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更新)

合集下载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必看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必看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必看中考数学知识点:直角三角形一、三角函数1.定义:在Rt△ABC中,∠C=Rt∠,则sinA= ;cosA= ;tgA= ;ctgA=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0° 30° 45° 60° 90°sinαcosαtgα /ctgα /3. 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sin(90°-α)=cosα;…4. 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关系5.查三角函数表二、解直角三角形1. 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2. 依据:①边的关系: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三、对实际问题的处理1. 俯、仰角:2.方位角、象限角:3.坡度:4.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时,可用列方程的办法解决。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正负数1、正数:像小学学过的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正数负数的判断方法:⑴具体的数:看是否有负号“-”,如果有“-”就是负数,否则是正数。

⑵含字母的数:如-a要看a本身的符号,如a是负的,则-a是正数,如a是正的则-a是负数,如a是0则-a是0。

4、 0的含义:①0表示起点。

②0表示没有。

③0表示一种温度。

④0表示编号的位数。

⑤0表示精确度。

⑥0表示正负数的分界。

⑦0表示海拔平均高度。

5、具有相反意义的量;6、正负数的作用:在同一问题中,用正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中考数学《整式》知识点总结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1.数与代数(1)整数: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整数的乘方。

(2)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方、开方。

(3)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分数的乘方、倒数。

(4)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5)比例与比例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种类、比例的计算、比例问题的应用。

(6)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2.函数与方程(1)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应用。

(2)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

(3)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

(4)方程: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方程的性质、方程的应用。

3.几何(1)平面几何:平面图形的性质(点、线、面)、平面图形的分类与特征、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

(2)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

(3)四边形: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面积与周长。

4.统计与概率(1)统计: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频数与频率、统计图表与直方图的绘制与分析。

(2)概率: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概率的性质、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此外,上海中考数学考试还会涉及到一些数学思维与方法,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解决问题的分析与推理、解决问题的模型、解决问题的证明等。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数学思维与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各种题型中。

(上海)中考语文--知识点

(上海)中考语文--知识点

一、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举了什么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3.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相比较,突出说明了……
一、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了什么例子,有力地论证了……
2.对比论证:把…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
3.引用论证:引用谁的话或名言,有力地论证了……
1.该段中心句
作用(位置) 2.前面的总结句
3.上下文
4.概括划线句
(作为什么论据,证明什么观点)
一、概括1.事情:背景(时间、地点)+人+事(经过、结果)
1.确定范围
2.参考示例进行概括
二、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2.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话题突然转变
3.声音延长
4.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3.省略号 1.引文的省略
2.列举的省略
3.说话断断续续
语义的省略
①标题的作用 1.结构:铺垫、呼应、对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承上启下
2.内容:文章内容,人物品质心情感情,中心主旨
②句子的作用 1.结构:铺垫、呼应、对比,反衬、承上启下
2.内容:句子内容,人物品质心情感情,中心主旨
1.提一个观点 (我们要……)
2.结合文中事例 (比如文中…..)
3.联系生活实际论证 (在生活中……)。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一、数与式1.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实数的近似数及其应用。

3.代数式:含有字母的算式。

4.代数式的化简、展开和因式分解。

5.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近似计算。

二、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2.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4.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三、函数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2.线性函数的性质及图象。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4.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5.导数的概念及计算。

四、图形的性质1.点、线、面、角的概念。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

4.同位角与内错角的性质。

5.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6.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7.三角形的分类及其性质。

8.圆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五、空间与图形运动1.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空间中的图形运动。

4.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

六、数据与统计1.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2.统计中的图表和图形。

3.列数据的分组、统计和分析。

4.事件的概念与性质。

七、几何证明1.几何证明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证明方法的灵活运用。

3.利用已知条件论证结论的正确性。

4.聪明构造和直观推理的应用。

以上是上海中考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包含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空间与图形运动、数据与统计以及几何证明等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数学考试。

上海新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上海新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上海新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

随着上海新中考的改革,物理学科的知识点也有所调整和更新。

以下是对上海新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力学基础:包括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基本概念,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运动类型。

3. 牛顿运动定律:三大运动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4. 能量守恒与转化: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等概念。

5.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位移方向上的作用效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6.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使用。

7.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行为,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8. 热学基础:包括温度、热量、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以及热机的工作原理。

