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现象分析 (1)
小学音乐学情分析报告(通用6篇)

小学音乐学情分析报告(通用6篇)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文体。
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
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公文式,另一种是新闻报道式。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学情分析报告(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学情分析报告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春天;可爱的动物;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
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研究报告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一、引言中国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流行音乐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报告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1、多元化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包括流行、摇滚、电子、民谣等多种音乐类型。
同时,各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如四川的川渝说唱、广东的粤语流行歌曲等。
2、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歌曲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对流行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大。
许多网络歌手和原创音乐人通过这些平台迅速走红,也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3、音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音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唱片公司、音乐节和演唱会等,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1、原创音乐的崛起: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和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创作和发行原创音乐。
未来,原创音乐将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2、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流行音乐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3、音乐与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将在音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
四、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正处在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创新和原创,同时也要加强对音乐版权的保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主要由西方国家的音乐和歌曲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校园音乐文化现象探析

、
校 园文化 与校 园音 乐文 化
大学校 园音 乐文 化并非 封 闭文化 , 而是 与外 界 环 境有 密切 联 系 。正 同 于校 园文 化 需要 立 足 于 社 会 文化 一般 , 校 园音乐 文化 同样 离不 开外部 环境 的
音乐 文 化 与 校 园文 化 呈 一 种 交 叉 发 展 趋 势 。 它 既不是 校 园文化 的补 充 与分支 , 更非 文化 层 面上 的音 乐 审美 , 仅仅从 音 乐 的意义 出发挖 掘音 乐文 化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 , 必然形成 自己的文
化 。这 种文 化在 我 国称为 校园 文化 , 在 西 方则称 其 为 学校 文化 。校 园音 乐文 化恰 是其重 要组 成部 分 , 校 园音 乐文 化具 有开 放 、 多元 等 多重 特性 。
1 . 开放 性
性与特点展开论述 , 通过其现象分析 , 明确校 园音 乐文 化 于素质 教育 的重 要作 用 。
有形 、 无形 环境所 共 同构 成 的氛 围。实则 不 过是 校 园文化理论 的翻版 , 这抹 杀 了音乐 文化 的 自身 特性 。
大 学校 园 中是 一 群 饱含 活 力 的学 子 。较 之 于
其他人 , 他们更富创新精神 , 更善于接受和转化全
新 事物 , 对音 乐他 们也 有更 为浓 烈 的兴 趣 。在音 乐 追 求上 , 由于校 园学 生 的特 点 , 他 们 迫切 需 求 形 式 多样 的各 种 音乐 来 满 足 自身 渴求 。 在音 乐 的选 择 上 具多 样 性 , 古 典音 乐 、 戏 剧 音乐 、 流行 音 乐 , 多 样
有别于校园文化 , 我们很难从片面的表象上解释音 乐文化现象 。无论是试图从音乐 的教育功能、 精神 意境及其形式等方面解释音乐文化, 都是一并不成
当前网络音乐传播的现状分析

当前网络音乐传播的现状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音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音乐的方式,也对音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本文将分析当前网络音乐传播的现状,并探讨其对音乐产业和音乐文化的影响。
一、网络音乐的传播方式1.网音平台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音乐平台,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
这些平台通过音乐版权的购买或与音乐公司的合作,向用户提供海量的音乐资源。
用户可以通过订阅或下载音乐,随时随地收听各种类型的音乐。
2.社交媒体的传播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也成为了音乐传播的途径。
无论是独立音乐人还是音乐公司,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音乐作品,建立粉丝圈子,并通过分享、点赞等方式扩大影响力。
3.在线音乐的分享在线音乐的分享是网络音乐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方式。
通过一些音乐分享网站,用户可以上传和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音乐。
这种方式使音乐传播变得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二、网络音乐传播的特点1.界限模糊网络音乐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用户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使用网络搜索和下载音乐。
同时,网络音乐也使得音乐传播的门槛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上传音乐来分享自己的创作。
2.多样性与个性化网络音乐传播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音乐。
无论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还是民间音乐,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并收听。
这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也推动了音乐的多样性发展。
3.互动性与参与感网络音乐传播让用户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用户不仅可以分享、评论、点赞等,还可以通过直播、线上演唱会等方式与音乐人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感使得音乐传播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一种多维的体验。
