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童同伴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

摘要:儿童同伴关系是现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探讨儿童同伴

关系理论的研究基础着手,阐述了国内外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

迹,儿童同伴关系的基本理论;同伴关系的主要类型;评定方法;如何培养儿童形

成完善的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的意义。

关键字:儿童;同伴关系

Abstract:Children' speer relationship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t this stage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proceed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peer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at home and abroad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path, the basic theory of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the main types of peer relationships;

evaluation methods; how to train children to form good companion relationship; the significance of peer interaction..

Key Word:Childern; peer relationships

前言

儿童在成长发展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遵循着两条路线:一是与父母亲的互动关系,即亲子关系;二是与年龄相仿的儿童之间的交往关系,即同伴关系。在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主要的生活空间在家里面,亲子关系是儿童成长发展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同伴关系逐渐成为儿童交往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母亲外出工作,儿童较早地开始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同伴交往中。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它在儿童成长发展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探究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研究基础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个体发展包括从受精卵开始到个体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研究者普遍认为,个体早期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最为重要。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曾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将个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初期、青春后期。[1]只有经过这六个阶段,个体才能发展成为真正的成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儿童在同伴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同伴关系,对其成熟发展极为重要。儿童的同伴交往话动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关于它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

(一)国内外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发展

同伴关系及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外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开展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发展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人们没有意识到儿童与成人有不同的思想过程,儿童实际上被看作小大人。因此,人们并没有对儿童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直到19世纪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认识到儿童在社会和遗传上的大部分缺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救治。

20世纪30~40年代,研究者考察了婴儿间的互动、社会参与、群体动力等问题。皮亚杰在他的早期著述中论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提出了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非常年幼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既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然而随着游戏的开始,在平等互惠同伴关系建立的同时,体验冲突、谈判或协商的机会亦随之出现。这种冲突和协商不论是指向物体还是不同的社会观点,在引发折衷主义和平等互惠的观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认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而获得的。皮亚杰特别强调了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关于同伴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沙利文提出友谊的功能是互相证实或互享兴趣、希冀和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爱和亲密袒露的机会。帕登从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角度把儿童的游戏分为5种:游戏的旁观者、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这5种游戏随儿童年龄的增长按顺序发展。

二战爆发后,研究者基本上停止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研究,基本致力于与战争有关的工作。二战后的冷战时期,研究者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儿童的学业和智力方面,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关注较少。

但是在1970年《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出版是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从停滞到迅猛发展的转折点。在《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第二卷,哈吐普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但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资料极为缺乏。他还强烈呼吁,研究者要进一步探讨同伴群体影响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以后,儿童同伴关系及社会性发展研究迅猛崛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从总体来看,国外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动态维度,主要考察儿童的行为互动,如同伴间的攻击、利他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同伴交往中较为常见的行为。劳伦茨从习性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人和动物攻击的趋力来自内部,和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的不断积累,必须借助于攻击行为或暴力活动才得以周期性地释放;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社会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儿童从学前期到青少年期,攻击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攻击行为有性别差异: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男孩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多为言语攻击;男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要比女孩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攻击行为多得多。影响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家庭、媒体)等等。在babies这部影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儿童会对同伴有攻击行为,无论是非洲的儿童,亚洲的儿童都会有这种行为,但这并不能说明儿童的品质问题,这只是儿童的一种本能,尤其是小男孩的一种本能。

另一是静态维度,着重关注友伴间的关系状态,如同伴接纳、友谊和孤独等,目前研究的新视角主要从性别差异、情感、发展性和跨文化等角度入手。儿童同伴关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较少,但数量在增多。有研究发现意大利儿童的友谊比加拿大儿童更加稳定,说明文化价值的变化造成儿童相互交往和维持友谊的方式存在差异。同样,在确定关系和适应成果方面,儿童的社会行为所扮演的角色也随文化而改变。尽管攻击和领导行为在加拿大和中国样本中预测了相似的适应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