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文化资源.

合集下载

赞扬万载的古诗词

赞扬万载的古诗词

赞扬万载的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瑰宝,而万载的古诗词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万载,这座位于江西省的历史名城,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较高的文化底蕴,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创作的古诗词至今仍让人流连忘返。

首先,万载的古诗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座城市的山川河流、风俗民情都成为了古诗词的绝佳题材。

诸如醉翁亭记、庐山谣、万载小调等作品,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风景和人情味儿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万载的风貌,更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其次,万载的古诗词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万载古人熟读经书、崇尚礼仪,这种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

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温润,道家的悠然自得,佛家的超脱凡尘。

这些古诗词不仅是对万载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再次,万载的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是一种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而万载的古诗词更是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展现了独特之处。

从词句的选用、结构的布局,到意境的塑造,万载的古诗词都展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

不仅如此,这些古诗词还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令人赏心悦目。

总之,万载的古诗词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这些古诗词既是对万载历史人文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赞扬万载的古诗词,就是赞扬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得到更多的传承与发扬,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

介绍万载古城的作文450字

介绍万载古城的作文450字

介绍万载古城的作文450字白云苍驹,留下一幢幢祠堂,装着一段段传奇往事,这是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万载古城”。

这座“城”,如同这块迎宾石给我的感觉,古朴、沉稳、源远流长......“万载古城”是江西为数不多的赣派遗风建筑群,至今遗存丰富,保留着明清古祠堂27座、民居、书院等历史建筑6栋,在全国县城中能如此完整保留众多古祠堂建筑的实属罕见。

“往事虽如烟,一眼望千年”,历史的印记深深烙印在了“万载古城”的三大公祠展馆——闻礼公祠——万载古城历史文化馆、绿阴公祠——中国宗祠文化展示馆、易氏大祠——国学研习与科举文化馆,这三大展馆就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第一站:闻礼公祠——万载古城历史文化馆。

万载历史缩影汇聚于此,这便是“闻礼公祠”,就像一杯万载独有的浓茶,慢慢的泡、细细的品。

万载山水长、家国同构、田下盛景、古城新颜这是“文礼公祠”展示的四大主题,彰显着万载以及万载古城的历史沿革,仿佛“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开口傩、得胜鼓、花炮制作、夏布织造......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属于万载的文化瑰宝,也是万载的人文传承,每一个传承都代表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直到如今许多传承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夏布”——是万载文化传承的闪耀明珠,夏布又名扁纱、生布、鸡鸣布,为万载的传统产品.素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远销海外,现已成为久负盛名的中国特产。

第二站:绿阴公祠--中国宗祠文化展示馆。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哲学,“万载古城”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异姓祠堂群,每一个祠堂不但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更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地。

“绿阴公祠“包含了“祠堂与宗族”、“祠堂与信仰”、“祠堂与度”、“祠堂与祭祀”四个方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家族“三观”。

说到“平天下”,“绿阴公祠“也是“血彩辉煌·上高会战”主题展区,想起我前些日子看过的一部热播电影《八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万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万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万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万载古镇:历史悠久的古镇,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2.黄埠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大片原始森林和濒危野生动物,是自然生
态观光的好去处。

3.万载宝塔山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光
和人文历史的景点。

4.花桥革命纪念馆:记录了当地民族英雄宋永毅和黄家湾村革命历史
的博物馆。

5.万载茶文化园:了解茶文化和饮茶风俗的好去处,还可以品尝到正
宗的万载茶。

6.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色,并且是万载最
大的自然保护区。

7.罗布峰景区:是万载的一处高山景区,可以观赏到峰峦叠嶂的美景。

8.万载县博物馆:展示了万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处值得一游的博物馆。

9.章江夜市:夜市文化是万载的一大特色,这里有着各种美食和小吃,是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去处。

10.铁石关景区:是中国“关、塞、道”三类景区之一,有着丰富的
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

江西省万载县祠堂研究

江西省万载县祠堂研究

江西省万载县祠堂研究江西省万载县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个古老的县城中,祠堂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江西省万载县祠堂进行研究,探索其建筑风格、功能及其在当地社会中的作用。

万载县祠堂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朴典雅的明清古建筑,也有现代化的新式祠堂。

其中,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黑瓦,建筑风格以“四合院”为主,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而新式祠堂则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建筑材料多用砖石混凝土,外观简洁大方。

祠堂在万载县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祠堂是族群凝聚的象征。

在万载县的许多祠堂中,都有祖先的牌位和祭祀仪式,族人可以通过祭祀祖先来增进亲情、凝聚族群。

其次,祠堂也是宗教信仰的场所。

万载县有许多祠堂供奉着不同的神灵,人们可以在祠堂中祈福、祈求平安。

此外,祠堂还是传承文化的场所,许多祠堂中都有文物和古籍,记录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除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祠堂也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万载县的祠堂建筑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这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当地的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等产业带来了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万载县的祠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古老的祠堂面临着老化和破损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

