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现场干预及其评价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调查方法,用于了解特定地区或群体中的疾病的发生、传播和影响因素。
它的目的是确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以及相关风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下面将详细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步骤以及方法和技巧。
一、目的:1.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通过调查人群,了解疾病的发病率、传播规律和影响范围;2.确定疾病的病因:通过对发病人群的调查分析,寻找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3.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基于调查结果,确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宣传教育、疫苗接种、卫生保健等方面。
二、步骤:1.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明确调查的目标人群和调查范围,例如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内的疫情调查;2.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法、样本规模和调查指标,以及调查问卷等调查工具;3.开展调查:根据调查方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集中式调查和分散式调查两种方式;4.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等;5.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调查结果并进行报告,以便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6.预防和控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并进行宣传教育、卫生保健和疫苗接种等措施。
三、方法和技巧:1.集中式调查:选择特定地区或场所集中进行调查,取样方式可以是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2.分散式调查:将调查对象分散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调查,适用于人口分布较广的调查对象;3.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或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收集信息;4.数据采集和管理:使用统计软件或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制定调查指标:根据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确定具体的调查指标,例如发病率、感染率等;6.调查员培训: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的正确使用;7.调查时注意事项:在调查过程中,尽量避免偏差,例如应该选择代表性样本、避免信息收集时的主观偏见等;8.数据分析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例如描述性统计、生存分析等。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目的
伦理与隐私
总结词
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伦理和隐私保护是必须考虑 的重要问题。
详细描述
调查人员需要遵守伦理原则,尊重受访者的隐私权和 知情同意权。在收集和处理受访者个人信息时,需要 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不被泄露。同时,需 要向受访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隐私保 护措施,以便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和配合。
未来展望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现场流 行病学调查将更加高效、精准,为全球公共卫生 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0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
确定病因
确定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预防 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方法 ,比较病例与健康人群在暴露因素上 的差异,从而推断病因。
资源限制
总结词
资源限制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常见的挑战 ,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
详细描述
由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 完成大量工作,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资 源。调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查计 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需要寻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以解决资源限制问题。
公众教育
加强公众对流行病学调查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众参与调 查的意愿和配合度。
01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流行病学调查活动, 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调查工作的改进 。
02
03
透明度与公开性
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的透明度,及时发 布调查结果和数据,增加公众对调查 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点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时效性、针对 性和实用性,强调跨学科协作,综合 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医学等 多学科知识。
流行病学7.2 现场试验
尽量在相同的或相似的条件下对样
本进行检测。
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
查方法,统一判断标准。
四、常见的偏倚
在现场试验中,最常见的偏倚是无 应答偏倚和失访偏倚。如果在一次研究 中,无应答者的比例较高,就会对研究 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 应答率。
影响应答率的因素主要有: ①研究对象对研究目的不了解; ②盲法失败; ③调查内容不合适; ④研究对象身体不佳; ⑤研究对象外出等。
察比较某种疾病的发生情况。
三、设计与实施
1、研究现场的选择
(1) 所进行试验的单位或社区人口应 相对稳定,流动性小,人口的数量和特征 能满足研究的要求。
(2) 在进行预防措施效果评价时,应 选择具有较高而稳定发病率的地区,以保 证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有足够的病人, 便于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3) 要求研究对病人产生的利益大于社 会和科学的利益;
4) 病人有权同意或拒绝参加研究;
5) 研究中,一旦发现危害性超过所 得利益,应该立即终止研究。
(3) 可接受性:
影响可接受性的因素很多,如该措施 的副作用、研究人员的态度、研究对象的 文化水平、以及对研究的认识等等。
(4) 简便易行: (3) Nhomakorabea知干预措施对其有害的人群不 能作为研究对象。
(4) 选择高依从性的人群作为研究对 象。
3.样本量的估计
