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作业考试卷

合集下载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首先,感谢您对民俗学的关注,以下是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民俗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传统D. 民俗节日答案:C2. 以下哪个不属于中国传统婚俗?A. 敬茶B. 洞房花烛夜C. 接新娘D. 喜糖洒撒答案:D3. 中国著名的水灯节是在哪个节日举办的?A. 清明节B. 冬至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D4. 以下哪个不属于西方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愚人节D. 万圣节答案:C5. 中国辽宁丹东举办的著名民俗庙会是指哪个节日的庆祝活动?A. 端午节B. 元宵节C. 中秋节D. 春节答案:B二、判断题1.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俗的学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节日、婚嫁、葬礼等方面。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民俗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民俗学通过研究人们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等方面,可以了解到一个社会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

同时,民俗学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请简述中国传统婚嫁仪式的主要环节。

答案:中国传统婚嫁仪式包括聘礼、过大礼、接新娘、敬茶、洞房花烛夜等环节。

其中,聘礼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提供的定情信物。

过大礼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表达娶亲诚意的重要环节。

接新娘是新郎一行人出发前往新娘家,接回新娘的过程。

敬茶是新娘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洞房花烛夜是新婚夫妇首次进入洞房,并点燃红烛,祈求婚姻幸福美满。

四、综合题1. 请以你所了解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起源、庆祝方式和意义。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民俗学》试卷

《民俗学》试卷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网络教育期未考试《民俗学®试卷心虽AW业学检央粥7门中心肪] &业:汉讥人乞学《救育)年级=nog 多凸评学弓::0: 1335221☆ 金事咚水试恋満分:■分:考试10分忡:考试畛戌:■«.二.ranis(毎小腿io分.共:0分)I、举例说明民俗•冷、政令的区别.S:民俗的。