另一方面,新式祠堂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可能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因此,对于万载县的祠堂研究,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研究者可以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记录下每一个祠堂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创新的建议,如将祠堂与现代的社区活动相结合,为祠堂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万载县的祠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祠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万载县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为保护和传承祠堂文化做出贡献。

万载古城简介

万载古城简介

万载古城简介
万载古城,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座文物古城,是古风苑的所在地。

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作为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之都,万载古城以它
的优美环境、独特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建筑风格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世人
熟知。

万载古城是以它特有的水景环绕而成,繁华点缀山水,小桥流水,让游
客如置身明清古代,如走入千年以前,回味古朴时光。

万载古城是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之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漫步其中,
可感受到昔日的繁华景象,放眼望去千家万户的宫殿楼台,点缀着店铺和街
角的山水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还有一座古刹供游客参拜,万载古城多所佛院名胜,众多的古迹,更是这里的独特之处,打入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古往今来的景色,也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万载古城的历史。

总之,万载古城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城,是集历史悠久、文化古朴、宗教厚重于一体的大型旅游胜地,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游览,体验古朴的文化氛围,也可以体会古建筑的壮观景象。

万载县情

万载县情

万载简介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邻上高、南接袁州、西连浏阳、北毗铜鼓。

县城距南昌昌北机场170公里,离长沙黄花机场178公里,距正在建设的宜春机场25公里,离浙赣铁路宜春站30公里,距“昌金”高速26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

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属丘陵山区县。

是中国绿色名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县、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首批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

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9镇7乡1街道,181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聚集着汉、壮、满、瑶、白、回、苗、蒙等12个民族。

千秋万载文化古邑万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古称阳乐、康乐,三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孙吴黄武年间(222—229年)即开始单独设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自唐至清末,万载进士及第43人,官至七品以上者233人,出现了如南唐宰相宋齐邱、工部侍郎李征古、五代著名文学家徐弦、徐锴兄弟、清代官至礼部吏部右侍郎的辛从益等一大批名人学士。

新中国成立后,又涌现了中国著名心理学家郭一岑、20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之一龙榆生、女作曲家辛沪光、吉尼斯世界微书记录保持者谢水林等一批文化名人。

境内保存有战国时赵相蔺相如遗迹、明代城隍古庙、清代文明古塔及始建于明朝的周家大屋等一大批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

万载开口傩、花炮和夏布制作技艺、得胜鼓等四项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载开口傩被誉为舞蹈史上活化石,于2005年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一举获得了“民间艺术表演奖”(最高奖)、“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唯一)、“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三项大奖。

万载革命播火,将星闪耀。

在1932—1934年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万载这片红色故土上留下珍贵足迹,在“小源”(今仙源乡)驻扎两年之久,留下了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中央红五分校、红旗报社、株木大战等大量旧址、旧居。

万载县旅游概况[管理资料]

万载县旅游概况[管理资料]

万载县旅游概况一、万载概况万载古称阳乐、康乐,辖7镇、9乡及1个街道办事处,有181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3373个村民小组,现有汉、壮、满、瑶、白、回、苗、蒙等12个民族,总人口50万。

康乐街道为县城所在地,城区面积为13平方公里,是全国有名的“花炮之乡”、“百合故里”、“有机农业之乡”。

万载是赣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地处宜春市西部,位于北纬27°59’37″~28°27’48″,东经113°59’13″~114°36’11″之间,与北京同属东八区。

锦江中上游,东邻上高、南接袁州、西连浏阳、北毗铜鼓,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属丘陵山区县。

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719.16平方公里。

万载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降水量1700毫米,无霜期235天,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3万个以上,是个宜人宜居的江南鱼米之乡。

万载区位优势明显,扼湘赣交通要塞,县城距南昌昌北机场170公里,离长沙黄花机场178公里,距正在建设的宜春明月山机场25公里,离浙赣铁路宜春站34公里,距正在建设的杭长高速铁路宜春站28公里。

万载公路网络完善,距东西方向的沪瑞高速公路入口26公里,离南北方向的阿深高速公路入口30公里,到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皆可实现夕发朝至。

境内320国道是一级公路路面,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80%行政村公路已硬化,万载至上栗、万载至芳溪两条二级省道和县乡公路把全县各乡镇连为一体,基本形成了县内半小时经济圈。

万载物产丰饶,全县耕地面积36万亩,人平耕地面积0.75亩,山地面积17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60万立方米,毛竹5400多万根,森林覆盖率65%,有红豆杉、银杏、金钱松等50多个珍稀树种。

全县有大小河流10条,地下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花岗岩、金、铜、铁、钨、铝等,其中石灰石地质贮量达5亿多吨、白云石贮量达2亿多吨,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万载仙源的红色文化600字

万载仙源的红色文化600字

万载仙源的红色文化600字
XX省宜春市万载县是革命老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万载小源曾一度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湘鄂赣边境革命委员会、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x府等省级机关先后驻扎仙源共计近3年。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万载开展过革命活动。

