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处理方式及时机(完整版)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完整版(2024)

急性胰腺炎完整版(2024)

2024/1/25
25
复发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01
02
03
04
复发风险评估
根据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 等因素,综合评估复发风险。
药物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可使用药物预 防复发,如降脂药、降糖药等

生活方式干预
加强饮食管理,改善生活方式 ,降低复发风险。
及时就医
如出现疑似复发症状,应及时 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20
心理支持重要性
缓解焦虑和恐惧
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 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心理支持 有助于缓解这些情绪,增强患者
的信心和勇气。
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 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
2024/1/25
生活方式改善
戒烟、避免过度劳累、保 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 轻精神压力。
24
定期随访观察项目安排
血液检查
定期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等胰腺相关指标。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胰腺形态及周围情况 。
其他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内镜检查、胰腺功能试验等。
对于重症患者,可给予肠 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3
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
2024/1/25
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如胰腺坏 死、感染、出血等的患者,需进 行手术治疗,如胰腺切除术、坏 死组织清除术等。
介入治疗
如经皮穿刺引流、内镜治疗等, 可用于缓解局部并发症和减轻患 者症状。

急救胰腺炎的措施

急救胰腺炎的措施

急救胰腺炎的措施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

它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因为它可以迅速恶化,并导致其他器官衰竭。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胰腺炎,那么下面的指南将会帮助您理解如何快速有效的处理胰腺炎。

请注意,这些方法只是一些急救措施,旨在护理患者,而不是治愈疾病。

1. 寻求紧急医疗救助首先,不管什么情况下,如果出现胰腺炎的症状,就要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胰腺炎需要专业的治疗,在紧急情况下甚至需要进行手术。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2. 停止饮食如果出现胰腺炎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摄入任何食物或液体。

由于胰腺炎可能会导致恶心或呕吐的现象,如果继续进食或饮水,进食物或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加重胰腺的问题。

3. 保持床上休息患有胰腺炎的人常常感到极度的疲乏和虚弱。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床上休息,直至症状缓解。

4. 冷敷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阶段,将冷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腹部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但是,在确诊胰腺炎后,这种方法就不适合了,因为冷敷可能会刺激引起胰腺炎的病因,加重病情。

5.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胰腺炎急救措施之一。

止痛药和消炎药都是常用的药物,可以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阶段缓解疼痛和炎症。

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6. 注意饮水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会面临严重的脱水问题,因此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

建议患者每次小量多次饮水,并在确保没有呕吐的情况下慢慢饮用。

7. 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最后,患有胰腺炎的人必须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涉及一系列药物,如止痛药、抗炎药等,以及饮食和休息方面的指导。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饮食和休息,依照实际情况保持康复和恢复健康。

以上是一些急救措施,虽然这些方法不能治愈胰腺炎,但是可以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疼痛和症状。

总之,及早发现和治疗胰腺炎,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PPT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PPT

发热:体温升高,可伴有寒 战、出汗等症状
腹部压痛:腹部触诊可发现 压痛,可伴有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发现 异常,如白细胞升高、淀粉 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综合判断,可确诊为胆源性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 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胰 腺坏死、感染、休克等。
胰腺炎:胰腺炎患者通常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没有这些症状。
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患者通常有胆道梗阻病史,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没有胆道梗阻 病史。
PART FOUR
禁食:减少胰腺分泌,减 轻炎症反应
补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感染:使用抗生素,预 防和控制感染
预防出血:使用止 血药物,控制出血 量
预防器官衰竭:监 测器官功能,及时 治疗衰竭器官
PART FIVE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减少酒精摄入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清淡: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经验总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脂饮食;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治疗方法:探索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研究预防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患者预后: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提高预后效果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重点(完整版)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重点(完整版)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重点(完整版)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其主要特征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胰腺局部炎性反应,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2014年,XXX发布了《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该指南在推动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化、提高病人救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7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XXX胰腺外科学组对《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进行了修订,以期为我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实践提供证据,并促进其与国际接轨。

