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国古代教育发展史
第二季:外国教育史
第三编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和教育的摇篮。
在西方教育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教育(特别是雅典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理想,以及由此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是古希腊教育对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古风时代,古希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但各个城邦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如斯巴达,身体训练占主导地位,强调严格的纪律,具有明显的军事实用目的和国家导向;雅典,则更注重智力和艺术的训练。
这也决定了不同的办学方式。
在斯巴达,学校由城邦主办,而在雅典和其他地区,学校往往是私立的。
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教育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斯巴达教育【军事教育】【重要】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1 .教育目的。
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的唯一目的。
2.教育制度。
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
只有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
在7 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或保姆的养育和照管,但受国家监督。
7 一18 岁,儿童离家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
18 一20 岁,进人高一级的教育机构一青年军事训练团(ephebia )开始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20 岁,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开始服兵役。
30 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权参加民众大会,可任官职,仍需参战、军训。
60 岁,免除兵役。
3 .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忍耐劳苦训练。
(2 )军事体育训练。
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为主要内容。
(3 )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等进行。
道德教育的中心是训练绝对服从的精神。
从小培养儿童绝对忠于祖国的品质。
中外教育发展史思维导图
设置战区教育部指导委员会 第一个以法制形式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的构想
壬子·癸丑学制
从横向看,学制分为三个系统(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
纵向看年龄,横向看类别
壬戌学制
北洋政府时期
复古主义教育
袁世凯,尊孔读经 教育宗旨: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陈独秀,李大钊
兴办太学重视选举,选贤举能察举制是科举制的萌芽学校教育
汉代
鸿都门学(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经学教育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官学改革)
九品中正制 《颜氏家训》
背景:士族集团内部分配政治权利 局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颜之推,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经典家教名著
隋唐时期
庶-富-教(个体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社会作用) 先天决定论-局限
对象-有教无类
目的-学而优则仕(平民,科举制)
孔子
内容-文、行、忠、信
科目:六艺 教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因材施教(谈话法,观察法)
先秦时期
教育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
苏格拉底-产婆术 (西方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意大利
弗吉里奥
通才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 (世俗,人)
维多里诺
创办了快乐之家贵族宫廷学校
继承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对人性回归的重视, 注重关心世俗人的政治生活和信仰自由。宗教,道德,政治性。
北欧
伊拉斯谟,主张人文主义与宗教结合 《愚人颂》《关于正确的教育方法》《论儿童的文雅教育》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社会,国家,民族化
外国教育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2020.0319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巴比伦的教育巴比伦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也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其主要内容有:第二节古代埃及的教育一.古埃及的历史背景1.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奴隶制国家。
2.古埃及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影响了古希腊字母的形成。
3.古埃及的文字写在所谓的“纸草”上。
4.古埃及在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二.古埃及的学校(选择:2019)古埃及的教育和学校发展水平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较高,促进了古埃及文化的发展。
但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反映了古埃及教育的阶级性和对劳动的轻视。
第三节古代印度的教育公元前1000年到前600年,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把人从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
种姓制度对古印度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婆罗门的教育(公元前9、8世纪)(选择2009)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三.佛教教育(公元前6世纪)1.主要内容:以寺院作为主要教育场所,以佛教经典作为学习内容,以培养僧侣(比丘、比丘尼)作为教育目的,教学方法上主张讲道(佛经的讲解)与个人的钻研相结合。
2.积极性:反对种姓制度,主张教育应面向平民,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而不是梵文进行教学,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著名寺院作为学术(神学)研究中心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对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教育产生了深渊影响。
3.局限性:宣传悲观厌世的思想,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发展。
第四节古代希伯来的教育(横跨欧洲和亚洲,沟通两大地域文明的核心之地)希伯来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约在公元前14—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亡于巴比伦;第二时期是从公元前538年希伯来人重返家园,至1世纪被罗马帝国吞并。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1)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基本性质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
中世纪前半期,教育鸡机关被教育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
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
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
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
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
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2)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①宗教性、神学性。
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
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红现实所决定的;②保守、发展缓慢。
