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平均数(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1.在平均数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数学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紧密关联的数学资料及实际问题资料,使平均数产生的历程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种数学文化的渗透必将成为其今后成长发展的动力。
2.本节课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如何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并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统计观念,提高学生的统计与分析能力。
磨课要点:1.起点知识起点: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的运算含义。
同时,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生活经验: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速度、平均成绩等等。
思维特点:教材中编排了大量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数据能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终点教学时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3.过程与方法:华罗庚曾说过:“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平均数是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所学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教师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b) 能够正确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c) 能够理解和解释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b) 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通过综合性的练习和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实践中感受平均数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和信心;b)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 教学重难点2. 教学难点a) 运用平均数概念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b) 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为了引起学生对平均数的兴趣,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实例开始。
例如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平均数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2. 理论知识讲解(1) 给学生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和求解方法;(2) 通过实例演示和辅助说明,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计算平均数的过程;(3) 通过小组讨论和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复杂情况下的平均数计算方法。
4. 拓展应用(1)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他们去找出例子中使用到平均数的情况,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 总结复习(1) 整理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2)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四. 教学手段1. 课件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实例分析、计算方法、案例应用等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2. 实例演练通过实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平均数的概念,但对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还不够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和方程的解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均数?为什么需要学习平均数?2.呈现(10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讲解平均数的求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平均数的拓展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20.1.1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八下优质课精品
20.1.1 平均数(第2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2.内容解析在平均数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理解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认识了权的表现形式及作用,能解决一些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来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在求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就可看成求k个不同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一般的计算器都有统计功能,在解决生活中的统计问题时能简化运算.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在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由于不知道原始数据,权与数据需要重新确认,可用组中值代替这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用频数表示相应组内数据的权,近似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所以,求出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的一致性,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2)会根据频数分布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它所体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能力.2.目标解析目标(1)是让学生会用加权平均数求n个数据(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的算术平均数,会灵活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体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快捷和方便.目标(2)要求学生能根据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将组中值看成数据,频数看成权来计算加权平均数,反映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并用统计的思维来解释其实际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学生会依据具体的数据及相应的权计算加权平均数,但当数据是以频数分布的形式呈现时,由于分组后没有了具体数据,所以,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要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值,再将频数视为权来计算加权平均数,而且这种计算方式得到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这一点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问题1 某跳水队有5个运动员,他们的身高(单位:cm )分别为156,158,160,162,170.试求他们的平均身高.师生活动:学生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意义:12n x x x x n +++=L . 设计意图: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为问题2的解决提供铺垫.问题2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跳水队的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追问1 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追问2 计算过程能否看作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过程?若能,请指出数据及相应的权. 师生活动:学生提供算法,师生共同计算,教师板书计算过程:13814161524162816242x =×+×+×+×+++≈14(岁).