本指南采用以循证为依据、问题为导向的表述方式,形成29条推荐意见,包含诊断、治疗及随访三部分。

本指南使用GRADE证据分级评价系统评估临床证据质量,并采用推荐强度表示指南制定专家对推荐意见的认可程度。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流行病学与病因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我国,胆石症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病人,老年病人以胆源性居多。

其他较少见原因包括药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钙血症、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和创伤等。

因此,对病因的早期控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并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

总之,本指南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病人预后。

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症状包括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和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轻度的临床表现可能只表现为腹部轻压痛,但重度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腹膜刺激征,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

急性胰腺炎还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呼吸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最为常见。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优于淀粉酶。

2021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1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1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胰腺急性炎症和组织学上腺泡细胞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是急诊科常见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全球每年的发病率为13-45/10万,中国20年间发病率由0.19%上升至0.71%。

80%-85%的患者为轻症AP,病程呈自限性,病死率小于1%-3%。

但也有约20%的患者会发展为中度或重症胰腺炎,病死率可达13%-35%。

二、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近年来在急性胰腺炎治疗领域逐渐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救治模式。

但由于该病常常因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而首先就诊于急诊科,且患者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早期治疗的整个过程均在急诊科完成,因此,急诊医师对AP早期诊断和及时规范化处理至关重要。

三、制定共识的目的鉴于AP在急诊的诊治尚不十分规范,同时,急诊医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因此,对AP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及治疗水平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AP急诊诊治的相关共识或指南。

因此,我们组织专家根据相关指南和最新文献起草共识,旨在帮助急诊临床医护人员对AP快速做出诊断及病情评估,并及时给予规范化治疗,以期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干预率、缩短住院时间。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高脂血症和饮酒等。

其他不常见的病因还包括药物、胰腺囊性恶性肿瘤、病毒感染、代谢因素、血管炎性、自身免疫性、妊娠、创伤和医源性因素等。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AP最常见的医源性病因。

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措施包括术前或术后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肛栓、术前生长抑素静脉滴注和胰管支架置入等。

SAP病程1周内病死率甚至高达67%,其病因和诱发因素多种多样。

胆道疾病是SAP的主要病因,占58.7%;特发性SAP占25.2%;酗酒所致SAP占9.0%;其他病因占7.1%。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密切相关。

近年来,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往往导致更为严重的临床过程。

急性胰腺炎的管理完整版

急性胰腺炎的管理完整版

急性胰腺炎的管理完整版急性胰腺炎(AP)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及经济负担。

AP的发病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尽管AP病死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其总体病死率保持不变,在过去的十年间AP管理的进步被认为与其病死率的下降有关。

在此背景下,美国胃肠病学院(ACG)专家完成有关AP的临床试验及综述分析,发布了2024版急性胰腺炎管理最新指南。

该指南首先讨论了AP的诊断、病因和严重程度,然后重点讨论了AP的早期管理,以及AP并发症尤其是胰腺坏死的管理,其次提出了抗生素、营养、内镜、放射学和外科干预的临床决策。

2024版指南与既往版本指南类似,每部分都有基于PICO问题的建议或重要观念以及证据摘要,PICO问题主要包括P:人群/问题,I:干预,C:比较,O:结果。

PICO问题的建议主要用于AP的管理(表1),而对于AP的诊断、病因和严重程度并未采用PICO格式,而是采用GRADE分级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并提出意见。

其中,推荐意见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条件性推荐,证据质量等级分为高、中等、低、极低级别证据。

重要观念是不适合GRAED过程的陈述或者文献中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但可能对临床医生救治AP患者有益。

本文对指南中的重要观念及推荐意见进行摘译,以供读者参考。

1、AP的诊断重要观念1:不建议常规使用CT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的疾病严重程度,而应将CT用于诊断不明确或住院后48~72 h内经静脉补液后临床症状仍未见改善的患者。

2、AP的病因重要观念2:在没有胆结石和/或明显饮酒史的情况下,应检查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并考虑其为AP的病因,尤其是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1 000 mg/dL时。