三、网络音乐传播的影响1.对音乐产业的冲击网络音乐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音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唱片销售模式逐渐被网络音乐取代,音乐公司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同时,网络音乐也推动了音乐市场的发展,通过数字音乐销售、音乐订阅等方式,为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

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影音乐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上,还体现在音乐元素的丰富性和跨界融合上。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中国电影音乐在近年来呈现出音乐风格多样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摇滚乐,乃至电子音乐、爵士乐等,各种音乐风格在中国电影音乐中都有所体现。
这种多样化的音乐风格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
2. 音乐元素的丰富性中国电影音乐在元素的选择上也逐渐丰富起来。
除了传统的乐器和声乐元素外,还融入了自然声音、电子合成音、环境音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电影音乐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3. 跨界融合的趋势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音乐也逐渐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风格的融合上,还体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人的合作上。
这种跨界融合为电影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二、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1.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和音乐市场的日益成熟,电影音乐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制片方和导演更加注重电影音乐的独特性和创意性,这也促进了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和元素选择的丰富性。
2. 创作团队的专业化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音乐的创作团队也逐渐专业化。
专业的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音效设计师等成员的加入,使得电影音乐的创作更加精细和专业化,从而推动了音乐品质的提升和风格的多样化。
3. 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的进步也为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字音频技术、计算机合成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音乐创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同时,这些技术也使得音乐元素的选择和融合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文化震荡的例子(一)

文化震荡的例子(一)文化震荡1.定义文化震荡指的是一种文化冲击和转变的过程,通常是由于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而导致的。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
2.例子•音乐的文化震荡在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社会中,随着流行音乐的引入,年轻人开始接触到新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这种文化冲击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音乐的欣赏和接受程度下降,而更多地倾向于接纳流行音乐。
这种转变不仅使音乐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影响了年轻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饮食的文化震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国际美食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追求外国菜肴,这导致了饮食习惯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例如,西式快餐的普及,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互联网的文化震荡互联网的普及和流行对社会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内容。
同时,互联网也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文化体验。
这种全球化的交流和互动促使各种文化在碰撞和融合中相互影响和改变。
•娱乐产业的文化震荡随着全球化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娱乐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输出领域。
好莱坞电影、韩剧、日本动漫等外来文化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冲击使得大众观众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更加感兴趣,并可能导致当地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受到冷落。
3.结论文化震荡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文化融合和冲击将会持续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尊重和接纳其他文化,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文化震荡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 文化震荡的影响•文化认同的变化:文化震荡可能导致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
《2024年韩国流行音乐推动“韩流”文化走向世界的现象研究》范文

《韩国流行音乐推动“韩流”文化走向世界的现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愈发频繁,韩国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国际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韩国流行音乐(K-Pop)的崛起不仅为韩国文化带来了全球影响力,还推动了“韩流”文化的走向世界。
本文旨在探讨韩国流行音乐如何推动“韩流”文化走向世界的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二、韩国流行音乐的特色及发展1. 韩国流行音乐的特色韩国流行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强烈的节奏感、精美的MV制作、多样的音乐类型等。
此外,韩国流行音乐还注重舞蹈的编排和表演,使得音乐更具观赏性。
2. 韩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韩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随着韩国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K-Pop逐渐崭露头角。
进入21世纪后,K-Pop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三、韩国流行音乐推动“韩流”文化走向世界的现象1. 韩国流行音乐的国际影响力韩国流行音乐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互联网、社交媒体、音乐平台等。
