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考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考点整理一、中医内科学概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诊疗方法及相应的理论体系。
它与西医内科学相对应,但在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二、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内科的病因学中医内科学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多种因素,具体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等。
2. 中医内科的病理学中医内科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常见的病理变化包括气滞、血瘀、痰湿、湿热、气虚、气郁、血虚、阴虚、阳虚等。
3. 中医内科的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注重病人的整体观察和望闻问切等四诊合参的综合诊断方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
4. 中医内科的治疗学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推拿、气功疗法等。
其中,草药治疗是中医内科的核心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中草药制剂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三、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有气虚、血瘀、痰瘀等。
中医内科对冠心病的治疗通常采用以活血化瘀、调节气血为主要方法的草药治疗。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有肝阳上亢、肾阳虚等。
中医内科对高血压的治疗通常采用以舒肝息风、滋阴平肝为主要方法的草药治疗。
3. 糖尿病糖尿病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有脾虚、肾阴虚等。
中医内科对糖尿病的治疗通常采用以健脾益气、滋阴清热为主要方法的草药治疗。
4. 肝炎肝炎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有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等。
中医内科对肝炎的治疗通常采用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为主要方法的草药治疗。
四、中医内科学的未来发展中医内科学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尤其是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和理论,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中医内科学的发展,中医药的疗效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1肺肾两虚:补肺益肾,固涩止喘-参附汤加减(参附)2肾虚喘:补肾固本,润肺止喘-参苓白术散参苓)3肺虚喘:补肺定喘,润肺止咳-养阴清肺汤(养阴)4脾虚喘:健脾固涩,补肺止喘-理中丸加减理中)一、肺气虚耗:对于肺气虚耗的治疗,我们可以采用补肺益气养阴的方法,具体药方为生脉散合补肺汤。
二、肾虚不纳:肾虚不纳的治疗方法是补肾纳气,我们可以采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的药方。
三、正虚喘脱:正虚喘脱的治疗方法是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我们可以采用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的药方。
四、肺痈:对于肺痈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初期可以使用银翘散,成痈期可以使用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溃脓期可以使用加味桔梗汤,恢复期可以使用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痨:肺痨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对于肺阴亏损,我们可以采用滋阴润肺的月华丸。
对于虚火灼肺,我们可以使用滋阴降火的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对于气阴耗伤,我们可以采用益气养阴的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对于阴阳两虚,我们可以采用滋阴补阳的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对于痰浊壅肺证,我们可以采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的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对于痰热郁肺证,我们可以使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的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对于阳虚水泛证,我们可以采用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的真武汤合五苓散。
对于肺肾气虚证,我们可以采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的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七、肺痿:肺痿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对于虚热证,我们可以采用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的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对于虚寒证,我们可以使用温肺益气的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对于上热下寒证,我们可以采用寒热平调,清温并用的麻黄升麻汤加减。
对于肾虚血瘀证,我们可以采用纳气定喘,活血化瘀的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以下是格式正确、无明显问题的文章:十二、不寐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是为不寐。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医内科学精髓笔记一.伤风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喷鼻薷饮4. 气虚伤风: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伤风: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6. 怒气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肺痈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令媛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四.哮证1. 发生发火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 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正人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五.喘证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六.肺胀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七.肺痨1)肺阴吃亏: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导网\\汇集整顿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八.痰饮1)脾阳衰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1)邪犯胸肺:息争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和气:理气和络-喷鼻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九.自汗.盗汗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2)营卫和气:折衷营卫-桂枝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十.