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实训项目 啤酒游戏

合集下载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实验一:“啤酒游戏”实验1.实验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2)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现实约束条件对供应链系统运营的影响;(3)帮助学生理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表现和根源;(4)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突破习惯思维方式,以系统性的思考寻求最优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2.实验内容在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之后,分角色模拟供应链的订货过程20周以上,按要求作记录,并对订货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安装Windows2000及以上系统和“啤酒游戏”实验软件。

4.实验原理通过观察供应链管理中典型的“牛鞭效应”现象,认识到如何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最小化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问题。

即使一个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后,如果不注重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环境中仍然无法立于不败之地。

5.实验步骤(1)收货:将运输延迟的库存收到当前库存中;(2)发货:按上期收到的订单发货,按照订单量将库存中的货放入与下游间的运输2周延迟中。

发货后做缺货量记录和库存记录;(3)发订单:下游向上游发订单,作记录;(4)收订单:收下游的订单,并作记录;(5)实验结果分析。

6.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号和实验日期;(2)实验目的和要求;(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4)实验原理;(5)实验步骤;(6)实验原始记录;(7)实验数据计算结果;(8)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总结及心得体会。

7.实验结果8.思考题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怎样的波动?如何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答: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需求逐级放大的情况,俗称“牛鞭效应”。

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的主要方法如下:(1)缩短供货时间供货时间长短影响到销售商的安全库存的多少,也影响到销售商的订货量的增加。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啤酒游戏(一)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啤酒游戏(一)

牛鞭第一次实验报告----德国黑啤组(一)实验内容:模拟生产-销售供应链。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下游(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对上游(工厂)的影响,验证牛鞭效应,即一种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

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无法有效的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三)实验过程:五个同学分别模拟供应链中的顾客,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以及生产商。

各级以一周为单位,通过下游的订单量综合自己的库存量,决定向上游的需求量(有两周运输延迟)。

模拟50周并记录数据。

(四)各级商家独立数据分析(1)顾客:前四周需求为4,之后为8。

(2)零售商数据分析:1. 起初三周由于顾客订单数目很少,零售商的订单数目都很少,平均数为3。

2. 从第四周开始顾客订单数开始增多,相应的零售商订单也随之增多。

3. 在顾客订单数目稳定的情况下,零售商由于缺货量越来越多,导致订单数目高居不下。

4. 当姗姗来迟的存货开始增多时,零售商均减少订单或持续几周订单数目为零。

第二轮供货紧张开始,但是这次零售商们增加订单的幅度没有上一次多。

(3)批发商数据分析:1.三个批发商的库存都在8-9天开始由有库存转变到缺货,在18天左右缺货的数量达到最高,然后库存又开始上升,到25天左右达到极值2.批发商的订单变化基本是和库存变化呈负相关的关系,即库存多时少订单,缺货时会多订单3.游戏中亏损最小(库存的最大缺货数和最大库存数小)的小组批发商的库存呈现周期变化了差不多3.5个周期,而中间的批发商呈现了2.5周期,表现最差的批发商甚至连两个个周期都没有经过(一个周期指库存变化由有库存到缺货再到有库存)(4)分销商数据分析:1.以第三组数据来看,分销商库存数量和发出订单的关系是强的反相关线性关系。

即库存越多订单越少;库存越少,订单越多。

2.从三组数据以及最终结果来看,波动幅度越小频率越大,因信息闭塞导致的损失越小。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结论(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达成1. 通过模拟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参与者充分了解了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供应链系统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供应链中库存的特点、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的知识。

2. 参与者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了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 实验扩大了参与者的思考范围,使他们了解到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认识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4. 参与者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找到了问题,并找到了改善的可能。

5. 实验使参与者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牛鞭效应的影响1. 实验结果显示,牛鞭效应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增加。

2. 由于信息不对称,下游厂商在需求变化时,为了减少缺货风险,往往选择多订货,导致上游厂商生产过剩。

3. 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库存水平波动加剧,增加了供应链的成本。

三、抑制或消除牛鞭效应的关键因素与方法1. 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透明度。

2. 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如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等。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作。

4. 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如采用安全库存、经济订货批量等。

5. 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四、实验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供应链管理培训工具。

通过实验,参与者深刻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牛鞭效应的危害。

同时,实验也为参与者提供了抑制或消除牛鞭效应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今后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啤酒游戏实验的经验,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水平。

