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地理论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理论支撑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依赖于实践,有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认识又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的反映客观事物。认识运动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并没有结束,它必须能动地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付诸于行动。本土文化的开发正好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在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知,发展智慧与情感;而活动的设计者将自身的理性认识变换为新的学习实践情景,既为学习者
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又使自身的理性知识受到了实践的检验,从而改变了那种从习题到习题、从原理到原理的违背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
现象学认为,最基本逻辑规律是被知觉到的,而且被知觉到的东西不以任何
其他东西为前提。本质知觉的方法就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规律目标的一种认识方法。本质知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本身”。本土文化的开发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向事实本身。
一、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内涵
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
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由
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
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二者之间又是“互动互补”的。地域性是地方文
化最主要的特点。地方文化地域性特质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
传说等地方性知识的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
等地方传统与精神的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地方文化是个
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那些语言、饮食、艺术、建筑、社会风俗等形态的
物质文化构成了个体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
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及内在精神与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生于斯、长
于斯的个体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在享用先辈们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个体的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内
在气质。校本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地方社会
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开发设计的新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教师研究与不断反省成长及主体性的知识。”‘,,地方文化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
所在。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
就是一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真正的生活。事实上,依托地方文
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
地方课程资源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
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由国家统一编制,学校、地方对课程的编制几乎
没有任何自主权。80年代,我国课程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
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这
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对新课
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
从教师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
和优势、学生的兴几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乡村学
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选择国家课程,也可因地制宜,自行挖掘、开发、利用
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适合本校的乡土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办学
模式的学校需要。”‘邵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
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
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鱼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以校为
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
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三、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面向社会大众,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与
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地方文化课一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
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
保证地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
的重要途径。
1、开发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可以创新地方文化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课
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因
而,赋予校本课程以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尤其是创新地方文
化的需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需要人们开发的未知领域和拓展的空间,地方文
化亦如此。学习地方文化,“不只懂得如何保存生活,而且懂得如何创造生活。”
川当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认知和体验时,尚有大量未知的部分等待他们去认识、
理解、开发和创造。因此,在认知和理解地方文化时,不能把地方文化作为一
个己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某一阶段的历史过程。
“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
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5,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需
要不断更新和建构的。“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保持开放性,才能获得时代意义上的适切性内涵与标准。”‘。从地方文化本身的
构成看,也很复杂。它既包含着许多积极先进的内容,同样,也夹杂着许多负
面的东西,有的甚至可称为陈规陋俗。因而,自觉的、.有意识的开展地方文化
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创造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
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与塑造,从而推动一个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创新地方文
化,需要的是热爱地方文化,了解地方文化并对它不断追问、积极探索的人。
通过开发有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
认识自己所生长的地方文化,在批判反思地方文化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地方文
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培养学生建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当然,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进净
行理性质疑及批判反思,尤其是注意把时代发展状况下的新价值、新观念、新
道德、新规范融入到地方传统当中,这样才能为其注入活力,使其保持鲜明的
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的改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