血证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怒气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怒气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十一.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3)血汗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十二.胸痹1)血汗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呆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十三.不寐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朝气血-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十四.厥证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十五.郁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十六.癫狂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十七.痫证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正人汤十八.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2)饮食停止:消食导滞-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4)瘀血停止:活血化瘀.和胃理气-掉笑散合丹参饮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十九.噎膈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二十.吐逆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芬芳化浊-藿喷鼻正气散2)饮食停止: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二十一.呃逆1)胃中严寒: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喷鼻散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5)胃阴缺少: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二十二.泄泻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4)脾胃衰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二十三.痢疾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银花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5)歇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二十四.腹痛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喷鼻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二十五.便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3)虚秘: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贫血:养血润燥-润肠丸二十六.胁痛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3)肝阴缺少:养阴柔肝-一贯煎二十七.黄疸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二十八.积累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掉笑散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医学教导网\\汇集整顿二十九.鼓胀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胃苓汤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五苓散三十.头痛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6)贫血头痛: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三十一.眩晕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3)肾精缺少: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炎天麻白术汤三十二.中风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苏合喷鼻丸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1)半身不遂: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2)说话晦气: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②肾虚精亏.音暗掉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三十三.痉证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5)柔痉:疏风解表.和养分津-瓜蒌桂枝汤三十四.疟疾1)正疟:祛邪截疟.息争表里-柴胡截疟饮2)温疟:清热解表.息争祛邪-白虎加桂枝汤三十五.水肿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三十六.淋证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血淋: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三十七.癃闭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喷鼻散4)尿路壅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三十八.腰痛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3)肾虚腰痛: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三十九.消渴1)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3)下消: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四十.痹证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四十一.痿证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4)肝肾吃亏.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四十二.内伤发烧1)肝郁发烧: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2)瘀血发烧: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3)贫血发烧:益气养血-归脾汤4)阴虚发烧:滋阴清热-清骨散5)气虚发烧: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四十三.虚劳1)肺气虚-补肺汤2)性格虚-加味四正人汤1)血汗虚-养心汤2)肝贫血-四物汤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益胃汤4)肝阴虚-补肝汤5)肾阴虚-左归丸医学教导网\\汇集整顿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3)肾阳虚-右归丸。