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③开放性,普遍性。
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3)中世纪教育的意义①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吧,如分班教学。
③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1)教会学校的含义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
外国教育史简介
第一章史前时代的教育1.研究史前时代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
2.述评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的主要观点。
答:(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化过程,认为动物界亦有教育,教育起源于生物冲动,将教育看做是扎根于本能行为和种族生活的天生、自发的表现。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的提出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2)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这种观点实质上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差别。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即时本能的,不是文化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育史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尤其是苏联米丁斯基,该学说以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生产的。
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为条件的。
语言和教育都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论述史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1)对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2)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3)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4)教学方法是口耳相传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1.论述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外国教育史——第5章
第五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从公园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lddleAge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早期(五世纪末至十一世纪)的教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封建主和农奴是封建社会两个主要的阶段,他们之间的敌对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而使封建教育也带有明显的等级性特征浓厚的宗教性成为西欧封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一)教会学校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未来准备将来担任僧职的贵族和僧侣子弟,自幼入院并住宿于修道院内而学习的,称内学;不准备担任僧职的人,则不住院内而学习的,称为外学。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2、主教学校主教学校又称大教堂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二)世俗教育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宫廷学校、骑士教育1、宫廷学校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曾招聘有学识的僧侣,对帝王、王族和大贵族的子弟进行教育,教以“七艺”、拉丁语和希腊语,培养他们担任治理封建国家的官吏,这就是欧洲大陆上的宫廷学校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士骑士教育的实施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至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3)从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被称为“骑士七艺”综观骑士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在于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但却非常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二、西欧中世纪后期(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的教育十至十一世纪时,修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交往开始活跃起来。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笔记(重要学习资料)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巴比伦的教育(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一)巴比伦学校1、泥板书舍、泥板书、楔形文字2、寺庙学校:初级教育、高级教育(二)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和书法2、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常用体罚二、古代埃及的教育(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古代埃及的学校的类型1、宫廷学校2、僧侣学校3、职官学校4、文士学校(二)古代埃及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1、宫廷学校—无法考证2、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3、职官学校—4、文士学校—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三、古代硬度的教育(一)波罗门教育1、古代印度等级制2、婆罗门的学校(古儒学校)家庭教育3、教学内容:《吠陀》经4、教学方法:背诵、体罚、导生制(二)佛教教育1、寺庙学校2、教学内容:佛经3、教学方法: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三)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同: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
缺乏积极的因素。
异:婆罗门教育史一种私立教育,而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一)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二)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及等级性(三)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四)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五)教育方法简单,盛行体罚,实行个别施教(六)知识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七)文化教育甚为古老,源远而流不长第二章古希腊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一)巴斯达教育1、教育为国家所控制2、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3、教育过程:0- 