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合集下载

西藏发展趋势

西藏发展趋势

西藏发展趋势西藏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被誉为“天堂之城”。

近年来,西藏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西藏发展的趋势:1.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藏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涌入西藏。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西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西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西藏加大了环保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例如限制开发和采矿,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多元化:过去,西藏的经济主要依赖农牧业,但现在西藏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

政府鼓励和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能源、矿产和制造业。

这种经济转型有助于西藏减少对农牧业的依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 提高教育水平:西藏正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教育设施和服务。

政府投资于教育领域,提供更好的教育设施和培训机会。

这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5.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推动。

投资兴建了公路、高速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提高了区域内外的互联互通。

同时,西藏也在电力、通信和水利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提升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

6.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西藏是多民族聚居区,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西藏的社会和谐。

总之,西藏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加大旅游业发展、生态保护、经济多元化、教育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团结,西藏正在朝着更加繁荣、稳定和富有活力的方向迈进。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1. 引言1.1 西藏旅游的发展现状西藏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探索其神秘的风景和文化。

西藏旅游业逐渐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西藏的旅游资源也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西藏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蓝天白云下的雪山、湛蓝的湖水、广袤的草原和古老的寺庙,构成了西藏独特的旅游魅力。

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朝拜和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

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服务业的逐渐成熟,西藏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越来越多的旅游线路开通,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行体验。

西藏的旅游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西藏的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一些景点和文化遗产也受到了破坏和污染。

如何平衡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000字】1.2 环境保护在西藏旅游中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在西藏旅游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西藏的自然资源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护好这些资源对于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也会影响到来西藏旅游的游客体验。

西藏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当地的事情,也是全球的关注焦点,任何环境破坏都会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加强环境保护在西藏旅游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更是为了实现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在未来享受到西藏这片神奇地方的美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寻找到一种平衡,在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最佳的结合,实现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西藏旅游发展的挑战西藏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热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西藏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西藏生态文明案例

西藏生态文明案例

西藏生态文明案例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下面列举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十个案例:1. 西藏生态保护区:西藏设立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区,包括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了西藏的珍稀动植物和生态系统。

2. 西藏水资源保护:西藏的河流、湖泊和冰川是亚洲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西藏通过修建水库、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保护了这些宝贵的水资源。

3. 西藏草原生态修复:西藏的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草原生态,西藏进行了大规模的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提高了草原的生态质量。

4. 西藏森林资源保护:西藏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了保护这些森林,西藏采取了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措施,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

5. 西藏农田生态建设:西藏通过推广农田水利、改进农业种植方式等措施,提高了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了农田的水土资源。

6. 西藏生态旅游开发:西藏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西藏推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7. 西藏清洁能源发展:西藏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西藏加大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8. 西藏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西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9. 西藏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西藏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服务功能明显的区域和个体给予经济奖励,激励保护生态环境。

10. 西藏生态教育推广:西藏通过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以上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十个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西藏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藏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措施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措施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措施引言青藏地区是中国境内的重要省级行政区域,涵盖了青海、西藏两个自治区和四川、甘肃、云南等多个省份。

作为中国的生态屏障,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区域和全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主要措施。

1. 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青藏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政府在该地区划定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以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限制开发活动,严格管理区域内的资源利用。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助于维护青藏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2. 水资源管理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其河流众多,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这些水资源,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流域管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和建设水利工程等。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水污染,维护青藏地区的水生态系统。

3. 植被恢复工程青藏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广阔,对维持地区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青藏地区的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恢复和保护植被,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退化草地治理、造林造草和草原生态保护等,旨在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土地的生态恢复。

4. 石漠化治理青藏地区的石漠化地区面积广泛,石漠化对于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治理石漠化,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植被复合治理、人工种植和石漠化治理示范工程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石漠化进程,促进土壤保水保肥,恢复地区的生态功能。

5. 生态旅游推广青藏地区作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

为了推动青藏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管理和规范。

他们制定了生态旅游规划、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鼓励游客采取环保行动。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全力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应对举措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全力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应对举措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全力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应对举措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

青藏高原最重要的资源在生态,最特殊的生态要素是冰川和雪山。

青藏高原的冰川覆盖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巨大的冰川系统对高原生态体系及其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等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