9. 电磁学:涉及电荷、电场、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10. 光学基础: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全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11.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核反应、放射性衰变等基础概念。

12. 现代物理: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结束语:通过对上海新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具有深刻内涵的学科。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物理学习中不断进步,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材料(更新)

上海中考知识点总结材料(更新)

考点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点1.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知识点2.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

知识点3.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知识点4.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生活》;(2)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逊漂流记》;(3)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知识点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考点二:概括主旨(重点、难点、高频考点)1、段落主旨:(人【主要人物】+事+结果)2、文章主旨:(记叙文六要素)答题模板:通过……事情,写了……内容,表达了……感情,揭示了……道理。

(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数与运算一、数的整除1.内容要目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二、实数1.内容要目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

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 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3)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多项式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乘除法和加减法等运算法则。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整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因式分解的方法。

难点是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转换,以及分式的加减法。

4.知识结构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加减法乘法除法因式分解分式约分通分乘除法加减法二、方程与不等式1.内容要目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简单的分式方程和含有绝对值的方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2.基本要求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解方程的意义。

2)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3)掌握解简单的分式方程和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的方法,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4)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5)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6)掌握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以及含有绝对值的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它们解题的能力。

4.知识结构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分式方程和含有绝对值的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应用分式不等式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本文介绍了数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解法,包括二次根式、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代数方程。

其中,二次根式的性质包括最简和同类,以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

在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组中,主要包括概念、解法、性质和应用,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不等式的解集和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等。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涉及到解法、根的判别式和应用,例如利用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利用判别式判断实数根的情况。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数学中考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一次全面考查,对于上海的考生来说,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上海数学中考的主要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1、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乘方等,要熟练掌握。

无理数如根号 2、π 等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也要清楚。

实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相反数等都是常见考点。

2、代数式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特别是幂的运算规则(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

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分式的化简求值,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

3、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根的判别式,以及用配方法、公式法求解。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包括斜率、截距的意义,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重点是其对称性和增减性。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重点中的重点,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等,同时要能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运用配方法、公式法求函数解析式。

二、图形与几何1、三角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包括相似比的应用。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3、圆圆的基本性质,如垂径定理、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以及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性质和作图。

三、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2、数据的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和意义,方差的计算和意义,用于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一、考试形式上海中考道法考试2023年依然主要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共120分。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占总分的60%;解答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占总分的40%。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选择题部分时间为80分钟,解答题部分时间为40分钟。

二、知识点概览1. 道法基本概念道法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了道德、法律、公民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道法的基本概念,包括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公民责任等内容。

2. 国家法律体系考生需要熟悉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与公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3. 公民道德素质道法考试还会涉及公民道德素质的考察,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

4. 社会实践活动除了知识本身,考试还会涉及考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内容,考生需要能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备考建议1. 多角度学习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经验、时事热点等,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来加深对道法知识的理解。

2. 辅助工具使用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比如法律条文查询软件、社会调查分析工具等,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法知识。

3. 知识点梳理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并且提高复习效率。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道法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真正理解和内化了道法知识,学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总结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年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道法的基本概念、国家法律体系、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活动。

备考建议包括多角度学习、辅助工具使用和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立方根2. 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公式法、分组分解法3. 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代数式的化简- 代数式的求值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及其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5.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图像、表格、解析式-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6.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7.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及其分类:邻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4.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及其性质- 圆的对称性- 圆周角、圆心角、弦、弧的关系5. 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6.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 -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7.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多边形与相似比8. 解析几何- 坐标系中点的位置表示-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统计调查-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 简单事件的概率分布四、综合应用题- 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逻辑清晰地表述解题过程和结果请注意,本文仅为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可能会有所变化。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

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归纳道法作为上海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基础、公民权利与义务、道德规范等。

以下是对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的归纳:法律基础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行为。

3. 法律的分类: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4. 法律的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公民权利与义务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可以自由行使的;义务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履行的。

2. 基本权利: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权等。

3. 基本义务: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纳税等。

道德规范1. 道德的定义: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正确行为的规范。

2. 道德的作用:提升个人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3. 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正义、助人为乐等。

社会公德1.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2.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财产、关爱弱势群体等。