重要观念3:对于40岁以上病因尚未明确的患者,胰腺肿瘤应被考虑为AP的可能病因。

重要观念4:对于无明确病因的二次发作的AP患者,如果适合手术治疗,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风险。

推荐意见1: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以评估胆源性胰腺炎,若初步检查没有定论,则建议行重复的腹部超声检查。

医院急性胰腺炎的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胰腺炎的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胰腺炎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嘱患者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

必要时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剧痛时引起坠床。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脉给药。

3.暂禁食、禁水,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4.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胃、胆管及胰管痉挛。

禁止使用吗啡,以防引起奥狄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协助患者采用非药物止痛方法,如放松疗法、皮肤刺激法等。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有持续发热不退、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6.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

7.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024急性胰腺炎急救要点(附图表)

2024急性胰腺炎急救要点(附图表)

2024急性胰腺炎急救要点(附图表)急性胰腺炎(AP)的年发病率为(13〜45)/10万人,约20%可发展为中度重症AP(MSAP)或重症AP(SAP)o通常由胆石、酒精滥用或高脂血症引起,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引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

AP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发病72小时内,病因持续存在、休克未及时纠正、脏器功能持续损害则易发展为重症AP,因此正确及时的急救具有重要意义。

01病因处理胆源性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3个指标:发病72h内任何时间点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有导致胆总管下端发生梗阻或可能发生梗阻的影像学表现如胆道微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憩室等;I型:无需进行介人性处理,可给予松弛Oddi括约肌的解痉药物。

II型:是否需急诊处理胆道一直存有争议,建议急诊进行胆道引流。

引流方法首选经排除其他病因。

I型:非梗阻型,指单次肝内外胆道的微小结石事件引起胆总管短暂梗阻。

血清总胆红素轻度升高或不升高,无胆总管扩张;II型:非完全梗阻型,指胆道内或外因素导致的胆总管通而不畅或反复间断性梗阻,胆总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hi型为完全梗阻型,指胆总管完全梗阻,不能自行缓解,常伴有急性重症胆管炎。

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次选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oIII型:ENBD和PTGBD均可以,目前尚无依据哪种方法更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在上述两种方法失败后建议开腹放置胆总管切开引流和留置「TJ管,但禁止打开胰包膜减压。

急诊ERCP无助于缓解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仅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及持续胆道梗阻的患者。

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油三酯(TG)>11.3mmol/L,或TG在5.65-11.3mmol/L之间,且血清为乳糜状,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P降脂药物、胰岛素及血液净化,模式包括血浆分离、血浆置换和血脂吸附等高钙血症AP患者的血钙升高,同时排除其他病因即可诊断紧急降低血钙的方法包括无钙置换液的血液滤过、双滕酸盐妊娠因素MAP和MSAP可密切观察保胎,SAP应急诊终止妊娠复合型因素指同时达到2个或以上常见病因的诊断标准按照单一病因的处理原则进行干预尽快明确和积极处理病因是阻断AP重症化的必须措施之一。

急性胰腺炎应急预案

急性胰腺炎应急预案

急性胰腺炎应急预案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应急预案来处理。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具体步骤:
1.协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让患者尽可能的保持安静,以减轻胰腺的负担。

2.嘱患者禁食、水,并留置胃管,以减轻胃肠的负担。

同时,观察和记录胃液的颜色、量及性质,以便医生判断病情。

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

4.建立两路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抑酶药物,以减轻胰腺的炎症反应。

5.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腹痛时,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应用,但禁用吗啡。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呕吐物的颜色、量及性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当患者出现高热时,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以缓解症状。

8.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

9.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本病的诱因及过程,预防复发。

10.做好抢救记录,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急性胰腺炎应急预案的具体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胆外科胰腺炎应急预案

肝胆外科胰腺炎应急预案

肝胆外科胰腺炎应急预案一、简介肝胆外科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其病情严重、迅速发展,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处理并应对胰腺炎的应急情况,本文制定了一份肝胆外科胰腺炎应急预案供医务人员参考和执行。

