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路径创新实证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5)(四)论文结构安排 (6)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7)(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 (8)(二)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9)(三)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 (10)(四)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模式 (12)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 (13)(一)老年人需求分析 (14)(二)家庭成员需求分析 (16)(三)社区服务需求分析 (16)(四)政策需求分析 (17)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调查 (18)(一)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 (20)(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20)(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五、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构建 (23)(一)服务内容优化策略 (24)(二)服务人员培训策略 (25)(三)服务资源整合策略 (26)(四)服务机制创新策略 (27)六、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务探索 (28)(一)案例选取与实施过程描述 (29)(二)实务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31)(三)成效评估与影响分析 (32)(四)经验总结与推广建议 (34)七、结论与展望 (35)(一)研究发现总结 (36)(二)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37)(三)研究不足与局限 (38)(四)未来研究展望 (39)一、内容概要探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服务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社会工作介入提供基础。
社会工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分析:研究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包括服务提供者、协调者、资源整合者等,分析其在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途径与策略:探索社会工作如何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结合,提出具体的介入途径和策略,如建立多元化服务网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心理关爱与支持等。
社会工作介入“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研究作者:王卓来源:《社会与公益》2021年第02期摘要:老龄化问题不仅是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社区养老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今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任务。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养老建设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满足居民对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
笔者基于参与河南省洛阳市K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阐述当前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的服务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服务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服务构想和举措。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养老;精神文化需求一、相关概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涌现出大量社会问题,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弱,对社会的依赖性较大,因而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心和照顾[1]。
中国自20世纪末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于有效应对老龄化,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
社区居家养老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承担着今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任务,今后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要依托社区这一平台来满足自身的养老服务需求。
社会工作在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过提供直接服务,满足老年人心理慰藉、情绪支持、人际关系疏导、精神文化、健康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提供间接服务,链接社区周边资源,构建邻里互助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随着养老问题的凸显以及社会工作参与养老实践范围的扩大,国内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研究逐渐加以重视,但是研究往往阐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的优势、作用;注重从大范围的社区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解决对策[3],对于社会工作如何提供专业服务满足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比较少。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结合笔者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亲身经历,以洛阳市K社区养老服务为例,结合访谈实例和调查数据,着重研究社会工作如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阐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发现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老年人养老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老年人养老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童玉梅(2020)等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文章探讨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健康教育模式。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社区的人员中选取互不重叠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180例,采用问卷联合上门走访的形式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
分析可知,高血压、骨关节病、高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冠心病是老年人主要存在疾病,老年人群的患病总数不断增加,为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则需要针对上述不良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与预防卫生保健。
李爱红(2020)的《老龄人群低健康素养现状的体育干预方式研究》一文分析老龄人群低健康素养的现状,探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低健康素养的成因,系统阐述体育干预方式和干预策略,以及可行性与效果。
郑娟(2018)的《新疆城市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力法,对新疆城市空巢老人体育生活力式进行现状调查。
杨峰(2020)等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基于湘西苗族村落的实证调查》一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村落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当前老龄化社会进程中湘西空巢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贯彻和落实“健康中国”的政策,加强政企合作和以精准扶贫的方式改变苗族村落空巢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通过组织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村落体育氛围,不断提高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意识,从而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引导非政府组织,不断完善农村体育活动组织建设,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专门成立农村空巢老年体育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老年人体育运动赛事,逐渐形成属于本村的特色老年体育。
推行和落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丰富体育传播方式和方法,定期组织空巢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真正落实和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农村老年人健康稳定发展,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
对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证研究
【 中图分类号】 68 D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8 62 (000 — 07 0 1 — 33 21 )6 09 — 4 0
2 4小时热线 电话 电话轻松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 使老
一
、
社 区 居 家 养 老 服 务模 式 特 点 及 其 优 势
时期 。一是老年人 口基数大 , 长快。 目前 , 市 6 增 全 O岁 以
上 老 年 人 口达 9 .6万 人 , 83 占全 市 人 口 的 1. % , 20 53 比 04
年提高 了 15个百分点 。其 中 , . 城区老年人 2 .6万 , 70 占城 区总人 口的 1. l 。二 是高龄 化特征 显著 。目前 , 26 % 全市 7 7 0— 9周岁的老 年人 占老年人 总数 3 % ;O岁 以上老人 4 8 占总老年人总数的 2 % , 7 且每 年 以 6 8 的 比例增 长。这 .% 直接导致社会养老负担加 重。三是 “ 空巢 ” 老人 较多 。据 调查 , 独居 老人 占老年人 总数 的 3 % , 老伴共 同生活 的 3 与 占 6% , 1 与子 女居住 的仅 占总人数 的 6 %。同时 , 一对夫