若学生不能直接用简便方式处理,则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后回答,得出结论:在求n 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f 1+f 2+··· 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平均数1122x f x f x f x n +=L + +k k也叫做x 1,x 2,···,x k 这k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 1,f 2,···,f k 分别叫做x 1,x 2,···,x k 的权.设计意图:当参与运算的数据较多时,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较繁,需要用简便的方法得到平均数的结果(通过追问1引导);追问2让学生从形式上认同这种简便算法就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进一步明晰数据及相应的权,理解算术平均数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算法具有一致性.2.合作探究 理解新知问题3 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结果取整数)追问1 请分析表中的数据,组中值是怎样得到的?追问2 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追问3 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均匀,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追问4 各组数据中的载客量可近似地用什么表示?相应的数据的权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分析频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先独立思考,后通过小组合作互助解决;教师通过四个追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明确数据及相应的权,最后用加权平均数解决这个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数据中数的值”的理解.说明:若学生对追问3理解有困难,则可以第三组数据为例说明,它的范围是41≤x ≤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 ··· 、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为41426020L +++=50.5≈51.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因此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113315512071229118111153520221815x ×+×+×+×+×+×+++++≈73(人).设计意图:追问1、2让学生独立得出,并明确频数与权有相同的作用;追问3、4引导学生得到每组数据的组中值可代表这组数据中每个数,从而找到求加权平均数时的数据及相应的权,并理解它的合理性;让学生体会到,在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由于不知道原始数据,因此求出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活动:请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验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结果.师生活动:教师为学生示范计算器的使用过程,学生模仿(或学生自主阅读说明书),并通过计算器验算所计算的结果.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快捷和方便.3.例题展示应用新知例为了解全班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老师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结果取整数,可使用计算器).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求出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再计算加权平均数.设计意图:进一步规范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的解题格式,体会这种统计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性.4.学会应用巩固新知完成教科书第115面练习题.设计意图:巩固本节内容.练习1用加权平均数简便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练习2要求学生从统计图中收集信息,找出数据及相应的权,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两题都可用计算器计算或验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归纳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当一组数据中有多个数据重复出现时,如何简便的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2)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时,你如何确定数据与相应的权?试举例说明.设计意图:问题(1)使学生明白算术平均数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算法是一致的;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频数分布表中数据及相应权的确定方法,并举例说明平均数的求法,近一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0.1第1,6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通过该路口汽车平均辆数为____辆.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的掌握情况.2.为了解全班50名同学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王老师调查后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参加课外运动时间的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全班同学平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为____小时.设计意图:考查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52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分数段/分61~70 71~80 81~90 90~100人数/人 5 20 15 12这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描述分组数据,反映其集中趋势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数(2)》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进一步学习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初步掌握统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构建模型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蕴含的结论.2.学习目标(1)1.1.1 进一步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2)1.1.2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体验对统计基本思想的理解过程,学会频数分布表中应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3)1.1.3能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数,能正确有效应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数.4.学习难点理解频数、组中值得概念,根据不同特点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阅读教材P128-P130,思考:平均数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预习自测1.数据15,23,17,17,22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若4,x,5的平均数是7,则3,4,5,x,6五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
2.利用公式x=x/+a计算105,103,101,100,114,108,110,106,98,102的平均数,其中a=___,x/=_______,x=_______。
3.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14岁的有16人,15岁的有17人,16岁的有8人,17岁的有4人,那么这个班的平均龄是_________岁。
