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课流程

合集下载

华师一生物实验课开设流程

华师一生物实验课开设流程

生物实验课开设流程一、新生实验课要求教育:1、制作实验课要求的教学视频,统一要求,严格要求。

2、任课教师将各班进行实验课分组,6——8人/组,并指定小组长。

二、实验前:3、学期开始报实验计划在学期开始,备课组根据教学情况与实验室实际情况,报本学期实验开设的计划。

4、集体备课、预实验每次实验课前,备课组全体教师、实验教师必须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备课时间必须比实验课开课提前一周以上。

对于争议比较大的、较难、较复杂的实验,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均需进行预实验。

5、实验教师准备实验教师按集体备课的既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布置,包括药品的配制与分装,仪器的准备与配置,材料的采集与预处理。

三、实验中:6、实验课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物实验的基本要求》进行。

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负责添加药品、材料、仪器维护,抽查《生物实验的基本要求》执行情况。

四、实验后:7、实验结束工作备课组与实验教师完成交接工作,包括实验室的清洁、仪器损坏情况等,实验教师完成损耗统计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实验教师完成最终的收纳、整理工作。

附:《生物实验的基本要求》生物实验的基本要求为了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特制定如下实验课的要求。

1、不允许将食品、饮料带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后,不得大声喧哗、打闹,不得随意摆弄实验用品。

3、实验过程中,药品、材料必须按需、节约使用,对实验仪器必须爱护使用。

有仪器损坏的行为,必须如实报告并酌情赔偿。

4、实验后,使用过的的器材必须清理、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实验垃圾必须丢入垃圾桶;桌面必须抹干净,凳子必须挂放整齐。

5、实验完成后,实验小组长负责监督该组的实验后整理工作,经老师检查验收合格,方可离开实验室。

6、对不能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验的同学或是小组,将不允许进行下次实验。

生物实验室2011年9月。

生物实验课教案

生物实验课教案

生物实验课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实验课教案1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3、观察蚯蚓的运动。

材料用具: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的装置的用具材料。

方法步骤:1、根据你的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建议参考课本上的插图制作饲养和观察使用的工具。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上,观察他的身体外形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节带共有多少节?(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觉察体表是否有黏液?(3)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你所看到的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他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的`粗细长短的变化。

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他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该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动作比较。

讨论:1、蚯蚓适于在什么样的环境生活,习性是怎样的?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3、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的土壤深层穴居?生物实验课教案2一、实验目的:清晰地看到无机物和有机物。

二、该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0页的一个实验。

无机物和有机物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无机物和有机物,更好地了解细胞的生活,我设计了该实验。

三、教材实验不足之处:1、取材不理想,选用了小麦种子。

2、实验结果不明显,种子燃烧后看不到有机物,只能领会到被烧掉的是有机物。

高一生物实验初中教案

高一生物实验初中教案

高一生物实验初中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呼吸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呼吸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水培豆芽、玻璃瓶、水、鲜叶片、烟囱皿、碘液、磁力搅拌器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烟囱皿,将玻璃瓶倒立放入,并用胶布固定,然后在玻璃瓶内放入一张新鲜的
叶片。

2. 在另一个烟囱皿中倒入一些碘液,然后用胶布将这个烟囱皿覆盖在玻璃瓶上。

3. 将水培豆芽放入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4. 将烟囱皿中的碘液染色试剂溶液灌注到玻璃瓶中,并用胶布密封,确保玻璃瓶内气体完
全与染色试剂接触。

5. 将烟囱皿放置在室内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观察几个小时后叶片以及水培豆芽的状态。

实验结果:观察到玻璃瓶内的碘液染色试剂变为深蓝紫色,说明水培豆芽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了氧气。

实验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与动物类似,也需要氧气来进行代谢和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的呼吸过程,并了解植物呼吸的重要性。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或者使用不同植物的叶片进
行实验比较。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2.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彻底清洗叶片和水培豆芽。

