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基本手法

合集下载

按摩的简单手法

按摩的简单手法

按摩的简单手法
按摩是一种通过手工技巧作用于人体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减轻疼痛和提高身心健康的保健方法。

以下是一些基本且简单的按摩手法:
1. 揉捏(Kneading)- 适合于处理肌肉紧张和僵硬。

将手指和拇指放在肌肉上,然后做旋转运动,仿佛正在揉面团。

2. 抚摸(Stroking/Effleurage)- 这是最基础的按摩手法,动作平稳而有节奏,用手掌从身体的一端轻柔地滑向另一端。

这种手法有助于放松整个身体。

3. 拍打(Tapping/Percussion)- 用手指、手掌或者小拳头轻轻拍打肌肤,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并提供一种舒适的震动感觉。

4. 揉动(Rolling)- 利用手掌根部或小臂滚动施压,适用于背部和大腿等面积较大的区域。

5. 点压(Point pressure or Shiatsu)- 在特定的穴
位上施加压力,可以帮助缓解特定部位的不适。

6. 挤压(Squeezing)-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抓住肌肉,然后轻轻挤压,适合处理局部的肌肉紧绷。

7. 擦法(Friction)- 类似于搓揉,用手指或手掌在肌肉上进行来回摩擦,可有效缓解肌肉酸痛。

8. 转动(Circular movements)- 用手指尖或手掌做圆周运动,对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

9. 抖动(Shaking)- 轻轻握住肢体后快速振动,有助于放松肌肉和消除疲劳。

请注意,虽然这些手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实施前应确保了解被按摩者是否存在任何医疗状况或禁忌症,必要时应咨询专业的按摩治疗师。

如果你是在家里给自己或亲友按摩,应该先试探性地应用,根据反馈调整力度和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1、揉捏:包括浅揉和深揉,是指用手掌掌心和手指,先用柔和
力量轻柔揉捏穴位,打开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然后
根据需要加大力度,把柔和的力量加强为稳定的混合力,进行再次揉
捏以达到放松组织的作用。

2、推按:推按是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有持续推按和节奏推按。

推按时,要使手部的力道由浅至重,最后达到酸痛感,以达到放松紧
张的组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3、顺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和食指用轻柔或变换施压力度在
柔软或肌紧下表面依次顺着穴位行进,达到舒缓组织松弛,加深穴位
敏感,缓和肌肉抵抗强度,消除精神紧张与焦虑,改善关节刚度及附
属症状的作用。

4、拍捶:拍捶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的
拍敲下压的力度,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逐渐放松,使到处不安的放松,从而缓解疼痛、增强细胞再生力,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
整个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感受。

面部按摩基本手法

面部按摩基本手法

面部按摩基本手法
面部按摩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方法,基本手法包括:
1. 用双手轻轻地托住脸部,从下巴开始,沿着脸部轮廓向耳垂方向按摩。

2. 从鼻翼两侧开始,以画圈的方式向外按摩至耳垂。

3. 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眉心,向两侧轻轻拉伸。

4. 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着下眼睑轻轻按摩,直至太阳穴。

5.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颧骨,向两侧轻轻拉伸。

6.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下巴,向上轻轻拉伸。

这些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面部肌肉,有助于减少皱纹、改善肤色、缓解疲劳等。

在进行面部按摩时,应该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同时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按摩霜或按摩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面部按摩的基本手法

面部按摩的基本手法

《面部按摩的基本手法》1.舒缓额头:嘿,姐妹们!咱们先从额头开始哈。

用你的双手手指,轻轻放在额头中间,然后慢慢向两边滑动,就像在给额头做一个温柔的抚摸。

想象一下,你的额头就像一块紧绷的画布,你要用这温柔的动作把它慢慢舒展开来。

我有次加班累得头疼,回家后就用这个手法按摩了一会儿额头,哇,那种紧绷的感觉慢慢就消失了,真的超舒服!就像给额头做了一场放松的瑜伽。

2.按摩眼周:接下来是眼周啦!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围绕着眼睛,从内眼角开始,沿着眼眶轻轻打圈按摩。

