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法治中国[优质PPT]
合集下载
中考总复习道德与法治复习四: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27张PPT)课件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包括总则、物权、合同 、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共1 200多个条文,覆 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民法典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高空 抛物坠物、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民法典均进 行了直接回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民法典还体现了对疫情防控有针对 性的考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 D) A. 公民应接受政府的领导,无条件地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 B. 只要符合公共利益,政府行为无须在意公民的个人利益 C.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渎职、挪用救援款物等违法行为 应负刑事责任 D.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3)如何才能让民法典的价值观念及精神深入人心?
①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 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学习民法典,做尊 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③每个公民认真学习,了解相关内容,自 觉遵守民法典等。
2021年中考命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法律( ) A. 由国家A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具有普遍约束力 D. 约束的范围比道德广泛
2.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 变化:“守护头顶的安全”“网贷被套路不用怕”“孩子给游戏大额 充值可退款”等新规。这表明( ) D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 ②法律与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民法典保障了我们从出 生到去世不再受到任何侵害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政治和法治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复习课件(共15张PPT)
12.国家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
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
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
A 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该制度的实施有利
于( )
①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法定权利
②司法机关依法行政
③促进公平正义,消除腐败
④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从法律的有效实施角度看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司法机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纷止争监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a
法 第治 八中 课国
建 设
法治国家 (目标)
法治政府 (主体)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
D 句话强调的是( )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B.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环节 C.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5.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
D.③④
9.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 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
D 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D.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
10.深圳宪法公园是全国首个公民自主宪法宣誓平台。 公园设置”古今说法”、“法在身边”、“普法园 地”等展示区域,成为普法宣传教育的窗口。市民
B 合宪性审查旨在( )
①维护公民权利 ②确保执政为民 ③维护宪法权威 ④保障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三张清单,其实质既是依法行政,也是从法治层面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应:乱作为) ◇“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对应:不作为) ◇“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对应:放宽市场准 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作用)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难点突破5:关于政府职能的几个说法
1.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不是全能政府。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建设职能科学的服务 型政府、有限政府。(“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提醒:行政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改革)
2.政府职能不同于国家职能。
B
③方便行政复议申请人参与行政机关的民主决策
④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护其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全国新课标卷) 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
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
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 40%,办事时间
1、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
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明。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2、备案审查: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
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合宪性审查又称宪法监督。 全国人大要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问题进行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重点突破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难点突破5:关于政府职能的几个说法
1.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不是全能政府。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建设职能科学的服务 型政府、有限政府。(“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提醒:行政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改革)
2.政府职能不同于国家职能。
B
③方便行政复议申请人参与行政机关的民主决策
④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护其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全国新课标卷) 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
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
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 40%,办事时间
1、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
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明。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2、备案审查: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
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合宪性审查又称宪法监督。 全国人大要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问题进行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重点突破
建设法治中国民主与法治精品PPT课件(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政府的作用
含义 按照法治原则运作
含义及核心
依法行政
意义
促进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
要求
提高政府公信力
原因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
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 样
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与道德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名师微课堂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民主 与法治 精品PPT 课件( 第2课时 凝聚法 治共识 )-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民主 与法治 精品PPT 课件( 第2课时 凝聚法 治共识 )-PPT 课堂说 课稿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教材P55) 解读:出自《慎子·逸文》。慎子曰:“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 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说的是法 律、法规、法令、法度、法治源自于人类的进化,并非空洞无物,天外来客,所以人 们要学会使用法律法规知识治理家庭、单位、国家,使其顺势为昌,扬长避短,循序 渐进。
[名师微课堂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民主 与法治 精品PPT 课件( 第2课时 凝聚法 治共识 )-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民主 与法治 精品PPT 课件( 第2课时 凝聚法 治共识 )-PPT 课堂说 课稿
课内总结
凝聚法治 共识
[名师微课堂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民主 与法治 精品PPT 课件( 第2课时 凝聚法 治共识 )-PPT 课堂说 课稿
——《人民日报》
[名师微课堂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民主 与法治 精品PPT 课件( 第2课时 凝聚法 治共识 )-PPT 课堂说 课稿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法律 ②从内容上看: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
基 至上 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本 特
原因 坚持
征 良法 表现
之治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 律的效力。
①良法应内容合理(听取各方意见,符合需要,符合公平正义); ②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涵盖各方面)
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 才有法治国家。
