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读后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期我有机会详细地研究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于这一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古代文人士子的命运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历唐、宋、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完善。

这一制度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让优秀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进士科、举人科和会试,如今看来,这些考试的标准和形式或许是相对单一和狭隘的,但它们确实为古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

而通过这种机制选拔出来的进士,成为了社会上的精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这一制度导致了文人士子的垄断地位。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社会上的权势往往与功名文人息息相关。

这导致一些人为了考中进士而废寝忘食,以至于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另外,科举制度也无法公平地反映人才的真实水平。

考试内容偏重于经典诗词,很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认可。

这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不过,尽管古代科举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

科举制度不仅美化了汉字,促进了文学创作,也为后来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文化传统中,科举制度长期以来都是一种受到尊重的象征,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的学习,我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科举制度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士子的命运。

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应试,甚至家破人亡也毫不动摇。

这种坚守和追求真正令人敬佩。

最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的学习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我们今天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享受着现代教育的红利。

然而,我们也应该珍惜古代先辈们所创造的发明和制度。

科举制度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它的影响超越了时空,仍然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读后感1. 读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我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官场监督世界的大门。

哇塞,原来古人在治理官员方面有这么多的智慧啊!你看秦朝,设立御史大夫,那可是专门盯着官员们有没有好好干活,就像一个严厉的班主任,时刻监督着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

要是没有这种监察,那些官员还不得像脱缰的野马,肆意妄为?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汉代的刺史制度可不得了。

刺史就像古代官场的“钦差大臣”,到处去巡查地方官员。

他们的权力可大了,能把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员揪出来。

我就想啊,这要是放在现代,那些贪污腐败的家伙估计早就吓得瑟瑟发抖了。

这就好比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安装了一盏明灯,啥坏事儿都能被照出来。

3. 古代监察制度史读起来特别有趣。

唐朝的时候,有御史台,那些御史们就像一群正义的守护者。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朝堂上,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官员的不端行为。

比如说,要是哪个官员在税收上动了手脚,御史们就会像猎犬一样扑上去。

这让我觉得,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强的监督意识了,比我想象中的要先进多了。

4. 读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敬佩。

宋朝的监察制度更加完善了,还分了台谏系统呢。

这就像给官员们织了一张大网,不管他们在哪个角落犯错,都很难逃脱。

我不禁想问,现代的一些监督体系是不是也能从这里面吸取点经验呢?就像做菜一样,古代的监察制度就像是一道已经做好的美味佳肴,现代可以尝尝味道,取取经啊。

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可真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史书啊。

元朝的监察制度也是别具一格。

他们有专门的监察机构,里面的监察官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元朝的官场秩序。

你想啊,在那个广阔的元朝版图里,官员那么多,如果没有有效的监察,那还不乱套了?这就像一个大花园,如果没有园丁除草除虫,花还能好好长吗?6. 哇哦,读了古代监察制度史,我发现明朝的监察那叫一个厉害。

厂卫制度虽然有些恐怖,但也确实起到了监察的作用。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内容简介编辑《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阎步克,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论文集种。

目录编辑引言第一部分两汉时期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三、“四科”之考析四、察举与任子附录察举诸科杂考一、尤异与高第t二、文无害三、察廉、廉吏与孝廉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一、“授试以职”考述二、“以能取人”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章阳嘉新制一、阳嘉新制考述二、阳嘉新制的来源三、等第与黜落四、黄琼“四科五、“以文取人”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一、选官的腐-败二、“以名取人”三、“以族取人”第二部分曹魏时期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一、特科与岁科二、“贡士以经学为先”三、“四科”与“明法”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一、名实本末的对立二、崇本责实之对策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第三部分两晋时期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一、察举特科二、秀才对策制度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四、其他科目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附录魏晋的散郎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附录甲午制始末第九章察举的低落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三、察举的低落第四部分南朝时期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附录南朝“二学”考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一、南朝策试制度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四、自由投考的萌芽第五部分北朝时期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二、“门尽州郡之高三、魏、齐策试制度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四、科举的成立第十五章结语一、理性行政因素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知识群体因素四、必然性与合理性上一: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下一: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第英国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编辑英国的选举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下院即平民院议员的选举。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西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其实质是通过考试来选拔有才能的人,以涵盖了官员招聘和选拔范畴。

