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解读(doc 32页)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解读(doc 32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全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第三章审计计划第四章审计实施第一节审计实施方案第二节审计证据第三节审计记录第四节重大违法行为检查第五章审计报告第一节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第二节审计报告的编审第三节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第四节审计结果公布第五节审计整改检查第六章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第三条本准则中使用“应当”、“不得”词汇的条款为约束性条款,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
本准则中使用“可以”词汇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
第四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适用本准则。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审计机关的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审计业务,也应当适用本准则。
第五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区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机关的责任。
国家审计新准则解读
国家审计新准则解读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聊聊国家审计新准则。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有点枯燥?可别这么想,这里面的事儿啊,可有意思着呢。
我呢,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就在审计部门工作。
有一次啊,我去他办公室找他,那场面,可让我对审计这事儿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刚进他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文件,那厚度,感觉都能把他给埋了。
我就打趣他说:“哟,你这是打算在文件山里挖个洞住啊?”他白了我一眼,说:“你可别拿我开涮了,这都是要按照新准则来审查的项目资料,我头都大了。
”我就好奇了,凑过去问他:“啥新准则啊,这么麻烦?”小李叹了口气,开始给我解释。
他说这个国家审计新准则啊,就像是给他们审计工作定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而且更加严格、更加细致了。
他一边翻着文件,一边跟我说:“你看啊,以前有些地方可能就大概看看,现在不行喽。
就拿这个项目的费用审计来说吧,每一笔开销都得追根溯源。
”我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眼睛都花了,说:“这咋查啊?这得查到猴年马月去。
”小李无奈地笑了笑说:“那也得查啊。
我们得跟各个部门的人打交道,就像前几天,我去找财务的小张核实一笔费用。
我到她那儿的时候,她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我就跟她说:‘小张啊,我这按照新准则来查这个项目的费用,你得给我好好说说这笔钱是咋回事儿。
’小张瞅了我一眼,有点不耐烦地说:‘小李啊,我这儿都忙飞了,你这还来添乱。
’我赶紧赔笑说:‘姐啊,我也不想啊,这新准则要求的,我得对每一笔负责啊。
’”小李接着说:“小张这才坐下来,跟我仔细核对。
你别说,这一核对,还真发现了点小问题。
按照以前的标准呢,可能就忽略过去了,但是现在不行。
这新准则就像是一个超级放大镜,把那些小细节都给放大了。
”我听他这么一说,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就问他:“那这样的话,岂不是很多人都觉得麻烦啊?”小李点点头说:“可不是嘛。
但是这也是好事儿啊。
就像我们发现的这个小问题,如果不纠正,以后可能就变成大问题了。
这新准则能让整个审计工作更加严谨,对国家的钱袋子那是把得更紧了。
国家审计准则释义
国家审计准则释义第一、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国家审计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即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活动、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掌握并评价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保证国家资源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第二、审计原则审计原则是国家审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公正、审慎尽责、保密和法定授权。
独立性意味着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充分发挥自身独立判断的职能。
客观公正要求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事实、数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审慎尽责意味着审计人员应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审计工作。
保密是指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过程中应当保守审计工作所涉及的机密信息。
法定授权要求审计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
第三、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文件审计、实地审计和可行性研究审计三种方法。
文件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所提交的文件、账目、报表等材料进行的审计工作。
实地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亲自前往被审计单位进行的实地检查和调查,以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可行性研究审计是指对项目、计划或政策的可行性进行审计,评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国家审计工作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步骤。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规划阶段、执行阶段和报告阶段三个主要过程。
规划阶段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和了解,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确定审计重点。
执行阶段是审计人员进行具体审计工作的过程,包括材料准备、实地检查、数据分析等。
报告阶段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发现和结论,撰写审计报告,向有关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进行汇报。
第五、审计效益审计效益是指国家审计工作所能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主要包括事后监督、预防和指导促进等方面的效益。
事后监督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并纠正错误、违法行为,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
预防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计,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避免损失和浪费。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析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析一、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建设历程回顾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促进国家审计的规范化,提高国家审计质量,我国在国家审计准则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国家审计准则的初步建立阶段。
1996年,国家审计署制定并颁布了38个审计规范,其中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方案编制准则》、《审计证据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以及一系列的办法和规定,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国家审计准则的逐步完善阶段。
2000年1月,审计署发布了《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序言》,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同年8月,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等四项准则;2001年8月,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专项审计准则》、《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五项准则;2003年12月,审计署发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等五项准则。
这个阶段的审计准则体系继承了199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审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并加以完善,是原有审计准则框架的深化和发展,但是并没有突破原来的基本框架。
(三)国家审计准则日臻完善阶段。
2010年9月审计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国家审计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政府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外国审计机关有益做法,参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体系结构,将原有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通用审计准则规范的内容统一纳入新国家审计准则,形成一个完整单一的国家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准则解读(最新)PPT课件
• 思考题:目前我们的专项审计方案基本上是制度或者控制
• 导向的,你认为这存在哪些弊端?如何更好地落实风险导
• 向理念?