K-Pop的热门歌曲、明星偶像和独特文化元素吸引了大量国际粉丝,为“韩流”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 “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随着韩国流行音乐的传播,韩剧、韩国美食、韩国时尚等“韩流”文化元素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这些文化元素与K-Pop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韩流”文化的全球化。
四、原因分析1. 优秀的音乐作品与精良的制作水平韩国娱乐公司注重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水平,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打造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吸引了大量粉丝。
2. 多元化的市场策略与全球化的推广手段韩国娱乐公司采用多元化的市场策略和全球化的推广手段,将K-Pop推向全球市场。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音乐平台等渠道,K-Pop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3. 粉丝文化的兴起与社交媒体的普及粉丝文化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K-Pop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
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

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在音乐文化的交融环境中,个性与共性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音乐文化交融的现状,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个性与共性的表现和内在关系,并深入探讨音乐文化交融对个性和共性的影响。
音乐文化交融是全球化的产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化、丰富性的音乐图景。
这种交融现象在流行音乐、世界音乐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种多元交融的环境下,个性与共性的并存成为了音乐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个性与共性的表现和内在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一方面,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交融促进了共性的传播和普及,如对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的共通理解。
这种共性为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提供了基础,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在音乐中寻找共鸣。
另一方面,个性则是音乐文化交融中的独特标识,是区分不同音乐风格、体现个体创造力的关键。
在这种环境中,共性与个性相互依存,共同塑造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化。
音乐文化交融对个性和共性的影响深远。
音乐文化交融促进了不同音乐风格的交流与借鉴,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素材。
这种交流使得音乐创作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背景,而是汲取不同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个性魅力。
音乐文化交融对音乐接受者来说,也增加了体验和感受音乐的多样性。
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文化,个体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情感,从而丰富个体的审美体验。
音乐文化交融对文化传承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交融过程中,不同的音乐文化得以互相传播和延续,使得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传。
同时,音乐文化交融也为传统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共性为音乐创作和接受提供了基础,个性则为音乐文化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音乐文化交融对音乐创作、音乐接受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音乐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得以充分展现。
我国流行音乐目前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浅论我国流行音乐目前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摘要:本文通过资料查询了解流行音乐的历史背景,先用历史追溯推进并陈述我国目前流行音乐状况,再客观的根据流行音乐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去正视看待流行音乐,并从中国流行音乐自身健康和对青少年教育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问题,最后总结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我国流行音乐状况问题对策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黑人的blues和jazz音乐为基础,以娱乐和商业性为目地。
内容通俗具有时代性的大众音乐。
它基于人们的生活土壤中,自上世纪20 年代发展起,走过了九十年的历程,在这九十年中,它辉煌过、尴尬过、崛起过。
历经五个时期在三大板块(内地、香港、台湾)中骨肉相连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流行音乐的基本状况1.历史回顾中国流行音乐从黎锦晖1927创作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开始,经过20—40年代的大上海音乐,有着典型歌舞团体活动。
到新中国成立后大上海音乐南迁至60年代香港音乐开始,台湾音乐崛起。
70年代中期“粤语歌曲”的兴起,台湾“民歌运动”爆发,港台流行音乐得到迅猛发展,并对内地流行音乐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流行音乐无论在各地都经了兴衰并逐步走向成熟。
从抗战后,内地流行音乐深受思想政治影响。
一方面开始就独生了一类时代流行音乐——红色歌曲、革命歌曲;另一方面在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经历了三十年沉寂,流行音乐被认为是靡靡之音而受到批判和禁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顺应人性的回归,音乐文化领域由政治主导和高度一致的革命歌曲,逐步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转换。
让内地和香港流行音乐同步发展,使得国内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空前活跃,骑上了发展的快马。
随着科技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港台带动内地摸索、尝试着随着潮流发展,音乐文化市场逐渐发展和繁荣。
在流行音乐作品风格上出现了民歌体流行和摇滚作品,作品的题材方面不断呈现多元和追求个性的特点,流行乐坛开始出现成方圆,苏小明,李玲玉,程琳,谷建芬,付林等一大批流行歌星和音乐,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国内原创作品成空前繁荣局面,最具典型的例子:刮起了一阵强烈的“西北风”。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古代音乐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通过音乐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一、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古代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音乐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精神享受的方式。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与礼仪相结合古代中国非常注重礼仪,而音乐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宴请客人、祭祀祖先和举行各种典礼时,音乐常常与之相结合。