[ 作者简介 ] 罗拾平 (9 2 ) 中共 长沙市委 党校公共管理教研 部讲师。 18一 , [ 收稿 日期 ]00 l—0 2 1一 0 4
・
9 ・ 7
四川 行政 学院学 报 2 1 0 0年第 6期
妇赡养 4个老人和 1个小孩 的“ 四二 一” 口结构 将更加 人 增多 , 空巢老 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加大。
四川行政 学 院学报 2 1 0 0年 第 6期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
构逐渐成为了新的选择。
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研究,探讨其在满足老年
人生活需求、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优势和挑战,为推
动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 研究内容
(1)医养结合机构的定义和特点;
(2)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
(3)探讨医养结合机构的优势和挑战;
(4)分析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改进方法和发展趋势。
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借助
于问卷调查等手段获取实证数据,以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5. 研究意义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同时,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也
有助于医养结合机构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应对挑战。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16.09.29•【文号】民函〔2016〕268号•【施行日期】2016.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正文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民函〔2016〕2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老龄办,各直属单位:为推进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我部于2015年10月发布了《民政部2016年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民办函〔2015〕376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成果。
本次成果征集活动社会反响大、实际效果好,民政系统、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共提交各类应征论文、研究报告2000多篇,经评审,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4篇、二等奖论文62篇、三等奖论文79篇、优秀奖论文105篇(见附件)。
根据各地、各单位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组织工作情况,授予江苏省民政厅等10个单位“2016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实际,加强对民政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民政工作科学决策服务,为加快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文及组织奖名单民政部2016年9月29日附件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文及组织奖名单一等奖(24篇)1.乡级行政区划设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段林毅邓磊艾天福易经章等湖南省民政厅中南大学2.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模式研究张铮段志远吉林大学3.现代民政视角下的老年社会救助研究侯学元陈友华沙荣胜李大伟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大学4.我国支持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靳东升朱迎春崔玮杨光焰等国家税务总局科学研究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全面深化北京市民政事业改革研究李万钧杨宝山任国锋王伟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密云区民政局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侯非曹俐莉曾毅程永红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7.地名文化建设创新研究尚清罗卫红吴宗杰余刚等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大学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8.国内及境外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研究高传胜林闽钢周沛江静等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9.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研究韩元利潘志武周俊杰黄欢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心10.小区开放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研究朱光喜朱燕庞基展陈景森桂林理工大学11.社会质量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策略研究卓志强张东霞谢颖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大学12.墓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叶修文陈虎张凯程温州大学13.街道办事处法定职责与组织架构研究朱勤皓李政史雅民章淑萍等上海市民政局14.家庭治理与家庭社会政策研究——湖北省修复型、救助型和发展型家庭实证调查赵曼顾永红朱丽君周芳丽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的民政现代化转型研究陈先运宋全成金刚芹刘祥富等山东省民政厅山东大学16.新疆社会组织培育与监管研究李宁平顾广海黄华胡艳丽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17.城市基层治理中“三社联动”模式选择与完善策略研究郎晓波柯红波钱小萍周伟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18.以信息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彭军湖北省民政厅19.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有机社区建设研究樊红敏刘晓凤张玉娇李岚春等郑州大学20.“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福建模式研究邱玮吴宏洛施小菊张赛玉等福建省民政厅福建师范大学21.赋权转能与政社互动:城市街道职能转变与服务管理创新研究陈荣卓刘中兴唐鸣马建平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政厅22.三圈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活力研究赵晓芳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3.深化改革背景下基层群众民主选举实践创新研究孙邦平王进芬徐理响王中华等安徽省民政厅安徽大学安徽省长丰县民政局中共长丰县委党校24. 青少年社区服务需求及社工介入研究钱雪飞高鹏程臧其胜南通大学二等奖(62篇)1.长期基本养老照护保险制度研究曹勇窦泽秀张善斌韩龙贵等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2.“互联网+”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张艳国刘小钧朱士涛江西师范大学3.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赵政才张思锋郭春华张泽滈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大学4.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许甫林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5.新时期广西社区防灾减灾模式研究韦力行朱永周文栋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大学6.日本老年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研究及其启示屠其雷东海林张雷刘锡华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日中高龄者福祉协会北京东海林和式养老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师范学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7.重庆市“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刘涛张明李弢弢重庆市民政局8.云南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政策研究段丽元张良玉杨卫东吴建忠等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扶贫办公室云南大学9.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刘俊敏孟令君何振锋王秀江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10.散居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刘华洪虹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儿童福利院11.加快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调研与思考李红兵杨宝山俞金铭任国锋等北京市民政局12.“二胎政策”后的中国养老模式变迁分析及互联网+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研究蒋国清艾医卫李静王芬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13.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调查与研究刘同林姚子照于艳山东省民政厅14.医养融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胡宏伟王恩见孟亚男栾文敬等河北省民政厅华北电力大学15.“三社联动”机制研究兰恩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16.社区居家老年照护准入和分级服务体系建构研究陈毅华许长林冯辉朱宽海湖南省民政厅中南大学17.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机制研究韦江邓文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大学18.低保评定不应与计划生育相挂钩研究——基于超生不得享受低保的法与情分析苗延红雷敏海南省民政厅19.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研究唐白玉陈本文王剑中叶建之等湖南省民政厅20.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法治保障研究陈超英许静静徐济益安徽省民政厅21.