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590d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血压病诊疗指南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结构或功能损坏的临床综合症,根据病因不同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诊断】(一).血压定义: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不同时间,两次静息血压〉140/90mmHg,无其他继发因素者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值120/80mmHg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高血压1级(轻度)140-159/90-99mmHg2级(中度)160-179/100-109mmHg3级(重度)>180/110mmHg单纯收缩性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又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为3期.高血压的危险性不仅决定于血压: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二).水平,更决定于所并存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伤及其它临床情况.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便于判断预后和临床指导治疗.(三).临床类型1.恶性高血压临床征象:主要为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130mmHg;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IV级);肾功能不全,可有心,脑功能障碍等.如有上述表现,但眼底无乳头水肿(III级)时,则称为急进型性高血压.2.高血压危象临床征象:指高血压患者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可高达260mmHg,舒张压达120mmHg,并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3.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临床征象:有严重头痛,呕吐和神志改变,较轻者仅有烦躁, 昏迷等。
,癫痫样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意识模糊4.老年人高血压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140mmHg,DB P<90mmHg.脉压差增大,靶器官损害常见,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四).辅助检查1.家族史和临床表现重点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卒中及肾病历史,可能存在的继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的症状和既往药物治疗.2.体格检查正确测量双上肢血压(必要时测下肢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WC);检查眼底,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及股动脉有无杂音;全面的心肺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扩大,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3.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鸟常规检查,尿比重,心电图.需要时进一步检查的项目:胸片,超声心动图,颈尿,微量蛋白尿,反应蛋白c高敏,餐后血糖,动脉和股动脉超声.蛋白定量.可疑及继发性高血压者,根据需要分别进行以下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血、尿醛固酮,血、尿儿茶酚胺,大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治疗【治疗】(一).非药物治疗1.减轻体重。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c9cca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a.png)
同时阻断β₁和β₂受体而起到降压作用,但可增加气道阻力,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 疗。
ACE抑制剂
• 通过抑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 成,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 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
• 通过阻滞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从而 起到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
03
CATALOGUE
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
01
02
03
04
减少钠盐摄入
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克,控制隐性钠盐摄入,如调
袢利尿剂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干扰NaCl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 全或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
保钾利尿剂
通过抑制Na⁺-K⁺和Na⁺-HCO₃⁻同向转运酶,减少K⁺的排泄,增高体内K⁺浓度而发挥利尿 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β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β₁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β₁受体而起到降压作用,同时对心脏负性频率、负 性肌力等作用较弱。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 者的治疗。
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类与分期
高血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期
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和器官损害程度,高血压可分为1期、2期、3期。
高血压临床表现及危害
高血压临床表现
高血压患者可能表现出头痛、头晕、 耳鸣、视力下降等症状。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48页】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23410b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7.png)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
剂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贝那普利
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阻滞剂
氯沙坦 缬沙坦 厄贝沙坦
降压治疗方案及原则
无合并症及并发症:
单独或联合应用5类一线药物,由小剂量开始, 逐步递增剂量。
有合并症及并发症:
选用特定种类的降压药物,由小剂量开始,逐 步递增剂量
4.体重指数>21kg/m2 15%
5.烟草
12%
6.不活动
1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第一危险因素
病因
钠
钾
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高钠、低钾膳食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
生理需要量0.5/d。
2. 超重和肥胖 2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中国人平均20-22 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者发生高 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 的4倍以上。 3. 过量 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50g/日) 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 疗效,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 180或110 ≥ 140和<90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Nhomakorabea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 (mmHg)
1级 (收缩压140~159 2级 (收缩压160~179或 3级 (收缩压≥180或
或舒张压90~99)
舒张压100~109)
