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全部诗词解析
红楼梦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d694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8.png)
红楼梦诗词及赏析红楼梦诗词及赏析1.《根并荷花一径香》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香菱。
宝玉看又副册判词不解,又去翻副册,见上面"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接着便是这首判词。
香菱是薛家的丫头,是奴婢,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甄士隐家的贵小姐,也不能进"又副册",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间的"副册"里。
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
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欺辱虐待,含恨而死。
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
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
2.《可叹停机德》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
下面就是这首判词。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
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
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
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
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
红楼梦诗词解读
![红楼梦诗词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b1c342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5.png)
红楼梦诗词解读红楼梦诗词解读一、导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瑰丽多姿的古代小说长卷”。
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逐一解读《红楼梦》中的诗词,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美丽与哲理。
二、“黛玉葬花”系列1.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首诗出自第五十七回,黛玉在芳官的葬花活动中,由于伤感失落而写下。
诗中表达了黛玉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并以此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2. “葬花吟”这是黛玉在第九十七回出殡时写下的诗,表达了她对自我的颓废和对人世间事物的无奈和痛惜。
通过婉转悲伤的词句,展示了黛玉敏感的情感世界和对命运的无奈感。
三、“秦淮烟草之歌”1. “斜阳照墨池,绿水青芙蓉。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窗。
”这是贾宝玉在第五十九回到花袭人府中时,对即将过去的时光感叹所写的词。
词中抒发了他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意境。
四、“蝶恋花”系列1.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悲悼暴风雨中重逢时的对话。
贾宝玉用此词来表达他对黛玉的爱慕之情,将黛玉比作花朵,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纯洁美丽的赞美。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贾宝玉在第二十五回梦游大观园时所见的画面。
词中以文人意境描绘出了一树牡丹的美态风姿,将牡丹与少女相比,表达了作者对花与人之美的联想和赞美。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一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贾宝玉在红楼初建时,对庆幸自己遇见的人与事表示感慨时所写的词。
以红楼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激之情。
六、“夜雨寄北”系列1.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贾宝玉在第十六回悼薛蟠时写下的词,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词句婉约而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思念。
七、结语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集诗词之美于一体的艺术之作。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欣赏与解读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欣赏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9584c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6.png)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欣赏与解读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白话小说,它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家族的兴衰和人性的复杂,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古诗词,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部分古诗词进行欣赏和解读。
1. "金玉良缘冷落去"(第五十三回)原文:金玉良缘冷落去,花钿巧笑倩闻香。
聚散离合总无情,一轮秋影到东墙。
解读: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通过抒发贾母对宝玉和黛玉未能成为夫妻的感慨。
其中,“金玉良缘冷落去”意味着宝黛两人本应拥有美好姻缘却被违反天命地推开;“花钿巧笑倩闻香”形容黛玉的美丽和纯洁。
接下来四句“聚散离合总无情,一轮秋影到东墙。
”则揭示了命运无常,人事如梦,不论聚散、离合都没有情感上的变化,“一轮秋影到东墙”表达了岁月易逝、时间荏苒的意味。
2. "萧索连阴雨"(第三十九回)原文:萧索连阴雨,荒凉孤寺寒。
夜静闻钟磬,灵台觅佛骖。
解读:这首诗是贾宝玉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对贾府环境与自身情绪的一种抒发。
"萧索连阴雨"给人以沉郁凄凉之感;"荒凉孤寺寒"进一步揭示出冷清和冷漠;"夜静闻钟磬,灵台觅佛骖"则借用佛寺的景象来暗喻自己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孤寂。
3. "东篱乍展新荷花,灞亭初见弈棋杰"(第二十四回)原文:东篱乍展新荷花,灞亭初见弈棋杰。
扬子津门深隐隐,忠静烟波斜带雨。
解读:这首诗是贾宝玉在第二十四回借描写南昌府湖中柳岸异景来表达对黛玉的思念之情。
"东篱乍展新荷花"形容着黛玉急切盼望,象征着爱情和希望;"灞亭初见弈棋杰"则暗示宝玉将与黛玉再次相聚,并期待与她厮守终身。
最后两句提到扬州城门与湖面上的景色,通过表现环境变迁来寄托作者对爱情发展变化的期望之情。
4. "一肩凉、一肩热"(金陵十二钗)原文:红粉佳人走清波,何辞留得乡心照。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dc0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1.png)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奇光异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
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
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
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
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了和尚,一定了之。