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优化的机制创新研究赵秀玲黄闯陶海东慈教进等南阳师范学院22.社区服务中心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赵森周玉赵萌北京市民政局23.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研究甄炳亮崔炜任娜陈曦等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4.天津智慧社区建设与实践曲孝丽天津市民政局25.城乡基层社会的“微治理”研究戚锡生仲锦陈菲菲章荣君等江苏省民政厅南京理工大学中共淮安市委党校26.织密乡村法治德治围栏研究李太平张丽霞山西省民政厅27.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郭惠敏温海红杨潇钟万春等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大学28.创新社会治理下的特色化社区建设研究黄瓴李希越曹泽沛陈红等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29.广西儿童福利问题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徐新发石大建王晓静赵燕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市民政局广西桂林市社会福利院30.民政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优抚医院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成彦于朝运任曦昱杨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优抚安置局31.重庆民政法治建设研究周万利石伟伟重庆市民政局32.商业保险在民政领域中的运用研究杨宝山高小龙万婷婷梁朔北京市民政局33.养老机构入住率研究倪健周仕通孙颖翟彩霞等江苏省徐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江苏省徐州市老龄办34.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精英行动研究王自亮陈卫锋杨思琪苏智勤等浙江工商大学35.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名历史与现状研究王胜三刘连安高钰纪元等民政部地名研究所36.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领域功能和路径研究虞烈东袁慧江西省民政厅37.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与政策支持创新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课题组38.山西省社工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研究吴建强吴国华山西省民政厅39.基于康复辅具服务视角的广西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问题研究黄波禹唐艳军关勇军方新等广西康复辅具中心广西科技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40.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董颍生常伟李志刚河南省民政厅41.低保财产限额标准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42.基础普惠:我国老年护理补贴制度研究朱火云彭迪云张新生丁煜等南昌大学厦门大学43.“加强分类指导全面提高居民区工作水平”研究报告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课题组44.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以慈善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陈敬根许春明袁真富彭跃等上海大学45.无锡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现状研究严健媛尹利华江苏省无锡市民政局46.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理论诠释与政策改进杜正彬方仲权李艳军郭朝东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宁夏启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方民族大学宁夏扶贫环境与改造中心宁夏大学47.社会救助相关主体权责关系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课题组48.殡葬管理法治与德治问题研究袁德刘杨任苹马金生等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49.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模式研究: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例何振锋张英阵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台湾国际大学50.生命文化视角下我国殡葬家庭功能建设研究孙树仁徐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1.政府与市场在殡葬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研究陈慈英钟启顺何波李燕喜湖南省民政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52.新疆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张贞德孙东李荫新吕永红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大学53.重庆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维仑漆治建肖泽敏蒋兰英等重庆市民政局54.失独老人救助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李明桂王自兴孙艳红周楷等中原工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金水区玖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55.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王长胜广东省民政厅56.常州市低收入群体再就业问题研究高震平江苏省常州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57.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研究李国正刘晓莉车若语侯立娟等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58.新疆殡葬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托乎提·亚克夫依沙克·依不拉音叶萍吴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大学59.基层优抚服务社会化探究——以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办事处为例王伟李晓文梁咏梅张洪英等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办事处山东大学60.新时期云南省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改革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卢振义秦志民刘惠萍云南省民政厅61.网络社会组织监管研究罗宁杨亚军许鹿许文益等贵州省民政厅贵州大学62.救灾捐赠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连达军董开权朱进徐曙光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民政局三等奖(79篇)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朱峰赵伟李金铸丛永健等天津市民政局2.浙江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现状、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研究余红剑赵鑫朱素军陈丹璐等杭州师范大学3.浙江省城市宜老社区“差异化”建设对策研究于文波杨育人朱炜贺文敏等浙江工业大学4.民政部门社会捐助机构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捐助活动研究尹也刚赵春生牛江峰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社会捐助事务管理中心5.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互联网+”模式研究王刚梁誉陶建平张芳等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南京大学6.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研究: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机制构建邵培樟王先益陈建胜王俊等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7.渔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耿相魁付兰霞耿冰左红娟等浙江海洋学院中共舟山市委组织部浙江省舟山市渔农办8.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任建忠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内蒙古牧区社会养老对策研究梁勇赵艳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10.云南省“十三五”防灾减灾思路与对策研究李国材白涌高绍堂刘洪江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减灾中心云南省财经大学11.北京市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及运营效果绩效评价研究李绍纯北京市民政局12.基于儿童权利和需求视角的困境儿童福利服务研究郭萌李娟李文英曹立霞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13.上海市养老机构行业监管研究报告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14.彩票伦理学论纲冯百鸣林建成陈海平马妍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彩票》杂志编辑部河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15.西安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调研报告西安市民政局课题组16.省级政府推动社区专项服务购买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民政厅购买“爱邻联盟”项目为例周大群赵守飞雷松林张兵等安徽省民政厅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17.我国养老机构准入制度构建研究李伟峰梁丽霞李宗华许淑华曲壹方济南大学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18.“三社联动”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张彬韩满生何路韦衍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政局19.民政部门如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疏导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王福德甘肃省民政厅20.推行新型村规民约的实践与探索——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马建新王立文蒙吉琦付再学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综治办新疆大学21.