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简要过程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简要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e9ec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6.png)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简要过程
他多次向太医院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
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
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
《本草纲目》(公元1578 年)明.李时珍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 种,附药图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
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
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
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
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db8ad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6.png)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药学家,他花费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经典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以下是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背景: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从小就受到医药学的熏陶。
他聪明好学,对医药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当时的药物学著作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于是决定编写一本更为准确、全面的药物学著作。
过程: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地考察。
他遍访各地,向当地的医生和药农请教,收集各种药物标本,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他参考了上千种书籍,对比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信息,进行了仔细的分类和整理。
特色: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药学著作,具有以下特色:
1. 全面性:全书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包括了当时所知的所有药物种类。
2. 准确性:书中对每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信息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和解释。
3. 创新性:李时珍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药物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4. 实用性:书中对每种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进行了详细说明,方便医生使用。
影响:
《本草纲目》的出版对当时的医药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巅峰之作。
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同时,《本草纲目》也对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药物学和医学做出了重
要贡献。
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a3ca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e.png)
《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事儿。
李时珍呀,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他从小就对草药很感兴趣,总喜欢到处去观察各种植物。
长大以后,他发现好多医生给病人治病用的药都不太对,这会让病人的病好不了,甚至还可能更严重。
李时珍就想,一定要把正确的药都找出来,告诉大家。
于是,他就到处去走呀,去看呀。
不管是高山还是低谷,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不怕辛苦。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种草药在很深的山里,那里路很难走,还有很多危险的地方。
但是李时珍一点都没害怕,他还是去了。
最后终于找到了那种珍贵的草药。
就这样,经过好多年的努力,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本书,帮助了好多好多的人。
小朋友们,李时珍是不是很厉害呀?《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走过了好多好多的地方。
他有时候要穿过茂密的森林,有时候要走过长长的河流。
有一回,他到了一个村子。
村子里的人因为吃错了药,病一直好不了。
李时珍就仔细地检查那些药,发现了问题。
然后他重新找对了药,让大家的病都好了。
他还经常向老百姓请教,问问他们知道哪些草药,有什么用处。
老百姓们也都很喜欢他,愿意告诉他。
就这样,李时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为写《本草纲目》做好了准备。
小朋友们,咱们要学习李时珍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哟!《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李时珍的事儿。
李时珍一直在努力写《本草纲目》。
他每天都早早起来,认真地记录他看到的草药。
有一天,他看到一种奇怪的草。
为了弄清楚它的作用,他自己亲自尝了尝。
结果呀,肚子有点不舒服,但他还是坚持把这种草的特点都弄明白了。
还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医生。
老医生给他讲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李时珍可高兴啦,赶紧记下来。
经过很长很长时间,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
这本书可有用啦,能让更多的人生病了能快点好起来。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https://img.taocdn.com/s3/m/0d946d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e.png)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范文一】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中国古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以及他编写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他在《本草纲目》中收集了大约1892种药材和11000多种药效,这是中国古代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对后来的药学和医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时珍对药物的搜集和归纳非常细致,他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包括草、木、骨、角、石等等材料,都可以制成药物使用。
