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繁星)》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三首短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三首诗分别是《静夜思》、《春晓》和《登鹳雀楼》。

这些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诗,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诗和短诗,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短诗,理解诗文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诗文中的意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诗文中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短诗,理解诗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诗文的意境。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文的朗读和背诵音频,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2.准备诗文的插图,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准备与诗文相关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世界。

例如,可以播放《静夜思》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在呈现环节,教师可以展示诗文的插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文的意境。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诗文的作者和背景。

《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繁星》(一五九),使学生能够理解短诗的意义,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爱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内容:1. 学习《繁星》(一五九)短诗,理解短诗的意义。

2. 分析短诗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短诗,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繁星》(一五九)短诗的意义,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分析短诗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提问:你们对母爱有什么看法?2. 学习短诗2.1 展示《繁星》(一五九)短诗,让学生自读。

2.2 讲解短诗的意义,解释生僻词汇。

2.3 分析短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等。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短诗中的母爱主题。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情感体验4.1 引导学生想象和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 课堂小结5.2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繁星》(一五九)2. 母爱主题3. 诗歌艺术特色作业设计:1. 背诵《繁星》(一五九)。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繁星》(一五九)短诗的意义,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同时,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提高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表达了对母爱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诵读,体会短诗的韵味,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

3、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体会短诗的韵味,背诵课文。

(2)感受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无数颗闪烁的星星。

这些星星常常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繁星有关的短诗,一起走进诗人笔下的星空世界。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三首短诗,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三)理解诗歌1、学习《繁星(七一)》(1)学生默读这首诗,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场景?(2)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这首诗描写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三个场景。

(4)提问:从这些场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体会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对童年的怀念)2、学习《繁星(一三一)》(1)学生自主朗读,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诗人通过对大海的描写,表达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4)提问: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增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3、学习《繁星(一五九)》(1)学生齐读这首诗,思考:“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心中的风雨”指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和烦恼。

(4)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母亲的依赖和赞美)(四)体会现代诗的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三首诗,思考:现代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1)现代诗的格式比较自由,不像古诗那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繁星》教案【6篇】

《繁星》教案【6篇】

《繁星》教案【6篇】《繁星》教案篇一教学设想: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在教学时,应将学会观察大自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作为教学重点;将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感受作为难点。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仰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二、介绍,了解背景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③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

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参考答案)①略②按时间顺序。

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师生互动)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

讨论为什么“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四年级《繁星》教案5篇

四年级《繁星》教案5篇

四年级《繁星》教案5篇四年级《繁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了解读课文时还不太理解的词语。

2、思考作者看了几次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3、了解巴金先生的生平,他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哪篇课文?谁能把课题写出来?(指名写,写时强调该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写得怎样?(简单评价)3、理解课题:“繁”是什么意思?(多)繁星呢?(许多的星星、数不清的星)4、简介背景:课文是谁写的?1927年的中国还很落后,一群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相约去海外求学,其中就有巴金先生,在乘船去法国巴黎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许多游记,《繁星》就是其中一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导读:文中写了巴金先生几次看星,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预习中你是不是把这些内容都找出来了?请同学们来交流你们的预习成果。

2、指名学生说。

3、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还有别的分法吗?(提示:这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写在旅游的途中,今天我到哪儿了,看到什么玩了些什么?但这篇游记有些不太一样,谁看出来了?前两次并不是在他这次旅游途过过程中的事,而是--回忆。

所以这篇文章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写回忆,一部分写现在)三、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看星的感受。

1、直奔重点段,了解作者的感受:这三段中,大家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在海上,是怎样的情景勾起了巴金先生对以往看星的回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划,用横线划出巴金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的,用括号圈出他看到这样的星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并把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标上小黑点,想想它们的意思。

四年级《繁星》教案(通用13篇)

四年级《繁星》教案(通用13篇)

四年级《繁星》教案(通用13篇)四年级《繁星》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繁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繁星》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巴金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空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爷爷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市人。

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多媒体出示)2、查字典理解词语。

(多媒体出示词语)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多媒体出示)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出示)(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式,感受诗歌的美感;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意,发掘诗歌的深层含义;2.辨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内容1. 诗歌欣赏《繁星》顽强地撒播着希望的种子:让苍穹织就了万点璀璨的星空。

