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20年7月整理).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0eb339b6648d7c1c74662.png)
意义
一、明确了社区矫正的目标和工作原则。 社区矫正法明确,社区矫正是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对象
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 管理与教育帮扶结合,专门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 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地消除矫正对象可能重新 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的公民。
二、注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
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 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 公民。 第四条 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 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第三章 决定和接收
第十七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 当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
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 住地为执行地。
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 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 体实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和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意见,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bb88ad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a.png)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布日期】2020.06.18•【文号】司发通〔2020〕59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区矫正正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通知司发通〔2020〕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2012年1月10日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
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20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矫正工作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三条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向社区矫正委员会报告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提请社区矫正委员会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
第四条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以下职责:(一)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社区矫正工作;(二)对本行政区域内设置和撤销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意见;(三)拟定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五)指导支持社区矫正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六)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七)协调推进高素质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八)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社区矫正法PPT
![社区矫正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9ca5f1c850ad02de8041fd.png)
PART-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立法
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 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立法
《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的法律
《社区矫正法》
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执行制度,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社区矫正法》第四 十二条规定,社区矫正机构 可以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个 人特长,组织其参加公益活 动,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 会责任感。
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参加公益 活动修复包括被害人(社区) 在内的各方面的社会关系, 获得宽宥、谅解和接纳,减 少“标签化”和社会排斥,营 造良好的回归环境才能实现 “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 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立 法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目录
CATALOG
PART-01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社 区 矫 正 法 》 立 法 PART-02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社 区 矫 正 法 》 亮 点 PART-03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社 区 矫 正 法 》 内 容
法-律-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解|读
主讲人:XXX
时间:2021.X.XX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该法共九章六十 三条,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 矫正工作的法律,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 义。
教育帮扶相结合”作为开展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306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0.png)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近日,禁止干部参赌成为热门话题。
在春节来临之际,突出抓一下这个问题,( )。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可而止B.恰如其分C.适逢其时D.及锋而试【答案】 C2、梁某已八十多岁,老伴和子女都已过世,年老体弱,生活拮据,欲立一份遗赠抚养协议,死后将三间房屋送给在生活和经济上照顾自己的人。
梁某的外孙子女、侄子、侄女及干儿子等都争着要做抚养人。
这些人中谁不应作遗赠抚养协议的抚养人?( )A.外孙子女B.侄子C.侄女D.干儿子【答案】 A3、①在基因时代,生物学家们收集分子层次上的癌症成因信息,这些信息使他们开始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即根据肿瘤出现在身体中的位置来分类癌症。
A.研究出靶向药物的鸡尾酒疗法配方B.对BRCA1和BRCA2致癌原因深人探究C.识别出各种会引起癌症的基因突变D.完成25000例个体肿瘤的DNA测序【答案】 C4、松月生夜凉A.草木有本心B.报得三春晖C.雁下芦洲白D.残钟广陵树【答案】 A5、昆虫和植物挥发物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昆虫对植物造成的破坏,可以大大促进植物挥发物释放。
数据显示由植食性动物引发的植物挥发物比未被破坏的完整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多出近2.5倍。
有研究显示:当棉花遭到棉铃虫啃食或受到机械损伤时,棉苗体内两种蛋白质的活性会明显提高。
这两种植物蛋白活性提高会使得植物释放出成分复杂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主要是绿叶挥发物、萜类化合物以及草莽酸途径产物。
它们可以造成昆虫吞咽和消化困难。
棉花的这种反应被叫做自卫反应,大豆植苗身上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A.棉铃虫的啃食会引起棉花自卫反应B.植食性动物会促进植物释放挥发物C.“自卫反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D.植物挥发物的释放或能减少昆虫啃食【答案】 C6、①从实践看,一些地方的落户政策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正在于结合本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量身定制”人才政策A.①③⑤②④⑥B.③④⑤②①⑥C.④①⑤②⑥③D.⑥③①⑤④②【答案】 C7、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A.15%B.20%C.34%D.40%【答案】 C8、桃核∶雕刻∶核雕A.水∶蒸馏∶蒸馏水B.江米∶油炸∶炸糕C.帆船∶船帆∶风力D.蓝田玉∶打磨∶玉璧【答案】 D9、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矫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矫正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101356195f312b3169a588.png)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法规文件 > 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发布日期:2020-01-1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人员和职责第三章决定和接收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教育帮扶第六章解除和终止第七章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第四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第五条国家支持社区矫正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
社区矫正工作相关部门之间依法进行信息共享。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应当按照规定列入社区矫正机构本级政府预算。
第七条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机构、人员和职责第八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法律法规
![社区矫正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4cc039ed4693daef5ef73d8c.png)
什么是管制?