在中国的历史上,察举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公正的公共选拔机制。

本文将以西汉察举制为例,分析其内容特点及对今天的选拔带来的启示。

首先,西汉察举制制度的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正公平。

在西汉统治时期,世家权贵的特权被缩减,加强了原始社会特技的纠偏,改变了封建社会的政治演变。

由于察举制度允许没有贵族背景的人通过考试获得公职,因此被认为是君主的利益代表,有利于消除官场上的某些私人关系的发生。

第二,选拔有才能的人。

西汉察举制的实质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重视培养人才。

因此,该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西汉时期,制定了《春秋繁露》、《史记》等一大批文学作品,并设立了官府的教育机构(如太学),提供了人才培训和才华展示的平台。

第三,角色多样性。

西汉察举制度不仅涉及到官员招聘,还包括了诸多社会方面的选拔范畴,如医生、教师和知识分子等。

此外,这项制度还赋予了市民权和财产权,允许有才能的人,跨越社会层面,成为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

此外,西汉察举制度对当今选拔的启示也不可忽视。

它广泛地吸收了当时行政管理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优势,可以为当今选拔人才提供以下启示:第一,注重考试和教育的连续性。

西汉察举制度注重考试和教育的连续性,这对当今选拔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

为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需要在厘定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的周期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考试公正、积极和公正,真正做到才能推动绩效提高。

第二,角色的多样性。

可借鉴西汉时期察举制度之成功,不仅注重有才能的人,还应用多样化的选拔角色;不仅注重工作经验,也应考虑知识技能、学历和背景等其他因素。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选拔公正、公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总之,西汉察举制度的内容特点和政治意义是很明显的。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

姓名:gegebao 院系:学号:《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摘要:产生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仍然作为主要选官制度、并且可以看做是科举制度的前身和母体的察举制度,在其发挥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的七八百年历史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不断发展变化。

《史稿》在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察举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严谨考察与歧义辨析的同时,从理性行政、特权分配和知识分子群体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这些变迁的社会动因,并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思考。

而我在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综述后,也提出了我自己关于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劣、察举制的现代意义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察举制度、两汉、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正文:一、察举制度的孕育:战国以来,随着铁器的普及,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文明发展、社会分化所引起的对理性行政的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冲击着封建贵族制社会下形成的、在春秋时期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世卿世禄的世官制度。

为了保证行政的能力和效率,以适应越发复杂的社会生活,作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的官僚科层式组织,以“变法”的形式在列国推行开来。

文化的繁荣促成“学在官府”到“学下私人”的转变。

广大的下层社会人员获得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之后,涌现出的大量的“贤才”、“能人”将成为日益庞大的官僚组织中“新式官僚”的重要来源。

“孔子的‘举贤才’之说,韩非的‘因能授官’之说,以及墨子的‘官无常规而民无终贱,又能则居之,无能则下之’”在批判原有的世官制度的同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客卿制、养士制为代表的“荐举”在其散漫无章的形式下孕育着一个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中国政治生态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度。

二、察举制度的产生:纵观整个汉代的察举制度变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察举制度正式产生于汉代,并且在汉代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其区别于其他选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二年和十五年分别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以纳其言”;《汉书.汉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初令郡国各举孝廉各一人”。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内容摘要汉代察举制是中国最早的选官制度,其中的“举贤良文学”因天子亲自策试被举荐者,而备受历代的关注。

察举制用人以德、用人以才、用人以能,确立了历代用人标准。

而古代帝王的偏信多疑,豪门贵族的相互倾轧,使俊杰之士仕途上步履维艰,最终让察举制走入穷途。

察举制的利弊得失,为今天的育人选才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察举制现代启示一察举制汉代初年,任官并无定制,入仕者不外乎“荫任”(子孙获得世袭官爵)“赀选”和(汉代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即捐官)两途,所以官职大多操纵在大官僚和富户手中,其后才出现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中央大臣或地方长官考察乡党舆论,将人才推荐到中央,循一定的程序选任官员的方式,这也是两汉选举制度中最主要的选官方式。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

汉高祖刘邦下诏求才,开西汉察举制之先河,后来汉文帝两下诏书,“贤良方正,寻求能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文•帝纪》,)但高祖、文帝的选士活动都属于偶尔为之,不仅规模小,而且范围窄,仅限于官吏,没有发展成为完善的仕进制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开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成为下诏,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公元前106 年,,汉武帝规定每州每年“各举秀才一人”作为常规性的选官制度,这是察举取士制度化的最重要标志。

汉代察举制度类似于现代的人才推荐制度,虽对当时及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其主要是通过推荐与聘任方式任官,尚未采取公开竞争的考试方式,因此,其弊端也十分明显,最主要的是“察者不明而举非其人”。

察举制名义上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实际上成为达官贵人奖励贤士、罗致天下名士的手段。