覆盖面积达到4.4万平方千米的“超级冰川”,孕育了众多的高原湖泊群,其湖泊面积达到全国湖泊总面积约50%。

超级冰川和湖泊群孕育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进而孕育了占全国44%的河流蕴藏水能,成为世界上河流水能蕴藏量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奠定着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格局,成为中华文明及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滋养着周边约30亿人的生息和发展。

所以,将冰雪资源纳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理念中,极有必要,极为重要。

耸立在欧亚大陆中部的青藏高原,居于大气对流层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高度中,具有超过25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面积,4万多条冰川形成的庞大冰原系统,成为全球同纬度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动力环境和热力分布规律,对全球大气环流走向、全球气候变化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

青藏高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中华民族赓续发展和中华文化持续传承的重要保护地,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和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护地。

所以,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工作,而是事关全局大局的重要工作;不是某一段时间某个区域的事情,而是“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的重大事情。

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思维,协调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共同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全局谋划整体把握科学践行先进生态保护理念,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以其神秘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西藏的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具有密切的关联。

西藏的自然景观非常壮美,例如珠穆朗玛峰、纳木错和色林错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大量的旅游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土地、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旅游景点设立了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行动范围。

这可以减少游客对环境的直接破坏。

西藏加强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西藏也鼓励游客采取环保的旅游方式,例如徒步旅行和使用环保交通工具。

西藏也在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

政府增加了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拨款,在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西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建立了一些环保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

尽管西藏采取了以上的一系列措施,但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冲突。

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难题。

由于西藏地处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游客和旅行社也要提高环保意识,采取环保的旅游方式。

只有这样,西藏的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保护好宝贵的自然环境。

关于加快发展西藏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发展西藏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发展西藏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囝李芳利摘要:为了实现西藏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建立西藏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西藏选择发展生态经济是符合西藏特点、立足西藏实际的战略选择。

本文从西藏发展生态经济的可行性、重点发展的产业、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关键词:发展;西藏;生态经济;思考生态经济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为特色的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具有一致性,即遵循生态规律又遵循经济规律,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的新型经济。

面对西藏海拔高、气候严寒、降水量小、地质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异常脆弱、易受风沙、洪水和泥石流等侵害,植物生长周期长,再生能力差,植被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的特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按照中央制定的新时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7y钊'-和战略要求,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西藏生态经济发展。

一、西藏发展生态经济的可行性(一)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

总面积约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5,000米的地区,约占其总面积的45.6%,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时间最新的高原,常被人们喻为“地球第三极”。

土地的广阔性和地域环境的复杂性。

必然会孕育出、会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自然资源,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为西藏民族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空间和依托(二)西藏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河流众多,湖泊、湿地星罗棋布,冰川集中,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二分之一多。

西藏是全国五大林区之一,森林蓄积量22.66亿立米,名列全国第一;活立木蓄积量22.94亿立方米,名列全国第一。

西藏现有各类脊椎动物798种,昆虫类近4000种,已有12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高等植物种类约6400余种,居全国第三位,各种常用中草药400多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藏药300多种。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西藏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藏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水源减少、土地沙漠化、垃圾处理等等。

因此,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措施相结合。

首先,西藏旅游业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西藏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但同时也需谨慎保护,特别是对于山区和湿地区域。

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旅游业的开发和管理,在旅游区域内设立保护区和禁止野外露营地等等,同时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不损坏自然环境。

其次,要加强对人文资源的保护。

西藏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地区,在旅游中要展示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著名古迹,但同时保护这些古迹,防止其受到旅游业的破坏。

在游客中积极推广文化保护的理念,让游客懂得尊重文化遗产和传统风俗。

第三,可以推广可持续发展旅游以促进西藏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可持续发展旅游是指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因此,游客在旅游时应该倾向选择低碳、生态、文化的旅游,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如步行、骑马等方式去游览景点,用环保材料制作的旅行包等等。

第四,西藏旅游业需要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工作,以维护良好的环境。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需要大量物质和能源的产业,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垃圾排放,实行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制度,将可回收物进行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

