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件物理(1-2)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四章闭合电路第一二节常见的电路元器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案粤教版3

高中物理第四章闭合电路第一二节常见的电路元器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案粤教版3

第一节常见的电路元器件第二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识别几种常见元器件1。

电阻器:(1)分为阻值固定的电阻器和阻值可变的电阻器。

(2)在电路图中,用字母“R”及符号“”表示。

2.电感器:(1)由绝缘导线绕成,通过电磁感应能把外部电路的电能储存在电感器内部的磁场中.(2)在电路图中用字母“L”及符号“"或“”表示. 3。

二极管:(1)在电路中,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反向时阻断。

(2)在电路图中,用字母“D”及符号“"表示,箭头表示正向电流的方向。

二、电动势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电池,它们产生电能的“本领”一样吗?如何比较不同电池发电“本领"的高低呢?提示:不一样。

通过比较电动势判断产生电能“本领”的高低。

1。

闭合电路:由导线、电源和用电器连成的电路叫作闭合电路。

用电器和导线组成外电路,电源内部是内电路。

2.非静电力的作用: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搬运到正极,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

3。

电动势:(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电荷q的比值.(2)公式:E=(3)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4)物理意义: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5)影响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有:①①非静电力的性质②电源的体积③外电路结构④电源的新旧程度提醒: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但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阻:通常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阻,内电路中的电阻叫作内阻。

2。

闭合电路的电势:(1)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

(2)在内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I=.(3)适用条件: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半导体器件物理-负阻器件、功率器件、光电器件

半导体器件物理-负阻器件、功率器件、光电器件

11
1
f x 2 LSC j ( RC j )2
偏 置 在 Rmin处 , 则 电 阻 截 止 频 率
fr0
1 2RminC j
Rmin 1 RS
fr
f
r

0









换 言 之 , 有 负 阻 时 频 率低 于fr0
偏 置 在Rmin处 , 则 电 抗 截 止 频 率
11
1
f x0 2 LSC j ( RminC j )2 f x
1
exp
2ES E
dE
其 中 E 2qξ ; π mEg
经验公式
E
S为E1与E

2




Ip
It
Ip
V Vp
exp
1
V Vp
IV
V
Vp VV
E1
13
It
Ip
V Vp
exp
1
V Vp
Vp ?
当偏压使电子态分布的峰值与空穴分布的峰值 对应同一能量时的偏压为峰值电流的电压
电子浓度分布
23
三、MIS隧道二极管( MIS Tunnel Diode )
1、基本结构
tox 7nm tox 5nm 1nm tox 3nm
2、基本原理
EFm
EFm
EFm
tox 7 nm : 隧 穿 可 略 ; tox 1nm : 作 用 可 略 ; 1nm tox 7 nm : 隧 穿 效 应 。
直接带隙 能量、动量守恒 E2
E1
声子与初始电子能量之 和等于隧穿后能量

半导体器件物理-名词解释

半导体器件物理-名词解释

1雪崩击穿:
加外部反向电压耗尽区中的载流子受到该区电场加速而不断增加能量,当能量达到足够大时,载流子与晶格碰撞时产生电子-空穴对。

新的电子-空穴对又在电场作用下加速,与原子碰撞时再产生第三代电子-空穴对。

如此继续,产生大量导电载流子,电流迅速上升。

2 影响雪崩击穿电压的因素:
(1):杂质浓度及杂质分布对击穿电压的影响;(2):外延层厚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3):棱角电场对雪崩击穿电压的影响:(4):表面状况及工艺因素对反向击穿电压的影响;(5):温度对雪崩击穿电压的影响。

3穿通击穿:
若在发生雪崩击穿之前,集电结的空间电荷区已经扩展到发射结处,即晶体管击穿,此时称为穿通击穿。

4隧道击穿
5:势垒电容:
(老师ppt上的)
当外加电压VA变化时,pn结的空间电荷宽度跟着发生变化,因而势垒区的电荷量也就随着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

这相当于pn结中存储的电荷量也随之变
化,犹如电容的充放电效应。

因为放生在势垒区,故称为势垒电容,用CT表示。

(师兄的)
6:扩散电容:。

半导体器件物理II必背公式 考点摘要

半导体器件物理II必背公式 考点摘要

半二复习笔记1.1MOS结构1.费米势:禁带中心能级(EFi)与费米能级(EF)之差的电势表示2.表面势:半导体表面电势与体内电势之差,体内EFi和表面EFi之差的电势表示3.金半功函数差4.P沟道阈值电压注意faifn是个负值1.3 MOS原理1. MOSFET非饱和区IV公式2. 跨导定义:VDS一定时,漏电流ID随VGS变化率,反映了VGS 对ID 的控制能力3. 提高饱和区跨导途径4.衬底偏置电压VSB>0,其影响5. 背栅定义:衬底能起到栅极的作用。

VSB变化,使耗尽层宽度变化,耗尽层电荷变化;若VGS不变,则反型沟道电荷变化,漏电流变化1.4 频率特性1. MOSFET频率限制因素:①沟道载流子的沟道运输时间(通常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②栅电容充放电需要时间2. 截止频率:器件电流增益为1时的频率高频等效模型如下:栅极总电容CG看题目所给条件。

若为理想,CgdT为0,CgsT约等于Cox,即CG=Cox;非理想情况即栅源、栅漏之间有交叠,产生寄生电容:①CgdT的L为交叠部分长度②CgsT的L为L+交叠部分长度(CgsT=Cgs+Cgsp)。

3. 提高截止频率途径1.5 CMOS1.开关特性2.闩锁效应过程2.1 非理想效应1. MOSFET亚阈特性①亚阈值电流:弱反型态:势垒较低→电子有一定几率越过势垒→形成亚阈值电流②关系式:③注:若VDS>4(kT/e),最后括号部分≈1,IDsub近似与VDS无关④亚阈值摆幅S:漏电流减小一个数量级所需的栅压变化量,S是量化MOS管能否随栅压快速关断的参数。