二现代借鉴1. “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汉代实行察举制的目的是“进贤”即招纳贤能之士,为朝廷效力;举荐形式是“贡士”即由地方官员推荐贤,能给天子。

中国察举制度总结

中国察举制度总结

察举历史总结我们都知道,国家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

中国若想在世界立足,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习,必然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但是我们也发现,从明清以来,中国逐渐的落后于世界的步伐,直到现在,中国在科学上面与欧美等发的国家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没有一名真正的中国国籍人士取得诺贝尔科学奖,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如今的教育制度,选才制度是不是还有不足。

怀着寻找最佳选才方式,以及通过学习历史增加人生智慧的目的,我研读的阎步克老师编写的《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一书,受益颇多。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这本书,介绍了从汉朝察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一直写到了隋朝科举制度形成的前夜,向我们展现了七百多年察举制度的变迁。

现在我简要的介绍察举制度的制度的发展,并且阐述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察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并且成为了汉朝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它的渊源更早的出现在秦朝,选拔有能力的官员。

但是作为共识,它的正式出现还是在汉朝。

据记载,在西汉文帝时期,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来又诏书“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贤良特举策试制度正式形成。

后来又发展了孝廉岁举制度。

汉朝的主要察举科目可以分为: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主要是君主求得意见,被举荐的人以给出建议方法的办法分等得到官位;二,明经,明法和“知兵”,“治河”的科目,主要是为了选拔专门人才。

三,秀才,孝廉二科。

面向一切吏民,由州郡举荐。

四,尤异,廉吏二科,主要是为了提拔有功绩的地方官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建立察举制度的初衷,还是为了能够得到真正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士帮助更好的治理国家。

刚开始的时候选拔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标准,至于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机会,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官员的判断标准,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公平性的问题,开始时没有考试,只是后来逐渐需要考试来辅助检验。

与此同时,一些研习文化经典的儒生开始参政。

到了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读后感哎,说起这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啊,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老相册,里头的故事多着呢,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心里头也是五味杂陈。

你想象一下,那时候的皇帝老儿,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盯着底下这帮大臣们,生怕他们有个啥小动作。

可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他自个儿也忙不过来,咋办呢?于是乎,就整出了这么一套监察制度,说白了,就是给大臣们安上几个“眼睛”,帮他们盯着点。

这“眼睛”啊,可不仅仅是普通的眼睛,他们是朝廷里的御史大夫、监察御史这些个角色,一个个都是精明强干,眼睛里不揉沙子。

他们就像是皇宫里的“侦探”,天天转悠在大臣们中间,看谁敢偷懒、贪污、欺压百姓。

一旦发现有啥不对劲的,立马儿就上报给皇帝,那速度,比送外卖的还快呢!这监察制度啊,一开始的时候,那叫一个管用。

大臣们都老老实实的,生怕被“眼睛”们盯上。

可时间长了,这制度也慢慢变了味儿。

有的“眼睛”自己也开始不老实了,他们跟大臣们勾勾搭搭,狼狈为奸,一起糊弄皇帝。

这样一来,监察制度就成了摆设,老百姓还是照样受苦受难。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监察制度虽然有时候不靠谱,但它毕竟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它让大臣们知道,自己头上悬着一把剑,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敢太放肆了。

而且,这制度还培养了一批敢于直言、勇于担当的御史大夫们,他们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不惜得罪权贵,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

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御史大夫,发现一个大臣贪污受贿,证据确凿。

他二话不说,直接上书给皇帝,要求严惩这个大臣。

可这个大臣背后有强大的靠山,皇帝也有点儿犹豫。

可这位御史大夫就是不依不饶,天天在皇帝面前唠叨这事儿。

最后,皇帝实在受不了了,只好下旨把那个大臣给办了。

这事儿传出去之后,老百姓都拍手称快,说这位御史大夫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所以说啊,这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啊,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剧。

里头有好人、有坏人、有忠诚、有背叛、有成功、有失败。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内容摘要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兴起,逐渐取代了察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察举制 度的经验,但在选拔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更加强调考试成绩和才能。尽管如 此,察举制度的影响仍然深远,在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书中,作者还对察举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例如,在 汉代,察举的科目和选拔标准如何制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施细节和影响;以 及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操作流程和变化等。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分析,本书展现了察举制度在 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其对社会、政治、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还对察举制度的衰落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指出,察举制度的衰落主要源 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科举制度的兴起以及察举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 分析,本书揭示了察举制度衰落的必然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察举制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新尝试。在察举制之前,官 员选拔主要依靠世袭和军功,但这些方式并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汉武 帝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下令各地推举贤才,通过考察其品德、才能和治绩来任 用官员。这一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世袭制的传统,为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更多晋 升的机会。
察举制在汉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逐渐完善, 选拔标准和程序也更加严格。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 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选拔权掌握在 地方长官手中,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魏晋南北朝时 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将选拔权收归中央。
目录分析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察举 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这一制度的本质和特点。该书 的目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对全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和思考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和思考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和思考为政之道,贵在得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关系到历史的治乱兴衰,兴替相承。