中医内科学必考知识点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素问·骨空论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丹溪心法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和;咳嗽:肺气上逆;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有表证则属于感冒;8、‘咳嗽’一词——出自内经;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素问·咳论;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出自景岳全书;此立论首先提出者——明·张介宾11、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一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13、明确‘哮’与‘喘’的鉴别——始于医学正传明·虞抟;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的鉴别特点;14、“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出自金匮要略;——是论述‘哮病’的内容干扰答案常见‘咳嗽’、‘咳喘’、‘哮喘’15、‘哮喘’——始见于丹溪心法;提出“哮喘专主于痰”;16、哮病的病机特征——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17、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18、哮与喘的鉴别: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哮: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突然、反复发作喘: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陈旧、持续发作急、慢性、迁延性19、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多责于肺、肾;21、喘病的虚实鉴别: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22、喘病——始见于内经;“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上气’指喘证症状;23、“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出自景岳全书;24、“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指喘证病机;出自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25、“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喘证治疗原则;出自类证治裁清·林佩琴26、‘肺痈’——始见于金匮要略;27、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剂——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提出‘活血消痈’之说;28、‘肺痨’归纳于传染病范畴——始见于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提出‘肺虫’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29、肺痨的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始于元·朱丹溪;30、我国现存首部肺痨专着——十药神书葛可久31、‘杀虫’与‘补虚’的治疗肺痨原则——始见于医学正传;3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要点——肺痨病位在肺,阴虚为主;虚劳病位在五脏,阴阳俱虚,肾虚为要;33、‘肺胀’——始见于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34、痰瘀互结,阻碍肺气——肺胀的病机,始见于丹溪心法;35、肺胀——本虚标实;多与肺、心、脾、肾有关;36、‘心悸’——始见于伤寒杂病论;37、心悸与怔忡的鉴别:惊悸:症状轻;有诱因;多实;自行缓解;病位浅;功能性;泻实:镇惊安神;怔忡:症状重;无诱因;多虚;持续发作;病位深;器质性;补虚:扶正安神;38、“邪在心,则病心痛”——见于灵枢五邪——指胸痹;39、“真心痛,手足青至节”——见于灵枢厥病;40、提出胸痹分虚、实的分证治疗——玉机微义心痛;41、‘胸痹’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提出‘本虚标实’学说;42、胸痹——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43、治疗胸痹的原则——先标后本;先去邪后扶正;44、不寐——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45、‘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46、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47、不寐的病机:实证:心火旺盛;——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火旺盛;虚症: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48、‘癫狂’——出自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49、区分‘癫’与‘狂’——难经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50、提出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癫狂;51、提出癫狂‘瘀血学说’——“气血凝滞脑气”医林改错清王清任;52、‘癫’与‘狂’的区别:癫:痰气郁结,蒙蔽心窍;心脾气血两虚;狂:痰火上扰,心神不安;心肾失调;53、痫病始见于内经,别称‘胎病’、‘癫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54、提出痫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痫;55、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56、厥证在内经伤寒论中分为:暴厥;寒厥;57、诸病源候论提出‘尸厥’一词,指出病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5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辨虚、实为主,源于景岳全书;59、胃痛始见于内经,强调了胃痛与‘肝’、‘脾’的有关;60、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见于兰室秘藏;61、胃痛与真心痛鉴别特点:胃痛:胃脘胀痛;时间长;伴消化道症状;硝甘无效;心电图正常;心痛:胸部闷痛;时间短;伴胸闷放射痛;硝甘可缓解;心电图异常;62、‘痞满’始见于内经,见通假‘否塞’;伤寒论中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63、‘呕吐’病名始见于内经“诸呕吐酸皆属于热;”64、‘噎嗝’病名始见于景岳全书;65、噎嗝病机——责于痰、气、瘀、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66、‘呃逆’病名始见于格致余论元·朱丹溪;“呃,病气逆也,”67、呃逆,内经谓之‘哕’古音yue68、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实证;寒证;虚热证;69、‘腹痛’始见于内经;70、“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李东垣;提出三阴经辨证腹痛;71、‘泄泻’始见于内经;72、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五种泄泻——“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73、医宗必读治泄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74、泄泻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75、痢疾始见于内经;难经称为‘大瘕泄’;伤寒论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76、痢疾病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痢’;77、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痢疾具有传染性、流行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提出‘通因通用’原则;78、痢疾三大特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脓血;79、便秘始见于伤寒论;提出‘阳结’、‘阴结’学说;80、圣济总录首先提出‘寒’‘热’‘虚’‘实’辨证分类,沿用至今;81、胁痛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胁在肝,则两胁中痛;”82、胁痛的病机特点——肝气郁结,络脉失养;83、胁痛特点:肝郁气滞——胀痛;肝胆湿热——口苦恶心;肝血瘀滞——刺痛;肝阴不足——隐痛;84、‘黄疸’病名始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85、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茵陈蒿汤’——出自金匮要略; 总体治则:祛湿、利小便;86、记载‘急黄’、‘阴黄’证的是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87、‘茵陈术附汤’——出自医学心悟程钟龄;88、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概念,“天行疫疠,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89、‘积聚’始见于内经;90、首先区别‘积’与‘聚’的是难经第五十五难“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属有形,聚属无形;91、‘鼓胀’病名始见于内经;92、金匮要略指出有‘肝水’、‘脾水’、‘肾水’;93、医学入门首先提出控制食盐摄入——“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94、医门法律指出“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95、鼓胀的病位:早期在肝脾,后期及肾;96、头痛经脉分布:太阳前;少阳两侧;阳明;太阴后;少阴;厥阴颠顶;97、关于‘头痛’的特殊名称:真头痛脑出血;暑温头痛流行性脑炎;春温乙型脑炎;98、‘头痛’病名始见于内经;素问风论中谓之‘首风’、‘脑风’;99、眩晕的五大病因——风、火、痰、瘀、虚;100、眩晕始见于内经,。