这就好比是在给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做清洁和保养哦。

你想想,眼睛每天那么辛苦地看东西,我们得好好照顾它呀。

我闺蜜经常熬夜,眼睛容易疲劳,我教她这个方法后,她每天坚持按摩,说感觉眼睛都没那么累了,看东西都更清楚了呢。

就像给眼睛做了一个小小的 SPA,让它重新焕发光彩。

3.提拉脸颊:然后是脸颊哦!把双手的手指放在脸颊两侧,轻轻向上提拉,就像要把苹果肌往上推一样,让脸颊更紧致有弹性。

这感觉就像是在给脸颊做一个小小的提升运动。

我妈妈年纪大了,脸颊皮肤有点松弛,她坚持用这个手法按摩一段时间后,感觉脸颊都变得更饱满了呢。

就像给脸颊注入了一股活力,让它重新变得年轻有光彩。

4.揉捏鼻梁:鼻梁也不能忽略哦!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鼻梁,从上往下轻轻揉捏。

这就像是在给鼻梁做一个小小的塑形按摩,让它更挺拔。

我有个朋友觉得自己鼻梁不够高,就经常用这个方法按摩,虽然鼻梁高度可能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鼻梁周围的血液循环好了,看起来更有精神了呢。

就像给鼻梁点亮了一盏小灯,让它更加引人注目。

5.按摩唇部周围:唇部周围也很重要哦!用手指围绕着嘴唇,轻轻打圈按摩,从嘴角开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都要按到哦。

这就像是在给嘴唇画一个温柔的保护圈。

我冬天嘴唇容易干裂,每次涂唇膏前我都会先按摩一下唇部周围,感觉唇膏吸收都更好了,嘴唇也更滋润了。

就像给嘴唇穿上了一件温暖的外套,让它不再害怕干燥的天气。

6.提拉下巴:下巴也来啦!用双手的手掌放在下巴两侧,轻轻向上提拉,就像要把下巴的线条变得更清晰一样。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是一种通过手部按压、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达到改善身体结构、消除疲劳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健康理疗方法。

它能够舒缓紧张的神经,缓解肌肉的酸痛,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以及增强免疫力等。

而按摩中的基本手法,是按摩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按摩的基本手法。

1. 揉捏法:揉捏法是通过手掌或指尖等,用一定的压力在肌肉表面交替揉捏,来促进肌肉的松弛和舒展,增强肌肉弹性,以及清理淤滞经络的手法。

在按摩中,揉捏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分为轻柔揉捏和深层揉捏两种。

轻柔揉捏主要是为了放松肌肉,而深层揉捏则主要是为了疏通经络和深层肌肉组织。

2. 推拿法:推拿法是指按摩师通过指腹、掌心、肘部等进行节律性按摩,形成点、线、面的刺激,来刺激全身经脉,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一种手法。

推拿法的重点是通过按摩操作加强经络通道疏通及组织的弹性,刺激经络系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

3. 按摩敲打法:按摩敲打法是以手沿身体表面,在不同力度下进行快速的敲击和振动,以促进经络畅通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手法。

按摩敲打虽然是在身上强力地敲打,但它可以使肌肉放松,骨骼更加灵活,从而增强肌肉的张力。

且通过调节心肺功能,能够舒缓神经和减轻疼痛,是一种全身放松的方式。

4. 摩擦法:摩擦法是以手掌或指尖等,在一定的力度下在身体表面上做摩擦,来疏通经络,增强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的手法。

操作时,可以使用深力或浅力不同的手势进行,既能够放松肌肉,又能增强肌肉组织弹性,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状态的效果。