因此,如何区分人才的优劣,如何完善选举制度成为了历史永恒不衰的话题;选官制度也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选官制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变化。

现在我就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来论述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高祖十一年颁行的《求贤诏》为西汉察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前元二年和十五年的诏书,明确规定了察举的科目和对策应试方法,标志着察举已向制度化发展。

至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制度,并在两汉选官制度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察举制度的科目主要有孝廉、秀才,均每岁举行,称为常科;另外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科,但不经常举行,是为特科。

贤良方正科需对策;孝廉在西汉时不需考试,到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开始“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不过,这些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是对授官的高下起到一定的作用。

西汉至东汉中期,察举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比较严格,通过察举选拔了不少有用之才。

察举制度从西汉文帝开始创立,直至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被废除,实行了将近八百年。

与此同时,在汉代还实行了中央或地方官府自行选拔录用属吏的征辟制度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

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

到了汉代,汉高帝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

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浅谈汉代的察举制度

浅谈汉代的察举制度

浅谈汉代的察举制度摘要:汉代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化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察举制度的创立为朝廷选拔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汉代国家的巩固和强盛,对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察举制作为汉代选拔人才和官吏最主要、入仕数量最多的一种选士制度,其主流无疑是进步的,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错误与弊端。

关键字:汉代察举制历史必然性孝廉贤良察举制的影响与科举制的区别思考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成熟系统而且影响较大的选士制度则是汉代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是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正式开始。

察举亦称荐举,是汉代选拔人才、补充官吏的重要制度之一;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低授予不同官职的选官制度。

其选举的主要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等。

每一个制度的产生都与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分不开,更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分不开。

察举制的产生和完善是与汉代的社会与统治者思想的密切相关的;因此察举制既是统治者思想的直接反映,也是当时汉代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的产物。

就此,我首先分析察举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汉代的文教政策为其产生和实行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也可以说是汉代儒学的发展为其实行提供了条件。

汉朝是在推翻秦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恢复国家建设、“与民休养”,因此推行了道家的黄老之术,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这种文教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汉文帝时期出现了察举制的雏形,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文帝下诏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又下诏说:“诸侯、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谏者,上帝亲策之,傅纳以言。

”为汉武帝时察举制的实行提供了条件。

汉武帝时期,由于全国经济的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家安定统一,武帝迫切需要选择一个最实用的意识形态来为封建政府服务,因此肯定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重选举,广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三大文教政策。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读后感读后感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读后感读后感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读后感读后感一、读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就像在看一场跨越千年的人才选拔大剧。

我常常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候,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在选举制度里崭露头角吗?比如说在察举制下,地方长官就像星探一样,到处寻找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像董仲舒就是被察举出来的大才。

这制度初看挺好,可时间一长,有些地方官就开始任人唯亲了。

这就好比一场选秀,评委要是都选自己亲戚朋友,那真正有才华的人不就被埋没了吗?这让我觉得察举制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实施起来容易变味。

二、九品中正制呢,听起来就像一个等级森严的人才金字塔。

我感觉这制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那些门第高的家族就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高官厚禄。

像王谢家族,那可是门第显赫。

这制度下,寒门子弟就像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想飞却飞不高。

你说,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的仕途,这公平吗?就好像比赛还没开始,有些人就因为家庭背景被内定了冠军,那这比赛还有啥意义呢?三、科举制可就不一样了。

这就像是给所有读书人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不管你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还是穷乡僻壤的穷书生,只要你有才华,就有机会出人头地。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他考了多少年才中举啊,虽然他中举后的疯狂有点让人觉得可怜又可笑,但这也说明科举制对读书人的巨大吸引力。

在科举的考场上,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个人都拼了命地想证明自己。

这制度就像一把公平的尺子,衡量着每一个人的学问和能力,多棒啊。

四、古代选举制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在早期,注重品德的察举制说明当时社会对道德的尊崇。

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希望选出来的人是品德端正的,能够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生活。

要是一个村子选村长,大家肯定也希望选个诚实善良、有正义感的人吧。

可是后来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好像一个人的家族光环比他本身的能力更重要,这简直是一种倒退嘛。