四、关于审计证据
• 定义: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得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支 • 持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的各种事实依据
• 证据种类: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证据、电子证据、 • 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 遵循抽样规范
•
四、抽样审计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样本量,确定样本
• 量要综合把握充分性和经济性,也要坚持风险导向理念
启示和问题
• 一、学习掌握抽样技术,避免审计抽样中的“拍脑袋”、“摸 • 黑球”现象,“随机抽样”不等于“随意抽样” • 二、增强“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意识,在作出审计判断和 • 审计评价时,努力避免就事论事现象 • 三、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力争在更多领域实现 • 全覆盖式的审计,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启示和问题(一)
• 问题描述的五要素 • 1、应该怎样—规定的政策、标准和程序 • 2、实际怎样—存在的问题和证据 • 3、危害如何—已经或可能产生的影响 • 4、什么原因—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否可能重复 • 发生 • 5、怎样改进—如何解决问题、需要做什么 • 最佳实务:描述清晰、定性准确、分析深刻、建议 • 可行
• 独立性、客观性的关系?
二、关于职业道德规范
• 职业道德: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
• 一般原则:
•
1、诚信正直
•
2、保持客观
•
3、专业胜任
•
4、保守秘密
准则解读
• 一、诚信正直:诚实、守信、廉洁、正直
•
负面清单:歪曲事实、隐瞒问题、缺乏证据、含糊陈述、以权
谋私、屈从压力
国家审计准则讲解
国家审计准则讲解一、什么是国家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是指为了规范国家审计工作,保障审计质量和效果,确保审计工作科学、公正、有效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和准则。
二、国家审计准则的意义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审计质量国家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确保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的一致性和专业性,从而保障审计质量。
2. 提高审计效果国家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使审计人员能够根据准则进行工作,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3. 保持审计独立性国家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的要求,防止审计受到外部干扰,保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4. 促进审计制度建设国家审计准则是国家审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落实可以促进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高国家审计的水平和能力。
三、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工作原则国家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保密性、专业性等要求,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2. 审计程序国家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活动的基本程序,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材料的准备、审计方法的选择、审计调查的进行、审计结论的形成等环节,保障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审计报告国家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格式,明确了审计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使审计报告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4. 审计监督国家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要求,包括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两个方面,确保审计工作受到监督和评估。
四、国家审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国家审计准则的执行情况是衡量国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并逐步推动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准则执行审计工作。
同时,加强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审计人员的准则意识和规范意识。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执行国家审计准则时存在不足和偏差,审计结果的影响力和可操作性不够强,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最新精选】国家审计准则解读
国家审计准则解读2010年9月1日,刘家义审计长签署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审计署以第8号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是完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审计准则》适用于审计机关开展的各项审计业务,对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作了系统规范,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审计准则》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运用科学的审计理念和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现了很强的科学性;《审计准则》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审计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将行之有效的做法确定下来,体现了很强的实用性;《审计准则》充分借鉴国际政府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外国审计机关有益做法,体现了很强的国际性。
一、修订遵循的原则(一)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与原有准则保持一定连续性。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审计法和2010年国务院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和审计程序等都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
此次修订的《审计准则》,作为部门规章,严格依照了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并明确了执行的具体要求,确保审计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
同时,对于原有准则,特别是《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中一些经过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规定,均吸收到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中,保持审计规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总结多年来审计实践经验,体现中国国家审计特色。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审计机关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法定审计职责,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基础上,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专项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行为,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加大公布审计结果力度,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解读
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解读为了规范内部审计的实施,中国审计协会于2024年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下面,将对准则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第一,准则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向组织最高管理者报告,不受其他部门、个人的影响和干扰。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专业知识,为组织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准则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评估和提升组织的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合规性、运营效率、财务报告等方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管理者汇报,并监督问题的整改和解决。