这一时期的革命遗迹非常之多,革命文物非常之丰富。

万载至今保存有革命旧址、旧居等革命文物5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保4处,市县保6处,一般文物点44处(含烈士陵园、纪念塔等纪念设施4处)。

目前,全国、省、市县级的革命文物均已聘请了管理员负责日常的管理保护工作。

在旧址醒目位置设置了保护标志牌和说明牌,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建立有记录档案。

依托旧址,万载县推动仙源红色名村建设。

万载“小源”(今仙源乡)有“小莫斯科”之称,保留完整的革命旧址有20余处,红色资源尤为丰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抓住机遇,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等5处国保旧址改陈布展工程初步完成,并实行免费开放,众多学生、省内外机关干部、群众前往参观,开展“重温历史、再走红军路;吃红薯饭、感悟艰苦斗争岁月”等党史教育活动。

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等5处国保旧址的免费开放,提升了仙源红色文化内涵,有效推动了仙源红色名村的建设,仙源街道也进行了整
体改造,雕塑、景观墙、文化广场等红色公共景观的建设为仙源营造了更为浓厚地红色氛围,再现了当年仙源“小莫斯科”的盛况,参观者络绎不绝。

截至目前,这五处国保旧参观人数达10万人次。

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的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的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的作文啊!大家好啊!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超级厉害的地方——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哇,听起来就好神秘哦!首先,你们知道吗,万载古城在中国江西省,就是一个超级古老的地方。

我听说,这里的古城墙是好几百年前建的,简直比我家的小狗还要老!有一次,我去了万载古城,简直被震撼到了!走进去,哇哦,到处都是古老的建筑,好多房子看起来像是电视里面才会出现的古代皇宫。

我还问了一个大叔,他告诉我这些房子有的都有好几百年历史呢,简直就像古代的时光机一样!哦对了,我还碰到了一个叫小明的朋友,他也在古城里面玩耍。

我们一起去看了那个超级有名的古井,听说是好几百年前的建筑,哇,简直就像一个大水池子一样,可不是我们平常见的水龙头哦!在古城里面,还有好多好多小巷子,有的巷子窄窄的,只够一个人走过去,我和小明还一起玩捉迷藏呢,简直就像在迷宫里冒险一样刺激!不过,我去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些破旧的房子,有的屋顶都快掉下来了,好像需要修修补补才行。

小明告诉我,这些是古城的一部分,叫做“遗迹”,简直就像是古老的时间印记,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历史的宝藏呢!另外,古城里还有好多好多古老的神庙和庙宇,有些是用金碧辉煌的装饰,看起来简直就像是金字塔一样豪华哦!我们还在一个庙里看到了一个超级大的钟,听说是古代的人用来告诉时间的,简直就像是一个大闹钟呢!哦哦,还有,古城里面的人们都好热情啊!他们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古城的故事,还给了我们好多好吃的小吃,简直就像是古代的美食节一样丰富呢!总之,万载古城真是一个充满奇幻冒险的地方啊!我觉得,来这里不仅能看到好多好多的古老建筑,还能学到好多好多关于历史的小知识。

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走一走,保证你们会和我一样,被这个古老城市深深地吸引住!。

万载文宇阁图书馆:点亮乡间的文化灯塔

万载文宇阁图书馆:点亮乡间的文化灯塔

文/邓高正
万载文宇阁图书馆:点亮乡间的文化灯塔 在万载县鹅峰乡,有这样一座“独特”的建筑,4
矗立在乡间的文宇阁书院
谈起初衷,建一个图书馆是袁宇儿时起的梦想。

因此袁宇放弃了
在沿海城市的轻松生活,选择回到万载建设图书馆,希望以此让家乡
的人都爱上阅读,通过知识改变人生。

家乡有了一个综合性的图书馆,带动了当地人参与阅读,
假期也好,可读书、可劳动,可停留半天、也可小住多日;假期也可以
让孩子报名书院的阅读夏令营,让小孩养成爱阅读、勤运动的生活方式。

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知道袁宇办图书馆的村民越来越多,
有人在农技上遇到了困难,就通过来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产
劳动中遇到的困难;也有爱书的读者慕名而来,专程驱车在丰富的馆
藏中寻找喜欢的书籍。

从梦想照进现实,运营乡村书院并不是一件易事。

图书馆的建设
耗尽了袁宇所有的积蓄,甚至让他背上了债务,但是袁宇仍然对文宇
阁书院充满了期许。

他认为,现代的图书阅读学习模式应该是“阅读
分享”“室内+室外”“图书馆+研学+研游”的新模式,袁宇坚定
的会把这个图书馆办下去,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起来,然后朝着把他
打造成为集全民阅读推广和科学普及、研学旅游、夏令营基地、学术袁宇
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
孩子们的阅读天地
琳琅满目的书本(左) 良好的阅读环境(右)
谈起未来,袁宇的奋斗目标是像中国古代最大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一样办图书馆。