五、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我仿佛看到无数个书生挑灯夜读的场景。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阶(等级)问题,梳理出职位分等 和品位分等,并以官阶等级的视角 来考察六冕礼制) 代表作:《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从爵本位 到官本位》《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 论》等
其他书籍
本书目录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 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 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 第九章:察举的低落
THANKS
阅读体会
THANKS
谢谢观赏
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 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
劳”
第三章:阳嘉新制 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
兴起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本书目录
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 化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
的萌芽
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 的关系
考试制度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 考试通过后需参加铨选才能得官 学校制与考试制结合
本书特点
1、将西方社会科学的整体分析框架与中国传统史 学相融合 2、网罗了大量史料,对史料的很多解读都发人之 未发 3、语言平实而叙述严谨
本书只是就自己视野所及的若干问 题,提供一些基本资料,并加以考 订解说,以补前人阙遗。其中有些 对史实细节的考订有异于成说。
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五章:结语
内容概述
察举制度的变迁
本书主要目的是研究察举制度。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 探索这一制度发展变迁的线索、原因及其政治文化意义。
察举制本身
成立之初的察举制度
推荐制度 多种途径取士 包括入仕、铨选、考课等 学校与察举互不干涉
vsBiblioteka 成熟的科举制度察举制与其他选官制度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 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 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 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 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 其高下” •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 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 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 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 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3分) • •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 不同?(2分)说明两者的关系。(2分) • •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分)
• (2008全国文综一)材料一 •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 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 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 材料二 •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 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 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 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王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 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 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 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教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 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 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 • 关于王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 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 立的标志。 • ——摘缡自阁照祥《英国政浩制度史》等

从察举到科举的历史启示

从察举到科举的历史启示

从察举到科举的历史启示古人对选贤任能之极端重要性,已有许多论述,如《墨子?尚贤》:“尚贤者,政之本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古代选人用人的两大基本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何利弊,对今人又有什么启示?选人用人是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千古难题。

古代许多典籍都对选贤用能作过专门论述。

如《墨子?尚贤》说:“尚贤者,政之本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说:“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吕氏春秋?求人》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

历史上,但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选好人、用对人。

唐太宗曾感叹:“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王安石曾说:“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纵览历代兴衰,诚如《汉书?京房传》中所说:“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中国在汉代以后,相继出现了两大基本选人制度:察举制与科举制。

考察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历史沿革及内在规律,总结其得失,可为今天选人用人制度的完善提供不少借鉴。

历史沿革一般认为,商周之时,选官实行“世卿世禄制”,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与军功制的出现,极大冲击了世袭制,但总的来说,平民与贵族仕进不同途,世袭贵族在整体上垄断政权仍是基本情形。

汉代察举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状况。

察举制,指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向中央政府举荐,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

相比于只论血缘与出身的世袭制,察举制无疑是历史与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一是主张以德取人、以能取人。

察举分岁科、特科两大类,以岁科为主。

岁科有孝廉、秀才(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特科因时因需而设,主要有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法、兵法等。

汉代以孝立国,因此“孝廉”一科最受重视,其他科目亦要求德行无亏,再察其他。

此外,察举的科目涵盖诸多方面,务在求得真才实学之人,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启示选拔官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原则和方式。

一、.奴隶社会选官制度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世袭制)。

商鞅变法时废除了这一特权。

二、.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一)察举制:汉朝时创设自下(地方官员推荐)而上(皇帝任命)选拔官吏的制度。

察举的主要依据是才学和品德。

察举制作为一种完备的选官制度,并真正确立其在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代。

察举制是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的最主要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此外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察举制的确立和实施,对当时统治人才的选拔、任用以及对社会的安定,均产生了重要作用。

但到东汉以后,选官制度日趋腐朽,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东汉中期以后,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二)九品中正制:曹魏时开始形成的由中正官发现和推荐人才再由皇帝任命为官的制度。

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中正官推举人才的依据是门第,该制度促使士族制度形成,造成士族地主长期把持政权。

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群雄割据一方。

曹操“唯才是举”,赢得人才,加上他的文治武功,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清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

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2)完整篇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2)完整篇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作者是阎步克,历史学博士,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他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古代治制度史和治文化史.阎步克从察举制八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历程为角度,深刻剖析了自两汉以来直至隋唐时期演变为科举制的选制度的封建体。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研究对象为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书中把僚制理性行、帝国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利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该书对察举制的产生、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阎先生在书中旁征博引,其阅读量之大,考证之细致,方法之精妙,着实是一部历史巨作.这本书和其另一部著作《士大夫治演生史稿》一样,都用了功能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看待古代的僚制,大概就是用了西方的方来解读的史料。

