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部分:1、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从神话传说到望远镜观察,再到天文望远镜的深入观察,对月面形成做出了各种解释和研究。
2、解释环形山的形成。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陨石坑,思考环形山的形成,再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3、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通过介绍阿波罗的登月,反映人类对月球最直接的探索实践。认识登月的意义,了解登月后所观察到的月球表面的概况。
4、假想去月球旅行,引导学生回顾并综合考虑月球特点,激发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一些认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于本课的内容,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些了解,但并不是系统的认识,零星的知识比较多。本课教学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观察点由远到近的顺序,让学生一步步系统认识月球,串起他们的零星知识,通过拓展延伸,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
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月球。
1、播放短片及月球图片。
2、谈话: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样想说的吗?(美)(指名学生交流)
3、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充满了遐想,因此也有了许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能说出一、二个有关月球的神话故事吗?
4、揭示课题:正是因为神话的美丽,人们都渴望登上月球一探究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登月之旅。(板书课题)
二、远望月球,了解环形山。
1、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自制望远镜第一次观察到了月球的真面目,伽利略在望远镜中看到了怎样的一个月球?(那里没有玉兔,没有桂花树……)
2、播放幻灯片,这就是在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月球,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300多年来,科学家们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猜测可能是由流星和陨石撞击月球所形成的)
3、同学们想的不错,这个也是近50年来科学家们所得出的最新的结论。
三、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环形山会有大有小呢?(学生回答并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板书:因素:大小,速度……)
要想知道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
研究。)
2、设计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吗?(学生答)
3、师生合作实验演示:
实验一:
问题:环形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
方法:大小不同的石子在同一高度落下。现象:(学生看示范实验后作答)结论: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有关,陨石越大,环形山就越大,陨石越小,环形山就越小。
实验二:
问题:环形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下落高度有关。
方法:相同的石子在不同的高度落下。现象:(学生看示范实验后作答)结论: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速度有关,陨石下落的高度越高,速度越快,环形山就越大;陨石下落的高度越低,速度越慢,环形山就越小。
4、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5、实验研究光照角度对环形山影子的作用。
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我们知道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看看手电筒的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照一照沙盘上的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小结:根据光照情况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我们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需要27.3天,但要想更好的观察月球,也要选择好的时机。每月的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到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的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四、了解登月成就,再识月球。
1、从古时候起,人们一直渴望飞上月球。人类的登月梦想实现了吗?是谁先登上了月球?亲历月球后人们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1969.7.16,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驾驶登月舱成功登月。)
(原来月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那里没有空气和水,昼夜温差很大,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2、今天美国的“阿波罗号”登上了月球,我们有没有希望搭乘中国自己的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呢?(有!)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标志着我们探索月球的开始,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登上月球。让我们重温一下火箭发射时那紧张、激动人心的一刻吧!(播放视频)
3、简介我们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可以搭乘“嫦娥三号”去月球旅行,需要准备些什么?
(小组交流后回答)
2、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已经发射成功,它正在去往月球的路上,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近期关注新闻报道。
板书设计:
登月之旅
神话传说
远望月球伽利略
环形山的形成陨石大小和撞击速度模拟实验
近观月球 1969.7.16 阿姆斯特朗
嫦娥工程 2007.10.24 嫦娥一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观察月球为线索,从遐想到远望,从长时间的远望研究到猜测环形山的形成并进行模拟实验,从寻找远望的好日子到登上月球一看究竟。由这种由远到近的观察、研究顺序,带着学生一步步进入月球。通过登上月球的现象表明,月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也让学生明白了猜测与现实的差距。介绍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