3. 在进行实验时要有老师或者有经验的同学指导。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目标: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细胞的特征和结构,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片,甲醇、细胞样本、眼镜布。

实验步骤:
1. 将细胞样本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甲醇固定。

2. 取一张盖玻片,将其斜着放在载玻片上,让甲醇慢慢渗透。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调整显微镜镜头,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4.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5.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特征,包括形状、大小、细胞核的位置等。

6. 将观察到的细胞特征绘制成示意图,标注重要结构。

7. 将绘制的示意图上交给老师检查,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2. 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清洁。

3.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充足,调整焦距时要小心操作。

4. 在进行细胞观察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保证观察结果准确。

5. 完成实验后,将使用过的显微镜和载玻片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台整洁。

实验评价标准:
1. 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2. 能够观察并描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3. 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胞特征绘制成示意图,并标注重要结构。

4. 能够对细胞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5. 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保持实验台整洁。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备课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提高观察实验的能力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实验材料:
1. 鼠尾草叶片
2. 盐水
3. 显微镜
4. 盖玻片
5. 刀片
6. 水滴管
7. 试管
实验步骤:
1. 将叶片放入盐水中浸泡片刻,使之软化
2. 用刀片切割出一小块叶片,并用水滴管滴入一滴水
3. 用盖玻片盖住叶片样本,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4.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一个清晰的位置后,再转到高倍镜观察
5. 观察叶片中的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总结:
1. 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组成的
2. 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准位置,再转到高倍镜观察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显微镜和刀片等器具时的安全性
延伸实验:
1. 用碘液染色,观察淀粉粒在叶绿体中的位置
2.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实验的能力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叶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植物叶子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
1. 植物叶子样本(例如:植物叶片、显微镜)
2. 水平切片刀、手套
3. 显微镜玻片和载玻片
4. 布片和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叶子样本: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子取下来,清洗干净后放在工作台上。

2. 制作叶子横切片:戴上手套,使用水平切片刀将植物叶子横切成薄片。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取一个叶子横切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水后用另一个载
玻片盖住,放在显微镜上观察。

学生可以调节显微镜镜头来观察叶子的细胞结构。

4. 观察叶子的细胞结构:让学生观察叶子上的不同细胞结构,如表皮细胞、气孔、叶脉等。

5. 讨论叶子的功能:通过观察叶子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蒸腾作
用等。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植物生物学的
认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培养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大学生物实验课教案

大学生物实验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细胞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特点?如何观察植物细胞?2. 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2)观察物体的步骤(3)显微镜的调整与操作3. 实验操作(1)制作植物细胞玻片标本(2)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4. 分析与讨论(1)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2)分析不同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异(3)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5)实验心得与体会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讨论是否积极。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植物细胞相关的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分析、实验操作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生物实验课教案模板范文

生物实验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四、教材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五、实验器材:1.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2. 显微镜3. 盖玻片4. 吸水纸5. 稀释液6. 碘液7. 实验记录表六、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准备实验记录表。

2.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1)将盖玻片放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上,用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注意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记录观察到的结构。

3. 分析实验结果(1)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与教材知识进行对比,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4.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3. 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4. 在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实验效果。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显微镜,避免碰撞和摔落。

2. 操作显微镜时,保持平稳,避免抖动。

3. 观察植物细胞时,注意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图像清晰。

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初中生物实验室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室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室教学教案
实验目的:
1. 观察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结构;
2.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盖玻片;
3. 几种已染色的细胞标本;
4. 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将一张盖玻片放在显微镜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2. 取出一个已染色的细胞标本,将其放在盖玻片上;
3. 用显微镜调整好倍数,观察细胞结构;
4. 用实验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5. 打开显微镜放大镜头,取出细胞标本,清洁显微镜。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摔碎;
2. 调整倍数时要轻点微动,避免损坏;
3. 观察时要注意调整光亮度和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像;
4.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洁工作台和显微镜。