舒张压≥110)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2024 高血压指南2024
![2024 高血压指南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a5810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b.png)
引言概述:高血压,即血压持续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管理高血压患者,不断更新和完善高血压治疗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包括诊断标准、治疗目标、药物选择、非药物干预和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一、诊断标准1.血压测量方法:推荐采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新指南,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肾脏疾病患者,应调整相应的诊断标准。
二、治疗目标三、药物选择1.一线药物:针对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首选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
2.二线药物:对于未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可添加第二种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或利尿剂。
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妇女和肾脏疾病患者,需特别考虑他们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3.联合用药:在一线和二线药物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以增强降压效果。
四、非药物干预1.饮食干预:推荐采用DASH饮食计划,即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增加摄入蔬果和全谷物。
2.运动干预: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3.戒烟限酒:强调戒烟和限制饮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4.减轻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可显著改善血压水平。
5.应激管理:积极应对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采取放松技巧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五、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理解,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
2.筛查和早期干预:针对高血压易患人群,进行定期血压监测和筛查,及早发现和干预高血压病变。
3.高血压管理网络:建立多学科合作的高血压管理网络,通过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和交流,提供全方位的高血压管理服务。
总结:2024年高血压指南的更新和完善,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科学和个体化的治疗建议。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8ce806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1.png)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一、定义和流行病学1.1 定义1.2 流行病学数据1.3 分类和分级二、诊断2.1 临床Manifestation及病史采集2.2 体格检查2.3 辅助检查2.3.1 血压测量技术2.3.2 血液生化指标2.3.3 尿液分析2.3.4 心电图2.3.5 超声心动图2.3.6 血管超声三、评估和分级3.1 血压目标3.2 确定心血管危险度3.2.1 心血管危险度评估工具3.2.2 心血管危险度评估结果四、非药物治疗4.1 饮食与运动4.1.1 饮食建议4.1.2 运动建议4.2 BMI和体脂控制4.3 戒烟和限制饮酒4.4 钠摄入控制4.5 补钙和维生素D五、药物治疗5.1 药物治疗原则5.2 药物选择5.2.1 一线药物5.2.2 二线药物5.2.3 另类药物5.3 药物治疗策略5.3.1 单药治疗5.3.2 组合药物治疗5.3.3 特殊人群用药六、相关并发症管理6.1 伴随疾病的处理6.1.1 心脏病6.1.2 糖尿病6.1.3 肾脏病6.1.4 中风及脑血管疾病 6.1.5 眼底改变6.1.6 呼吸系统疾病6.1.7 外周血管疾病6.1.8孕妇高血压七、特殊人群的管理7.1 年长者7.2 儿童和青少年7.3 孕妇7.4 高血压紧急病例7.5 器质性高血压的处理八、随访和监测8.1 随访频率8.2 随访内容8.3 随访周期调整九、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9.1 血管搭桥术9.2 血管成形术9.3 血管支架置入术9.4 腔内血管修复术9.5 其他介入治疗十、配套检查与辅助服务10.1 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10.1.1 心脏CT检查10.1.2 心脏磁共振成像10.1.3 血管造影10.1.4 心血管PET/CT检查10.2 其他辅助服务10.2.1 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10.2.2 血压自测和家庭血压监测10.2.3 方式咨询和远程监护附件:1、附表: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临床应用指南2、附图:心血管危险度评估工具使用流程图3、附录:心血管系统相关术语解释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体循环中动脉压持续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52e21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0.png)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对全球人口的健康产生了重大的威胁。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高血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亟需关注的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生和患者治疗高血压,国际医学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这些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应对高血压的挑战。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动脉血压升高,其诊断标准主要由收缩压和舒张压来确定。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高血压的定义是: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将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和重度高血压(收缩压≥ 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
二、高血压的危害和发病机制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同时,高血压还会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和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内皮功能障碍等。
三、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在多个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测量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白大衣高血压和家庭高血压的排除。
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高血压的病因和相关并发症。
四、高血压的治疗策略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增加运动等。
对于一些不能通过非药物治疗达到目标血压的患者,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ARBs等。
JNC新的高血压指南
![JNC新的高血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b1465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8.png)
JNC新的高血压指南最新的JNC高血压指南(第八版)于2024年发布,该指南是由美国高血压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和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共同制定的。
这一指南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之一,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最新的研究结果和治疗建议。
以下是对该指南的详细解析。
