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中图版
中图版七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
中图版七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差不多概况。
能力目标: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说明黄河各河段产生灾难的缘故,以及治理的差不多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和谐观念及可连续进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选编本节内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和谐、可连续进展的差不多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定、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差不多特点的地理思维能力。
(3)以图像系统为依靠,了解和把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管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
(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基于上述的设计思路,本节出现了下面的结构特点。
第一,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源流概况、阻碍因素、水文特点及水利水害。
第二,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内容点析1.众多的河湖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点的阻碍而展开的。
第一,关于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差不多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要紧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第二,教材提供了我国东部要紧河流流量年变化统计曲线图,可分析得出结论:(1)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显现在夏季;(2)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的河流冬季显现结冰现象(松花江冬季的流量为零),枯水期时甚至显现断流。
并结合初二学生的能力水平,教材配以胡杨林和罗布泊的景观图片,来说明西北内陆河流的差不多特点──因降水稀少,河流水量不丰,蒸发与渗漏严峻,显现了许多季节性河道。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中图版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河流和湖泊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3.问题驱动法: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国河流和湖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软件展示中国河流和湖泊的空间分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在线互动平台: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答案: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解决措施可以包括加强污水处理和监管,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practices,加强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篇: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目标: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
能力目标:学会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河湖;德育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教学难点:无教学准备:景观图片、挂图等教学过程: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讲授新课:一、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主要的河流读图: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中国的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再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那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读图:在《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上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启发提问: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读图:让学生对照《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1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内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
2.知道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的河、湖,能够在图上找出相关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难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资料分析、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与水息息相关。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都是在河流的滋润下形成的。
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哪些河流和湖泊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学习(一)水系和流域读图A“水系和流域图”,思考:什么是河流?什么是水系?什么是流域?什么是分水岭?教师:河流像树叶上的叶脉,干流像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
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每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高地称为分水岭。
(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1.河流活动:读图B“中国的水系图”,描绘出长江、黄河。
找到黑龙江、珠江和雅鲁藏布江。
你还对哪些河流感兴趣?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1)外流河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长江、黄河等。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4中图版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读“黄河流域”图,能够读出黄河发源地、注入海和流经的行政单位和地形区;能读出黄河的主要支流;读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能力目标:学生读图和分析资料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分析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关系,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引以为自豪,深刻体会母亲河的意义。
2学情分析学生是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逐渐发展。
但我们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系统的河流图的方法训练,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来设计这节课的每个环节。
七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在教学一开始时播放黄河视频这一活动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黄河的源流概况是通过学生的填图来完成。
黄河的贡献、存在问题,我采用动画演示和图片、资料的展示直观讲解来完成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
最后黄河的治理,让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让好学生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关系,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引以为自豪,深刻体会母亲河的意义。
3重点难点重点——黄河的源流概况,能够在空白图上填出发源地、注入海、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母亲河的奉献,黄河成灾的原因及危害难点——黄河的贡献和各河段存在的问题的贡献、存在问题,我采用动画演示和图片、资料的展示直观讲解来完成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
最后黄河的治理,让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让好学生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提问视频导入《黄河》钢琴协奏曲提问:你对哪个画面印象深刻?画面上有什么?活动2【讲授】新授过程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第二长河—黄河多媒体出示“黄河流域图”P41图6-26读出黄河源地、流经地形、流经行政区、注入海、主要支流和河段分界点由成语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二、黄河的贡献结合中国历史的学习,对教材中材料分析,明确黄河中游段对我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3中图版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教学目标1.通过识记黄河的源流概况等基本特征,了解黄河的贡献和存在的“隐患”,理解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意义;2.通过阅读黄河水系图,理解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能够运用河流水系图等说明河流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通过了解黄河,了解我国的壮丽山河,进一步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且通过学习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新设计1.形式新颖,趣味性强。
借助于当前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版跑吧,兄弟》节目形式,通过学生“撕名牌”的形式选择小组任务并完成,增强趣味性;2.小组合作,共同协作。
将半节课要掌握的黄河源流概况等基本情况,以解密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情感深化,总结提升。
整节课通过了解黄河的概况及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通过朗诵的形式加以提升和强化。
3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黄河河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河流给沿岸人民带来的利益、危害和治理开发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分析和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一些水文特征;从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来看,在学习了长江一节内容之后学生基本了解了河流的学习方法;从学生兴趣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本节课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整节课基本以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趣味性。
4重点难点重点:黄河的河流概况和基本水文特征;难点:理解黄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措施。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教师活动:邀请7班同学集体参加《奔跑吧,7班》活动;争夺“黄河之星”称号。
学生活动:分组,选出组长。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借用学生喜爱的热门节目的形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黄河的学习内容。
活动2【活动】黄河基本概况第一关:解密黄河教师活动:通过“撕名牌”游戏给每组分配任务,任务卡中分别是数字、词语、诗句等关键词。
请各小组解开本组所分配的任务中的关键词或数字等所描述的信息。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4-中图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第二课时《黄河》教学设计中图版七年级《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黄河》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四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长度、年径流量、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2)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并安排学生进行游戏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程序(一)激趣引入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难道黄河之水真的从天上来吗?接下来便向同学们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并用课件展示发源地景观图和发源地的标志,然后用FLASH动画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播放课件的同时,让学生说出每个省区和地形区的名称)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播放黄河录像,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内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长度、所经省区等概况。