预习自测参考答案1.18.8,62.100,4.7,104.73.15(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加权平均数的意义;(2)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问题1: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个人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丙三个小组各项得分如表:(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按照研究报告占40%,小组展示占30%,答辩占30%计算各小组的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解:(1)由题意可得,甲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从高分到低分小组的排名顺序是:丙>甲>乙;(2)由题意可得,甲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由上可得,甲组的成绩最高.问题2:阳泉同学参加周末社会实践活动,到“富乐花乡”蔬菜大棚中收集到2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的个数:32 39 45 55 60 54 60 28 56 4151 36 44 46 40 53 37 47 45 46(1)前1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2)若对这20个数按组距为8进行分组,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3)通过频数分布直方图试分析此大棚中西红柿的长势.解:(1)前1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个数的平均数是(32+39+45+55+60+54+60+28+56+41)÷10=47;把这些数据从小到大排列:28、32、39、41、45、54、55、56、60、60,最中间的数是(45+54)÷2=49.5,则中位数是49.5;60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60;故答案为:47,49.5,60;(2)根据题意填表如下:个数分组, 28≤x<36, 36≤x<44, 44≤x<52, 52≤x<60, 60≤x<68频数, 2, 5, 7, 4, 2补图如下:故答案为:5,7,4;(3)此大棚的西红柿长势普遍较好,最少都有28个;西红柿个数最集中的株数在第三组,共7株;西红柿的个数分布合理,中间多,两端少.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问题3: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班学生的体育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均匀数》第二课时讲课稿一、说教材:1、教课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
2、教材剖析:跟着科学技术和数学自己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应用也愈来愈宽泛。
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平时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剖析以后进行教课的。
均匀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能够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状况,也能够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
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其实不不过是为了完成求均匀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均匀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3、教课目的:鉴于这样的认识,教课中我们就不可以只逗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修业生计算出它们的均匀数”上,而应充足指引学生理解“均匀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均匀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质意义与宽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质问题,进而获取必需的发展。
为此,我拟订了以下三条教课目的: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均匀数的含义,掌握求均匀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育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感情目标:经过小组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个性的和睦发展。
4、教课重、难点:均匀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点数,它能反应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宽泛。
因此,理解均匀数的意义,掌握求均匀数的计算方法是教课的要点。
而“均匀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均匀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均匀数的实质意义和应用就是教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因为“均匀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简单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我依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课的启迪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课原则,积极创建真切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要旨”,采纳多媒体教课等有效手段,以指引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议论法,向学生供给充足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充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饰演好组织者、指引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13篇)《平均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答: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学习新课1.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2.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教师板书:(6+3+5+2)÷4=16÷4=4(厘米)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5.总结规律.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三)巩固反馈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A.(53+58+30+27)÷3B.(53+58+30+27)÷4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小组讨论后得出: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750+1210)÷2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750+1210)÷(3+4)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四)作业练习七第1,2题。
《平均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计算平均数,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指这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先将这组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平均数的应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
(2)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让学生计算教材中的例子,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统计数据,尝试用平均数描述数据的一般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避免死记硬背。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反映了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举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通过计算平均身高,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中的作用。
(2)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的求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均数的基本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在统计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了解平均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平均数》选自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人教新课标(2023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能够通过实际情境,发现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3.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平均数与其他数学知识(如总数、个数等)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