首先,新的高血压指南调整了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按照以前的定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SBP)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DBP)大于或等于90 mmHg。
而根据新的指南,高血压的定义是SBP大于或等于130 mmHg,DBP大于或等于80 mmHg。
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在治疗方面,新的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对于1级高血压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钠摄入、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以及增加体育锻炼等。
对于2级和3级高血压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根据新的指南,首选的药物治疗是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其他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此外,新的指南还特别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疾病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共同决策,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可接受性和执行力。
总结起来,JNC最新的高血压指南提供了更严格的诊断标准和分级,对药物治疗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这一指南为医生和患者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1bdb9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本文将提供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一、高血压病的诊断高血压病的诊断主要基于多次血压测量结果。
为了准确诊断高血压病,应重复至少两次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测量。
常规测量应在静息状态下进行,使用标准的袖带和测量设备,并采取正确的测量姿势。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下:1. 正常血压:SBP<120 mmHg,DBP<80 mmHg;2. 正常高值:SBP 120-129 mmHg,DBP<80 mmHg;3. 正常血压过高:SBP 130-139 mmHg,DBP 80-89 mmHg;4. 高血压1级:SBP 140-159 mmHg,DBP 90-99 mmHg;5. 高血压2级:SBP≥160 mmHg,DBP≥100 mmHg。
二、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旨在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 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以下方面:- 饮食改变:推荐低钠饮食、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及控制体重并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 运动锻炼: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 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戒烟有助于改善血压控制和整体健康水平。
- 控制精神压力: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
(2)体重管理:针对超重和肥胖患者,强调减轻体重对于降低血压的重要性。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4977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e.png)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引言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不仅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害,还会导致脑卒中、肾脏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为了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治疗建议,以降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风险。
指南概览本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高血压诊断与分级2.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评估3. 血压控制目标4. 生活方式干预5. 药物治疗6. 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7.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8. 高血压患者管理策略高血压诊断与分级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级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 年龄:年龄越大,高血压的危害越大2. 性别: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高血压3. 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4. 吸烟:吸烟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5. 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6.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高血压7.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风险较高8. 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设定。
一般建议如下:1. 一般患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 老年患者: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3. 年轻患者: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4.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2.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3. 体重:维持正常体重,减少肥胖风险4. 戒烟:戒烟对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5. 限酒:适量饮酒,男性不超过2份/天,女性不超过1份/天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种族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23bea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5.png)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一、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的诊疗水平,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介绍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二、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可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三、高血压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体重大小、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理状态和药物等;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大多数是因为肾血管狭窄或者是实质性病变等原因导致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高血压。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精神紧张、酗酒、吸烟等。
四、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高血压可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
缓进型高血压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
急进型高血压起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患者,血压明显升高,可出现头痛、呕吐、心力衰竭等症状。
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五、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
