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作业分析
东北大学的大学的物理附加地的题目标准详解第4,14,5章作业标准详解.doc
实用标准文案第 4章刚体的转动作业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4;计算题: 13, 27,31二、附加题(一)、选择题1、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 A 和 B .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 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和J B,则J A和J B的关系为[C]A、J A J BB、J A J BC、J A J BD、无法确定2、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A、角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 B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C、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E、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3、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 J0,角速度为0 .然后她将两臂收回,使转动惯量减少为 1 J 0 .此时她转动的角速度变为[ D ]3A、1B 、1C、3 0 D、3 03 0 3 04、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L 、质量为 M ,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 O 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 1 ML2.一质量为 m 、速率为3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1v, O2 俯视图则此时棒的角速度为[ B ]A、mvB 、 3mv C、5mv D、7mvML 2ML 3ML 4ML(二)、计算题1、质量分别为 m和 2m,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两个均质圆盘,同轴地粘在一起,可绕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水平1v 2v实用标准文案光滑轴转动,在大小盘边缘都绕有细绳,绳下端都挂一质量为 m 的重物,盘绳无相对滑动,如图所示,求: 1) 圆盘对水平光滑轴的转动惯量;2) 圆盘的角加速度。
解:( 1) J 1 mr 2 1 2m 2r 29mr22 22(2)T 2 mg ma 2mg T 1 ma 1T 2 2r T 2 r Ja 1 a 2 2g2rr19r2、一根长为 l ,质量为 M 的均质细杆,其一端挂在一个光滑的水平轴上,静止在竖直位置。
作业分析-人机
5.1 5.2 5.3 5.4 作业分析概述 人—机作业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双手作业分析(略)
第一节
作业分析概述
一、作业分析(操作分析)
作业分析:对某道工序中人、机、物的研究,目的是 工作轻松、布置合理、缩短工时。 与程序分析的区别:
分析对象 分析内容 分析基本单元 分析的目的 分析的范围 分析的时间
方 法: 改良方法 机器号码: B3 日 机器 时间 布轮右边 当柱螺栓通过布 轮右边的进料管 即被抛光 期: .
30
30
30
时间单位1=1/1000min 统 工人 空闲时间 工作时间 周 程 利用率 0 30 布轮左边 0 30 计 机 器 布轮右边 0 30
30 / 30 100%
30
30 / 30 100%
去毛刺并检查尺寸(1#)0.5 0.2 空闲 0.3 卸车床1# 空闲 0.3 周程 工作时间 空闲时间 2.6 0.2 2.8 统 人 车床1# 2.8 2 0.8 计 车床2# 2.8 2 0.8
比,工作周程(均为 2.8mi 0.5 车削 空闲 0.5 如果此时工人的空闲时间不足 0.5 n)并未改变,但第二次改 0.3 (<1.3min ), 进方法完成了两件,即单件 空闲 0.8 怎样改进?可以增加其他工作。 0.5 加工时间仅为 1.4min,总产 # 车削 此例说明: 去毛刺并检查尺寸(2 ) 0.5 量增加了50%。 2
改善无止境!