7岁—母亲抚育7-18岁—军营教育18-30岁—军事训练4、教育内容:五项训练、军事训练5、教育特点:重视女子教育(二)雅典教育1、教育由国家和私人共同管理2、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3、教育过程:0-7岁—家庭教育7-13岁—进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13-15、16岁—进体操学校学习15、16岁接授职业教育18—20岁—接受军事教育4、教育内容:文法、音乐、体操、军事5、不重视女子教育二、时代的教育(前5世纪—前3世纪)(一)“智者派”的教育实践1、智者的含义:专指收费收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3、共同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二)“智者派”的教育贡献1、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文化的传播2、确立了西方的教学科目(“三艺”—文法、修辞法和辩证法)3、智者把道德和政治问题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4、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5、智者的教育思想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与方向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一)希腊学校教育的变化1、初等学校发生了蜕变2、中等教育面临衰微3、高等教育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二)东西文化教育的融合1、雅典文化教育对广大地区的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文化和教育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1、教育目的论:教育培养治国人才(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备各种实际知识)2、德育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是要教人学会做人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四种美德(正义、勇敢、节制、智慧)道德教育的途径:知识教育3、智育论: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二)“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的方法又叫“问答法”,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古代两河流域的教育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XXX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
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XXX已经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
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
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
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研究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公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衰落。
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
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第二节、古代埃及的教育与巴比伦一样,XXX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天文学上能区分恒星和行星,还制作了天体图和太阳历;数学上,采用了10进位的计算法;医学上的木乃伊制作;建筑方面的金字塔的建造都是人类史上的杰作。
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
1、汗青背景①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发达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水利学:灌溉知识系统医学:制造木乃伊、医疗地理学:对外商业、军事远征②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宗教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
③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2、黉舍类型: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
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内部附设职官黉舍,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XXX充任教师。
外国教育史(古代)课件
公元前9世纪以前,以家庭教育为主;
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古儒学校”,教师称作“古 儒”。
2009年考研真题 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 校中,教师被称为( ) A “拉比” B “古儒” C “书吏” D “校父” 答案:B
(二)佛教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场所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学习年限
学习用黏土做泥板,并在上面画平行线,然后再学习书写和阅
读,这类学校被称为“泥板书屋”。 教学方法主要是师徒讲授制,即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操作, 教师随之纠正。
二、古埃及的教育
学校类型 相关说明
法老于宫廷中设立,主要招收 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生学 业完成后即被委任为官吏
以培养僧侣为目的,注重科学 技术教育,也是当时的学术中 心 约创办于中王国时期,主要培 养从事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 期为12年
吏的学校。 巴比伦的学校通常附设在神庙中,分为两级:①初级学校, 主要教授读写;②高级学校,除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 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二)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生在学校最初接受普通教育,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尤为重 视书写能力,此外还有阅读、翻译、计算等。之后接受专门教 育,如神学、法学、医学和音乐等。 有些寺庙设有专门训练写字(楔形文字)的学校,学生首先
教育过程(11年选择题) ① 0--7岁: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
② 7--12岁:进国家体育馆接受以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
掷铁饼和投标枪)为主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 酷的身心磨练,培养儿童勇敢、坚毅、顺从、爱国等品质; ③ 18--20岁:青年军事训练团(埃弗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④ 20--30岁:驻扎边境,进行实战训练;30岁,通过考核获得国
外国教育发展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古希腊的哲学教育,从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到现代的全球化教育,外国教育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画卷。
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发展史,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演变、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的演变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起源于人类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智慧的追求。
在古代,教育主要是由宗教、家族和社会团体负责。
例如,古埃及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象形文字的传授来培养官员和祭司;古希腊的教育则强调体育、音乐、哲学和修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 中世纪教育中世纪的教育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教会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
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神学为主,旨在培养神职人员。
这一时期,教育开始注重信仰和道德的培养,但同时也存在着等级森严、排斥异端的现象。
3. 近现代教育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
这一时期,教育逐渐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科学、人文和社会的发展。
近代以来,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普及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制度相继建立。
4. 当代教育当代教育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育手段更加先进。
二、教育的本质1. 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2. 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能力和素质。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犯罪、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1. 对个人的意义(1)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教育可以帮助个人掌握知识、技能和素质,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人生价值。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1)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基本性质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