⑤快速关断:电流降低到Ioff所需VGS变化量小。

因此S越小越好⑥亚阈特性的影响:开关特性变差:VGS=0时不能理想关断;静态功耗增加⑦措施:提高关断/待机状态下器件的阈值电压VT(如通过衬底和源之间加反偏压,使VT增加)、减小亚阈值摆幅2. 沟长调制效应(VDS↑⇒ID↑)①机理理想长沟:L`≈L,导电沟道区的等效电阻近似不变,饱和区电流饱和;实际器件(短沟):L` <L ,导电沟道区的等效电阻减小,ID增加,②夹断区长度③修正后的漏源电流④影响因素衬底掺杂浓度N 越小⇒ΔL的绝对值越大⇒沟道长度调制效应越显著;沟道长度L越小⇒ΔL的相对值越大⇒沟道长度调制效应越显著3. 迁移率变化①概念:MOSFET载流子的迁移率理想情况下:近似为常数;实际受沟道内电场的影响,迁移率非常数。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半导体器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代码:MICR2021英文名称:Semiconductor Device Physic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3.5 / 63开课学期:6适用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后续课程:器件模拟与工艺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课程负责人:王明湘大纲执笔人:张冬利大纲审核人:X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本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是器件模拟与工艺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课程的前导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典型的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机制,为设计和分析半导体器件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半导体材料常见特性的物理机制以及典型半导体器件的作用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半导体的导电机制、掺杂原理、载流子统计分布、非平衡载流子的概念等,能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p-n结、BJT、MOSFET等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牢固的半导体基础知识,理解半导体器件工作的物理机制。

【1.3】2、能够从半导体器件的典型电流电压特性提取半导体器件的关键参数。

【2.1】3、能够根据给定的器件特性要求,设计器件结构。

【3.1】4、学习测量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对测量结果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5.2】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第一章器件分类、基本原理和器件课程介绍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器件基本原理与分类一、器件基本原理与工程应用(支持教学目标1、2、4)物理模型与工程模型:微观描述与宏观测量二、器件分类从材料、工艺、应用形态进行分类三、学科特点与课程特点(支持教学目标3)器件发展、器件研究/工程方法、器件课程的要求思考题:1、怎样把微观描述与宏观测量结合2、电流器件与电压器件的特点3、平面工艺的特点第二章半导体材料的结构与能带理论(支持教学目标1)课时:2周,共6课时第一节晶体结构与硅工艺一、晶体的结构二、硅工艺简介思考题:1、平面工艺哪些结构能做哪些结构不能做第二节基本能带理论一、能带假设二、统计分布的特点三、本征与掺杂半导体★思考题:1、尺寸缩小时能带理论哪些假设不成立第三章载流子输运(支持教学目标1)课时:3周,共6课时第一节传统输运机制★一、漂移二、扩散三、热平衡思考题:掺杂浓度N1N2,内部压降多少第二节强电场效应和量子输运一、量子输运二、强电场效应思考题:量子输运的尺度效应第三节产生复合机制与连续性方程一、几种产生复合假设二、连续性方程及其基本应用思考题:产生复合电流的大小第四章PN结二极管课时:3周,共9课时第一节热平衡下的PN结(支持教学目标1)一、PN结的形成与能带特点、质量作用定律★二、突变PN结耗尽近似的基本方程与参数分布★三、缓变结思考题:耗尽近似的局限第二节直流偏压下的PN结、存储(支持教学目标1)一、载流子与能带分析★二、电流电压方程★三、电容第三节击穿、暂态、异质结(支持教学目标1)一、击穿★二、暂态响应∆三、异质结思考题:1、异质结的优点2、如何构成恒流源第五章双极晶体管课时:3周,共9课时第一节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支持教学目标1)一、原理结构与工艺结构特点★∆二、静态分布三、开关应用思考题:击穿第二节放大运用的基本原理(支持教学目标2、3)一、电流特性二、应用组态三、基本效应★思考题:1、如何提高放大倍数2、几种组态的电导特性第三节频率响应、HBT、功率器件(支持教学目标3)一、频率响应★∆二、HBT三、SCR思考题:1、击穿特性第六章MOS与MOSFET(支持教学目标1)课时:3周,共9课时第一节MOS的基本结构与能带分析一、能带分析★二、杂质电荷三、高、低频电容★∆四、CCD思考题:非理想情况的电容测量第二节MOSFET的基本原理一、电流电压方程★(支持教学目标1)二、电导特性与亚阈特性★(支持教学目标2、3)三、尺寸效应∆(支持教学目标3)思考题:1、迁移率2、量子效应思考题:1、Bipolar与MOSFET的比较第七章MESFET课时:1周,共6课时第一节金半接触、MESFET、MODFET(支持教学目标1)一、金半接触二、MESFET ★三、SOI、Bicmos、存储器∆第八章光电器件课时:2周,共6课时第一节太阳能电池(支持教学目标1、2、3)一、光吸收二、太阳能电池★第二节发光二极管★第三节激光第九章实验★(支持教学目标3、4)课时:3周,共9课时实验测试系统第二节器件基本电流电压特性测量第三节器件特性参数测量四、教学方法1、在课堂教学中,阐述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并你们最新半导体器件研究热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2、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3、结合课程相关内容针对半导体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用由浅入深,结合课程中的相应知识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半导体器件物理复习题答案

半导体器件物理复习题答案

半导体器件物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半导体材料中,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是:A. 导体B. 绝缘体C. 半导体D. 超导体答案:C2. PN结形成后,其空间电荷区的电场方向是:A. 由N区指向P区B. 由P区指向N区C. 垂直于PN结界面D. 与PN结界面平行答案:B3. 在室温下,硅的本征载流子浓度大约是:A. \(10^{10}\) cm\(^{-3}\)B. \(10^{12}\) cm\(^{-3}\)C. \(10^{14}\) cm\(^{-3}\)D. \(10^{16}\) cm\(^{-3}\)答案:D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PN结,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的结构。