袁宇希望文宇阁图书馆也能越办越好,将知识一代代传承下去,“希望全民来分享我的收藏成果,让这
袁宇与孩子们一起开读书会
85
江西画报。

江西省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省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7日,烟火爆竹制作技艺(万载花炮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遗产 编号为Ⅷ-86。
据《万载县志》记载:在清道光年间,万载烟花爆竹已是“通行南北, 商贾络绎”;清光绪年间,“男妇大小均借此以资工作,有大小二种,出 在城内到株潭等处,虽产品单一,但质高价廉,销广东、福建等省。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江西省铅山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之一。
连四纸,又叫“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其名字由 来十分有趣,据说连四纸是由福建邵武连姓兄弟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 而成,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
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后,万载人民逐渐改进绩麻之法,采用纯洁的苎麻纤维织造夏布。 万载夏布有本色、漂白、染色、印花等多种,其纱质细软、边缩平整,编 织均匀,色泽清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唐时被
金星砚制作技艺
金星砚制作技艺,江西省星子县地方传统手工制砚技艺,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之一。
金星砚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在北宋米芾所著《砚史》中,已有星子青 石砚的记载。明代时,金星砚制作一度中衰,至清代中叶又渐中兴。民国 时期,星子县境内有制砚作坊百余家。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江西省景德镇市地方传统瓷业建筑及 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是一种以通过砌窑、修窑、槎窑、抹泥 等步骤最终完成传统瓷窑的技艺。
2006年5月20日,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29。

万载文明塔说明文400字

万载文明塔说明文400字

万载文明塔说明文400字万载文明塔是位于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万载县的一座历史古迹,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木塔。

它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本文将通过介绍该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来详细说明万载文明塔。

历史背景万载文明塔的修建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当时万载县是江西省的文明县,被称为“万载文明天下”。

为了彰显地方的文化底蕴,提高县域声望,县政府决定修建一座塔作为地标。

于是在当地滨水的荷塘边选择了一个适宜的地点,开始了塔的建造。

建筑特点万载文明塔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木塔,高约30米,分为底座、塔身和塔顶三层。

底座呈圆形,由石块砌成,稳固结实。

塔身采用了典型的悬空木结构,主要由木梁、斗栱和榫卯等构件组成,极富工艺美感。

塔顶则是典型的葫芦形状,覆盖着青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美丽。

除了整体的建筑形态外,万载文明塔还融入了众多的雕刻艺术。

塔身上刻有各种精美的浮雕,包括佛像、神兽、花鸟等,形象逼真,雕工精湛。

这些雕刻不仅增添了塔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信仰。

文化意义万载文明塔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它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数百年来,塔经历了战乱、自然灾害等多次考验,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了当地文化的象征。

其次,万载文明塔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

它的悬空木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艺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此外,塔所在的地点也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总结万载文明塔是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万载县的一座历史古迹,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之一。

其建筑特点和悠久历史赋予了它重要的文化意义。

它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通过细致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万载文明塔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无论是从历史、建筑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万载文明塔都是一座不可忽视的文化瑰宝。

浅谈万载民间傩舞的艺术特色

浅谈万载民间傩舞的艺术特色

浅谈万载民间傩舞的艺术特色万载民间傩舞是江西省万载县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万载傩舞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已经有超过500年的历史,被誉为是江西省的民间艺术珍品。

如今,万载县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即舞狮、舞龙、打鼓等各种形式的民间傩舞在全县各地上演,吸引了亿万游客前来观看。

万载民间傩舞以最具代表性的莲花傩最为著名。

莲花傩是由两人合扮,其中一人佩戴一朵莲花,另一人佩戴一个插有小旗的竹篮,手中拿着两根扇骨,土匪面罩头上,其它五官全露,舞蹈内容包含了灵活敏捷、旋转跳跃以及魔幻莲花等元素,舞姿优美流畅,富有动感和舞蹈气息。

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傩舞则是龙舞。

长龙舞是万载地区传统傩舞的精华之一,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是万载县的百舸节,在这天,龙舞队伍扮成各种形状的巨龙,穿行在县城各个地方,请来的鼓乐声、锣声同舞者的呼喊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喜气洋洋,热烈非凡,气势磅礴。

除此之外,万载傩舞还有鼓舞、马灯舞、金钩舞等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鼓舞则以打鼓、击锣、声势浩大的形式展现了傩舞者的热情与激情;马灯舞则以传统马灯打造,展现出纯粹的手工艺术;金钩舞则使用一把俗称为“金钩”的道具,表现出傩舞者的豪放与果敢。

总之,万载民间傩舞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其特色形态独特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舞姿舒展流畅,表演形式各不相同,展现出了江西省民间艺术的精华与特色,以其千姿百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以上介绍的万载民间傩舞形式,仅仅是其中极少部分,万载傩舞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其中很多元素,包括服装、表演技巧、音乐配合等,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地民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在服装方面,傩舞表演者手工制作的服装是傩舞的重要表现形式。