家庭美德1. 家庭美德的重要性:是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基础。

2.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

个人品德1.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2. 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尊重他人、勇于创新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2.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具有引导性。

法治与德治1. 法治的含义:依法治国,以法律规范社会行为。

2. 德治的含义:以道德引导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3.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结束语:通过对上海中考道法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其理论内涵,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律与道德规范,为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上海初三英语中考知识点整理

2023年上海初三英语中考知识点整理

近五年中考题考点整顿Part II 基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 .人称代词32. The volunteers love __________students in that small village in the west of China.A) they B) them C) their D) themselves33. Did Mary visit that old town by ________ last week?A) her B) she C) hers D) herself32. We have decided to try ________ best to raise more money for the local charity.A) us B) our C) we D) ours32.My parents showed__________ some old pictures that brought back sweet memories.A)I B)me C)my D)mine1.Do you see that good-looking young man? _______ is a famous Korean film star.A) He B) His C) Him D) Himself二.不定代词34. New Zealand has two islands. One is North Island and ___________is South Island.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 D) the others36. “Have ________ try, you are so close to the answer,” the teacher said to Eric.A) the other B) one another C) other D) another三.形容词、副词36. Is this a photo of your daughter? She looks ____________ in the pink dress!A) lovely B) quietly C) politely D) happily37. Everyone likes Kevin because he talks to others ________.A) friendly B) lovely C) politely D) luckily41. Landing on the moon sounds ________. I hope I can go there one day.A) wonderful B) wonderfully C) terrible D) terribly35. The baby feels _________ while his mother holds him in her arms.A) save B) safe C) safely D) safety39.My old neighbour Charles felt__________ after his children moved out.A)lonely B)safely C)angrilyD)happily四.连词37. We will have no water to drink __________we don't protect the earth.A) until B) before C) though D) if38. Money is important. ________it can't buy everything.A) for B)but C)or D) so39. Which one is heavier, the wooden ball ________ the iron ball?A) or B) and C) but D) so40. Tim didn’t have dinner ________ he finished watching the cartoon.A) while B) unless C) untilD) since37. Martin and his friends didn't eat up all the food they ordered, __ they took the rest away.A) for B) or C) so D) as38. Peter will cook for his parents __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 comes.A) unless B) when C) until D) though42.Which do you prefer to use to keep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__________MSN?A)and B)but C)orD)so43.I hate travelling by air_________you usually have to wait for hours before the plane takes off.A)because B)though C)until D)unless11.John didn’t give up looking for a job __________ he got an offer from a German company.A) until B) since C) because D) if40. ______ Tony_______ Frank likes the CD. They think the music is too noisy.A) Neither...nor B) Either...or C) Both...and D) Not only...but also6.Old Mr. Black lives happily with his three dogs. of them are part of his family.A) Both B) All C) None D) Neither五.时态语态39. Today is Father's Day. My mother ____________ a special dinner for my grandpa now.A) prepare B) prepared C) is preparing D) will prepare40. Tina and her parents____________to England for sightseeing last summer.A) go B)went C) will go D)have gone41. The Harry Potter books____________ pretty popular since they were published.A) become B) will become C) have become D) are becoming42. A Disneyland Park in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in the near future.A) builds B) has built C) will build D) will be built42. Soon you ________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sn’t it exciting!A) become B) will become C) became D) have become43. I ________ a copy of Yi Zhongtian’s book yet. I might buy one tomorrow.A) hadn’t bought B) don’t buy C) won’t buy D) haven’t bought44. The volunteers __ a lot of help to the community for nearly ten years.A) offered B) will offer C) are offering D) have offered45. The students the Art Festival when I passed by their school.A) celebrate B) were celebrating C) will celebrate D) have celebrated46. Jenny told me that she __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the next month.A) takes part in B) is taking part in C) took part in D) would take part in 44.Look,so many passengers__________ with their smart phones on the underground.A)played B)will play C)are playing D)have played45.The schoolboy to the blind man on his