2. 诗歌赏析这首诗歌通过对繁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希望,传递了对明天的憧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观看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星星,并提出问题:你看见过繁星吗?你对繁星有什么样的感受?2.学习诗歌:学生跟读诗歌《繁星》,教师解释生词和诗句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诗歌的朗诵,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

4.情感体验:让学生围绕“希望”这一主题,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请学生朗读诗歌《繁星》,并与上节课的朗诵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进步。

2.诗歌分析:讨论诗歌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3.创作表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繁星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

4.展示交流: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朗诵、诗歌创作和情感表达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诗歌欣赏和表达能力。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星空展览或参加夜间观星活动,增强对繁星的直观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版画或手工制作,以繁星作为主题,创作自己的作品,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八、课后作业1.背诵《繁星》这首诗歌;2.完成诗歌朗诵的练习;3.思考并记录对繁星的感受和理解,准备分享。

以上是本次《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朿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繁星》教案一、教学目标c.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学习,扩大词汇量,学习并运用一些诗歌中的优美词汇。

a.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b. 通过学习《繁星》,引导学生感受星空的美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学会欣赏诗歌中的自然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短诗三首》中的《繁星》这首诗的内容,掌握基本的诗意和诗歌语言特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绘夜空美景的诗歌——《繁星》。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短诗,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星空世界。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基本的诗意。

通过对诗句的解读,让学生了解诗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描绘星空的美丽景象。

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用词精准、修辞手法等。

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展示星空图片、播放诗歌朗读录音等)。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星空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播放诗歌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如何描绘星空的?”“你喜欢夜晚的星空吗?”等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习新课: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用词精准、修辞手法等。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星空景象,与诗人进行对比,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点拨、总结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题以及对生活的启示意义等深层次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歌的美和魅力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板书:短诗三首,繁星、藤萝、永不漫灭)师: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首短诗的诗题依次是繁星、藤萝、永不漫灭,大家记住了吗?(生齐读)②简介作者。

师:这三首短诗都是现代诗人郑愁予先生所作,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你们有听说过他吗?(引导学生回答)板块二研究课文,认读生字新词1.整体朗读。

师:我们先来整体朗读一遍《繁星》,用诗歌的语言感受夜晚的美好。

(全班齐读)2.认读生字新词。

(1)师:现在我们来认读一些生字新词,第一个是“漫”,谁能读一下这个字?(生齐读)(板书:漫)①解释“漫”字。

师:漫,就是指广阔、不受限制的意思,我们可以说“大海漫漫”,表示大海的辽阔无边。

②指导书写“漫”字。

(出示课件)(2)师:下一个生字是“涛”,谁能读一下这个字?(生齐读)(板书:涛)①解释“涛”字。

师:涛,就是指波浪、波涛的意思,我们可以说“波涛汹涌”,表示海浪翻滚的情景。

②指导书写“涛”字。

(出示课件)(3)师:接下来是“繁”,谁来读一下这个字?(生齐读)(板书:繁)①解释“繁”字。

师:繁,就是指繁多、众多的意思,我们可以说“繁华盛世”,表示盛世的繁荣。

②指导书写“繁”字。

(出示课件)(4)师:最后一个是“藤萝”,谁来读一下这个词语?(生齐读)(板书:藤萝)①解释“藤萝”。

师:藤萝,就是指藤蔓爬满的景象,我们可以说“藤萝盘旋”,表示藤蔓纵横交错的情景。

②指导书写“藤萝”字。

(出示课件)板块三感受诗歌韵味,理解诗歌意境1.分组朗读。

师: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朗读一遍《繁星》,注意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分组朗读)2.理解诗歌意境。

(1)师:诗歌是用语言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艺术,那么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描绘了什么景象呢?(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表达方式)(3)师: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星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九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

这首诗是冰心的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繁星点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他们对文学的感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同时,通过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1.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独立欣赏和评价诗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繁星(一五九)》,让学生了解冰心的文学地位和诗歌创作背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力。

三、学情分析在开始对四年级下册的第九短诗《繁星(一五九)》进行教学之前,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诗歌。