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上的药学家的经验和药方,使这部巨著更加完善。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但他打败了这些困难,一直坚持下来,最终完成了这部药物学经典,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总之,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专著之一,它对整个中国药学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写作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李时珍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强调了《本草纲目》在中国药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李时珍坚持不懈的品质。
【用词分析】本文使用的词汇简练明了,突出了主题。
文中使用了“草木皆兵”、“药物学经典”等词汇来突出《本草纲目》的重要性和李时珍的贡献。
【范文二】《本草纲目》为李时珍赢得了千古名声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药学家——李时珍以及他的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生于明代,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药学家之一。
他花费了20余年的时间编写了巨著《本草纲目》,收录了大量的药物资料和知识,对中国药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他通过对药物的性质、用途、剂量等方面的详细解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药物学体系,对中国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李时珍对药物的分级和标准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药物制造和使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指引。
《本草纲目》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被誉为世界药物百科全书。
李时珍写《本草纲木》花了多少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木》花了多少年](https://img.taocdn.com/s3/m/c53ee42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6.png)
李时珍写《本草纲木》花了多少年
李时珍花了27年,游遍大江南北,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一书。
《本草纲目》几乎可以算是李时珍毕生的心血。
这本书是明代著名医学大师李时珍写的,花了27年才写成。
据统计,这本书《本草纲目》有190多万字,里面记载了近2000种药物。
李时珍将这些药物分成60多种,李时珍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明朝中叶,在研究中,他又发现了300多种新药,并将其记录在书中。
李时珍在行医和阅读几十年经典医书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籍中有很多错误,决定重新编纂一本本草书。
本草纲目写了多少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书籍八百余部。
在此期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游览了湖广、江西等许多名山大川,攻破了许多难题。
在编制《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因为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让李时珍很是头疼,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做了反复讲解,但由于有些作者是从书上抄来的,而不是深入调查研究,越讲解越糊涂,充满矛盾。
比如医学书上的狗脊,有人说像它象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很不一致。
受父亲的启发,李时珍意识到“读万卷书”是必要的,但“行万里路”更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他开始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本草纲目》的初稿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时年61岁,以后的10年修改3次,共计40年。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病逝。
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李时珍死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出版。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修订稿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079cd6af1ffc4ffe47acf8.png)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2010-9-14 9:58 阅读(2385) 评论(2)来源:中华日报姬昌和乐羊的儿子都被敌人做成肉羹,各朝各代大饥荒也有「易子而食」乃至「人相食」,甚至有官兵以百姓为军粮、或把人肉腌了当行军随粮,宋明清三朝灾荒史都有人肉市场的记录。
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吃人的纪录。
一部三千年中国史,吃人史迹不绝於书,仅仅《史记》一部,便是煮、蒸、炒、腌、炸,说不胜说,而且似乎只要提到吃人,就是指吃人肉。
说到人身上可以吃的,当然不只是肉,鲁迅先生在《药》中写过一个故事:老人用仅有的储蓄买通刽子手,在犯人杀头的刹那,拿馒头去沾滚热的人血,乘血还热赶回家给病人吃了,听说可以治好痨病。
在《狂人日记》提到看病的郎中,也这般写着:「…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那本『本草什麽』的,不也说人肉可以煎嗷。
」的确,李时珍先生在他的《本草纲目》卷五十二,编了一篇「人部」,列出人身上三十五味可入药之物,不过鲁迅冤枉了李时珍,李时珍在书中持别声明反对吃人肉。
《本草纲目》「人部」里头,举凡毛发、指甲、牙齿、屎尿、唾液、乳汁、眼泪、汗水、人骨、胞衣、体垢、月水、阴茎、人胆、结石…无一不可入药,真个是「吃人大全」!其中有一项「蜜人」,是李时珍引用陶宗仪《辍耕录》的:说是天方国地方,有人七八十岁愿意舍身济人的,就绝饮绝食、洗澡净身,每天仅吃蜜,几个月後连排泄物都是蜜了,人就死去,国人用装满蜜的石棺浸泡他,封棺百年後就可以取用,凡是有人有骨折的,只要吃一点就立刻痊愈!其实,这正是木乃伊的传说。
《本草纲目》提到药用的「分泌液」有乳汁、唾液、汗水、眼泪还有人精(包括男女)。
其中除了汗和泪两种是「气味咸,有毒」不可服食外,人精、唾液是用来涂而不是用来吃的,所以只剩下「乳汁」一味可以服食药用,以治气虚、中风、月经不通、吐乳、疮毒、牛马肉毒,不过文中还指定必须是头胎生男、无病妇人的乳汁。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e1aa88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8.png)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草药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草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书共分为16卷,包括60余万字,收录了1892种草药,涉及药物的鉴别、采集、制作、使用等方面,被誉为“中国草药大全”。