Way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A)apologizes B)apologized C)will apologizeD)has apologized14.Susan and Lily tomatoes and other vegetables on the farm this time yesterday.A) pick B) are picking C) will pick D) were picking15. By the end of last week, she in the west of China for two months helping the homeless children.A) will stay B) has stayed C) would stay D) had stayed12.Aunt Lucy will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her trip to Australia when she______ack.A) came B) comes C) would come D) will come48. I'm sure that stri cter roles to control ci garette smoking very soon.A) made B) will make C) were made D) will be made46. After Donghai Bridge ________, it became a new tourist attraction.A) completed B) complete C) is completed D) was completed 六.固定搭配45. – Would you like to play table tennis with me?–I don’t feel like it. I would rather ________ at home and watch TV.A) stay B) to stay C) staying D) stayed41. Stop ______ about the traffic. Just think about what we can do to improve it.A) complain B) to complain C) complaining D) complained42. Don't jump to a conclusion! Let's __ the problem first.A) to discuss B) discuss C) discussed D) discussing47.Even Tony’s granddaughter,a five-year-old girl,asked him__________ smoking.A)give up B)gave up C)to give up D)giving up 48.The retired couple enjoy__________ photos.They always go out with their cameras.A)take B)took C)to takeD)taking2.More and more people in Shanghai choose to go to work__________ underground.A) in B) with C) by D) for3.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shar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__________ their classmates.A) to B) in C) at D) with16.Harry has decided __________ an online shop after graduating from school.A) open B) to open C) opened D) opening17.I wouldn’t mi nd _____a roommate. We can help each other and save money as well.A) having B) to have C) have D) had43. Richard turned off the computer after he had finished _________ the email.A) write B) to write C) writing D) wrote44. Before going to the History Museum, our teacher told us _________ the public rules.A) obey B) to obey C) obeying D) obeyed七.情态动词45. Everyone _______go through the security check (安检) when entering the World Expo Park.A) can B) may C)must D) ought39. With the help of the new technology, you __ e-mail your friends by mobile phone.A) can B) must C) need D) should40.— Must I go to medical school and be a doctor like you,Dad?— No,you__________,son.You’re free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A)can’t B)mustn’t C)shouldn’t D)needn’t9. All passengers go through safety check before they take a plane.A) can B) may C) must D) ought44. You ________ write the poem down. Our teacher will give us a copy.A) can’t B) shouldn’t C) needn’t D) mustn’t八.感慨句47. _________exciting sport it is to climb the mountains!A) How B)What C) What a D) What an47. ______ wonderful concert they are putting on in the city square!A) How B) What C) What a D) What an13. The robot can help me sweep the floor. ________ smart invention it is!A) What B) What a C) What an D) How九.疑问词46. —___________ is it from here to the railway station?— About ten kilometres.A) How far B) How fast C) How soon D) How often 38.—__________ have you been in the sports club?— __________Since the first month I came to the school.A)How old B)How long C)How much D)How soon5. ___________can you finish the report on food safety?—In two days.A) How far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How soon43. -- ______do millions of online users visit the home page of the government?-- To read the news and search for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A) When B) Where C) Why D) What十.宾语从句48. I want to know______________.A) when we should arrive at the airport B) when should we arrive at the airportC) when the airport we should arrive at D) when the airport should we arrive at46.The official said they__________ a new law to protect the tourists the next year.A)makes B)would make C)madeD)have made十一名词33. You can get much ____________ about the World Expo on the Internet.A) map B) picture C) ticket D) information51. The customers are pleased with the_ _________of the restaurant.A) balance B) experience C) surface D) service34. After moving to their new house, the Lees bought some ________ in the mall nearby.A) furniture B) chair C) tableD) shelf36.The student didn’t find much__________ about the topic on that website.A)report B)article C)informationD)story35.A lot of foreigners__________ familiar with the famous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A)am B)is C)areD)be4.The traffic is moving very slowly as so many cars on their way back to Shanghai.A) am B) is C) are D) be十二。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新中考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π+8等;含有π的数,如3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a±”。