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一部分,而内科疾病对于中医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全面。
一、基本理论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传统理论,而辨证论治是其核心。
中医内科学所涉及的内脏是脾、胃、肺、心、肝、肾六脏。
内伤是中医内科学中独有的术语,其主要特征在于虚实较为复杂,易导致相互背离的多重矛盾,对中医学诊疗思维和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常见疾病1. 脾胃证脾胃证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证候,其病机主要为脾胃不和,包括气不化、湿困、热盛、寒凝四个方面。
常见的疾病有: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呕吐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学的研究重点,常见病包括:哮喘、咳嗽、支气管炎等。
中医内科学认为,这些疾病主要由外感风寒、内伤情志、火毒所致。
3.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医内科学的另一个研究重点,常见的疾病有:心绞痛、高血压、脑血栓等。
中医内科学认为,这些疾病主要由气血不足、痰火、火毒所致。
4. 肝肾疾病肝肾疾病也是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对象。
肝疾可引起头痛、眩晕、耳鸣、口苦等症状,而肾疾则可引起腰痛、遗尿、尿频等症状。
三、常用治疗方法中医内科学的治疗重点在于辨证施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中药分为方剂和单味药,其治疗的重点在于辨证施治,更要注意剂型、组合、煎制等细节。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通畅。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穴位刺激疗法、线刺疗法、火罐疗法等。
3. 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内科学中的一种手法疗法,其主要作用在于调整经络和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缓解疼痛和扭伤等问题。
四、小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重点在于辨证施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
在诊疗过程中,要把握好患者的个体特征,对症施治,切实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内科的中医知识点总结
内科的中医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包括肺系、心系、肝系、脾系、胃系、肾系、小肠系、大肠系、膀胱系等。
其中肺系指的是肺、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相关的疾病;心系指的是心脏、心包等器官的疾病;肝系指的是肝脏相关的疾病;脾系指的是脾脏相关的疾病;胃系指的是胃、十二指肠等器官相关的疾病;肾系指的是肾脏相关的疾病;小肠系指的是小肠相关的疾病;大肠系指的是大肠相关的疾病;膀胱系指的是膀胱相关的疾病。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外感病因、内伤病因、情志病因等。
外感病因指的是外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如风寒湿热等;内伤病因指的是人体内部因素导致的疾病,如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情志病因指的是情绪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如喜怒悲忧等。
在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还包括了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变化和代谢过程,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等方面的内容。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内容。
其中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包括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进行诊断;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语音、呼吸声、腹音等进行诊断;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疾病过程等进行诊断;切诊是通过把握脉搏的频率、位置、形态、节律等进行诊断。
四诊合参是指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诊断结果。
四、中医内科疾病的鉴别中医内科疾病的鉴别主要包括辨证和辨病两个方面。
辨证是指根据病人的望、闻、问、切的信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诊断的过程;辨病是指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明确疾病的病名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中药药物调理病人的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是指通过针刺或灸疗等手段,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调理人体的气血津液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治疗是指通过按摩等手法,调整病人的气血运行,改善病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食疗治疗是指通过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法,调理病人的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内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知识点总结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和诊治内科疾病。
下面是中医内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内科基础理论1.中医基本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理论等;2.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八纲辨证等;3.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寒热虚实、内外因素、卫气营血等;4.中医的病证分类:内伤、外感、寒热、虚实、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心律失常等;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等;4.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尿频、尿痛、尿血等;5.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6.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7.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8.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偏头痛、神经痛、帕金森病等;9.妇科疾病:经期不调、痛经、月经量多、更年期综合征等。
