本分析 7.3.3 长期边际成本
第7章
1.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 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LMC = △LTC/△Q
36
7.3 长期成本分析 7.3.3长期边际成本
第7章
23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AVC=TVC/Q=w*L/Q =w*1/APL 这说明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的变动方 向是相反的
24
7.3 长期成本分析 7.3.1 长期总成本
第7章
1.长期总成本及其曲线 长期中企业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成本,只有 可变成本。 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 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它随着产量的变动为变动。如果 各种产量都在最优生产规模上生产,也就是说以最优的 生产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则由此而支付的总成本便是 长期总成本,即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产 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 本。 长期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LTC=LAC×Q
春经济学基础
精品文档经济学基础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B.1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的百分比.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B .资源配置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以下问题中哪一个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4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供给曲线将向左移5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B 动.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根据供求定理,供给的变动引起6C 动.需求量增加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7.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8B 的百分比.完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完全没有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B9全无弹性1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5%.那么该商品的需求D.单.精品文档位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B( 11如果)变化百分比错”12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1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错”1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错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苹果价格下降引起人们购买的桔子减少。
15 ”“对”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增加。
“错16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量减少。
17 错“”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18 ”“对是缺乏弹性的。
错”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19“”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20“对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21总收益将增加。
“对”.精品文档 B.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的问题.研究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C“应该是什么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将:增加.供给短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收入等因素保持不变 .
2.定理修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3.定理例外 :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
2.1.5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2 供给定理
供给(Supply):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厂商在每一价
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⑴有效供给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厂商提供出售的愿望, 二是厂商提供出售的能力; ⑵供给不同于供给量,
⑹自然条件(用N表示)。
2.2.3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S): Qs=f (P,Pr,C,T,Pe,N……)
假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
Qs=f(P)
2.2.4 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The Law Of Suppl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供给 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即某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就会增 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就会减少。
需求量变动的百 QQ分比 Q P Ed 商品本身价分 格比 变 P动 P的 P百 Q
Q代表需求量,Δ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 P代表商品本身的价格,ΔP代表价格的变动量
Ed
QPdQ P P Q dPQ
• 例如:某品牌空调的需求方程式为:Q=-1.25P+4300,在 价格为2000元时,需求量为1500,此时商品的需求价格 弹性为多少?
供给量:在某一既定的价格下,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 :不同价格下所对应的不同供给量的统称;
⑶供给量是一个预期概念,不是实际销售的数量 供给量不一定等于实际销售量,有时供给量大于实际销售量。
2.2.2 影响供给的因素
⑴商品本身的价格(用P表示)。 一般来讲,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成正比。
与自变量X变动的比率的比值,其公式为:
E自 因变 变量 量变 变动 动的 的 百 百 分 分 比 比
从因变量代表的具体含义来划分: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等
从自变量代表的具体含义来划分: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在理解弹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弹性系数是(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之间的比率,而不是自变量变动的绝对量与因变量变动的绝对 量的比率。 绝对量是有计量单位
经 济 学 基 础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重点
1、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定理 2、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定理 3、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分类和计算 4、需求弹性综合应用 5、均衡价格的形成 6、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
2.1需求定理 2.1.1 需求的定义
需求(Demand,D)是指在某一特 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1.2 影响需求的因素
⑴商品本身的价格(用P表示)
需求量的多少与商品本身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
⑵相关商品的价格(用Pr表示)
替代关系(Substitution Relation):猪肉V.S鸡肉 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互补关系(Mutually Relation):汽车V.S汽油 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呈反方向,也可以是负值。
⑶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同。
2.3.1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Ed):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 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 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例外 : 1.供给量固定的商品,如名画、古玩; 2.大规模生产时平均成本锐减的商品,
如小汽车、电视机、电脑、手机
2.2.5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3 需求与供给弹性
弹性(Elasticity):
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系数(用E来表示),是指因变量Y变动的比率
⑵相关商品的价格(用Pr表示)。 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供给呈反方向变动。
⑶生产要素的价格(用C表示)。 一般来讲,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成反比。
⑷生产技术(用T表示)。 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增加供给。
⑸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用Pe表示)。 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与供给量成正比。 。
2.1.3 需求函数
因变量 :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
自变量 :被操纵的变量
需求函数 :Qd=f (P,Pr,I,T,Pe,N )
Qd=f (P)
需求表
需求曲线
2.1.4 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The Law Of Deman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 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 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E d Q P Q P d d Q P Q P ( 1 .2 ) 5 1 22 0 2 5 0
解:因此,该品牌空调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
表2-3 需求弹性分类表
造成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差异的原因
⑴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大而且稳定, 所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例:粮食、油、盐、 相反, 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而不稳定,所以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 例:高档化妆品、首饰
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用I表示)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正比。正常品/低档品
⑷消费者的偏好(用T表示)
影响消费者时尚的主要是广告效应和示范效应。
⑸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用Pe表示)
预期包括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
⑹其他(用N表示)
人口数量变动、人口结构变动、季节、政府的经济政策 。
⑴有效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消 费者必须具有购买欲望;二是拥有支付能力。要 构成有效需求,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缺一不可;
⑵需求不同于需求量。需求量是在某一既定 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 或服务的数量;需求的变化指由该商品价格以外 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动。
⑶因受供给、相关商品价格或消费者预期等 因素的影响,需求量不一定等于实际购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