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中班上学期

设计意图: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类同特征的东西归并在一起。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是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一种。它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

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帮助兔奶奶为活动题材,将“整理超市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目前,本班所以本次活动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

1.按物体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两个特征。

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具:衣服(大小、颜色不同)、四层柜子用于活动第一环节引导幼儿发现衣服有大小、颜色的不同。

学具:因为孩子的已有经验不同,所以我为幼儿提供了层次不同的学

具。能力强的幼儿(颜色相同,大小花纹不同的帽子)能力中的幼儿

(花纹和大小样式不同手套)能力差的幼儿(颜色、大小不同皮球)经验准备:幼儿已能不受干扰地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分类,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学习用语言表述物体的两个特征)。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兔奶奶开了一个小超市。秋天来了,他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许多衣服。瞧,有些什么样子的衣服呢?”出示教具衣服,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衣服的两个特征。(如:红的大衣服)“你喜欢哪种衣服呢?”(说出

两个特征)

二、互动学习(幼儿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1.“你们觉得怎样摆放这些衣服,才能让顾客找起来方便点呢?”请个别幼儿尝试放置并说明理由。

2.小结:你们的主意都不错,可是怎样摆放才能更方便呢?

3.引导幼儿按两个特征将衣服摆放在衣柜里。

三、探索交流(幼儿自由操作,迁移运用学习经验)。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兔奶奶非常感谢小朋友,她还有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摆到柜子里,就像摆放衣服一样,要让小动物们找起来方便点。”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四、拓展延伸(将知识、能力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师:摆好了听听兔奶奶是怎么夸你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会把物品分开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这样不仅看起来舒服,小动物找起来也会很方便,希望你们在幼儿园、在家里也能把自己的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师:引导幼儿将摆放相同物品的柜子摆放到一起。

怎样摆放这些柜子会让小动物找起来更方便呢?

(在这一环节中,仍然以分类的方式结束活动,收回活动材料,并提出希望,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也应该分类摆放自己的物品。)

活动反思:

1.目标的达成度

本次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我班大部分幼儿的发展水平,但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来说难度不够。

教学重点的突破是做得比较到位的,给予了孩子更多描述两个特征的机会。而教学的难点,在重点解决之后也随之得到了突破,但是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来说,难度稍微低了一些,可以在材料的投放上稍作增加,再提升一点难度。

2. 材料的准备

教师虽然注重了材料的层次性,但缺乏弹性,如有的孩子先分好自己的一

份以后,教师没有再提供层次更深,更有挑战性的材料,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此外,活动采用粘贴的方式不够方便,如采用插入式卡片可能孩子更方便操作。

3.内容的适宜性

教学时间上安排不够合理,由于方式采用粘贴,所以比较浪费时间,如果采用插卡方式,孩子可以有更多操作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在操作完后,有时间进行交流与表达,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所以在活动容量上,做得不够。

4.环节的层次性

本次活动层次分明,每一环节的时间把握比较到位,第三环节“探索交流”中,由于准备的问题,出现操作不够充分,所以导致有效性不够,继而导致能力强的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5.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本次活动教法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帮助兔奶奶整理超市物品为主线,展开活动,引发讨论,让孩子先主动探索,教师再给予小结。而在学法上,采用了“操作法”,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游戏中学习,通过亲自操作来建构分类经验。

6.师幼互动方面

我觉得活动中的提问具有针对性,层层深入,这是可取的。但教师语速有些快,特别是在向孩子抛出问题时,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不够足,这对于能力弱些的孩子来说,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是自己平时没有发现的严重问题,是必须抛弃的。

教师在关注孩子方面做得不够,虽然在提问上注重的了孩子的差异性,但没有关注到所有的孩子,有的孩子整个活动中都没有受到老师的关注。而在孩子操作过程中,没有先做整体观察,就直接关注到自己认为能力较弱的一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