车削
1.5
利用率 2.6/2.8=95% 2/2.8=71% 2/2.8=71%
图5-6 车削时的人机作业图(第二次改进方法)
主要用途:
1.找出影响人机作业效率的因素。 2.确定操作者(单人)能同时操作的机器台数。 3.寻求操作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5章 作业分析
四、双手作业分析图
⑶图的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如工 作台上的布置),表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的 名称。
⑷图的中间分别纪录左右手动作。便观察,便 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先右后左。注 意: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 并左右多次核对。
⑸记录完成后,应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 计,统计资料可放在右方或右下方。
切割 35
卸料 7
空闲 3
18
四、实例分析
人
时间 时间
机1
时间
机2
操作人的35秒的
从料箱取材料 3 将材料装上车床 1
空闲 3 装料
切割 20
空闲时间足可以
10 开动车床 1 2
12
在操作另一台车
到车床 2 5 停止车床 2 2
切割 35
卸料
床,如右图:
卸下成品
7
5
两种方法的工作
放下成品箱 3 从料箱取材料 3
2、联合操作分析实例 例5-4 某工厂成品用小木箱包装,堆放在
工厂的库内,老张、老王两人每天用两 小时将小木箱放在搬运板上。在由堆高 机送到储运库(待运出厂)。 一人装满一块运板需6分钟,堆高机来回 一次需3分钟,采用如下布置,分析如下:
31
五、联合作业分析实例
堆高机 老张 老王
老张 ①
堆 库
时间
人
机器
根据“ECRS”四大原则 0
中的取消空闲与等待时
1 2
间的分析原则,分析如 3
2 准备下一工件 空闲 1 装上工件 被装上工件
2 1
下:
4 54
空闲
加工 4
⑴如右图所示: 总周程为10个单位。
6 7 1 卸下工件 被卸下工件 1 8 9 2 完成件放箱内 空闲
第五章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2、×3、×4、×5、√.七、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2.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3.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4.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6.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7.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8.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之间9.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10.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11.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12. 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13.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14.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5.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16.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17.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1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第五章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七、1.2.3.4.5.6.7.8.9.22. A.r=0 B.|r|=1C.-1<r<1 D.0<r<123.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c=56+8x,这意味着()24.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25.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1、B2、A3、A4、C5、B6、C7、C8、D9、B10、C.八、多项选择题1.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2.A、对现象做定性分析B、编制相关表C、绘制相关图D.计算相关系数E、计算估计标准3.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有()4.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5.C、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6.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7.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8.E、非线性相关关系9.直线回归方程y 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10.A、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11.E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12.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c=76-1.85x,这表示()1九、1.2.3.4.5.6.7.8.1、1≤r<06、十、1.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人机工程学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 - 3)
总能耗M∑=(1.2+RMR)×BR×体表面积(B)× 活动时间(t)(5 - 4)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影响人体作业时能量代谢的因素很多, 如作业类
型、 作业方法、 作业姿势、
。
由表5 - 3和表5 - 4可看出, 不同类型的作业对能 量代谢的影响。 图5 - 3给出了不同作业的能量消耗值, 其范围从1.6~16.2kCal/min。
动强度和作业时间。 劳动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需氧量也越多。
从事体力作业的过程中, 需氧量随着劳动强度的 加大而增加, 但人的摄氧能力却有一定的限度。 因此, 当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时, 人体能量的供应依赖于 能源物质的无氧糖酵解, 造成体内的氧亏负, 这种状 态称为氧债。 氧债与劳动负荷的关系, 如图5 - 2所示。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5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数据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6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的关系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实际应用中, 经常采用省略尿氮测定的简便方法, 即根据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吸入的O2量和CO2产生量 求出呼吸商(混合呼吸商), 而不考虑蛋白质代谢部分, 实践证明, 采用简便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会有显著误差。
RMRMR ARRR (5 - 2) BR BR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3和表5 - 4为不同活动类型的RMR的实测值和 推算值。
除利用实测方法之外, 还可用简易方法近似计算 人在体力劳动中的能量消耗, 其计算公式为
AR=RR+MR=1.2×BR+RMR·BR
=(1.2+RMR)×BR
MR=AR-RR (5 - 1)
第5章——作业分析
1什么叫作业分析作业分析与程序分析有什么区别答: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作业分析。
区别: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生产的运行过程,分析到工序为止,而作业分析则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