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
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赏析】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痛苦和遗憾。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
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492c8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9.png)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表现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和人物心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南柯子(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注释】1.纤纤缕、络络丝——喻柳条。
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所以说“空挂”、“徒垂”。
2.绾系——打成结把东西栓住。
3.我自知——等于说“人莫知”、“世莫知”。
植物抽叶开花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见一次。
宋代王禹偁《中秋月》诗:“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其实这是从古乐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娈(亲爱)不终夕,二别周年期”化出来的。
原本是说牛郎织女的。
【鉴赏】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
”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而说的。
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
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弃家为僧,不是也同样适合吗?是的。
唯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提笔将它续完。
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去休惜,来自知,所谓随缘而化,踪迹难寻;夫妻相见之期犹如牛郎织女,不是说他做了和尚又是什么?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做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做的必要了。
红楼梦诗词鉴赏2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注释】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
红楼梦中121首诗赏析
![红楼梦中121首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613b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a.png)
红楼梦中121首诗赏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
漫天飞花,本是春日盛景,却因“红消香断”而充满了哀伤。
这既是对落花命运的悲叹,也暗示着黛玉自己的身世和未来的命运。
她如同这落花一般,在贾府之中虽然有宝玉的知心,但毕竟寄人篱下,又体弱多病,未来堪忧。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以游丝、落絮进一步描绘暮春之景,这些轻柔之物的动态描写,更显春去的无奈。
游丝软系、落絮轻沾的画面感极强,仿佛能看到那细细的蛛丝在春日的亭台间飘荡,白色的柳絮轻轻扑在绣帘之上,一种无力与脆弱之感油然而生。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直接点明惜春之情,黛玉将自己的愁绪融入对春景消逝的惋惜之中。
这种愁绪无法排遣,是她内心孤独、敏感的体现。
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礼教的压抑下,她的情感无处安放。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黛玉手持花锄的形象,既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又体现出她对落花的怜惜。
“忍踏”二字,表现出她不忍心践踏落花的善良心性。
她不愿看到落花被玷污、被践踏,这也是她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一种抗拒。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这里通过柳丝榆荚的“自芳菲”与桃花李花的飘零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那些冷漠无情之人。
柳丝榆荚只顾自己的繁茂,对其他花朵的凋零毫不关心,这恰似贾府中那些只图自身利益、不顾他人死活的人。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由桃李的来年再发,联想到自己的未来。
黛玉不知道自己明年是否还能在这闺中,是否还能看到这春花秋月,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恐惧。
这种对生死的忧虑,在封建礼教下的深闺女子身上显得尤为深刻。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以燕子的无情衬托出世事的无常。
燕子垒成香巢,却不知明年人去楼空,巢穴也将倾颓。
这象征着黛玉在贾府中的生活看似安稳,实则脆弱,一旦命运的车轮转动,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化为乌有。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红楼梦诗词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诗词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8074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a.png)
红楼梦诗词原文与解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诗词描写而闻名于世。
其中,诗词的运用更是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本文将结合红楼梦中的诗词原文与解析,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展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交织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线索之一。
两人之间的情感通过诗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1.1 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首诗出自贾宝玉,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明月松间照”和“清泉石上流”描绘了贾宝玉内心的孤寂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而“竹喧归浣女”和“莲动下渔舟”则暗示了黛玉离他而去的情景。
1.2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情感回应林黛玉以诗词回应贾宝玉的情感,展示了她对他的内心回应和感激之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林黛玉借用曹操的《短歌行》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她对贾宝玉的赞赏与祝福。
而以“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表达对贾宝玉的承诺和忠诚。
二、贾宝玉的诗词才华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的诗词才华也是红楼梦中一大亮点。
2.1 宫词的表达与反思“宝玉悔学琴,请月下琴瑟,秦淮风月里,苦奏苦吟。
”这是贾宝玉写的一首宫词,他以自身的亲身经历、对宫中生活的感受和对命运的反思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宫中虚伪和束缚的思考与反思。
2.2 对命运的领悟与追求“莫憎莺闹后庭花,莫厌潇湘夜雨涯。
已过半生常自省,此身犹是未真夸。
”这是贾宝玉表达对命运的领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诗句。