二、病情评估与分类1. 轻度病情:病情相对较轻,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2. 中度病情: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或肾功能损害等。

3. 重度病情:存在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如呼吸、循环、肝肾等。

三、应急处理程序1. 快速评估:在接到肝胆外科胰腺炎病人后,医务人员需迅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与分类,并快速记录相关资料,确保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传递。

2. 早期支持治疗:立即给予患者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避免脱水和肾功能恶化。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慎重使用抗生素、胰岛素和其他辅助治疗药物。

3. 有效缓解疼痛: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腹痛,因此在急性期需及时缓解疼痛,可以采用镇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4. 导尿与监测:对于中度和重度病情的患者,需进行导尿并监测尿量、尿色,以及肾功能指标等,及时评估肾功能情况。

5. 外科干预:对于重度病情的患者,在经过初步的内科治疗后,如情况仍未好转,则需考虑手术干预,以减轻腹腔内炎症和脏器压迫。

6. 持续监测与治疗调整: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适当且及时的治疗。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1. 建立应急响应机构:在医院内设立肝胆外科胰腺炎应急响应机构,明确相关职责和任务分工,以确保应急响应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

2. 提前准备:提前准备相关设备、药品和资料,保证应急响应机构的正常运作,以应对不同级别的胰腺炎应急情况。

3. 建立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健全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医务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可以及时获取病人相关信息,以便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4. 人员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肝胆外科胰腺炎应急处理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确保应急处理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2015-02-17 23:04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字体大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0 年制定了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在2004 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上,重点讨论了该草案的增补和修订内容,2006 年更名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同年11 月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全体委员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并于2007 年发布。

该指南发布以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有关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分级方法、局部相关并发症定义、外科干预时机和方式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增补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急性胰腺炎诊治。

修订后的指南更名为《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且依照新的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主要讨论中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一、临床诊断(一)定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较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AP 的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常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

临床体征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 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 征)。

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

可以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

增强CT 为诊断AP 有效检查方法,Balthazar CT 评级(表1)、改良的CT 严重指数评分(modified CTseverity index,MCTSI)(表2)常用于炎症反应及坏死程度的判断。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坏死的诊治策略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坏死的诊治策略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坏死的诊治策略大部分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较轻,对症治疗可完全恢复,少数患者病情较重,有不同程度的器官衰竭和局部并发症,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病死率达20%-30%。

目前AP缺少特异性药物,在病程早期阶段仅有液体复苏、止痛和肠内营养等支持治疗。

15%-20%的AP患者可发生胰腺(胰周)坏死,即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临床处理的难度明显增加。

在ANP 中,由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和肠道细菌易位,约1/3的患者可继发感染,被称为感染性坏死(infected necrosis,IN)。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也可继发IN,但发生率较低。

合并IN的患者往往比无菌性坏死病情更重,预后更差。

IN好发于ANP起病1~2周之后,但可见于病程的任何阶段,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大量研究证实,与持续性器官衰竭相似,IN 也是AP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抗生素是IN的首要治疗措施,少数IN患者应用抗生素即可控制病情,但多数仍需通过介入、内镜或手术等方法进行坏死组织引流和清创。

目前,采用“升阶梯”的策略尽可能选择微创方法治疗IN已成为学术界共识,外科开放清创术应用逐渐减少。

一、诊断方法由于无菌性坏死也可造成发热、心率增快、血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炎症反应,与IN不易鉴别,在病初1-2周尤其如此,因此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动态监测临床表现可以为诊断提供线索。

例如,当AP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新出现发热或脓毒血症,或器官衰竭加重时,应高度怀疑IN,此时需尽快完善检查并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CT检查发现“气泡征”对IN有诊断意义,但其敏感性仅为42%。

需要强调的是,“气泡征”可源于感染性坏死物中细菌产气,也可能提示胃肠道瘘,需提高警惕以避免漏诊后者。

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是诊断IN的有效手段,其特异性很高(95%-100%),但敏感性稍低(约80%)。