它不仅能增加仪式的庄重感,还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
2.音乐与文学融合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音乐和文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伴侣。
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赋予了音乐。
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音乐与医疗相结合在古代中国,音乐也被应用于医学治疗中。
古代医学家认为,音乐能够帮助疗伤和治病,可以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
因此,音乐被视为一种医学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医疗中。
二、古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古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非常独特,它通过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
以下是古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1.以节奏来表现情感古代音乐艺术主要通过节奏来表现情感。
不同的音乐节奏可以表现出各种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例如,《渔舟唱晚》这首乐曲中,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旋律,严谨地表现了人们离别时的感伤和悲哀。
2.以旋律来表现思想古代音乐艺术通过旋律来表现思想,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现出各种思想和意境。
例如,在《庐山谣》中,悠扬的旋律和简朴的乐曲,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3.以乐器来表现情感在古代音乐艺术中,乐器也是表现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乐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如古琴可以表现出深沉、静谧的情感,而梆子则可以表现出慷慨、豪放的情感。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音乐的文化表达和音乐价值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音乐的文化表达和音乐价值摇滚音乐是一个被广泛了解和喜爱的音乐流派,它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的美国。
摇滚音乐的发展源于黑人音乐和爵士乐,它们都是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真实反映。
这种现代音乐的兴起是社会和文化变革的产物,它从一个小众音乐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信仰和追求的音乐文化。
因此,本文将探讨摇滚音乐的文化表达和音乐价值,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
①摇滚音乐的文化表达摇滚音乐是一种反传统和反体制的音乐文化,它流传着反抗、反叛、反权威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嵌入到音乐表达之中。
摇滚音乐在传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角色,它扭曲了传统音乐和社会习俗的规范,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点。
摇滚音乐的文化表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强烈的反叛精神摇滚音乐是一种反传统和反体制的音乐文化,它的艺术风格、音乐形式和歌词都反映了反叛精神。
摇滚音乐家们将这种反叛精神转化为音乐表现,用歌声和音效向社会发出强烈的抗议声。
这种反叛精神包含着对传统权威的反感,对社会规范的质疑和对常规生活的反对,这让摇滚音乐成为了一种深刻的社会文化现象。
2)真实的表达情感摇滚音乐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沟通,这种表达是真实感性的,可以从歌词、演唱方式、音效等方面感受到。
摇滚音乐家们在音乐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内心,颠覆了传统音乐的装饰和虚情假意,表达了人性的纯真和真实。
这种真实的表达情感形成了摇滚文化的一种独特气质,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和拥护。
3)多样性和自由创作摇滚音乐跨越了多种音乐流派和音乐类型,这使它具有了超越传统音乐的多元化。
摇滚音乐家们没有受到音乐形式和风格的限制,他们的创作自由和多样性使得摇滚音乐更富有艺术性。
摇滚音乐家们在音乐中尝试新的音效、新的乐器组合、新的音乐形式和新的主题,在音乐中表达自由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观。
②摇滚音乐的音乐价值摇滚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独特的音乐艺术价值。
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而且也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价值。
城市音乐文化研究综述

城市音乐文化研究综述一、城市音乐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城市音乐文化是指在城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活动,包括了城市居民的音乐喜好、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产业等方面。
与乡村音乐和民间音乐相比,城市音乐具有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城市音乐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元素。
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民族音乐到世界音乐,城市音乐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
城市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音乐演出和音乐会,还有街头艺人的表演、DJ的音乐派对、音乐节等形式。
城市音乐的产业链条也更加完善,涵盖了音乐制作、音乐发行、音乐营销、音乐教育等方面。
城市音乐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多元文化、多种形式和多种产业的复合性文化现象。
二、城市音乐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三、城市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城市音乐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者通过对城市音乐的历史、地域和群体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城市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二是城市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
研究者探讨城市音乐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思考音乐在城市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三是城市音乐产业的研究。