综上所述,按摩的基本手法是揉捏法,推拿法,按摩敲打法和摩擦法,这些手法可以为身体提供放松和愉悦的感受,也能够缓解疼痛和改善身体机能。

但是,使用这些手法要注意力度、频率和位置的合理,以避免损伤身体。

在进行按摩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按摩师,选择最合适的按摩方式和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作用:使皮肤肌肉松驰,血流通畅,促进组织代谢,消除肌肉酸胀,疲劳,提高皮温 ,肌群的工作能力。
应用:初学者较难熟练掌握。因此,平时应加强训练。
6 摩擦
手法:手掌自然伸开,五指伸直并拢。全掌紧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形或回旋形的摩 擦,也有用拇指指腹作的。
作用:对组织是一种强有力的良性刺激。能兴奋肌纤维和神经,摩磨擦后,局部产生 大量的热。能提高局部温度,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调整血液重新分配和改善组 织营养等。
作用:能使肌肉受到较大振动,有兴奋肌纤维、神经的作用,消除因伤而引起的瘀血 凝滞,促使血液循环畅通,消除疲劳、酸胀和神经麻木。
应用:在腰部、臀部、腿部等肌肉肥厚的区域,用空拳盖击、竖击或掌侧击;胸背部 用拍击;头部用指尖叩击。
13 按压
手法:用掌根或掌心紧紧地贴在肌肤上,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用单手或双手重迭 操作。
作用:松弛肢体肌肉骨节,加宽椎间隙,有利椎间盘突出物的还纳和解脱小关节突移 错,缓解伤后所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应用:多用于四肢关节,常与摇晃法联合应用,以取得协同的效果。
10 提弹
手法:根据部位的不同需要,用拇、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肌肉或肌腱提 起,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一弹(似提弹弓弦)。
应用:用于消除腹部胀满,腰部疼痛,亦适用于消除四肢肌肉疼痛和瘀血肿胀等症。
8 摇晃
手法:一手握着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着关节远端肢体,作回旋转动或屈伸运动。 主要关节的摇晃手法,分述如下: 手指及指关节: 一手握着患肢手掌,另一手捏着患指指尖,作屈伸和回旋运动。 腕关节: 一手握患肢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捏着患手四个指头,作旋转摇晃。 肘关节: 一手握着患肢的腕部,另一手托着肘关节后部,然后使前臂旋后,同时屈 肘,待屈至一定程度(以病人不痛为限)后,再伸肘。 肩关节: 一手握患肢肘部,使手臂伸直,另一手按着近侧肩头以固定,作肩臂的环 绕旋转运动 颈部: 一手扶按病人枕后部,另一手扶托下颌部,轻轻地作左右旋转,或作前俯后 仰的屈伸运动,待肌肉放松适应后,突然用力向患侧扳动(但用力不能过大),然后 再按照前法向对侧扳动一次。此法常与正骨手法中的端法配合应用。 髋关节: 一手握踝关节上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上部,膝关节始终保持屈成锐角, 作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运动,使髋关节旋转。 膝关节: 一手握小腿下部,另一手支持着膝关节,作向内或向外的摇晃、屈伸运动 踝关节: 一手握小腿下部,一手握足作旋转运动。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一)呼吸按腹法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

双手置于腹部两侧,上身微微后倾约30度,用鼻子缓缓吸入新鲜空气,并意念引导至丹田。

双手轻轻按压腹部约5秒后,缓慢弯腰至约90度,同时双手扶膝,用口呼出浊气,呈圆形呼气。

重复此动作5至10次。

注意思想集中,动作协调。

(二)捻摩头面法双手拇指轻轻捻揉面部两侧及太阳穴,先顺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方向旋转,各捻10至20次。

接着,用双掌摩擦头面部,如同干洗头发一般,重复10至20次。

最后,重点摩擦鼻部周围,直至发热。

手法需轻柔,避免过重。

(三)揉颈拍肩法双掌上下前后揉动颈部约两分钟,然后双肘弯曲,双掌交替拍打双肩部,各拍20次。

手法应先轻后重,以促进血液循环。

(四)拿揉擦臂法先用右手拿揉左手臂,再用左手拿揉右手臂,从上到下各5次。

然后,用掌擦法从肩至手进行摩擦,先左后右,各做5至10次。

最后,双手握拳,双臂做旋转和屈伸活动。

(五)搓胸摩腹法双掌紧贴胸胁两侧,做前后上下往返搓动,快速有力,双手动作协调,直至搓热。

接着,用双掌重叠摩动脐腹部,直至透热。

注意顺时针方向摩动。

(六)揉腰捶击法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凸起部紧贴两侧腰眼做旋转揉动,直至出现酸胀发热感。