实验后讨论: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哪些特性?
2. 细胞结构的不同部分各有何功能?
3. 为什么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延伸:
1. 自己制作染色的细胞标本,观察不同的细胞结构;
2. 观察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有何不同之处?
实验评估:
1. 实验记录表是否填写完整;
2. 是否能正确观察和识别细胞结构;
3. 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否清晰。

备注: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细胞结构,加深对细胞基本概念的理解。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并能独立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初中生物实验趣味课程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趣味课程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趣味课程教案
课程目标:
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习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进行有趣的微生物实验,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实验用具和材料:培养皿、琼脂培养基、蓝色色素、棉签、显微镜等;
2. 实验环境:干净整洁的实验室。

活动步骤:
1. 导入: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引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好奇心;
2. 实验一:观察厨房餐具上的微生物:将棉签沾取厨房餐具上的细菌样本,并在琼脂培养基上涂抹,观察生长情况;
3. 实验二: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从自来水龙头中取一些水样,滴在培养皿中,并加入少量蓝色色素,观察生长情况;
4. 实验三: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从校园中采集一些土壤样本,涂抹在培养皿上并加入适量水分,观察生长情况;
5.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状况及其重要性;
6. 拓展:介绍一些有趣的微生物实验和故事,鼓励学生对微生物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活动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积极参与讨论;
2. 学生的表现:能够正确使用实验用具和方法,对微生物有一定了解。

扩展活动: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环境中采集微生物样本,并进行实验观察;
2. 制作微观世界模型:让学生用纸板和颜料制作微生物模型,加深对微生物的印象。

通过这样一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微生物实验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他们今后更深入地探索生物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课实验设计方案

生物课实验设计方案

生物课实验设计方案一、引言生物课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设计一个生物课实验方案,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来验证理论。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水生植物(如水葱、水蕹等)2. 透明水槽3. 钳子4. 过滤纸5. 滤水瓶6. 光照设备(如荧光灯或日光灯)7. pH试纸8. 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水生植物,将其根部洗净并去除多余的叶片。

2. 将透明水槽中注满适量的水,并放置于光照设备下。

3. 将水生植物放置在透明水槽中,确保它们浸没在水中。

4. 用钳子夹起一片水生植物的叶片,并将其通过滤水瓶的塞子部分悬于水中,确保叶片表面不接触水。

5. 将透明水槽放置在光照设备下,并给予适当的光照强度。

6. 记录实验开始时的光照强度(Lux)和水的pH值。

7. 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记录叶片颜色变化,并检测水的pH值和温度。

8. 实验结束后,记录实验结束时的光照强度(Lux)和水的pH值。

五、数据处理1. 统计实验过程中叶片的颜色变化,并根据变化程度对光合作用进行分类。

2. 对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水的pH值和温度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六、结果展示1. 制作表格或图表展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2. 制作折线图展示实验过程中水的pH值和温度的变化。

七、讨论1.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探讨水的pH值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八、实验改进和展望1. 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展望后续实验,可以研究其他影响因素,如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周期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九、实验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钳子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及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

生物实验课教案模板及范文高中

生物实验课教案模板及范文高中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实验原理。

2. 掌握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涉及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材料:生物样品、化学试剂、实验器材等。

2. 工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试管、酒精灯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 清洁实验器材。

- 复习实验原理。

2. 实验操作:- 第一步操作:……- 第二步操作:……- 第三步操作:……- (依次列出所有操作步骤)3. 结果观察与记录:- 观察实验现象。

- 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总结:- 分析实验结果。

- 讨论实验误差。

六、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

2.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3.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

5. 实验讨论。

---高中生物实验课教案范文一、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二、实验目的:1. 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掌握观察细胞的基本技能。

3. 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材料:洋葱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碘液等。

2. 工具:镊子、滴管、显微镜支架、酒精灯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显微镜是否完好。