管制是我国五种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之一,是由人们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 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刑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较轻、社会危险性较低的、不必予以 关押的犯罪分子。哪些罪名和情节可以适用管制刑主要规定在刑 法分则当中。1997年《刑法》中有86个分则条款有管制刑 。
公安机关
依据两院、两部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 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 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 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 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社区矫正工作中,本来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是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的,但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社区矫正试点地区,社 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归由司法行政机关来执行,但公 安机关的法定职责还必须履行,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交接手续、 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仍由公安机关执行,实践中,一定要协调好 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 同将社区矫正工作做好。
司法行政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相关部门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 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 的矫正和帮助工作。 根据《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乡(镇、街道) 司法所的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法律、法 规、规章和政策;(二)依照有关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管理,会 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三)对社区服刑人员进 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四)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 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社 区服刑人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五)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 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六)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担任社区矫正工作的原因及在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来安修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来安修改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1ac041c850ad02de8041c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正确有效执行刑罚,对非监禁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修改为:为了正确执行非监禁刑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罪犯,依照本法实行社区矫正。
将“罪犯”修改为:“违法、犯罪人员”。
第三条【任务原则】社区矫正坚持惩罚犯罪与教育矫正相统一,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第四条【社区服刑人员义务和权利】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参加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教育学习活动。
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对于侵犯其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有权提出申诉、控告、检举。
“社区服刑人员”修改为“社区矫正人员”,以下出现作相同修改。
第五条【主管部门】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社区矫正工作。
第六条【相关部门】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适用、变更社区矫正的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分别提出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
公安机关对重新犯罪的、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和应予羁押、追捕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七条【经费保障】国家保障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社区矫正机构第八条【社区矫正机构职责】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履行下列职责:建议删除“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易混淆县社区矫正机构与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职责。
修改为:“县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执行社区矫正,履行下列职责:(一)接受委托,提出对适用社区矫正的评估意见;(二)接收社区服刑人员;(三)组织实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四)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帮扶;(五)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表扬、警告或者提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建议;(六)提出社区服刑人员刑罚执行变更的建议;(七)解除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ce2adf3c1ec5da51e2704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1、(单选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后()内作出裁定,将裁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A.五日B.十五日C.三十日D.十日正确答案:C2、(单选题)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
A.十五B.十C.五D.三正确答案:B3、(单选题)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
A.本级政府预算B.下级政府预算C.上级政府预算D.专项财政预算正确答案:A4、(单选题)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
A.住所地B.工作地C.户籍地D.居住地正确答案:D5、(单选题)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日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
A.十十五B.五十C.五十五D.十五正确答案:B6、(单选题)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A.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B.终止社区矫正通知书C.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D.终止社区矫正证明书正确答案:A7、(单选题)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应当由()撤销缓刑、假释。
A.人民检察院B.司法行政机关C.社区矫正机构D.人民法院正确答案:D8、(单选题)()主管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
A.最高人民检察院B.全国人大C.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D.最高人民法院正确答案:C9、(单选题)()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A.司法所B.村委会C.居委会D.司法局正确答案:A10、(单选题)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
A.中止B.终止C.停止D.解除正确答案:B11、(多选题)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依法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并宣告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事实、执行社区矫正的期限以及应当遵守的规定。
社区矫正法PPT课件
![社区矫正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18ab7b4daa58da1114a8e.png)
.
12
社区矫正对象的决定和接受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委托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有关 社会组织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意见,供决定社区矫正时参考。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配备具有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专门国家工作人员(以下称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履行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执法职责。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组织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 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教育 法律
社会 工作
.