《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草药的分类及常见药物的详细介绍:李时珍将草药按照其药性、功效等分类,对每种药物的名称、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2.草药的采集、制作及质量鉴定: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草药的采集、制作方法,以及药物的质量鉴定标准,提出了“名实合一”的理论,强调药物的真实性和效力。
3.草药的使用及禁忌:书中介绍了各种草药的使用方法及其适应症、禁忌症等注意事项,帮助医学工作者正确使用药物。
4.对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疗方:李时珍在书中对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风热病、伤寒、痈疽等进行了详细的防治疗方介绍,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经验。
5.药物与健康的关系:书中强调了药物与健康的关系,提倡“调摄为上、用药为下”原则,即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方法来维护健康,尽量减少使用药物的副作用。
总之,《本草纲目》是中国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中药学、中医学、药用植物学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事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a7b0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8.png)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事例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撰写的一部中药学经典。
该书共分为60卷,收录了1892种药物,记录药物的名称、来源、性味、功效、用法等详细信息。
下面是《本草纲目》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药物事例:
1. 人参:人参味甘、性微温,可补气、益精、增强免疫力等。
具有滋阴润肺、除烦止渴的功效,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虚弱乏力、神经衰弱、心脏病等症状。
2. 附子:附子味辛、性热,具有温通阳气、祛寒除湿的作用。
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筋骨酸痛、肢体冰凉、腰膝酸软等症状。
3. 当归:当归味甘、性温,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颜的功效。
在妇科领域中,常用于调经、养血、补气等治疗。
4. 茯苓:茯苓味甘、性平,可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等,对肝肾不足、脾虚水肿、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5. 甘草:甘草味甘、性平,可补益脾胃、调和药物。
在中医中,常常被用作一种常见的辅助调理药材。
一味叫“两脚羊”中药,是本草纲目最触目惊心的记载!
![一味叫“两脚羊”中药,是本草纲目最触目惊心的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db8b1d17770bf78a6429549e.png)
一味叫“两脚羊”中药,是本草纲目最触目惊心的记载!0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堪称中医大辞典,记载药物1892种,集古今之大成,里面当然免不了一些神奇的药物。
书中有一个篇章的名称触目惊心,叫做《人肉》,记载了人身体的毛发、指甲、牙齿、屎尿、唾液、乳汁、眼泪、汗水、人骨、胞衣、体垢、月水、阴茎、人胆、结石…无一不可入药。
其中一种叫做"两脚羊"的"药物",李老这样描述:"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
"羊肉为珍馐美味,作药膳可以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但乱世饥荒之年,又哪里来的羊肉吃?饥民们易子而食,啃食尸体,将人称为两只脚的羊,好像这样就可以欺骗自己不是在同类相食。
李时珍将这一残忍现象写进《本草纲目》,把"两脚羊"作为一味药物,无疑是在讽刺这个吃人的世界!从商周到汉唐再到明清,人吃人的记载屡见于史书,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黄巢军食俘虏。
《旧唐书》载,黄巢率军攻打陈州时,军粮不足,士兵们饿得抬不起兵器,他便下令,将周边百姓捉了起来,建造"舂磨砦巨碓",把人剥光衣服扔进去,用巨杵捣碎,作为军粮。
【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
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据不完全统计,在包围陈州的一年时间里,黄巢的军队吃了30万百姓。
鲁迅在杂文中写道:"黄巢造反,以人为粮,但若说他吃人,是不对的,他所吃的物事,叫作"两脚羊’。
"02《左转》记载,吃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甚至更久以前,春秋时以人为祭品的习俗蔚然成风。
1十六国时期的暴君石虎,将宫中美人装饰成菜品放在盘子上,供人赏玩;看见寺庙的漂亮尼姑,竟将她们交亵后与牛羊肉一起煮了吃了。
宋朝的庄绰在《鸡肋编》里写道:"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
",还具体地区分了妇女、小孩、老人的肉质不同。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崇祯末年,"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
屠者买去,如癈羊豕。
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本草纲目》的案例说明
![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本草纲目》的案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449734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4.png)
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本草纲目》的案例说
明
明朝时期的医学、草药家李时珍,他在历经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中将《本草纲目》这本古老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医学巨著完成。
李时珍曾经勤奋地研究、积极求证,尝遍百草,收集了大量的草
药资料,在医学知识的储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此外,李时珍提
出运用实验法、观察法和实证法等手段,将草药作为治病的主要手段,根据病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草药,这在当时也是崭新的概念。
李时珍整理出的药物总类、疗效以及使用药物的方法,籍此诠释
了治病的标准,为研究和使用草药提供了重要指示,而这些,正是
《本草纲目》所体现的,这是古今中外众多医家为之惊叹的巨作。
《本草纲目》糅合了李时珍艰苦劳作的成果,其中涉及到诸如布
衣相传的民间草药,以及官方批准的药物总量,还有其他山河流传的
诸多药草,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而李时珍的约定俗成的书写风格也
让《本草纲目》更加易读易解。
李时珍为人敦厚,还编写了很多细节方面的注释,以解释不易理
解的药物性质,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细节。
这本书居然可以这样完美
地结合起古今中外的医学知识,让很多人都为之惊叹。
《本草纲目》可以称得上是历代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杰作,它