三、中医内科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疾病的病机进行中药的配伍使用;2.针灸疗法:经络刺激调整气血循环,平衡阴阳;3.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手法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舒缓紧张状态;4.中药外治:外敷药物或熏蒸药物用于局部治疗;5.食疗调养:通过饮食调整来增强体质和治疗疾病;6.气功调理: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来调节气血运行;7.穴位按摩:按摩特定穴位来调整气血循环;8.养生保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起居饮食来增强健康。
四、中医内科的辨证施治1.中医的辨证方法:辨阳虚阴盛、辨寒热虚实、辨气血虚实等;2.辨证施治常用方法:温阳祛寒、滋阴清热、补气活血、疏肝理气等;3.中医内科的药物选择:根据辨证选用不同的中药;4.治疗原则:辨证施治以求尽早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五、预防与保健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2.积极锻炼身体:中医强调运动对身体的益处;3.注意调理心情: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身体的健康;4.食疗养生:根据不同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5.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消耗:保持身体的充足能量和精力。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三)、分型论治: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六、预防及预后第二节咳嗽一、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三、病因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三)、分型论治:(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第三节哮证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中医内科学(必背)
中医内科学(必背)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脏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对内科疾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一、内科疾病的特点内科疾病主要涉及心、肝、脾、肺、肾等五脏,以及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经络、气血等。
内科疾病的特点主要包括:1. 病因复杂:内科疾病往往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外感六淫等。
2. 病机多样:内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变化多端,如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
3. 症状复杂:内科疾病的症状多样,如发热、咳嗽、胸痛、腹痛、腹泻等,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4. 病程较长:内科疾病往往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需要长期治疗和调养。
二、内科疾病的辨证施治1. 辨证: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以确定疾病的证型。
2. 施治: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以调整病人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内科疾病的预防与康复1. 调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失调,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2. 调节饮食:合理饮食,避免过食寒凉、辛辣、油腻等食物,以维护脾胃功能。
3. 适当运动: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药物调理: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对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辨证施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内科疾病的常见病种1.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
2.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
3. 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4. 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
中医内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医学基础知识1.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的功能、病理变化及其治疗。
它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结合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运用针灸、中药等治疗手段,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2.中医内科的诊断方法中医内科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其中望为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等外部表现;闻为听取患者自述的症状和病史;问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切为对患者的脉象、舌像进行切诊,以获得患者的体内病情信息。
3.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中医内科疾病按病因可分为外感病、内伤病和其他病等;按疾病的发病特点可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等;按脏腑病位可分为肝病、心病、脾病等。
4.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按摩疗法、饮食疗法、气功疗法等。
其中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达到治病目的;中药疗法通过草药配伍,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5.中医内科与西医内科的区别中医内科主要通过辨证施治,调理全身,强调治未病,西医内科主要通过医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治疗,强调治病救人。
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高血压病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持续两次及以上。
诊断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善、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2.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诊断时需要进行空腹血糖检测、餐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
治疗主要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中药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等。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