研究者研究城市音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分析音乐产业对城市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四是城市音乐的政策与治理。
研究者关注城市音乐政策和规划,探讨如何发展城市音乐文化,促进城市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城市音乐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跨学科、深度研究的学术热点,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是城市音乐文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问题。
随着音乐产业的发展,商业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了城市音乐的主导模式,这往往会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艺术性和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是城市音乐产业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一些城市音乐产业链环节的薄弱和不完善,制约了城市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城市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风”是指在中国流行音乐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现象。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风已经成为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也成为中国音乐与国际音乐交流中的一种方式。
下面将从音乐元素、文化符号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进行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表现在音乐元素方面。
传统音乐元素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古琴、二胡、鼓等乐器,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乐器的运用使得中国流行音乐多了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也使得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具有辨识度。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古典旋律和流行曲风的结合也是“中国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打破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界限,使得中国音乐更加多样化。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还表现在表现形式方面。
传统的中国风格舞台表演多以喜庆节日和传统习俗为主题,从而展现出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这种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使得中国流行音乐在演出中具备了强烈的现场感和观赏性。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还表现在节奏、调子、编曲等方面,它们与传统音乐的元素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变化。
这种音乐风格的变化使得中国流行音乐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少数民族民歌音乐文化分析

少数民族民歌音乐文化分析作者:李华东王美佳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4期摘要:民歌是表现一个民族智慧与创造的力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延伸和发展的灵魂与根基。
民歌在现代社会中距离学生的课堂实际比较远,因此,要在有限的音乐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接触、了解、认识民族音乐中的民歌,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充分了解民歌,植根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中,感受并体验民歌的魅力,彰显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内涵。
关键词:民歌;歌词特点;旋律特点一、研究背景冼星海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
”因此,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
在浩瀚的民歌海洋中,少数民族民歌又是其中的一块珍宝,各少数民族用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展示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笔者在教授大学音乐鉴赏课《独特的民族风》内容时,发现民歌距离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遥远,很多学生对民歌的题材不了解,也就表现出不以为意的态度。
在音乐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的中华文化,就要了解、聆听各民族的音乐、各民族的民歌,而了解民歌就要从歌词、衬词和旋律特点的分析了解入手,在了解的过程中和其他音乐形式,如现在盛行的流行音乐相比较,对比不同的音乐特点,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中国文化之底蕴,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之传统,从而真正了解、接受民歌。
在音乐鉴赏课中,笔者设计了表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对照曲谱和歌词进行聆听,然后再完成表格。
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对小组见解进行归纳和必要的讲解补充。
这样既能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又有利于激发他们独立思考,激起他们聆听乐的愿望。
二、少数民族民歌的歌词特性(一)借景抒情,赋予比喻在我国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民族同胞不论男女老幼都爱唱歌,这种特质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表现得更加明显,能歌善舞的人在他们心里是很受崇敬的。
浅析宋元时期社会音乐文化的下移现象

保 持混合 兼 容 的 态 度 ,给 人 民提 供 了充 分 发 挥 创 造
能 力 、施 展才 华 的机 会和 自由。
人 民生 活在 宽松 的 文 化 环 境 中 ,形 成 了 多元 的
、
社 会 背 景分 析
审 美情趣 ,彼 此 和 谐 共 存 ,并 行 不 悖 。 虽 然 后 来 的 安史 之乱 破 坏 了社 会 物 质 生产 ,战 后 恢 复 的 经 济 虽
浅析 宋元 时期社 会 音乐 文化 的下 移 现 象
潘 恒
贵阳 500 5 0 3) ( 贵州 大学 艺术 学院 , 州 贵
摘要 : 宋元 时期 , 社会 音乐文化逐 步下移。本文试 图从社会 、 历史、 文化等诸 多方面对此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 总结 , 以获得此现象得 以发生的合理解释 , 以及对其后音乐文化现象发展的借鉴意义和引导作用 , 以期对 中国的传统 音乐 文化发展得 出全景 式的结论。 关键词 : 宋元 时期 ; 文化 ; 下移
c 、大众 化 的趋 势 。 出入 瓦舍 与 勾栏 里 的人 不 仅 有达 官也 有 平 民 ,这 里 的艺 术 活 动 成 为 了大 众 的 共
同爱好 ,适 应 着 更 多 人 的需 求 。 在 这 里 也 就 造 成 各 层 人士 之 间的互 动 ,文化 之 间的交 流 。
所 以宋 虽继 承盛 唐 遗风 ,但 却 一 改唐 朝 的 恢 弘 之 象 ,
程度 相 当高 的 艺 术 和 社 团相 应 产 生 了 ,随 着 这 种 专
业化 的 走 向 ,音 乐 更 加 深 入 市 民 阶 层 ,也 同 时 伴 随
2 在宋代 由于商 品经 济 的 繁荣 、城 市 规模 的扩 .