察举制的内容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制度,对于人才的种类不拘一格,但在选拔的过程中,国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是很严苛的。

常见的选标准有:四科取士与光禄四行。

四科取士即第一科德行高妙,志杰清白;二科为学通修行,经中博士;三科则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案能覆问,文中御史.四科为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如此才得以出任三辅令,以上四科取士是汉代察举选的基本标准.从中不难发现,德行高妙,志杰清白是察举人才的首要标准,西汉诸帝频繁诏举贤良**之士,**之士就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优良的道德修养是察举过程中反复强调的。

其次才是对被选拔之人文化素养的要求,具体就是明习经学,通晓法令,而吏文化素养的要求就是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诏令,同时具备能书合计的能力,所为能书即不仅能够熟练的制作公文,写作文章,而且包括书法要求,这一点汉简所出土的大量文书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史职吏之手,合计即一定的计算统计能力。

从察举到科举--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从察举到科举--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从察举到科举--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何德章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 还在攻读学位时,就抱着学习的心态阅读过阎步克先生的<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当时很受启发.后来虽然相关的研究论著越来越多,迄今我在指导自己的学生读书时,还总是要向他们推荐这本学习汉魏六朝历史必须阅读的重要史学著作.
【总页数】7页(P19-25)
【作者】何德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百年科举评价:从盲目批判到理性平反——兼论科举评价思维的历史变迁 [J], 刘亮
2.中国古代三种考试制度变迁之动力探究——基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分析 [J], 徐正林
3.论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九品中正、科举的合理内核 [J], 谢佳能
4.从察举到科举——两汉至隋唐的取士制度 [J], 秦慰俭
5.“以名入仕”与“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J], 许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察举制度演变与政治体制重构

察举制度演变与政治体制重构

察举制度演变与政治体制重构近几年来,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国家政治体制也在不断地重构中。

其中,察举制度演变成为本次政治体制重构中的重要一环。

在2023年,我国政治体制重构进一步推进,察举制度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察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它最初形成于汉朝,是一种以士人相互推荐为基础,由官府选拔的制度。

而后,随着历史的变迁,察举制度不断演变,逐渐成为了一种选举制度。

在察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选举方式不断变化。

最早期的察举制度是由官府直接选拔,到了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出了由名士推举,并由地方官署选拔的察举制度。

明清时期,则形成了类似于考试的制度,即由考官主持的科举考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察举制度的选拔对象逐渐从士人转向学者,这也为科举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铺垫。

在2023年政治体制的重构中,察举制度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选举方式更加多元化。

除了司法机关等核心部门的高层领导人员通过内部推举产生外,其他部门的领导人员则采用彩票投票方式选举。

这种新型选举方式,既能确保领导人的选举公正性,又能提升选举时的仪式感。

其次,察举制度的选拔对象也更加严格。

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大部分部门领导人员的选拔都采用不同级别的考试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评估选拔对象的能力和素质,确保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得到选拔。

同时,对于司法机关等核心部门,也采取了与过去相比更为严格的察举制度,通过内部推举方式来确保选择的高层领导人员具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特点。

再次,察举制度的结果公示化程度增加。

在新的政治体制中,察举制度的选举结果将会公开发布,并进行监督,以保证选举的公正和透明。

同时,选举结果也将会纳入考核标准,作为评估公务员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学者与行业专家成为察举制度的一大选择对象。

在过去,察举制度只评选士人。

但在新的政治体制中,高校教师、行业专家等能够为政府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也得到了重视,成为了选举的重要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gegebao 院系:学号:《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摘要:产生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仍然作为主要选官制度、并且可以看做是科举制度的前身和母体的察举制度,在其发挥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的七八百年历史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不断发展变化。

《史稿》在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察举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严谨考察与歧义辨析的同时,从理性行政、特权分配和知识分子群体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这些变迁的社会动因,并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思考。

而我在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综述后,也提出了我自己关于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劣、察举制的现代意义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察举制度、两汉、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正文:一、察举制度的孕育:战国以来,随着铁器的普及,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文明发展、社会分化所引起的对理性行政的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冲击着封建贵族制社会下形成的、在春秋时期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世卿世禄的世官制度。

为了保证行政的能力和效率,以适应越发复杂的社会生活,作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的官僚科层式组织,以“变法”的形式在列国推行开来。