•约怜不足慕咐縄的参文.丽是桜人们的月慣心理和胖体力■來抵乖的・JI仔一种战力很強的慣性动力・・、名同解ff <毎小沟1分.井20分)1、汤创旺'cho&s)«:1846 年.(Thocs) ? r2.«金枝)n:金枝〉足英国艮俗学冰霍馮紳的巨58・俱伯了全世界无的例if・从而@示出脈木崇片城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征.M3.聊先空祀»:樽剜«杞是兒冲崇祀的一个主嬰内舂.“冲卩拎列JW 榔先瓣f堆时氏按・京躲« K& 0 行业製团5UH的顶礼脱幷.仏专用眼怖普:汕加⑹屮";、L*1 .庆典等不同的笛种传St民俗農愴・財>1主«««在人生礼俗的K-tff节上.5.城箱ff:填搐・StttttM-天.女«Kh«ffi礼.父环将嫁女的IMt品一件件樹哥奴・由危锚一ttAffiiq・以示东曲都启冊便网◎带到姿彖力的.2、为”么的澈传慣件?S:人忖对尺俗的传播.以II承的、心盘的和仃为的人身夭st的一些功能作为手段. •、分折西<H 20分)英国Jft尼(C・ S. Biuoe)立士在论〉(The Handbook Of Folklore)中说=“民俗学是一个♦«舌的名诃.典内形包拆仮盘的伫仰、习惯、故帕耿诱、文化松低的干文明民朕中无学伺阶级里的亲斷・”井爱饲・E里所描的仅是无彤的Z化ttBM.饱说:“ •尺搭’ 包溜尺众心理方血的1»材・与匚艺的技术无关.例如艮俗学的不是型的形狀.而足用«WHI 的仪式.不建滋II的钊迄而足祐夬捞鲍时衔19疔的禁忌・不足桥梁屛宇的Si«u・M足建做时所行的祭・-对这两段话分卅逍行评论・S:<n R俗作为・种超捉休的(«生恣文化J SM团.使它与一毗的丈化盘讲区别开來•展规出独希的闻采:-般的" :宀円会生IS总是郴M而存花・保捋一段18离・iWK ••;;?•!箔水乳交#t・混同一体.(2)尺俗从一个角贋百.足一种文化的«U儿从另一个ftiftfi・又是朴会生活的一佩分.《3)、民俗在尺众中檢忖•并不是和…切民众育缘.民俗大乡只与一定的民众醉* 怖适稅・-览的民众醉*总是讯仃fl 色的民俗槎习・或行为IKK・这种民众胖体.大一点.ft! 是民族.>1、一些・即启区域民众.尺俗在讯行中带有斜明的尺族性与区域忤的样色.冋i件邢情.・不间Kftffl*的民俗反阀和农现是不冋的.廉至足相反的.即使足冃一尺族・不冋区域人群的尺俗畛式也倉有差H的.叫、H%e《共30分〉f典”潮川夹如几來的灾林.在城抱这场灾栈的过程中・人们为了邀免也染um・riia4形成了一些a好的生糾习愎・rtiUittfr方戌变得迥tn卫生.更抽地W、更加文明.这方而夹出的老现是分舉初・你认为分餐制能得到仔及均?从艮俗学的角度如以分折.答:IWI为分不篦IS生鋼艮俗她摘人们4『1/ $、长期IfttWW为门己朋务形点的见、«{?<«的生产T«s衣触眼怖、伙转◎品、目住交通、集用杂杯民何工艺孙沁它为…电斫冏保・血轮地取«»*人兴冋K期使用啊建伞定型•并在今点的实政中为人们所习愎曲用加鎳少发生敢变.(一〉中俗比牧:1・两种不冋的伙◎观念:曲方启一种理件饮a戏広・不论金紡的色、ft.味、形如何.啊背斧-•定要御到保证・iH 丸一天要扱毗乡少始■、抵生离・条。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3]答案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3]答案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5题,20分)
1、()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秦代
B汉代
C宋代
D清代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B
2、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B
3、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C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B
5、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祀蚕神
B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祭祀紫姑神
D汉武帝祀太乙神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D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民俗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民俗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民俗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民间信仰B. 民间文学C. 民间艺术D. 民间文化答案:D2. 民俗学中的“民俗”一词最早由谁提出?A. 泰勒B. 弗雷泽C. 赫尔德D. 格林兄弟答案:C3.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实验分析D. 比较研究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学的研究领域?A. 口头传统B. 物质文化C. 社会习俗D. 宗教仪式答案:B5. 民俗学中的“神话”主要指的是?A. 民间故事B. 民间信仰C. 民间艺术D. 民间传说答案:B6.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是什么?A. 完全独立B. 相互交叉C. 互不相关D. 完全相同答案:B7.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事象的特点?A. 传承性B. 变异性C. 地域性D. 随意性答案:D8.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的分类?A. 物质民俗B. 社会民俗C. 精神民俗D. 经济民俗答案:D9. 民俗学中的“仪式”主要指的是?A. 宗教仪式B. 社会仪式C. 个人仪式D. 所有仪式答案:D10.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俗的功能?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比较研究D. 实验分析E. 理论分析答案:ABCE12. 民俗学中的“民俗”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民间信仰B. 民间艺术C. 民间文学D. 民间游戏E. 民间习俗答案:ABCDE13. 民俗学与以下哪些学科有关联?A. 人类学B. 社会学C. 历史学D. 文化学E. 心理学答案:ABCDE14. 民俗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民俗的特点?A. 传承性B. 变异性C. 地域性D. 随意性E. 集体性答案:ABCE15. 民俗学中的“仪式”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宗教仪式B. 社会仪式C. 个人仪式D. 经济仪式E. 政治仪式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民俗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民俗学概论考试试题

民俗学概论考试试题

民俗学概论考试试题民俗学概论考试试题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传统习俗和非正式文化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信仰、价值观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表现。

在民俗学概论考试中,学生们将接触到一系列与民俗学相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试题。

1. 什么是民俗学?请简要解释其研究范围和目标。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民俗学对象,并解释它们在社会文化中的意义。

3. 传统习俗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传统习俗,描述其起源、发展和变迁,并解释其在当地社会中的作用。

4. 仪式和节日是民俗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请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节日或仪式,描述其庆祝方式和意义。

5. 民间信仰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民间信仰,解释其起源、发展和在当地社会中的影响。

6. 传统民间艺术在民俗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选择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描述其特点、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

7. 请解释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8. 请解释什么是文化传承,以及民俗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9. 现代社会中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对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10. 请谈谈你对民俗学的看法,以及你认为它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民俗学概论考试中的试题。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们将能够对民俗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释各种民俗现象。