莲花傩的服装通常是青衣、短裤和绑在腰间的莲花,手中则握着扇骨;龙舞队的服装则取材于俗语“身穿金甲,背扛铁马”的说法,舞者身上穿着用黄红绿三种颜色缎料制作的龙袍,露出手脚的地方则套上了鳞状的铁片,整个队伍宛如铁龙威势明显;鼓舞表演者的服装是红衣杏黄肚兜,头戴棕狼类头型,拉着一个木制的板车,板车上放置了一个大型的挂簇,表演者做出各种机灵的姿态来和周围的观众交流。

万载古城建筑风格及特色介绍

万载古城建筑风格及特色介绍

万载古城建筑风格及特色介绍万载古城位于中国江西省万载县,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徽派建筑、客家建筑和江右民居等多种建筑元素。

古城内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体建筑风格以朴素、简约、雅致为特点,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具体风格特点:1. 徽派建筑风格:万载古城内的建筑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多采用青砖灰瓦、马头墙、飞檐翘角等典型徽派元素。

整个建筑的色调以黑白灰为主,显得古朴典雅。

同时,万载古城的徽派建筑风格还融入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2. 客家建筑风格:万载县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因此古城的建筑也受到了客家建筑的影响。

在万载古城内,可以见到一些围屋、土楼等典型的客家建筑。

这些建筑以厚重的土、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坚实、厚重的感觉,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

3. 江右民居风格:江右民居是江西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以小巧精致、布局紧凑为特点。

在万载古城内,许多古民居采用了这种建筑风格,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江右民居的典型特征包括“五岳朝天”、“天井”、“院落”等,这些元素在古城内得到了充分体现。

4. 文化融合特色:万载古城作为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其建筑风格也具有文化融合的特点。

在古城内,可以见到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交融,如徽派与客家建筑的结合、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等。

这种文化融合使得万载古城的建筑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万载古城的建筑风格集徽派建筑、客家建筑和江右民居等多种风格于一体,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无论是青砖灰瓦的徽派建筑,还是厚重坚实的客家土楼,抑或是小巧精致的江右民居,都展现了古城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江西万载县

江西万载县
出,七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 盖上垒有塔刹。
仙源胜地仙源是革命老区,土地
革命时期,彭德怀、滕代远、黄公 略曾率领红五军转战于此,领导湘 鄂赣边区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 斗争。 1932年4月至1934年1月,中 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此 驻扎两年久,仙源一度成为湘鄂赣 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的中心,素有“小莫斯科”之称。
江西万载县
汉语言文学一班 黄文伟
课程内容
一、万载地理位置 二、万载旅游景点 三、万载地方特产 四、万载地域文化
古邑万载,置县始于三国孙吴黄武年间,
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全县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48万人口,3
8万亩耕地。 万载县境内多为低山丘陵,锦江贯穿全县,
可谓是依山傍水,钟灵毓秀之所。
万载“古八景”
汤周雪霁、紫盖浮云、 小岭樵歌、石笋凌空、 鹅峰耸翠、坤山夕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河晚渡、笔架回澜。
——明代成化年间
万载“新八景”
老檵盘桓、竹山古洞、 古庙晨钟、宝塔生辉、 仙源胜迹、康乐灵运、 大宅幽深、凤翔九天。
老檵盘桓树高15米,冠幅14×12米,
蔸围4米,枝繁叶茂,形如巨伞,长有7
个大枝,犹如鹿角交叉,相传千岁,人
谢谢!
称“ 树王”。
树四季开花,
同时出现红、黄、白二种花色。
清雍正六年(1728年)江西巡抚谢敏游茭湖
谢山时题有《谢山古树》,诗云:“盘
桓古树结根深,枝上鸣蝉抱叶吟。山雨
欲残初霁后,雀屏由东映疏林。”
竹山竹洞
世界最古老的地下长河型溶洞之 一——竹山洞,全长3985米,是 天然的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质的地 下溶洞,堪称华东第一地下长河。
整的清代汉族民居之一。

万载傩舞面具造型研究

万载傩舞面具造型研究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刘 影引言江西传统艺术文化瑰宝中最能代表其文化特征的是被人们称作为传统文化“活化石”的赣傩,赣傩中最为独一无二的就是傩面具艺术了。

傩面具对于傩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展示了万载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郭净在《中国面具文化》中提到,假面(面具)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和民族历史记忆。

江西傩文化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万载傩面具是江西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独一无二的是跳傩面具。

傩面具在传统面具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傩面具的品种是面具谱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以前傩面具不只体现着浓郁的傩祭文化、早期宗教文化,同时还具有除去恶鬼、消除瘟疫的功能。

所以,对万载傩舞面具造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万载傩舞面具概述万载傩文化是赣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载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表现符号,不仅具备傩文化的共性,还同时具有万载地区独特的特点,文化内涵丰富。

傩面具是傩舞精神文化的传承,是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相融合的艺术形象。

傩面具的艺术内涵与造型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为艺术学习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