不仅给当时的病人带来了拯救,也为后来的医者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并且作为中医草药研究的重要基础,甚至对如今草药的研究也有
着很大影响。
《本草纲目》中关于人肉的记载
![《本草纲目》中关于人肉的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1612720ff705cc17542709b6.png)
《本草纲目》中的“人部”有关于人肉入药的记载,但是李时珍支持这种做法吗?下面跟随国学小编一起来看看。
闲读古代医书,知道古人认为可以入药的物件,并非只有草,还有其他东西。
比如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包括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和人部。
其中“草部”内容最多,所以沿袭旧制,仍以“本草”命名。
本文按下诸部不表,单说《本草纲目·人部》,说的是与人相关的可以入药的物件。
李时珍列出37种,有乱发、头垢、耳塞、膝头垢、爪甲、牙齿、人屎、人尿、人骨、眼泪、人汗、人精、人胆、人肉、人血、木乃伊等。
用它们构成284个医方。
细观原文,李时珍写“人部”十分谨慎。
因为以人的物件为人治病,本质上已经陷入“吃人而救人”的悖论。
所以他开篇以前辈《神农本草》为例,其中用人的物件入药,只收一种“髲发”,指从人头上剪下的头发。
可见在“神农”心目中,人的物件是有别于其他东西的。
但“后世方伎之士,至于骨、肉、胆、血,咸称为药,甚哉不仁也。
”那么,李时珍为什么还要写“人部”呢?因为《本草纲目》旨在集前人之大成,凡是前人记过的医方都要收入,即使是不良医案也要记录,但一定要加以说明。
比如唐开元年间,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人肉可以治疗一种叫做“瘵疾”的病。
结果有人得了此病,纷纷根据陈书记述,割股割肝。
李时珍叹道:“陈氏之先,已有割股割肝者矣;而归咎陈氏,所以罪其笔之于书,而不立言以破惑也,本草可轻言哉?呜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基于此,李时珍为“人部”设定收录原则:他认为无害于道义的医案,会详细记述;“残忍邪秽”的医案,要作为附录,省略记述,还要说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什么东西无害于道义呢?比如人屎,还有小儿胎屎、粪清、蜣螂推入土中的粪球等,在《本草纲目》中都是良药,可以解诸毒,封疔肿,治伤寒热毒等。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听说一位名人生病,西医救治,好药用得太多,搞得菌群紊乱,腹泻不止。
李时珍【本草纲目】-调补篇
![李时珍【本草纲目】-调补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b79e0bf8c75fbfc67db294.png)
李时珍【本草纲目】-调补篇李时珍【本草纲目】调补篇李时珍《本草纲目》调补篇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通血脉,破坚积,主五劳七伤,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
当归:温中止痛,补五脏,生肌肉。
止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补诸不足,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和血补血。
熟地:滋肾,养阴,补血,主治血虚,月经不调,胎产崩漏,消渴虚咳嗽气喘等症。
川芎: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芍药: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止痛,利小便,益气。
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通九窍,利百脉,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
黄芪: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内补。
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产后一切病,月候不匀等。
何首乌: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发,悦颜色。
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茯苓: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
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牛奶:补虚羸,止渴。
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
冷补,下热气,病后虚弱,补益劳损。
猪肉:补肾气虚竭。
羊肉:男人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岚疟痢,妇人赤白带下。
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利产妇。
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
狗肉: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
丹雄鸡:通神,杀恶毒,补虚温中止血,补肺。
白雄鸡:调中除邪,利小便。
乌雄鸡:补中止痛,止肚痛,心腹恶气,安胎,治折伤并痈疽。
老人中风,脚气烦满。
黑雌鸡:作羹食,治风寒湿痹,五患六急,安胎。
安心定志,除邪恶气,治血邪,破心中宿血,治痈疽,排脓补新血及产后虚羸,益色助气。
黄雌鸡:伤中消渴,小便数而不禁,补益五脏,续绝伤,疗五劳,益气力。
乌骨鸡:补虚劳羸弱,治消渴,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
鸡蛋:安五脏,止惊安胎,止耳鸣、聋及疳痢。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深远影响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深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a76cd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c.png)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深远影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医药学家和著名草药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药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讨论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对中医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李时珍的医药学贡献李时珍是一位医学领域的传奇人物,他在医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他对草药学的研究非常深入,他深入挖掘了千百年来积累的中药智慧,并将其系统地整理归纳为《本草纲目》。
其次,李时珍对动植物和矿石的药用性能及用法进行了详细研究,丰富了药物资源并扩展了中医药的理论。
李时珍还对疾病的防治和药物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研究了许多药物的配伍原理和药效,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感冒、消化系统疾病、中风等疾病方面,他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指导医学实践,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草纲目》的意义《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动植物的药用价值、采集方法、储藏技巧、药物应用等内容,并对草药进行了分类整理。
该书的编纂使中草药资料得以系统化汇总,不仅对中国古代医学有着深远影响,也对后世中医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本草纲目》的出版为中药学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参考资料。