移民社区贫困风险的调查研究——基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吕雪枫薛新东程翔宇朱湛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2.新时期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23.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需正视的问题研究卢爱国黄海波曾凡丽广西师范大学24.社会工作项目(社区)治理下的“三社联动”模式研究刘毓东张朝林刘怡赵凯等吉林省民政厅长春工业大学25.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探索梁丽玲白光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玉林环宇决策管理咨询研究中心26.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研究莫俊洪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27.城中村纳入属地街道办事处管理问题研究高晓路王开泳马妍季珏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8.居委会的话语权供给:国家对社区治理的柔性介入单鑫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29.贵州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张惠明杨济铭田清波李宇均等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减灾中心30.浙江省“十三五”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研究林卡张敏杰方巍董红亚等浙江大学31.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研究吴秋鸿邓明国肖丹谢开天等重庆市民政局32.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核查的工作机制研究黄英为甘丹妮李春明滕海舅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局广西同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3.加强和创新我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调研报告郑燕翔郭泓洋赵治国闫鸿意等天津市民政局34.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背景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创新研究王宝文王春艳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35.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机制研究张洪海董娟续文念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36.未婚妈妈关爱中心设立研究陈玉生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37.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研究庞森权田硕刘静民政部地名研究所38.城市混合社区:居民融合与社区治理研究谷玉良华中师范大学39.嵌入与创新: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研究沙君俊刘建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民族大学40.北京市民政系统救助工作人员主观幸福感初探李同归赫艳丽北京大学审计署41.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研究苏顺生徐皓蓬山西省民政厅政策研究中心42.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魏峰李雪袁绍志赵国军等黑龙江省民政厅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43.地名文化保护路径与方式研究张清华吴坚高宁民政部地名研究所44.希望理论视角下的失独父母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研究滕秋玲黎志华王显金夏宇等宁波大红鹰学院45.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46.“一带一路”与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韩玉洁史鸿文刘术永范钦栋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7.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研究——民政部门的地位与职责苗泳曹海清赵勇闫爽中央司法警官学院48. 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动员研究王振祥周菲邓富友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49.信访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战略研究樊静邓志红耿雅慧蔡凯强烟台大学50.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栖霞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例周立婷韦国生仇敏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51.民政社会救助中之精神救助研究张清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2.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能定位及保障条件研究张江龙韩实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53.我国行政区划法治建设研究吴志刚李玉洁熊樟林屠振宇等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民政厅54.南京市鼓楼区临时救助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吴更新许银虎郑玮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55.新常态下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张良玉周红星李海梅杨菁云南省民政厅56.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段泽孝中南大学57.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合意性研究骆勤周慧文鲁玮骏梁佩琪浙江财经大学58.辽宁省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情况研究林洋单军衣国友吴镝等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59.中国省域城镇空间布局及规模结构研究曾鹏李洪涛杨莎莎程皓等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大学60.常州依托“精准救助”模式打造“智慧救助”研究杭永宝潘奕周伟刘旭刚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61.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能定位及保障条件研究顾举超贾俊国张金伟钱新荣等河南省救助安置管理局河南省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河南省洛阳市救助管理站62.泰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调研报告陈红刘银林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63.生态安葬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肖成龙周传航马金生曾寒柳等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64.婚姻家庭维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晓玫章林成彦张清华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65.我国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梁翠王智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66.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布局及扩张模式的影响研究——以苏中地区为例王晓晓许浩施瑞婷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67.无锡市事实收养关系中儿童生存状况研究陈国梅陈媛戴安琪江苏省无锡市福利中心68.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府工具研究张远凤涂才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69.城市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价研究刘耀东余晓芳杨爱葵孙浩等湖北工业大学湖北警官学院武汉科技大学70.上海市生态安葬需求及政策研究胡道沭胡健纪春艳上海市宝山区民政局复旦大学71.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研究黄志江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72.协同创新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老年服务研究郭丛枢广东省中山市民政局73.优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陈亚东陈立洲重庆科技学院74.社会力量参与临时救助研究——以珠三角诸市经验为例骆招群张东霞钟晓明靳皓晨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指导中心75.广西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机制研究陈佳克邵倩波韦少东罗鸿源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大学76.优抚医院发展的困境及思路的探索性研究张柳清韩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洛阳市民政优抚医院77.试论红色旅游发展背景下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保护管理的研究新视角叶如强赵华周龙艳安徽省民政厅78.生态移民新区社会治理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栾殿飞。
人口老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摘要:Abstract1.引言1.1研究背景“老有所养”是每个国民的基本权利,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随着城市化、现代人观念的改变、计划生育和社会发展等原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存在的不确定性的交易费用,“老养小”能够实现及其兑现。