样本量过小,会降低研究的效力,得不 出研究的结果;
样本量过大,则导致不必要的人力、 物力、时间的浪费。
估计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为: ①某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差异的大小; 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和检验效力(1-β); ④拟采用单测或双测检验等。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试题]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试题]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常用流行病学分析指标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工作常涉及到有关疾病的健康状况的测量,且多采用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故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测量指标。
一、疾病的发生和频率的测量指标(一)发病率(incidence rate)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k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100%,1000/千,或10000/万,等。
观察的时间单位可根据所研究的疾病病种及研究问题的特点决定,通常多以年表示。
2、分子与分母的确定: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以多次发病,则应多次计为新发病例数,如流感、腹泻等,对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可将初诊的时间作为发病时间,如恶性肿瘤等。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传染的非易感者,已接种疫苗的有效者,不应计入分母内,例如已患麻疹者或有效接种麻疹疫苗者。
但实际工作中不易做到,故当描述某些地区某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时,分母多用该人群时间内的平均人口。
观察时间以年为单位时,可用年初与年终人口之和除以2所得的平均人口数,或当年7月1日的人口数表示。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此称为发病专率。
由于发病率的准确度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比不同资料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发病率的标化。
(二)罹患率(attack rate) 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描述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但测量的期间更灵活。
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或一个观察期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或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情况。
它可以根据暴露来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罹患率= 某特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100%同时期暴露人口数(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1、定义:患病率也称现患率。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涉及到描述、分析和实验 流行病学等方面,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现场流行病学是主要针对疾病流行、爆发等突 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是一个特定的 概念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新的分支,需要进一 步丰富和发展。现场调查作为流行病学学科的 一大特点,是流行病学工作者不可忽视的
整理课件
54
整理课件
4
流行病学分支(研究方法的深化)
实验流行病学 描述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 移民流行病学 理论流行病学
整理课件
5
流行病学概论
整理课件
6
发展简史
学科形成前期
对疾病简单描写、记载,缺乏系统分析
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传染病流行病学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伦敦霍乱:病例分布-水井-病原
14
观察性研究
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调查与研究分析去认识 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现象、规律与病因。
其过程从描述性研究入手,收集资料,然 后进行分析性研究。
整理课件
15
观察性研究分类
描述性研究
对疾病的分布和频率进行描述
现况研究
纵向研究
生态学研究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整理课件
16
现况研究
根据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 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描述性研究的 资料,以描述该人群中目前疾病的分布及 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横断面研究
现患研究
整理课件
17
生态学研究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 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 同人群中某因素与疾病的情况,分析两 者的关系。
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第十六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设计方法主要有随机化对照试验和类实验。
第一节概述一、概念实验:严格控制条件,人为采取措施,前瞻观察效应。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的实验组人群和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类前瞻性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比观察性研究能更好地控制各类偏倚,在同样的受控条件下容易重复。
“人为介入”(干预)存在突出的伦理问题。
二、特点1、实验法:必须控制研究因素和外部因素,研究对象分组要遵循随机化的原则。
2、对照:有平行对照组。
3、干预三、分类1、临床(治疗)试验在医院进行,研究对象高度选择(主要是病人),受控条件较好。
2、现场试验(1)个体实验:在一定区域或实地环境下进行,研究对象为定义明确的人群,包括病人和正常人,研究期间长,受控条件较差。
但研究对象处于真实生活环境中,外推普遍性好。
处理分配单位是个体。
(2)社区干预试验:与个体试验的主要区别是:处理分配单位是群体。
四、优缺点1、优点①人为控制条件,标准化评价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好③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小④验证因果关系的强度高2、缺点①设计和实施较复杂②结论外推到一般人的代表性较差③存在医德和伦理问题第二节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特征一、定义按实验法的原理,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前者某种治疗措施,不给予后者该措施或给予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同等观察后评价该措施产生的效应。
其目的是评价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效果和进行病因研究。