第三,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适当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具备审计、风险管理、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知识。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参加培训和持续教育,以适应业务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准则强调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内部审计部门应由专职人员担任,组织设置应符合组织的规模和特点。
内部审计人员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保持独立性和保密性。
第五,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风险管理的工作,防范和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评估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
第六,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合作。
内部审计人员应配合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配合,确保外部审计的顺利进行。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及时汇报审计发现的问题,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的整改和解决。
总之,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独立性和专业素质要求,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和监督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组织提供可靠的建议和决策依据,实现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依据新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升组织的内部控制水平。
新审计准则
新审计准则新审计准则是指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该准则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审计准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审计准则的意义新审计准则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审计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专业性,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新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基本原则、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报告等。
1. 审计基本原则审计基本原则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公正性、独立性、保密性、专业性等五个方面。
其中,真实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的审计,公正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事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审计,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和影响,保密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保密,专业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有效的审计工作。
2. 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程序和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用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调查、审计测试等。
其中,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适合的审计计划,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查阅文件、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等方式获得的证据,审计风险评估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审计调查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测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测试,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1]
第六章 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质量控制三目标(172) 制度包括五要素(173) 重在规范第一项(173) 分级质量责任制(174—186) 质量责任追究制(187) 审计档案管理制(188、189) 审计质量检查制(190--193) 审计质量考核制(194) 优秀项目评选制(195) 审计质量评估制(196)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1]
第七章 附则 特殊事项不适用(197) 地方细则可自定(198) 解释权归审计署(199) 到时生效并废止(200)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1]
关于新准则的学习和运用再强调以下四点:
认真学习 广泛宣传 做好准备 落实到位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依据职责订计划(26) 具体编制三步骤(27) 调查需求论可行(28、29、30) 按照程序来审定(31) 各类项目需统筹(32--36) 相关部门要协调(39、42、46) 计划内容有六项(37) 文字表格皆可行(38) 首长批准后上报(41) 按照程序作调整(44、45) 细化计划作方案(47--51) 检查评估报结果(52、53)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1]
新准则概括之一(从新旧准则关系角度概括):
新版准则八号令 全部条目二百整 所有规范成一本 廿八规定变废品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1]
新准则概括之二(从新审计准则地位、特征角度概 括):
承接法规更细化(合法性、操作性) 理论实践溶一体(科学性、实用性) 所有规范全包括(全面性、系统性) 各种业务均适用(综合性、通用性) 中外经验相贯通(特殊性、国际性)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
2020/11/21
《国家审计准则解读》课件
某政府部门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据国家审计准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 行了全面审查,重点关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环节,发现了一些预 算超支和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案例三:某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审计
总结词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审计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事业单位资产状况的审查,可以发现 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
《国家审计准则解 读》ppt课件
目 录
• 国家审计准则概述 • 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 国家审计准则的执行与监督 • 国家审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01
国家审计准则概述
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义
01
02
03
国家审计准则
指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工作 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包括技术方面的规范和职 业道德方面的规范。
VS
详细描述
某国际组织在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据 国家审计准则,对国际组织项目的执行情 况进行了全面审查,重点关注项目的立项 、预算、执行、验收等环节,发现了一些 项目管理不规范和执行不力的问题,提出 了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执行效率的建议。
感谢观看
THANKS
确保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对审计 计划的调整和变更进行控制。
审计计划评估
对审计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审计程序和步骤
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
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审计工作 ,确保审计质量。
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如抽样、分析 性复核等,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审计步骤
包括审计准备、实施、报告和后续工 作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 要求。