2、什么叫人-机作业分析人-机作业分析有何用途人-机作业分析图由哪三部分组成答:人-机作业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人-机作业分析的用途:1.发现影响人-机作业效率的原因。
发现产生无效时间的原因。
2.判断操作者能够同时操作机器的台数,充分发挥闲余能力的作用。
3.判定操作者和机器两方面哪一方对提高工效更为有利。
4.进行安全性研究,如何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问题。
5.设备改造、实现自动化及改善作业区的布置。
人-机作业图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表头部分2.图表部分 3.统计部分3、什么叫闲余能力如何发现闲余能力答:闲余能力就是工人或者机器的空闲时间闲余能力的调查手段与方法有:1. 作业测定;2. 联合作业分析;3. 人—机作业分析。
4、什么叫联合作业分析其有何用途答:联合作业分析是指当几个作业人员共同作业于一项工作时对作业人员时间上的关系的分析以及排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联合作业分析的用途:1.发现空闲与等待的作业时间。
利用联合作业分析图,可将那些不明显的空闲与等待时间完全显现出来。
同时还可发现和改善耗时最长的作业。
2.使工作平衡,以获得更好的较低的人工成本。
3.减少周期(程)时间。
改善最耗费时间的作业,缩短作业总时间量,降低(减少)周期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及效益。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2
三.立姿工作台设计
双手操作时,上臂自然下垂,前臂自然弯曲时,最省力、 最舒适,工作台一般在肘部以下。
立姿作业控制台一般布置的尺寸范围如图5-30所示。
另外,工作面高度不仅与身高有关,还与作业时施力的 大小、视力要求和操作范围等很多因素有关。如被加工件越 大,工作台面越要低些;操作需用力时工作台面也应低一些, 这样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力作功(图5-27)。
1.座椅的基本类型
不同的工作采用不同类型的坐椅。
(1)专用工作椅 例如:汽车驾驶员座椅、飞行员座椅、办公室座椅、
学校课桌椅等都属专用工作椅。 工作坐椅 立姿作业时,若工作面高度较低时,为了减轻因弯腰
引起人体疲劳,采用支撑物。
(2)多用座椅 指不是为某种固定工作,而可供多种场合使用的座椅。 例如:餐厅、会议室、候车候机室使用的座椅以及从事
3.座椅设计的新观念
近年来,座椅设计有新的发展。一般的座椅设计仅从座
椅的固有形状与尺寸关系上进行调整性设计。而新的座椅设
计则从座椅最根本的功能要求的角度着手,从设计观念上有
所突破与创新。
(1)“动态”座椅(图5-21) 其设计特点是座椅能对坐者的动作与姿势做出自动响应
(2)前倾式座椅(图5-22) 研究表明,采用座面适当前倾设计的工作椅会更适合于
(a)
(b)
(c)
(d)
工作座椅
对立姿工作岗位,如其 工作面高度相对较低,为了 减轻因弯腰引起人体疲劳, 可采用支撑物:
图(a)脚踏板和搁臂垫 组合。
图(b)脚踏板和支承凳 组合。
图(c)回跳凳
作用:
支撑物能够给操作者身 体一个平衡力,但操作活动 又不受这个力的影响。
第5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
第5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3 )①完全相关关系②复相关关系③直线相关关系④没有相关关系2.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2)①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②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③两者都是正相关④两者都是负相关3.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2 )①-∞<r<+∞②-1≤r≤+1③<r<1 ④0≤r≤+14.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4 )①.②1③1 ④1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1 )①前者无须确定,后者需要确定②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③两者均需确定④两者都无需确定6.—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 2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三个以上7.直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时,说明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 1 )①完全相关②微弱相关③无线性相关④高度相关8.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10+7,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1 )①增加70元②减少70元③增加80元④减少80元9.下面的几个式子中,错误的是(1,3)①40-1.6x 0.89 (说明:正相关,x前面的系数应该为正值)②5-3.8x 0.94③36-2.4x 0.96④36+3.8x 0.9810.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1 )①*σσy②*③* ④*11.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1 )①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②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③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④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2.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1)①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②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③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13.如果估计标准误差,则表明( 1)①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相等②回归值等于Y 、③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之和为零④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14.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1 )。
人机工程学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d) 跪姿(130%~140%); (e) 弯腰(150%~160%)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1.4 能量代谢的测定 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有两种, 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 冷却水升温情况, 换算成能量代谢率; 间接法是通过 测定人体消耗的氧量, 再乘以氧热价求出能量代谢率。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1 人体作业时的能量代谢 5.2 作业时人体的调节与适应 5.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5.4 作业能力的动态分析 5.5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5.6 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1 人体作业时的能量代谢
5.1.1 人体能量的产生机理 由于骨骼肌约占人体重的40%, 故体力劳动的能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既然通过作业时消耗的O2量和产生的CO2量可以 换算能量消耗, 相对代谢率也可以通过测定作业者在 作业时、 安静时消耗的O2量和产生的CO2的比值, 计 算作业者在安静时和作业时各自的O2消耗量, 然后乘 以每消耗1L O2所产生的热量(氧热价), 分别折算成作 业时和安静时的能量消耗。
各种不同姿势的相对氧耗量, 如图5 - 5所示。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图5 - 4 (a) 单肩双包(100%); (b) 头顶(103%); (C) 双肩背(109%) (d) 前额挂背(115%); (e) 斜挎(123%); (f) 挑担(129%); (g) 双手提(144%)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动强度和作业时间。 劳动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需氧量也越多。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5章 第1节 微专题1 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作业
