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元素周期表教学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现元素周期表,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引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

实践。

2、使学生了解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关系。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主要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化学思想,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事物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多少周期、多少族?

2.不同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依据什么?

3.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族序数与什么有关?

4.罗马数字Ⅰ、Ⅱ、Ⅲ等表示什么意思?A、B分别表示什么?

5.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共2种元素

短周期 2周期,共8种元素

3周期,共8种元素

周期 (七个横行) 4周期,共18种元素

长周期 5周期,共18种元素

6周期,共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7周期,目前已发现26种元素

二、原子结构

质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

同位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原子核

中子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