诊断时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冠脉造影等。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4.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的溃疡。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
1、辨病论治的基本原则:以阴阳调和为主,运用辩证思维和方剂治疗。
2、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托和养法,温补调理,固本培元。
3、内热与外热的界定:内热主要指肝脾阳明气血的病变,包括血热,
气热,湿热等;外热主要指病变的肌皮肤,表现为热毒、湿毒等。
二、气机学
1、气机学概述:气机学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人体有气
津液入脏络,进而构成中、外气机的关系。
2、气机分类:三焦、经络、腠理、筋骨、络脉等。
3、气机的作用:三焦气机主要调整内脏的活动,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经络气机主要调节内脏的活动,维持两脏相应的健康;腠理气机主要调节
体内的气机循环;筋骨气机主要调节肌肉的活动,维持关节的正常运动;
络脉气机主要调节脉血活动,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三、内分泌学
1、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是由腺体发出的有组织的分泌物,在血液中
传递至身体的其它器官,直接影响身体各机能的体内调节系统。
2、内分泌器官:主要是脑下垂体、垂体、胰腺、性腺、肾上腺、甲状
旁腺等。
中医内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知识点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它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及其治疗。
中医内科包括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对中医内科的一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进行总结。
一、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中医内科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和养生防病两个方面。
1. 辨证施治中医将感染性疾病分为湿热证、风热证、寒热证、瘀火证等不同证型。
对于湿热证,可以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柏、茵陈等;对于风热证,可以使用祛风解表的药物,如薄荷、连翘、银花等;对于寒热证,可以使用温里散寒的药物,如干姜、肉桂、附子等;对于瘀火证,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红花、川芎、桃仁等。
总之,辨证施治是中医内科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核心。
2. 养生防病中医认为,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式,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例如,多食用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如蒜、姜、枸杞等;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太大等。
二、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是由于内分泌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中医内科对于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调理气血、益肾固元、祛湿燥热等方面。
1.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失调是导致内分泌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调理气血是中医治疗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药物、针灸、气功等方式来调理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益肾固元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虚弱易导致内分泌腺功能异常。
因此,益肾固元是中医治疗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补肾益精的药物,如当归、枸杞子、肉桂等,来治疗内分泌疾病。
3. 祛湿燥热中医认为,湿热燥热是内分泌疾病的常见证型之一。
因此,祛湿燥热是中医治疗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一些祛湿燥热的药物,如黄连、苦参、黄芩等,来治疗内分泌疾病。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知识点
感冒: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
病位在肺卫,主要在卫表。
解表达邪为治则。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散加减(寒包火用麻杏石甘汤,表里皆实可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加减;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体虚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明代<< 景岳全书>>首次将咳嗽归为外感内伤两类。
清代喻嘉言<< 医门法律>>论述了燥伤及肺致咳嗽,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密切。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若寒饮伏肺用小青龙汤加减;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杏苏散);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蕴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痰。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
发作期: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若表寒里饮寒象重用小青龙汤;病久发作频繁,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病久痰热伤阴用麦门冬汤加减;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缓解期: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肾虚-补肾摄纳-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喘证:首见<<内经>.肺肾+肝脾心。
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实喘: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表寒里热-形寒身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痰热遏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水凌心肺-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或有瘀斑-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虚喘:肺气虚-补肺益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肾气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加减。
中医内科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的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疾病诊断1.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疾病。
中医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舌质、脉象、咳嗽性质等来确定病证。
2.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
中医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质、心悸、气短等来确定病证。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中医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舌质、腹胀、腹泻、便秘等来确定病证。