最后,需要加强对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

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通过教育游客尊重自然和文化,爱护环境,遵守规定,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以及降低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从而达到西藏旅游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措施密切相关。

西藏必须以实现文化和自然保护的可持续旅游开发为目标,平衡发展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清洁、优美、和谐的环境,使西藏成为一个璀璨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地区。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摘要: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理论依据,主要从S(优势)、W(劣势)、O(机遇)、T(威胁)等方面对影响西藏发展生态旅游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西藏生态旅游SWOT分析建议“SWOT分析”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 Weihrich)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的。

所谓 SWOT 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SWOT”4 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Strength)强项、优势;W(Weakness)弱项、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机遇;T(Threats)威胁、对手。

在西藏生态旅游发展中, S (优势)是指:气候优势,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资源优势,有良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开发潜力优势,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很大,有待挖掘。

W(劣势)是指:软硬环境总体较差;各类人才短缺及建设资金的缺乏;旅游季节性的制约。

O(机遇)是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平稳定的经济社会大环境。

T(威胁)是指:同类资源的竞争;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对资源的破坏;其它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

一、内部优势(一)优越的气候条件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藏的气候除了呈现出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势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气候的垂直变化在高原东南和东部高山峡谷地区特别明显,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自下而上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观,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西藏气温偏低,年温差小;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只要有阳光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紫外线辐射特别强烈,使得平原地区许多常见的病菌在这里难以生存繁衍。

浅谈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在经济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地区、城市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以西藏为例,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当前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同时一合理规划与布局、优化管理与运营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旨在能够充分发挥西藏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并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地理环境人文环境0前言就西藏藏族自治区而言,其自身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喜马拉雅山景区、布达拉宫景区等,同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还包含很多自然保护区,如羌塘、申扎、类鸟齐长毛岭、芒康盐井、林芝东久、林周澎波等,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恰当方式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1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1.1地理环境问题由于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m 左右,高寒缺氧,不适合旅居生活。

长期以来,只有少数牧民生活在西藏自然保护区,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到西藏自然保护区旅游对身体和心理都有较大考验,只适合开发探险、高原体验等少数旅游项目。

由于地势高亢,西藏自然保护区降水稀缺,草场稀疏,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而且近年来,高原植被被破坏较为严重,存在草场退化和啥话问题,被破坏的草场环境难以恢复。

另一方面,由于西藏自然保护区中有许多区域高原鼠兔大量繁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链失调,也对天然草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加剧了草场沙漠化问题。

从区位条件来看,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十分不发达,前往西藏自然保护区旅游不仅不方便,而且时间成本较高。

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落后,餐饮和住宿条件较差。

种种因素导致每年前往西藏自然保护区旅游的人数十分稀少,而且游客消费力不足,旅游业发展对地区贡献度较低,生态旅游发展缺乏动力。

扎实推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扎实推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扎实推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推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西藏旅游资源优越。

西藏地处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优势,不断开发和保护好西藏的旅游资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高质量的旅游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在西藏,我们应注重修建和改善道路、机场、酒店、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旅游体验。

加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

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对于吸引游客和促进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

西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推广传统工艺品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西藏的文化。

加强旅游市场开拓和宣传推广。

在推进高质量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加大对西藏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积极开展旅游市场开拓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西藏旅游。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至关重要。

我们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旅游规模,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保护好西藏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深化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

旅游业可以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们应积极推动旅游与农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全域化的旅游发展模式。

总之,要扎实推进西藏旅游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西藏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通过这些努力,西藏旅游业将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贡献。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西藏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垃圾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虽然旅游业为西藏带来了经济收益,但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政府应加强对游客的管理,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避免过度开发。

加强对游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引导他们文明旅游,保护环境。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湖泊、森林、草原等。

为了保护这些资源,政府应加强对其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保护区的边界,限制人类活动。

还应加大对非法猎捕、乱砍滥伐等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复杂,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较大。

政府应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利用效率,防止过度开采;加强垃圾处理,确保垃圾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西藏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修复生态系统,政府应加大投入,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重新植被,恢复湿地等。

还应加强对特有物种的保护,确保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受到破坏,保护西藏的生态多样性。

加强国际合作。

西藏的旅游业涉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想有效地保护西藏的环境,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