计划生育所产生的4-2-1家庭结构,都使得“小养老”却具有长期不确定性,老龄化的到来及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资金支持、政策规定等促进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构建,但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其它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仍不尽完善,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因而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现实背景(1)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定义的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为: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的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挑战,因而,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研究如何构建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空巢化”现象凸显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地区之间开放程度的日益增强,我国劳动力人口流动性逐渐扩大,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迅猛增长。
养老服务创新工作总结报告
养老服务创新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服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各地养老服务机构纷纷开展了创新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养老服务创新工作的情况。
首先,养老服务创新工作在服务内容上进行了丰富多样的拓展。
传统的养老服务主要以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为主,但现在的养老服务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一些养老机构开始引入健身、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在服务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
传统的养老服务主要以机构为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始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上门服务、社区服务等方式,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全面的养老服务。
再者,在服务质量上也有了明显提升。
一些养老机构开始引入科技手段,如智能监测设备、远程医疗等,提高了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养老服务创新工作还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实践。
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了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了服务的整体水平。
总的来看,养老服务创新工作在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也要看到,养老服务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
希望未来各地养老服务机构能够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为我国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文献综述 (1)2.国内文献综述 (1)(1)借鉴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 (1)(2)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创新与改革 (2)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参考文献 (3)1.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很多国家比我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外国学者对于老龄化及养老产业的研究分析早于我国,相应的他们在金融市场与养老产业结合的推行模式上也比我国更为全面。
Blake David(2006)首次提出将金融与养老概念结合,其内涵是指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和社会养老需求有关的各种金融活动。
[1]James M. Poterba(2014)分析认为收入水平较低会过度依赖社会保障,面对这种情况应改建立金融体系,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知识来支持未来的养老产业。
[2]Chomik R(2015)等人认为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扩大养老产业覆盖范围和深度。
[3]McGrattan, Ellen R(2017)等人研究发现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资金减少,因此他对退休融资进行研究,认为其可用于解决养老的财政问题。
[4]Lahey Karen Eilers(2012)等考察固定收益养老金投资组合中房地产的作用,得出结合房屋抵押等另类资产投资可以有较高的回报率。
[5]Holger Lüthen(2016)说明德国养老金制度将养老金与预先缴款紧密联系在一起。
[6]2.国内文献综述我国步入老龄化与21世纪前后开始步入老龄化,至今发展近二十年,养老的问题来势汹汹,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不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将视线逐渐集中转移到了养老产业上。
目前,国内的学者对于我国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研究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理论,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养老产业发展的应对政策;二是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养老产业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与改革。
创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创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资金来源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创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服务创新能够为养老服务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养老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金融创新还能够推动养老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究如何创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金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金融创新模式的探讨,可以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降低其融资成本,提高其经营效率。
研究金融创新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为今后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A.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与需求失衡,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人员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部分地区的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养老服务业的融资渠道有限,相较于其他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风险较高。
金融机构在投资养老服务业时普遍持谨慎态度,导致养老服务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
部分地区的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养老服务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
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三社联动”机制研究
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三社联动”机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区养老服务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受到重视的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养老服务质量和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和改进。
在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社区、社会、家庭三方的联动,发挥各方的优势资源,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提出了“三社联动”机制的概念,即通过社区、社会、家庭三方的密切协作与互补,共同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舒适、便捷的服务。
本研究将从“三社联动”机制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出发,探讨其实施的理论基础、具体路径、效果评估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为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字数达到要求,可停止输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三社联动”机制,探讨其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探讨“三社联动”机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和意义;2. 探讨“三社联动”机制的理论基础,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多方面角度解析其实施的原理和效果;3. 探讨“三社联动”机制的实施路径,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成功实施该机制的经验和方法;4. 评估“三社联动”机制的效果,从老年人满意度、社区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5. 分析影响“三社联动”机制实施的因素,包括政策支持、社区资源整合、社会参与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社区养老服务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三社联动”机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新型老年公寓发展路径与对策探析
上年末增加 0 . 2 5 % 。据 中国人 民大学 人 口研究 所 对我 国人 口老龄化发展趋 势的预测结果 显示 , 我 国
人拥有养老床位 3张的要求 , 鼓励社会兴办会员 制 和产权 式 等新型 老年公 寓是 实现上 述 目标 的有 效 途径 。
1 . 新型老年公寓理论探析
新 型老 年公 寓 主要 有 会 员制 和产 权式 两 种 。 所 谓会 员制 养老公 寓是 指老人 通过入 会方式 取得