2.建设法治国家
总体 要求 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措施
推进宪 法实施
建立完 备的法 律体系
原因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要求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拓展延伸】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 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 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相 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已经形成。 ◇法律层级: ◆五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效力层级: (1)宪法至上;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原因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要求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 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PPT
Rule of law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全面依法治国与社会文明
依法治国重在全面
1. 改进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包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普 法意识等措施。同时,着力解决法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司法公正性和可信度。 2. 推动全民法治:通过加强宪法教育、加强基层法制建设、扶持公益法律援助等措施, 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让公民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 守法律法规。 3. 促进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提高公民的法治文化素养, 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国际 法治的认识和贡献。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主题,应当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的工 作,提高国家安全保障的与国家安全的建设和维护。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安全威胁和 挑战,确保国家安全和各国人民安全。
VIEW MORE
社会文明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目标
1. 建设法治社会是实现社会文明的必要途径。全面依法治国可以促进公正、公平、公开的社 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确立和落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2.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法制宣传,可以有效地遏制各种违法行为和不良习惯,推动社会秩 序的规范化,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也可以加强公民法治观念教育,提升全社 会的法律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和文明习惯。
经济规则统一
针对,更多内容包括: 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保障,规范市场竞 争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强化监管: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监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维护市场秩 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促 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建立多元化机制: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 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与社会文明
依法治国重在全面
1. 改进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包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普 法意识等措施。同时,着力解决法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司法公正性和可信度。 2. 推动全民法治:通过加强宪法教育、加强基层法制建设、扶持公益法律援助等措施, 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让公民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 守法律法规。 3. 促进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提高公民的法治文化素养, 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国际 法治的认识和贡献。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主题,应当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的工 作,提高国家安全保障的与国家安全的建设和维护。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安全威胁和 挑战,确保国家安全和各国人民安全。
VIEW MORE
社会文明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目标
1. 建设法治社会是实现社会文明的必要途径。全面依法治国可以促进公正、公平、公开的社 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确立和落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2.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法制宣传,可以有效地遏制各种违法行为和不良习惯,推动社会秩 序的规范化,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也可以加强公民法治观念教育,提升全社 会的法律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和文明习惯。
经济规则统一
针对,更多内容包括: 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保障,规范市场竞 争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强化监管: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监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维护市场秩 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促 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建立多元化机制: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 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
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体系
Accelerate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02
1.关于机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多内容包括:
2. 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合法性审查的范围、程序、权责等要素,做到规范明确、程序公正、结果可信,为合法性审查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
01
全面推进法治化国家建设
机构体系建设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对政府职能的规范和约束,整合和压缩行政机构,重点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
2.健全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法律服务,建立多元化、具有独立性的审判机构,完善律师和公证等法律职业制度,加强司法保障,推进普法活动,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加强法律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法律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机构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提高机构干部对法律问题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机构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VIEW MORE
加强社会法治宣传教育
Enhanc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society.
Advance the rule of law for all and cultivate a culture of the rule of law.
06
全面强化法律教育
1.关于机构,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2. 建立健全法律教育机制。包括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学校、企业等多方面机构的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对公民、法官、检察官、学生、职工等群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制教育。
2024版依法治国(共43张PPT)pptx
03
依法治国核心要素
科学立法
立法先行
立法与改革相衔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 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 推动作用。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 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 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提高立法质量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 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 到人民拥护。
问题
当前法律体系存在空白、模糊和矛盾 之处,导致法律适用困难。
对策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及时修 订和废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
执法不严问题及对策
问题
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等现象,影响法律权威和公信力。
对策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强化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执 法公正、严格、文明。
司法不公问题及对策
问题
司法领域存在腐败、不公、效率低下 等问题,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 公平正义。
对策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人员职 业保障和教育培训,完善司法公开和 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全民守法意识不强问题及对策
问题
部分公民缺乏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遵守法律法规,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严格执法
01 02