他希望用自己的诗词能够抒发内心的愿望与追求,从而超越世俗的桎梏。
三、红楼梦中的景物描绘除了人物的情感交融,红楼梦中还通过诗词对各种景物进行了细腻的描绘。
3.1 金陵十二钗的诗风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她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诗风和与之相配的景物描绘。
比如,王熙凤的诗作描绘了富贵与权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7df764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3.png)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红楼梦诗词及鉴赏篇1《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词鉴赏】《红楼梦》的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识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奇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
石头的经受,便是贾宝玉的经受;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曹雪芹的影子。
《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痴,谁解其中味?【诗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诗词鉴赏】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如今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由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
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知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荣禧堂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诗词鉴赏】第三回书中写林黛玉在贾雨村护送下,来到荣国府外婆家。
见过贾母等人后,又去拜见其舅父贾政,中间经过荣国府正堂——荣僖堂,看到这副对联。
荣禧堂是荣国府的中心建筑。
“荣禧堂”斗大的三个大字是皇帝亲笔“书赐荣国公贾源”的,下面是皇帝的印章:“万几还宸翰之宝”,这在当时社会是至高无尚的荣耀了。
《红楼梦》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
![《红楼梦》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fa8c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4.png)
《红楼梦》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
以下是《红楼梦》中的一些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
诗词1
原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
春风得意,马蹄疾驰,一天之内欣赏了整个长安的花景。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天的愉悦心情,马蹄疾驰代表着主人公乘坐快马畅游长安,一日之间看尽了长安城内盛开的花朵。
诗词2
原文:
黄金无足色,玉露细如针。
翻译:
金子没有颜色,玉露细小如针尖。
解析:
这句诗利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金子与玉露的珍贵。
黄金没有色彩,而玉露非常细小,形容它们的珍贵程度。
诗词3
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
自古以来,谁能逃脱死亡,要留下坚定的意志照亮后人。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死亡不可避免的观念,同时强调了留下心灵的力量,使后人能够引领自己的人生。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几个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这些诗词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内涵,也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文学才能。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71e321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5a.png)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红楼梦》诗词鉴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红楼梦诗词《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原文: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①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北宋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犹如洗去胭脂的美女,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此句的大意为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
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
”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鉴赏: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红楼梦曲词正曲12首解析
![红楼梦曲词正曲12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e5a8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b.png)
红楼梦曲词正曲12首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的曲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烘托了主要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以下是对《红楼梦》中的12首曲词进行的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1. 《黛玉葬花辞·别后一纸云烟》:这首辞表达了黛玉对花的深情和对别离的悲伤。
通过花与人的比喻,揭示了黛玉的命运和对世俗的厌倦。
2. 《秦可卿·世情薄》:这首词描述了秦可卿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爱情的追求。
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
3. 《贾妃·雨淋铁板桥》:这首曲词以雨淋铁板桥的形象,表达了贾妃对身世和命运的悲凉感。
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坚强和意志。
4. 《邢岫烟·湘云春梦》:这首词以湘云的春梦为线索,勾勒出湘云聪明机智,但也渴望爱情和自由的内心世界。
5. 《越调·葬花吟》:这首曲调表现了花谢花飞的凄美,以及人生短暂的哀婉之情。
葬花吟也暗喻了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主题。
6. 《秦可卿·满面尘灰烟火色》:这首曲词刻画了秦可卿受尘世薰陶后的颓废和疲惫。
她的悲剧命运令人唏嘘。
7. 《雨夜花》:这首曲词以花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扼腕叹息。
8. 《贾妃·雨洒樱桃花》:这首曲调以雨洒樱桃花的景象,表达了贾妃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同时也凸显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9. 《秋窗风雨夕》:这首曲调表达了秋窗风雨夜中主人公的孤独和忧伤。
同时也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命运的无奈。