2.了解长江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3.理解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长江的学习,能够描述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和积极参与长江利与害的课堂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对待河流,使其变害为利,进而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难点】(1)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讲解、读图归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长江之歌》。
歌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这里指的是长江的什么?(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说起长江,我们的内心总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它和黄河一样重要。
今天我们就怀揣这份自豪,一起走近长江,感受一下它的气概吧!二、新课学习1.长江概况(1)源头、省区、归宿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经的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区。
入海口:东海。
拓展延伸:沱沱河:位于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是长江源(通天河)的主源,在可可西里山脉以南。
它从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
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9千多米长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公里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
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
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公里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
众多河流交汇后,形成了河道开阔、水流交织的长江上源——沱沱河。
(2)长度:全长6300余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
拓展延伸:世界上长度排名前10的河流。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黄河
第三章第4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黄河》第1课时一、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我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
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二、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教材分析本节黄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贡献和忧患”、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介绍了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介绍了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常决堤改道,泛滥成灾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就是黄河的“忧患”。
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后者,把凌汛问题作为“阅读”来处理的。
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黄河的治理”介绍了黄河的治理。
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得防洪和防沙并举。
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开始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知道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2、用运用己有知识,说明内流区分布在西北,外流区分布在东南3、通过对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一一京杭运河的了解,黄河、长江干支流的开发利用及治理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通过一些读图练习,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1、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2、河流的水文特征难点:1、内流河、外流河的划分2、河流的水文特征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介绍课本P88页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的共同特点,来导入本课的内容。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流滋润下形成的。
(适当介绍一下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而不是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水系和流域播放PPT第3-5页提问让学生读课本P88页倒数第一段来找出什么是水系和流域?学生寻找并回答:讲解:河流就像是树叶上的叶脉,干流是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
1.水系:干支流共同组成一条河流的水系。
2.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3.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流域间的高地。
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中国的河流(1)外流河和外流区播放PPT第6-8页讲解:①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②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面积占全陆地面积的2/3。
(2)内流河和内流区①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
②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
(3)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播放PPT第9-10页让学生读课本P90页D图,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范围提问:外流区在中国的什么方向?内流区呢?学生回答:讲解:我国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南地区还有新疆北部。
外流区主要分布在在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提问:读图,说说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以什么山脉为界?学生回答:讲解: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2课时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视频和文字等资料掌握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干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等基本概况。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和了解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特征及其差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
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黄河中游含沙量高的原因。
2.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知道凌汛发生的基本条件、季节和防治措施。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教师展示兰州黄河岸边的著名雕塑《黄河母亲》,并播放视频资料《黄河入海之美》,让学生油然升起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崇敬之情,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认识和探索黄河的浓厚兴趣。
教师讲述:凡是黄河哺育长大的炎黄子孙们站在石雕面前,都会感受到它巨大思想内涵的冲击仿佛看到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会油然产生无尽的联想和难以言状的感动,都会觉得自己就是雕塑中的那个孩子,从黄河母亲那里得到过和正在得到深情的爱抚。
【讲授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一定想深入地了解她。
今天这节课将满足我们的愿望。
我们将要学习和掌握黄河的概况,包括黄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等;以及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为我们下一节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奠定基础。
现在开始吧!(板书)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三、黄河1.黄河的概况(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观看视频,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生:(可能的答案)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最终注入渤海。
(板书)(2)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问题承上)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任务。
2.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说出黄河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几个省级行政区?生:(可能的答案)2.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区,依次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和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阅读和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地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难点: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2.教学地图:准备相关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3.教学视频或图片:准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说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特点吗?”2.呈现(15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地图,观察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5课时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视频、文字等资料,分析和归纳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知道长江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长江是中国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原因。
2.学会分析长江水患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1.能够分析和归纳长江上、中、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2.理解长江水患严重的原因,能提出一些合理的治理措施。
第5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概况和上、中、下游的特征。
今天我节课我们将要学习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长江的开发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你知道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吗?长江各河段面临着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呢?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应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获得圆满的解答。
(板书)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四、长江1.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试从“水运”和“水能”两个方面,阐述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可能的答案)水运: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