第2篇一、实验概述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供应链的运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

本实验分为多个阶段,参与者分别扮演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等角色,通过订单送货程序进行沟通,最终实现供应链的运作。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公示(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公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啤酒游戏是一项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点。

本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的认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决策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模拟供应链运作,使学生充分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机制。

2. 理解供应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

3. 认识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4. 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供应链管理知识的能力。

5.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决策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销售人员、库存人员和经理各一名组成。

2. 实验角色:模拟供应链中的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

3. 实验流程:实验共进行13周,每周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各角色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工作。

4. 实验数据:记录各角色在实验过程中的库存情况、订单情况、销售情况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波动:在实验过程中,各角色的库存波动较大,尤其在需求波动较大时,库存波动更为明显。

2. 牛鞭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供应链中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了需求信息的失真和放大,即牛鞭效应。

3. 库存成本:由于库存波动较大,各角色的库存持有成本较高。

4. 缺货成本:在需求高峰期,部分角色出现了缺货现象,导致缺货成本增加。

五、实验启示1. 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供应链中各节点应加强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牛鞭效应。

2.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合理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共同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挑战。

六、实验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充分认识牛鞭效应的原理并深刻体味其对于供应链的影响。

(2)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 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认识信息沟通的必要性。

二、实验原理1、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指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浮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是营销过程中的一种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2、“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

企业的产品配送成为被零售商所夸大的定单的牺牲品;反过来它又进一步夸大了对供应商的定单。

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试着想象客户手中拿着一根鞭子,同时购买心理不停的改变,鞭子也不停的跟着摆动,鞭子越长摆动的越大。

解决长鞭效应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个鞭子缩得越短越好,这样引起的变化也会很小。

三、实验结果分析(一)角色分配(二)数据计算说明:(单位:元/瓶 )(三)结果分析及体味1、消费者——xx(1)实验数据表注明:作为消费者,每天都需要喝啤酒,影响我购买啤酒数量的因素工作日 晴雨表 实际需求量 实际可买到量 短缺数量 1晴 27 26 1 2 晴 32 20 12 3 晴 25 25 0 4 多云 19 18 1 5 阴 16 14 2 6 阴 14 14 0 7 下雨 10 10 0 8 多云 13 12 1 9 晴 18 12 6 10 晴 19 5 14 11 晴 23 8 15 12 多云 14 14 0 13 多云 13 13 0 14 阴 10 10 0 15下雨9929 3524 2920 2435 4515 20买进价 卖出价也有不少,在本例中,我们只简单地选择了天气变化这个因素对于实验所造成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 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 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第()组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啤酒游戏所属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日期 2012年10月18日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异常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5.每个角色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供应商订货6.每个角色计算自己的经营业绩7.每个小组画出订货需求变化曲线图,揭示“牛鞭效应”8.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9.分析策略改进后“牛鞭效应”的变化10.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对策【实验原理】牛鞭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根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简而言之,牛鞭效应指沿着供应链上游移动,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

从而导致安全库存大量增加。

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1、三人组成团队小组,第一次游戏的第一轮开始。

2、零售商根据消费者需求数量(纸牌随机点数)和相关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批发商发出订货。

3、批发商根据零售商需求数量(零售商订货数量)和相关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制造商发出订货。

4、制造商根据批发商需求数量(批发商订货数量)和相关经营数据,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5、第一轮结束,下一轮开始,依次进行,每轮都要重复步骤3、4、5,直到系统提示本次游戏停止。

6、第一次游戏结束。

7、提前期缩短后进行第二次游戏,游戏过程与第一次游戏相似,只是在途时间为1天。

8、信息共享后进行第三次游戏,游戏过程与第二次游戏相似,只是每个角色能够看到供应链上其他角色的相关信息。

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报告范例

情景模拟: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本模拟,了解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假设我们的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两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4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假设与目标
假设各环节上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1元,延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2元(这时意味着下游不能及时喝到啤酒),销售1瓶啤酒可获利5元。