共同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互相学习经验,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也需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提升西藏的环境保护能力。

西藏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使西藏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保护好这片神圣的土地。

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导语:西藏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自治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旅游产业作为西藏的重要经济支柱,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关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西藏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部分: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1. 西藏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西藏作为一片具有独特魅力的高原风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内,西藏的旅游业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这一点可以从旅游景点的日均游客量和旅游收入的增长数据得到证实。

2. 受益者不均衡现象明显然而,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能够让每个人都分享到其中的好处。

尽管该地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一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和城市地区,而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收益较少。

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加剧了社会不公平。

第二部分: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过度商业化和大规模开发西藏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然而过度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开发已经导致了一些景点的破坏。

一些景区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等问题。

过度商业化也使得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昂贵,使一些游客望而却步。

2. 文化保护和自我认同的危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西藏的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受到了冲击,并且被商业化的西藏形象所取代。

这种商业化的演变可能会削弱当地居民对自己文化特征的认同,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

第三部分:应对西藏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1. 加强旅游规划和资源管理为了解决过度开发和商业化问题,应该加强旅游规划和资源管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严格的保护政策,限制游客数量并监管游客行为,以减缓景区资源的过度消耗。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与现状西藏地区是我国早期开发的旅游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西藏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圣湖、雪山、草原、森林等自然景色以及寺庙、古城、民俗等人文景观。

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西藏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目前,大量的旅游企业涌入西藏地区,尤其是拉萨市成为了旅游业的核心,拉萨市区内的酒店、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设施不断增加,旅游人数不断增长。

据统计,仅2018年西藏地区的接待游客量达到了46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为221亿元。

然而,盲目的旅游扩张和不负责任的旅游业者也给西藏的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二、西藏旅游业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1、山野破坏问题由于大量的旅游车辆进入自然景区,以及游客自由行动会带来诸多影响,比如破坏植被、污染水源等。

这些攸关自然环境的问题对于当地的维护将带来长期的困难。

2、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者数量的激增以及不规范建设项目的增加,导致西藏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例如建筑垃圾、通讯塔,以及关键污染源的开发和管理不善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3、文化遗产的破坏西藏致力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但旅游业务的面临的困境往往是现实性的。

由于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热情,市场上大量的非法文物贸易使当地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危险。

以上对西藏的环境负面影响仅是冰山一角,为了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务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1、加强政府的供给侧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旅游业从业者的监管,确保旅游业在规模和数量上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

同时,政府应对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管。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藏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随之而来的是对西藏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

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关系愈发紧密。

本文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西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

西藏作为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许多游客。

由于西藏地处高原,氧气稀薄,大气层薄,阳光强烈,气温变化大,一些游客在前往西藏旅游时可能会因为高原反应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为了保障游客的身体健康,旅游业者应当提前做好游客的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提醒游客做好高原适应准备,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在旅游线路规划中应该合理安排行程,充分考虑游客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

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

西藏的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旅游业者和游客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对于游客来说,应该严格遵守游览区的规定,不随意损坏植被和地貌,不乱扔垃圾,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对于旅游业者来说,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合理控制游客流量,限制过度开发,保护古迹文物和自然景观,建设环保设施和设备,提倡绿色旅游,开展生态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意识培训等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西藏的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监管和引导,严格控制旅游开发规模,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旅游环保奖惩机制,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等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以上的措施外,西藏旅游发展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开发出具有西藏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探寻藏传佛教文化、体验藏族传统文化、游览自然风光等。

这样的旅游产品既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又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西藏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思路