内科急性胰腺坏死应急预案减轻炎症防止感染

内科急性胰腺坏死应急预案减轻炎症防止感染

内科急性胰腺坏死应急预案减轻炎症防止感染胰腺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疾病,其急性形式称为急性胰腺坏死。

它是由于胰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坏死和炎症加重而产生的。

内科急性胰腺坏死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炎症并防止感染。

本文将介绍内科急性胰腺坏死的应急预案,以达到减轻炎症和防止感染的目的。

一、早期识别与处理早期识别和处理对于急性胰腺坏死至关重要。

当患者出现胃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并尽快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医生还应注意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存在与胰腺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胰腺炎、胆道疾病等。

二、镇痛治疗急性胰腺坏死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胃痛。

镇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三、积极监护与支持疗法在急性胰腺坏死的治疗中,积极的监护和支持疗法非常重要。

监护项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生理指标。

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支持疗法包括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调节、营养支持等。

四、减轻炎症反应内科急性胰腺坏死的主要病理过程是炎症反应,因此减轻炎症反应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利用抗炎药物、促进胰液排出和胰腺静脉化疗等。

其中,抗炎药物能够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胃痛和降低炎症指标。

促进胰液排出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胆管引流等。

胰腺静脉化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其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胰腺静脉,从而达到减轻炎症的效果。

五、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内科急性胰腺坏死治疗的重要环节。

急性胰腺坏死患者由于胰腺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其抵抗力较低。

感染的发生会导致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出现。

因此,减少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一方面,应加强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另一方面,应提高患者的个人卫生意识,包括勤洗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六、手术治疗对于内科急性胰腺坏死患者中存在严重并发症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内科应急救应对严重急性胰腺坏死的处理方法

内科应急救应对严重急性胰腺坏死的处理方法

内科应急救应对严重急性胰腺坏死的处理方法严重急性胰腺坏死是一种危险且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内科医生在应急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内科应急医生在处理严重急性胰腺坏死时的方法。

1. 早期诊断和评估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内科应急医生需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尽快确认患者是否患有严重急性胰腺坏死。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相关病因因素,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2. 保护胰腺和纠正液体失衡内科应急医生需要保护患者的胰腺,尽量减少胰腺的炎症反应和损伤。

常用的措施包括禁食、肠外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等。

此外,对于存在液体失衡的患者,需要提供适当的静脉补液治疗,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3. 疼痛控制严重急性胰腺坏死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胰腺疼痛。

内科应急医生需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如吗啡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对于难以控制的疼痛,可考虑行胰腺神经丛封堵或行手术。

4. 感染控制和抗生素治疗在严重急性胰腺坏死患者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内科应急医生需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并尽早采取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5. 营养支持由于严重急性胰腺坏死患者存在胃肠功能紊乱,内科应急医生需要明确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应尽早尝试经口或经鼻给予肠内营养。

对于耐受不良或存在严重胃肠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考虑通过肠外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6. 防治并发症严重急性胰腺坏死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内科应急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需给予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血流动力支持等。

7. 外科干预对于严重急性胰腺坏死患者中存在局部坏死、囊肿形成或伴随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内科应急医生需积极与外科医生合作,考虑外科手术干预的适应症和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处理方式及时机(完整版)
摘要
胆源性胰腺炎作为一种最常见且病因明确的急性胰腺炎,解除病因是其治疗的首要原则。

但是对于合并感染性坏死、器官功能衰竭等较重的病情,如何解决胆道问题以及进行坏死组织清创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在病程早晚、感染坏死病灶复杂程度、胆道并发症及器官功能衰竭严重程度等多个因素得到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个体化原则的治疗方案应是合理手段。

多种微创清创技术及分步强化的清创策略(“step-up”策略)的应用虽然已逐渐被广泛认可,但仍有可能因为刻板分步、过度强调微创而造成治疗周期延长、并发症增加等不良后果。