我们制定各自的订货策略,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

三、实验模拟数据
表格说明:发货、库存、利润为负数的请用红色标出。

对上述表格进行简要分析。

画图,例子如下:
来源于课件。

将客户需求、零售商订货量、批发商订货量与制造商生产量画图。

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
五、附录。

(完整)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完整)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啤酒游戏所属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日期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三次实验的游戏进程表和订货需求曲线图分别如下:延迟销售现有库存途一途二订货量供应商延迟货初始值0015000011005100100294051010537108515124840781520500410701067041010007001401000880161001009100610101001010060100011401200001200120000轮次客户需求二级供应商第五组第一次延迟销售现有库存途一途二订货量供应商延迟货初始值001500001150********0015505031001080804001800005909100100670128080700200000810010100100910010000010802909011605606012100115015013709000014801808015702100100第五组第二次轮次客户需求二级供应商延迟销售现有库存途一途二订货量供应商延迟货初始值001500001201300002607303035055050480280805505505066045050780112012089046060910001301301080550501110009090128019090131000100100146040000150040000160040000170040000第三次二级供应商轮次客户需求第五组计算三次游戏的利润如下第一次游戏:销售收入=73*4=292元,从一级批发商获得延迟供货赔偿=47*0.1=4.7元,订货成本=70*2。

5+3*6=193元,库存成本=219*0。

02=4.38元,延迟销售损失=9*0。

1=0。

9元,结余库存亏损=12*2。

5*(1—0.2)=24元。

供应链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供应链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供应链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本实验使用的是供应链啤酒游戏,旨在模拟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和风险管理问题,以及了解供应链各方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实验中,我们分为五组,每组有三人。

我们被告知要从一家啤酒工厂开始,然后在供应链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生产和销售。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供应链,
以获得最多的利润和最少的风险。

实验一开始,我们先通过交流了解对方的能力和优点,为后续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和分销商。

每次选择供应商时,我们需要考
虑到货期、品质、价格等因素。

在选择分销商时,我们要考虑到销售通道、市场分析、竞争情况等因素。

选择错误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可能会导致无法按时交货、货物品质问
题等问题,降低企业的利润和信誉。

在供应链运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调整和协调各个环节,避免因为某个环节的变化而导致整个供应链崩溃。

例如,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一种品质较好但是价格较高
的供应商,我们需要将这个供应商与其他供应商进行比较,在把握质量的前提下,选
择最优的供应商。

在实验中,我还发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
需要不断地沟通、协调,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和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以确保整个供
应链的顺畅运作,获得最高的利润和最小的风险。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供应链是一个多方合作的复杂系统,需要各方高效协调和顺畅沟通。

只有合理规划和管理供应链,我
们才能获得最高的利润和最小的风险。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范文(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啤酒游戏(Beer Game)是一种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游戏,旨在通过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帮助学生和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

本实验旨在通过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深刻认识。

二、实验准备1. 实验人员: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由销售人员、库存人员和经理各一名组成,共计12人。

2. 实验材料:啤酒游戏实验手册、计算器、纸笔等。

3. 实验时间:13周,每周进行一轮,每轮代表一周的供应链运作。

三、实验过程1. 游戏规则:- 零售商:负责接收消费者订单,并向批发商下单。

- 批发商:负责接收零售商订单,并向制造商下单。

- 制造商:负责接收批发商订单,生产啤酒。

- 原材料供应商:负责向制造商提供啤酒原料。

2. 游戏流程:- 第1周期初,零售商库存为12箱。

- 每周初期,零售商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向批发商下单。

- 批发商根据零售商订单,向制造商下单。

- 制造商根据批发商订单,生产啤酒。

- 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制造商订单,提供啤酒原料。

3. 数据记录:- 各小组需记录每周的库存量、订单量、缺货量、订货提前期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波动:实验结果显示,各小组在游戏过程中库存波动较大,尤其在第4、5周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这表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需求信息失真,进而引发库存波动。

2. 牛鞭效应:实验中,消费者需求波动较小,但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订单量波动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牛鞭效应。

这表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导致需求信息被逐级放大。

3. 缺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实验过程中,各小组因缺货而损失了部分订单,同时也承担了较高的库存持有成本。

这表明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平衡缺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以降低整体成本。

4. 团队合作:实验结果表明,团队合作对于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实验一_供应链啤酒游戏