大 以及工 商 业 者 为 主 要 居 民 的结 果 ,在 市 民文 化 勃 兴 的推动 下 ,社 会 音 乐 市 场 开 始 形 成 ,城 市 出现 了 可 以让 音 乐 家 获 得 经 济 来 源 的音 乐 场 所— — 瓦 合 、
现代流行音乐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现代流行音乐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分析现代流行音乐是当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现代流行音乐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现代流行音乐通过创造共鸣和感情共鸣的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音乐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人们沟通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通过流媒体平台、广播、音乐会还是音乐节,现代流行音乐能够将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其次,现代流行音乐对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音乐是年轻人展示自我、表达情感和塑造个性的重要途径。
流行音乐的各种风格和流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他们能够找到与自己的兴趣和心境相符的音乐作品。
同时,现代流行音乐中的歌词和主题也反映了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音乐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此外,现代流行音乐在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往往会传达一定的价值观和观念。
某些流行音乐作品通过歌词中蕴含的社会议题(如平等、多元、环境保护等)来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善。
这些音乐作品可以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代流行音乐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流行音乐作品可能会传递不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引发不良行为和价值观念的传播。
此外,现代流行音乐的商业性和商品化特征也影响到了音乐的创作和艺术性,导致一些音乐作品缺乏原创性和深度。
总的来说,现代流行音乐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
它既推动了文化传播和交流,又对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流行音乐也在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对现代流行音乐的批判性思维,避免被负面影响所左右,更加注重音乐的创造性和品质。
只有在综合考量和审视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音乐如何展示文化的多样性

音乐如何展示文化的多样性音乐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不同地域、民族、人群的文化特征和情感。
正因为如此,音乐具有展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够将不同文化的独特特色呈现出来,还能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人们对于某一文化的认知和评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音乐如何展示文化多样性。
一、音乐的跨文化传播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无需语言障碍,它可以通过旋律、节奏、情感等方式传递信息。
在当今数字化的世界中,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
比如,韩国流行音乐(K-pop)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不少人甚至通过韩国音乐了解、喜爱韩国文化。
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艺人和音乐家也通过音乐的形式在国际间传递着自己文化的信息。
例如,中国古典音乐常常被用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也通过自己的演出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二、音乐展示地域文化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民族风情。
例如,非洲音乐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多样化的乐器组合,展现了非洲大陆多元、丰富的文化;西方的流行音乐博采众长,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传递着西方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同时,不同地域音乐中也常常涉及到当地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像中国古代音乐常常描绘出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中亚音乐则会以骆驼铃声为主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
三、音乐展示民间文化民间音乐是真正的文化音乐,它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丰富的情感、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例如,布鲁斯音乐起源于美国南部黑人社区,反映了黑人民间生活的苦难与斗争;佛朗明哥音乐则是西班牙南部特有的传统音乐,展现出西班牙民众的激情与坚韧。
这些音乐反映了不同区域和民族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生活。
