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广东卷(试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1及精品解析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1及精品解析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B.逆温增强C.暖锋经过D.冷锋过境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

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6.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24年广东省新高考地理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新高考地理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新高考地理卷一、单选题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Ⅰ)、快速发展(Ⅰ)和高速发展(Ⅰ)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下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A.土壤更贫瘠地区B.黄河两侧平原区C.暖湿化加剧地区D.贺兰山高海拔区2.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大量回流②政策支持与激励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⑤适宜的气候条件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7-9月相比,2-4月西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4.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

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A.失业工人数量多B.工业闲置用地多C.功能分区较完善D.生产技术水平高6.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功能提升最明显的是()A.休闲游憩B.水源供给C.物流运输D.生态保育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

如表为我国部分城市连续三天的地铁客运量(单位:万人次)统计表。

据此完成(1)~(3)题。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成都6月18日(周748.65 736.5 676.7 372 242.8 236.1 178.14 日)6月19日1193.4 1065 749.4 465 284.9 268.2 225.76月20日1188.4 1088.2 772.6 451 262.6 282.1 221.7读表可知,地铁()A: 集中分布在东部省会城市B: 是客运总量最大的城市交通方式C: 客运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D: 客运量与城市人口数量呈正相关【答案】C【解答】表格显示内陆省会城市也有地铁;据表格不能判断地铁的客运总量是否最大;表格显示周日客运量小于工作日的客运量,说明客运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地铁客运量除了受城市人口数量的影响外,还深受已运营地铁线路长度的影响,D说法不科学。

第2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A: 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 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 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 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2)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A: 五月B: 六月C: 七月D: 八月【答案】BB【解答】(1)高压气流的运动是顺时针方向,因此暖湿气流方向错误,应自副高脊线由东南指向西北。

故选B。

(2)图示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推测时间为六月份。

故选B。

第3题.历史上佤族是一个不喜欢流动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横断山脉和怒山山脉南段。

广东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南地区C. 华南地区D. 华北地区答案:C2. 广东省的简称是什么?A. 粤B. 闽C. 桂D. 琼答案:A3.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哪个部分?A. 东部B. 中部C. 西部D. 东北部答案:A4. 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是?A. 深圳C. 珠海D. 东莞答案:B5. 广东省的气候类型属于?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气候答案:B6. 广东省境内最长的河流是?A. 珠江B. 东江C. 西江D. 北江答案:A7. 广东省的海岸线总长度是多少?A. 4000公里B. 3000公里C. 2000公里D. 1000公里答案:B8. 广东省的人口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几?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9. 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是?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10. 广东省的著名旅游城市有哪些?A. 广州、深圳、珠海B. 广州、厦门、三亚C. 广州、深圳、厦门D. 广州、深圳、三亚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描述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的区域位置。

答: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西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邻湖南省和江西省,南濒南海,是中国南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

12. 简述广东省的经济特点。

答:广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此外,广东省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拥有众多的外贸港口和经济特区,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结束语:以上是广东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2000-2008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都约为2小时,属于大幅减少,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0.5小时,因此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缩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读图可知,长江下游南岸2000年、2008年及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

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

由材料可知,南北岸跨江直线距离相同,南岸跨江耗时比北岸耗时短,可推知跨江耗时的影响因素为通行速度,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行时间,A正确;车道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车流量越大,通行速度越慢,B错误;人口分布越稠密,通行需求越大,车流量越大,跨江通行时间应较慢,C错误;河网密集状况主要影响水路运输,不影响陆路交通,D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路程越长、通行速度越慢,车辆跨江耗时越长。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低位河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被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瀑布跌落式的水流)。

下图为山东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东周河与沂河之间历史上发生过袭夺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河段河流流向描述正确的是()A: BC段东北流向西南B: FG段东北流向西南C: CD段西南流向东北D: CE段东北流向西南(2)袭夺现象出现后,会导致()A: FG段河流流量增大,泥沙沉积增多B: 东周河流域面积变小,水量季节变化变大C: D处河谷变宽,流水沉积作用增强D: C处河流流向改变,C处形成跌水现象(3)有学者认为受溯源侵蚀作用,图中B、E两地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可能的移动方向是()A: B地向C的方向移动 E向C的方向移动B: B地向A的方向移动 E向C的方向移动C: B地向C的方向移动 E向F的方向移动D: B地向A的方向移动 E向F的方向移动【答案】DDC【解答】(1)结合材料低位河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东周河的水位低于沂河,所以东周河为袭夺河,沂河为被夺河。