在此之前,中草药的知识大多只能通过口传、师传的方式传承,易产生诸多偏差和局限。
而李时珍对中草药的分类、描述和应用,使得中草药学的知识得以系统化、标准化。
这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和医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草药知识。
另一方面,《本草纲目》的问世也为中国草药的国际传播开创了一条重要路径。
李时珍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中草药的药用特性和适应症,使得中国的草药学传统开始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关注。
《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广为流传,为中医药学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李时珍的影响李时珍的医学著作和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对中医药学乃至整个医学界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43c40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c.png)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草药学家,他以编撰《本草纲目》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相关的故事:
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草药学家之一,他在明代时期致力于研究和整理草药知识。
在他的时代,许多草药知识散布在各种书籍和文献中,没有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因此他决定编写一部全面系统的草药学著作。
李时珍花了多年的时间,广泛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种草药。
他游历各地,观察采集植物,并亲自验证它们的功效。
他还向当地的医生和民间人士收集了大量的草药使用经验和知识。
最终,李时珍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
这本书于1578年出版,是一部包含11卷的草药学百科全书,收录了草药近1900种,涵盖了动植物、矿物等各类草药,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功效和应用方法。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草药学著作,也是一部医学巨著。
李时珍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各种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及草药对人体的作用机理。
他对草药的分类、描述和应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为后世的医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草纲目》在出版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
它成为了后世医药学教材的重要参考,对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今,《本草纲目》仍然是中国医药文化的重要遗产,被视为中医药学的经典之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他毕生的心血之作,也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的贡献使得草药学和医药学在中国文化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至今仍然对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f46a5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7.png)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相传,李时珍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中医学家和药学家。
他生于湖北省,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就饱受疾病的折磨,对草药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时珍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资助,有机会接受中医学习的机会。
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对于草药的知识渐渐有了一些了解。
然而,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草药,李时珍决定亲自去采集、研究和记录。
于是,他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旅程。
在自己穷乡僻壤的土地上,李时珍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
他常常翻山越岭,探访深山中的野草野花,不畏严寒酷暑,不怕艰辛折磨。
每当他发现新植物时,他都会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并试图进行药效测试,以寻找治疗疾病的可能性。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时珍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
他深知自己的探索和记录是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为了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他决定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一部全面系统的著作。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写作过程。
整整27年的时间里,他不断添加新的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著作。
终于,在1596年,《本草纲目》这部包含了草药、动物和矿物的草药学经典面世了。
《本草纲目》的出版,使得中药学的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依据和系统的概括。
这部著作以其详实的记录,全面的介绍了草药的分布、形态、药性及功效等,成为了很多中医学家的必备工具书。
它在中医药学界影响深远,至今仍然被广泛研读和应用。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勤奋和执着,更弘扬了中医药文化的瑰宝。
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医药界的历史长河中。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https://img.taocdn.com/s3/m/6788123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9.png)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故事】李时珍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他的医术很高明,但是有一次一个病人在吃了李时珍开的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李时珍仔细地查找原因,最后才从药渣里发现,原来是药铺根据本草书上的错误记载,把有毒的虎掌当做无毒的漏篮子用了。
用药错误这件事让他反思许久,他想:用药是否正确是关乎人命的大事,旧本草的错误这么多,应该重新修订一下。
否则,不知还会危害多少病人的生命呢!