西藏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思路

西藏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思路一基本概况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是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素有 世界屋脊 之称,被誉为地球 第三极 ㊂全区面积120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东西最长处相距2000公里,南北最宽处相距l000公里;与新疆㊁青海㊁四川㊁云南等区省相邻,与印度㊁尼泊尔㊁锡金㊁不丹㊁缅甸等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近4000公里,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㊂西藏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区,1999年底,全区常住人口255.5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5%以上㊂在西藏境内,除藏族以外,还有汉族㊁回族㊁门巴族㊁珞巴族㊁怒族㊁纳西族㊁蒙古族㊁僳僳族㊁土族㊁独龙族㊁苗族等民族成分以及僜人㊁夏尔巴人㊂现行的行政区划为1个地级市㊁6个地区和73个县(市㊁区)㊂二主要资源西藏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巨大,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接续基地之一㊂在此格局下,保护和开发要有机结合,永续利用,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和环境质量优越的圣景家园㊂现阶段的状况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西藏潜在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变成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致富奔小康的期望值尚有较大距离,甚至有人戏称为 富饶的贫困 ,这是我们近期提出需要加大开发力度的一个现实原因所在㊂旅游资源㊂西藏以其神秘㊁新奇㊁独特的自然景观㊁宗教氛围和人文景观,广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前来观光㊁朝拜㊁游览㊁登山㊁探险㊁科考等㊂西藏旅游资源不仅分布广㊁类型多㊁数量大㊁组合优,而且独具特色,它的观赏和科考价值属于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高品质旅游资源,给人以新奇感㊁神秘感㊁粗犷感和原始感,成为我国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只要加大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选准发展定位,打造品牌,谋划营销,做好宣传,西藏极有可能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和国家重要旅游胜地之一㊂水资源㊂西藏是我国河流㊁湖泊最多的省区之一㊂据不完全统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㊂国内和国际著名的长江㊁雅鲁藏布江㊁怒江㊁澜沧江㊁恒河㊁印度河㊁湄公河㊁布拉马普特拉河㊁萨尔温江㊁伊洛瓦底江等均发源或流经西藏㊂全国约有1/3的湖泊面积分布于西藏境内,与长江中下游的外流湖泊遥遥相望,构成国内东西两大湖群㊂西藏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4482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53%,居全国第一位;水能理论蕴藏量约是2.06亿千瓦,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为5659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29.7%和15%,是我国未来水能建设㊁饮水供给源的优势区域和战略开发重点㊂地热㊁矿泉水及盐湖资源等开发前景广阔,抓紧做好远景发展规划意义重大㊂矿产资源㊂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强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㊂目前,西藏已发现矿产95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46种㊂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有9个矿产的储量列在全国排名的前10位,依次为:铬矿第1位,铜和火山灰矿第2位,菱镁矿第3位,硼和云母矿第4位,砷矿第5位,泥炭矿第8位,钼矿第10位㊂正在进行勘察的藏北伦坡拉油田和处在开发中试阶段的藏西北扎布耶盐湖前期工作已获重大突破,潜在开发价值十分可观㊂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靠消耗一次性资源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明显,资源争夺战将会日趋激烈㊂作为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开发中要趋利避害,一旦严重破坏环境,得不偿失,难以弥补㊂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保护性开发,拟定开发产品序列及重点,使之成为刚性准则,切勿遍地开花㊁破坏生态㊂我们一定要算经济账,但生态账㊁政治账和子孙账更重要㊂77西藏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思路87读西藏文集森林资源㊂西藏是我国森林资源最多㊁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省区之一,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保留不多和难得的多类型原始森林㊂据1991年西藏第二次森林连清初查结果,西藏有森林面积1.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20.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㊂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初步查明的木本植物1500余种,100余科,300余属,不仅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林用地,也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中心㊂西藏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种类居全国第一位,初查结果为798种㊂但人均占有林地面积,在全国又是最低的省区之一(尚不含 麦克马洪线 争议区的森林面积)㊂开发利用的总体原则应是,保障区内建设需要,近期暂不计划外运㊂拟定几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退耕还林建设区,确保西藏生态环境的自然完美和强化天然屏障作用㊂大力开发林下资源,使之成为特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极,需要着力在上规模㊁有档次㊁创品牌㊁拓市场㊁建基地方面下狠功㊂畜产品资源㊂西藏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产品资源丰富㊂1999年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到2290万头(只),牛羊肉产量12.2万吨,绵羊毛产量9351吨,分别相当于全国总量的4%㊁2%和2.8%,人均占有量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畜产品商品率很低,主要畜产品如酥油㊁肉奶类则供不应求,尚未实现区城自给㊂西藏的山羊绒不仅品质高,素有 克什绒 之称,是世界有名的 软黄金 ,而且资源十分丰富㊂1999年产量达到6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2%,建立高品质绒山羊基地是当务之急㊂三发展成就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西藏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进步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 黄金时代 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㊂1994 1999年,西藏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全国平均。