然后,用双拳虎口平面部捶击腰部,左右各10次。

用力均匀,交替进行。

(七)摩擦腰臀法双掌分别置于腰部两侧,用摩法从腰至臀进行摩擦,重复10次。

接着,用双掌自腰擦至臀部,再重复10次。

动作协调,频率由慢至快。

(八)拿揉擦腿法用双手先拿揉左腿,再拿揉右腿,从髋至踝部各5次。

然后,用双掌擦法从腿上部至下部进行摩擦,先左后右,各做5至10次。

最后,双腿分别做旋转和屈伸活动。

(九)掌摩擦足法取坐位,放松腿部肌肉。

先屈左膝关节,内收小腿,足心向上。

用右手掌摩擦左足心,直至透热后改用掌擦法从足心至足趾擦10至30次。

然后,按同样方法施于右足心部。

(十)呼吸托天法站立,双脚与肩同宽。

双手手指相交叉,掌心向上置于丹田穴下方。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1、梳拂:以双手指按拂的方式轻轻梳理被摩擦的部位,能使血液和淋巴运行顺畅,减少组织的局部滞液。

2、推拿:以双掌掌心相对应,做上下推拿,左右椎拿,正面背面斜推拿等基本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痉挛,缓解疼痛。

3、揉搓:左右手同时环揉或交叉搓揉着揉搓被摩擦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调理身体健康。

4、搓褶:将被摩擦的部位由两侧往当中挤压,然后左右手相反地搓褶,可宣泻血淤,缓解滞涩。

5、捏拿:以双指给指与拇指交替给捏,使被摩擦处下凹隆起,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上消化吸收。

6、拨拉:以双指按压拨拉方向相反的方法,动作灵活轻敏连续,能有效拆结,降低紧张。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包括叩齿法、闭口调息法、咽津法、搓面法、梳发、运目法、凝耳法、提气法、摩腹法、足心按摩法等。

这些按摩手法在中医中非常常见,有助于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不同的按摩手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治疗,例如:
1.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2.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
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
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微发热为度。

可以使面色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5.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
50-100次。

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6.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
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

可以清肝明目。

7.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

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8.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每日可做5-7次。

有利于气的运行。

9.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
右。

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10.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强腰固肾的作用。

身体各部位按摩手法

身体各部位按摩手法

腿部的按摩手法1)按揉臀部俯卧位或站立位,一腿支重一腿虚步,使虚步侧臀肌放松,用拳背侧按揉支重侧臀肌1分钟。

再用并拢的四指推揉1分钟,可防治臀肌损伤等症2)拿捏大腿坐位,脚尖踮起,大腿后部肌肉松弛,用同侧手大把拿捏,自下而上反复3〜5遍。

可解除大腿疲劳和防治腿痛。

3)推拨股内收肌大腿稍外展,小腿内收。

用同侧手并拢的四指(以中指为主)对侧手辅助,推拨股内收肌,由上到下,以大腿根部为重点。

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4)叩击大腿双手虚拳,坐位,依次叩击大腿,从轻到重1〜2分钟,有疏经活血的作用。

5)抱揉膝关节将膝搭于另一大腿上,或坐位xx,用双手掌抱揉1〜2分钟。

可防治膝痛。

6)按摩腘肌坐位,用双手或单手并拢的四指反复按摩腘肌。

此手法对于防治膝和小腿疼痛、抽搐,恢复小腿部的疲劳都有重要意义。

7)拿捏小腿坐位或卧位,一手扶膝,一手拿捏小腿后方的腓肠肌,自上而下,从轻到重拿捏1〜2分钟。

可恢复小腿疲劳。

8)叩击胫前肌虚拳叩击小腿前侧的胫前肌1〜2分钟。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9)踩摩小腿仰卧床上,一侧腿XX100度左右,小腿贴靠床面,用对侧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踩摩小腿1〜2分钟。

腹部的按摩手仰卧位双腿屈曲。

1)直推胸腹从膻中穴到耻骨联合,用右手掌反复推摩1〜2分钟,逐渐加重手法。

有开胸顺气、消食散结的作用。

2)x x上腹用xx,主要以掌根着力从xxxx。

如以推为主,贝S起到帮助胃内容物排空的作用;如以xx根轻推至右,又以左手四指从右至左摩动,为平补平泻。

有增加胃的消化功能,促进胆汁和胰液进入小肠的作用。

医学I教育网搜集整理前者又叫推胃”或胃部按摩”有时需要取右侧卧位,用力缓慢推挤胃部,这适用于有轻度胃幽门梗阻的病人。

按摩时间一般为1~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调节时间的长短。

3)揉小肠用左手并拢的四指端或用掌根按住脐部,按照顺时针方向揉动1〜2分钟,再换右手以同样姿势按逆时针方向揉动1〜2分钟。

促进肠蠕动,助消化。

4)合推侧腹用两掌根着力,从腹部侧后方,向气海推挤 1 ~2分钟,使肠管尤其是盆腔内器官(包括直肠、己状结肠、膀胱、xx及附件等)受到挤摩,有助于防治这些器官的疾病。