此外,关于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我发现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在成果展示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最后,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我认为自己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技巧,提出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氛围。
四下《平均数》教学设计4篇
四下《平均数》教学设计4篇四下《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P90-92)【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产生的价值,通过分析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发展统计观念,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和经验。
2.掌握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在具体问题解决中初步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和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预设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揭示课题:平均数设疑:你在生活中听说过平均数吗?2.创设情境:四(5)班的男生和女生要组织一次一分钟踢键子比赛,女生队选拔选手时进行测试的成绩如下。
女生队选拔成绩单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引导建立平均数的意义,研究求平均数的方法:设疑:你觉得用哪个数据代表每个女生的成绩比较合适?引导解疑:杨羽一一17个曾诗涵——19个(移多补少)李玲一一18个(合并均分)2.引导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设疑:19个和18个能分别代表曾诗涵和李玲每次踢健子的水平吗?解疑:(1)独立思考,同桌讨论。
(2)组织交流,相机引导: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虚拟性。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请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成绩,哪个队的成绩更好?(1)看了这个比赛成绩单?你有什么想法?(人数不同,不公平)(2)设疑:该怎么办?(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交流)(3)小结:平均数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价值。
2.参加踢健子比赛的5名男生年龄如下王小飞:10岁刘东:9岁李雷:10岁谢明明:11岁孙奇:10岁(1)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2)如果40岁的姚老师也加入踢健子游戏中,那么六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3)计算完毕你有什么想法?(要点:平均数的敏感性及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3.判断说理:王小飞身高1. 4米,一定可以安全趟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案(2)
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难点: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情境引入用篮球比赛引入本节课题:篮球运动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们更是倍爱有加.请同学们思考:(1)影响比赛的成绩有哪些因素?(心理、技术、配合、身高、年龄等因素)(2)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队员的身高更高”?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收集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并用两个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作出判断)探究新知分组合作,探究新知1.算术平均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甲队”和“乙队”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小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答案: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1.98 m ,平均年龄为25.4 岁; 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2.00 m ,平均年龄约为24.1岁. 所以乙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更为年轻.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1n(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2.加权平均数想一想:小明是这样计算甲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的: 平均年龄=(19×1+22×4+23×2+26×2+27×1+28×2+29×2+35×1)÷(1+4+2+2+1+2+2+1)=25.4(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例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解】(1)A 的平均成绩为(72+50+88)÷3=70(分); B 的平均成绩为(85+74+45)÷3=68(分); C 的平均成绩为(67+70+67)÷3=68(分). 由于70>68,故A 将被录用.(2)A 的测试成绩为(72×4+50×3+88×1)÷(4+3+1)=65.75(分); B 的测试成绩为(85×4+74×3+45×1)÷(4+3+1)=75.875(分); C 的测试成绩为(67×4+70×3+67×1)÷(4+3+1)=68.125(分). 75.875>68.125>65.75,故B 将被录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第(1)(2)问中录用的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由于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重也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因此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例题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题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134188350472++⨯+⨯+⨯为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教师小结:一般地,如果在n 个数中,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 …,x k 出现f k 次(这时 f 1+f 2+…+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课堂练习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为6,则=++321x x x .3.园园参加了4门功课的考试,平均成绩是82分,若计划在下一门功课考完后,使5门功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那么她下一门功课应得的分数为 .4.已知一组数据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为a ,则另一组数据123459,8,7,6,5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 .5.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10%、10%、30%、50%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参考答案1.102.223.97分4.a +75.解:(1)甲的成绩:(85×3+83×3+78×2+75×2)÷(3+3+2+2)=81(分),乙的成绩:(75×3+80×3+85×2+82×2)÷(3+3+2+2)=79.9(分), 因为81>79.9,所以应该选择录取甲.(2)甲的成绩:85×10%+83×10%+78×30%+75×50%=77.7(分), 乙的成绩:75×10%+80×10%+85×30%+82×50%=82(分), 因为77.7<82,所以应该选择录取乙.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 “我发现了…” “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运用. 布置作业习题6.1第1,2题板书设计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x =121().n x x x n +++ 2.加权平均数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第2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20.1.1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这节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对平均数的进一步深入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平均数的运算由一般的加权平均数扩大到特殊的加权平均数的运算,为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加权平均数进行有关计算.