通常应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二、特征1、论证强度高2、前瞻性研究3、人道主义原则4、研究对象的依从性5、实施的复杂性第三节临床试验设计的组成部分一、研究因素1、性质研究因素主要是外界强加于研究对象的,其性质可是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社会的因素,也可是研究对象本身具有某些特征。
2、强度所使用的药物或措施的总量、次数、每次的剂量、疗程的数量等。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目的
分析性研究主要用于深入探讨疾病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等,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性研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应用
04
监测公共卫生事件
确定疾病爆发源
评估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公共卫生事件
研究疾病分布特点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疾病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分布特点,了解不同人群的易感性。
xx年xx月xx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目的
目录
contents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简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简介
0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疾病暴发进行快速、准确和高效的调查。
定义
通过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收集和分析关于疾病暴发或事件的相关信息,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队列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或前瞻性研究,通过收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分布情况等数据,对疾病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
定义
描述性研究主要用于初步了解疾病特征和分布情况,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应用场景
描述性研究
定义
分析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或前瞻性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分布情况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监测与评估
疫情控制
通过对疫情暴发原因的调查,找出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预防策略制定
通过调查分析疾病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降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控制与预防
研究疾病自然史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和演变过程,为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CATALOGUE目录•引言•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现场干预策略•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案例•结论与展望01引言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通过在人群中开展实验或干预措施,研究疾病病因和预防措施效果的学科。
实验流行病学定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较为可靠,具有前瞻性,能够客观评价干预措施对目标人群的影响。
实验流行病学特点实验流行病学定义与特点现场干预的定义现场干预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针对研究对象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现场干预的重要性现场干预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干预效果,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现场干预的重要性实验流行病学历史实验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到实验性研究的演化过程。
现场干预发展现场干预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单一的现场干预、多现场干预以及系统评价等。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的历史与发展0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实验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效果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确定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概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分类随机对照试验(RCT)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结局的差异。
队列研究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
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是否患有某病分组,调查各组暴露于某因素的差异,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03伦理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需要保护受试者权益和隐私;遵循不伤害原则。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优缺点与伦理问题01优点可以证明因果关系;可以确定干预措施效果;可以定量评估疾病负担。
02缺点实施难度较大;耗时较长;费用较高。
03现场干预策略现场干预是一种针对特定问题的干预措施,旨在减少或消除健康危害因素,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现场流行病学概论(1)
现场流行病学概论(1)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的是快速发生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面就现场流行病学概论进行探讨。
一、现场流行病学的定义
现场流行病学是指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状况,对疾病的流行特点以及流行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
二、现场流行病学的意义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能够提前发现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现场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
1. 常见传染性疾病疫情调查
2. 自然灾害后疾病的传播动态及其危害评估
3. 食品及水源性疫情调查
4.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
5. 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解读和说明,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预警