民俗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传统习俗和非正式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与人们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和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

民俗非遗考试题及答案

民俗非遗考试题及答案

民俗非遗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 京剧B. 昆曲C. 皮影戏D. 油画答案:D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屈原B. 孔子C. 李白D. 杜甫答案:A3. 以下哪种传统手工艺不属于中国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粤绣答案:D4.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清明C. 端午D. 立冬答案:C6. 以下哪种乐器是中国民族乐器?A. 钢琴B. 小提琴C. 古筝D. 吉他答案:C7. 以下哪种舞蹈不属于中国少数民族舞蹈?A. 藏族的锅庄舞B. 维吾尔族的赛乃姆C. 蒙古族的顶碗舞D. 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答案:D8. 中国传统建筑中,以下哪种屋顶形式等级最高?A. 硬山顶B. 悬山顶C. 歇山顶D. 庑殿顶答案:D9. 以下哪种食品不是中国传统节日食品?B. 粽子C. 汤圆D. 披萨答案:D10.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A. 京剧B. 黄梅戏C. 昆曲D. 越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 京剧B. 端午节C. 春节D. 油画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D. 粤绣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中国二十四节气?A. 立春B. 清明C. 端午D. 立冬答案:ABD15. 以下哪些是中国民族乐器?A. 钢琴B. 小提琴C. 古筝D. 吉他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等。

答案:正确17.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答案:正确18. 中国的四大名绣包括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

《民俗学》试卷

《民俗学》试卷

0048《民俗学》试卷 第 1 页 共 3 页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网络教育期末考试《民俗学》试卷学习中心:望谟职业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7]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年级:1403 姓名:罗吉海 学号:201403857084☆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汤姆斯(thoms )答:1846年,汤姆斯(Thoms )英国考古学家。

2、《金枝》答:金枝》是英国民俗学家弗雷泽的巨著,集纳了全世界无数类似仪式和信仰的例证,从而显示出原始植物草木崇拜残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存在。

3、祖先崇祀答:祖先崇祀是鬼神崇祀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特别突出。

祖先崇拜是对民族,宗族、家 族及行业集团先祖的顶礼膜拜。

4、专用服饰答:专用服饰因生活、工作,庆典等不同需要而穿戴的各种传统民俗服饰,民间主要表现在 人生礼俗的各个环节上。

5、填箱答:填箱,拿嫁妆前一天,女家要行填箱礼,父母将嫁女的陪嫁品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俩 一一装入箱内,以示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带到婆家去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民俗与法律、政令的区别。

答:民俗的法约性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 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

2、为什么民俗具有很强的流传惯性?答:人们对民俗的传播,以口承的、心意的和行为的人身天赋的一些功能作为手段。

三、分析题(共20分)英国班尼(C.S.Burne)女士在《民俗学概论》(The Handbook Of Folklore)中说:“民俗学是一个概括的名词,其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流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传留于文明民族中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

”并强调,这里所指的仅是无形的文化残留物,她说:“‘民俗’包括民众心理方面的事物,与工艺的技术无关。

例如民俗学家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的祭献等事。

民族民俗考试题和答案

民族民俗考试题和答案

民族民俗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A. 古筝B. 二胡C. 吉他D. 笛子答案:C2.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中,男性通常佩戴的头饰是什么?A. 头巾B. 头冠C. 头带D. 头环答案:B3. 以下哪个节日是傣族的传统节日?A. 泼水节B. 火把节C. 那达慕大会D. 苗年答案:A4. 汉族的传统婚礼中,新娘通常穿什么颜色的服装?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白色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回族的传统食品?A. 粽子B. 月饼C. 清真食品D. 年糕答案:C6. 壮族的三月三是什么节日?A. 春节B. 壮族歌圩节C. 清明节D. 中秋节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藏族的传统舞蹈?A. 锅庄舞B. 扇子舞C. 腰鼓舞D. 孔雀舞答案:A8. 以下哪个节日是满族的传统节日?A. 泼水节B. 那达慕大会C. 满族颁金节D. 火把节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维吾尔族的传统乐器?A. 马头琴B. 冬不拉C. 芦笙D. 琵琶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苗族的传统手工艺?A. 银饰制作B. 陶瓷制作C. 木雕D. 刺绣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少数民族?A. 汉族B. 回族C. 藏族D. 维吾尔族答案:BCD12. 以下哪些是汉族的传统节庆活动?A. 春节B. 端午节C. 泼水节D. 中秋节答案:ABD13. 以下哪些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A. 那达慕大会B. 赛马C. 摔跤D. 泼水节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回族的宗教信仰?A. 佛教B. 伊斯兰教C. 基督教D. 道教答案:B15. 以下哪些是壮族的传统手工艺?A. 壮锦B. 银饰制作C. 陶瓷制作D. 刺绣答案:A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______个民族。