(一)文化内涵万载傩面具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雕塑艺术,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色彩,而且不同面具所蕴含的的意义和表现的人物也是不同的。

从审美情感角度来看,傩舞面具的艺术价值重点在于面具的手工制作方法比较独特,以及包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且结合了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的,体现出了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神面”,代表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鬼魅的害怕。

我们从最早的图腾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傩面具的元素,融入了雕刻与彩绘图案,并将二者联系起来,从常见的鸟的样子逐渐转变成令人感到恐惧的傩神形象,不仅在精神上和外形上都具有震慑人心的神秘力量,代表了人们希望能多福多吉、去灾避祸的强烈愿望。

傩面具文化不单单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让我们在文化思想与艺术特色中体会到精神愉悦。

(二)艺术形式傩文化经过人们长期的完善加工,逐渐成为一种民众十分喜爱的文化传统节目。

江西省万载县概况

江西省万载县概况

江西省万载县概况万载交通便利。

县城距江西省南昌飞机场158公里,距湖南省黄花飞机场168公里,距“浙赣线”的宜春火车站36公里,距“昌金”高速26公里。

320国道和“湘赣”、“芳万”两条省道穿境而过。

万载物产丰饶。

万载是著名的花爆之乡和百合产地,花爆、夏布、表芯纸和百合、辣椒、三黄鸡为万载历史上三大特产和三大名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夏布、表芯纸等传统产品已逐渐萎缩,风光不再。

而花爆、百合系列产品则雄风不减,势头正旺。

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花爆企业在全县已发展到500多家,出口创汇独占全省县级鳌头。

百合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成为县内外人士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

21世纪初,以茭湖乡为龙头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万载悄然崛起,优质稻、花生、脚板薯、蜂蜜、竹笋、红心蕃薯、毛豆、马铃薯等20多项有机农产品已通过欧盟等地认证,10多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全县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个,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万载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在全国已是声名远播。

万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晋时便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袭封地,其后则有南唐宰相宋齐邱和南唐尚书吏部郎中、保大十年任袁州刺史的李征古,五代十国时有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徐锴两兄弟,元末明初有参修《元史》的史学家黄盅,明代有秉公执法的刑部左侍郎郭瑾,清代有地理学家李荣陛和历任礼部、工部侍郎的辛从益。

清咸丰间有被曾国藩誉为“江右人杰”的彭寿颐,有清末曾任湖北随州知府后纂修民国版《万载县志》的龙赓言,有曾任广州护法非常国会议员、黎大总统府顾问的谢济沂,有曾任台湾国防部次长后在台组织“万载同乡会”的喻耀离。

新中国成立后,有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画家汪岳云,有中国著名心理学家郭一岑,有二十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之一的龙榆生,有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她以其与《梁祝》媲美的交响史诗《嘎达梅林》而享誉世界;有庐山画院院长杨豹,有1993年荣获微书项目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谢水林,有上海交大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才,有著作等身的江西师大教授郑晓江,有1994年就载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张剑红,有1999年获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后,现任深圳市国土局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桥梁总工彭栋木,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小权等。

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的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的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的作文哇哦!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超级超级厉害的地方!就是那个,那个,啊对了,世界文化遗产,万载古城!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超级酷炫的地方对不对?
你知道吗,万载古城其实在中国江西省,可不是开玩笑的哦!我有个朋友去过那里,他说那里的古老建筑都好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城堡一样,超级漂亮!还有一些古老的街道,听说走在上面就像穿越了时空一样,哇,好像超级神秘!
我听说,那里的人们保护这些古老的房子特别用心,因为它们都好几百年甚至好几千年了!哇哦,想象一下,这些房子比我们家还要老!而且他们还会举办一些超级有趣的活动,就像是穿古装游行,或者是表演传统的歌舞,简直就像是回到古代一样!
我有一天也想去万载古城看看,听说那里的食物也特别好吃,有很多好吃的小吃,比如说糖藕、豆腐干还有一些我都不认识的东西,但是肯定都好吃!听说那里的人们也特别热情,总是会招待你们,给你们讲讲关于古城的故事,简直太棒了!
还有哦,我听说万载古城的夜晚特别美,因为那些古老的建筑会被灯光照亮,看起来就像是童话里的城堡一样!我想,如果我去了,肯定会晚上在那里漫步,感受一下古老和现代的结合,简直就像是回到了童话世界一样!
你们也应该去看看哦!听说那里还有很多古老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我可是很想学一些古代的文字和画画,肯定可以在那里学到很多!
总之,万载古城就是一个超级超级厉害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看,你们也要一起来哦!。

万载古城介绍作文

万载古城介绍作文

载古城曾是万载最繁华的地带,也是万载的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万载古城以万载非遗文化、赣派建筑风情为内核,保存有明清、民国时期古祠堂27座,涉及辛、宋、郭、彭、闻、易、周、张、高、鲍、陈、龙、欧阳等13姓氏,还有许多古民居、古街、巷弄、粮仓、水井等古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是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赣西文化特色的少有古建筑群。