微专题强化训练1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1.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漂白的物质是()A.84消毒液B.氯水C.双氧水D.洁厕净D[洁厕净中主要含盐酸,可以除去水垢等。
]2.(双选)下列物质利用氧化性漂白的是()A.氯水B.活性炭C.SO2D.双氧水AD[活性炭是利用吸附作用,SO2是利用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
] 3.下列物质均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又恢复红色的是()A.Cl2B.O3C.H2O2D.SO2[答案]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溶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将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B[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才体现其漂白性,SO2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A项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B项正确;SO2与红墨水中的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漂白,漂白粉能将红墨水中的有色物质氧化而漂白,活性炭能吸附红墨水中的有色物质而漂白,三者的漂白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与H2O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D项错误。
]5.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70% H2SO4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然后逐渐褪色B.品红溶液褪色C.溴水的橙黄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的红色变浅或褪色A[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A错误。
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
SO2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使溴水褪色,C正确。
第5章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
第5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3 )①完全相关关系②复相关关系③直线相关关系④没有相关关系2.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2 )①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②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③两者都是正相关④两者都是负相关3.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2 )①-∞<r<+∞②-1≤r≤+1③-I<r<1 ④0≤r≤+14.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上,则x 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4 )①r=O.②r=1 ③r=-1 ④IrI=1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1 )①前者无须确定,后者需要确定②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③两者均需确定④两者都无需确定6.—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 2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三个以上7.直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时,说明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 1 )①完全相关②微弱相关③无线性相关④高度相关8.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O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1 )①增加70元②减少70元③增加80元④减少80元9.下面的几个式子中,错误的是( 1,3 )①y=-40-1.6x r=0.89 (说明:正相关,x前面的系数应该为正值)②y=-5-3.8x r=-0.94③y=36-2.4x r=0.96④y=-36+3.8x r=0.9810.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1 )①r=b*σx/σy ②r=b*③r=b* ④r=b*11.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1 )①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②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③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④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2.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1 )①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②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③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13.如果估计标准误差Sy=O,则表明( 1 )①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相等②回归值等于Y 、③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之和为零④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14.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1 )。
第5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5 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1.对文法G[S]S→a|∧|(T)T→T,S|S(1) 给出(a,(a,a))和(((a,a),∧,(a)),a)的最左推导。
(2) 对文法G,进行改写,然后对每个非终结符写出不带回溯的递归子程序。
(3) 经改写后的文法是否是LL(1)的?给出它的预测分析表。
(4) 给出输入串(a,a)#的分析过程,并说明该串是否为G 的句子。
答案:(1) 对(a,(a,a)的最左推导为:S=>(T)=> (T,S)=> (S,S)=> (a,S)=> (a,(T))=> (a,(T,S))=> (a,(S,S))=> (a,(a,S))=> (a,(a,a)) 对(((a,a),∧,(a)),a) 的最左推导为:S => (T)=> (T,S)=> (S,S)=> ((T),S)=> ((T,S),S)=> ((T,S,S),S)=> ((S,S,S),S)=> (((T),S,S),S) => (((T,S),S,S),S)=> (((S,S),S,S),S)=> (((a,S),S,S),S)=> (((a,a),S,S),S)=> (((a,a),∧,S),S) => (((a,a),∧,(T)),S)=> (((a,a),∧,(S)),S) => (((a,a),∧,(a)),S)=> (((a,a),∧,(a)),a)(2) 改写文法为:S→a|∧|(T)T→S NN→,S N| ε非终结符FIRST 集FOLLOW 集S {a,∧,(} {#,,,)}T {a,∧,(} {)}N {,,ε} {)}对左部为S 的产生式可知:Select(S→a)∩Select(S→∧)∩Select(S→(T))={a}∩{∧}∩{(}= φ对左部为N 的产生式可知:FIRST (,S N)={,}FIRST (ε)={ε}FOLLOW (N)={)}由于SELECT(N →, S N)∩SELECT(N →ε) ={,}∩ { )}= φ所以文法是LL(1)的。
算法分析作业--第5章
按l1≥ l2 ≥ l3 ≥ l4 ≥ l5次序得到 A={10,6,5},B={9,8},最大值是21.