同时应加强患者的管理和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六、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的诊疗和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高血压诊疗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和管理高血压,各国医学专家和医疗机构纷纷制定了高血压诊疗指南,以规范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要点
![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a06ba9561252d381eb6e08.png)
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要点1指导原则1.1 制订目的主要目的是推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体现中医特色和疗效优势的诊疗方法或诊疗方案,促进各类临床医护人员规范进行高血压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活动,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中医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本指南针对的患者群体为易发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和18岁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宜直接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本指南的应用对象为大中华地区的个体执业中医医师、社区医院医师、中医医院内科医师、综合性医院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医师,不宜直接适用于个体执业医师、综合性医院执业医师、海外个体执业中医医师或海外留学生。
1.2 证据编写的基本体例主要针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诊断、治疗和调摄建议。
在临床指南中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必须具有表明其证据强度的明确等级,证据的强度支持了所提出的建议,反映了目前可利用的最好的中医药证据。
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参照刘建平制定的“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和GRADE工作组形成的推荐分级。
1.3 实践应用的关键建议对低危、中危的1级和2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建议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降压和改善症状兼顾;对于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适当加用中医药治疗以辅助降压,改善症状。
高血压的辨证建议以阴阳为纲,根据风、痰、虚、瘀的病机特点,参考肝火亢盛、痰浊壅盛、阴虚阳亢、肾气亏虚等基本证候特征,选用相应的方剂或中成药辨证施治。
老年高血压在上述辨证论治疗基础上,根据久病及肾、多虚多瘀的特点,应结合病情选用补肾益气和/或活血通脉方药。
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还可适当选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1.4 指南推荐的实践操作工作路径2.诊断标准中医病名和证候名称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16751.2 –1997)》确定。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2024)要点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2024)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44a0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3.png)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2024)要点1 指南形成方法2 流行病学和发病率3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类及测量方法3.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临床问题1:中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推荐意见1:推荐我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a)。
推荐意见说明:3.2 高血压的分类临床问题2:中国肾脏移植受者中高血压患者如何按照血压水平分类?推荐意见2:推荐我国肾脏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1级、2级、3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六大类(细分为八个次类)(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推荐意见说明:3.3 肾脏移植受者的血压测量方法临床问题3:肾脏移植术后的血压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如何选择?推荐意见3:推荐肾脏移植术后采用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获取的血压值指导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推荐意见4:推荐肾脏移植术后采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说明:临床问题4:肾脏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过程中,高血压诊断和管理的依据是什么?推荐意见5:推荐肾脏移植受者进行重复多次的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明确高血压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推荐意见6:肾脏移植术后高血压的诊断可依据诊室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如有条件可优先选择动态血压监测(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推荐意见7:推荐肾脏移植受者采用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作为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的补充,用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8:对于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管理,推荐首选家庭血压监测;若条件不允许,推荐根据诊室血压测量结合动态血压监测进行管理(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b)。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2024)要点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2024)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0517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3.png)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消化系统并发症临床诊疗指南》(2024)要点1 指南形成方法2 肾脏移植受者腹泻临床问题1:肾脏移植受者腹泻的常见病因及治疗原则有哪些?推荐意见1:腹泻的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可能存在多因素病因。
建议肾脏移植受者优先筛查感染性因素,排除感染性因素后,建议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或剂量(推荐强度D,证据等级5)。
推荐意见说明:临床问题2:肾脏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导致的腹泻中,如何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推荐意见2:建议肾脏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相关腹泻时监测药物浓度并适当减少剂量(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更改免疫抑制方案时,建议基于吗替麦考酚酯方案者调整为肠溶性麦考酚钠或咪唑立宾(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推荐基于Tac的方案可尝试更改为CsA(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a)。