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N型半导体中电子是多数载流子。

当P型和N型半导体接触时,由于扩散作用,空穴和电子会向对方区域扩散,形成空间电荷区。

在空间电荷区,由于电荷的分离,产生一个内建电场,这个电场的方向是从N区指向P区。

这个内建电场会阻止进一步的扩散,最终达到动态平衡,形成PN结。

2. 描述半导体中的扩散和漂移两种载流子运动方式。

答案:扩散是指由于浓度梯度引起的载流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运动。

漂移则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定向运动。

扩散和漂移共同决定了半导体中的电流流动。

三、计算题1. 假设一个PN结的内建电势差为0.7V,求其空间电荷区的宽度。

答案:设PN结的空间电荷区宽度为W,内建电势差为Vbi,则有:\[ V_{bi} = \frac{qN_{A}N_{D}}{2\varepsilon}W \] 其中,q是电子电荷量,\( N_{A} \)和\( N_{D} \)分别是P型和N型半导体中的掺杂浓度,\( \varepsilon \)是半导体的介电常数。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空间电荷区的宽度W。

四、论述题1. 论述半导体器件中的载流子注入效应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版)第二章答案解析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版)第二章答案解析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版)第⼆章答案解析2-1.P N +结空间电荷区边界分别为p x -和n x ,利⽤2TV V i np n e=导出)(n n x p 表达式。

给出N 区空⽳为⼩注⼊和⼤注⼊两种情况下的)(n n x p 表达式。

解:在n x x =处 ()()??-=??-=KT E E n x n KT E E n x p i Fn in n FP i i nn exp exp()()VT V i Fp Fn i n n n n e n KT E E n x n x p 22exp =-= ⽽()()()000n n n n nn n n n n n n p x p p p n x n n n p x =+?≈?=+?=+ (n n n p ?=?)()()TTV Vin n n V V in n n en p n p e n n n p 2020=?+?=?+2001TV V n i n n n p n p e n n +=T V V 22n n0n i p +n p -n e =0n p =(此为⼀般结果)⼩注⼊:(0n n n p <2== ()002n n i p n n =⼤注⼊: 0n n n p >>? 且 n n p p ?= 所以 TV V ine n p 22=或 TV Vi n en p 2=2-2.热平衡时净电⼦电流或净空⽳电流为零,⽤此⽅法推导⽅程20lniad T p n n N N V =-=ψψψ。

解:净电⼦电流为()n nn nI qA D n xµε?=+?处于热平衡时,I n =0 ,⼜因为d dxψε=-所以nnd nn D dx xψµ?=?,⼜因为n T n D V µ=(爱因斯坦关系)所以dn nV d T=ψ,从作积分,则2002ln ln ln ln ln i a d n p T n T po T d T T a in N NV n V n V N V V N n ψψψ=-=-=-=2-3.根据修正欧姆定律和空⽳扩散电流公式证明,在外加正向偏压V 作⽤下,PN 结N 侧空⽳扩散区准费⽶能级的改变量为qV E FP =?。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大纲_施敏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大纲_施敏

《半导体器件物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分: 4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单独设课)其它实践环节:半导体技术课程设计适用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研究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课和学位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半导体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技能,为学习后续的集成电路原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以及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半导体器件简介1.掌握半导体的四种基础结构;2.了解主要的半导体器件;3.了解微电子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热平衡时的能带和载流子浓度1.了解主要半导体材料,掌握硅、锗、砷化镓晶体结构;2.了解基本晶体生长技术;3.掌握半导体、绝缘体、金属的能带理论;4.掌握本征载流子、施主、受主的概念。

三、载流子输运现象1.了解半导体中两个散射机制;掌握迁移率与浓度、温度的关系;2.了解霍耳效应;3.掌握电流密度方程式、爱因斯坦关系式;4.掌握非平衡状态概念;了解直接复合、间接复合过程;5.掌握连续性方程式;6.了解热电子发射过程、隧穿过程和强电场效应。

四、p-n结1.了解基本工艺步骤:了解氧化、图形曝光、扩散和离子注入和金属化等概念;2.掌握热平衡态、空间电荷区的概念;掌握突变结和线性缓变结的耗尽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势垒电容计算;3.了解理想p-n结的电流-电压方程的推导过程;4.掌握电荷储存与暂态响应、扩散电容的概念;5.掌握p-n结的三种击穿机制。

6.了解异质结的能带图。

五、双极型晶体管及相关器件1.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四种工作模式、电流增益、发射效率、基区输运系数;2.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掌握各区域的载流子分布;了解放大模式下的理想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掌握基区宽度调制效应;3.双极型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与开关特性:掌握跨导、截止频率、特征频率、最高振荡频率的概念;4.了解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的结构及电流增益;5.了解可控硅器件基本特性及相关器件。

MOS器件物理(1)

MOS器件物理(1)

在截止时,耗尽区电容较大,故可忽略,因此 CGB=WLCox。
CSB与CDB的值相对于衬底是源漏间电压的函数
MOS管的电容随栅源电压的变化-饱和区
栅漏电容大约为:WCol。 漏端夹断,沟道长度缩短,从沟道电荷分布相当于 CGS增大,CGD减小,栅与沟道间的电位差从源区的 VGS下降到夹断点的VGS-Vth,导致了在栅氧下的沟 道内的垂直电场的不一致。可以证明这种结构栅源的 过覆盖电容的等效电容为: 2 WLCox /3 因此有:
CGS=2WLCox/3+ WCol
MOS管的电容随栅源电压的变化-线性区
漏源之间产生反型层并且沟道与衬底之间形成较厚的 耗尽层,产生较小的耗尽层电容,此时栅极电容为:
CGD = CGS = WLCox /2+ WCol 因为S和D具有几乎相等的电压,且栅电压变化ΔV就 会使相同的电荷从源区流向漏区,则其栅与沟道间的 电容WLCox等于栅源及栅漏间的电容。
MOS管的电特性
主要指:
阈值电压
I/V特性
输入输出转移特性
跨导等电特性
MOS管的电特性 -阈值电压(NMOS)
在漏源电压的作用下刚开始有电流产生时的VG为阈值电压Vth :
Vth MS
Qb Qss Q b 2 f 2 f VFB Cox Cox Cox
无源器件:
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阻、电容的结构及其特点。
等比例缩小理论; 短沟道效应及狭沟道效应; MOS器件模型。
有源器件-MOS管
结构与几何参数(1)
G G
tox
B p+ n+
S
D n+ p+
D
S p+ n阱 n+

