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教学设计的格式和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撰写教学设计的格式及要求

(2010-04-29 18:59:51)

常青藤语:在刚刚完成的我校《智慧的教育(升级版)》书稿中关于教学设计部分编审时,我发现许多教师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去写,相当一批教师连基本格式都不合乎规范,更谈不上内容的要求了。同时也发现部分教师对一些学习理论缺乏了解,对新课程理念学得不够深入,表现在教学设计的设计思想、理论依据或设计意图部分说得比较空洞,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部分显得比较简单,缺少应有的深度,或者变成教学实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的撰写中缺少设计意图的说明。因此希望此文能给老师以参考,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撰写教学设计的水平和实施教学的能力。要说明的是教学设计的格式并没有严格的统一规定,是根据教学设计中必备的四要素以及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列出的。教师们若参评,可依据参评的具体要求去撰写教学设计。

《(标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或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2)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相关内容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写具体,尤其是知识层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体现方法论的思想,可采用“通过------,了解/参与/完成/学会------,从而/进而(初步)掌握------方法”的句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忌空话。

3.教学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三、教法、学法及理论依据(教学策略及手段)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

方式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理念或意图)

方式二

也可不用表格形式,用文本形式,采用表述式,有师生的教学行为描写,有学生讨论问题时精彩的简要实录,也要环节清楚,一定要有设计意图。

注意:师生活动概括写,不要师生相互对话的实录形式。双向谈话式反映不出思维水平的多向交流式,并不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教学可以采用谈话式,但谈话式可能是典型的注入式。很多师生间相互问答的实录形式,表面上看来是老师以一系列阶梯式的问题“诱导学生逐步深化学习”,实质上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以问题牵着学生

鼻子,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课堂气氛看起来很热闹,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变形的注入式,完全违背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的学习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违背了让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好象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就是师生间的互动,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另外,外语的教学设计不要全文用外语撰写。为了各学科间的相互借鉴、交流,外语的教学设计,除师生间的外语学习、学生的外语表达、作业等用外语表述外,其它基本设计也要用汉语叙述,不能全文用外语撰写。凡是外语表达的,其后括号中均要译出汉语。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要反思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参与热情、参与效果),反思教与学方法的是否得当等。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回头看”(二次备课),有必要时及时改进回授,进行纠错“补救”,同时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实践中反思教学的有效与否,也要从反思中去不断推进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反思的有效性。

关于文章中各级标题使用要求

一级标题:一、(文字后面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一)(序号、文字后面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1.(一定是点,不是顿号)

四级标题:(1)(序号后面没有标点)

另外,不要让系统自动生成序号,一定自己敲入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