推荐意见说明:3 肾脏移植受者消化道出血临床问题3:肾脏移植受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原则有哪些?推荐意见3:肾脏移植受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胃十二指肠溃疡史、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实体瘤、抗血小板、抗凝药物,下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IBD和血管病变(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
推荐意见4:建议术前胃肠镜筛查、评估溃疡病史、避免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
推荐意见说明:临床问题4:肾脏移植受者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及预后如何?推荐意见5:建议肾脏移植受者按出血病情急缓与危重情况分层管理。
慢性出血病情稳定者积极寻找病因,门诊随访(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
推荐意见6:建议肾脏移植受者急性危重消化道出血以维持生命体征、寻找病因并止血、抗排斥为原则(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
推荐意见说明:4 肾脏移植受者急性胰腺炎临床问题5:肾脏移植受者急性胰腺炎药物性诱发因素及治疗原则有哪些?推荐意见7:使用T ac和替加环素为肾脏移植受者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发因素(推荐强度C,证据等级4)。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76edb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2.png)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一、概述
1.1 高血压的定义及流行病学数据
1.2 高血压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1.3 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高血压的诊断
2.1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2.2 高血压的检查和评估
①血压测量方法和技巧
②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③其他辅助检查的指征和方法
三、高血压的治疗
3.1 非药物治疗
①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
②体育锻炼和体重控制
③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3.2 药物治疗
①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②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和用法用量
四、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4.1 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①心脏病的预防和处理
②脑血管病的预防和处理
4.2 高血压并发症的其他处理原则
五、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5.1 青少年高血压的处理
5.2 孕妇高血压的处理
5.3 老年人高血压的处理
六、血压的监测和随访
6.1 血压的监测频率和方法
6.2 血压控制的评估和调整
6.3 随访内容和注意事项
七、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附件一:高血压食谱
附件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指南
附件三:高血压药物种类总结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
8.1 《公共卫生法》第三十三条:对于发现高血压患者,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
8.2 《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第十九条: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如遇到医疗纠纷,可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并有权要求调查和处理。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fc54f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9.png)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
1 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 140~159mmHg 和(或)舒张压 90~99mmHg。
2 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 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二、高血压的症状与危害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
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增加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三、高血压的诊断1、测量血压正确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关键。
测量血压前,患者应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
测量时,应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通常建议测量双侧上臂血压,以较高一侧的测量值为准。
如果两侧血压差值过大(超过 20mmHg),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锁骨下动脉狭窄等疾病。
2、评估心血管风险除了测量血压,还应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根据这些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组,以确定治疗策略和随访频率。
3、相关检查对于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血钾、血钠、血肌酐、空腹血糖、血脂等)、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必要时,还可进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肾动脉超声等检查。
四、高血压的治疗1、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应贯穿于高血压治疗的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 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因不明者,称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时发时止,或头重脚轻,耳鸣心悸,血压升高。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 、“头痛” 等范畴。
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1.1.1 缓进型高血压:多数患者无症状,有些伴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闷、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
若血压长期高,则可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甚至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
1.1.2 急进型高血压:其表现基本上与缓进型高血压病相似,但症状明显,如头痛剧烈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很快衰竭,血压迅速升高,常于数月至l 一2 年内出现严重的脑、心、肾损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尿毒症;并常有视力模糊和失明,最后因尿毒症而死亡,也可死于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
1.1.3 高血压危重症高血压危象: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急易怒、视力模糊、腹痛腹胀、尿频尿少、排尿困难等,有的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发热口干、出汗兴奋、皮肤潮红或面色苍白、手足发抖等;严重者,在伴有靶器官病变时,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脑病等。
一般历时短暂,控制血压后病情迅速缓解。
高血压脑病: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可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黑嚎,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可出现短暂性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