6. 收集和处理疾病数据,建立疾病监测系统,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四、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1. 建立调查研究课题及方案,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2. 收集调查对象的资料,比如病人、疫区居民等
3. 掌握调查对象的时间、空间等流行病学特点
4. 对病例进行病因学检测和实验室检查
5. 编写调查报告,制定疾病控制措施。
总之,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防控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能够快速掌握疫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因此,加强现场流行病学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防控能力,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现场流行病学重点案例
05
CHAPTER
案例五: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背景: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如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度、疫苗供应等。本案例旨在探讨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效果,为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政策提供支持。
地点:某城市。
时间:2019年至2021年。
涉及人群:新生儿至18岁青少年。
项目实施地点为某城市社区。
目标
时间
地点
健康教育
健康倡导
干预措施
合作与资源整合
组织健康志愿者深入社区,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
针对高风险人群,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干预,包括定期体检、医生随访、提供健康指导等。
与当地卫生机构、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慢性病预防和早期筛查的认识。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健康指标监测等方法,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不良生活习惯有所改善,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效果评估
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扩大覆盖面,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普及率;针对高风险人群,加强个性化健康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多方合作与资源整合,共同推进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2018年10月10日
事件时间
某三线城市大型体育馆
地点
在某次大型体育赛事结束后,部分观众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
事件描述
03
影响因素
天气炎热、场馆内通风不良、部分观众免疫力较弱等也是事件发生和传播的影响因素。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目的
实践经验分享
鼓励机构间进行经验交流和案 例分享,将成功的调查案例和 经验传承下去,帮助调查人员
积累实践经验。
跨学科合作
加强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统 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的 合作与交流,培养具备多学科
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跨学科和国际合作的加强
跨学科合作
现场流行病学将与更多学科领域进行合作 ,如环境科学、社会学等,以更全面地了 解疾病传播的复杂因素。
实时监测
通过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将能够实现更快速、准确的疾病实时监测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03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将进一步整合医疗、公共卫生和环境数据,为现场流行病学
调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视角。
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强化基础理论
加强对现场流行病学的基础理 论培训,包括流行病学原理、 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 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素养。
识别和控制疾病暴发
确定疾病暴发的类型和来源
01
通过对疾病暴发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疾病的类型、传播途
径和来源,为控制疾病传播提供依据。
快速识别和控制疾病传播
02
在疾病暴发初期,快速识别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疾病的扩
散和影响。
评估疾病的危害程度
03
通过对疾病暴发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疾病的危害程度,为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目的
2023-10-28
目录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简介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技术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挑战和限制
目录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未来发展 • 案例研究
0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简介
定义与背景
定义
《流行病学》4种实验方法比较
流行病研究方法比较——by Ellipse
概念、应用、种类、随机抽样方法、设计、优缺点、偏倚
相对危险度降低RRR=(对照组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事件发生率绝对危险度降低ARR=对照组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事件发生率
需治疗人数NNT=1/ARR
其他: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1)精确法:以个人为单位
➢精确但计算复杂,需要知道每个人的加入和退出时间
➢适用:样本不太大时
(2)近似法:用平均人数乘以观察月(年)数得到总人月(年)数,计算简便,但不精确
➢适用:不知道每个队列成员进入和退出队列的具体时间
样本太大
对暴露人时精确性要求不高时
(3)寿命表法:当年进入队列的人作为1/2人年算,失访或出现结局的个人也作1/2人年算
➢适用:观察人数较多,要求有一定精度
➢计算简单,精确度较高。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ppt
一、实验流行病学 3.设计design
设计要点——B.确定人群
☃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s):样本
或被研究人群中的每一个体 (individual),都称为研究对象。
一、实验流行病学 3.设计design
设计要点——C.干预因素与措施
一、实验流行病学 3.设计design
意义:研究设计是一项研究成 败的关键,也是研究效率高低和可 靠性的重要保障。
一、实验流行病学 3.设计design
流行病学研究——四大要素
人群:代表性(一个、多个) 生境:一系列变量构成(自然、人为) 时间:瞬间、期限 事件:一个、多个