4.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等疾病。
中医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等来确定病证。
5.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中医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口干、口渴、多饮、多尿等来确定病证。
二、治疗原则1. 中医内科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的核心治疗原则。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选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治疗方法,以调理人体气血阴阳,达到平衡人体的目的。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内科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透过针刺或灸烧的方式刺激穴位,以调理气血、祛除病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内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陈皮、川芎等。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配制不同的中药汤剂用于治疗。
4. 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内科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药物运用1. 温里药物:用于治疗寒邪侵袭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常见的温里药有桂枝、附子、干姜等。
2. 清热药物:用于治疗热邪侵袭引起的疾病,如高热、口渴、尿黄等。
常见的清热药有黄连、连翘、知母等。
3. 补气药物:用于治疗体虚气弱引起的疾病,如乏力、气短、便秘等。
常见的补气药有人参、大枣、黄芪等。
4. 行气药物:用于治疗气滞引起的疾病,如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
常见的行气药有枳实、香附、山楂等。
5. 活血药物: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疾病,如疼痛、肿块、月经不调等。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喘证
痰邪壅肺,宣降不利,或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辨虚实、表里、寒热
实喘治肺、虚喘治肾
水肿
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辨阴阳虚实、脏腑归属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淋证
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辨六淋之类别、证候之虚实
清热利湿通淋
癃闭
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辨虚实、缓急、轻重
“腑以通为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疾病名称
基本概念及病机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感冒
外感风邪或时行疫毒,肺卫功能失调
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解表达邪、宣通肺气、照顾兼证
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
外感与内伤、风寒、风热、风燥等证型
宣肺散邪、止咳
哮病
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阳痿
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经络失畅
辨虚实、标本、脏腑归属
实证宜疏通、清利,虚证宜温补、调养气血
心悸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安神定悸
胸痹
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辨虚实、寒热、痰浊、血瘀
活血化瘀、宣痹通阳
中医内科学重点
中医内科学重点中医内科学重点一、概述1.1 什么是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中医药防治内科疾病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等内容。
1.2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领域1.2.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2.2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诊断与辨证1.2.3 中医内科学的药物治疗1.2.4 中医内科学的针灸治疗1.2.5 中医内科学的内服和外用方剂1.2.6 中医内科学的预防与保健二、内科常见疾病2.1 心血管疾病2.1.1 高血压2.1.2 冠心病2.1.3 心绞痛2.1.4 心律失常2.2 呼吸系统疾病2.2.1 慢性支气管炎2.2.2 支气管哮喘2.2.3 肺结核2.2.4 肺炎2.3 消化系统疾病2.3.1 胃炎2.3.2 胃溃疡2.3.3 胃癌2.3.4 肝炎2.3.5 肝硬化2.4 内分泌系统疾病2.4.1 糖尿病2.4.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3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2.4.4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三、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3.1 中医四诊合参法3.1.1 观察诊3.1.2 问诊3.1.3 摸诊3.1.4 切诊3.2 内科疾病的常见辨证3.2.1 病因辨证3.2.2 脏腑辨证3.2.3 病位辨证3.2.4 病机辨证四、中医内科药物治疗4.1 常用中药汤剂4.1.1 温中扶正类4.1.2 清热利湿类4.1.3 补虚安神类4.1.4 活血化痰类4.2 中成药的应用4.2.1 云南白药4.2.2 逍遥丸4.2.3 刘聪救心丸4.2.4 十滴水五、中医内科针灸治疗5.1 针灸治疗原理5.1.1 刺激穴位5.1.2 调节气血5.1.3 调整脏腑功能5.2 内科常用针灸疗法 5.2.1 穴位刺激5.2.2 艾灸治疗5.2.3 密刺六、中医内科预防与保健6.1 饮食保健6.1.1 清淡饮食6.1.2 合理搭配6.1.3 远离辛辣食物6.2 运动保健6.2.1 适度运动6.2.2 散步锻炼6.2.3 太极拳6.3 睡眠保健6.3.1 定时作息6.3.2 保持良好睡眠环境6.3.3 预防失眠附件:相关临床案例、药物名称解释、辨证论治方案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指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一、理论基础:1.五脏:心、肺、肝、脾、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各有其主要功能和调节作用。
2.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为有挟积物的六个器官,与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相关。
3.十二经脉:经脉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的通道,掌握经络的运行规律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4.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和辨证结果,确定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常用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按摩等。
二、常见疾病与治疗:1.咳嗽:咳嗽是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认为多为肺失宣降而引起的。
治疗方案包括清肺、宣肺等方法,常用药物有川贝、百部、杏仁等。
2.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肺气虚、肺肾阴虚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扶正气、补肺阴、通络畅气等,药物有细辛、麻黄、玄参等。
