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4个生字和课文1-6自然段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

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字形区别“膊——脖——胳”和“区——巨”;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介绍黄山风景秀丽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你们去过哪些风景区?简单介绍一下印象最深的。

2、师: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文明中外的风景区,想知道是哪儿吗?别着急,请你跟我来。师配乐范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讲出黄山石头的“奇怪”“奇特”“神奇”“奇妙”等都可)

3、师:老师刚才诵读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揭题:

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奇”

1、想读课文吗?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那些奇石?用“〈〉”标出这些奇石,读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汇报,并依次点击课件,边看图边读奇石名字

3、你们觉得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讲出“有趣”“与动物有关”“与神仙有关”“比作实物”等)

4、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都取得那么有趣!让我们再把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名字读一读吧

三、欣赏图片,学习生字词

1、师:想不想走进黄山,好好地欣赏这些奇石啊?那咱们得先扫清课文中的拦路虎

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奇形怪状

质疑问难:有不懂的词语吗?结合理解:石盘、奇形怪状、巨石等

2、学习生字:示生字,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区别“膊——脖——胳”和“区——巨”

3、指导书写“区——巨”

四、品读课文,探究奇石

1、师:现在请随着老师一起走进黄山吧!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具体描写了那几块奇石的样子?用“☆”标出。板书: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2、自主学习:你最喜欢那块石头?找出课文读一读

3、小组合作交流:你为什么喜欢这块石头?

4、全班交流:

以“猴子观海”为例

指名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喜欢那些地方?

抓“形象逼真”(词语: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望等)想象说话:这只猴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再读

看图,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5、以不同的方式交流其它三块石头,但要重指导朗读和背诵

其中,“仙桃石”可抓(飞、落);“仙人指路”可抓(真像);“金鸡叫天都”可抓(金鸡的样子)

五、展开想象,创编奇石

1、创设情境,争做小导游。生自任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中的任一块介绍,可仿造课文的样子。

2、点击课件,全班交流

3、给其它奇石取名字:

点击课件,师生共同欣赏奇石,共同为奇石取名字。

学生为自己找到的黄山奇石的其它图片取名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师: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的奇石。你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表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游一游黄山。

2、作业:宽带网

A、我找到了黄山的其他图片

B、我当导游介绍黄山

七、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