实验一_供应链啤酒游戏

分销商、制造商同样如此。。。 有一周,客户的需求小幅增长了,稳定的供应链被破坏了。
6
2 实验简介
•游戏规则
1)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互独立,下游企业不知道上游企业面 临的需求量(如分销商不知道零售商面临的需求量)。
2)节点企业每周对上游企业下达一次订单,并对下游企业发货 一次。 3)游戏初始时刻,每个节点企业有4个单位库存和8个单位的在 途库存。 4)对于每一个节点企业,每单位库存成本为0.5美元,每单位缺 货成本为1美元。
7
目录
1. 实验目的 2. 实验简介 3. 实验步骤 4. 实验结论
8
3 实验步骤
(1)确定型需求 a. 第1,2周需求为4,第3周开始为6,直至25周; b. 根据需求和库存情况,决定每周的订货量; c. 25周后观察各企业的订单、缺货、库存、成本等变化情况, 并对比分析;
(2)随机型需求 a. 第1,2周需求的均值为4,标准差为2,第3周开始均值为6, 标准差还是2,直至21周; b. 根据需求和库存情况,决定每周的订货量; c. 21周后观察各企业的订单、缺货、库存、成本等变化情况, 并5
2 实验简介
•角色设置 零售商:
假如你是一个杂货店的老板(零售商),你的店中有一种销售量一直稳定的 “情人”啤酒。你每周都给批发商订4箱啤酒。你的仓库里也保留了12箱的库存, 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每次订单要4周后才会送货过来。
批发商:
你是个安分守己的批发商,你代理了许多品牌的啤酒,情人啤酒也是其中之 一。你从各个零售商那里汇集订单,在每周给分销商4箱的订货量,当然, 批发商在其库存中也留了12箱的标准库存。因为你本周向制造商下的订单, 通常约 4 周会送过来。
3).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啤酒游戏供应链实训报告

啤酒游戏供应链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我们选择了“啤酒游戏”作为实训项目。

该游戏通过模拟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性和挑战。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流程。

2. 掌握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游戏规则:游戏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一段时间。

玩家扮演的角色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和供应商。

每个角色在游戏中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2. 游戏过程:- 零售商根据市场需求向批发商下订单。

- 批发商根据订单向制造商下订单。

- 制造商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并向批发商发货。

- 批发商将货物销售给零售商。

- 供应商为制造商提供原材料。

3. 关键指标:- 库存成本:指因库存积压而产生的成本。

- 缺货成本:指因缺货而导致的损失。

- 服务水平: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四、实验结果1. 库存成本:在游戏过程中,各个角色的库存成本波动较大。

制造商的库存成本最高,因为需要承担生产原材料和产品的成本。

2. 缺货成本:缺货成本在游戏过程中也较为显著。

零售商的缺货成本最高,因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缺货会直接影响销售。

3. 服务水平:服务水平在游戏过程中波动较大。

制造商的服务水平最高,因为其生产能力较强。

五、实验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游戏过程中,各个角色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和不对称。

这导致各个角色在决策时难以全面了解市场变化,从而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

2. 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中需求波动的放大现象。

在游戏中,零售商的需求波动较大,而制造商的生产波动较小。

这反映了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滞后和放大效应。

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游戏中,各个角色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降低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doc 7页)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doc 7页)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doc 7页)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实验过程] 一:普通模式1.角色:生产商2.角色:分销商3.角色:批发商4.角色:零售商[实验结果及分析]二:信息共享与不共享的区别共享:不共享:分析:共享信息的成本比不共享的成本少,但还是无法消除牛鞭效应的相应损失。

总结:啤酒游戏充分反应了牛鞭效应,且无法消除。

“牛鞭效应”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如总销售商,或者该产品的生产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实验启示]从这个啤酒游戏的教训,可知:结构会影响系统的总合行为。

不同的人,置身于相似的结构当中,倾向于产生类似的结果。

但是,参与系统的各个份子,常常只见树而不见林,只能针对眼中所见的local 信息,做local 的最佳决策。

不幸的,每个人的local 最佳决策,不见得会导致整个系统的global 最佳决策。

像啤酒游戏里头,不管是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上游制造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自己所能接触的local 信息,做出最符合本身预期的善意、果决、最佳决策,但结局却是不尽其然,信息不对称,各自理性判断但没有相互协调。