中世纪前半期,教育鸡机关被教育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
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
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
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
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
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2)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①宗教性、神学性。
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
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红现实所决定的;②保守、发展缓慢。
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③开放性,普遍性。
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3)中世纪教育的意义①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吧,如分班教学。
③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3、(1)教会学校的含义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介绍(PPT58页)
• 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 动”。
• 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 伦敦大学。
•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福斯特法案)。规定对5-12岁的儿童 实施强迫教育、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 等学校等。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 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 试,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 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两 次颁布有关初等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 “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6-13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 育实行免费;要求学校与宗教脱离等。 费里教育法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 和世俗性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 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类型是 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国立中学实行寄 宿制,重古典学科,主要为学生升大学 服务。市立中学的课程要求低于国立中 学,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担 任国家官员。
第二编 近代外国教育
• 近代外国教育制度
•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 近代外国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重点掌握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 和日本近代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史实, 及主要教育改革法案等内容。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 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 英国的贵族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文法学校 和公学。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 丁文,并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后来文法学校与 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文艺复兴时 期,英国又出现了公学,比较著名的有温彻斯特 公学和伊顿公学等。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 (一)十七、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
• 17—18世纪的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是 文科中学。文科中学系宗教改革时期由梅 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 科中学演变而来的。它与初等学校无直接 的联系,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 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 般官员。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课件国外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学前教育发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开始出台各自的学前教育政策,重视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这些政策对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出台
在这一时期,教育公平意识逐渐得到加强。各国开始关注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机会和资源,以缩小不同家庭背景儿童之间的教育差距。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观念的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文化传承和教育理念的变化等。
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
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管理
注重儿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THANKS
教育公平意识增强
20世纪60至80年代的学前教育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总结与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总结
国外学前教育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从古代的家庭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庭教育,到近代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兴起,以及现代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各有特点,例如欧洲国家注重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而美国则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古罗马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扮演社会角色、遵守法律和履行公民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点三
02
国外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总结词
逐渐形成独立的幼儿教育形态
详细描述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幼儿教育形态。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和教师。
西方教育发展史
西方教育发展史教育是人类进步的根本,不同地域中的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遥远的西方国度,人们对于教育体系的思想理念都有着与东方的不同。
但是,不同的教育理念也终究将这个社会推进到了现在发达以及美好的景象。
一、古希腊教育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只是拉哥尼亚平原上的一个以岛居住的国家。
四面基本上都不宜出海,所以国家内部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这里的土壤非常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并且人民也在国家中开采了铁矿。