2024年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一、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电容器的定义:电容器是由至少由两个导体构成的器件,两个导体之间可以储存电荷。

2. 电容的定义:电容器两极之间储存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称为电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法拉(F)。

3. 电容的计算公式:C = Q / V,其中C表示电容,Q表示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电荷量,V表示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压。

4. 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器分为极板电容器和电解质电容器两种类型。

5. 极板电容器:极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极板组成,之间夹有一层电介质。

常见的极板电容器有平行板电容器和同心球型电容器。

6. 电解质电容器:电解质电容器使用导电电解质作为电介质,形成了电解质层。

常见的电解质电容器有铝电解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

7.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电容器的串联时,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 / C = 1 / C1 + 1 / C2 + ...。

电容器的并联时,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和,即C = C1 + C2 + ...。

8. 电容器的充放电:当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电荷从电源流入电容器,使电容器储存电荷,此过程称为充电;当电容器与电源的连接断开时,电容器释放储存的电荷,此过程称为放电。

二、平行板电容器的性质和公式推导1. 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平行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金属板和一层介质组成,两块金属板之间的距离称为板间距离,两块金属板的面积称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积。

2. 平行板电容器的性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板间距离反比,与板的面积正比。

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推导:设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积为S,板间距离为d,板的电荷量为Q,电场强度为E,电容为C。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 V / d,电势差V = Ed,电容的定义C = Q / V,可以推导出电容的公式C = ε0S / d,其中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4. 平行板电容器的单板电容和等效电容:平行板电容器单板的电容为C0 = ε0S / d,其中C0为单板电容。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_ch1_2绪论器件物理(二)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_ch1_2绪论器件物理(二)

8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关心器件各个端口的等效电容: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关心器件各个端口的等效电容: 器件关断时, 器件关断时,CGD=CGS=CovW,
CGB由氧化层电容和耗尽区电容串连得到
深三极管区时, 深三极管区时,VD≈VS,
饱和区时, 饱和区时,
在三极管区和饱和区, 在三极管区和饱和区, CGB通常可以被忽略。 通常可以被忽略。
7
2.4 MOS器件电容 MOS器件电容
分析高频交流特性时必须考虑寄生 电容的影响 根据物理结构,可以把MOSFET的 寄生电容分为以下4类:
栅和沟道之间的氧化层电容 栅和沟道之间的氧化层电容 衬底和沟道之间的耗尽层电容 衬底和沟道之间的耗尽层电容 多晶硅栅与源和漏交叠而产生的电容C 多晶硅栅与源和漏交叠而产生的电容C3,C4, 每单位宽度交叠电容 每单位宽度交叠电容用Cov表示 交叠电容用 源/漏与衬底之间的结电容C5,C6,结电容 漏与衬底之间的结电容 结电容C
1
2. MOS器件物理基础 MOS器件物理基础
2
2.3 二级效应
体效应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未加说明地假定衬底和源是接地 的(Vsb=0)。实际上当VB<VS时,器件仍能正常工作,但是 ( ) 随着VSB的增加,阈值电压VTH会随之增加,这种体电位(相 对于源)的变化影响阈值电压的效应称为体效应 体效应,也称为“ 体效应 背栅效应”。 背栅效应
并联
串联
两个管子并联 M=2
L W
注意不要混淆管子的宽W和长L 以及串并联关系!
其中 λ 为沟道长度调制系数
L越大,沟道长度调制效应越小! 越大,沟道长度调制效应越小! 越大
5
6
亚阈值导电性
在初步分析MOSFET的时候,我们假设当V 在初步分析MOSFET的时候,我们假设当VGS < VTH时, 器件会突然关断,即I 会立即减小到零;但实际上当 器件会突然关断,即ID会立即减小到零;但实际上当 VGS略小于VTH 时,有一个“弱”的反型层存在,ID也 略小于V 时,有一个“ ”的反型层存在,I 并非是无穷小,而是与 并非是无穷小,而是与VGS呈现指数关系:

半导体物理基础

半导体物理基础

1第一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知识是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的基础。

为了方便学过半导体物理的学生使用本书时对半导体物理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和查阅,也为了给没有学过半导体物理的读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我们在本章简明地介绍半导体的基本性质。

其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能带论的主要结果,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的统计分布,费米能级的计算,载流子的输运以及半导体中的基本控制方程等。

半导体表面和半导体光学性质等是半导体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为不使本章的内容过于冗长,更为了学习相关器件物理的方便,分别把它们放在有关章节(第六、七章)予以介绍。

相信上述内容可为读者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提供足够的预备知识。

如果有些读者觉得本书所介绍的内容尚不够全面深入和详尽,可参阅标准的半导体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

1.1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1.1.1半导体中电子的波函数和能量谱值 布洛赫定理电子状态亦称为量子态,指的是电子的运动状态。

晶体是由规则的周期性排列起来的原子所组成的。

每个原子又包含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电子和电子之间存在着库仑作用。

因此,它们的运动不是彼此无关的,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体系统一地加以考虑。

也就是说,所遇到的是一个多体问题。

为使问题简化,近似地把每个电子的运动单独地加以考虑,即在研究一个电子的运动时,把在晶体中各处的其它电子和原子核对这个电子的库仑作用,按照它们的几率分布,被平均地加以考虑,这种近似称为单电子近似。