万载古城向游客展示赣派建筑的砖雕艺术、木雕艺术、绘画艺术、古代雕刻艺术,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古万载风土人情、纲常礼教,具有典型的赣派艺术风韵。

万载古城中的古祠堂是姓氏宗族文化的建筑标本,这些别致的院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筑群落,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既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的华美一章,又是赣派建筑文化中的符号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经历
家庭人物
自古至今,万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谢灵运、郭一岑、汪岳云、张岂庸、钟召 棠、辛际周、龙赓言、辛僎、辛绍业、陈节、李荣陛、郭瑾、宋齐邱、彭盛、刘实、 谢胜坤、杜平、王宗槐、刘惠农、龙跃、罗章、王定一、张翼翔、龙榆生、龙松泉 等。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 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 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郡谢 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瑍之子,生 母刘氏。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的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东至本省的上高县, 南接袁州区,西北连铜鼓县,东北与宜丰县接壤,西和湖南省浏阳市 毗邻。县域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总面积1719.16平方公里。现辖 黄茅、株潭、潭埠、双桥、三兴、罗城、高村7个镇和鹅峰、马步、高城、赤 兴、白水、仙源、岭东、白良、茭湖9个乡及康乐街道,181个行政村,16个 居委会,3373个村民小组
家庭珍宝
近年来,万载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实施民间文化艺 术保护传承工程,现有17个项目列入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省级名录6项,国家级名录4项,2008年6月,《万载开口傩》、《万载得 胜鼓》、《万载花炮制作技艺》、《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省只有16项入选,而万载就拥有4项,万载因 此成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县(市)。
家庭珍宝
万 载 烟 花
万载花炮产于宋盛于清。几百年来, 勤劳智慧的万载人民从事花炮生产 日众,代代相传,故有“花炮之乡” 的美誉。据县志记载,清道光以来 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
自2005年开始,全县547家花炮企业共投 入1.6亿多资金对花炮企业进行硬件建设, 成立了花炮销售、运输、燃放等集团公司 200多家,阿从业人员占全县人口的三分 之一,实现了企业化、集团化、产业化、 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产品远销欧、美和 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 达数千万美元。
鳞茎球形,径约2-4.5厘米,鳞片披针形,无节,白色。地上茎可高达2米。叶散, 通常自下而上渐小,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龙牙百合性喜半荫环境,是百合类中 既耐寒也较耐热的种类之一。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 壤土中,在排水不良的地方,易发生病害死亡。较喜微酸性土壤,但对轻石灰 质土壤也能适应。 龙牙百合一般秋季栽种,当年在土壤中的鳞茎或鳞片开始发育,先长出新根, 形成内部鳞茎的新鳞片或小鳞茎,再次年早春气温回暖时,老鳞茎出现带叶的 地上茎,在地上茎的顶端形成花和果实。夏季叶片经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 贮藏到新鳞片中。
茭湖有机农业景区
江南最大的有机农业生产产业基地—茭湖,也是全国第一个整体实施有机农业生产 的行政乡,位于万载县中部偏北,地处黄毗尖之南。传说此地原是一个湖,长满茭 草,故称茭湖。该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59.79%,已建成“万载县 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示范园”,正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旅游,把生态优势转化成旅 游优势。
百合故里
百合的地下鳞茎富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万载有500多年百合种植的历史。万载百合产品是历代贡品。 据万载县志记载:“万载龙牙百合粉自宋朝开始就作为朝庭贡品,以后历朝相 延”,“龙牙百合粉“晶莹光洁,而味清腴,流通大埠,传为奇品”。龙牙百合 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含有百合甙A、百合甙B、 秋水仙碱、秋水仙胺植物碱,具有较强的医疗、保健作用。
人生经历
历史变迁
万载殷商时属吴,战国初(公元前432年)属越,公元前333年属楚。秦时 归九江郡。 春秋属吴,战国属越,公元前343年属楚。 建县始于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8),析上蔡县一部分置阳乐县,县治 在今万载罗城。 280(西晋太康元年)阳乐改名为康乐。 622年(唐武德五年),康乐复名阳乐,县治迁今康乐街道的龙山下。 3年后,阳乐并入高安县。 921年(五代杨吴顺义元年),分高安的万载、康乐、高侯、进城4乡置万载 县,取万载乡之“万载”县名。 1121年(北宋宣和三年),万载更名建成。 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复名万载。
家庭风景
万载傩舞
万载傩舞万载傩舞,盛行于明代初年,以客家 地区的潭埠镇为最,在潭埠镇的沙江桥,还保 存着专门供奉傩神的傩庙,傩庙分上下两个厅, 上厅较小,供奉傩神,下厅较大,为演练傩舞 的地方。傩舞又称跳魈和搬案,由24人表演, 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面具的设计极富 民族传统色彩。
发展至今,万载傩舞先后获得“江西傩文化展金 奖”、国家“民间艺术优秀表演奖”和“中外傩 文化艺术银奖”等,国际傩学研究专家、日本东 京大学教授田仲一成先生对万载傩舞也给予了很 高的评价,并将万载傩舞编入长篇巨著《中国巫 系演剧研究》
万 载 白 水 百 合
百合故里