按摩手法教程

按摩手法教程

按摩手法教程
按摩是一种传统疗法,通过适当的手法和技巧,对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压和推拿,达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按摩手法教程。

1. 揉捏法:选定一个穴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拿,以温和的力度向上、向下或左右摩擦,频率以60-80次/分钟为宜。


法可疏通经络,消除疲劳。

2. 按压法:将手指或手掌放在穴位上,用适度的力量向下按压,保持一段时间后松开,重复数次。

此法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3. 推拿法:用手指或手掌在肌肉上按压,并配合适当的推拉动作,以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此法适用于肌肉疲劳、僵硬等问题。

4. 轻拍法:用手掌的冲击力量拍打在肌肉表面,从轻微到适度力度,适用于肌肉疲劳和淋巴排毒。

5. 揉转法:用双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捻,有助于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通。

6. 按揉法:用手指在穴位上做往返按压,配合适当的旋转动作,可刺激穴位,增加气血循环。

7. 穴位按压法:找到相应的穴位,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以
舒缓和缓解一些疼痛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按摩手法教程,按摩时需要注意手法轻柔温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伤害。

同时,按摩前应先将双手搓热,以增加手部的温度,有助于刺激穴位和放松肌肉。

按摩的频率和时间也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来决定。

如果身体有不适或有特殊情况,应先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五 搓法
▪ 用手掌等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搓动的一种 手法;称之为搓法;
▪ 操作及要领
▪ 1 夹搓 用双手掌面夹住上肢或下肢进行 搓动;同时上下移动;
▪ 2 滚搓 被搓的上肢或下肢置于床面上;用 手掌或足掌搓滚肢体;
▪ 3 搓擦 双手在胸胁部进行搓擦操作;
▪ 操作时动作要协调 连贯;搓的速度应快;上 下移动的速度宜慢;
▪ 操作及要领 ▪ 术者体态自然 舒展;用肢体某部位在所施部
位上作环旋揉动;有时亦可作上下或左右揉 动; ▪ 拇指揉用拇指指面或指端着力; ▪ 中指揉用中指指面着力; ▪ 食中指揉用食中指指面着力; ▪ 食中环三指揉用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 ▪ 全掌揉用全掌着力; ▪ 掌根揉用掌根着力;
▪ 大鱼际揉用大鱼际为着力部; ▪ 小鱼际揉用小鱼际为着力部; ▪ 握拳指间关节揉用食中环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背
指;着力于螺纹面:即本
法产生的力应从掌而发;
通过手指;传达至螺纹面
并作用于患者体表;如此
使力含而不露;
▪ 临床应用
▪ 一指禅推法的特点是接触面积小 深透性好 刺激柔和 应用广泛; 临床主要用于全身各 经络 穴位及各种线状与点状部位; 在治疗 内 外 妇 儿 骨伤 五官等各科常见病证中均 可用到此手法;根据治疗部位和治疗病证的 不同可发挥其平衡阴阳 调和营卫 疏通经络 舒筋活血 通调脏腑 消积导滞等广泛的治疗 作用;
▪ 操作及要领
抹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但推法是单方向移 动而抹法则可根据不同治疗部位作单向或 任意往返移动; 抹法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动 作要缓和;防止推破皮肤;使手法轻而不浮; 重而不滞;
移动形式有三种;一种是:着力面在所施部 位上作来回小幅度抹动;边抹动边沿所施部 位体表形态移动;二种是:在所施部位上 进行往返推抹 抹运操作;三种是:在所施 部位上单方向拉抹;

按摩的8种手法

按摩的8种手法

按摩的8种手法
按摩的8种手法包括:
1. 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腰背、腹部。

2. 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面部。

3. 指推法:用指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用于肌腱部。

4. 拇指分推法:以两手拇指的桡侧置于前额,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

5. 推时手指在前,掌根在后。

速度均匀。

6. 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动作要连续,速度均匀且快,往返距离尽量拉长。

7. 掌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8. 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上肢、颈肩部。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手法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舒缓压力等。