1.2 理化检查1.2.1 常规检查项目: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应每年至少查一次尿蛋白。
1.2.2 推荐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餐后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或110mg/dl 时测量)、C反应蛋白(高敏感)、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若纤维素试纸检查为阳性者检查此项目)、眼底检查和胸片、睡眠呼吸监测(怀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
对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者,根据需要分别进行以下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血及尿醛固酮、血及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
1.3 诊断要点以静息、非药物状态下2 次或2 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作为依据。
目前我国采用1999年WH/O ISH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和g (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详细分级见表67-1 。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 级。
地龙9g,当归9g,川芎5g,赤芍6g,桃仁12g,红花9g,白芷9g,石菖蒲6g,老葱5g,全蝎3go加减:兼神疲乏力,少气自汗,加黄芪10g,党参12g 以益气行血;兼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加附子先煎3g,桂枝6g 以温经活血。
中成药:①心脉通片,口服,1次4片,1日3次;②心安宁片,口服,1次6~8片,1 日3次。
2.4 阴虚阳亢证证候:以眩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为主症,兼见头重脚轻、口燥咽干、两目干涩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黄芩9g,栀子9g,茯神9g,夜交藤9g,益母草9g 加减:肝火上炎,口苦目赤,烦躁易怒,酌加龙胆草10g,牡丹皮9g,夏枯草9g 以清肝火;目涩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加枸杞子12g,制何首乌9g,生地黄9g,麦冬6g,玄参6g 以补肝肾;目赤便秘,加大黄后下3g,芒硝冲服6g 或用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泻热;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加羚羊角粉冲服6g,龙骨先煎15g,牡蛎先煎15g,全蝎3g,蜈蚣3g以镇肝息风,清热止痉。
中成药:①清脑降压片,口服,1次4~6片,1日3次;②脑立清胶囊,口服,1次3粒,1日2次。
2.5 肾精不足证证候:以心烦不寐、耳鸣腰酸为主症,兼见心悸健忘、失眠梦遗、口干口渴等症,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龟甲先煎12g,鹿角胶烊化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牛膝9g。
加减: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加鳖甲先煎12g,知母9g,黄柏6g,牡丹皮9g,地骨皮12g 以滋阴降火;兼见失眠,多梦,健忘,加阿胶烊化12g,鸡子黄1 枚,酸枣仁12g,柏子仁12g 以交通心肾,养心安神;四肢不温,形寒怕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可用右归丸,或酌加巴戟天12g,仙灵脾9g,肉桂6g 以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兼下肢浮肿,尿少,加桂枝9g,茯苓12g,泽泻9g 以通阳利水;兼便溏,腹胀食少,可加白术15g,茯苓12g 以补脾健胃。
中成药:①健脑补肾丸,口服,1次15粒,1日2次;②益龄精,口服,1次10ml,1日2~3次。
2.6 气血两虚证证候:以眩晕时作、短气乏力、口干心烦为主症,兼见面白、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等症,舌淡,脉细。
治法:补益气血,词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9g,白术9g,黄芪12g,当归9g,龙眼肉12g,大枣10g,茯神9g,远志6g,酸枣仁12g。
加减:兼纳少神疲,便溏,脉象无力,可合用补中益气汤;自汗出,易于感冒,当重用黄芪24g,加防风9g,浮小麦12g 以固表止汗;腹泻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胖,边有齿痕,当归宜炒用,加薏苡仁12g,白扁豆12g,泽泻9g 以健脾利湿;兼形寒肢冷,腹中隐痛,脉沉,加桂枝6g,干姜3g表67-1 成人血压水平分级标准(≥18 岁)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压:≥140≥901 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 级高血压(重度)≥180≥l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2 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的发生主要缘于七情六欲过度、饮食劳伤及年老体衰,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性有实有虚,也有虚实夹杂者。
2.1 肝火上炎证证候:以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为主症,兼见耳鸣如潮、胁痛口苦、便秘溲黄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柴胡12g,泽泻12g,车前子包煎9g,生地黄9g,当归3g,栀子9g,黄芩9g,甘草6g。
加减:头痛,头晕甚,加石决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 以平肝潜阳;目赤耳鸣,头痛偏甚,加菊花10g,蝉蜕9g,决明子9g,夏枯草9g 以平肝息风;急躁易怒,胁肋灼痛甚,加白芍9g,香附6g,川楝子12g 以理气止痛;大便不爽,舌苔黄腻,加胆南星6g,黄连9g 以清热化痰;心烦,小便黄,舌红,口舌生疮,加穿心莲15g,石膏先煎30g;大便秘结,加当归龙荟丸3g,或加柏子仁9g,瓜萎仁15g;目赤耳鸣,头痛偏甚,加牛膝30g,乳香10g。
中成药:①泻青丸,口服,1次l 丸,1日3次;②当归龙荟丸,口服,1次20丸,1日1次。
2.2 痰湿内阻证证候:以头重如裹为主症,兼见胸脘痞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身重困倦、少食多寐等症,苔腻,脉滑治法:化痰祛湿,和胃降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g,白术15g,天麻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6g,钩藤后下15g,珍珠母30g,郁金10g。
加减:胸痹心痛,加丹参9g,延胡索9g,瓜萎12g,薤白9g 以活血通痹;眩晕较甚,加代赭石先煎30g,竹茹12g,生姜6g,旋覆花包煎12g 以化痰;脘闷纳差,加砂仁后下6g,豆蔻后下12g,焦三仙10g 以健胃;耳鸣重听,加石菖蒲9g,葱白9g 以开窍;烦热呕恶,胸闷气粗,舌质红,苔黄腻,加天竺黄12g,黄连6g 以清热化痰;身重麻木甚者,加胆南星6g,僵蚕9g 以化痰通络。
中成药:眩晕宁片,口服,1次4—6片,1日3—4次。
2.3 瘀血内阻证证候:以头痛如刺、痛有定处为主症,兼见胸闷心悸、手足麻木、夜间尤甚等症,舌质暗,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以温中助阳;血虚较甚,面色咣白,唇舌色淡,加阿胶烊化12g,紫河车粉冲服3g以填精补血;兼心悸怔忡,少寐健忘,加柏子仁12g,合欢皮9g,夜交藤15g 以养心安神。
2.7 冲任失调证证候:妇女月经来潮或更年期前后出现头痛、头晕为主症,兼见心烦、失眠、胁痛、全身不适等症,血压波动,舌淡,脉弦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加减。
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各9g,白芍12g. ,丹参、益母草各30g,车前子包煎10g。
加减:烘热,汗出,加黄芪15g,牡丹皮20g,浮小麦15g 以益气清热固表;若心悸,乏力,气短,加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 以益气宁心;失眠、心烦,加黄连6g,阿胶9g,肉桂3g,酸枣仁30g 以交通心肾,养血安神;悲伤欲哭,情绪低落,加浮小麦30g,大枣9g,甘草10g,香附6g,郁金9g,柴胡12g 以养心解郁。
中成药:龟鹿补肾胶囊,口服,1次2—4粒,1日2次。
3 其他治法3.1 针刺3.1.1 体针:主穴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肝火上炎者,加风池、行间;痰湿内阻者加丰隆、足三里;瘀血内阻者,加血海、膈俞;阴虚阳元者,加太溪、肝俞;阴阳两虚者,加关元、肾俞。
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
3.1.2 耳针:取穴皮质下、降压沟、脑、心、肾、神门、交感、肝、内分泌、眼、心。
每次选取3—4 穴,毫针轻刺激或王不留行贴压,每日1 次,两耳交替。
3.2 气功调心、调息和调身可起到降压和辅助治疗作用,能稳定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调节神经系统,提高生活质量。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