文化的繁荣促成“学在官府”到“学下私人”的转变。

广大的下层社会人员获得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之后,涌现出的大量的“贤才”、“能人”将成为日益庞大的官僚组织中“新式官僚”的重要来源。

“孔子的‘举贤才’之说,韩非的‘因能授官’之说,以及墨子的‘官无常规而民无终贱,又能则居之,无能则下之’”在批判原有的世官制度的同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客卿制、养士制为代表的“荐举”在其散漫无章的形式下孕育着一个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中国政治生态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度。

二、察举制度的产生:纵观整个汉代的察举制度变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察举制度正式产生于汉代,并且在汉代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其区别于其他选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二年和十五年分别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以纳其言”;《汉书.汉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初令郡国各举孝廉各一人”。

以上可以分别看作贤良特举策试之制和孝廉岁举之制的正式形成。

以贤良方正、明经、明法为代表的特举和以秀才、孝廉为代表的岁举共同构成了汉代科目繁多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的科目大致分为:以征求吏民意见为目的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擢举各类专门人才或特种人才的明经、明法和“能治河者”,“勇猛知兵法”等科;面向一切吏民、以向中央朝廷定期贡士为目的的秀才、孝廉科。

作为知识分子的儒生,一方面致力于整理典籍、阐释经典,另一方面也对现实社会进行指导和批评。

与儒生相区别的文吏,成为了相对单纯的行政文官。

秦朝推崇“霸道”,大量任用文吏,官员成为单纯的行政机器。

汉朝则采取王道杂以霸道的行政方针,同时任用精通文法、擅于优事理乱的文吏和恪守德义,致力“轨德立化”的儒生。

而汉代察举制以贤良、孝廉科目为典型形态,反映了汉朝以儒生集团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参政和儒术渐渐成为正统意识形态的社会现实。

三、察举制度的变迁:1.从以往就存在的举荐行为发展出的、但又区别于以往察举行为的察举制度的诞生可以归因于汉朝区别于前朝、以儒生参政为代表的政治方针。

从此,“以德取人”成为察举制度中分外重要的因素。

但是需要辨明的一点是,在汉朝的王道杂以霸道,儒生与文吏兼用,“以德取人”并不是唯一倾向。

根据《续汉书.百官志》中注引之《汉官仪》,察举取人一般分为四科: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为了管理拥有庞大的人民和土地的帝国,单纯的“德行取人”为理性行政所不允许,以德行孝悌为基础,分科取人才是汉朝察举制度的基本形态。

2.从构建一个高效的政府,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严谨可靠的行政程序的角度看,法家比儒家更有优势。

儒家在描述仁政、王道的美好社会愿景的同时却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社会的方法。

而考察儒生政治兴起之后,儒术的神道化、复古化倾向更是与帝国的理性行政需求背道而驰。

王莽变法之后,帝国政府重视吏治,与之相适应的“以能取人”的因素逐渐在察举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汉光武帝屡次重申对察举对象在正式任命之前要先“授试以职”,就加重了“以能取人”的因素在察举制度中所占的比重。

“以能取人”的因素在选官和任官过程中越发被看重,必将导致以吏事为长的文吏们在官僚组织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由此引起的儒生文吏之间的冲突在史料中俯拾皆是。

贾谊曾言:“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而不知大体”;董仲舒言“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欤?”这是儒生对文吏的批评。

文吏们也常常认为儒生们“重怀古道,枕藉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

但很容易想见,儒生所长的经书和文吏所长的吏事并非天然矛盾。

“以能取人”的因素反而能引导产生兼通儒家经典又长于文法吏事的“亦儒亦吏”式人物。

而先前的儒生文吏之间的冲突,却最终在儒生文吏的融合中达成了和解,成为“一种深刻的时代潮流”。

3.与“以德取人”和“以能取人”相区别,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以能取人”的标准在汉代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据《后汉书.顺帝纪》记载,阳嘉元年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

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

这个变化被称作阳嘉新制。

阳嘉新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经术射策之考试、对策陈政之考试和史书之考试。

阳嘉新制确立的“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两种途径以此为基础产生,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改革将察举制度的重心由举荐的环节转移到了考试的环节,进而影响到整个官僚组织的形态。

察举制度偏重于举荐时,被举者与举主之间的深厚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政治离心力。

新制以后,选官偏重考试环节,被举者由牧守故吏的身份转变为天子门生,形成巨大的政治向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4.存在于文本上的制度设定并不完全决定其实施的效果,制度只有在与所处的时代的现实状况的作用和反作用中才转化为实践的果实。