本文将介绍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压、拍打和摇晃等。

一、揉捏揉捏是按摩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它通过双手的揉动和压力施加,使肌肉得到放松和活络。

揉捏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身体部位,如背部、腿部和腰部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双手握住被按摩部位的肌肉,然后以适度的力量和速度进行揉动,直至感觉肌肉放松为止。

二、推拿推拿是按摩中的一种推按手法,通过手的推动和施加不同的力度,来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推拿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脚底、头部和背部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手掌或手指在被按摩部位上进行推动,以适度的力量和速度进行推按,直至感觉到有酸胀感或痛感。

三、按压按压是按摩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通过对特定的穴位施加压力,刺激身体的神经和血液循环,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按压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穴位,如太阳穴、合谷穴和涌泉穴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拇指或其他手指对穴位进行持续的按压,每个穴位按压约10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四、拍打拍打是按摩中的一种刺激手法,通过对身体部位的拍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身体的活力和免疫力。

拍打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肩部、臀部和大腿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手掌或拳头轻轻拍打被按摩部位,力度适中,频率均匀,不宜过重或过轻。

五、摇晃摇晃是按摩中的一种放松手法,通过对身体的轻轻晃动,可以舒缓肌肉和神经的紧张,促进身心的放松和休息。

摇晃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臂、腿部和脖子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双手轻轻抓住被按摩部位,然后进行轻微的晃动,力度适中,频率均匀,不宜过快或过慢。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是按摩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技巧,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手法,可以达到促进健康、舒缓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根据被按摩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避免过度刺激或不足刺激的情况发生。

常用的13种按摩手法

常用的13种按摩手法

常用的13种按摩手法
按摩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提高身体机能。

以下是常用的13种按摩手法:
1.推拿按摩:通过手掌和指尖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

2.点按按摩:针对特定穴位进行按压,可以舒缓身体疼痛和疲劳。

3.拨罐按摩:通过对皮肤的吸真,促进经络气血的流动,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4.刮痧按摩:用类似勺子的工具在皮肤表面刮动,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回流,可以消除淤血和水肿。

5.足底按摩:在足底的特定穴位进行按压,可以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调理身体各部位。

6.全身推拿:涉及到全身的按压、摩擦、振动等手法,可舒缓身体僵硬和疲劳。

7.经络按摩:针对身体经脉进行按压和搓揉,可以调整和平衡身体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

8.头部按摩:针对头部神经和肌肉进行按摩,可以改善头痛、失眠等问题。

9.颈部按摩:针对颈椎肌肉松弛和扭伤进行按摩,缓解颈椎酸痛问题。

10.背部按摩:涉及到背部肌肉群的按压和推拿,可以消除背部疼痛和肌肉僵硬。

11.手臂按摩:针对手臂肌肉进行按摩,可以缓解手部关节疼痛和手臂乏力问题。

12.腿部按摩:涉及到腿部肌肉群的按压和推拿,可以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13.腹部按摩:针对腹部肌肉和内脏进行按压和搓揉,可以促进消化和调整身体内脏机能。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

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

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

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3)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

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

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

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

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

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图7)。

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的基本手法已校正目录一疋义。

二分类:1 摆动类手法: 2. 摩擦类手法: 3.振动类手法:4.挤压类手法:5. 叩击类手法:6.运动关节类手法: 三按摩手法的基本要求: 四基本手法;(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 2揉法:# 3(滚)法#(J磨擦类手法:一1推法:# 2摩法:# 3擦法:# 4抹法:#5搓法:# 6扫散法: 7梳法:(三)振动类手法:1抖法:# 2振法:#3颤法:(四)挤压类手法:1按法:# 2点法#3压法4拿法:#5捏法:# 6掐法7拨法:# 8捋法:捻法:#9握法:10挪法:11(五)叩击类手法:1 叩法:# 2拍法:# 3击法# 4啄法#(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 2屈伸法:# 3扳法4拔抻法#注:# :为保健按摩师六类二十四种手法按摩的基本手法定义;用手或肢体的一定部位,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以力的形式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称为推拿(按摩)手法。