答案:5617.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占中国总人口的______%以上。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4]答案
【奥鹏】吉大19秋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5题,20分)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B
2、()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和温床。

A祈望人寿年丰
B原始信仰
C禁忌
D科技发展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B
3、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是()。

A天师道
B太平道
C白莲教
D十姊妹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C
4、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

A情歌
B时政歌
C仪礼歌
D生活歌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A
5、()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秦代
B汉代
C宋代
D清代
[仔细分析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B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民俗学在线作业三

民俗学在线作业三

论述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字数要求1000-3000字之间。

1.考察当地某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事象。

方式:对当地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这一民俗事象形成的原因;关注当地人对这一民俗事象的各种解释。

观察当地人是如何完成这一民俗事象的。

2.讲述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事象。

(侧重讲述过程和文化内涵)分值:100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精》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048民俗学在线作业一、二、三作业答案

《精》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048民俗学在线作业一、二、三作业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民俗学在线作业一单选:第1题(4分)物质生活民俗,包括()、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

饮食J言语禁忌婚礼习俗生养习俗单选:第7题(4分)Fond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Ik与Iore 合成的。

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士气的乡下民众。

汤姆斯(ThomaS)√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盖塔・霍克斯春游J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钟敬文√都丙安顾颉刚何思敬()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

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

I干拦式建筑四合院J木屋堂房单选:第14题(4分)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

神农时代炎帝时代远古时期黄帝时代√单选:第15题(4分)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一()神话、巫术√崇拜图腾禁忌I简答:第1题(20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字。

为什么说民俗不仅仅是“文化遗留物”?答: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文明的一部分。

托姆斯(ThomS)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一格林(Herder-Grimm)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

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EdwardMurnettTylor)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一一风俗和思想的事实来证明,这些风俗和思想只有在它们产生的原始环境下才有意义,环境很大程度上与现代野蛮部落的条件是一致的。

民俗学考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民间文学B. 民间艺术C. 民间信仰D. 民间习俗答案:D2. 民俗学一词最早由谁提出?()A. 泰勒B. 弗雷泽C. 赫尔德D. 格林兄弟答案:C3.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

A. 比较研究法B. 历史研究法C. 田野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C4.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地域不同D. 研究时间不同答案:A5.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奠基人是()。

A. 费孝通B. 李约瑟C. 陈寅恪D. 梁启超答案:A6.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故事属于()。

A. 物质民俗B. 社会民俗C. 精神民俗D. 语言民俗答案:C7. 民俗学中的“三俗”指的是()。

A. 风、俗、礼B. 风、俗、歌C. 风、俗、舞D. 风、俗、戏答案:A8.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信仰主要涉及()。

A. 宗教信仰B. 祖先崇拜C. 自然崇拜D. 所有选项答案:D9.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艺术不包括()。

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戏剧D. 民间建筑答案:D10.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游戏属于()。

A. 社会民俗B. 物质民俗C. 精神民俗D. 语言民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俗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民间文学B. 民间艺术C. 民间信仰D. 民间习俗E. 民间游戏答案:ABCDE2.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比较研究法B. 历史研究法C. 田野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E. 文献研究法答案:ABCDE3.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包括()。

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文化交流C. 理解社会变迁D. 提高文化自觉E. 增进民族团结答案:ABCDE4.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信仰的类型包括()。

A. 宗教信仰B. 祖先崇拜C. 自然崇拜D. 英雄崇拜E. 鬼神崇拜答案:ABCDE5.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艺术的类型包括()。

福师15年8月课程考试《民俗学》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更新)

福师15年8月课程考试《民俗学》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更新)

福师15年8月课程考试《民俗学》作业考核试题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传统民俗的法约力对社会较多的人来说,更多是无清晰意识效应的惯性,一种“__________”的力量。