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的规律可知BC段河流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CD段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AC错误;C处出现河流突然转弯,是袭夺湾,为被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说明袭夺前沂河河流的流向为B→C→E→F→G,袭夺现象出现后,因东周河水位低,CE河段流向发生改变,由东北流向西南,D正确,B错误。

故选D。

(2)袭夺现象出现后,FG段河流失去ABCE段河流的补给,流量减少,泥沙沉积减弱,A错;东周河袭夺沂河后,流域面积变大,水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本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大,B错;D处流量增大落差增大,流水的下切侵蚀加强,河谷变深,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C 错。

2024年新高考广东地理高考真题文档版

2024年新高考广东地理高考真题文档版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Ⅰ)、快速发展(Ⅰ)和高速发展(Ⅰ)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如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A.土壤更贫瘠地区B.黄河两侧平原区C.暖湿化加剧地区D.贺兰山高海拔区2.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大量回流②政策支持与激励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⑤适宜的气候条件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4.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及精品解析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及精品解析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B.逆温增强C.暖锋经过D.冷锋过境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

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6.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23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及答案与解析(图片重绘版)

2023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及答案与解析(图片重绘版)

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A 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 10 页,41 小题,总分值 30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留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需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需保持答题卡的干净。

考试完毕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进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改善局部气候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D. 保护农田作物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四周。

读“1971~2023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存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200 30160 〕m 2520 甲地各月平均气温〕m 12015〔量〔乙地各月平均气温水8010降温甲地各月平均降水气5 乙地各月平均降水400 -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图 1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23 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缘由是A.冰雪融水增加B. 冻土面积扩大C. 青藏高原抬升D. 湖面蒸发增加4.以下关于河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流右岸更简洁患病侵蚀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渐渐增加℃读“2023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2023年新高考地理广东卷试题真题答案解析版(精校打印)

2023年新高考地理广东卷试题真题答案解析版(精校打印)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B.逆温增强C.暖锋经过D.冷锋过境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

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6.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流水的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下图)。

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是()A: 1月B: 3月C: 8月D: 10月(2)不同流速作用下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为()A: 流速较快时,以推移为主B: 流速较慢时,以推移为主C: 流速较慢时,以跃移为主D: 流速较慢时,以悬移为主【答案】CB【解答】(1)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样,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8月时水量最大,因此8月时三种搬运方式同时存在,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2)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由快到慢分别是悬移、跃移和推移,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第2题.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时,下图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A: AB: BC: CD: D(2)冷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绿洲与沙漠、戈壁之间()A: 大气环流的差异B: 下垫面性质差异C: 太阳辐射的差异D: 距海远近的差异(3)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空气对流增强B: 热量交换变缓C: 水汽蒸发加快D: 地面风速增强【答案】CBB【解答】(1)由材料可知,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即出现逆温现象。

故选C。

(2)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下垫面性质差异,B对。

高考广东卷:《地理》科目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高考广东卷:《地理》科目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高考广东卷:《地理》科目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 大幅增加B. 保持不变C. 略有增加D. 有所减少2.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 公路网更完善B. 车流量更大C. 人口更为稠密D. 河网更密集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 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 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 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 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4. 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对流旺盛B. 逆温增强C. 暖锋经过D. 冷锋过境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

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A. 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 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 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 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6. 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A. 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 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 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 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24年广东卷高考地理试题

2024年广东卷高考地理试题

选择题:下列关于广东省地形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广东省全境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 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正确答案)C. 广东省海岸线平直,缺乏天然良港D. 广东省内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广东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正确答案)C. 热带雨林气候D. 地中海气候下列哪项不是广东省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A. 气候温暖湿润B. 平原面积广阔C. 劳动力资源丰富D. 土地资源匮乏(正确答案)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B. 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C. 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滞后(正确答案)D. 拥有广州、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下列哪项是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要问题?A. 煤炭资源丰富,过度依赖煤炭B. 石油和天然气自给自足C. 可再生能源比重高D. 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对外依赖度高(正确答案)广东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包括:A. 城乡差距大B. 土地资源紧张C. 环境污染严重D. 人口迁出量大(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广东省交通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速公路网稀疏,交通不便B. 铁路网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正确答案)C. 水运落后,港口设施不完善D. 航空运输不发达,机场数量少广东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B.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D. 鼓励高耗能产业发展(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总量大,密度高B.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C.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 人口主要向省外迁移(正确答案)。