基本手法是最常用的单式手法,是独立存在的单一动作的手法。

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其它手法结合使用。

一根据手法的形态和运动规律将其分为六大类:1.摆动类手法:以前臂的摆动带动指,掌,腕作协调的连续摆动的手法。

称摆动类手法。

2.摩擦类手法:以指,掌,拳等,贴附于体表,与肌肤表面做平面的直线或环旋移动的手法。

称摩擦类手法。

3.振动类手法: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的轻重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的手法,称振动类手法。

4.挤压类手法:以指、掌、肢体的其他部位挤压或对称性的挤压体表的手法,称为挤压类手法。

5.叩击类手法:以手及器械有节奏的叩打体表的手法,称为叩击类手法。

6.运动关节类手法:对肢体关节进行被动活动的手法,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

二按摩手法的基本要求:1持久:按照手法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走样,以保持技术动作和力度的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

具体手法操作时应保持一定的时间。

使手法刺激积累到一定程度,起到调正脏腑功能,祛病健身的作用。

2有力:手法必需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有力一是直接作用于肌肤的力,一是维持手法需要的力。

有力并不是指力量大,而是一种技巧力。

根据受术对象,施术部位,手法性质,病症虚实及体质的不同。

施以恰当的技巧力,以取得良好的按摩效果,又避免了不良反应,这种手法力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

3均匀:手法操作时,动作幅度,手法速度,力度大小都要保持均匀。

幅度不可忽大忽小,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力度不可时大时小,保持手法的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使手法操作即平稳而又有节奏性。

4柔和:手法要求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劲,变换手法要自然。

5深透;是指受术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按摩效果。

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深达筋脉,肌肉,骨骼,甚至脏腑。

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这几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持续手法使肌肉张力和组织的粘滞性降低。

使手法的功力渗透到组织的深部。

均匀协调的操作,使手法更柔和。

力量和手法技巧的结合,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手法运用时,力量是基础,手法是关键,两者兼而有之,缺一不可。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需勤学苦练,使按摩手法由不会---会---熟练---用巧力---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做到“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才能取得良好的按摩效果。

三基本手法;(一)摆动类手法;定义:以前臂的摆动带动指,掌,腕作协调的连续摆动的手法称摆动类手法。

1 一指禅推法:#定义;以拇指的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腕关节,以肘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的手法。

称一指禅推法。

手法操作: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以拇指的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腕关节,以肘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摆动,掌指关节或指关节的屈伸活动,腕摆动时尺侧低于桡侧,使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领:(贯穿一个松字)1)沉肩:肩部要放松,不要耸肩用力。

2)垂肘:上肢肌肉放松,肘自然下垂,略低于腕,尺侧略低于桡侧。

3)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保持90度并放松,使拇指处于垂直位,便于腕关节左右摆动。

4)掌虚:手握空拳,四指不着掌面,拇指垂直,食指中节低住拇指面或拇指间关节,全掌除拇指用力外,其于部位都要放松。

5)指实:拇指自然着力,使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实吸定于施术部位,不要离开或摩擦。

6)紧推:前臂的摆动和拇指的屈伸活动要有规律,频率较快,120-160次/分钟。

7)慢移:移动时应随前臂的摆动,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动作要灵活,自如。

8)压力:压力要均匀,自然用力,不可用暴力或蛮劲。

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功力集中,深透力强,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尤以经络穴位为佳。

即所谓寻经络,推穴道。

作用:舒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行气活血。

头面部:开窍醒神,镇静明目。

胸腹部:宽中理气,健脾和胃,调节二便。

颈项背腰骶部:调节脏腑,阴阳功能。

四肢: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滑利关节。

主治: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以及关节酸痛等疾病。

2缠法:定义:较高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即称为缠法。

操作:术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盖住拳眼,以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悬腕,以肘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拇指掌指关节作频率较高的轻微的屈伸运动。

使功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领:频率较快,约200--250次/分钟以上。

此法仅以拇指端着力。

腕关节摆动幅度和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幅度均较小,快而不乱,轻而不浮。

作用:活血祛瘀,生肌托毒。

3揉法:#定义:术者以指,全掌,掌根或鱼际吸定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环转活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称揉法。

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臂揉法手法操作;1)指揉法:以指腹吸定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着力进行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的手法,称指揉法。

分为:(1)拇指揉法:以拇指腹吸定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着力进行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