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 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 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 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03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PPT教学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一、 知识梳理 二、 学以致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建 夯实法治基础 设 法 治 中 国 凝聚法治共识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核心知识点
1.法治 2.全面依法治国 3.法治政府 4.厉行法治 5.法治与德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厉 内涵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行
法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治
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 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要求 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确
全
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面 提出
依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
治 国
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本课小结
一、 知识梳理 二、 学以致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内涵
法 治
要求
重要性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 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一、 知识梳理 二、 学以致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建 夯实法治基础 设 法 治 中 国 凝聚法治共识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核心知识点
1.法治 2.全面依法治国 3.法治政府 4.厉行法治 5.法治与德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厉 内涵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行
法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治
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 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要求 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确
全
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面 提出
依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
治 国
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本课小结
一、 知识梳理 二、 学以致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知识梳理
内涵
法 治
要求
重要性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 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024年统编版全面依法治国课件pptx
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自由,体现了人权
保障的精神。
法治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治 原则,要求国家机关和 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
权力制约原则
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了 合理的配置和制约,防
止权力滥用。
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依法治国必须依据宪法进行。
依法治国是宪法的实施和保障, 通过依法治国实现宪法的价值和
意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有利于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 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05
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人的干涉。
司法公开原则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 案件外,司法机关的办案过程 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 社会监督。
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必须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司法效率原则
司法机关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 ,应当提高办案效率,及时审 结案件,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02
宪法与依法治国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 律效力。
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为 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制 度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原 则和基本权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 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
人。
《全面依法治国》PPT统编版课件(2024)
探索
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法治宣传 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2024/1/30
14
04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
2024/1/30
15
司法公正的含义与意义
2024/1/30
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必须严格、公正 、不偏不倚地依法裁判,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公平正义的 维护。
2024/1/30
含义
政府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在行 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据法律法 规的规定,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 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意义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12
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合法行政原则
政府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 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法治经验,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
THANK YOU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2024/1/30
宪法的监督制度包括违宪审查制度、宪 法解释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等,旨在保
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各级人民法 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审判权和检察权,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
10
03
政府依法行政
2024/1/30
11
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与意义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判效率和 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3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相互 理解、相互尊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 神支撑。
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
提出中国方案,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更 加完善。
• 促进作用:法治还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法律和政策,可以推动经 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 福感。
02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hapter
宪法地位与功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和社 会创造力。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
明确政府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 督。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01
02
03
完善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 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 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 大行政决策程序。
推进决策公开
及时整改。
B
C
D
监督执纪问责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 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派驻机构
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强化派驻机构的监 督职能,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 势。
06
拓展国际视野,参与全球治理 体系变革
Chapter
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机制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 织的法治合作
红色简约第七课时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PPT模板
6.我国开展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有哪些积极意义?
(1)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 健康有序发展。 (2)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有利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依法打击不法生产经营者,促进其依法规范经营。
6.建设法治中国,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国家: ①科学立法,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法治体系。 ②提高立法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执法部门: ①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不徇私枉法,不以言代法,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3)司法部门: ①公正司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让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公民(青少年): ①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律己;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 履行义务。 ②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击违法犯罪惩治腐败