审计准则的执行方式
审计计划管理
解析新审计准则的四大变化
解析新审计准则的四大变化【摘要】2007年1月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相比较于旧准则,新审计准则在四个方面有了重大变化,本文就这些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共计48个项目,这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中是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地进行的准则制定、修改和颁布。
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的会计职业界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和执行高水准的执业准则,这不仅有利于会计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民众和整个中国经济。
新发布的审计准则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变化。
一、新审计准强调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国际审计准则对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改进。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于2003年10月发布了四项审计风险准则,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充分识别和评估,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新审计准则体现的是风险导向审计。
在新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两者的综合风险。
改变后的审计风险模型让注册会计师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程序。
为了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准则框架体系全面渗透着风险审计理念,要求注册会计师与责任的审计准则,下至有关审计证据、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和审计结论与报告的审计准则,无不强调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评估和应对。
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的推行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最直接、影响最为重大的是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首先,提高了对职业判断主体即审计人员的要求。
1211号审计准则新旧对比解读
1211号审计准则新旧对比解读一、引言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审计行业的操作,在不同的时间段,针对审计准则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围绕着1211号审计准则的新旧对比展开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变化过程。
二、1211号审计准则的概述1211号审计准则是针对审计行业而发布的一项重要准则。
它主要关注审计的过程和方法,旨在提高审计的质量和准确性。
准则的发布与审计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根据实际需求和经验总结,对之前的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
三、新旧对比1.审计目标在新版的1211号审计准则中,审计目标得到了更为详细的定义和描述。
准则明确指出,审计的目标是通过评估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帮助用户做出权威的财务决策。
而旧版准则中对审计目标的描述相对较简略,没有给出明确的范围和要求。
2.审计程序新版的1211号准则对审计程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调整。
它强调了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例如,在审核资料和证据时,应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并全面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
同时,新版准则还对审计程序的执行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审计人员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分析。
3.审计报告在新版的1211号准则中,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也进行了一些改变。
准则要求审计报告应包含详细的审计过程和结果,以及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新版准则还要求审计报告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以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运用。
四、新旧对比的意义和影响新版的1211号审计准则的发布对审计行业和相关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准则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审计行业的专业水平,改进了审计过程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审计的质量和准确性。
其次,准则的明确规定和要求,有助于统一审计操作的标准,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
此外,准则的修订还能够促进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为用户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对审计准则新内容的理解以及新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对审计准则新内容的理解以及新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审计准则新内容的理解以及新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一、对审计准则新内容的理解由于经济社会和审计环境的发展变化,新修订的审计准则立足于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增加了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整改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一)扩大了绩效审计的内涵和外延。
新审计准则在第六条中指出要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工作目标,同时解释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过去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及其他公共资源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意味着政府业绩评价机制已从单纯的唯GDP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等综合科学发展转变。
而绩效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活动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包括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评价。
开展绩效审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今后效益审计将成为审计工作重中之重。
新审计准则紧跟新形势,丰富了效益审计内容,为绩效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客观真实的审计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增加了信息系统有关的内容。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环境相对于纸质账簿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新审计准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增加了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内容。
包括: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包括了对信息技术方面整体胜任能力的要求;审计人员要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并从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了解信息系统控制情况;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时,要关注信息系统设计缺陷;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包括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包括与信息系统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及政策解读
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及政策解读1. 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的概述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是贯穿整个审计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规范。