9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法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应当协助社区 矫正机构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依法开展社区矫 正工作,受法律保护。
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
区矫正工作。
标题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
置社区矫正机构 4、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
标题 具体实施。
5、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 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人民
检察院
地方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
地方政府
社区矫正
标题 司法所
机构
.
8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社区矫正最初目的为缓解监狱压力而产生,2003年全 国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6个省市实行社 区矫正工作试点,至今为止已取得重大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03124a50e2524de5187ea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解读亮点一:注重社会关系修复和矫正对象融入社会犯罪行为侵害的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犯罪人施加报应性惩罚,而是致力于对受损的社会关系进行整体修复,恢复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以及重塑社区矫正对象健全的人格。
因此,《社区矫正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可以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特长,组织其参加公益活动,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修复包括被害人(社区)在内的各方面的社会关系,获得宽宥、谅解和接纳,减少“标签化”和社会排斥,营造良好的回归环境才能实现“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立法目的。
亮点二:确立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两大核心任务《社区矫正法》第三条将教育矫正与帮困扶助两项任务合并,统一为“教育帮扶”,以“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作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方针。
监督管理强调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措施属性,通过外在强制力要求矫正对象遵守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而教育帮扶旨在利用多种形式,对矫正对象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激发其内在道德素质和悔罪意识,消除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
亮点三:鼓励和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法》第十条至第十三条对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各方主体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鼓励和引导多元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在第四十条授权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通过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或者通过项目委托社会组织等方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辅导、社会关系改善等专业化帮扶。
亮点四:充分保障社区矫正对象享有的合法权益《社区矫正法》总则第四条强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在实施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措施和方法应当避免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
《社区矫正法》全文内容PPT
![《社区矫正法》全文内容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3b036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3.png)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立法 0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立法 0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内容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
《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
1 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
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执行制度,
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 共和国社区 矫正法》7 月1 日起施 行
社区矫正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重要制度。
制定出台《社区矫正法》是对社区矫正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的总结和升华,是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一件大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系统 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完善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要求的体现。
同时强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 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社区矫正法》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需要设立矫正委员会。
“社区矫正委员会”作为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系首次出现在 法律文件中,社区矫正工作涉及诸多部门,事务繁杂,设 立这样一个专门的高规格组织机构,旨在坚持党的领导, 建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 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同时提出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途径 和方向,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主讲人:xxx
时间: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 201 9年1 2月28日通过,该法共 九章六十三条,自2020年7月1 日起施行。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 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 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ec748866fb84ae55c8d3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将于( )开始施行。
[单选题]*A、2020年1月1日B、2020年3月1日C、2020年6月30日D、2020年7月1日(正确答案)2.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 )。
[单选题]*A、执行地(正确答案)B、居住地C、户籍地D、暂住地3.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 )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 )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
[单选题] *A、五日、十日(正确答案)B、三日、七日C、三日、五日D、十日、十日4.对于电子定位装置,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期限届满后,经评估仍有必要继续使用的,经过批准,期限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 )。
[单选题] *A、一个月B、三个月(正确答案)C、六个月D、一年5.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的减刑建议书后( )内作出裁定,并将裁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单选题] *A、七日B、十五日C、一个月D、三十日(正确答案)6.本法共有( )章( )条。
[单选题] *A、六,六十B、六,六十三C、八,六十D、九,六十三(正确答案)7.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 ),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单选题] *A、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正确答案)B、科学管理、分类教育C、分类管理、无差别矫正D、分级管理、个别化教育8.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 )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 )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
[单选题]*A、可以;可以;应当B、应当;应当;可以(正确答案)C、应当;应当;应当D、应当;可以;可以9.对于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由( )撤销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b82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8.png)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将于( )开始施行。
A、2020年1月1日B、2020年3月1日C、2020年6月30日D、2020年7月1日【正确答案】2.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 )。
A、执行地【正确答案】B、居住地C、户籍地D、暂住地3.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 )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 )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
A、五日、十日【正确答案】B、三日、七日C、三日、五日D、十日、十日4.对于电子定位装置,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期限届满后,经评估仍有必要继续使用的,经过批准,期限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 )。
A、一个月B、三个月【正确答案】C、六个月D、一年5.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的减刑建议书后( )内作出裁定,并将裁定书投递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A、七日B、十五日C、一个月D、三十日【正确答案】6.本法共有( )章( )条。
A、六,六十B、六,六十三C、八,六十D、九,六十三【精确答案】7.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 ),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A、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正确答案】B、科学管理、分类教育C、分类管理、无差别矫正D、分级管理、个别化教育8.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 )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 )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
A、能够;能够;应当B、应当;应当;能够【精确答案】C、应当;应当;应当D、应当;可以;可以9.关于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大概发现讯断宣布从前还有其他罪没有讯断的,应当由( )撤销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2020年《社区矫正法》新版解读PPT
![2020年《社区矫正法》新版解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bac110312b3169a451a4b9.png)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 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 。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和撤销,由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意见,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 区矫正相关工作。
第十条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配备具有法律等专业知 识的专门国家工作人员(以下称社区矫正 机构工作人员),履行监督管理、教育帮 扶等执法职责。