至此,斯巴达成为了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国家。
虽然斯巴达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但同样它也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斯巴达的公民都是当初侵略原住民的敌人,只有三万人民。
而原住民却成为了奴隶,共有三十万人。
三万人控住了三十万人的战士国家,可见斯巴达军事的强大。
而斯巴达的教育理念正是重视军事管理制度。
所以,斯巴达国家的战士都是各个精挑细选出来的。
斯巴达的孩子刚出生就会被送去鉴定体质,只有健壮的孩子才会被留下来,不健壮的孩子就会被遗弃到荒野。
而且,不管是否是自家的孩子,母亲只对七岁前的孩童有抚养权,七岁后孩子就会上缴国家,训练成为强壮的士兵。
国家会提供专门的训练营给这些孩子,直到十八岁以前,他们都会呆在训练营当中接受各方面的训练,包括文学、军事等方面。
军营的制度非常的残忍,青少年们会受到所有军官的鞭挞,他们的吃穿条件也非常糟糕,如果逃跑就会受到毒打,甚至牵连到家人。
而国家做这些就是为了得到更多更优秀的士兵。
十八岁以后,青年就会被送到另外一个军营,他们会初步接触战斗,同时被灌输讨厌奴隶的心理,变得嗜杀成性。
直到二十岁,他们就会被送往边境,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斯巴达的妇女也要接受军事训练。
而且为了筛选、保留军人基因,斯达巴要求妇女前往边境与士兵结合,以生出更强的士兵。
或者当军人在外御敌时,妇女也要尽到保卫城池的责任。
除了军事教育以外,斯巴达其他的教育理念都变得极为落后。
2、雅典教育雅典是古希腊国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国度,境内多山,不适宜大批的耕种,但是会种植大量的葡萄以及橄榄,妇女们也开发了手工业。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古代教育史一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马克思。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代表人物:杨贤江。
二青年之家:为年满7岁的少年安排了单独的房舍。
三古巴比伦(前身苏美尔教育)是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四古代埃及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这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五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教育。
“古儒学校”是导生制的源头。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军事教育、国家教育。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倒、掷铁饼和投标枪。
二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不同教育体制上:斯巴达教育完成由城邦负责;雅典城邦重视教育,但不绝对控制。
教育类别上:斯巴达武士教育;雅典全民教育。
教育目的上:斯巴达培养英勇果敢的城邦武士;雅典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军事道德教育;雅典多样化教育内容。
总体评价上:斯巴达形式单一,程度低;雅典形式多样,程度高。
三智者: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四智者派的贡献: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社会的流动;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希腊教育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由智者提出。
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一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成为苏格拉底方法。
二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三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灵魂转向”。
外国古代教育史[1]
外国古代教育史第一编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教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现代人类学、考古学证明:从猿到人曾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
从猿到人,中间有个“过渡期间的生物”,恩格斯称之为“在智力和适应能力都比其他一切猿类高得多的一种猿类”,或称之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见《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正在形成中的人使用天然工具,从事劳动,从而使“过渡期间的生物”进化为人。
完全形成的人和前一种人的区别在于能制造工具,从事劳动,把自然界提供的材料改造成为人类的财富。
真正的人类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成群而居”的,由“原始群”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即前氏族公社时期,大约距今三百五十万年或三百万年。
由原始群进入氏族社会这一缓慢的渐进的历程,在不同地区表现了不同形式。
森林地区的人以农业为主,辅以狩猎;高原地区的人以畜牧为主,逐水草为生;普通地区的人以务农为事,兼营畜牧。
在三者之中,最末一类的发展条件最好,并成为以后社会发展的主体。
由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到里海盆地和伊朗高原这一广大地域,印度河谷地区,东南欧洲地区,我国黄河流域,都属这一类型,它们发展成为近似农村型的居民点,农牧以外,还逐渐有了手工业。
原始社会是共同劳动、共同享用的社会——公社。
因为无剥削、无压迫,公社的一切大事都由成员以民主方式处理;因为没有侵占和掠夺,公社彼此间的战争是少见的。
这些因素使得生产发展迅速,文化也逐渐繁荣起来。
所谓文明古国就产生于这一带。
原始社会的教育便以这些地区较为发达。
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关于那时的教育情况,不得不依靠考古学者掌握的资料来推断,或就现存的具有原始性的民族的教育活动来揣测。
现在且以这些为根据,略述原始教育的大要。
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两书中,科学地论证了人类是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和从事劳动而由古猿进化为人的;而且古代的人们和自然作斗争,必须合力为之。
中外教育简史第五章
到了19世纪,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德十分重视文科中学 的改革。在他任教育部长期间,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1810年,在教学 计划的改革上,注重削减古典学科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内 容。 在师资的培养上,洪堡德注重对教师资格的认定。1810年 规定,凡要担任中学教师的都须通过国家考试,合格者给予中学 教师称号。这项措施改变了过去文科中学教师只能依赖僧侣阶层 的局面。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实 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到1882年,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除文科 中学外,9年制的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也被承认作为高级中学的 类型。
5
产业革命后,英国中等教育变化: 一、公学与文法学校进行改革。(教学与管理方面进 改善寄宿制,允许高年级学生自制等) 二、创设新型的中等学校。(商业和军事的实科学 校盛行)
行改革:改革宗教教学,削减古典科目,增加实科课程,
6
(二)法国的教育制度
长期以来,法国教育也是以基督教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的。 到 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到了19世 纪初拿破仑时期,在教育上拿破仑接受了启蒙思想运动的思想, 并参考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康多塞的教育建议,建立起了具 有法国特色的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所谓帝国大学 (Imperial University)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管 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部门。帝国大学设总监、审议会和总督 学署。帝国大学的总监为主管教育的最高首脑,由拿破仑直接任 命。学区内的教师都要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免,公立、私立学校 的开办 也要经帝国大学的总监认可。各类学校的学年安排、课 程设置、考试和升级规定等也都是全国统一管理。这种中央集权 的教育管理体制成为法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 7
第五章 外国古代教育发展史
第二节
外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古代希腊教育思想
二、古代罗马教育思想
三、经济主义教育思想
四、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一、古代希腊教育思想