结果就是牛鞭效应无法消除,只能通过信息交流适当减少。

供应链模拟-啤酒游戏

供应链模拟-啤酒游戏
工厂(仓库) 配销商 大盘商 零售商
3
供应商通路
生产线
F工a厂ctory
运送时间
订单 Dis配tr销ibu商tor
订单处 理时间
订订单单
Wh大ol盘es商aler
订单
R零e售ta商iler
运送至 客户4
零售商
向大盘商订购啤酒 管理存货水平 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最终顾客的订单
5
大盘商
向配销商订购啤酒 管理存货水平 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零售商的订单
16
Round #4
前置时间 = 3 周
订单处理时间 = 2, 运送时间 = 1
Average demand = 8 冬天 1-5周; 夏天11-15周;冬天 21-25周 Change of roles again
R W WD D F FR
17
Round #5
前置时间 = 3 周
订单处理时间 = 2, 运送时间 = 1
10
11
12
13
14
14
16
17
18
20
Round #6
前置时间 = 3 周
订单处理时间 = 2, 运送时间 = 1
没有能见度 同组成员公开,允许讨论、协商 Change of roles again
R W WD D F FR
21
作业
请利用你在啤酒游戏中领悟到的观念对供 应鍊的问题作一个分析: a) 你们上下游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错?你们
6. 前置时间 = 3 周
允许供应鍊上下游成员互相讨论
13
Round #1
前置时间 = 2 周
订单处理时间 = 1, 运送时间 = 1
啤酒游戏网站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第12组)【实验目的与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

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

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实验原理】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候, 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 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 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 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实验内容与步骤】1、 游戏中有三个角色: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

每组三个人, 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

2、 游戏周期为30周, 每一轮就代表一周。

3、 零售商先向下游客户发货, 再向上游厂商订货。

4、 批发商的责任是卖货物给零售商, 同时每轮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

不过, 所订的货也要过两轮才会到达批发商的仓库。

5、 制造商发货给批发商, 同时每轮又一次机会下订单生产货物。

每轮下的生产订单也要等两轮才进入仓库。

6、 游戏结束后, 每个角色都会生成统计明细情况表和统计总情况表, 每个角色进行数据分析并画出相应折线图。

7、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所有角色都是独立的企业, 目标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也就是收入和成本的差值最大化。

实验数据与记录:1反映市场客户的各期需求量, 零售商、批发商及制造商各期的订购量在一张折线图上。

啤酒 啤酒订单2.反映零售商、批发商及制造商各期的期末库存量一张折线图上, 以观察供应链库存的波动。

3、将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各自各期的利润反映在一张折线图上, 以观察供应链成员利益的波动幅度。

【实验分析】1.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数据分析可知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就是因为实验中组员之间不与上一层商家交流信息, 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 节点与节点之间(即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发生扭曲, 从而导致各环节出现问题, 最后各环节综合作用, 对供应链造成了消极影响。

啤酒游戏要求和规则

啤酒游戏要求和规则

啤酒游戏要求和规则啤酒游戏(Beer Game)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团队合作游戏,旨在通过模拟供应链中的物流和库存管理挑战,展示团队协作、沟通和决策能力。

以下是啤酒游戏的要求和规则:1.参与人数:啤酒游戏通常适用于4-8名玩家组成的团队。

2.游戏目标:团队成员需要通过合理的计划和决策,尽量减少库存积压、订单延期和成本损失,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3.游戏设置:将游戏板放在桌子上,依次摆放表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角色卡片和库存桶。

4.游戏流程:a.初始库存设定:游戏开始时,每个参与者根据规定的初始库存量将啤酒从初始供应商角色处转移至零售商角色处。

b.订单与供货:零售商根据市场需求,向下一级角色(经销商)发出订单,经销商则根据该订单的数量转移啤酒至下一级角色,依此类推。

c.延期与备货:每个角色在接到订单后,仅根据手上的库存数量和接到的订单数量进行供货。

若库存不足,则只供应能够满足的订单数量。

若库存为零,则订单会被延期处理。

d.交流与反馈:游戏的每一周期结束后,团队成员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分享经验并找到改进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e.订单量变化:每个周期开始时,每个角色会接到一个新的订单,该订单的数量可能与前一周期的订单量不同,旨在测试团队应对需求变化的能力。

5.分析与总结:整个游戏结束后,团队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讨论每个环节的表现和改进机会。