2、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a≥0)a≥a2;注意a的双重非负性:=a=-a(a<0)a≥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a-=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3—6分)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做n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3分)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0b a b a >⇔>- ,0b a b a =⇔=-b a b a <⇔<-0(3)求商比较法:设a 、b 是两正实数,;1;1;1b a ba b a b a b a b a <⇔<=⇔=>⇔> (4)绝对值比较法:设a 、b 是两负实数,则b a b a <⇔>。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上海中考数学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下面是数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1. 数与式
-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 分数:分数的定义、化简、比较大小和四则运算。

- 小数:小数的表示、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及四则运算。

- 百分数:百分数的定义、表示方法、百分数之间的换算和应用。

- 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及运算规则。

2. 几何图形
- 直线与角:直线的性质、角的分类、角的度量和角的运算。

-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应用。

-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性质、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等特殊四
边形的性质。

- 圆与圆周:圆的性质、弧和弦的性质、圆的切线、圆的面积和弧长的计算。

3. 数据与函数
-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数和频率、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简单概率计算。

-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图象的特点和函数关系的表示与应用。

-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定和解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4. 变量与关系
-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坐标的定义和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别准则和解的性质、线性方程组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是上海中考数学考试的主要内容,通过复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数学考试的成绩。

希望这份文档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

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概述一、代数知识1. 整数与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负整数、零- 有理数: 分数、小数、比例-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绝对值与有理数的比较2.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 因式分解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及其解集- 线性不等式的解法4.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与消元法- 方程组的解集-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二、几何知识1. 平面几何-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及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 四边形的性质- 圆的性质2. 空间几何- 空间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 -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3. 坐标几何-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表示- 线段、射线、直线的方程- 距离公式与斜率概念三、数列与函数1. 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 - 数列的实际应用2. 函数-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线性函数与二次函数-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应用问题四、概率与统计1.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2.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量的概念与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五、解题技巧与策略1. 题目分析- 理解题意与要求- 提取关键信息2. 解题方法- 选择适当的解题途径- 运用数学公式与定理3. 答题规范- 答题的格式与步骤- 检查与验算六、历年真题分析1. 真题回顾- 分析历年中考数学试题- 归纳常见题型与考点2. 模拟练习- 根据真题进行模拟练习-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上海数学中考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学习与复习应结合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

同时,考生应关注最新的考试大纲和相关信息,以确保所学内容与考试要求相符。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简洁版)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简洁版)

上海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九章
解直角三角形
一、三角函数
1.定义:在Rt△ABC中,∠C=Rt∠,则sinA= ;cosA= ;tgA= ;ctgA= .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30° 45° 60° 90°
3.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sin(90°-α)=cosα
4.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关系
5.查三角函数表
二、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
角。

2.依据:①边的关系:
②角的关系:A+B=90°
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三、对实际问题的
处理
1.俯、仰角
2.方位角、象限角
3.坡度
4.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时,可用列方
程的办法解决。

★重点★解直角三角形
第十
章圆一、圆的基本性质
1.圆的定义(两种)
2.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
圆、同圆、同心圆。

3.“三点定圆”定理
4.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5.“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
6.与圆有关的角:
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
⑵圆周角定义(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的关系)
⑶弦切角定义(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上海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和有理数1.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0。

数轴图示。

2.整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3.整数的加减运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整数的运算性质。

4.有理数的概念:正有理数、负有理数、0。

5.有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代数表达式与证明1.代数表达式: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2.代数式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3.代数式的化简和拓展。

4.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三、平面图形与几何体1.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线段、直线、射线等。

2.角度的概念: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3.各种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5.直角梯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

6.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7.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

8.圆锥、圆柱、直角锥、直角柱的性质与计算。

四、函数与图像1.函数概念:自变量、因变量。

2.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

3.函数图像的绘制: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绝对值函数等。

五、数据与图表1.统计概念:数据、频数、频率、平均数。

2.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折线图、柱状图、扇形图等。

六、几何运动1.直角坐标系:坐标、横坐标、纵坐标、坐标轴。

2.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

3.坐标变换与对称性。

七、概率与统计1.事件与概率:基本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2.概率的计算:概率的加法原理、概率的乘法原理。

3.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

4.统计的概念与方法:样本、总数、频数统计等。

总结:上海初中中考数学涵盖了整数和有理数、代数表达式与证明、平面图形与几何体、函数与图像、数据与图表、几何运动、概率与统计等多个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整数和有理数的运算、代数表达式的化简和扩展、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性质、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绘制、统计的概念和方法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点1.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知识点2.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

知识点3.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知识点4.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生活》;(2)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逊漂流记》;(3)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知识点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考点二:概括主旨(重点、难点、高频考点)1、段落主旨:(人【主要人物】+事+结果)2、文章主旨:(记叙文六要素)答题模板:通过……事情,写了……内容,表达了……感情,揭示了……道理。