拉萨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拉萨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射强,日照时间长,素有“日光城”的美誉;干湿季明
随着现代经济体系的健全与国民经济格局的转
显,冬春降雨少,天气干燥多大风;雨季降水集中,年
变,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旅游产业稳速进步。旅游
降水量为 200mm~510mm,且夏秋季无高温。作为西
业不仅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刺
藏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中心,拉萨具备独天得厚
萨整体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基础,增强拉萨
业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生态旅游业自我发展能力。
2.2.2
旅游开发程度低。旅游开放的程度是影响旅
游产业规模效应的重要因素,受到资源环境和生态环
3.1.2
强化分散性生态旅游产品打造。针对拉萨整
体的生态旅游产品较少的问题,应该重点依托于拉萨
境要素等限制,加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有
萨带来更多的内地游客,刺激更多的消费,为拉萨生
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构建国家生态体系重要区域。
态旅游产业发展和其相关的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都将
基于此,生态旅游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十分关键,而生
带来极大好处。
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从具体范
围来看,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评价也是
多种多样的,需要从经济发展、资源削减投资、生态污
牌推广为抓手,扩大生态旅游影响力,对拉萨的生态
的渗透,对市区内的相关生态景点进行保护性修复,
旅游项目、旅游景点基地、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环线等
规划城区的雪村、河心岛等几大生态景点,方便市民
进行全面的推广,对外对内采取更多主动和积极的宣
[5]
和外来游客对拉萨城区生态旅游项目的了解 。
3.2.2
加强县级旅游市场开发。除了加快拉萨周边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

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西藏作为中国的高原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西藏,旅游业成为西藏的重要经济支柱。

西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问题也日益凸显,环境保护措施亟待加强。

西藏旅游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量的游客涌入西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方面,游客的涌入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加速了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土地、水资源的消耗,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压力,如草地退化、水污染等问题。

游客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如塑料袋、瓶子等随处可见。

西藏旅游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挑战。

西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文化遗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一方面,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商业化开发,导致了一些文化景点的过度开发和损坏。

一些游客对西藏的文化传统缺乏尊重和理解,随意扰乱和破坏文化遗产,比如踩踏寺庙、随意涂鸦等行为。

针对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旅游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增加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环境保护的能力。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合理分配旅游资源,坚决遏制过度开发和利用。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合法经营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注重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

政府、旅游业者、游客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西藏旅游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西藏策划方案

西藏策划方案

西藏策划方案1. 引言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为了更好地推动西藏的经济发展和提升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公司制定了以下西藏策划方案。

2.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策划,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保护和传承西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3. 方案3.1 旅游业发展西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我们将通过以下举措来推动西藏的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西藏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旅游体验和便利性。

•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并推广多样化的旅游线路,包括文化遗址、自然景点和民俗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西藏。

•推广西藏旅游品牌:加大对西藏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建立西藏旅游品牌形象,提高西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3.2 农牧业发展西藏的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将通过以下举措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引进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牧业产品加工和营销:培育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

•促进农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推动农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开展观光农牧业和农家乐等多样化农牧业经营模式。

3.3 教育和人才培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推动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将通过以下举措来提升西藏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加大对西藏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对西藏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西藏本地人才的培养和留用。

3.4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西藏的策划方案,生态环境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以下是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和支持西藏各行各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从辽宁省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框架,并论述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与措施[3]。

袁志超,孙振杰等(2009)对河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产品体系战略、精品战略和结构优化战略等进行了具体的论述[4]。

李萍(2009)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战略和具体战略举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5]。

在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上,学者们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生态保护、交通便利等方面,而将生态旅游上升至战略的角度来研究的文献至今仍相当缺乏,仅有孙丽坤(2009)认为西藏生态旅游应该采取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并争取国家对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6]。

因此,系统研究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从传统旅游到生态旅游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上世纪80年代西藏发展旅游产业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文化观光为主,多种专项旅游相互并存的多元化旅游格局。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西藏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西藏旅游可达性的增强,以藏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的旅游产品由于外来的冲击而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和神秘感,传统旅游产品面临日益老化的危险。