换言之,同一个制度放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具体到察举制度,在东汉后期便面临腐败、“以名取人”、“以族取人”三大危机。

官场的腐败对选官过程的渗透,使得选官过程不能公正有效地进行,危害理性行政。

由此诱发的清流知识分子对腐败的专制权势的激烈抗争,在维护选官清平的同时,却以另外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选官制度。

知识分子在汉代依附皇权而从秦代的衰落中重新发展起来。

重新发展起来的知识分子集团以名士为主体结合起来,以追求政治上更大的权利,和更多独立性。

名士们制造舆论,使名望更多地来自士林而非朝廷,并影响选官制度,使选官过程更多地倾向于“以名取人”。

这样一来选官的主动权就归于士林,人们因此也更多地注重在士林中的名望,而对朝廷的向心力则非常有限。

第三个以族取人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东汉以来的衣冠世家在世代占有官职的同时,自身的文化色彩也越来越浓重。

同时,名士与望族的结合也使得“以族取人”的选官因素越发为世人认同。

但就其本身而言是与察举制的初衷相违背的,必将严重破坏察举制度的施行。

但是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危机在破坏原有制度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的选官制度的诞生。

5.儒生和文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大量兼通儒术和吏事的官员。

曹魏时期,察举制度的地位有所降低,但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并顺应潮流改变发展。

“贡生以经学为先”,一方面反映了单纯的文吏在选官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和“以文取人”三种选官意见中,“以文取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对后世选官制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值得单独一提的,曹魏以来,四科贡士与原来的“征辟四科”不同,孝廉察举已归于一科。

但是出于行政的需要,单独设立律博士,以满足政府对“明法”之士的需求。

而在东汉后期就已经兴起发展起来的“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选官倾向,在曹魏时期更加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影响,造成了“名与实”的问题的争论,“清途”的入仕途径也就此兴起。

名实问题来源于当时皇权与士族之间的权利斗争,而清途的兴起则实际上压缩了传统的察举选官途径。

6.晋朝之始,社会由分裂的三国鼎立而进入了一个相对统一稳定的时期。

这一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急剧发展,为了获得和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士族们不仅从经济上以品官占田荫客制、士人免役制和品官封锢山泽制来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在文化上,通过名士们独特地言行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礼法门风、生活方式,改造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以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

这个趋势渗透到选官上,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度。

与清途配合,用以维护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相比之下,察举制度地位就相对较低察举制度有着维护专制皇权和官僚政治正常运转的作用。

在国家统一以后,统治者必然会致力于维护自身的权利,在选官上的体现就是对察举制度的重视。

具体到晋朝,我们可以从频繁的特诏察举中看出王朝对察举制度的重视。

前面说到,士族门阀崛起,他们通过九品中正制度和清途选官的配合,实现对高官要职的世代占有。

而当时的皇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与已经发展起来、占有庞大社会资源的士族们对抗,所以其振兴察举的意图也不能实际实现。

但是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晋朝期间,在统治者的努力下,察举制度还是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

据《北堂书钞》卷七九:《晋令》:举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一策不通,不得选。

西晋出现的秀才对策制度与察举制度渐重考试的历史趋势是相符的。

不惟秀才,贤良和孝廉也需要通过对策考试才能够被任用。

而晋朝的对策考试与前代的区别则在于,汉代的贤良对策是没有黜落的,基本上得举就等于入仕,而在晋代则有落选的可能。

晋代在继承曹魏的学校试经入仕制度的基础上,增设面向官僚子弟的“国子学”,国子学的设立既是出于士族和寒门的对立的现实,也是王朝想要崇尚玄学的贵族子弟进入学校接受儒家思想的正统教育的努力的反映。

另外,与后世科举的投考制度呼应,晋朝允许不在学籍的“白衣”参加试经。

这个发展到后世就成为科举制度中的自由投考。

四、走向科举:察举制度的复兴:科举制度源于察举制度和学校考试制度的结合。

从察举制度之前的历史发展来看,服务于官僚政治的这一选官制度,与皇权的兴衰是紧密结合的。

当皇权在整个政治体系中占有绝对权威时,察举制度通常能够很好地执行,为整个官僚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而当皇权衰弱,则察举的选官途径让位于服务于其他特权集体的选官途径,而其本身也容易被腐败侵蚀。

南朝以降,皇权强盛,为察举制度的复兴提供了条件。

实际上在晋安帝获得军政实权之时,就开始有恢复秀孝策试制度。

从《史稿》所作的从曹魏到陈的察举规模的调查可以看出,刘宋以来察举规模较东晋大规模上升。

而与此同时,学校制度也开始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