-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准备洋葱头。

2. 实验操作:- 第一步操作:将洋葱头剥去外皮,取出内层的鳞片。

- 第二步操作: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鳞片,放在载玻片上。

- 第三步操作:用滴管滴一滴碘液在洋葱鳞片上。

- 第四步操作: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压平。

- 第五步操作: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

3. 结果观察与记录:-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特征。

4. 实验总结:- 分析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案
实验目的:
1. 观察并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2.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增强对细胞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大肠杆菌培养液
2. 显微镜
3. 透明载玻片
4. 尖嘴镊子
5. 丝绸线
6. 碘酒
实验步骤:
1. 取一滴大肠杆菌培养液,用尖嘴镊子在载玻片上涂抹一薄层。

2. 滴一滴碘酒在载玻片上,覆盖一块盖玻片,使得液体在载玻片上均匀分布。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首先用低倍镜调焦,找到合适的细胞观察区域。

4. 用高倍镜调焦,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注意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

5. 用丝绸线在载玻片上做标记,以便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分裂过程。

6. 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清洗干净,保存好显微镜和实验器材。

实验总结与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细胞分裂的过程,了解了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和细胞裂变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增强了对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和细胞学知识的掌握。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不仅对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实验,对细胞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课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璃片、生物样本(如洋葱或酵母)、无色碘液、尖头镊子、显微镜调焦旋钮。

实验步骤:
1. 将一片洋葱切成薄片,并用无色碘液润湿片面。

2. 将一片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玻璃片上,用尖头镊子将润湿的洋葱片轻轻移到载玻片上。

3. 放置盖玻片,用显微镜调焦旋钮将载玻片移到显微镜视野中心。

4. 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的整体结构,再用高倍镜逐步放大观察。

5. 观察细胞的核、质膜、质体等结构,并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6. 在实验报告中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分析所观察到的细胞的异同点。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摔落或碰撞;
2. 使用尖头镊子时要注意不要夹伤手指;
3. 观察时注意用低倍镜先定位,再逐步放大观察;
4. 实验完毕后要清洗干净实验器材,并归还原处。

拓展实验内容:
1. 可以观察其他生物样本的细胞结构,如酵母细胞、叶绿体等;
2. 可以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并探讨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实验评价: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一次很好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

大学生物实验课教案模板

大学生物实验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大学生物实验二、授课对象:大学生三、教学目标:1. 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2. 实验器材与试剂3. 实验步骤4. 实验现象与分析5. 实验结果与讨论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次实验。

2. 阐述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1. 介绍实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2. 分析实验原理中的关键点,如反应条件、反应物与产物等。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介绍实验所需的器材与试剂,如试管、移液器、滴定管等。

2. 强调实验器材与试剂的准确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 详细讲解实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每一步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实验现象与分析1. 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2. 强调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的关系。

第二课时一、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2. 讨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分析原因。

二、实验报告撰写1. 讲解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结果与分析等。

2. 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确保实验报告内容完整、准确。

三、总结1. 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强调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四、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

2. 思考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提问、讨论等。

2.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

3. 实验报告:检查实验报告的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

八、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于生物实验课的操作步骤

关于生物实验课的操作步骤

关于生物实验课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取材分析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

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

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

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

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

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天浓度问题。

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

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

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

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1.2.3关于纯度问题。

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蒋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或用自来水代替,则漂洗时,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实验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实验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实验生态环境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以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实验为主题,从实验设计、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实验设计在进行生态环境实验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然后根据实验目的和方法,设计出合适的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择适合高中生进行的实验方法,如调查、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

二、实验操作流程1. 实验材料准备:- 生态箱或温室- 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标本- 测量工具:温度计、湿度计、pH测试纸等2. 实验操作步骤:a) 设置不同环境条件的实验组,比如控制组、温度组、光照组、湿度组等。

b) 在每个实验组中放置相应的生物标本。

c) 对每个实验组的环境因素进行定期测量和记录。

d) 观察生物标本的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a)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

b) 统计和图表可以用来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c) 结果讨论,包括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等。