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诗歌的美。

然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解读。

其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和想象能力。

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四年级《繁星》教案3篇

四年级《繁星》教案3篇

四年级《繁星》教案3篇四班级《繁星》教案范文通用3篇1一、教学目标:1、树立喜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干茶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2、学习并运用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课时支配:三课时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商量法第一课时全体朗读〔一〕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春》《秋》,本文选自《海行杂记》,某年到上海学习,某年乘“昂热”号在航行期间撰写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字词1、四字短语:半明半昧摇摇欲坠2、多音字:和模3、形似字:莹萤荧坠堕〔三〕理解课文本文短小精干,思路清楚写作线索:观看星星自读习题:1、说出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

2、三次观星观看到的星有什么不同?每一次观星的感受受否相同?3、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同学完成并了出提纲互相商量:1、写作挨次:时间挨次〔从前三年前如今〕2、见书。

依恋――亲热--知心、舒心4、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看和感知逐步深化。

〔四〕揣摩语言:同学找出文中写得好的句子,谈谈为什么好?〔好在何处〕老师明确:1、修辞〔比方、拟人、排比〕2、想象和联想〔五〕作业:1、字词2、造句四班级《繁星》教案范文通用3篇2学习目标:1、观赏美丽的语言,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会观看大自然。

2、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绽开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为主,商量释疑,老师点拔。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联想,引入文题。

〔1〕、出示名为《星星的思念》、《摘星星》、《紫色的星月》三幅图片,并出示图示解说。

同学观赏。

〔2〕、激发同学观赏爱好,调动同学思维,回忆学过的诗文,描绘出你心中的最美的星星。

〔3〕、老师点评,导入文题。

同学们描述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星星,说得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9.短诗三首XXX《繁星》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1.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不多,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啊、膝”等字的音变和易误读的字,指导“繁、藤”等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理解“永不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

3.表达运用在指导中激发学生研究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经由进程《繁星》研究现代诗的特点,根据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意诗情的融合同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读出节奏。

教学筹办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

1.【课件出示】《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老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泄气的每天的叠着,总但愿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诧异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回去。

这是XXX师长教师的一首小诗。

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

诗歌,让我们用艳丽的眼睛看天下。

本日就让我们来研究XXX师长教师的三首短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繁星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教师介绍作者巴金,并引导学生了解巴金与繁星之间的联系。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每首诗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2.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题:
(1)为什么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学生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生背诵课文。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短诗或散文,摘抄下来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

短诗三首繁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繁、漫”等生字,会写“繁、躲”等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能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对繁星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通过对繁星的描写所传达的独特感受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无数颗闪烁的星星。

星星就像镶嵌在夜空中的宝石,美丽而神秘。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短诗三首繁星》,去感受她笔下繁星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繁、漫、灭、藤、萝、膝、涛。

(2)指名读,正音。

(3)理解词语:繁星、藤萝、波涛。

3、再读诗歌,思考: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1、学习《繁星(七一)》(1)指名读,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2)引导学生抓住“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场景,体会诗人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母亲的依恋。

(3)指导朗读,读出温馨、甜蜜的感觉。

2、学习《繁星(一三一)》(1)自由读,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理解“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几个反问句,体会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

(3)指导朗读,读出激昂、豪迈的情感。

3、学习《繁星(一五九)》(1)女生读,思考:这首诗中“心中的风雨”指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句话,体会诗人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

(3)指导朗读,读出依赖、温暖的情感。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1、总结三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教案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教案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教案范文3篇满天繁星像是一只只挂在天空的萤火虫,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本教案旨在通过研究XXX的三首短诗《繁星》,让学生领会爱的哲学,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海的广阔。

在创设情境和初读课文的环节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景物和了解作者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老师以小诗的形式表达,学生点评。

今天,上班途中见到这样的景致:朝阳含笑微风轻盈花儿自在争芳蜜蜂快乐耕耘学生初次接触诗歌,老师可引导学生说说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2.好的诗歌中应闪烁着启迪灵性的光芒。

XXX的小诗如繁星一样晶莹璀璨,总会给凝望者带来很多思考。

今天,我们撷取其中的三颗,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观察作中试着通过景物体会氛围,XXX画面,为深入赏析《繁星》三首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了解作者。

将课前对“XXX”的资料收集做汇报。

XXX(1900-1999)原名XXX,福建长乐人。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小桔灯》等。