(3)、数学思考: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归纳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探究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方法;②运用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方法.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加权平均数的运算,让学生归纳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均数(2)》名师教案(北师大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第2课时)一、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又获得了一些从事统计活动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2.教材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一节第2课时.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二、教学目标1.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四、教法建议总体思路是:实际问题→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还记得怎么求加权平均数吗?举出示例加以说明.任务2: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面试成绩按3:1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王飞笔试、面试成绩分别为88分、90分,那么他的总成绩是多少呢?你能设计合适的权重使他的总成绩超过89分吗?2.预习自测一、选择题1.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另外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A.11.6 B.2.32 C.23.2 D.11.5答案:A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共(8+12)=20个数,这些数之和为8×11+12×12=232,故这些数的平均数是=11.6.点拨:根据平均数的公式求解即可,8个数的和加12个数的和除以20即可.2.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其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94,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9 B.90 C.92 D.93答案:D解析: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20×95+30×90+50×94)=93(分).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套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二、填空题3.小刚在一次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为80分,物理、化学两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为85分,你认为小刚这5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____分.答案:82解析:根据题意得: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总分为:3×80=240(分),物理、政治两科的总分为:85×2=170(分),则小刚这5门学科的平均分为:(240+170)÷5=410÷5=82(分).点拨: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先求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总分和物理、政治两科的总分,进而即可求出小刚的这5门学科的平均分.4.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小明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小明的总成绩为__________分.答案:88解析:∵笔试按60%、面试按40%,∴总成绩是(90×60%+85×40%)=88(分);点拨: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权重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或点击“随堂训练”,选择“《平均数(2)》预习自测”)(二)课堂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第二环节:探究发现;第三环节:知识运用;第四环节:随堂检测;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一环节:知识回顾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与同伴交流.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目的: 以旧引新,自然衔接,起到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所举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只要合理,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但时间不能占用过多,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既可.第二环节:探究发现内容:1.做一做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10 分).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下:(1)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 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10%+8×20%+9×30%+8×40%﹦8.4(分)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10%+9×20%+7×30%+8×40%﹦8.1(分)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10%+9×20%+8×30%+9×40%﹦8.6(分)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对于第(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归纳: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目的: 通过学生计算,自己再设计方案和交流,确实让他们体会到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内容:2.议一议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增长9%,30%,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小明:31(9%+30%+6%)= 15% 小亮:%3.97200120036007200%61200%303600%9=++⨯+⨯+⨯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均”现象并非算术平均.由于多数情况下,各项的重要性不一定相同(即权数不同),所以应将其视为加权平均.注意事项:本环节一个“做一做”,一个“议一议”,要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想、动手做、大胆讲;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乐于探索;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特别是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均”现象是“加权平均”.第三环节:知识运用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你能从权的角度来理解这样的平均速度吗?(3)举出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2. 课本P140随堂练习第1,2题.目的:第1题是课本上“议一议”问题,题中(1)(2)两问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第(3)问旨在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第2题是课本上随堂练习的两道题,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权”的重要性,并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做适当的评价,特别要关注中下等生,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第四环节: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我市欲从某师范院校招聘一名“特岗教师”,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候选人甲乙丙丁测试成绩面试 8691 9083笔试 9083 8392 根据录用程序,作为人们教师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你认为将录取()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甲的平均成绩为:×(86×6+90×4)=87.6(分),乙的平均成绩为:×(91×6+83×4)=87.8(分),丙的平均成绩为:×(90×6+83×4)=87.2(分),丁的平均成绩为:×(83×6+92×4)=86.4(分),∵87.8>87.6>87.2>86.4,∴乙的平均成绩最高.