三、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根据不同实验组的设置和实际观察,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1. 温度实验:- 结果:温度对生物生长有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生物生长受阻或死亡。

- 分析: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限,超出适应范围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2. 光照实验:- 结果:光照对光合作用和生物节律具有重要影响,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 分析:不同生物对光照的需要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生物的特性来确定适宜的光照条件。

3. 湿度实验:- 结果:湿度对水分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 分析:水分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与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促进生物体的健康发展。

2023初二生物实验课例教学案例或流程

2023初二生物实验课例教学案例或流程

2023初二生物实验课例教学案例或流程以下是一份初二生物实验课例教学案例,供您参考: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植物细胞并绘制观察到的图像。

实验器材:
1. 显微镜;
2. 洋葱鳞片叶或黄瓜表皮;
3.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4. 碘液、清水。

实验步骤:
1. 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取一块洋葱鳞片叶或黄瓜表皮;
3. 用刀片将植物组织切成薄片,用镊子取一片放在载玻片上;
4. 用滴管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载玻片上,避免产生气泡;
5. 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节焦距,找到清晰的细胞图像;
6. 用碘液染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7. 绘制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图像,标注各个结构。

实验总结:
1.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2.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镜头的清洁,避免刮花镜头。

生物课实验教案

生物课实验教案

生物课实验教案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现象,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实验材料:1. 小型植物(如豆芽或小型盆栽)2. 两个透明的玻璃罩3. 每个罩子上需要贴一张黑色纸4. 光照设备(如台灯或日光灯)5. 计时器6. 过滤纸7. 高锰酸钾溶液8. 酒精灯或其他火源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将小型植物放置在玻璃罩内,使其受光一侧完全被黑色纸罩住。

2. 将另一个玻璃罩放在植物旁边,不遮挡阳光或光照设备。

第二步:观察光合作用现象1. 打开光照设备,调至适当位置使得植物能够接受光照。

2. 开始计时,并观察植物在接受光照的情况下的变化。

第三步:观察植物吸收二氧化碳1. 将过滤纸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用夹子固定在植物周围。

2. 点燃酒精灯或其他火源,在过滤纸上方给定的位置燃烧。

3. 观察过滤纸在植物旁边的变化。

解释与总结: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植物在受光照下发生光合作用,可以通过其产生氧气的现象来判断。

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而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在光照下释放出的氧气气泡。

另外,在实验第三步中观察到的现象也印证了光合作用的过程。

也就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实验中将过滤纸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而高锰酸钾溶液能够吸收氧气。

当植物释放氧气后,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由粉紫色变为无色或浅粉红色。

这也说明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为O2和葡萄糖。

实验中观察到的氧气气泡以及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都印证了光合作用的发生。

通过了解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我们不仅可以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植物,保护环境,共同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探究课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
1.明确目的:在实验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本实验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明确所做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2.了解原理:通过学习,了解实验依据的原理,并能够在教材中找到理论依据。

3.熟悉实验:熟悉实验步骤、材料和器材,初步弄清设计该实验过程的目的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二)合作探究(共六个环节)
1.明确任务,强化要求:实验前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完成的实验任务。

进一步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组内交流,明确分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存在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明确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该实验是教材中哪一部分知识的具体体现?设计某一步骤、某一环节的目的是什么?解决了上述问题后,组内成员可进一步规划好实验程序并做好分工。

3.掌握要点,完成操作: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实验步骤,结合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按程序逐步完成整个实验操作。

教师应做巡回指导
4.记录结果,得出结论: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记录每步实验的数据、现象等,实验完成后,归纳形成完整的实验记录。

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体会,升华提高:就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通过实验操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6.清洁整理,还原环境:将实验用的仪器、药品等整理归位。

清除杂物及垃圾,还原实验室的待使用状态。

(三)巩固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结果、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2.拓展思考训练:教师设计少量与本实验相关的拓展性思考题和实验类训练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及时批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