四、音乐促进文化融合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和多元化特点,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搭建起多个文化间的桥梁,促进了文化融合和互相理解。
例如,以非洲音乐和拉丁音乐为代表的世界音乐运动,值得一提。
文化现象分析

唱片业衰落现象分析苏敏娇2010140101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宋柯:中国唱片业的衰落之因》,宋柯对唱片行业的有些观点还是值得探讨。
宋柯总结唱片业衰落的原因主要有:1.盗版不是问题,问题是正版没有合理的分成比例(40%),版权方赚不到钱;2.与音乐有关的技术进步太少,MP3完全是退步;3.唱片同行不应该以经纪为主业,版权才是核心价值。
看完通篇,能感受到宋柯的无奈与无力下面来分析下唱片业衰落的原因。
盗版-是唱片业衰落的最大因素盗版,是唱片业衰落的最大推手,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盗版,唱片业可能不一定蓬勃发展,但不会像今天这么惨。
反观我们的友邦韩国、日本,唱片业甚至整个文化产业,活得很好。
之前与日本SNS社区MIXI的一个同行聊过,在日本很多年轻人都用Youtube听歌,因为正版太贵了。
但唱片公司是可以从Youtube获得足够的收入。
再看国内,电影行业从前几年开始,迅速复兴。
盗版问题得到了缓解,起码在院线内容上,盗版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不过,音乐行业不能简单的眼红电影的变化,这点在后边详述。
唱片行业根本不理解数字音乐宋柯意识到了行业出了问题,根本不理解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
在早期还把互联网当做与电台、电视台一样的单纯媒体,殊不知互联网迅速的跨越了“媒体”这个阶段,尤其是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内容已经能够方便、快速到达每个人的身边。
数字音乐的兴起,并不是技术的退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对文化艺术形成反作用,关键还在于新技术对旧模式、旧产业链的冲击。
MP3虽说音质大多不如CD,但让用户享受音乐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一个好的变化。
Amazon的出现,让出版商、作者能够直接面对读者,省略了中间环节;门户网站、博客、微博的出现,让新闻、消息直接面向对消费者,省略了中间环节;同样,数字音乐也将逐渐消除掉中间环节,让音乐作品直接面对听众,但这其中并不是没有唱片公司的位置。
就像出版社、报社仍然存在一样,大投入与专业化的内容创作,才能保证精品内容的持续生产。
中国传统音乐现状及对策

们 的 视 野 。传 统 音 乐 的 现 状令 人 堪 忧 , 面 临着 前 所 未 有 的 挑 战 。
因 此 研 究 中 国传 统 音 乐 现 状 , 并 提 出解 决 问 题 的 对 策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本 文 从 保 护 中 国 传 统 音 乐 的 意 义 人 手 , 分 析 中 国传 统 音 乐 的 现 状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深 入 探 讨 保 护 中 国 传 统 音
为歌曲 、 歌舞音 乐 、 说唱 音乐 、 戏 曲 和 器 乐 五 大 类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推进 , 中 国经 济 获 得 了 快 速 发 展 , 中 国 社 会 发 生 了 巨 大 变 革 , 这 极 大 地 影 响 了人 们 的 价 值 观 , 到 处 充 斥 着 追 求 财 富 的物 欲 主义 , 导 致 对 精 神 文化 的 忽 视 。音 乐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现 象 、 文 化 现 象 , 受 到 了剧 烈 的 冲击 。同 时 随 着 全 球 化 的 深 入 , 外 来 文 化 大 量
是 来 自西 方 的钢 琴 、 五线谱等 , 却 忽 视 了具 有 悠 久 历 史 传 统 的 中 国传 统 音 乐 。这 说 明 了 中 国传 统 音 乐 正 在 淡 出 人 们 的 视 野 , 除 了 一 些 著 名 的 民乐 曲 目如 《 二泉 映月》 《 喜洋 洋 》 等, 大 多 数 人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作业
姓名:卢吉
学号:17135101210008
课程:音乐文化现象分析
指导教师:曾华燕老师
从艺术产业与传媒角度看《张家界·魅力湘西》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当代艺术的生态发展促使了艺术产业与艺术传媒的出现。
一方面,从产业和传播的角度,的确,艺术生产力得到解放,并且也提高了艺术的创作活力,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艺术产业与艺术传媒带来的功利性。
过分地强调产业,以商业和资本为导向必然会带来艺术的媚俗化问题,过分地强调传媒,则必然会突出中介而淡化了内容的本质意义。
[关键词]:艺术产业;艺术传媒;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产业与艺术传媒是当代中国艺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艺术组织由于总是突出展现鲜明的主流价值与体系,其与当代民间艺术生产之间也总是存在一种差异、对抗、矛盾或协商的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当代艺术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为政府体制所不容、位居地下的不合法性。
然而,
魅力湘西位于素有我国“国家森林国家和地质公园”之称的张家界武陵源区景点内,主要是为中外游客表演原生态的节目,当然还有与时俱进与现代各种音乐、舞蹈、灯光相结合的节目。
魅力湘西由于致力于原生态节目的采编与编排,因此对于我国湘西文化的保存与完善意义重大,魅力湘西也称被评为我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但成为张家界游客必去的景点,同时也成为众多省市学习发展的榜样。
魅力湘西是我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年来给无数民间艺人提供了展示平台,将湘西失落的文化拾起。
为了在魅力湘西大剧院里给大家呈现更多的精品,魅力湘西的创作团队经常扎根在湘西的原始村寨中搜集并整理湘西民族、民间的文化素材和表演形态,可见精品的来之不易。