审计法规是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是审计活动的法律依据。
审计准则则是对审计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原则性文件。
它们的出台对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保护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现行审计法规解读(1)审计法的编制和修订审计法规定了审计的基本原则、责任和程序。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法也在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审计需求。
(2)审计机关的设置和职责审计法规定了审计机关的组织形式、职责和权限,包括监督政府财政收支、审计国有资产管理、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等。
(3)审计程序和技术要求审计法规明确了审计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包括审计调查、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的形成和发布等。
这些规定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标准。
3. 现行审计准则解读(1)审计准则的修订与贯彻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操作指南,它规范了审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和工作程序。
近年来,审计准则也在不断修订与贯彻,以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
(2)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审计准则包括了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程序和技术要求。
它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审计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技术要求,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审计准则的应用与培训审计准则的应用对审计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审计准则的培训和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对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的个人观点和理解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的出台对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计从业人员也应当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需要。
5. 总结与回顾经过对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的解读,我们对审计工作的规范和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保障国家财政收支的安全和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
新准则概括之三(从新审计准则内容角度概括):
机关人员重归位 审计计划展新容 审计日记成往事 最大特色查违规 各类报告全包括 编审职责相分离 审计结果要公布 审计整改须跟进 质量控制全方位 完善制度追责任
新准则概括之四(从一般了解、便于记忆角度概括):
新准则八号令 二百条一本通
新准则概括之五(从最起码要求、最便于记忆角度概 括):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Fra bibliotek孙宝厚2010年11月15日于审计署
新国家审计准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审计准则》,于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 会议审议通过,刘家义审计长于2010年9月1 日签署审计署第8号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1 月1日起施行。
新审计准则正文分为七章,即总则、审 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 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共 计200条。新准则生效,同时废止了审计署以 前发布的28项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
第三章 审计计划
依据职责订计划(26) 具体编制三步骤(27) 调查需求论可行(28、29、30) 按照程序来审定(31) 各类项目需统筹(32--36) 相关部门要协调(39、42、46) 计划内容有六项(37) 文字表格皆可行(38) 首长批准后上报(41) 按照程序作调整(44、45) 细化计划作方案(47--51) 检查评估报结果(52、53)
新版准则八号令 全部条目二百整 所有规范成一本 廿八规定变废品
新准则概括之二(从新审计准则地位、特征角度概 括):
承接法规更细化(合法性、操作性) 理论实践溶一体(科学性、实用性) 所有规范全包括(全面性、系统性) 各种业务均适用(综合性、通用性) 中外经验相贯通(特殊性、国际性)
三类审计互兼容(衔接性、包容性)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析
证 据 准则 》 《 计机 关 审 计 工 作底 稿 、审
准 则 》《 计 机 关 审 计 复 核 准 则 》 、审 等 四 项 准 则 ;0 1年 8月 , 审 计 署 发 布 20 了 《 计 机 关 专 项 审 计 准 则 》 《 计 审 、审 机 关 公 布 审 计 结 果 准 则 》 《 计 机 关 、审 审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准 则 》 《 计 机 关 、审
新 国 家 审 计 准 则 析 解
●张 勇( 授 ) 陈 俊 / 教 文
0 提 要 : 21 9月审计署颁布的 《 00年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 国家审计 (
准 则 ) 于规 范和 指 导 审 计机 关 和 审 计人 员执 行 审计 业 务 的 行 为 , 证 审计 质 量 , 范 审计 风 对 保 防 险 , 挥 审 计保 障 国 家经 济和 社 会 健 康 运行 的 “ 疫 系统 ” 能 具 有重 要 意 义 。本 文 拟 通 过 对我 发 免 功 国 国 家审计 准 则建 设 历程 的 回顾 , 点 解析 我 国新 国 家审计 准则 的主 要 特征 。 重
原 来 的基 本框 架 。
( ) 确 了新 国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审计 准 则 的 一 明
适 用 范 围 。新 国 家 审 计 准 则 规 定 , 审 计 准 则 是 审 计 机 关 和 审 计 人 员 履 行 法 定 审 计 职 责 的 行 为 规 范 , 执 行 审 是
计 业 务 的 职 业 标 准 . 评 价 审 计 质 量 是 的 基 本 尺 度 。审 计 机 关 和 审 计 人 员 执 行 的各 项 审计 业 务 和 专 项 审 计 调 查
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解读
第二章 一般准则
新:第四条 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 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 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这条讲建立内审机构的条件。) 老:第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考虑组 织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 定,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 审计人员。
《新准则》第四条解读
新老《准则》相对照: 1.《新准则》提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 部审计人员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 动,“业务活动”比《老准则》第八条提 出的“经营活动”的概念宽泛; 2.《新准则》将《老准则》“内部控制” 更改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适应 现代管理活动的需要所作出的变更。
第二章 一般准则
新: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 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 业谨慎。 (这条讲内审人员职业道德。) 老: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 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 部审计业务。
新老《准则》相对照: 1.《新准则》文字上作了适当修改; 2.《新准则》第十条、第十二条两次 提到“组织风险”问题,由此可能,内部 审计的开展要充分重视和考虑“组织风 险”。
第三章 作业准则
新: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 定的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这条讲审计方案。) 新: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 前,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 书,做好审计准备工作。 (这条讲审计通知书和审前准备) 老: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前,应向 被审计单位送达内部审计通知书,并做好必要的 审计准备工作。
《新准则》第一条解读
新老《准则》对照: 1.把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作为制定准则 的三个目的之一,彰显了内审质量的重要; 2.制定准则的依据有所变动。依据提高 到《审计法》及《实施条例》的层面,彰 显了《基本准则》的严谨、高端和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