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常见分类——A.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是在 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尤其要注意罕见不良反应),调查不良反 应的发生率、药物的长期效果等。同时还要 进行伦理学评价。
研究对象与样本:一般不少于2000例。
一、实验流行病学 2.分类classification
一、实验流行病学 3.设计design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四大要素
A. 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多个人群; B. 一系列变量的生境:
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人为”的,即: (干预变量,或干预因素); C. 一定期限; D. 一个或多个结局事件。
流行病学方法比较
1. 人群 2. 生境 3. 时间 4. 事件
自然 人为 自然 人为 瞬间 期间 一个 多个
常见分类——C.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社区试验:或称为群体/整体试验(作者)。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我们可以评估其对健康状况和服务利用的影响,以指导 健康政策和实践。
确定调查问题和假设
调查问题
假设测试
调查问题应该具体、明确、可操 作、可量化,以便回答研究目的。
通过假设来指导研究的设计和实 施,以便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
变量定义
将研究变量定义清楚,以便能够 进行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3 检查和清理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和结论
描述性统计
通过描述和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来深入理解调 查结果和探索相关因素。
推断性统计
通过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 和判断差异是否显著。
调查结果的报告和解读
报告撰写报告应该清晰、Fra bibliotek洁、准确、生 动,以便不同受众理解和应用。
制定调查方案和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
根据调查目的和问题,选择纵向或横向
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
2
研究设计,以便能够比较不同时间点或 不同人群的变化。
根据预期效应大小和预算要求,选择合
适的样本大小和抽取方法,以获得可靠
且代表性的样本。
3
数据采集工具和流程
根据调查内容和样本特点,选择合适的
调查工具和流程,以方便数据采集和质
伦理和行政管理
4
量管理。
根据实践规范和法律要求,制定调查伦 理和行政管理方案,以确保研究的公正
性和合法性。
数据采集和样本选择
1 访问调查对象
与调查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意和信任,提高调查的有效性。
2 采集多源数据
通过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采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数据,以便丰富和验证研究结论。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
环境卫生
通过现场干预,可以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如社会暴力、犯罪等。
社会问题研究
05
现场干预的实施过程
现场干预的设计
要点三
确定研究问题
从当地的公共卫生问题中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要点一
要点二
制定干预措施
根据研究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明确具体的实施方式、时间、频率等。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试验评估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对特定疾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估计患者预后提供帮助。
疾病预后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疗效研究
04
现场干预概述
现场干预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运用流行病学实验和干预措施,研究疾病传播和影响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
临床试验
通过利用现有资源或开展小型实验,对比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
类实验研究
收集历史数据,比较接受干预与未接受干预的个体结局。
回顾性队列研究
随机化分组
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避免选择偏倚。
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受试者,确保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盲法
采用双盲法或单盲法,减少主观偏见。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疾病控制和消灭
卫生政策与措施评价
突发事件应对
研究疾病传播的阻断和消灭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评估卫生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研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02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效果,评估新药或新疗法的效果。
流行病学实验
5.对照
(1)目的:排除以下影响因素的干扰。 • 不能预知的结局:患者疾病自然史不同 • 向均数回归:极端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向均数回 归 (极端——正常) • 霍桑效应:对疗效产生的正向或负向效应 • 安慰剂效应:对医药产生的正向心理效应 • 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
(2)原理 )
• 实验组: • 对照组: T + S1 C + S2 e + c + s1 s2
(2)分段随机分组 先将实验单位按进入实验的序号分成 若干区段,每个区段的例数为实验组 数的T倍(T=2,3,4,…)。分别在 每个区段内进行随机化分组。
为比较三种方法对某病的辅助治疗效 果,根据估算,拟观察90例,试按分 段随机化方法将患者等分为三组。 ①编号 根据就诊顺序从1到90编号 ②确定段数及各段人数 10段 各段9人
(1)简单随机分组 将全部实验对象统一进行随机分组, 适用于成组比较。可用抽签或随机数 分组。 为研究某种新疗法对某病患者的效果, 以常规方法作对照,拟观察条件相近 的某病患者10例,试随机分为两组。
将拟观察的10 10个患者按就诊顺 ①编号 将拟观察的10个患者按就诊顺 序从1 10编号 编号。 序从1到10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4 3.7 4.3 4.6 2.8 3.2 4.0 4.7 3.3 3.9
3.8 4.5 4.9 4.8 5.1 4.5 5.2 4.5 4.1 6.0
1.4 0.8 0.6 0.2 2.3 1.3 1.2 -0.2 0.8 2.1
安眠药前后比较 t=4.062,P<0.01。 安慰剂前后比较 t=4.253,P<0.01。 两组睡眠增加时间比较 t=1.150,P>0.05,不能认为该 安眠药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比较才能判断。
“期望目标”可以是“利益相关方 (stakeholder)”参与设定的:例如,项目 资助人、实施者或项目参加者(受益人)的 标准
效果评价研究的设计
通过“比较”来判断:效果指标的变化与干预之间的 因果关系。
“比较”的框架:“空间”和“时间”
对照组设计:
• 经典的随机对照试验 • 准试验方法(quasi-experiment):
干预的评价(evaluation)
怎么知道干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是否解决了问题?
什么是评价?