数据显示 , 我国 6 0 岁以上老人 1 . 8 4 9 9 亿人 , 占总
学 者在 2 0世 纪 5 0年代 初 提 出 的。 这 一理 论 也
势不 断加 剧的情势下 , 传 统的居家养老模 式 弊端 日
益显露 , 加之人们观念的转变 , 传统 的以家庭为单
位 的养 老模式开始 向社会 化 的养老模 式过 渡 , 老年
公寓 , 包括 新型老年公 寓逐渐兴起 。
段: 工作期的储蓄和退休期 的储 蓄。已有 的研 究
作者简介 : 宋华西( 1 9 6 8 一) , 男, 山东烟 台人 , 社会 学硕 士 , 烟 台御花 园老年个人 消费 与储 蓄行 为 , 并不仅 与个 人 当前 收 入有 关 , 人 们 为 了获取更 大 的利益 , 总 是试 图把 自
老模 式过渡 , 新型老年公寓逐 渐兴起 。关于会 员制和产权 式等新型老年公 寓, 国内理论界 还没有较 多的论 述
和 实证研 究, 在这种背景下 , 本文试 图通过分析新型老年公 寓的实践、 存在 问题 和运行模式 , 来探讨在政府政
【《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600字】
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智慧居家养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使用与满足理论相关研究现状 (1)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2智慧居家养老相关研究现状 (2)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4)1.1使用与满足理论相关研究现状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在国内现有的资料中,尚未有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文献资料,针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集中在政治学、社会学领域,以及民营养老机构营销及品牌建设方面,对于智慧居家养老平台的建设也集中在政府购买服务层面,对于民营行为的解释也相对较少。
此外,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宄却比较详实,现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最新研宄成果以及智慧居家养老平台建设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家E·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是该理论的代表作。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将受众视为有自身特定需求的个体,其媒介接触行为是基于一定动机的,在动机驱使下去接触使用媒介,从而满足自身需求。
该理论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分析受众需求动机有哪些,并将需求分为五大类别,以这五类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媒介接触给受众心理和行为上带来怎样的效用。
该理论在大众传播史上首次将视角放置于受众身上,考量受众对媒介的驱动。
但有学者认为该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在于该理论过分强调受众的心理感知,把媒介简单地视作满足受众需求的工具,充满功能主义色彩;忽视受众与传播关系,单纯考量受众媒介接触意愿和接触行为,将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内容生产放在次要位置。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出现之前,传播学界研究将视角集中在对传播者本身的分析中,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只是被动接受讯息,强调媒介的说服作用。
而该理论的出现则一反往常是从受传者的立场出发考量媒介作为使用工具对于受传者潜在需求的满足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考量受传者的媒介接触行为和接触态度,以及受传者不同身份背景在使用媒介方面的差异性,在这一过程中,受传者接触媒介完全由受传者自身需求来驱动,突出受传者的地位,而传播者处于次要位置,强调个人需求决定媒介接触。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文/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应超凡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渐改善,中国人民的人均寿命渐渐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这势必会给老年人及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而养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日趋弱化和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优势的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并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一种趋势。
本文对国内外居家养老及其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了居家养老的背景、概念、养老方式、具体措施及社工介入方法。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会工作府申请并领取相应等级的“照护保险证”。
国外有关社区照料服务需求内容的研究有:医疗健康方面,M.Barrow(1999)在美国跟踪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大约60%的老年人需要别人帮助其操持家务,近半数老年人的日常自理能力存在问题;日常照料方面,IkukoGom(i 2007)发现社区中有40%的老年人有各方面的照料服务需求,比如做饭、吃饭、洗澡、穿衣等;除去健康需求和照料需求,老年人的经济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Bettina Mei now(2006)认为收入也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务中应担任的角色问题,英国学者贝克尔认为可以分为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与合并服务角色三大类;而阿诺德·古林则认为社区工作者需要体现三种角色,即促成者、计划者、倡导者。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众所周知,香港是个老龄社会。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便确立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安居服务宗旨。
2000 年,又强调必须为体弱的老年人提供妥善的居家照料服务,使老人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
2001 年,“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出炉,旨在为全港18 区体弱的老人提供一系列的家居照顾及社区支援服务,包括护理服务及护老者支援等。
机构养老设施建设困境与规划应对——基于昆山市的实证研究
( 2 )养老设施作 为准公 共产品,具 有有限的非排他性,其开办 费用通常采
属性,完善以空间为切入点的规划分析方法,从配置标准 、空间布局、规划实施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
[ 关键词 ]老龄化;机构养老设施:机构养老设施规划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0 0 2 2 ( 2 0 1 3 ) 1 0 — 0 O 2 3 - 0 6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1 [ 文献标识码 ] B
机构养 老设施 内涵界定
1 . 1 类型与名称概 述
常见的机构养老设施有养老院 、 敬老院、护老院 、
老年社 会福利院 、( 老人 ) 护理院 、护养院和护老院
等 ( 表1 ) ,可谓名称繁杂,并且存在着 “ 相同设施叫 法不 同,同名设施 功能各异”等 问题 。
占8 . 8 7 %,我国已进入 老龄化社会, “ 未富先老”已 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 “ 4 - 2 - i ” 家庭结构 的形成,以及 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 传统 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社会化养老成为必然。
为此,各地纷纷 出台相 关规划,下达以 “ 老年人千人
机构养老设施之所 以名称繁杂,有其历史原 因。 我国的机构养老兴起于 2 O 世纪 5 O 年代后期,在农村
开办 的是敬老院,集 中供养五保 户;在城市开办 的是
床位数”为核心 目标 的实施任务,作为床位 安排最为 集中的机构养老设施, 自然成 了各地规划和建设关注
a n d mu l t i p l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s e n i o r a g e n c i e s . T h e a u t h o r s u g g e s t s i n t e g r a t i n g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a p p r o a c h ,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s p l a n n i n g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h t t p : / / w w w . x b s k b . c n
旗) 、 乡( 镇) 和行政村三级经办 , 而恰恰这三级经办机 构力量十分薄弱 , 存在经办机构设置不健全 , 工作人员
01 2— — 0 3— - 2 2 [ 收稿 日期 ] 2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0 9 & Z D 0 5 7 ) ;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1 2 C R K 0 0 8 ) ; 中央高校基本 科研业 务费专项
化、 专业化 水平 , 以满足农 民与 日 俱增 的参保 需求 , 促进新农保制度 的可持 续发展 。 [ 关键词 ] 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 社会 养老保险群体 ; 平衡 计分卡 [ 中图分类号 ] 4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8 - 2 4 5 X ( 2 0 1 3 ) 0 1 - 0 0 8 5 — 1 0
增 的双重 压 力 与新 农 保 试 点 扩 面迅 速 推进 的 国家 战 略, 我 国农 保 经办 机 构 建 设 与服 务 能力 明显 不 足 。截 至2 0 0 8年底 , 2 2 0 9个 县级 市 、 2 9 3 7 8个 乡镇 中分 别 只 有1 2 6 7和 4 1 3 7个 建 立 了 农 保 经 办 机 构 (比例 为 5 7 . 3 7 %和 1 4 . 0 8 %) , 而农 保 业 务 主 要 由 县 ( 市、 区、
的政府工作报告 、 中央一号 文件等均强调扎实推进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 、 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2 0 1 1 年 6月 , 温家宝总 理强 调 加 快 新 农 保 试 点进 度 , 在 本 届 政 府 任 期 内 ( 2 0 0 8— 2 0 1 3年) 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① 。 面对农村人 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农 民养老需求激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引言: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对其公民提供的一系列福利保障措施,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