这样,一个电子所受的库仑作用仅随它自己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于是它的运动便由下面仅包含这个电子的坐标的波动方程式所决定()()()r E r r V m vv v h ψψ=⎥⎦⎤⎢⎣⎡+∇−222 (1-1) 式中2222∇−mh —— 电子的动能算符 )(r V v——电子的势能算符,它具有晶格的周期性E ——电子的能量()r vψ ——电子的波函数π2h =h ,h 为普朗克常数,h 称为约化普朗克常数如果势函数)(r V v有晶格的周期性,即)()(r V R r V m vv v =+ (1-2)则方程(1-1)的解)(r vψ具有如下形式)()(r u e r k rk i kv v r vv v ⋅=ψ (1-3) 式中)(r u kvv 为一与晶格具有同样周期性的周期性函数,即 ()()r u R r u k m kvv v v v =+ (1-4)(1-2)和(1-4)式中的m R v称为晶格平移矢量:332211a m a m a m R m vv v v ++= (1-5)式中1a v 、2a v 、3a v为晶格的一组基矢量,1m 、2m 、3m 为三个任意整数。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3章-第2部分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3章-第2部分


xB
e VE
VT
0
N a dx
(3-56)
导出了基区输运因子公式
1 T 1 2 Ln

xB
0
1 N a

xB
x
N a dx dx
(3-59)
3.5缓变基区晶体管
教学要求
1.导出缓变基区晶体管基区内建电场公式(3-52)。 2.导出少子分布公式(3-55)。 3.导出电流公式(3-56)。 4导出基区输运因子公式(3.59)。 5.扩展知识:导出缓变发射区晶体管发射区少子空穴分布和空穴电流分布表达式 (考研参考)。 6.作业:3.8、3.9、3.10
C
(3-61) 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不饱和特性,如图3-21b所示。
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
基区宽度减小使少子浓度梯度增加:
n p x n p 0 n p x
I CE 0
(V EB 0)
n p0
n p0
(V EB
=0)
0
(a)
x B
xB
0
I CB 0
(b)
xB
图3-21 晶体管中的少数载流子分布 (a)有源区工作, VEB =常数, VCB 改变时有效基区宽度与少数载流子分布的变化 (b) I CB 0 和 I CEO 对应的基区少数载流子分布
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集聚
小结
指出了BJT存在基极电阻并分析了电流集聚效应。 提出了有源电阻、无源电阻、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集聚的概念。 交叉指状电极能有效克服电流集聚效应。
教学要求
了解BJT基极扩展电阻和电流集聚效应。 掌握有源电阻、无源电阻、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集聚的概念。 为什么交叉指状电极能有效克服电流集聚效应。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章 PN结答案)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章 PN结答案)

且 max
qa 8k 0
d 式再积分一次得 dx

qa 4 3 2 x W x B 8k 0 3
qaW 3 qaW 3 qaW 3 B B W n x 48 16 24 k k k 2 0 0 0 3 3 3 W qaW qaW B qaW B x 48k 0 16k 0 24k 0 2
D p p pVT p , Ln Dn n nVT n
n n p0 n q , p p n0 p q , n p
n p 0 n q pV T p pn 0 ,即 N d pn 0 p q nVT n 即 n p 0 n Na , pn 0 p

12k 0 0 qaW 3 0 n p W qa 12k 0 N Na Nd N VT ln a ln a 2 ni ni ni
1
3
因为
0 VT ln
当 x xn
W W 时 , N d N a ax N d a 2 2 W W 当 x x p 时 , Na 2 2 a 2W 2 aW 2VT ln 2 4ni 2ni
N d1 ni2 N d2 ni2
令 0 n1 n2 则
0 VT ln
N d1 N d2
0 即空间电荷区两侧电势差。
2-8. (a)绘出图 2-6a 中 N BC 10 cm 的扩散结的杂质分布和耗尽层的草图。解释为何耗
14
3
尽层的宽度和 VR 的关系曲线与单边突变结的情况相符。
2 K 0 0 N a xn qN a ( N a N d )

MOS器件物理(2)

MOS器件物理(2)

W 1 2 I D = µ n C ox (VGS − Vth )V DS − V DS L 2 2 = K N 2(VGS − Vth )V DS − V DS
[
]
VGS-Vth:MOS管的“过驱动电压” 管的“ 管的 过驱动电压” L:指沟道的有效长度 : W/L称为宽长比 称为宽长比 1 W K N = µ n C ox 称为NMOS管的导电因子 ,称为 管的导电因子 2 L ID的值取决于工艺参数:µnCox、器件尺寸 和L、VDS及VGS。 的值取决于工艺参数: 器件尺寸W和 、
MOS管的最高工作频率 管的最高工作频率 管的
gm ω m Cv g = g m v g ⇒ f m = 2πC C表示栅极输入电容,该电容正比于 表示栅极输入电容, 表示栅极输入电容 该电容正比于WLCox 。
µn fm ∝ (VGS − Vth ) 2 2πL
MOS管的最高工作频率与沟道长度的平方成 管的最高工作频率与沟道长度的平方成 反比,因此,减小MOS管的沟道长度就能很 反比,因此,减小 管的沟道长度就能很 显著地提高工作频率 。
器件物理(续 第二讲 MOS器件物理 续) 器件物理
MOS管的电特性 管的电特性
主要指: 主要指: 阈值电压 I/V特性 特性 输入输出转移特性 跨导等电特性
MOS管的电特性 -阈值电压(NMOS) 管的电特性 阈值电压( )
在漏源电压的作用下刚开始有电流产生时的V 为阈值电压V 在漏源电压的作用下刚开始有电流产生时的 G为阈值电压 th :
∆I DS gd = ∆VDS
VGS ,VSB =C
MOS管的最高工作频率 管的最高工作频率 管的
定义:当栅源间输入交流信号时, 定义:当栅源间输入交流信号时,由源极增 减小)流入的电子流, 加(减小)流入的电子流,一部分通过沟道 对电容充( 对电容充(放)电,一部分经过沟道流向漏 形成漏源电流的增量, 极,形成漏源电流的增量,当变化的电流全 部用于对沟道电容充放电时, 部用于对沟道电容充放电时,MOS管就失去 管就失去 了放大能力,因此MOS管的最高工作频率定 了放大能力,因此 管的最高工作频率定 义为: 义为:对栅输入电容的充放电电流和漏源交 流电流值相等时所对应的工作频率。 流电流值相等时所对应的工作频率。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章1-3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章1-3