拇指揉法面积小而集中。

(2)二指揉法:以食,中指进行揉法。

(3)中指揉法:术者中指伸直,食指搭于中指指间关节的背面,以肘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中指腹进行环转揉动,或中指伸直。

拇,食指置于中指远节指骨的掌面和背面,以中指端进行揉法。

如手指屈曲,以中指端进行揉法,称勾揉法。

(4)三指揉法:以食,中,无名指进行揉法(5)屈指揉法:拇指或食指屈曲,以屈曲的指关节的背面进行环转揉动,着力点小,而集中。

2)掌揉法:以手掌吸定在施术部位,腕关节放松,以肘为支点,前臂旋转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全掌进行环转揉动的手法,称掌揉法。

分为:(1)全掌揉法:全掌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的方法,称掌揉法。

常用于腹部。

(2)鱼际揉法:以大鱼际或小鱼际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的方法,称鱼际揉法。

常用于头,面,肩,背部。

(3)掌根揉法:掌根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的方法,称掌根揉法。

常用于臀部。

(4)拳顶揉法:手握拳,以拳顶即近节指骨的背面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的方法,称拳顶揉法。

常用于肌肉丰满发达的部位。

3)前臂揉法:以前臂尺侧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的方法,称前臂揉法。

常用于背,臀部。

要领:1指,掌,臂要吸定在施术部位,不能与皮肤产生磨擦2手法要轻揉和缓,用力由轻到种再到轻,以顺时针为主。

要有节律。

速度均匀,120-160次/分钟。

移动要缓慢。

作用:调和气血,疏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理气松肌,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积导滞,软化瘢痕。

4 (滚)法#定义:是以第五掌指关节着力于施术部位,以前臂的摆动,带动腕关节作屈伸和旋转,使力作用于施术部位的方法称(滚)法。

手法施术方法不同分为1)指间关节(滚)法:以指间关节为着力点,进行滚动的手法,称指间关节(滚)法。

术者手握空拳,以2—5指指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及前臂的轻微旋转,使拳面于施术部位进行连续往返滚动的手法,(1)手指要着实于皮肤,不可产生磨擦。

(2)腕关节放松,手法要灵活,摆动幅度在90度之内。

(3)压力,速度,频率要均匀。

频率在120—160次。

此法多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部(1)头部应用:舒筋活血,镇静安神。

(2)颈项部: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滑利关节。

2)掌指关节(滚)法:此手法具有压力大,刺激强的特点。

多用于肌肉丰满的部位术者手握空拳,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背着力于施术部位,沉肩,松腕,以肩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使掌指关节在施术部位往返滚动的操作方法(1)腕关节放松,手法要灵活,腕关节屈伸幅度在90度之内(2)频率在120 —160次。

(3)术时第五掌指关节不可下压,不可使用蛮劲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滑利关节。

3)前臂(滚)法:术者屈肘关节,以前臂尺侧(或小鱼际尺侧及第五掌骨)吸定于施术部位,沉肩,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的旋转,使前臂(或小鱼际尺侧及第五掌骨)在施术部位上作来回往返滚动。

(1)动作要灵活,连贯而有节奏。

用力要均匀而持久。

(2)肘关节屈曲呈90度。

(3)频率保持在120—160次。

(4)术时不宜有向前推,向后拖的现象,避免与皮肤产生摩擦(行气活血,梳理肌筋,缓解疼痛,通利关节4)(滚)法:手法操作:手指自然屈曲,以第五掌指关节背部吸定于施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屈伸(3—5指掌关节背侧为轴)和前臂旋转(以手掌背尺侧为轴)相结合,以手背部的三角区(上述两轴相交的掌背部的三角区域)在施术部位作持续不断的往返滚动。

(1)肩前屈,臂放松,肘与胸壁间相隔一拳距离。

过远过近都不利于手法操作。

(2)肘关节屈曲130—150度。

(角度过大不利于前臂旋转。

过小不利于腕关节的屈伸。

)(3)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度)。

使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120度。

(4)第五掌指关节背侧要吸定,小鱼际及腕背部要吸附于施术部位。

手法不可拖动,辗转或跳跃。

(5)压力(来源于肘关节的屈伸和体前倾),频率(120 —160 次/每分钟)及摆动幅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忽轻忽重,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活血祛淤,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缓解痉挛,消除肌肉疲劳,增加肌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