重庆、武汉、南京为长江航运的交通枢纽。
水能: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
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板书)(1)长江航运——“黄金水道”教师展示文字和图片材料,讲述长江航运的有利条件和地位。
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宜宾以下的干支流四季通航。
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的60%。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长江内河航运被誉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并回答: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和补充,引导学生完成表1.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节课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比较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河流和湖泊的演变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在河流和湖泊研究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演示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展示河流和湖泊的演变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安装并调试好地理信息技术软件。
3.准备实地考察所需工具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国美丽的河流和湖泊,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地图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河流和湖泊的演变过程。
2021年中图初中地理七上《4第4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件 (1)
• C.尼罗河、亚马孙河 D.刚果河、亚马孙河
训练
1.(1)、黄河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发源
于:
。
(2)、黄河流经9个省区,分别是: 、 、 、 、 、 、
、、
;最后流入
。
(3)、上、中、下游的分界处是内蒙古的
,河南省郑州市的
。
(4)、黄河全长
千米,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河流是( )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
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 1、(1)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
(2)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
东 渤海湾
•
(3)河口 桃花峪
•
(4)5500千米 75万平方千米
•
(5)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
(6)B
• 2、(1)青藏 唐古拉 东海 6300
•
(2)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3)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当堂检测
1.汾河、渭河位于(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长江上游
D .长江中游
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 A.苏比利尔湖 B.里海 C.青海湖 D.鄱阳湖
3.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是:( )
A.葛洲坝 B.丹江口 C.隔河岩 D. 三峡
4. 长江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4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国的河流概述:介绍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河流。
2.中国的湖泊概述:介绍中国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湖泊。
3.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介绍河流和湖泊对地形、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他们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了解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实例较为熟悉,但对整体情况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并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河流和湖泊,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等资料。
2.准备典型案例,如长江、黄河、洞庭湖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河流和湖泊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江、黄河、洞庭湖等典型案例,让学生观察这些河流和湖泊的特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深化理解。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结合地图、图片等材料,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地理学科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地理特征,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河流和湖泊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5.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7.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3.理解黄河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了解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积极参与关于黄河利和害之间的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河的治理,认识到黄河有利也有害,要正确对待才能变害为利,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1.黄河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和治理措施。
2.地上河的成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归纳。
【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诗句“君不见()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问()内应填什么?(黄河)诗句中的“海”指的是什么海?(渤海)播放视频:黄河景观图,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看到这么美的诗句和壮观的场面,你是不是对黄河更感兴趣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溯古追今,领略下黄河的风采吧!二、新课学习(三)黄河1.黄河概况(1)源地、省区、归宿活动:读图黄河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流入的海洋:渤海助记: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
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中。
(2)长度:全长约5 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拓展延伸: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江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3)上、中、下游分界处上、中游分界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下游分界处: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活动:读图找到河口、桃花峪,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想一想,像哪个字?(几)(4)水能资源丰富区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形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等许多峡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2)
中图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2、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长度、支流、分段等)。
3、了解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报道、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下游河段产生灾
害的原因。
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
2、黄河下游河段治理
教学难点:
1、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2、黄河下游河段的治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黄河图片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有关黄河图片,让学生根据画面判断这是我国哪一条河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
读图:让学生读《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
活动: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出黄河长度、面积,得出“中国第二长河”结论。
(全长5464千米。
)
读图:读《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描出黄河干流,指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向,找出干流依次流经地形区(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读图:读《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描出黄河干流,指导学生读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黄河流经九个省区。
)
活动: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 P96 中找出分界点: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旧孟津。
活动:指出黄河干流的主要支流,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图中沿支流流向描绘支流,并圈出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旧孟津。
活动:读《黄河水系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图。
并用彩色笔勾画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著名水电站,了解其大致位置。
提问:偌多水电站集中在哪个河段呢?(上游)
过渡: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两岸的人民,我们称它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课本M图,难怪人家说黄河“一石水,六斗泥”?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沙。
(黄河在中游经过黄土高原)
讨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建设中。
)
读图;读课本P图思考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什么现象?(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现象)
讨论:为什么会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这种现象?(原因:黄河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而成。
)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由学生总结以强化学习)
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手绘黄河水系图。
如图:
2、读图题: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汾_河,②是_渭_河,它们都位于黄河的__中_游。
(2)黄河水能集中在_上中__河段。
为了开发这些水能资源,国家修建了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其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小浪底__ 。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黄河概况:
1. 源头: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2.. 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3. 省区:九个省区
4. 支流:
二、水能资源:上游
三、忧患
b422797 590D 复,>39318 9996 首20480 5000 倀mL30388 76B4 皴33513 82E9 苩31196 79DC 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