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分别求出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绩,做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2.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三项成绩(百分制)次为95,90,88,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9 B.90 C.92 D.9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得:95×20%+90×30%+88×50%=90(分).即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90分.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二、填空题3.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__分.答案:86解析:根据题意得:85×+80×+90×=17+24+45=86(分),所以小王的成绩是86分.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4.某班45名同学举行的“爱心涌动校园”募捐活动中捐款情况如下表所示捐款数(元)1020304050捐款人数(人)8171622则该班捐款的平均数为_________元.答案:24解析:该班捐款金额的平均数是==24.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再求出结果,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三、解答题5.有甲、乙、丙三种糖果混合而成的什锦糖100千克,其中各种糖果的单价和千克数如表所示,商家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甲种糖果乙种糖果丙种糖果单价(元/千克)202530千克数404020(1)求该什锦糖的单价.(2)为了使什锦糖的单价每千克至少降低2元,商家计划在什锦糖中加入甲、丙两种糖果共100千克,问其中最多可加入丙种糖果多少千克?答案:见解析解析:(1)根据题意得:(元/千克).答:该什锦糖的单价是24元/千克;(2)设加入丙种糖果x千克,则加入甲种糖果千克,根据题意得:≤22,解得:x≤20.答:最多可加入丙种糖果20千克.点拨:(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三种糖果的单价和克数,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2)设加入丙种糖果x千克,则加入甲种糖果(100﹣x)千克,根据商家计划在什锦糖中加入甲、丙两种糖果共100千克和锦糖的单价每千克至少降低2元,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或点击“随堂训练”,选择“《平均数(2)》随堂检测”)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布置作业:课本习题6.2的第1,2,3,4,5,6题.(三)课后作业基础型一、选择题1.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A.255分 B.84分 C.84.5分 D.86分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85×+80×+90×=17+24+45=86(分).点拨: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假期里小菲和小琳结伴去超市买水果,三次购买的草莓价格和数量如下表:从平均价格看,谁买得比较划算?()A.一样划算 B.小菲划算 C.小琳划算 D.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小菲购买的平均价格是:(12×2+10×2+8×2)÷6=10(元/kg),小琳购买的平均价格是:(12×1+10×2+8×3)÷6=(元/kg),∴小琳划算.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分别求出小菲、小琳购买的平均价格,再进行比较即可.3.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同学都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捐5元、10元、20元的,还有捐50元和100元的,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反映了不同捐款数的人数比例,那么根据图中信息,该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A.30元 B.33元 C.36元 D.35元答案:B解析:∵捐5元的有4人,捐20元的有19人,捐50元的有11人,捐100元的有:50×12%=6人;∴捐10元的有:50﹣4﹣19﹣11﹣6=10人;∴该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5×4+20×19+50×11+100×6+10×10)÷50=33元.点拨:从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出捐5元、20元、50元的人数,再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捐100元的人数,然后求出捐10元的人数,再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二、填空题4.一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10次,其中2次命中10环,3次命中9环,5次命中8环,则他平均命中__________环.答案:8.7解析:平均命中的环数是:(10×2+9×3+8×5)=8.7(环).点拨: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即可求解.5.某学生数学的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是:84分、80分、90分.如果按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3:4进行总评,那么他本学期数学总评分应为__________分.答案:85.2解析:本学期数学总评分=84×30%+80×30%+90×40%=85.2(分).点拨:按3:3:4的比例算出本学期数学总评分即可.三、解答题6.某公司欲招聘一名部门经理,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与面试,甲、乙、丙三人的笔试成绩分别为95分、94分和94分.他们的面试成绩如表:(1)分别求出甲、乙、丙三人的面试成绩的平均分、和;(2)若按笔试成绩的40%与面试成绩的60%的和作为综合成绩,综合成绩高者将被录用,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谁将被录用.答案:见解析解析:(1)=(94+89+90)÷3=273÷3=91(分)=(92+90+94)÷3=276÷3=92(分)=(91+88+94)÷3=273÷3=91(分)∴甲的面试成绩的平均分是91分,乙的面试成绩的平均分是92分,丙的面试成绩的平均分是91分.(2)甲的综合成绩=40%×95+60%×91=38+54.6=92.6(分)乙的综合成绩=40%×94+60%×92=37.6+55.2=92.8(分)丙的综合成绩=40%×94+60%×91=37.6+54.6=92.2(分)∵92.8>92.6>92.2,∴乙将被录用.点拨:(1)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分别用三人的面试的总成绩除以3,求出甲、乙、丙三人的面试的平均分、和即可.(2)首先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分别求出三人的综合成绩各是多少;然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谁的综合成绩最高,即可判断出谁将被录用.能力型一、选择题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右面的条形图表示,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作业时间为()A.0.6小时B.0.9小时C.1.0小时D.1.5小时答案:B解析: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作业时间为=0.9小时.点拨:由条形统计图可知:5个同学不做课外作业,20个同学做0.5小时,10个同学做1小时,10个同学做1.5小时,5个同学做2.0小时,则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作业时间为=0.9小时.2.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现在要计算3人的加权平均分,如果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由3:5:2变成5:3:2,成绩变化情况是()A.小明增加最多 B.小亮增加最多C.小丽增加最多 D.三人的成绩都增加答案:B解析:当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为3:5:2时,小明的成绩=(70×3+60×5+86×2)÷10=68.2;小亮的成绩=(90×3+75×5+51×2)÷10=54.3;小丽的成绩=(60×3+84×5+72×2)÷10=74.4;当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为5:3:2时,小明的成绩=(70×5+60×3+86×2)÷10=70.2;小亮的成绩=(90×5+75×3+51×2)÷10=77.7;小丽的成绩=(60×5+84×3+72×2)÷10=69.6;∴小明的成绩变化为70.2﹣68.2=2;小亮的成绩变化为77.7﹣54.3=23.4;小丽的成绩变化为69.6﹣74.4=﹣4.8;∴小亮增加最多.点拨: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分别计算出3人的各自成绩.先求出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3:5:2是各自的成绩,然后再求出这三项权重比5:3:2是各自的成绩,进行比较.二、填空题3.一个学习小组有9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2人,得90分的有2人,得80分的有4人,得65分的有1人,那么这个小组在这次数学测验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_分.