针对胆源性胰腺炎,一方面宜积极处理胆道问题为安全清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宜根据局部病灶的复杂程度及器官功能状态妥善处理清创与彻底解决胆道并发症的关系,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完善合理的处置流程。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外科清创策略历来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两大问题。

近30年来从激进的早期清创到延迟手术理念的产生,从传统的剖腹手术方式到与各种微创清创技术的联合,从重复的剖腹清创到序贯加强清创强度的“step-up”策略[1]的广泛应用,无不包含外科医生在实践中吸取的教训及各种创新成果,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合并IPN的AP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然而多年来的救
治经验也提示,无论是延迟手术还是“step-up”策略都不能忽视AP的个体化特征,延迟手术及“step-up”策略不等于早期不作为,也不等于无限延迟清创手术,这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不同病因、不同病程、不同器官功能衰竭(organ failure,OF)程度以及不同的IPN病灶特征等需要医生更多地去思考并灵活采用合理的清创策略及方法。

胆道并发症是AP最常见的的发病机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占所有AP的40%以上[2-3]。

胆囊及胆管结石作为ABP最常见的病因,其及时处理既有助于早期缓解病情并助力实现IPN的延迟清创,同时也是预防AP复发的必须步骤,但是胆道问题的处置与IPN清创联合实施的时机与方式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笔者团队经验,着重阐述ABP病人实施IPN清创个体化策略的应用问题。

1 胆源性胰腺炎如何实现IPN的延期清创
20世纪末,外科医生曾将AP的治疗原则简单地理解为早期及时地清除炎症坏死组织。

但是发病早期病灶坏死尚不充分,手术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反而可能造成大量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同时病程早期机体尚处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状态,手术创伤及缺血再灌注造成的“二次打击”极有可能使病人失去了度过急性期的机会,由此造成了重症病人极高的病死率[4-5]。

2012年修正版AP严重程度亚特兰大分级标准的提出,从世
界范围推动并强调AP的严重性是由早期的OF和后期的胰腺坏死感染共同决定的[6]。

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及理念的快速进步,“延期清创”理念逐渐成为可能并被越来越多地接受。

其核心是:首先,采用液体复苏、脏器功能支持、肠内营养及必要的腹腔及胰周引流等手段使得大多数AP病人度过炎症爆发期;其次,病程进入4周后坏死病灶逐渐成熟并局限包裹的病理学改变使得彻底、安全地清创成为可能。

ABP与其他病因引起的AP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病程早期其发病机制有可能持续存在(如胆道梗阻),若未得到有效干预,将会出现器官功能恢复受阻,并将更早地发生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如在ABP早期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有效胆道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情缓解,为实现“延期清创”创造条件。

2 IPN的清创方法
2.1 “step-up”策略的必要性一系列可在床旁实现胰周后腹膜病灶引流清除的微创技术,引出“时间换空间”的概念,即在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对机体的“二次打击”的基础上,经过多次逐步递增的微创外科干预以逐步降低胰腺坏死感染的负荷(“step-up”策略),辅助内科治疗使机体逐步度过SIRS及MOF阶段,机体的营养及免疫状态得到逐步恢复的同时,后腹膜的坏死区域亦得到局限,最终实现“延期清创”并最大可能地避免开放清创手术[7-10]。

2.2 “step-up”策略的局限性“step-up”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仍然
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仍然存在一部分起病及进展迅猛的病人,无论内科治疗或是早期微创技清创均无法阻止MOF的进展,尤其是出现无法缓解的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step-up”并不能提供救治机会;其次,针对一部分脏器功能恢复良好,但是坏死包裹分布广泛且分隔成多个区域(>2个),尤其是胰头及周围形态不规则的病灶[复杂性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 WON),见图2]的病人,如刻板地采用“step-up”策略、“多点多次”地实施微创清创,不但明显延长治疗周期,更有可能增加出血及肠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项Meta分析研究了包括384例病人的11项独立的临床研究发现,IPN只有在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技术及“step-up”策略,才能显示出其改善预后的优势[11-12]。