热点链接
时事1:《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XX~20XX》白皮书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于20XX年3月2日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XX~20XX》 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XX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累 计超过26万件,其中,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民事一审、行政一审、社会 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等案件数量 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表示,最高人民法 院正在研究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为正确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提供 具体操作规范和指引,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全面试行。
3.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意义: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 ②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④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现状:我国法治建设中还存在机制不够健全、滥用职权等影响法治国 家建设的问题。
《依法治国》PPT课件(2024)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 权和检察权。
2024/1/26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司法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5
保障公民权利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机制,为公民提 供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 制,提高政府公信力,营 造良好政商关系。
24
06
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
2024/1/26
25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2024/1/26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群众参与 社会治理的权利。
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2024/1/26
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领导职责,把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 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18
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
完善党领导立法的 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 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提高立法 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 空间执法力度,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治理工作,打击网 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维护网络信息 安全和清朗网络空间。
2024/1/26
28
07
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前景
2024/1/26
29
当前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
统编版教材全面依法治国优秀PPT课件2
治。
1.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果丰硕 C.已完全做到了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
A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制”与“法治”一字之 差,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的阶段, 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C、D 观点太绝对。]
因此,“良法善治必”意味须着法坚治既持要与一人类手社会抓文明法进步治的方、向相一符合手,也抓要切德实体治现一,国的大国情力与特弘色。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
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理解: 坚持依法治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 除上图所列法律外,我国还有哪些针对特定群体的优待和保护的法律? 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
(2)要求 (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
(1)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一国的法治体系总要与该国的国体、政体相适应,规定并反映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等,从而具有显著的“个性”。
本
课
小 结
为什么坚持
依法治国
决定因素
地位
怎么样坚持 依法治国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原因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政治制度。 (2)要求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依照法治侧重形式还是偏重实质
4.法治与法制
区别:
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 强调了人民主权。
法制只是强调形式意义方面的内容,而法治既 强调形式意义的内容又强调实质意义的内容。
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强调“以法 治国”的制度、程序及其运行机制本身,它所 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也正是法治的第一方面(形式意义的法治) 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但另一方面,仅仅强调法 律的形式化方面,还并不能揭示法治(尤其是 实质意义的法治)的更深一层的内涵。
广义的(substantive)法治扩展了狭义的概 念,内涵包括保障人权及各种自由等基于法治 的个人实质权利。
——维基百科
国内学者们
法治内涵的多样性除了表现为不同论者的观点 之间的差异外, 还表现为有些论者本人对法治内 涵作出了多种指向的、多层面的界定。
原因在于法治范畴在不同的言说语境下有着不 同的具体指向, 使得论者们在给它下定义时不得 不考虑这些指向。
司法独立、司法审查、律师自由
外在道德
内在道德
正义、自由、公平等价值要素
法律的解释和执行
富勒认为, 法律的内在道德, 即法治原则可以为 不同的法律实体目的即外在道德服务,
“法律, 单纯作为秩序来说,包含了它自己固 有的道德性, 如果我们要建立可以称为法律的 任何东西, 甚至是坏法律, 就必须尊重这种秩序 的道德性。”
法治与法治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一、法治范畴
1.法治的内涵 2.法治的特点 3.法治的类型 4.法治与法制 5.法治与神治、德治、人治的比较 6.法治实现的条件
1.法治的内涵
西方法治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两重意义说������ ������ ������
������ ������ 英国思想家戴雪的四种解释说 现代美国法理学家拉兹及富勒的八原则说
英国的个人权利不是来自宪法的先行设计、 安排, 而是经由法院针对具体案件所作判 决积累而成。这恰恰透现了英国法治成长 的典型路径, 也即是哈耶克后来所总结的 进化论的或曰经验理性主义的法治模式, 它与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的建构理性主义 法治道路相映成趣。
美国法学家富勒( Lon L. Fuller) , 提出了法治的 八项原则, 即法的一般性、公开性、不溯及既往 (可预见的)、明确性(清楚的)、没有矛盾(法律规 定的一致性)、能够被遵守、稳定性、官方行为 与法律规定的一致性(被政府执行的)。
法治是依据法律的治理。
治国的方式;
法律价值;说,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和形式意 义上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 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 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 “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等。
亚里士多德为法治下的那个著名的定义是: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 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 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思想
戴雪在其代表作《英宪精义》中第一次较系 统的提出法治的概念: 1、法治意味着法律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 位。 2、法治的平等性和普遍性。 3、宪法性法律在由法院解释或实施时,它们 不是个人权利的渊源,而是个人权利的结果。
4.法治与法制
联系: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 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 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5.法治与神治、德治、人治
(1)神治
又叫教治,指国家借助神灵的权威进行统治。 特征:1、超自然的精灵或神灵被奉为最高权威,
2、宇宙万物都被认为源于神创, 3、为实现神灵与人类的沟通,常有“使者” 或“代言人”。 难题:1、神灵究竟是什么? 2、神灵给谁启示、如何启示?
者?谁是道德的天然匮乏者? “不教而诛谓之虐”——孔子《论语·尧曰》
(3)人治
是指依照社会中某些人特别是社会精英的意志管理国家、 治理社会。
特征:1、社会中的一人或数人被奉为统治的绝对权威, 2、这种权威通常被神圣化或绝对化, 3、社会主要依赖权威人物来治理, 4、这些权威人物的意志不受制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5、社会成员被要求绝对忠诚和服从权威人物的意志。 难题:1、有所谓全知全能、十全十美的人吗?
我国法治的内涵
第一,法律至上。 第二,良法之治。 第三,人权保障。 第四,司法公正 第五,依法行政。
2.法治的特性
第一,法治具有明确性。 第二,法治具有可预期性。 第三,法治具有科学性。 第四,法治具有稳定性。 第五,法治具有社会凝聚力。
3、法治的类型
(1)根据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原因:法治是一个实践的概念, 道德上 的理想与政治上的抱负是法律应担当的 使命, 而法治所关心的乃是法律统治地 位的确立与法律的有效实现。
法治(rule of law),是一个法律原则, 指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具有凌 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
法治至少存在两个主要概念:
狭义的(formal)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不包含 “公正”,但为人提供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 架和程序,依据法律治理事情;
新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拉兹( Joseph Raz)认为, 法治一词在广义上就是它的字 面含义, 即法的统治, 即人们应服从法律并 由法律所统治; 法治的狭义解释, 则特指政 府应由法律统治并服从法律。
法治的基本原则为八项
仅仅强调法治的形式内涵、工具内涵、 程序内涵, 而并不触及法治的外部价值 诉求或政治理想。
(2)德治
指利用伦理教化和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特征:1、某些道德习惯经过长期沿用,成为社会生活的
基本准则。 2、经由社会精英的精制、倡导与推行,这些意识被提升为
官方的意识形态, 3、通过社会化和内在化的教化过程,某些道德准则成为支
配、指导人们行为的有效准则。 难题:谁是教化者?谁是被教化者?谁是道德的天然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