古代希腊教育思想最为序幕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是古代 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学生
柏拉图
学生
亚里士多德
学生
亚历山大
1、苏格拉底与治国教育
3、亚里士多德与和谐发展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工具论》等,在这些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是论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个国家中,立法者必须先注意青少年的教育,由国家办理教育。依 据人的灵魂分三部分的观点,教育必须与之相对应,也就是说要对儿
城市学校
其前身就是由手工业行会或商会开办的行会学校。初级学校的性质。 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城市都开办了城市学校,对当时社会经济和
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者的教育活动(维多利诺) 在强调学生人格发展的宗旨下,学校十分重视体育活动和道德示范, 课程内容由多方面文化构成,在教学上尊重学生的兴趣并注重理解和 练习。 2、路德派新教的教育活动(马丁· 路德) 注重初等教育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注意遵循学生的自然和兴趣,采 用直观教学,在教育史上看他提出的由国家而不是由教会掌握教育权 和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这两条原则对后来欧美国家教育发展影响 很大。 3、耶稣会的教育活动(罗耀拉) 注重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课程内容上虽然仍以神学 为主,但也增加了新的学科,重视体育。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背诵和记 忆。虽然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制度,但也要求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
外国教育史
总目录•第一章史前教育和东方古国的教育•第二章古希腊教育制度•第三章苏格拉底•第四章柏拉图•第五章亚里士多德•第六章古罗马的教育•第七章中世纪的教育•第八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九章夸美纽斯•第十章近现代教育制度产生与发展概述•第十一章卢梭•第十二章裴斯泰洛齐•第十三章赫尔巴特•第十四章美国教育发展史纲•第十五章杜威第一章史前教育和东方古国的教育•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种形态。
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活动一般是与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宗教仪式,以及禁忌活动等融合在一起的。
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它是与原始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特点•三、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变化一、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一)前氏族时期的教育。
儿童公有公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
•(二)母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这是氏族公社(公元前一万五千年—前五、六千年为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
这时的教育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母亲主导,按性别教育,开始出现族和氏的观念。
•(三)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这是氏族公社的第二阶段(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前)。
这一时期教育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仍然是按照性别的不同进行教育,但教育内容比以前更加多样和丰富。
•(四)军事民主制时期。
这是氏族公社的末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是军事体育训练,重视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勇敢、机警和干练的品质。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特点•1.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⑴劳动生产经验•⑵行为规范、禁忌和部落传统•⑶宗教、音乐和舞蹈•⑷军事及体育知识与技能• 2.教育方法•⑴观察与实践•⑵口耳相传•⑶奖惩•⑷成年礼•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与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2)儿童公有公育•(3)内容多面:生产知识和经验、行为规范、氏族禁忌、部落习俗和传统等•(4)宗教教育具有重要地位•总特点:全民、平等、落后?三、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变化•1.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已经产生了原始的文字,也出现了学校教育机构的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外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古代希腊教育思想
二、古代罗马教育思想
三、经济主义教育思想
四、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一、古代希腊教育思想
古代希腊教育思想最为序幕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是古代 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学生
柏拉图
学生
亚里士多德
学生
亚历山大
1、苏格拉底与治国教育
童实施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二是论教育分期。 受教育的年龄按每七年一个自然阶段划分,并提出不同阶段实施不同 教育,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的教育分为三个时期。
体、德、智、美
体 育 德 育 智 育 美 育
首先训练身体,使其有强健的体魄勇敢的精神
养成良好习惯,其是美德的根基,注重中庸精神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10年→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30年→公元前30年到公元467年
农业经济为主 征战打仗需要 家长制家庭出现
商业手工业经济发展 与外界交往增多 促进了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学校 文法学校 修辞学校
政体经济变化 教育相应变化 加强监督控制
改私立为国立
3、亚里士多德与和谐发展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工具论》等,在这些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是论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个国家中,立法者必须先注意青少年的教育,由国家办理教育。依 据人的灵魂分三部分的观点,教育必须与之相对应,也就是说要对儿
因材施教 二是论雄辩家教育的实施 教育适度
懂的教育艺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雄辩家,作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有高尚的
素质又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雄辩家的雄辩才能
雄辩家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阅读、书写,并培养良好的道德。
使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雄辩术,及与雄辩术有关的知识。
到18岁时,完成体育馆学习的青少年进入由国家设立的 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此期间,他们还要 参加伦理谈话以及政治和道德辩论,并宣誓忠于雅典城 邦。20岁结束军事训练团教育时,并举行一定的仪式, 他们被授予公民的称号。
军事训练团教育
斯巴达教育
整个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实施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
中世纪大学
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新兴的市民阶级,并在文化教
育上提出新的要求。 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使西欧人扩大了 眼界。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西欧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并从人 才和思想上为文化复兴运动做了准备。现代欧美大学在一些做法上继 承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拓宽学校课程内容和扩大学科范围,恢复体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注重身心联系