若令A={10,9},B={8,6,5},最大值是19. 这种方式更优。
故命题得证。
① 当n=7,(p1 ,…, p7)=(3,5,20,18,1,6,30) 和(d1,…,d7)=(1,3,4,3,2,1,2)时,算法5.4所生 成的解是什么?
将以上数据情况的背包问题记为I。设FG(I)是 物品按pi的非增次序输入时由GREEDYKNAPSACK所生成的解,FO(I)是一个最优解。 问FO(I)/ FG(I)是多少?
当物品按wi的非降次序输入时,重复②的讨 论。
i 1234 5
p 10 5 15 7 6
w2 3 5 7 1
p/w 5 5/3 3 1 6
③ 证明按fi/li的非增次序来存放程序时ERT取最 小值。
I:
(l1,l2)=(10,12) (f1,f2)=(0.4,0.6)
ERT(I)=10*0.4+(10+12)*0.6=17.2 ERT(I’)=12*0.6+(10+12)*0.4=16
I:
(l1,l2)=(2,1) (f1,f2)=(0.6,0.4)
x 1 2/3 1
1
n=7,m=15
根据贪心(x5,x1,x6,x3,x7,x2,x4)= (1,1,1,1,1,2/3,0)即
(x1,x2,x3,x4,x5,x6,x7)=(1,2/3,1,0,1,1,1 ) FO(I)=166/3。
67 18 3 41 9/2 3 11
i 1234 5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五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例5-1 计算机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系统中对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四种:①程序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是指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一种数据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又分为无条件传送和条件传送二种。
在这种I/O方式中,程序设计简单,硬件软件较省,但费时,CPU效率较低,实时性差,主要用于中低速外设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②中断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是指利用中断技术控制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实时性好,不需要反复查询等待,减少了CPU等待时间,CPU与外设可并行工作,但这种方式需要进行现场保护及恢复等工作,仍花费CPU时间。
③DMA方式,DMA方式是指由专门硬件控制,不需CPU介入,直接由存储器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CPU介入,减少了CPU的开销,能实现高速的数据块传送,提高了效率。
但这种方式增加了硬件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成本。
④IOP方式,IOP方式是指由输入/输出协处理器IOP控制数据传送的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由于输入/输出协处理器具有单独的指令系统,因此能在数据传送时,同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传送支持DMA方式,因此传送速度快而且不须CPU介入,CPU与IOP可并行工作,效率高。
这四种方式中,程序控制方式和中断方式属于软件控制方式,DMA方式和IOP方式属于硬件方式。
例5-2 试述I/O端口两种编址方法的特点与区别。
..答:I/O端口的编址方法有二种:即I/O端口单独编址方式和I/O端口与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方式。
I/O端口与内存单元地址统一编址方式是将I/O端口地址与内存地址统一安排在内存的地址空间中,即把内存的一部分地址分配给I/O端口,由I/O端口来占用这部分地址。
这种方式控制逻辑较简单,I/O端口数目不受限制,所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都可用于I/O端口,指令丰富,功能强。
第五章作业
4—96饱和汽态的氨—水混合物进入一个精馏段和提馏段各只有1块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分离,进料中的氨组成为0.001(摩尔分数)。
塔顶回流为饱和液体,回流量为1.3s kmol /。
塔底再沸器产生的汽相量为s kmol /6.0。
若操作范围内氨—水溶液的汽液平衡关系可表示为x y 26.1=。
求塔顶、塔底的产品组成。
4—97 某连续精馏操作分离二元混合溶液,已知操作线方程为:精馏段 16.080.0+=x y 提馏段 02.040.1-=x y若进料时,原料为气液相各占一半的混合态,求塔顶及塔底产品产率及回流比。