2.借用电子计算机和社会学的术语,法律、政令是社会统治管理的硬件,相对而言,民俗则是社会统治管理的___________。

5.在远古时期,春风吹拂,冰雪消融,万物复生,被严寒冬天困在土垒房中的农夫感受到了春的气息,纷纷出门,到河边洗涤冬季积下的污垢。

在他们看来,水能洗去一切赃物,拔除一切不祥。

此即后世所谓的“___________”习俗。

3.当年红军长征路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刘伯承同志就采取“_________”的民俗形式,与少数民族首领结拜为兄弟,使红军避免了民族纠纷带来的生存威胁,并及时摆脱了蒋军追兵的侵袭。

4.据研究,我们古代先民一年的生活节奏在文明初期仅分出二个节拍——春季和___________。

6.殷人的先妣为“___________”,后人以她为高媒。

8.《格萨尔王传》是___________。

7.民俗传播的___________比口承形式的载体更进了一步,它是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凭心意悟性的载波样式。

9.近代浙杭地区,新娘入洞房时,地上铺几条麻袋,新郎在前,新娘随后,履之而行。

麻袋辗转传递,直至洞房前。

袋与代同音,也即传代之意,俗谓“___________”。

10.神农、黄帝,皆为___________之后裔。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过春节?3.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2.为什么说民俗的法约(规范)能力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着?三、分析题:(25分)英国班尼(C.S.Burne)女士在《民俗学概论》(The Handbook Of Folklore)中说:“民俗学是一个概括的名词,其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流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传留于文明民族中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

民俗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民俗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民俗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的春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A. 正月初一B. 正月十五C. 腊月三十D. 正月二十答案:A2. 以下哪个节日与月亮有关?A. 端午节B. 中秋节C. 清明节D. 重阳节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A. 春节B. 端午节C. 七夕节D. 元宵节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惊蛰D. 立冬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剪纸B. 刺绣C. 陶瓷D. 油画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二胡C. 琵琶D. 钢琴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A. 秧歌C. 龙舞D. 芭蕾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歌剧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A. 皮影戏B. 木偶戏C. 京剧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A. 贴春联B. 吃月饼C. 赏月D. 送圣诞礼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的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答案:A, C, D12.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A. 吃饺子B. 吃火鸡C. 赏月D. 赛龙舟答案:A, C, D13.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油画C. 剪纸D. 刺绣答案:A, C, D14.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钢琴C. 二胡D. 琵琶答案:A, C, D15.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A. 京剧B. 歌剧C. 越剧D. 黄梅戏答案:A,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年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对)17.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对)18.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学》复习题一、填空1、主要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民俗学2、创用“民俗学”名词Forklore概念是哪位学者汤姆斯(W·J.Thomas)3、人民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口头文学样式叫做民间文学4、中秋节最恒定的主题是阖家团圆5、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6、下列哪项与其它三项的题材不同 DA、《后羿射日》B、《女娲造人》C、《黄帝战蚩尤》D、《鹿回头的传说》7、下列不属于民间叙事长诗的是 CA、《嘎达梅林》B、《阿诗玛》C、《我的幺表妹》D、《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8、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9、钟敬文奠定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基础,素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

10、周岁礼是诞生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也是标志着小孩子进入人群、得到家族承认的仪式。

11、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故常采用干栏式的建筑方式。

12、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所举行的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是为纪念屈原。

13、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被称之为民俗文化的历史延续特征。

14、唐代《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类型的故事。

15、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学术活动在北京大学发起,后来扩展到杭州、广州等地。

二、名词解释: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

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

像《女娲补天》、《仙山的传说》、《精卫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虫鱼鸟兽,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三、简答:1、简述民俗的基本特征。

答:(1)历史性(2)地方性(3)传承性(4)变异性中华民俗的特点是什么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它的文化也是个复合整体。

其中有为文人学者所阐释的历史文化大传统,也有诸多为各地各民族民众传承和践行的文化小传统。

中国历史文化大传统和民俗文化小传统在几千年里密切互动和互补,形成一个多元一体,内容丰富的动态平衡体系,民俗就是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到底怎样全面认识民俗?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