3.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平肝息风、益肾补气、疏肝解郁等,药物有黄连、黄芪、丹参等。
4.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病,多由心肝不足、痰浊内蘊等引发。
治疗方案包括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化痰降脂等,药物有丹参、三七、决明子等。
5.糖尿病:糖尿病多由脾胃虚弱、肺肾阴虚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养胃、益气养阴、滋阴降火等,药物有黄芪、山药、当归、桑叶等。
三、预防和养生:1.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食物,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食物。
2.调节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情绪调节等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3.护肝肾:肝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保护肝肾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掌握了中医学丰富的理论与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中医内科学强调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个体的疾病表现和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医内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方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主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苑、款冬、大枣、甘草。
喘证
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出虚实两大证。《景岳全书》等皆从虚实论治喘证,并指明病变脏腑主要在肺
治疗原则
1•发病时治标、治肺;平时治本、治肾;
2.实喘--重在治肺,祛邪利气。因寒、热、痰、气不同病因,宜分别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虚喘--
重在肺肾,以肾为主,宜补气摄纳。虚实夹杂--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
心系疾病
心悸
惊悸
怔仲
病因 病机
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 骤遇惊恐,忧思恼怒, 悲哀过极过度紧张诱发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
常用药:当归、龙眼肉:补益心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生血;茯神、远志、枣仁,宁心 安神;木香,行气,使补而不滞。
胸痹
定义: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 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机:心脉痹阻。主要病理基础为胸阳不振。
1•病理因素:寒、痰、气、瘀。
肺系疾病
感冒
治疗原则: 解表达邪。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解表;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证机概要: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本方益气解表,化痰止咳。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 咳嗽,气短,脉弱等症。
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 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作
症状
呈阵发性,时作时止
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
病性
实证居多
虚证居多,或虚中夹实
病势
较轻
较重
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不安,怔忡、健忘、失眠(心主血脉,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主血脉, 其华在面,心血不能上荣于面,不能上承于脑)神倦气短,或自汗(血虚及气,气血亏虚,卫表不 固)舌淡红,脉细弱(心血不足)
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 —— 补气扶正以祛邪; 苏叶、葛根、前胡 —— 疏风解表; 半夏、陈皮、枳壳、桔梗 —— 宣肺化痰止咳。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本方滋阴解表,治疗阴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 脉数等症。
痰湿蕴肺证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 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
白腻,脉象濡滑。
证机概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陈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
主之。”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金匮要略 痰
饮病脉证并治》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即是对哮病发作时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临床特点之描述,同时也指出伏饮、痰浊与本病的发病直接 相关。
冷哮证 症状: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
风热犯肺证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鼻流黄涕,口渴,头痛,
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证机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 —— 疏风清热; 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 —— 清肃肺气 大贝母、枇杷叶 —— 清肃肺气,化痰止咳。
常用药:玉竹 —— 滋阴,以资汗源;甘草、大枣 ——甘润和中; 豆豉、薄荷、葱白、桔梗 —— 疏表散邪;白薇 ——清热和阴。
咳嗽
治疗原则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 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同时,须按本 虚标实的主次酌情兼顾。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病有治上、治中、治下之分: 治上:治肺:温宣、清肃(直接针对咳嗽之主脏施治) 。 治中:治脾:痰湿偏盛,健脾化痰;脾虚肺弱,补脾养肺。
治下:治肾:咳嗽日久,咳而气短,补肾。
注意审证求因 咳嗽是人体正气祛邪外出的一种病理表现,故治疗时不可一味 “见咳止咳 ”,而须审证 求因,针对病因病机而治,除以治肺(清肺、宣肺、降肺、温肺、敛肺、补肺、润肺)为主外,应注意调 治脾胃、清肝疏肝、补审纳气等整体疗法的应用。
胸闷脘痞,苔腻者。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苏
子,白芥子,莱菔子)
常用药: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川朴燥湿化痰;杏仁、佛耳草、紫苑、款冬花,温肺降气。
哮病
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
肾两脏。
病机
1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肾,与肝、脾相关。
肺为气之主,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犯肺,致肺失宣肃,呼吸不利,发为喘促。若肺 虚气失所主,亦可致少气不足以息之虚喘。肾为气之根,助肺主气,司气之摄纳,摄纳失常,则气上逆于 肺,入多出少而为喘促。
2.病理性质虚实两类 实喘在肺,多因外邪、痰浊、肝郁气逆等致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在肺肾,多因肺肾气虚。从病 程来看,早期多为实证,日久则可形成上盛下虚,正虚邪实等虚实夹杂之候或虚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