10. 《庆春宫·夜夜月圆人倚楼》:这首曲调隐喻了庆春宫内人们对命运变迁的感慨和对爱情的追求。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1. 《李益:狨公不教子弹唱》:这首曲词以狨公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贫寒的厌恶和对权贵的追捧,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
12. 《小石儿·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首曲调以香的气味和长安城的景致,展现了小石儿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红楼梦古诗及赏析
![红楼梦古诗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7a2b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2.png)
1.《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花儿的凋零,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诗中用“葬花”这一典故,将林黛玉的遭遇与花儿的凋零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林黛玉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2.《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篇。
诗中通过描写长江的波涛汹涌和英雄的倒掉,表达了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哲理。
作者以“青山依旧在,几度红”这句话,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戏,无需过多计较。
红楼梦中的诗词及赏析(精选11篇)
![红楼梦中的诗词及赏析(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c7b5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1.png)
红楼梦中的诗词及赏析(精选11篇)篇1:红楼梦中诗词赏析红楼梦中诗词赏析1、原文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
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
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
忆菊,其实是忆人。
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
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
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
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2、原文石上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是曹雪芹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
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曹雪芹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
曹雪芹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集_诗词鉴赏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集_诗词鉴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b4880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1.png)
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集_诗词鉴赏及赏析读过红楼梦原着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很多着名的经典的值得回味的诗词。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集,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顽石重归青埂峰(第一百二十回)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
【说明】一僧一道携通灵玉到青埂峰下,将它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处,然后各自云游而去。
续书作者就插了这两句赞语。
【注释】1.“天外”二句——上句说:这部从仙界顽石上抄录下来的天外书所传乃天外石头之事。
下句说:顽石在青埂峰与宝玉在人世间的两番不同经历本同属一人,现在“真”与“幻”又合二为一了。
下句句法上显得生造硬凑,续书者写诗或改诗多见这类疵病。
【评说】石归山下,本象征在现实中碰壁后的觉悟,并非真为了编造天外人间的传说故事。
续书者很难懂得这一点,所以只好说些内容空泛、含义不清的话。
红楼梦诗词鉴赏2结红楼梦偈(第一百二十回)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说明】续作者假托“后人见了这本传奇,亦曾题过四句偈语,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进一竿云”,便以此诗作为全书的结束。
所谓“更进一竿”,是“百尺竿头须进步”的简语,本禅宗比喻宗教修养从较高的水平再提高一步的话,后用以泛说“更上一层楼”。
【注释】1.“说到”二句——谓书中所写辛酸之处,因其用荒唐之言而显得更加可悲。
2.由来同一梦——自古以来,人生同样地都像是一场大梦。
由来,从来。
【评说】偈语的前两句乍一看说得比较好,因为它表示对作者在不得已的环境条件下借“荒唐言”来写“辛酸泪”的理解。
但读了后两句,就知道作偈人对这部小说,包括作者《自题一绝》的精神的理解,原来都是错误的。
在自题诗中,“都云作者痴”的“痴”绝不是《好了歌》中“世人”追求功名富贵、娇宠妻妾儿孙的“痴”,同一个字所代表的“世人”和作者的观点是恰好相反的。
对于“世人”的“痴”,作者是加以否定并通过小说情节尽情地嘲讽的,怎么可以“休笑”呢?就算作者、续补者和“世人”都只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梦吧,但实际上,“历过一番梦幻之后”醒来的和只是在梦中说“梦”的仍有区别。
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09ae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9.png)
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以世情、人性为中心,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贾宝玉的一生描写,展现了封建王朝后期贵族社会的丰富多样的生活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原文:红楼梦·第一回太虚幻境诗曰:叹破红楼梦,泣涕零如雨。
便欲向江湖,万里寄红豆。
话说贾雨村之祖,乃贾演,有显赫一门。
自从上古贤圣发糖生亶糠,融涤百炼之兹漆,并选精妙奇石、天工国泰之含彩绘,启模金碧,素心融和。
以至乎杨、曹之辈,韩、柳之流,罗、唐之戈,骐麟游龙般若之逞梵让象,所制之东都,包罗天下之文,冠以皇华,曼宛剔透,无一不相失。
况才子佳人,生得品貌粉白俱佳者,断无复类,因官宦簪缨之胄,作了家禄子弟矣。
解析:《红楼梦·第一回》以太虚幻境为背景,通过诗意的描写营造了梦幻般的氛围。
叙述了贾雨村世家的来历,凸显了贾家的显赫门第与世代繁荣的历史。
从贾家祖上善于制作精美漆器,以及贾家的艺术造诣,揭示了贾家门第向来崇尚文化艺术,并且对此有很高的造诣。
文中还提及了才子佳人的出身背景,强调了贾家子弟出身官宦世家,家境富裕。
通过这样的描写,为后续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原文:红楼梦·第一回...(此处省略)解析:故事开始进入正文,此处省略了部分文段。
原文:红楼梦·第一回...(此处省略)贾家位居京师,有职有爵。
自从秦楼,更有西楼为次子之座,每日膺面之寄,风店新知,兼有馄饨杂碎之点心,无所不至。
且因聚贤庄之后吾皇御驾顽从,年深月久,各宅院除其首府之外,而各有建置顺序,可谓簇集:第一位者为贾母之大爷,系京营旧臣之后,封太山中、三昧无定福晋之位,谓之太山府君。
第二位者,乃贾母之兄之配室端儿太老爷之长女也。
第三位者,乃贾母之弟之配室太君之封洗择天曲山山府新晋封之太君。
第四位者,乃太君之兄绛州之封江山权臣太夫人。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2250d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3.png)
红楼梦诗词赏析
1.《林黛玉进贾府》
金戈铁马步军列,千秋万古一统治;英雄儿女闻报慷,气吞万里如虎威。
长发披肩衣,美人娥眉仪,贾府四里尽麒麟象,金陵十二郡皆异域!