另外,在探求湘西文化与现代歌舞结合的道路中,魅力湘西也在积极探索。
比如与古丈及凤凰县剧团、湖南省民族歌舞团、湖南省歌舞剧院的合作,魅力湘西将原生态文化的音乐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加之灯光、音响、舞美的配合,给大家呈现出了一幕幕精彩的节目。
如轰动春晚节目的“追爱相思楼”、“千古边城翠”、“英魂归故乡”等。
魅力湘西本只有室内舞台剧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让游客更直观的观看魅力湘西的节目,体味湘西文化的特色,魅力湘西特意巨资打造了魅力湘西室外剧场,主要表演土家硬气功、土家摆手舞、湘西三大蛊巫术表演等,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沟通。
至此,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室内剧场和室外剧场的魅力湘西大剧院成功落成,为了惠顾广大游客,魅力湘西还实行室内剧场和室外剧场一票通用制度,真正做到了为广大游客服务。
魅力湘西的表演节目有:展现苗族最大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椎牛舞、土家祭祀舞蹈茅古斯舞、苗族最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鼓舞、土家三杯土家哭嫁舞、湘西赶尸舞等。
由上述节目表演剧目我们可以知道,魅力湘西表演的节目都是土家、苗族、瑶族或白族等少数民族本土的文化舞蹈,这些舞蹈在史料中都有记载,传承到今天可见其意义。
比如其中的节目之一湘西赶尸。
赶尸是湘西一种特有的文化习俗,相传是赶尸人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到家乡安葬,央视记录节目还曾专门为湘西赶尸文化作过一期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
而将其搬到魅力湘西的舞台则是为了保存这种文化习俗,并让更多的人了解。
《湘西赶尸》作为魅力湘西的经典剧目,也是众多中外游客的最爱。
《湘西赶尸》表演内容为: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无数中华儿男为了保家卫国客死异乡,赶尸人将其尸体赶回家乡的故事。
节目一开始是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上战场的画面,紧接着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及演员的动作,观众仿佛血液也跟着燃烧。
但是忽然火光四溅演员们全部牺牲了。
这时候室内灯光开始昏暗,伴随着时不时的乌鸦声,整个场景阴森恐怖。
但是这时候一个留着满脸
胡须手拿令旗的人出现了,只见其嘴里念念有词当其呼喊出“战士们,我们回家喽”时,观众们不禁一片动容。
然后神奇的事情是,尸体彷佛真的听的懂号令,一个一个开始整齐的排列在一起行进,最后是赶尸人带领着将士们的尸体回到家乡的画面,一句“回家喽,回家喽”便是父母迎接儿子、妻子迎接丈夫的场景,不同于一开始离别时不依不舍的情绪,此时舞台上弥漫着恸哭声、嚎啕声,父母捶打儿子的声音,看到此情此景不少观众都留下了动容的泪水。
《湘西赶尸》以短短十几分钟的场景描述了热血中华儿女为了保卫祖国无暇顾及父母、妻女,结果还可能客死异乡的场景,赶尸人的存在不是一种变异不是一种恐怖,他们是将客死异乡的中华儿女待会父母、妻子身边的引路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根据湘西民俗改编的《湘西赶尸》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必然。
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要想打造本地的文化产业,需要找到本地区的原生态及特色文化并加以保存与完善,因为在现在都市千篇一律的情况下,民族的特色的艺术才能更受人追捧与喜爱。
2.2与时俱进展现文化特色
与时俱进是魅力湘西成功的另一个因素。
虽然原生态舞蹈人们都很喜爱,但是由于原生态舞蹈部分动作比较粗犷不美观,因此根据现在舞蹈特点加以改编成。
为必然。
比如2012年春晚唯一的“免检”节目《追爱》就是一场原生态文化加之杂技、灯光、舞美、音乐改编成功的典范之一。
《追爱》原名《追爱相思楼》,又称《爬楼》,是瑶族人的一种求爱习俗。
主要是说:在月亮升起的时候,若干小伙子围聚在心仪姑娘的吊脚楼下,用歌谣和舞蹈向心爱的姑娘求爱。
但是由于姑娘想要挑选的不仅是歌美的男青年,更要勇敢、果敢、充满智慧,因此姑娘就
采取爬楼梯的方式,谁能够爬上楼梯便能赢得姑娘的芳心。
《追爱》的成功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演员阵容强大,《追爱》的演员都是魅力湘西的顶级演员;二是与灯光、音乐的配合使得编排更加精彩;三是与杂技的结合,舞蹈中四名演员表演的“人绳”是相当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因此各方面配合下来的《追爱》能够一举成名成为必然。
在打造《追爱》的过程中,仅仅选材时期魅力湘西就携大批工作人员到湖南各个地方进行采风,了解《追爱》故事原型的民俗习惯,最和结合其他元素才打造出了这样一幕精品,为观众展现出了这样一场美奂绝伦的表演。
因此对于其他想要打造文化产业的省市一样,在把握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注意与现代灯光、舞美、音乐、杂技等技艺的结合将会事半功倍。
2.3与当地旅游景点相结合
魅力湘西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打造过程中张家界的作用不可小觑。
张家界作为我国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本身吸引力极大。
张家界自身有四个主要景区,有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区、天门山等,每一个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游客有别样的吸引力。
比如贺龙公园、悬浮山等。
再加之张家界作为《阿凡达》和《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基地,更是声名大噪。
因此魅力湘西依托当地旅游景点,两相结合发展可谓前景广阔。
对于其他省市地区而言,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或依托当地旅游景点、或依靠当地原生态文化、或结合影视文化产业,相信两者结合加之改编得当定会发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