外延工艺: 外延是一种薄膜生长工艺,外延生长是在单晶衬 底上沿晶体原来晶向向外延伸生长一层薄膜单晶层。 外延工艺可以在一种单晶材料上生长另一种单晶 材料薄膜。
外延工艺可以方便地形成不同导电类型,不同杂质浓度, 杂质分布陡峭的外延层。
外延技术:汽相外延、液相外延、分子束外延 (MBE)、热壁外延(HWE)、原子层外延技术。
a
np np0eV VT 和
pn pn0eV VT
➢ 在注入载流子的区域,假设电中性条件完全得到满足,则少数载流子由于 被中和,不带电,通过扩散运动在电中性区中输运。这称为扩散近似。于
是稳态载流子输运满足扩散方程
2.3 理想P-N结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
突变结的杂质分布
N区有均匀施主杂质,浓度为ND, P区有均匀受主杂质,浓度为NA。 势垒区的正负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分别为xn和-xp。 同样取x=0处为交界面,如下图所示,
明的外延工艺。 • 1970年斯皮勒(E.Spiller)和卡斯特兰尼(E.Castellani)
发明的光刻工艺。正是光刻工艺的出现才使硅器件制 造技术进入平面工艺技术时代,才有大规模集成电路 和微电子学飞速发展的今天。 • 上述工艺和真空镀膜技术,氧化技术加上测试,封装 工艺等构成了硅平面工艺的主体。
光刻工艺: 光刻工艺是为实现选择掺杂、形成金属电极和布线,表面钝化 等工艺而使用的一种工艺技术。 光刻工艺的基本原理是把一种称为光刻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由光敏化合物、树脂和有机溶剂组成)涂敷在半导体晶片表 面上。受特定波长光线的照射后,光刻胶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如果光刻胶受光照(曝光)的区域在显影时能够除去,称之为 正性胶;反之如果光刻胶受光照的区域在显影时被保留,未曝 光的胶被除去称之为负性胶;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施敏)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施敏)
g
E�
2 3
2 1
得�简化并式上入代
)
2
h / T k n m �2 ( 21 �
C
N和2/3)2h/Tkpm�2(2≡ VN将
DN=iN�时度温征本
3�
mc 01 � D N
51
,)Tk2/ g E-( pxe v N c N
� i n 有意题据根�解

。度温征本的品样硅的米厘 方立/子原磷 5101杂掺出找。度温的时度浓质杂于 等度浓子流载征本当为度温征本的体导半一 .41

) 2/3-aT : a�( = ) 2/3-T : n�( �解 。2度浓质杂总为TN中其 �化变而 TN/2/3T 着随为视可上论理 I�率移迁的成造所射散质 杂由。少减式方的 2/3-T 随将 L�率移迁的成造所射散格晶示 显析分论理。�页94书�系关例比的 2/3-T与L�用利以可实其

��
) x ( 散扩n J

��E
)x ( E � � �
移漂 n
J
式形分微的律定姆欧据根
移漂n
0 � nJ �
散扩n
J�
J
有以所�动流净的子流载有没部内品样�时衡平热为因
)x(E的时1-m�1 = a当出算计)b(。法示表的)x(E场电建内下态状衡 平在求�中围范的in >> DN在)a(。)xa-( pxeoN = DN 得使而�主施了杂掺端一从品样晶硅征本个一 .11
1

� pq
1
。之示表DN以并AN求�05 = pD/nD若。阻电 的1R 5.0个一了生产而��DN>>AN�AN主受的量知 未个一了杂掺又后之体导半个一同。1R阻电一有具且 �质杂的�in >> DN�DN为度浓了杂掺体导半个一 .9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章 PN结)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章 PN结)

2.2 PN结的直流特性
用与正向PN结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出PN结反向电流为
I R Aq(
Dn n p 0 Ln
D p pn 0 qU ) exp( ) 1 I 0 Lp kT
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大,反向电流将趋于一个恒定,仅与少子浓 度、扩散长度、扩散系数有关,我们称之为反向饱和电流。少数载 流子浓度与本征载流子浓度平方成正比,并且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增 大,因此,反向扩散电流会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增大。
3.PN结正向电流电压关系
空穴扩散电流密度
qD p pn 0 qU J p ( xN ) exp( ) 1 Lp kT
电子扩散电流密度
qDn n p 0 qU Jn (xp ) exp( ) 1 Ln kT
通过PN结的总的电流密度
J (
2.4 PN结的击穿特性
2.隧道击穿
隧道击穿是在强电场作 用下,由于隧道效应(P区价 带中的电子有一定的几率直 接穿透禁带而到达N区导带 中),使大量电子从价带进 到导带所引起的一种击穿现 象。因为最初齐纳用这种现 象解释电介质的击穿,故又 称齐纳击穿。
Ec
Ev
xm
P
A
d
N
B
3.热击穿
PN结工作时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出去,将引起结温上升,而结温 上升又导致反向电流和热损耗的增加。若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形 成恶性循环,一直到PN结被烧毁。这种热不稳定性引起的击穿称为热 击穿或热电击穿。
I
在PN结上加反向电压时, 反向电流是随着反向电压的增 大而微小地增加的,然后趋于 饱和,这时的电流称为反向饱 和电流。反向电压继续增大到 某一定值时,反向电流就会剧 增,这种现象叫做反向击穿。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施敏)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施敏)
1. (a)硅中两最邻近原子的距离是多少�
� 解答: � (a) � 硅的晶体结构是金刚石
晶格结构�这种结构也 属于面心立方晶体家族� 而且可被视为两个相互 套构的面心立方副晶格� 此两个副晶格偏移的距 离为立方体体对角线的 1/4�a /4的长3度�
硅在300K时的晶格常数为5.43Å�
所以硅中最相邻原子距离=
量出的霍耳电压为 +10 mV�求半导体样品的霍耳系数、导
体型态、多数载流子浓度、电阻率及迁移率。
� 因为霍耳电压为正的�所以该样品为p型半导体(空穴导电)
� 多子浓度�

p � IBZW
qV
霍耳系数�
H
A

2.5 �10 �3 � 30 �10 �4 � 0.05 1.6 �10 �19 �10 �10 �3 �1.6 �10 �3
解�在能量为dE范围内单位体积的电子数 N(E)F(E)dE, 而导带中每个电子的动能为E-Ec 所以导带中单位体积电子总动能为
��
� (E � Ec ) N (E )F (E )dE Ec
而导带单位体积总的电子数为
��
� N (E )F (E )dE Ec
导带中电子平均动能�
��
� ( E � Ec ) N ( E ) F ( E )dE Ec �� � N ( E ) F ( E )dE Ec
Dp

kT q
�p

Dn

kT q
�n

� n � Dn � 50 �p Dp
用ρn和ρp相除�最后得 NA=100ND
11. 一个本征硅晶样品从一端掺杂了施主�而使得
ND = Noexp (-ax)。(a)在ND >> ni的范围中�求在平 衡状态下内建电场E(x)的表示法。(b)计算出当a =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件

《半导体器件物理》课件

MOSFET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通过施加电压控制栅极和通道之间的电荷分布,实现放大和开关功能。
三个区域
源极、栅极和漏极,通过电流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导电通道。
应用
MOSFET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包括计算机芯片和功率放大器。
JFET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结构
由P型或N型半导体形成的通道,两个掺杂相对的端部形成控制电流的栅极。
PN结的形成和性质
1 结构
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扩散形成 的结合层。
3 击穿电压
当施加足够的反向电压时,PN结会被击 穿,允许电流通过。
2 整流作用
PN结具有整流(仅允许电流单向通过) 的特性,可用于二极管。
4 应用
PN结广泛应用于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 光敏电阻等器件中。
PN结的应用:二极管
2 广泛应用
从计算机和手机到电视和汽车电子,硅晶体管和二极管的应用无处不在。
3 可靠性和效率
硅晶体管和二极管的可靠性和效率使它们成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石。
《半导体器件物理》PPT 课件
探索半导体器件物理的精彩世界!本课程将介绍半导体材料及其性质,PN结 的应用,MOSFET和JFET的工作原理,光电子学等内容。
介绍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研究半导体材料中电子行为的科学。它包括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PN结的形成与 应用、MOSFET和JFET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 电荷调控
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控制通道中电荷的密度,进而改变电流。
3 应用
JFET用于低噪声放大器和开关等应用。
功能区和结构
结构
包括负责控制电流的基极、负 责放大电流的发射极和负责收 集电流的集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x ADx exp{ α x [Eg qV q(Vn Vp )]}
30
2.3.4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RS为串联电阻包括欧姆接触、引线和材料的扩展 电阻;LS为串联电阻电感;C为突变结电容。负阻区开始点的斜率为 最小负阻,近似为:Rmin≈2Vp/Ip
V≥Vp+Vn,隧道电流应为0 过量电流:谷电流+指数过量电流
28
•谷电流:重掺杂半导体的带尾效应,造成禁带变窄,从而导致势垒 变窄,隧道电流加强。对隧道二极管,重掺杂是必要条件,因此谷 电流不可避免。
29
•指数过量电流:载流子通过禁带中的能级发生的隧道效应电流,这 种隧道电流Ix随V电压指数上升。
• 参考书
1. 王家骅 等编著 [半导体器件物理] 科学出版社 1983 2. (美)施敏 著 [半导体器件与工艺] 科学出版社 1992 3. (美)施敏 著 [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 科学出版社 2001 4. 王志良 主编 [电力电子新器件] 国防出版社 1995
•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70%);试验(30%)
17
• PIN二极管的能带、电荷及电场分布(以长I区为例)
结构相当于: I区电阻+PI突变结+IN突变结 正向工作: 两个结正向导通向I区注入电荷电荷; I区电阻受到调制。
18
• 外电压的影响 • 等效电路
RS为接触电阻;RJ,CJ为PI和IN二极管结 电阻和电容;CD为扩散电容(高频忽略); RI(正向电荷控制)CI(未耗尽部分I区)
15
(1)台面外延变容二极管 外延层 电阻率 外延层厚度 扩散深度
(2)GaAs变容二极管
16
§2.2 PIN二极管
PIN二极管:在p型区和n型区之间加入本征层(10-200m) I层一般为高阻区(高阻p型称为PN;高阻n型称为PN)
用途:大功率微波开关(速度W/2v)、微波可变衰减器(电阻控制) 大功率整流器等 2.2.1 PIN二极管的定性分析
26
2.3.2 隧道几率和隧道电流
1. 隧道几率 由量子力学的WKB(文策耳-克莱默-布里渊法)近似,隧穿几率
1/ 2 2m * 1/ 2 X 2 P exp {2( ) X 1 [V ( x) E ] dx