诗中描绘了林黛玉进贾家的场景,金戈铁马代表着将军的威严,千秋万古一统治表明着贾家手握大权,英雄儿女闻报慷则语重心长地宣布着林黛玉的到来,气吞万里如虎威意味着林黛玉将不会被贾家压制,接着描写林黛玉披肩袍服出席宴会,美艳动人,贾府四里全是翡翠麒麟的象征,金陵十二郡也因此美轮美奂,充分体现了贾家的荣华富贵。
2.《宝玉望重阳》
青山独立尽红豔,比翼连枝双双飞。
红霞万丈晴空际,寒云孤月冷落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中比翼双飞,指的是宝玉和贾宝玉爱情的传说,两人比翼连枝,双双飞翔,红霞万丈晴空际,寒云孤月冷落晖,寓意修炼自己,昂首挺胸,不屈服,勇敢抵抗,见事作事,不怕孤独,坚信英雄总有终点;把西湖比作西子,犹如宝玉如西子般地凭着自己的美貌,与贾宝玉望重阳相聚,莫愁前路无。
(完整版)《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完整版)《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986174941ea76e58fa04e8.png)
原文:后面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画后有几句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运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译文: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远的志向,可却生在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强;
清明时带着思乡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那遥远家乡。
注译:生于句:末世,衰亡的时代,运,气数、命运,消,消退。江边望:寓探春远嫁海缰,思亲望乡。千里句:寓探春远嫁,骨肉分离,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转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十三、迎春
原文:后面忽画一恶狼,追捕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下书云:子糸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闰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译文:“孙”是一头忘恩负义的狼,一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高贵闺房的花柳般美女,被无情摧残一年就死亡。
注译:子糸句:子,你;糸,你;“子”、“糸”为“孙”字的拆字,隐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姓,这里暗喻迎春嫁给一个忘恩负义、凶残的人的命运。
十五、王熙凤
原文:后面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红楼梦诗词全集并解析
![红楼梦诗词全集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5d3fe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c.png)
红楼梦诗词全集并解析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奴才)。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家本族人和朋友参与编写,后四十回据说是他的亲戚(或亲戚的亲戚)“参与编写”的,另外还有一些人补写、续补。
这八十回以前的《红楼梦》主要是手抄本流传,直到乾隆五十六年( 1791),甲戌本问世,《红楼梦》才成为完整的文本。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判词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
宝黛初会:第三回,宝玉路遇乞丐,见黛玉来了,认为奇观,遂命清虚观打量。
两人于花丛之下相对,此时无声胜有声。
宝黛初会定情:第七回,刘姥姥游大观园,宝玉去潇湘馆看黛玉,两人看《西厢记》,黛玉笑道:“原来是‘偷香窃玉’。
”宝玉也笑道:“果然是‘香菱学诗’。
”两人在笑语中定下终身。
宝黛真心互通:第十六回,林黛玉进贾府,众人见黛玉来了,便忙都迎上来。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绝色的人,叫做‘林黛玉’。
”又指着宝玉笑道:“这是我的外孙女,姓林,名字就不提了,乳名叫做‘颦颦’,你只叫他‘颦儿’就是了。
”两人在众人面前互通心意,订下婚约。
宝黛真情互知:第二十一回,宝玉出家之后,黛玉一病不起,紫鹃劝道:“姑娘已经看过了,不过再看一遍,也值得。
”黛玉道:“你拿给他看,若他也是同你一样心疼,不忍叫你姑娘伤心,便好了。
”宝玉进来,听见黛玉说此言,便笑道:“你放心。
别说这样话。
好歹别哭坏了身子。
”黛玉听了这话,越发下不来,只管呜咽。
宝玉知他心里伤感,说道:“原来是伤感我没有玉,我明儿也去立一个去。
”两人在众人面前订下婚姻。
宝黛真情互诉:第四十一回,黛玉葬花,宝玉把自己贴身穿的一件旧衣服脱下来和黛玉做了一件衣服,并题诗一首。
宝玉早已视黛玉为知己,见黛玉难过,很是伤感,想尽办法让她开心,黛玉深受感动,两人在日常相处中情愫暗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全部诗词作者缘起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作者题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青埂峰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嘲顽石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癞头僧疯话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癞头和尚弄玉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中秋对月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对月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好了歌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警幻仙子赋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菊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宝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恨无常元春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分骨肉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喜冤家迎春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世难容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乐中悲湘云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虚花悟惜春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聪明累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留余庆巧姐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好事终秦可卿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晚韶华李纨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探春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菊花诗忆菊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咏柳如梦令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西江月宝琴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如梦令黛玉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