2.介绍XXX创作背景。

XXX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期至刚刚过去之后。

《繁星》共164首,《春水》共182首,小诗均无单独标题,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历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

6.补充资料:作者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因此他经常在早期作品中描写海。

在《冰心自传》中,她写道:“每次拿起笔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海。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也是他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充满眷恋和感激之情。

7.在朗读诗歌时,要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尽可能地让听众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

二、研究第三首诗歌1.学生自由地读诗歌,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2.指名学生读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3.这首诗歌是赞扬母亲的,让学生读出“母亲啊”这句话。

4.“天上的风雨”可能是暴风雨或雷雨等强烈的自然现象。

5.此时的鸟儿可能在寻找避雨的地方,因为它们害怕被风雨淋湿。

《繁星》教案(15篇)

《繁星》教案(15篇)

《繁星》教案(15篇)《繁星》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繁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繁星》教案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欣赏名家优美的诗文,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4.掌握生字词。

重点:探究作者看繁星,谈感受的过程。

难点:关于“沉睡着”和“觉得”是否矛盾。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一定熟悉一首写星星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高高蓝天上,闪闪烁烁到天明。

现在已经是夏末秋初了,大家一定记得我们小时候,夏天的夜晚,门前的大槐树下,我们依偎在奶奶的怀中,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数着天上明明灭灭的星星,那些灿烂的星星好象一盏盏明灯,曾经无数次温暖了我们幼小的心灵。

看着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古往今来,有很多著名作家留下了对星天的描写的不朽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_<繁星>,看看他的感受与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简介作者见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作者简介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芾甘,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等。

背景简介: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巴金到法国的途中写的。

(二)整体感知:请学生读课文,回答三个问题:1.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繁星什么样的感情?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然后回答问题。

2.浏览课文,划出作者观看繁星的时间.地点(以此弄清作者写作顺序和结构层次)3.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学生上黑板写下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集体订正。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细读课文,找出作者观看繁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分组讨论)(1)母子之情:“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怀里似的。

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繁星》教案

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繁星》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应掌握三首短诗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点,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情感和意境。

学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三首短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价值观。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将诗歌学习与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相融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诗歌的美。

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诗歌内容创作画作或创作诗歌配乐,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短诗三首》中的主题和情感。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短诗三首》中关于繁星的内容以及诗人背后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本章节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每首诗的语境、情感表达和诗句间的深层含义。

其中要强调文字的描述力量与所表现的物象、情境的相互结合。

通过学习诗人的词汇运用技巧和对大自然美妙画面的捕捉,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作者的心情,从而对诗歌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字出发,进一步拓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短诗三首》中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对三首短诗的整体把握和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诗人们想要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和情感倾向。

《繁星》主题之一是展现自然的宏大壮丽和人类情感的微小。

学生通过探究诗歌中对星空细致入微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的联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色和自身的情感体验,尝试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

《短诗三首》中也包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并理解这些情感表达背后的深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共同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9短诗三首《繁星》(七一)(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9短诗三首《繁星》(七一)(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短诗三首《繁星》(七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繁星》(七一),使学生能够理解短诗的主题和意境,掌握短诗中的重点词语,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短诗,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繁星》(七一)是一首描绘夜晚星空的短诗,诗人通过对繁星、明月、夜空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短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难点:短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夜晚的星空为话题,引导学生回忆曾经见过的美丽的星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让学生自由朗读短诗,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讲解分析:教师对短诗进行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短诗。

4.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彼此对短诗的理解和感悟。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繁星》(七一)繁星明月夜空七、作业设计:1. 抄写短诗,注意字迹工整,词句准确。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写自己对夜晚星空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夜晚星空的描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但在词语的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导入新课二、朗读感悟朗读感悟是理解短诗内容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在本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短诗,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繁星》是诗集,由164 首组成,作者是冰心。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

《繁星》(七一)写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慈祥的,让作者留下了永不漫灭的记忆。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面朝大海时心中的感受和慨叹,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繁星》(一五九)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之情。