答案:85解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85(分).点拨:可直接运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平均数.4.某同学到市场买苹果,他用所带钱的一半买了每千克6元的苹果,另一半钱买了每千克4元的苹果,则该同学所买苹果每千克的平均价格是_________元.答案:4.8解析:设该同学买了6元一公斤的苹果x公斤,4元一公斤的苹果y公斤.∵买每公斤6元的苹果用去所带钱数的一半,而其余的钱都买了每公斤6元的苹果,因而可得6x=4y,即y=.该同学所买的苹果的平均价格===4.8(元)点拨:假设该同学买了6元一公斤的苹果x公斤,4元一公斤的苹果y公斤,则一共买苹果x+y公斤.根据买每公斤6元的苹果用去所带钱数的一半,而其余的钱都买了每公斤4元的苹果,即两种苹果用的钱数相同,可列式6x=4y.买苹果共花钱数=买6元的苹果钱数+买6元的苹果钱数=6x+4y,该同学所买的苹果的平均价格=.三、解答题5.育才学校方便学生中午在校就餐,与某饮食服务公司联系为学生供应价格不等的6种盒饭(每人只限一份).如图是某一天销售情况统计图,条形图上的百分数是销售该种盒饭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数,如果这一天销售了150份盒饭.(1)试求出这一天学生购买盒饭所付费的平均数;(2)如果饮食公司加工各种盒饭的成本如下表所示,这一天的销售中,饮食公司赢利多少元?答案:见解析解析:(1)这一天学生购买盒饭所付费的平均数=2×0.08+3×0.18+4×0.28+5×0.26+6×0.14+7×0.06=4.38(元);(2)由两个图表可得:饮食公司盈利=0.2×150×0.08+0.6×150×0.18+1×150×0.28+1.2×150×0.26+1.8×150×0.14+2.5×150×0.06=167.7(元).点拨:(1)根据平均数=可求出平均数.(2)根据表格求出每种盒饭每盒的盈利,再由(1)表求出个类盒饭卖出的数量,即可得出盈利情况.探究型一、解答题1.甲、乙两同学是邻居,在某个季度里他们相约到一家商店去买若干次白糖,两个人买糖方式不同,甲每次总是买1千克的糖,乙每次总是买一元钱白糖,而白糖的价格是变动的,若两人买2次白糖,试问这两位同学买白糖的方式谁比较合算?小明是这样解答的:设两次买白糖的价格分别是x1、x2则甲的平均单价是,乙也是,所以两人买的白方式一样合算,亲爱的同学,你认为小明的解答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应如何改正.答案:见解析解析:不正确.设甲平均每千克白糖单价a=,乙平均每千克白糖单价b==,∵a≠b∴a﹣b=﹣=>0,即a>b.∴乙买白糖的方式合算.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两次买糖的总钱数,然后除以糖的总质量.2.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污染的表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同时,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答案:见解析解析:设投进3个球的有x人,投进4个球的有y人.依题意得:,整理得,解得.答:投进3个球的有9人,投进4个球的有3人.点拨:设投进3个球的有x人,投进4个球的有y人,根据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列方程组求解.3.某地区初中毕业综合成绩按社会实践、考试成绩、体育测试三项分别占40%,40%,20%进行计算,毕业综合成绩达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毕业生”.(1)下表是朝阳中学小聪、小亮两位同学的毕业综合成绩统计表:(单位:分)①计算并填写表中小聪、小亮两位同学的毕业综合成绩;②回答小聪和小亮谁能达到“优秀毕业生”水平?(2)小亮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该校去年300名学生毕业综合成绩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①扇形统计图中“不合格率”是多少?②表示“良好”的扇形圆心角是多少度?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小聪毕业综合成绩=72×40%+98×40%+60×20%=80;小亮毕业综合成绩=90×40%+75×40%+95×20%=85,②∴两人成绩都达到80分以上,小聪和小亮都能达到“优秀毕业生”水平;(2)①扇形统计图中“不合格率”=18÷300=6%,②“良好”的比例=1﹣6%﹣18%﹣36%=40%∴表示“良好”的扇形圆心角=360°×40%=144°.点拨:(1)根据加权成绩的概念求毕业综合成绩;(2)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求解.(或点击“随堂训练”,选择“《平均数(2)》基础型”、“《平均数(2)》能力型”、“《平均数(2)》探究型”)。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平均数》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二、教学准备小黑板、姓名笔划数统计表。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学生说一说后,出示一个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姓名王振方笔画数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
(学生动手制作表格)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
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师:请观察姓氏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到求笔画总数和平均数上。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师:王振方的姓名平均笔画数是6画,这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1)表示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王振方这个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6画与王振方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平均数的计算(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平均数的计算(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平均数的计算》第二课时,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1.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课时所学,检查学生对平均数定义及简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计算方法讲解:介绍更复杂的平均数计算问题,例如带有小数的平均数计算,以及如何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
3. 应用练习: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实践计算平均数,并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平均数概念。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运用平均数来进行决策和判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简单和复杂情况下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计算方法的理解:对于带有小数的平均数计算以及异常值处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实际应用:将平均数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用PPT展示复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讨论答案。
2. 计算方法讲解:通过PPT展示计算方法,结合板书进行详细讲解,辅以例题进行说明。
3. 应用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最后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包括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两部分,基础练习旨在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拓展练习则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更复杂的情境中。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应性,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计算。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2)(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讲解的是平均分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引入新的概念:平均分。
通过例题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比较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差异,并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1.2 教材标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相关要求。