目前,江西万载百合产品的开发从单一的百合粉, 研制发展到如今的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
百合故里
百合粉
百合粉是从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百合鳞茎中加工提取而 来的一种冷饮,营养丰富,有开胃生津、消烦止渴的 功能,老人、病人、小孩皆宜,市场上很畅销。 食用方法:每次1包,先用少量(1小勺)温水或凉 开水调匀,再冲入沸水(90度以上)搅拌直至呈透 明糊状,然后加入鲜蜜或奶粉等。
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万载 有机农业科技园
园区面积1500亩,其中缓坡地200亩,耕地1300亩,总规划 为一村一庄园和五个示范园,即建设一个生态旅游村、一 个生态有机庄园和生态畜牧小区、有机果蔬采摘园、有机 水稻示范区、有机农业大棚良种繁育基地、有机蔬菜喷灌 基地。目前园区现已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 通、旱能灌、涝能排,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性天气 的旱作要求,已栽种了德国小葱、西兰花、香菜、西芹等 高效有机农作物。
九龙省级森林公园
位于万载县九龙垦殖场原始森林区, 距县城37公里,地处亚热带湿润气 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 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区内千沟 万壑,古木参天,山高林密,森林覆 盖率高达92%。以大面积的常绿阔叶 树著称,满山树木葱郁葱绿,林相结 构层次分明。
家庭风景
有机农业观赏风景旅游区
百合故里
百合,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 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 地,原产五十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
龙牙百合为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名产。万载百合有500多年的种植和加工历史,尤以 龙牙百合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从宋朝开始,万载龙牙百合粉就成为历朝贡品。
竹山洞
明朝府志有载,清朝时万载有个文人叫张鏊,写过一首"暮春游竹山洞几重关",充分说明竹山洞很早以前曾满山是 竹,竹山洞因此而得名。洞奇、水秀、石怪、色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艺术 精品。
它洞口宽大,穹顶高耸,曲径通幽,洞中有洞; 洞内长河清澈见底,忽滩浅流急如万马奔腾,忽 潭深水静似天镜普渡众生;无数钟乳似天帷,众 神如人间苍生,形真意切,栩栩如生;洞壁岩石 缤纷五彩,时晶莹剔透白如玉,偶万紫千红紫如 嫣,蓦然间岩黑如黛,再回首石黄如金,俨然人 间天庭,千年龙宫。洞内恒温18℃,冬暖夏凉无 寒暑,实为人间御寒避暑之胜地。
万载文化资源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Wanzai
百合故里
初次见面, 小小介绍
目录
家庭地址
人生经历 百合故里
家庭风景
家庭珍宝
家庭地址
万载县位于北纬27°59′37″~28°27′48″,东经113°59′13″~114°36′11″之间, 与北京同属东八区,但平均日出时刻比北京迟22分钟,地处赣中西北边陲,锦 江上游,峰顶山以北,东邻上高县、宜丰县,南接袁州区,西连湖南省的浏阳 市,北毗铜鼓县。
元世祖初年,万载县属袁州总管府(归湖南行省管辖)。至元十九年(1282 年),改州为路,万载县隶袁州路,属江西行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万载县仍隶袁州府。 清代沿明制。
1949年7月16日(农历己丑六月二十一日),万载解放,7月21日成立县人 民政府,万载县属袁州分区管辖(1950年9月分区改专区)。1952年9月改 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又改属宜春专区,1968年2月至1985年底宜春专区 改宜春地区,万载县属宜春地区。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宜春 地区,改设宜春市,万载县属宜春市。
家庭珍宝
万载是著名的花爆之乡和百合产地,花炮、夏布、表芯 纸和百合、辣椒、三黄鸡为万载历史上三大特产和三大 名产,花爆企业在全县已发展到500多家,出口创汇独 占全省县级鳌头。百合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成为县内外 人士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21世纪初,以茭湖乡为龙头 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万载悄然崛起,优质稻、花生、脚板 薯、蜂蜜、竹笋、红心蕃薯、毛豆、马铃薯等20多项有 机农产品已通过欧盟等地认证,10多个系列100多个产 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全县有机食品加工龙 头企业6个,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万载被国家环 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杜平(1908-1999),江西省万载县人。中 国共产党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 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 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家庭风景
万载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保护良好。境内处处青山绿水,风光旖旎。2001年3月,三 十把经省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9月,九龙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现全县有 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达8.9万亩。并在11个乡镇建立了154处自然保护小 区,总面积3.3万余亩。
家庭风景
三十把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十把自然保护区位于万载县罗城镇、高 村镇、九龙垦殖场三地交界处,距县城30 公里,总面积2100公顷,境内水域全长10 公里,水面面积达3000余亩,为赣西面积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 态系统,2001年3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 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