984- 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冷凝,泡点温度下回流,原料液中含轻组分0.5(摩尔分数,下同),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4倍,所得塔顶产品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5.料液的处理量为100h kmol /.料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若进料时蒸气量占一半,试求:(1)提馏段上升蒸气量;(2)自塔顶第2层板上升的蒸气组成。
图4-84—99 某二元混合液的精馏操作过程如图4—9。
已知组成为52.0的原料液在泡点温度下直接加入塔釜内,工艺要求塔顶产品的组成为0.75,(以上均为轻组分A 的摩尔分数),塔顶产品采出率D/F 为1:2,塔顶设全凝器,泡点回流。
若操作条件下,该物系的a 为3.0,回流比R 为2.5,求完成上述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操作满足恒摩尔流假设)。
4-101 在常压精馏干塔分离双组分理想溶液。
组成为0.5(轻组分A 的摩尔分数,下同)的料液在泡点温度下加入塔内。
塔顶蒸气先在分凝器中部分冷凝至泡点回流,其组成为 0.88,余下末冷凝部分经全凝器后作为产品, 组成为0.95. 已测得离开塔顶第1层理论板的液相组成为 0.796,塔顶轻组分回收率为96%,塔釜间热蒸气加热。
试求算:(1) 该操作条件下的回流比和釜液组成;(2) 若用图解法求得理论板数为9,又知全塔效率为70%,塔内实际塔板数为多少?图4-94—102 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
第5章 作业分析
右手
1 右手至螺帽
1 抓住一螺帽 2
移至作业位置
把螺栓与螺帽组装 2 2 把螺帽与螺栓组装
持住螺栓 1 把组件放进组件箱 3
3 转动螺帽
3 松开手回到初始位置
41
❖ 作业 ❖ P130 6,7 ❖ 某工人同时操作两台铣床,其操作流程如下:停机,松开夹
具,取出工件(0.2分);打毛刺并测量工件尺寸(0.2分); 将工件放入箱内,取下一个工件(0.2分);清洁夹具,将 工件装入夹具内,夹紧(0.2分);开机,进刀,拨动自动 走刀,观察(0.2分);步行到另一台机器(0.2分),操作 另一台机器。机器自动运行时间1.6分。试画出该工人操作 两台机床的单人多机程序图。
❖ 在这些情况下,每个工件的最小总成本通常是衡量 人机关系是否优化的标准。
23
5.3 联合作业分析
❖ 生产现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一 项工作)进行操作,即为联合操作作业
❖ 目的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使工作平衡 减少周期时间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
❖ 一般用于分析1人操作1台机器或1人操作多台机器的情况 ❖ 人机程序图是记录在同一时间坐标上,表明作业者与机器的协调和配合
关系的一种图表
6
7
例1
❖ 一人工人操作一台机器,内容是:把装在模子的液 体材料(稍有粘性)投入机器后开始操作,经过一 定时间从机器取出模子,再从模子中取出成品,然 后再装入液体材料等反复性的作业。
• 加工
90秒
• 停止机器 8秒
• 取出模子(取模)12秒
• 等待放入模子——
9
10
❖ 现状:
周期时间为257秒,机器等待为118秒,因此,一 周期中的机器作业率为:(257-118)/257=54.09%
第五章 至第六章 作业讲评
第五章至第六章作业讲评同学们好,第3次作业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请大家进入在线测试,再做作业。
每次作业为过程性测评的依据。
本作业相当于题库,在线测试时,题目的顺序会随机出现。
一、完成作业需具备的知识本次测试内容涵盖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后再做练习。
第五章需要阅读教材以下内容:(1)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2)现代信息检索技术(3)网络系统的结构(4)常用数据库检索了解:常用中文数据库、常用外文数据库理解:全文检索、多媒体检索、超媒体及超文本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掌握:信息检索的含义、信息检索的类型、信息检索的一般程序、网络信息检索第六章需要阅读教材以下内容:(1)信息服务的相关概念(2)信息服务的类型(3)咨询(4)信息服务案例了解:信息服务业的构成、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理解:信息服务的特性、咨询服务的类型、咨询服务的程序、决策中的信息分析方法掌握:信息服务的内涵、信息服务的类型、咨询服务的内涵与特征、决策的含义、特征、类型、原则、决策过程、决策信息二、以往易出现的问题(1)如果按搜索引擎的内容分,可以分为()。
