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之骨科个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外科学范畴: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
17.无菌术内容: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经管制度。
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23.酸碱平衡的维持:体液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的排泄
24.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水中毒
28.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32.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37.输血适应证: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
38.输血并发症:发热;过敏;溶血;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传播;免疫抑制;大量输血的影响
39.大量输血的影响:低体温;碱中毒;暂时性低血钙;高血钾及凝血异常
44.休克: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44.休克微循环变化: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
46.休克一般监测: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血压;脉率;尿量
47.休克特殊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DIC检测
51.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53.感染性休克
5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75.麻醉前用药目的:
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情;
增强全身麻醉药的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及其副作用;
提高病人的痛域;
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功能;
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
90.全身麻醉并发症:反流与误吸;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高热、抽搐和惊厥。
133.癌症疼痛治疗:
基本原则: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物;以口服药为主;按时服药;个体化用药。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非阿片类镇痛药,阿司匹林;
第二阶梯:轻、中度疼痛,非阿片类镇痛药+弱阿片类,可待因;
第三阶梯:重度,阿片类药,吗啡
辅助用药:弱安定药;强安定药;抗抑郁药
135.病人自控镇痛PCA:
负荷剂量:指PCA迅速达到无痛所需血药浓度,即最低有效镇痛浓度所需药量;单次剂量:指病人因镇痛不全所追加的镇痛药剂量;
锁定时间:指设定的两个单次有效给药的间隔时间,在此期间PCA装置不执行单次剂量指令;
背景剂量:为设定的PCA装置持续给药量。
157.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成为条件性或机会型感染。
160.疖(furuncle)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61.痈(carbuncle)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63.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球菌等。
164.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和面部。病人常先有皮肤或粘膜的某种病损,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等。
180.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多见于损伤程度轻、范围小、无感染的伤口或创面。
二期愈合: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和功能恢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外科处理的伤口。183.常用的急救技术: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病人。
235.移植术:将一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统称为移植术。
740.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740.积累性劳损,又称疲劳性骨折,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骨干骨折。见860
743.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745.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746.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如肱骨髁上骨折,反复暴力复位或骨折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而进行的强力反复牵拉所致。
746.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只是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746.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
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746.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746.骨折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
748.骨折临床愈合规范:临床愈合是骨折愈合的重要阶段,此时病人已可拆除外固定,通过功能锻炼,逐渐恢复患肢功能。规范为: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局部无异常活动;
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拆除外固定后,如为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
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