2.3 ”skip-up”是对“step-up”策略的补充根据近年来的临床探索,笔者团队提出了基于“step-up”步骤上可以尝试一些“跳跃”,即“skip-up”[13]。

例如:(1)对于早期爆发MOF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即使在强有力的脏器功能支持及微创引流清创干预下MOF仍持续恶化,尤其是合并无法缓解的ACS时,“step-up”策略将会耽误病情、甚至丧失抢救时机,应予直接实施开放减压及引流等抢救性手术,以尽可能降低该类病人的病死率[14-15]。

(2)针对未出现OF或OF已缓解并且伴有复杂WON的病人,应予延期后直接行开放清创术,并尽可能一次手术达到彻底清创,
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痛苦、加速康复进程的目的。

2.4 解决胆道问题与IPN清创的相互关系解决ABP胆道问题主要包括胆囊切除、胆管取石、胆道去狭窄等,一方面是预防AP复发,另一方面也满足与IPN清创一期实施以缩短病程的需求。

但是基于“step-up”策略的推荐,清创方法为视频辅助的微创清创,故一期解决胆道问题存在困难。

有研究报道胆囊切除是否与IPN清创一起完成并不影响ABP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3],故针对合并OF的ABP行一期微创清创后再实施二期胆囊切除术显得更为稳妥;然而对于器官功能正常同时合并复杂性WON的病人,一期联合开放清创与解决胆道问题可能更为合理。

3 合并IPN的ABP清创方案
针对ABP的胆道特点及个体化特征,笔者团队制定了一套坏死清创的推荐方案。

主要考虑以下4方面因素:(1)是否合并梗阻性黄疸。

(2)是否合并OF。

(3)病程是否已至4周。

(4)是否合并复杂性WON。

该方案的基本流程见图3:(1)病程早期(<4周),如ABP病人出现梗阻性黄疸、胆囊胆汁淤积等胆道并发症,则立即实施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等微创干预以尽早解除胆道梗阻等问题;对于已经并发IPN者则尽早实施经皮置管引流及置换粗管灌洗(“step-up”策略的第1,2步,即step1、step2)。

这个阶段的治疗原则为:尽量以微创方式同期处理胆道并发症及IPN,尽管不能
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能部分缓解病情加重因素,同时也没有造成对机体的二次损伤,最终创造安全过渡至病程后期(>4周)以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2)病程后期(>4周),已经形成厚壁的IPN已经进入到能够采用更加主动的清创方法的阶段,如视频辅助下WON腔内清创(“step-up”策略的第3步,即step3)或WON开腔清创(“step-up”第4步,即step4)。

此期的ABP病人如果仍合并OF,则可继续“step-up”策略,进入到step3,尽可能以较小损伤实现减小IPN病灶负荷,其中一部分病人可实现清创与器官功能同步恢复,而器官功能没有损伤或提前恢复的ABP+IPN病人则予以进一步评估WON的复杂程度,如果为单纯WON病人(1~2个腔)则继续step3直至清创完成,二期行胆囊切除等胆道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而复杂WON则跳跃至step4,行一期联合开放清创及胆道手术。

综上所述,对于合并IPN的ABP,首先,需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的理念,以确保生命、器官的安全,将清创手术尽可能推移至安全时期实施;其次,胆道并发症的干预既可解除AP病因,又有助于缓解病情以实现延期清创,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其与清创手术的关系,以尽可能缩短病期、避免过度医疗。

总之,及时解决胆道问题为IPN清创创造了条件,而安全低危的IPN清创的优先级应高于胆道并发症的彻底解决。

在对合并IPN的ABP病人进行病因、病理生理、器官功能、感染
坏死病理学分类的基础上,对每一例病人应用“step-up”与“skip-up”策略相结合”的模式是对AP个体化治疗理念的具体落实。

一种理想的外科决策模式必将同时满足进一步降低SAP的病死率,缩短大部分病人的治疗与康复时间、改善治疗体验等多个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