A.目录式搜索引擎B.综合类搜索引擎C.专业类搜索引擎D.索引式搜索引擎E.光盘式搜索引擎分析:目前,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很多。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果按搜索引擎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类搜索引擎和专业类搜索引擎;如果按其信息的组织方式分,则可以分为目录式搜索引擎、索引式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目前,Internet上使用的搜索引擎大多数是综合类搜索引擎。
这类搜索引擎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涵盖了各学科各专业的各种各样信息,因此这类搜索引擎的规模通常比较大,适合于各个主题的信息查询,能满足各类用户的检索要求,尤其是对于查询跨学科主题有较好的查全率。
但是,在检索某一特定领域、特定专业的信息时,效率比较低,查准率不太理想。
如著名的Yahoo,Excite,Google,InforSeek以及国内的Sohu、百度、天网、新浪等都是综合类搜索引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什么是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振荡器输出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分别是由什么条件决定? 解
5.3图题5.2所示是一个三回路振荡器的等效电路。
设有下列四
种情况:
(1)112233L C L C L C >>;(2)112233L C L C L C <<;(3)112233L C L C L C =>;(4)112233L C L C L C <=
试分析上述四种情况是否都能振荡,振荡频率与回路谐振频率有何关系?
解:根据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原则来判断,即11L C 、22L C 同性质,
33L C
为异性质。
设:1f =
、2f =
、3f =。
(1)112233L C L C L C >>即:123f f f <<
当123f f f <<时,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2)112233L C L C L C <<即:123f f f >>
当123f f f >>时,为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3)112233L C L C L C =>即:123f f f =<
当123f f f =<时,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4)112233L C L C L C <=即:123f f f >=
当123f f f >=时,此电路不能起振。
5.6 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工作频室为10 MHZ ,
(1)计算C1、C2取值范围。
(2)画出实际电路。
解:
5.7在图示的电容三端式电路中,试求电路振荡频率和维持振荡所必须的最小电压增益。
解:
5.8对于图示的各振荡电路;(1)画出交流等效电路,说明振荡器类型;(2)估算振荡频率和反馈系数。
解: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a)是一个西勒振荡器,当忽略15pF的电容后,是一个电容三点式反馈振荡器;
(b)是一个电容三点式反馈振荡器
5.9克拉泼和西勒振荡线路是怎样改进了电容反馈振荡器性能的?
解:
由于克拉波振荡器在回路中串行接入了一个小电容,使的晶体管的接入系数很小,耦合变弱,因此,晶体管本身的参数对回路的影响大幅度减小了,故使频率稳定度提高,但使得频率的调整范围变小,所以,西勒振荡器是在克拉波振荡器的基础上,在回路两端在并联一个可调电容,来增大频率调节范围。
由于存在外接负载,当接入系数变小时,会带来增益的下降。
5.10
解:图b的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5.12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用什么来衡量?什么是长期、短期和瞬时稳定度?引起振荡器频率变化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解:振荡器的稳定度是用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大小来衡量的。
长期稳定度:一般是指一天以上时间内的稳定度。
短期稳定度:一天或小于一天时间内,如小时、分、或秒
计时间隔的频率稳定度
瞬时稳定度:秒或毫秒时间间隔内的频率的相对变化。
5.13 图示是两个实用的晶体振荡器线路,试画出它们的交流等效电路,并指出是哪一种振荡器,晶体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解:
5.14在高稳定晶体振荡器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提高频率稳定
度?
●采用温度系数低的晶体切片。
●保证晶体和电路在恒定温度环境下工作,如采用恒温槽或温度补偿电路。
●选择高稳定性的电源。
●选择温度特性好的电路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