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物质的或精神的),但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民俗的最本质特点,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即顾颉刚先生所说的由“垒层的”方式所造成,而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

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某一民族或群体的民俗突然改变或突然消失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么是因为民族邦国战争,某一民族或群体突然被灭亡,战胜者强迫战败者改变自己的民俗或信仰;要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某个民族或群体骤然消亡,该民族或群体的民俗也就因此湮没无闻了。

一些古代“失落了的文明”,如南方创造了良渚文化、北方创造了红山文化的民族或群体,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况。

2、民间文学包括哪些内容?答:我国民间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种类。

3、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说明有哪些民俗活动内容。

答:汉族的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端午节,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戴香包、系五彩丝线,插艾枝等是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内容。

4、神话有哪些特征?答:1、神话对创造和传承它们的人来说是一种事实,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活动,是关于他们的祖先的功过的“真实”记录。

2、神话对创造和传承它们的人来说是神圣的。

3、神话的内容一般都是关于万物的起源。

4、神话中的主人翁一般都是神、半人半神的英雄和具有神性的动植物。

5、简述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答:神秘的色彩最怕事实冲涤,迷信的积垢需要科学清扫。

思想的雾霭不能靠利斧驱散,历史的现象需要从历史角度解释。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神秘文化,是光怪陆离的复杂共同体,是精华与糟粕交融的意识形态。

它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有无孔不入的市场,有衰荣再生的能力。

本书从择吉术之产生与发展开始讲述,接着介绍了择吉术之基础理论、奇趣的天干地支、凝练而辩证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神奇配合等。

四、论述:1、以您当地的民俗文化事象为例,阐述如何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答:(1)海南的民俗文化旅游应根据当地情况而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继续进行海南省旅游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国际一流文化旅游地:同时抓紧海南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争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对海南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重视文化内涵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将文化内涵融入城镇建设、旅游服务、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各个方面,塑造独特的旅游城市形象。

(2)创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应大力发展本地区特色旅游城镇的各自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加强对特色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

坚决不盲目效仿热门旅游景区的建设,避免相似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竞争:重点打好“民族文化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旅游特色精品,尽快树立几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2、以您当地的民俗文化事象为例,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答:(1)黎族织锦图案是体现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

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

据不完全统计,织锦图案有10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

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

人形纹主要有婚礼图、舞蹈图、青春幸福图、百人图、丰收欢乐图、人丁兴旺图、放牧图、吉祥平安图等,它寄寓了人们对生育繁衍、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黎族妇女通过夸张和变形的工艺创造手法,把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反映在织物上,使图案造型具有可视性和艺术性。

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图,它主要流行于乐东、三亚、东方等市县,是典型的人形纹样,它将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亲以及送彩礼和拜堂等活动场面反映在筒裙上,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

其场面开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风情。

(2)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3、实现法律制度与行政行为保护的互动4、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本学期《民俗学》课程您学到了哪些内容?对于本课程教学您认为有何改进建议?答:1、什么是民俗学2、口头民俗学3、风俗民俗学4、物质民俗学5、民俗学研究改进及建议如下:1、建议学校多给我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2、建议学校加大教学硬件的投资,让同学们能更加近距离的感受这门课程的魅力。

4、针对河南平坟事件,谈谈您对丧葬民俗改革的认识和建议。

答:(1)河南平坟事件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事件,河南周口“平坟”,引发关注,激起民愤,特别是在国务院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明确删除“强制平坟”条款后,仍一意孤行坚持“平坟”,遭到社会各界人士和绝大多数网民口诛笔伐,可谓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十分重视丧葬传统的,古语有言:“入土为安”。

从这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有着死后入土的传统,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筵席下来的传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了得,河南平坟所采取的强制手段并能去除人们这几千年来的“心病”,祖坟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民众认为祖坟被平是对祖宗先烈的不敬,是自己的罪过,为此强烈抵抗平坟,这对社会的和谐与百姓的安居乐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如果中国要进行丧葬改革,我认为应该循序渐进的来展开,首先,要先进行大力的倡导和宣传,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其从心底里接受丧葬改革。

其次,要加大政府投入,推行惠民利民的丧葬政策,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礼仪为核心来展开工作,第三,要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树立执法威信,对破坏丧葬管理制度的犯罪分子予以严厉打击。

第四,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多远丧葬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