一、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1. 提升人口素质:社会保障政策能够帮助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让更多人能够获得发展自身的机会。
这将为经济产生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 促进消费和投资:社会保障政策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安全感,使人们更愿意进行消费和投资。
通过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建立,人们不再担心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这将使他们更加愿意进行消费和投资,激发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3. 减轻社会不平等:社会保障政策能够减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提供底线保障。
贫困人口得到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他们将更有机会脱离贫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机会。
社会的稳定与公平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 北欧国家的经验:以丹麦和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其高福利制度既提供了充分的社会保障,又没有妨碍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得益于国家的高税收制度,国民在享受福利保障的同时也付出了更多的税收。
这种经济模式既保障了公民的福利,又能够为经济提供的稳定发展环境。
2. 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相对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政府和企业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难以为庞大的人口提供全面的保障。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逐渐意识到社会保障对于经济稳定和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性,正逐步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
三、社会保障政策的创新1. 弹性社会保障: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等的差异,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往往无法适应各种情况。
因此,许多国家开始尝试灵活和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和经济状况,提供个性化的保障方案。
推陈出新: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研究
推陈出新: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研究【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社会办养老机构存在着内部管理模式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推陈出新的必要性,并提出新的内部管理模式。
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管理模式存在不足之处。
然后,探讨了推陈出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新管理模式的策略。
分析了推陈出新带来的益处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总结对养老机构管理的启示。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社会办养老机构将能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办养老机构, 内部管理模式, 推陈出新, 现状研究, 益处, 发展趋势, 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社会办养老机构作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逐渐兴起。
社会办养老机构以其市场化、专业化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目前社会办养老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养老机构的经营效益,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研究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探索推陈出新的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将深入探讨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兴起背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推陈出新的必要性,探索新的内部管理模式,并提出实施推陈出新的策略。
通过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方案,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报告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第二章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发展现状 (3)2.1 国内外发展概况 (4)2.1.1 国际发展概况 (4)2.1.2 国内发展概况 (4)2.2 典型案例分析 (4)2.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第三章人工智能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5)3.1 健康监测与预警 (5)3.1.1 概述 (5)3.1.2 健康监测技术 (5)3.1.3 健康预警技术 (6)3.2 疾病诊断与治疗 (6)3.2.1 概述 (6)3.2.2 疾病诊断技术 (6)3.2.3 疾病治疗技术 (6)3.3 健康教育与干预 (6)3.3.1 概述 (6)3.3.2 健康教育技术 (6)3.3.3 健康干预技术 (6)第四章人工智能在老年生活照料中的应用 (7)4.1 智能家居系统 (7)4.2 陪伴 (7)4.3 生活服务 (7)第五章人工智能在老年社交与心理关怀中的应用 (8)5.1 社交辅助 (8)5.2 心理咨询与干预 (8)5.3 虚拟现实技术 (8)第六章人工智能在老年教育与文化娱乐中的应用 (9)6.1 在线教育平台 (9)6.1.1 个性化学习推荐 (9)6.1.2 智能辅导与互动 (9)6.2 虚拟现实与游戏 (9)6.2.1 虚拟现实教育 (9)6.2.2 游戏化学习 (9)6.3 文化娱乐活动 (10)6.3.1 智能音乐与舞蹈 (10)6.3.2 虚拟旅游 (10)6.3.3 互动社交 (10)第七章人工智能在老年安全与防护中的应用 (10)7.1 跌倒检测与预警 (10)7.1.1 技术原理 (10)7.1.2 应用现状 (10)7.1.3 应用案例 (11)7.2 走失预防与找回 (11)7.2.1 技术原理 (11)7.2.2 应用现状 (11)7.2.3 应用案例 (11)7.3 紧急救援系统 (11)7.3.1 技术原理 (11)7.3.2 应用现状 (11)7.3.3 应用案例 (11)第八章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11)8.1 智能化养老机构 (11)8.2 社区养老模式 (12)8.3 家庭养老模式 (12)第九章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政策与法规中的应用 (13)9.1 政策制定与实施 (13)9.1.1 引言 (13)9.1.2 人工智能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13)9.1.3 人工智能在政策实施中的应用 (13)9.2 法规制定与监管 (14)9.2.1 引言 (14)9.2.2 人工智能在法规制定中的应用 (14)9.2.3 人工智能在法规监管中的应用 (14)9.3 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14)9.3.1 引言 (14)9.3.2 政策与法规的协同完善 (14)9.3.3 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与法规完善中的应用 (15)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5)10.1 研究总结 (15)10.2 存在问题与不足 (15)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15)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路径创新实证研究[摘要]资源整合是组织优化配置的必要手段,整合内部资源是社会办养老机构维持其长久发展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通过对中州市佳和养老集团实证调研,辅之与7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比较研究,从老年资源、管理理念、组织建设等方面,总结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内部资源的整合规律,为社会办养老机构之路展现新图景。
[关键词]社会办养老机构;资源整合;路径创新[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234(2015)04 ―0078 ―0321世纪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来,我国社会“变老”的形势日趋严峻。
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43亿,占总人口的14.9%。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龄服务事业的发展,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良好的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促进了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大量产生。
社会办养老机构如何创新发展路径,实现快速、健康和持续地发展逐渐成为学界热议的研究议题。
有观点认为,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持,机构须获得“政府的持续公共投入,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和公众应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民办养老机构建设”。
有观点认为,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取决于其内部资源的整合,“较高人力资本存量和持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能提升民办养老机构的效能,提高职业素质,引进优质资源是推动发展的有效路径。
”有观点认为,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取决于养老服务链和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备,“围绕老年人的养老、消费需求,必将形成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老年餐饮、保健、旅游、住宅、社区等为现代服务产业链的银发朝阳产业。
”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因为多以政府或“它者”的角度将社会办养老机构视为“问题”展开宏观论述,所以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如何联动外部力量、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及如何打造服务和产业链却语焉不详,相关的实地、实证和基于社会办养老机构自身“优势”的研究显著不足。