3、填空形式的概括主旨:(要点:与所给出内容形式一致、语法一致)考点三句子、段落的含义和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首尾相同,首尾相似,原因结果】1、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含义:表层(记述事件)深层(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作用:内容上,修辞(表达效果)。

例如问:原句、改句哪个好?原句有什么好处?等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反问、设问是修辞,不是句式】,祈使句,倒装句【强调】)符号(省略号:省略内容,说话断断续续,思考时间长引号:引用内容,特殊含义,反语破折号:声音延长,解释)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外貌、神态】、对比、衬托、心理景物描写:交代人物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为下文铺垫,呼应)结构上,句子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有结构上的作用:第一,句子单独成段;第二,句子处于特殊位置。

2、段落含义:表层(记述事件)深层(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作用:内容(围绕中心)结构:开头,引出下文,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倒叙】,首尾呼应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考点四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考点五:词语的含义和作用1、词语的含义:(事件+概括)2、词语的作用:修辞(常考的六种修辞)反语(词语的感情色彩及效果)性质3、指示代词考点六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形象夸张:突出强调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吸引读者反问:加强语气,强调考点七 人物描写方法和环境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肖像地位、经历(遭遇)语言人物描写 动作心理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自然环境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 5、突出主旨。

6、为下文做铺垫。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 人物的身份、地位考点八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记叙顺序(略)人称,第一人称,亲切、真实第二人称,直接第三人称,客观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议论抒情句,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一般用于文章结尾)议论文知识点总结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证明)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2、议论文的分类:立论和驳论(论证方式)3、议论文的结构: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4、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5、议论文的语言:准确、严密(一)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1、论点的引入:(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5)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比如,比喻、对比等等2、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肯定的判断句,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

如:“……是……”;“我们要/应该……”【题型】1、归纳和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补出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方法和步骤】1、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

1)看标题(论点式、论题式)2)看开头(不仅第一段,中心句)3)看结尾(扣中心,点中心)分论点:段落的首尾句(比较概念大小)2、审查论题。

(找作为论点的关键词)明确文章论题→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3、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看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

4、注意文中的标志性词语。

(如“可见”“由此可知”“我认为”“因此”“这个道理”“应该、应当”“我们要”“依我之见”等)5、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

(总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领所述的关系)(二)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2、论据的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过程中的某一论述引用作用【题型】1、概括论据技巧:必须包含两要素:人物+事情(与论点相关)+结果2、补充论据技巧:(1)基本要求:a、要典型;b、要真实;c、要与论点一致;d、要简洁概括。

(2)格式:人物(谁)+事例(与论点相关)+简短评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3、论据还原(放回原文的什么位置及理由)4、论据的作用(举…的事例,阐明了…)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引用作用)5、论据的典型性、全面性(三)理清论证过程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型】论证要严密、具有说服力。

1、全文结构的划分2、对重点语段的层次划分3、分析过渡句或起始句、结尾句的作用4、段落能否调换位置(A:古今中外B:逻辑、递进、转折、因果)答题技巧:本段论证了……分论点,它在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段落作用:开头段(并非仅指第一段)作为……的论据,提出论点,提出论题,吸引读者中间段承上启下形成……关系结尾段(并非仅指最后一段)总结,呼应,补充,辩证(四)议论文的语言1、议论文语言风格——概括性、严密性。

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其中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

2、阅读议论文,就要抓住这些关键性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

详讲:1)修饰语、限制语的运用。

2)复句的运用。

(并列、递进、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略讲:3)语序的安排。

(逻辑关系)(五)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正面,反面)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说明文:一、【中考考点】:说明文的类型1、【知识要点】: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的说明文;(时间、空间)如:门是什么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

(逻辑)如:门为什么可以挡风2、【常见题型】:①、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②、本文的说明文类型是什么?二、【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知识要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①分类及作用②怎么判断(看说明文分类;时间词、方位词、找原因)(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远到近等等,也可反过来。

(3)逻辑顺序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如: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为什么文章是逻辑顺序?内容由××到××的顺序展示对象的××特点,符合人们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2、【常见题型】: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②、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三、【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结构1、【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常见题型】:①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结构。

【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四、【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知识要点】: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列图表。

2、【常见题型】:①、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