P exp[K (2mEg / h ) x]
2 1/ 2
可见P取决于Eg和△x~掺杂浓度。 K=1.33 K=2.0
等效电路中Rj10M, C j几pF, 因此简化为Cj与Rs的串联 1. 电容变化系数
γ
Cmax Cmin 2(Cmax Cmin )
越大越好。
2. 品质因数 存储能量/消耗能量 1 微波频段 Q
2fRs C j 0
Cj0为零偏结电容,RsQ Q=1时, 为零偏截止频率 1
半导体器件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刘晓为 陈伟平 (chenwp66@)
1
课程安排
• 内容(36学时)
第一章 器件工作的基本方程 第二章 特种二极管(变容二极管、PIN二极管、隧道二极管、雪崩二 极管) 第三章 电荷耦合器件(CCD) 第四章 太阳电池 第五章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IGBT)
总电流密度J
up:空穴迁移率 Jp: 空穴电流密度 p:空穴浓度
两式相比可以得到半导体的电导率
半导体工作的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电流密度方程、连续性方程
1、麦克斯韦方程
对均匀各向同性材料有
B E t
D H J cond J tot t
D ρ ( x, y , z ) B μ H
1 2
变容二极管的杂质分布 p+-n结为例,低掺杂侧 杂质浓度: N(x)=Bxm x0, B为常数
m=1 线性缓变结 m=0 单边突变结 m<0 超突变结
d 2V qN ( x) r 由泊松方程: dx2
利用V(0)=0; V(W)=VD+Va 解出:
(m 2)(VD Va ) W r qB qB( r ) C (m 2)(VD Va到:
W ) 2kT 2L RF I F q tg 1 [ sh( W )] 2L sh(
当W<L时,
W2 RF 2μ I F
可见RF1/IF受到电流IF的调制;
21
2.2.3反偏电阻: 、电容和击穿电压
•反偏电阻:反偏下,I区为耗尽区,但从0偏到反偏有一个I区串联电 阻降低为近似0的过程。因此曲线有相应的变化。 •电容和击穿电压 电容:反偏下,PIN二极管为平行板电容 CJ=.rA/W 击穿电压:VBEmW 因为I区为本征材料,Em很高,且W也 可较大,所以PIN二极管可以达到高击 穿电压。 PIN二极管作为微波开关应用时要求 Ron小,Roff大。 反向阻抗:RS+CJ的串联 Roff=RS+1/(CJ)= RS+Wτ/(.rA), τ -1 要提高Roff,应增加W和 τ
• 考试方式
考试+试验报告(50+50=100)
2
绪论 - 半导体器件
• 基本器件
P-N二极管(1949,Shockley) M-S结构(1874,Braun) MIS/MOS结构(1959,Moll)
• 晶体管
双极晶体管(1947,Bell) MOS场效应晶体管(1960,Kahng):DRAM、μP、ROM、RAM、 非挥发RAM SOI-FET、SET(1987,Fulton) JFET、MESFET(1966,Mead)、MODFET(1969,Esaki)
22
2.2.4 PIN二极管的开关时间
PIN二极管相当于电容器:正向导通存储电荷,反向释放电荷达到截止状态。 开关时间主要取决于反向恢复时间:减少存储电荷将增加通态电阻,只能减少电 荷的抽取时间。
关断时:
dQ Q(t ) IR dt τ
极端情况:IR=0, dQ Q(t ) t 解出: Q(t ) Q exp( ) dt τ τ 可见减小寿命可减小关断时间; 忽略复合:
f c0
2Rs C j 0
14
3. 串联电阻 RS=Rp+Rn+RB+RC
非外延变容管:RSRB=(B/4rm)F
10-50 1 xe 外延变容管: RS Rn n ( x)dx A x2 0.n-n 一般变容管杂质分布如图 3.1.3 变容二极管的设计 • 材料:迁移率大;介电常数小; 禁带宽度大;杂质电离能小; 导热率高。 结构:外延台面管;台面小;掺杂高 提高截止频率。
自动调谐收音机 AFC系统
2.1.1 变容二极管的电容-电压关系 理想变容二极管要求损耗小一般利用p-n结势垒电容工作,工作区反 偏(0~击穿电压)。
dQ q2 qV CD n p exp( ); dV kT kT
CB
r
xm
2(VD V ) xm qNA 12
τ、G和U分别为载流子寿命、产生率和复合率
9
PN结能带图
10
11
第二章 特种二极管
§2.1变容二极管(Tuning Diode)
利用p-n结电容随外加电压的非线性变化工作的半导体器件,1958年提出后,已制成 Ge、Si和GaAs变容微波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波开关、调制器;混频器;压控振 荡器和参量放大器。
• 负阻器件
隧道器件(1958,Esaki江崎) 碰撞电离雪崩渡越世间二极管 转移电子器件(TED)(1963。Gunn)
3
半导体器件
• 基本器件 • 晶体管 • 负阻器件
• 功率器件
晶闸管(1950,Shockley)、IGBT(1979,Baliga)、SIT(1972, Nishizawa)VDMOS
2.3.1 隧道二极管的定性分析
由重掺杂(简并)的p+和n+ 区组成的二极管,Vp和Vn为数kT; Xd≤100Å
24
掺杂浓度1019-1020/cm3。下图定性说明隧道二极管电流电压特性。
25
直接隧穿(直接带隙半导体),间接隧穿(间接带隙半导体)
由于动量守恒要求,间接隧穿要有声子辅助,因此,直接隧穿几率 大于间接隧穿。
dQ I R 令t 0, Q Q 则Q(t ) I R t Q dt Q(t ) 0,t为全部抽完电荷所用时 间,则 Q I τ t F IR IR
IR大,可有效减小关断时间,实际上一般采用大反向脉冲电流的措施。
23
§2.3 隧道二极管
1957年江崎铃实验发现在重掺杂p-n结正向特性中的负阻现象,1958 年用量子隧穿理论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隧道二极管具有超高速、 低噪声特点,在小功率微波放大、开关、振荡和频率锁定电路中应 用。
• 光学器件
LED、半导体激光器 光电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
• 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磁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微机械传感器
半导体器件材料的变化与发展
4
第一章 半导体基本知识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能带示意图
3~6eV
硅1.12eV 锗0.67 eV 砷化镓 1.42 eV
P型与N型半导体的能带示意图
6
载流子漂移 un:电子迁移率 Jn:电子电流密度 n:电子浓度
一维、小注入情况下
n p n p。 n p 2n p n E Gn n p μn μn E Dn t τn x x x 2 pn pn。 pn 2 pn p E Gp pn μ p μpE Dp t τp x x x 2
D 在静态或低频状态下, s E εs和μ。分别为介电率和导磁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