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近代化的起步四次运动详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变法内容:经济上: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上: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留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上: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培养了一批科技、翻译、军事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变法失败原因:(1)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极力反对;(2)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3)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4)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内忧: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起义;外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威胁清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统治者提出反动的“尊孔复古”政策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6月-9月
1911年
1915年后
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所代表的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帝制,使中国成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探索的方式和性质
学器物(学技术),经济近代化,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学制度(君主立宪制),政治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学制度(民主共和国),政治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革命
学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革命
团体和刊物
强学会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兴中会(团体);中国同盟会(政党)。《民报》
《新青年》,《每周评论》
口号和指导思想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主”“科学”以及德、赛两先生
主要内容
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民用工业(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海防,举办新式学堂(福州船政学堂)。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运动的初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但不久逐步有了社会主义的倾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共同点
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
政治上: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留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上: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培养了一批科技、翻译、军事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变法失败原因:(1)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极力反对;(2)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3)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4)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内忧: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起义;外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威胁清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统治者提出反动的“尊孔复古”政策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6月-9月
1911年
1915年后
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所代表的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帝制,使中国成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探索的方式和性质
学器物(学技术),经济近代化,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学制度(君主立宪制),政治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学制度(民主共和国),政治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革命
学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近代化,是资产阶级的革命
团体和刊物
强学会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兴中会(团体);中国同盟会(政党)。《民报》
《新青年》,《每周评论》
口号和指导思想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主”“科学”以及德、赛两先生
主要内容
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民用工业(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海防,举办新式学堂(福州船政学堂)。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运动的初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但不久逐步有了社会主义的倾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共同点
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