立法亮点
一、明确了社区矫正的目标和工作原则。
当前社区矫正对象有90%以上都是缓刑犯,通 过适度监管和有针对性的一些矫正措施,充分发挥 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矫治教育,有利于社区矫 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因此,社区矫正法明确,社 区矫正是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预防和减少犯罪”;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 教育帮扶结合,专门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 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地消除矫正对象可 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的公民。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该法自2020年7月1日 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 专门立法。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 矫正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 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 治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的体 现,也是对社区矫正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组织具有法律、 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者实 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 作。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法协助社区矫 正机构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 单位或者就读学校应当协助社区矫正机构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https://img.taocdn.com/s3/m/d04e876dda38376baf1faed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矫正工作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三条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向社区矫正委员会报告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提请社区矫正委员会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
第四条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以下职责:(一)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社区矫正工作;(二)对本行政区域内设置和撤销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意见;(三)拟定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五)指导支持社区矫正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六)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七)协调推进高素质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八)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五条人民法院依法履行以下职责:(一)拟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可以委托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有关社会组织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意见,供决定社区矫正时参考;(二)对执行机关报请假释的,审查执行机关移送的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意见;(三)核实并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四)对被告人或者罪犯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五)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及时通知并送达法律文书;(六)对符合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作出判决、裁定和决定;(七)对社区矫正机构提请逮捕的,及时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八)根据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的减刑建议作出裁定;(九)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关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和动员讲话
![关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和动员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e6ad0fcd336c1eb91b375d6b.png)
关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和动员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分为总则,机构、人员和职责,决定和接收,监督管理,教育帮扶,解除和终止,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法律责任,附则,共九章63条。
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0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全面确立。
为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近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第一至四章(第一条至第二十二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第四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第五条国家支持社区矫正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
社区矫正工作相关部门之间依法进行信息共享。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条 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 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第五条 国家支持社区矫正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监督管理和教育 帮扶。社区矫正工作相关部门之间依法进行信息共享。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矫正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应当 按照规定列入社区矫正机构本级政府预算。 第七条 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奖励。 第二章 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八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 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社区矫正工作实行法律监督。 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 正工作。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 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和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按照规定的 权限和程序审批。 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第十条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配备具有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专门国家工作人员(以下称社区矫 正机构工作人员),履行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执法职责。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组织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 者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法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应当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做好社 区矫正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三章 决定和接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教育帮扶 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 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章 决定和接收 第十七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 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 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 常居住地为执行地。 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 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 本法所称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是指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 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 第十八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委托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有关社会组织对被告 人或者罪犯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意见,供决定社区矫正时 参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 第十九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 行,应当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责令其按时报到。 第二十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通知执行地社 区矫正机构,并在十日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社区矫正 决定地与执行地不在同一地方的,由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 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
3
学海无涯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看守所或者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公 安机关自收到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社区矫正机构。
2
学海无涯
第十三条 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 正工作。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严守纪律,清正 廉洁。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 作,受法律保护。
第十六条 国家推进高素质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 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培训和职业保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学海无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 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 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分为总则,机构、人员和职责,决定和接收,监督管理, 教育帮扶,解除和终止,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法律责任,附则,共九章 63 条。
2019 年 1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议表决通过,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实施。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外文名 Community corr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通过日期 2019 年 12 月 28 日 通过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实施日期 2020 年 7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