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充分利用学习诗歌“读”这个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感悟,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真正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阅读《繁星》《春水》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今天,上班途中见到这样的景致:朝阳含笑微风轻盈花儿自在争芳蜜蜂快乐耕耘其实,他们在倾诉学生初次接触诗歌,可引导学生说说“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老师以小诗的形式表达,你觉得写得如何?2. 学生点评。

3. 好的诗歌中应闪烁着启迪灵性的光芒。

冰心的小诗如繁星一样晶莹璀璨,总会给凝望者带来很多思考。

今天,我们撷取其中的三颗,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观察习作中试着通过景物体会氛围,联想画面,为深入赏析《繁星》三首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 了解作者。

将课前对“冰心”的资料收集做汇报。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小桔灯》等。

2. 介绍冰心创作背景。

冰心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

《繁星》共164 首,《春水》共182 首,小诗均无单独标题,1923 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

冰心在后来回忆了自己当初写诗时的情景。

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课上课下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报,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也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杂感和回忆写上去,日子多了,数量也就相当可观。

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但这三五行背后,总有些与亲身经历有关的事,看到这些字,便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舍不得丢掉。

这时她偶然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连载,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

她心里一动,觉得自己记在笔记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录出来。

在抄的时候,她选择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命名为《繁星》。

3.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小星星图片,瞧,小星星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第一组:漫、涛(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繁、漫、灭、藤、萝、膝、涛、躲。

(1) 学生自由认读。

(2) 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 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4)汇报交流,重点识记。

“藤”“萝”:借助图片,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繁:拆分“敏-幺-小”,上下结构,下部不是“系”。

漫:与“慢”区分记忆。

灭:字理图帮助记忆。

膝:“月”与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关,右部与“漆”的右部相同。

躲:形声字“身”为形,“朵”为声。

本义为隐藏。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出示词语:藤萝繁星漫灭膝盖躲藏(1) 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 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句子也难不倒大家。

出示句子:(1) 永不漫灭的回忆(2) 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内化记忆。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三、品读诗句,领悟情感1. 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首,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2. 作者心中永不漫灭的回忆指的是什么?3. 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会是怎样的情景?会有谁?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4.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情景,进行汇报。

5. 儿时的你与母亲相处时,有哪些温馨的场面,与大家分享。

结合学生的表达内容对学生进行尊母爱母的教育。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

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中的意境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 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繁”“藤”“膝”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 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 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 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把自己的课堂学习分享给家长,体验学习的乐趣。

第二课时一、回顾诗歌,导入新课1. 指名朗读第一首诗歌,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 冰心对母爱的赞扬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诗歌,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的诗歌内容,唤起诗歌的记忆,情感的记忆。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一)学习第二首诗歌1.指名读诗歌,你有什么发现?2.三个反问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

引导学生了解:反问的修辞方法,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答案含在问句之中。

3. 这三个反问句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反问句的形式呢?4. 怎样读?5. 播放海浪的声音,想象:由大海想到了什么?6. 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

“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冰心自传》“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往事》小结: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写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三首诗歌1. 学生自由读诗歌,说说你有什么体会?2. 指名读诗歌,说说自己的体会。

(只) 3. 这首诗歌是赞扬谁的?指导读“母亲啊”4. “天上的风雨”会是什么样的?描述一下。

5. 此时的鸟儿做了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6. “心中的风雨”指什么?举例说说。

7. 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母亲,哪个字体现出来的?8.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能说说当时的心情吗?9.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读得更恰当。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抓手,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板书设计短诗三首母亲大海母亲永不漫灭的回忆眷恋、感激赞扬无私、伟大教学反思这三首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活经验去体会诗歌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总结想象,升华情感1.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她把一切都给了子女,她的爱在一声声叮嘱里,她的爱在一次次抚摸中,她的爱在一顿顿早餐里回忆一下,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与大家交流。

2.诗歌短小精悍,语言自然朴实,我们也像作者那样,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来吧。

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来。

3.把创作的小诗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由学诗到写诗,仿照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感悟诗歌语言的独特,激发对诗歌的进一步学习。

领会作者的情感很有必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指导断句停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很容易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也能很快地走近作者,聆听作者的心声。

诗歌中独特的语言,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如“心中的风雨来了”,学生联想到自己经历的或听过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境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带着自己的体验再读诗歌,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会更深入。

情景交融,入情入景,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仅学习了诗歌,也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