2022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广东卷)含详解

2022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广东卷)含详解

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选择题后面有各选择的网络投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

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

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4.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

2023年高考真题——地理(广东卷)

2023年高考真题——地理(广东卷)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A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D 14. C
【19题答案】
【答案】(1)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气候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表层海水迅速冷却,形成海冰,上、下层海水密度差减小;冬季风势力增强,对马暖流势力减弱;北部海域结冰,寒流减弱,寒暖流交汇减弱,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降低;气温降低,南北侧环流减弱,西部上、下层洋流交换减弱。
A.①B.②C.③D.④
10.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
A.CO2量减少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D.人类干扰越小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省广州市地理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广东省广州市地理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地理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适合热带雨林生长B、北极地区终年严寒,植物生长缓慢,多为苔原植被C、地中海沿岸气候干燥,适合热带草原生长D、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适合热带沙漠植物生长2、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B、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C、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以下关于黄河流域农业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均匀,适宜种植水稻B、春季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适宜种植小麦C、夏季降水丰富,冬季干旱少雨,适宜种植棉花D、全年干旱少雨,适宜种植玉米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B、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地区D、黄土高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B、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渔场C、黄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D、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6、下列关于世界地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马逊雨林位于非洲B、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南极洲C、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D、尼罗河发源于非洲7、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东部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寒冷B. 南北温差大,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C.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东部地区气候湿润D. 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8、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正确的是:A. 根据地形和气候划分,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大区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C. 根据行政区划划分,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D.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划分,分为农业区、工业区、矿区9、以下哪个地区属于世界三大地震带之一?A. 欧洲中部B. 美国西部C. 非洲东部D. 亚洲东南部 10、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A. 赤道地区B. 北极地区C. 撒哈拉沙漠D. 东京地区11、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B.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C.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以喀斯特地貌著称D.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北部,以草原著称12、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B.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C. 黑龙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注入东海D.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注入南海13、在以下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 沙漠化B. 城市化C. 气候变暖D. 土地荒漠化1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大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15、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是恒定的16、题干:下列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B.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C.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D.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东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现象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广东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流水的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下图)。

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是()A: 1月B: 3月C: 8月D: 10月(2)不同流速作用下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为()A: 流速较快时,以推移为主B: 流速较慢时,以推移为主C: 流速较慢时,以跃移为主D: 流速较慢时,以悬移为主【答案】CB【解答】(1)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样,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8月时水量最大,因此8月时三种搬运方式同时存在,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2)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由快到慢分别是悬移、跃移和推移,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第2题.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时,下图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A: AB: BC: CD: D(2)冷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绿洲与沙漠、戈壁之间()A: 大气环流的差异B: 下垫面性质差异C: 太阳辐射的差异D: 距海远近的差异(3)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空气对流增强B: 热量交换变缓C: 水汽蒸发加快D: 地面风速增强【答案】CBB【解答】(1)由材料可知,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即出现逆温现象。

故选C。

(2)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下垫面性质差异,B对。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读图A和图B所示的两种地貌,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河漫滩(2)图B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 流水侵蚀B: 风力沉积C: 风力侵蚀D: 流水沉积【答案】CB【解答】(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图所示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名称是山麓冲积扇。

故选C。

(2)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B图所示地貌位于西北内陆,是沙丘地貌,其形成原因是风力沉积。

故选B。

第2题.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时,下图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A: AB: BC: CD: D(2)冷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绿洲与沙漠、戈壁之间()A: 大气环流的差异B: 下垫面性质差异C: 太阳辐射的差异D: 距海远近的差异(3)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空气对流增强B: 热量交换变缓C: 水汽蒸发加快D: 地面风速增强【答案】CBB【解答】(1)由材料可知,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即出现逆温现象。

故选C。

(2)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下垫面性质差异,B对。

该效应大气没有形成环流,A错。

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错。

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错。

故选B。

(3)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A、D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
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
4.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增温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D.局地气流下沉
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 表1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6.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 .0 B .
31
C .21
D .3
2 7.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原因是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 .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8.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 .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 的发展
B .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 .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成城市CBD
D .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9.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

表2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

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沈阳
10.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 .增加了对CO 2的吸收
B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 .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11.图4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
城市远郊农业、农村区
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 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
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生活区 城市新开发区
科研文教区
传统与新兴工业并存的工业区 图例
A .城市空间形态呈放谢状,其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 .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 .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