Evaluation is a process that attempts to determine as systematically and
objectively as possible the relevanc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activities
对象的
具体背景情况进行调整或变通? ……
干预的研发、实施与评价是相互联系的
清楚认识干预措施是如何产生干预效果的理论机制,这样可 能找到干预作用机制各个环节中的薄弱点并加以强化。
干预没有产生效果可能是因为项目实施上的失败(或是干预 早期的暂时困难)而非干预措施无效;需要通过全面彻底的 过程评估来发现项目实施上存在的问题。
现场干预及其评价
北京协和医学院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系
廖苏苏
2012-10-15日,科研型硕士,流行 病学基础
讨论的话题涉及哪些研究方 法?
教学目标
在临床试验设计课程基础上,比较: • 现场干预和效果评价与临床药物试验效果评价
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了解现场对于人群健康研究的意义、现场干 预、干预评价一些基本特点和基本概念
什么是评价(续)
“系统全面地测量”:
• 评价过程是正式的、严格的研究 • 定性或定量(而不能只凭个人简单的主观判
断);
“实施过程”和“产出效果”:
• 有些评价主要关心项目在多大程度上遵循了设计 方案,项目现在在做哪些事情;
• 有些评价则关心按照所提出的目标,项目产生了 什么效果和影响;
评价的一些概念/术语
• 按照人为标准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 • 单组设计
自身对照(reflexive controls): • 干预前-后自身对照: • 时间系列分析(time-series analysis of full-coverage programs)
• 与普遍标准比较(generic controls)或用专家意见评价 (shadow controls)
• 干预的效果(effectiveness; outcome/impact) 和效率(efficiency)、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 “决策”:继续、扩大、终止项目
改进干预方案设计 干预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工具:保证干预活动
顺利实施
总结
“随机对照(盲法)试验”
“人群实验室” (随机对照、盲法、安慰剂、
什么是干预 (intervention/“treatment”)?
“Making change” “Solving the problem(s)”
干预方案的“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复杂性 例如:
• 结直肠癌筛查诊断技术的研发和结直肠癌筛查项 目设计、评价的复杂性
in the light of their objectives. Several varieties of evalu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e.g., evaluation of structure, process, and outcome.
“A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3rd edition”by st
变化,如人们知识水平的改变、疫苗接种者抗体水平的改变、血清 学感染指标的下降; • 远期效果(Outcome evaluation)评价:如人们行为的改变、疫苗 预防疾病发病率的下降等
什么是评价(续)
比较“标准”:
• 无论测量“过程”还是“效果”,都要把得到的“证 据”和人们的某种“期望”比较。
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
• 干预项目是如何成功或失败的? • 为成功创造条件:改进干预措施 • 标准:与干预实施计划比较 • 观察性资料、工作记录、干预对象调查等
效果评价(Outcome Evaluation)
• 主要考察干预产生的影响或产出的效果,效果与干预的关系 • 是针对干预项目的目标进行的评价。 • 近期效果(Impact evaluation):干预活动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
• 超重儿童体重控制:机制、干预方案、效果评价 • 安全套产品设计研发、人群干预和效果评估 • ……
干预方案“研发”复杂性(举例)
在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各有多少个相互影响或者作用 的干预成份?
有哪些“条件”行为是实施干预或接受干预必需的? 这些必需的行为容易形成吗?
干预有一个对象人群还是有多个对象人群? 干预的目标效果(“指标”)是一个还是多个,预计
评价设计:试验设计还是非试验设计?
干预效果的大小和产生效果的时间
• 发生混杂偏倚的可能性
“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成本----如果试验设计可行,并且较观察性研
究能提供更多可靠信息,但是花费也更多的 时候,要权衡这额外的花费与获取更好信息 的价值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
判断干预活动是否“有效”
单一的主要结局指标可能无法最好地认识干预效果;应该有 一系列测量指标,此外如果有研究设计以外的干预结果也应 该尽可能加以利用。
确保严格的标准化可能并不恰当。如果干预方案允许针对当 地条件作出适当调整的话,预先规定调整的幅度,干预措施 的效果可能更好。
干预方案的形成通常不是单向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螺 旋式推进”过程,是与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不同设计的评 估交替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