具体的标准如下:1.能够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它们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够计算一个数列的平均分,并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如何求解平均分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分钟)老师通过实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比较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并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例题演示(20分钟)老师以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求解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第四步:练习和归纳(15分钟)老师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为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板书设计3.1 板书内容•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平均分的计算方法3.2 板书示意图平均数平均分概念概念方法方法四、反思总结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平均数》数学教案设计
《平均数》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平均数》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准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平均”的理解,然后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讲授新知:(1)定义平均数:将一组数据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个数=平均数(3)举例说明:例如,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重100克,那么这5个苹果的总重量是500克,平均每个苹果重多少克呢?我们可以用500÷5=100克,所以平均每个苹果重100克。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4.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通过对《平均数》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深入,但在实际计算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同时也会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以及作业检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会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师:这是阳光小学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生: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师:你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生:平均数。
追问: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师生交流后明确: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平均数6。
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让学生脑海中对“平均数”有一个表象。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展示主题图:师:为了保护环境,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矿泉水瓶。
下面是环保小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数。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预设:方法一: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即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5分钟左右)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
出示相关数据。
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
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学生分别说。
(三个)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
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
(板书)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
(3分钟)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
但是数据不统一。
2、“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第2课时)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又获得了一些从事统计活动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 以旧引新,自然衔接,起到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所举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只要合理,就
要给予积极地评价,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但时间不能占用过多,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做一做
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 10 分)。
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下:
(1)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
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10%+8×20%+9×30%+8×40%﹦8.4(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10%+9×20%+7×30%+8×40%﹦8.1(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10%+9×20%+8×30%+9×40%﹦8.6(分)
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对于第(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归纳: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目的: 通过学生计算,自己再设计方案和交流,确实让他们体会到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内容:2.议一议
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增长39%,3%,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3
1(9%+30%+6%)= 15% 小亮:%3.97200
120036007200%61200%303600%9=++⨯+⨯+⨯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目的: 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均”现象并非算术平均。
由于多数情况下,各项的重要性不一定相同(即权数不同),所以应将其视为加权平均。
注意事项:本环节一个“做一做”,一个“议一议”,要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想、动手做、大胆讲;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乐于探索;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特别是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均”现象是“加权平均”。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你能从权的角度来理解这样的平均速度吗?
(3)举出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2. 课本P 139随堂练习第1,2题。
目的: 第1题是课本上“议一议”问题,题中(1)(2)两问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第(3)问旨在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第2题是课本上随堂练习的两道题,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权”的重要性,并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做适当的评价,特别要关注中下等生,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6.2的第1,2,3,4,5,6题。
四、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
本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就是想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数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交流,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认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