为了修订旧的本草书,李时珍几乎读遍了所有他能找到的古医书,并且走了上万里路,去采草药,研究草药的功效。
他想把自然界所有的草药都写在这本书里。
1578年的一天,在李时珍面前的书案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尺高的书稿。
这部凝结着他毕生心血的书,经过三次较大修改,终于完成了。
从1552年李时珍写这部书算起,整整二十七个春秋,他也从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变成了一位60岁的老人。
他给这部书取名叫《本草纲目》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重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启迪】李时珍善于总结,及时纠错,走遍祖国大地,潜心于对草药功效的研究,凭着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服刑人员对待改造、学习也应像李时珍那样,敢于正视自我,一日三省,看看自己的改造、学习是否偏离了方向并及时进行调整,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朝着新生的方向阔步前进。
本草纲目吃人的药方
![本草纲目吃人的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31bb2aa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2.png)
《本草纲目》里的人肉药方石不易中医博大精深,也很玄,它不是坐那和你唠会嗑就能给你解释清楚的。
老中医捻几下胡须通过脉象来诊断病情,在外人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但中国古代就靠这个给人看病。
至于效果如何,看看华夏神州十数亿活蹦乱跳的子民就知道了——没有中医能健康孕育这么多人么。
古人治病没有现在复杂的科学仪器,无论医术多么高超,最后通常还是要回归到开药方。
药方种类繁多,什么东西治什么病,都有讲究,参考理论主要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之类的医学著作。
到了明代,中国出现了一位极具世界影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他写了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本草纲目》。
在编写过程中,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历时27年,才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
我上学那阵子,每次读到上述介绍,都会感动一回,记得考试写作文的时候用了好几次这个事例,屡试不爽,很能打动评卷老师。
也正因为此,我当时也比较迷信课本,看到教科书上把李时珍夸成一朵花,于是有一天在路边地摊看见有卖盗版的《本草纲目》就顺便买了一本。
本想买正版的来着,去书店后发现太贵,再说就是买了李时珍也拿不到版税,还是算了吧。
书买回来了却没有时间看,即使看估计也看不懂。
那时我有一个室友,身体不好,久病成医,每次上厕所都会趁我不注意从《本草纲目》上扯掉几页当做手纸用,屎拉完了,纸上的文字也看完了。
我当时很庆幸那本书物尽所用,盗版书也是书啊。
一次他拉完屎回来对我们说,以后打死也不吃中药了,刚才差点没有恶心死。
我们问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中药吃多了拉不出屎。
他举着我的那本《本草纲目》说:“盗版书果然不能看,里面内容也太扯了。
”我听后不高兴,说:“书是盗版的,但内容绝对没有错,现在盗版书的校对质量有时候比正版的还要精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 2010-9-14 9:58 阅读(2385) 评论(2)
来源:中华日报
姬昌和乐羊的儿子都被敌人做成肉羹,各朝各代大饥荒也有「易子而食」乃至「人相食」,甚至有官兵以百姓为军粮、或把人肉腌了当行军随粮,宋明清三朝灾荒史都有人肉市场的记录。
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吃人的纪录。
一部三千年中国史,吃人史迹不绝於书,仅仅《史记》一部,便是煮、蒸、炒、腌、炸,说不胜说,而且似乎只要提到吃人,就是指吃人肉。
说到人身上可以吃的,当然不只是肉,鲁迅先生在《药》中写过一个故事:老人用仅有的储蓄买通刽子手,在犯人杀头的刹那,拿馒头去沾滚热的人血,乘血还热赶回家给病人吃了,听说可以治好痨病。
在《狂人日记》提到看病的郎中,也这般写着:「…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那本『本草什麽』的,不也说人肉可以煎嗷。
」的确,李时珍先生在他的《本草纲目》卷五十二,编了一篇「人部」,列出人身上三十五味可入药之物,不过鲁迅冤枉了李时珍,李时珍在书中持别声明反对吃人肉。
《本草纲目》「人部」里头,举凡毛发、指甲、牙齿、屎尿、唾液、乳汁、眼泪、汗水、人骨、胞衣、体垢、月水、阴茎、人胆、结石…无一不可入药,真个是「吃人大全」!
