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分析

科学、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质量, 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而财务状况质量是上市公司质量最综合、最显性的体现。以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来源于美国, 这种评价方法由于没有也不可能考

虑中国情境下的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变化等方面具体的制度背景、经营环境以及管理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对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 已经表

现出越来越差的适用性, 并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在整体上对上市公司财务

状况质量的评价与判断。鉴于此, 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 以“股权结构、经营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后果、管理质量”为分析路径, 从资本结构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4个维度, 解读上市公司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战略实施效果和战略支撑能力, 透视公司的管理质量和治理效率, 以期为评价上市公司质量提供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 将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

作用提到新的历史高度。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截至2018年12月,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达到3567家, 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 资产规模达到229.12万亿元, 净资产达到37.52万亿元, 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3.05万亿元, 占2018年GDP总量的47.82%, 实现利润总额4.64万亿元(1) 。中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 来自于公司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活力, 需要更多的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同时,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也必须与公司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然而, 中国尚在成长中的不成熟资本市场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股价不时出现大幅度异

常波动,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亟待提升, 金融风险长期存在。长期以来以“融资”为主要目标的中国资本市场定位, 使得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的积极性不高。忽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投资者保护等“内功”的强化, 导致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础不稳, 长期资金入市缺乏动力, 从而未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同时, 因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相继引发的上市公司违规事件频频曝光(2) , 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 需要倡导和维护企业信用体系, 提高自身质量, 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来回报股东和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回归长期投资市场本质的必由之路, 这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

当前发展中极为关键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目前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评价, 主要采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和简单的财务指标评价。然而, 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来看, 会计信息质量中对可比性等特征的要求, 直接导致了将蕴含不同财务状况质量的信息, 统一处理为缺乏鲜活意义的概括

性数据, 忽略了公司的各种情景因素及其经营活动的异质性对会计信息造成的

影响。已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文献, 主要集中于体现会计信息系统生成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如盈余持续性、盈余稳健性、盈余平滑性、操纵性盈余比率、投资者对盈余的反应系数、盈余重述次数等,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本身的自相

矛盾性, 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效率的尴尬(Dechow et al., 2010) 。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 更多地是针对企业定期发布年报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 仅限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等一些较为分散而局部的方面, 强调的是会计指标之间的关系, 未与公司战略相结合, 也未与企业的管理活动相结合, 更没有考虑公司具体经营环境的差异性。因而, 传统的财务指标尚未上升到公司目标、经营战略这一高度。在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上, 已有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非公司集团组织下的特定企业。换句话说, 常规的财务指标评价方法, 仅仅适用于经营主导型的企业, 而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控制性投资主导型企业, 则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而且, 已有的分析方法没有能够采用动态的视角, 衡量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 无法提取出潜藏的内部管理信息, 也就难以解析蕴藏在会计报表数据背后的经济运营状况的实质, 更不可能真正

从整体上对财务状况质量加以把握和评价。“一刀切”式的传统分析指标体系, 难免“以偏概全”, 有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 甚至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 进而影响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

概括地说, 财务状况是指公司从事经济活动(筹资、投资与经营等各项活动) 所产生的财务结果, 反映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资产状况、盈利状况和现金流量状况。财务报表作为公司会计信息结构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表述, 可以概括性地揭示出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方面。其中, 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结果信息,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揭示的是财务状况变化的过程信息。财务状况质量则是指公司财务状况符合既定标准或目标的程度, 揭示公司在资本结构状况、资产状况、盈利状况和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的质量表现。上市公司质量是通过管理活动和治理活动进行上市公司运营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结果。上市公司质量所包括的治理效应、管理活动和经济后果等要素, 均会在财务状况质量上得以最终体现(即外在财务表现) 。因此,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财务状况质量是公司信息不同层面的表现, 会计信息质量是“表”, 财务状况质量是“里”。由于传统的财务比率分析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 难以满足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的各项情境

因素的分析——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质量, 而不是简单的比率分析结果。

笔者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 率先提出了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 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进行了阐述(张新民, 2001) 。但对其理论基础、路径选择、评价体系以及与上市公司质量的传导机理等关键性问题, 尚需进一步加以梳理并系统化论述。本文认为, 财务状况质量分析应该选择以“股权结构、经营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后果和管理质量”为分析路径, 从公开的财务信息中提取出潜藏的企业经营活动信息, 通过公司的资本结构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等4个维度, 解读公司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战略实施效果和战略支撑能力, 透视公司的战略规划与执行、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风险、价值及未来发展趋势, 考察公司的管理质量和治理效率, 以便为系统评价上市公司质量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

在经济体制转型中成长的中国上市公司, 要应对制度落差、市场化进程、商业模式和国际化等因素带来的长期挑战, 通过不断优化资本配置的效率实现健康发展, 良好的公司财务状况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系统的建立及其评价结果的公开化, 将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质量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