为此,本文在对平原地区某省60家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自2009年至今)所获得的资料的基础上,以居于地区领先地位的平原地区某省中州市“佳和养老集团”运作模式为案例,试图以优势视角从“机构”的角度就社会办养老机构如何联动外部力量、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如何打造服务和产业链及如何提升自身服务和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发展路径创新进行研究。
佳和养老集团成立于1999年,位于平原地区某省中州市(总部),从一幢2层小楼、42张床位起步,目前拥有6家养老机构、8家法人单位、2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多个互动养老联盟基地,总资产近4亿元,总床位近5000张,累计服务机构老人8000多位、社区居家老人近20万名。
它走出了一条集机构、医疗、社区、居家以及异地互动养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在平原地区某省乃至全国社会办养老机构中居于前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该养老集团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亦曾遭遇资金短缺、护理员留不住、老人入住率低等社会办养老机构所面临的普遍难题。
然而其内部治理方面,由护理员提供服务到老年人参与服务、由碎片化物质照料到全面式照顾的变革,将服务质量的提升寓于运营机制的创新之中。
本文以佳和养老集团为案例,对其发展、运营模式进行考察,展现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路径的新图景。
一、由他者的服务到自我的服务:老年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老人在退休后仍希望发挥余热,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
把握这一需求和资源,不仅有利于满足入住老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办养老机构员工紧缺的现状,降低其运营成本。
佳和养老集团为老人的价值实现搭建了良好平台,使老人有机会、有条件参与社会,服务自我。
为有效反映老人诉求,确保服务质量,机构设10位质量监督员来对各项服务进行监督。
监督员需深入基层进行巡视,观察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搜集入住老人意见,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在每周例会中提出。
同时,对任职质量监督员的老人,佳和集团进行一定的费用减免,并颁发聘书等荣誉,使老人感到自我价值被尊重与认可。
质量监督员冯英说:“前两天我在电梯里发现电梯扶手咣当响,原来是螺丝掉了。
我赶紧给办公室打电话说了这个情况,提醒他们这是个安全隐患,有可能砸着老人。
下午去的时候发现已经修好了,这也是有咱监督员的一大好处。
”在社区服务中,老年人志愿者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银龄之家负责人说,“在社区居家养老中,每个社区除了一两个人是集团本部的人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长期老年人志愿者。
”社区老年人志愿者主要协助集团本部人员组织社区活动。
彭秀说,“我现在每天都当老年人志愿者,每晚六点半我都领着老人去做老年保健操,活动经络对健康也有利。
原来有一个姓张的老头气管不好,跟着我们做健康操一年多了,现在基本不气喘了,这就是坚持锻炼的结果。
”作为社区志愿者的老人自觉责任重、作用大,往往更加积极乐观,对自身的认同度也更高。
此外,不少老人利用机构内相关设施来发展自身爱好,形成如手工、书画、舞蹈、歌咏等自组织团体。
老人在自愿、量力前提下按照自身爱好,组成团队并选出指导老师,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甚至参加比赛,对外演出。
“我是这里年纪最大的,之前在家都是闲着,没有什么活动,来这里生活丰富了,重获新生啊。
”75岁的舞蹈团成员秦虹说到。
对于他者的服务,老人只能被动接受,而自我服务显然更加适应老人需求,也更利于老人价值的实现。
余热的发挥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充实,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同时扩大其视野与社交圈,摆脱一般机构老人虚度时日、自怨自艾的生活状态,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由经验式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社会办养老机构理念的升华社会办养老机构建立初期,尤其是成立时间较早的机构,为老服务与经营管理大多缺乏可量化标准,对健康级别不同的老人并没有严格区分,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秉着“老人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思路来护理老人,机构服务与发展效率低下,抑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办养老机构应如何实现从经验式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飞跃?佳和集团王莲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比如翻身,怎么做才能使老人觉得舒服,那便是学习的材料。
实际上我们的规章制度、护理技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勤于探索并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和不断交流学习,勤于探索并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和不断交流学习,佳和养老集团历经15年积沙成塔,归纳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衡量评估标准体系,以失能老人服务标准为例,从前期咨询、入住办理、入住医疗、生活照料、卫生后勤保障、突发事件处理等一系列服务均已形成标准化程序,并有考核评估来控制服务质量。
尽管制度化标准为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可操作范本,有利于机构科学化运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员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社会办养老机构在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机构活力,提高员工向心力和老人归属感?机构在治理管理时是否还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突破?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应向何种方向变革?作为养老服务行业,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注入传统文化理念,会迸发出什么力量?不同于多数社会办养老机构对传统文化仅局限于“贴字画”式的学习,佳和集团将传统文化更深得蕴含到了养老服务中去。
佳和养老集团已印有《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字画,并准备树立孔子像,环境上再加以改善,使员工和老人抬头便可见到经典。
同时,组织员工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并要求管理者进行赏识管理,形成从上到下的亲情式关系。
那传统文化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影响力体现在哪里?杜新谈到,“通过越来越深入的学习,员工对老人的亲情会增加,大家不再只是为了挣这份工资,而是渐渐地把它当作一份事业,工作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想变化是巨大的。
”管理人员马学说,“我现在都会背《弟子规》,这个东西一旦学进去了,是很有用的。
这是一个做人的规范,能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的结合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机构自存在之日起就理应践行孝道,制度化层面上再加以文化教导,就员工而言,可以拉近与同事、老人的关系,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就老人而言,使其得到一定的精神慰藉,有利于精神需求的满足;就机构而言,可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避免出现虐老现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三、从“线性结构”到“树形结构”:社会办养老机构组织建设的完善社会办养老机构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组织结构。
根据现代企业发展规律要求,组建相互制约制衡、监管到位、服务优质、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利于养老工作健康、和谐的发展。
研究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
在发展初期,社会办养老机构多为家长式管理,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各项事务从决策到实施均由院长负责,属于“院长――护理员”简单的直线组织结构。
随着社会办养老机构规模的扩大,一些机构会选择招募人员、扩大机构规模,并按照一定的职能差异进行人员的分工,使“家长式”管理逐渐淡化,但因其组织的“线性结构”方式并未变化,这些机构在发展中并不具有“前瞻性”、常常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未曾变化的“线性结构”易造成机构中一言堂的现象,“小轮”不转亦导致机构运营这“大轮”的止步不前。
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佳和养老集团自成立以来,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成型的现代化组织管理结构。
佳和在集团内部设立董事会、顾问委员会、监视委员会,并建立党支部,以规范养老机构的服务、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并设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项目管理、服务推广、文化教育六大分支部门,以此维系集团日常的运作与管理。
此外,在直营法人养老机构中,佳和给予各老年公寓以一定的管理权与自主权,由公寓主任掌管整体运营并定期向集团总部汇报公寓整体发展状况。
公寓内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设立督导员对机构各方面服务进行监督以确保各部门充分发挥作用。
佳和的“树状结构”限制了机构所有人的独裁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民主性与内部管理效率,使机构内部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通过对发展各阶段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职能分工合理化、明确化,养老服务规模化、专业化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组织发展初期,线性组织结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机构所有人拥有绝对的管理权,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而在组织发展成型后,“树形”组织结构显然更适合于机构的发展壮大。
在树形结构的要求下,组织内各部门人员相互合作、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机构运营效率,进而实现机构整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