强调对人的赞美和对“人性”的崇拜,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对人的尊重
智育上以人文科学为主,保留传统七艺,增加新科学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倡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 强调尊重和热爱儿童,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 的主动性。
斯巴达人的思想品德
7~18岁,男女儿童分别在国家教育场所接受体育和军事训 练。教育方法主要是实践练习。除外,还需要儿童有服从 精神和机警性,并养成艰苦生活的习惯。 18~20岁,青少年进入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青少年要参加“秘密服役”
公共教育
二、古代罗马教育
王政时期的教育 → 共和时期的教育 → 帝国时期的教育
“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是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
而且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了更好的人,胜过他的祖宗, 也是他们的后裔更好。”
二是论哲学王教育的实施
哲学是治国的最高学问,哲学家才是国家的统治者。
哲学王教育
哲学王的整个教育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出生~6岁)学前教育 第二阶段 (6~18岁) 普通教育 第三阶段 (18~20岁) 意志教育 第四阶段 (20~30岁) 理智教育 第五阶段 (30~35岁) 辩证法教育 第六阶段 (35~50岁) 实际锻炼 女仆 神庙 0~~~3~~~6 初级 音、体 6~~~12~~~18 金、银质奴隶主子女,军事体育训练 少数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 受理智教育中少数拔萃人 极少数出众的人又经受了15年时间
产婆术
讽刺
不断向对方提出问题,迫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而 无法应答,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
帮助对方从对话中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归纳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定义
把个别事物归于一般的概念
2、柏拉图与哲学王教育
柏拉图创办了 “学园”长达四十年之久,以讲授哲学为主,主要著 作有《理想国》、《法律篇》。 一是论教育的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 出理想的顺从公民以及具有勇敢智慧的统治者。
主 教 学 校
设立在主教所在 地 学校设施更好
水平更整齐
个别发展大学
堂 区 学 校
设在教士所在 的村庄 数量多,规模 小 设施简陋
骑士教育
在教会学校占据垄断地位的中世纪中期以前,仅有骑士教育这样一种 世俗教育,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身体强壮、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骑士。
第五章 外国古代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外国古代教育
一、古代希腊教育
外 国 古 代 教 育 发 展
二、古代罗马教育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古代希腊教育
原 始 氏 族 社 会
解体
奴 隶 制 国 家
不 同 的 教 育 体 制
雅典
斯巴达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追求知识为目标,让儿童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是他们更好的度过闲暇
论教育分期
第一个时期
学前教育
身体发育,养成良好习惯
反对女子教育
第二个时期
初级学校教育 促进儿童各方面得到全 面发展
第三个时期
高级学校教育 发展青少年理智心灵
二、古代罗马教育
古代罗马教育思想在继承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古代 罗马教育实践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在古代罗马教育思想中,对后代教育发展影响最大并对文艺复兴时期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 哥尼亚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 业种植,地处内陆地区有与外界 交往不便,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 不仅实施专制的奴隶主贵族政治, 而且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斗争 其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 富有勇武精神和爱国精神、 形成 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 教育体制。 善于战斗并且有持久斗志 的武士。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出生~七八岁) 在自己家接受教育 除宗教道德外特别 注重身体发展
(七八岁~14岁) 侍童教育 高一级封建主城堡 学习上流社会的礼 仪和行为规范,也 学习一些知识,进 行体育锻炼和使用 一些兵器
(14~21岁) 侍从教育 担任封建主侍从 重点学习“骑士七 技”
的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花了两年时间撰写了《雄辩术原理》,论述了雄辩家的教育。
一是论教育的作用
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都具有天赋,
即能敏捷的思考又能灵敏的学习,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充 三是论教学。 分发展。由育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教他极力推崇学校教育
主要是家庭教育, 培养农民和工人
教师有国家任免提高待 遇并享有特权
教育目的变为培养忠于 帝国的官吏和顺民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1、教会学校 2、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 4、城市学校
教会学校
修 道 院 学 校
设立于修道院 最初培养圣童
到公元九世纪 几乎所有修道 院都设立学校
三、经院主义教育
经院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是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 在西欧中世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经院主义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领域占据了 统治地位。 其目的是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神学一级经院哲学的神圣性和合理 性,并培养为教会服神为目的的教育。教育目的就是教人信仰上 帝、服从教会。 重点强调道德教育及其作用,道德教育是实现神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教育方法上表现出形式主义、脱离生活实际、繁琐荒谬的特点。 这种教学方法对后代产生了消极影响。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三面临海。 原来它是个农业城邦,后来因有 良好的海运条件与古代东方国家 贸易往来,逐渐成为商业和手工 业城邦。与此同时,他也接受了 东方文化的影响。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文 形成 以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
化修养、道德高尚、能言 和谐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善辩的工人和商人,即 “身心既美且善”的人。
斯巴达很重视女子的教育,斯巴达的教育是片面 的、野蛮的。大事,斯巴达的教育又是成功的因 为它培养出来的人都是非常勇敢的武士,能够为斯 巴达城邦英勇作战,甚至牺牲在战场上
体检合格的新生儿,才允许被抚养
七岁以前,父母代国家抚养在 自己家庭接受教育,主要是身 体健康、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
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
雅典教育
五个阶段
家庭教育
雅典教育是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这种和谐发展的教 育雅典人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文化教育上 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七岁前在自己家接受教育,出生活也要接受体格检查,由父亲检查。 主要是在身体、道德、智力、审美等方面打下最初的基础
七岁后,除女孩继续在自己家接受教育, 文化学校和弹琴学校教育 所有男孩进入私人开办的文法学校和弹 琴学校。 儿童进入私人开办的体操学 校进行学习,主要是教 师指导练习体育运动。国家 官吏有时也来到体操学 体操学校教育 校,对儿童进行政治道德方 面谈话,15岁后完成体 操学校学习后,大部分儿童的教育也就终止了。 15岁左右,少数准备将来担任国家重要职 体育馆教育 务的显贵家族子弟进入由国家开办的体育 馆继续学习,还要学习政治法律、伦理道德以及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