比较前后的结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角色协作:每个角色都需要与上下游的角色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物流的顺畅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7.时间要求:游戏中的每个周期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强迫团队成员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培养他们的应急反应和决策效率能力。

8.挑战和竞争:游戏中的供应链环境通常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每个环节的决策都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产生影响。

团队需要迅速应对变化,并尽量优化供应链的整体表现。

9.团队学习:通过反思和总结,团队可以发现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4
15
零售商
8
8
9
9
8
9
10
11
12
13
13
14
15
14
13
12
批发商
9
10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14
16
13
12
生产商
9
8
8
10
11
12
13
14
15
13
12
10
11
14
13
12
供应商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14
13
12
11
10
9
六·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沿着供应链上游移动,啤酒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上游企业安全库存大量增加。除了批量订单产生“牛鞭效应”外,啤酒供货提前期、信息传递时间、运输时间、价格波动、季节变化也对“牛鞭效应”产生有作用。由于各级需求变化的不断放大,导致了安全库存沿供应链向上游增大而累积了大量超过市场需求的库存。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5
14
36
-16
批发商
周数
订货量
销售量
发货量
到货量
库存
0
9
8
8
8
12
1
10
8
8
8
12
2
8
8
8
9
13
3
9
9
9
10
14
4
10
9
9
8
13
5
11
8
8
9
14
6
12
9
9
10
15
7
13
10
10
11
16
8
14
11
11
12
17
9
15
12
12
13
18
10
16
13
13
14
19
11
15
13
13
15
21
12
14
14
14
16
23
20
2
9
8
8
8
12
20
3
9
9
9
8
11
25
4
8
8
8
9
12
20
5
9
12
12
9
9
39
6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12
8
5
43
7
11
12
12
9
2
46
8
12
12
12
10
0
48
9
13
11
11
11
0
44
10
13
10
10
12
2
38
11
14
9
9
13
6
30
12
15
8
8
13
11
21
13
14
7
7
14
18
18
14
13
6
6
15
27
-3
15
12
5
实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训
专业:物流管理
总学时:32学时
开课单位:交通运输与管理学院
班级:经管15.1
开课时间:
授课老师:朱娜
学生姓名:何林
学号:1513010119
供应链管理实训
项目:啤酒游戏
姓名:何林 班级:经管15.1 学号:1513010119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能够模拟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
13
16
15
15
15
23
14
13
14
14
13
22
15
12
13
13
10
19
16
10
12
12
8
15
生产商
周数
订货量
销售量
发货量
到货量
库存
0
9
8
8
8
12
1
8
9
9
8
11
2
8
10
10
9
10
3
10
8
8
8
10
4
11
9
9
8
9
5
12
10
10
10
9
6
13
11
11
11
9
7
14
12
12
12
9
8
15
13
13
13
9
9
13
14
14
12
6
14
12
12
12
12
7
15
13
13
13
12
8
16
14
14
14
12
9
15
15
15
15
12
10
14
13
13
16
15
11
13
12
12
15
18
12
12
10
10
14
22
13
11
11
11
13
24
14
10
14
14
12
22
15
9
13
13
11
20
8
12
12
10
18
五:绘制折线图
周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9
10
12
15
15
15
9
11
10
16
16
13
6
12
11
15
15
12
3
13
14
14
13
10
-1
14
13
16
10
11
-6
15
12
13
8
14
-5
16
11
12
8
13
-4
供应商
周数
订货量
销售量
发货量
到货量
库存
0
8
8
8
8
12
1
9
9
9
8
11
2
10
8
8
8
11
3
11
8
8
9
12
4
12
10
10
10
12
5
13
11
11
11
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在零售商的店里卖给最终消费者。
(三)游戏规则说明:
游戏共12轮,每周为一轮。
订货提前期为两周,其中信息传递需要一周,送货需要一周。
缺货成本2元/周*箱,储存成本1元/周*箱,利润:4元/箱
(四)实验数据:
零售商
周数
订货量
销售量
发货量
到货量
库存
利润
0
8
8
8
12
12
20
1
8
8
8
8
12
2.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异常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
3.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4.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
5.每个角色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供应商订货
6.每个角色计算自己的经营业绩
7.每个小组画出订货需求变化曲线图,揭示“牛鞭效应”
(二)游戏角色分配:
假设只经营一种产品:啤酒。啤酒由制造商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生产出来,先卖给批发商,然后再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