传统旅游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加之西藏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地域性、脆弱性等特点,若不加以保护和开发,那么这片几乎无污染、原生态的美丽家园将会变得满目疮痍。

随着进藏人数的增
加,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及人们对生态旅游观念的缺失,资源的损失与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如人们在欣赏山脉或河流时将自身所携带的垃圾到处丢弃,不仅损害了景观而且加大了清理的成本;很多古寺庙建筑在人们不断地踩踏、抚摸及排气中造成了这些寺庙墙壁、佛像等古资源的毁坏或颜色脱落等。

以珠穆朗玛旅游为例,近年来,珠峰登顶热不断升温,每年珠穆朗玛峰北麓就有超过4万人登山,这些游客和登山者在珠峰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物,珠穆朗玛峰开始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垃圾场”,给珠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一方面,固体污染物影响了珠峰的自然景观,可降解的污染物则对珠峰的水和土壤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对植物的践踏、焚毁,以及对动物的驱赶、捕杀加速了—些稀有物种的灭绝[7]。

旅游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伴随着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热潮,旅游承载力等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成为阻碍西藏旅游业良性发展的障碍因素。

原来每天接待人数仅为几百人至一千人,自青藏铁路开通后,大量国内外游客涌入西藏,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和旅游旺季,每天进藏游客高达4000-6000人。

一些专家认为,西藏其他景区“点多、面宽、容量大”,接待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是一个制约点,因为它是土木结构的高层建筑,游客大量增加后面临的消防问题、文物损毁问题都很难解决,承载能力有限。

长期大量的游客接待,极有可能使这个世界遗产存在
巨大的安全隐患[8]。

为了保护布达拉宫的建筑及文物,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目前仅仅允许布达拉宫每天的最大接待量为2300人次,同时采取一些措施以缓解对布达拉宫的压力,但仍然不是治本之策,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在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成为西藏旅游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进藏旅游的游客,是为了了解独特的藏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等,而在这种旅游过程中,国内外游客的价值观、行为、态度等会不知不觉地冲击西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藏生态文化系统的平衡性,藏民族原有的文化个性被外来文化逐渐消解。

同时,一些经营者也会在利益的驱动下,歌舞、服饰与工艺品等失去民族风味,一些民俗活动为迎合游客的兴趣随意改变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而逐渐世俗化,导致了民俗资源的“庸俗化”。

传统旅游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承载压力的提高以及生态文化系统的失调,是难以在其原有框架体系下得以解决的,只有完全改变旅游方式与理念,发展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破坏当地居民的深厚文化与宗教信仰、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规划与管理、为旅游者带来最真实与最贴近自然享受为原则的生态旅游,才能有效化解当前西藏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

因此,从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化,是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特征
西藏的旅游资源按其成因和属性可以从自然与人文两个部分来划分,前者是指由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构成的、
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自然性和地域性特征;后者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西藏地域辽阔,既有高山峡谷、森林,又有河流湖泊、冰川湿地,还有种类齐全的生物物种;同时,西藏历史悠久,不仅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与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有珍贵的历史遗迹,以及工布、珞巴、康巴等民俗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丰富性的特征;西藏拥有许多世界之最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世界海拔最高与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发育最成熟的海洋性冰川等诸多的“世界之最”造就了西藏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也即垄断性;最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紧密交融,自然载负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共同组成了西藏神秘的、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9]。

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构想
在科学认识西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开发适合西藏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并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才能促进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文化营销”、“旅游精品”三大战略,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探索符合资源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优化生态旅游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生态旅游景区,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二次飞跃,将西藏打造成为我国最好的生态旅游试验基
地。

根据景区资源构成、产品开发构成、目标市场定位和自然保护区功能等要求,结合区位理论、生态学理论,可将西藏生态旅游开发归纳为四种模式:以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限制型生态模式;以布达拉宫、古格王朝遗址、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代表的保护型生态模式;以罗布林卡、大昭寺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以藏北大草原、山南雅砻文化节为代表的大众型模式(见表2)。

模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动态性,即选择何种类型的开发模式会因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完全静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