其中有一项「蜜人」,是李时珍引用陶宗仪《辍耕录》的:说是天方国地方,有人七八十岁愿意舍身济人的,就绝饮绝食、洗澡净身,每天仅吃蜜,几个月後连排泄物都是蜜了,人就死去,国人用装满蜜的石棺浸泡他,封棺百年後就可以取用,凡是有人有骨折的,只要吃一点就立刻痊愈!其实,这正是木乃伊的传说。
《本草纲目》提到药用的「分泌液」有乳汁、唾液、汗水、眼泪还有人精(包括男女)。
其中除了汗和泪两种是「气味咸,有毒」不可服食外,人精、唾液是用来涂而不是用来吃的,所以只剩
下「乳汁」一味可以服食药用,以治气虚、中风、月经不通、吐乳、疮毒、牛马肉毒,不过文中还指定必须是头胎生男、无病妇人的乳汁。
好玩的是,可以入药的毛发,长在不同部位还有不同疗效:头发可治伤寒、肚疼,一般体毛可治中风、各种毒疮、各种不明出血,髭须可治恶性脓疮。
而阴毛还分男女!男阴毛治蛇咬,女阴毛则治疗病後交媾引起的腹绞痛。
为啥毛发如此复杂?李时珍的理由是:毛发生长部位不同,所属的经脉也就不同,由於各经脉的阴阳、五行不同,也就影响了「毛」的性质,毛发拥有者的阴阳(性别),其影响力也想当然耳了。
不过以上提到的,诸位请不要跃跃欲试,这些药方都要配上其他东西一起服用的,而且李时珍也没说有效,他只是以蒐集资料的心态出发,他蒐集药名的原则是:「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而且必须是要无损於人道的,他才会详细述说。
《本草纲目》中有「人势」一项,便是阴茎,男人听了想必有同类相残之感:啥不好吃,怎麽吃起那话儿来了呢?其实李时珍摘录的目的是给「下蚕室」的人瞧的(亦即宫中刚阉过的人)。
其实这也是引自《辍耕录》的一则纪事,说是有人犯了奸罪,畏罪而自宫,结果伤口流血一个月还不会愈合,於是有人教他把割下的「势」捣成粉,用酒服下,没几天就痊愈了!
《本草》三十五味「人药」中,有一项十分奇特,名曰「人魄」。
说是hi死之人,属阳的「魂」升天,属阴的「魄」沉入地底,在hi死的人脚下於是可以挖出麸炭模样的东西,而且若不赶紧,一旦深入地底就无法挖出,以後那地方就常有缢死事件了。
话说回来,这人魄有什麽用呢?把它用水磨开了吞服,可安神定魄,治受惊过度引起的颠狂。
人死了连魂魄都可以吃,中国人果然真行!
说了这许多吃人,似乎还是吃肉最动人心弦,到底人肉好不好吃呢隋末乱兵朱粲曾说世上最美的食物,没有超过人肉的。
唐代节度使张茂昭也常吃人肉,他却说:「人肉腥臭,怎麽堪吃」我宁可赞成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