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浅谈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摘要:在现代人群中,糖尿病患病概率日渐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到4000万,并还在逐年递增。
护理在治疗糖尿病、特别是在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临床实例,就护理的各个环节、步骤和方法,发表个人粗浅见解,与同仁共同探讨和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8-02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数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
年龄在36岁—81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3例患者并发酮症酸中毒,1例患者并发糖尿病足,全部临床症状消失出院。
2 护理2.1 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
本组29例为老年患者,1例为青年患者。
入院时均向他们讲解了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例如本组这例36岁的年轻男性患者,刚刚知道自己患糖尿病时,情绪非常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这时我们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告诉他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并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最后这名患者在我们的安慰下,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2 饮食治疗的护理。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合理控制能量的摄入量。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育, 能增 加患者对抗疾 病的信心 , 使 得患者 了解 糖尿病 的相关
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尸 < 0 . O 1 ) 。见表 1 。
表 1 2 组 患者血 糖控 制情 况比较( ; ± s 。 mmo V L )
知识 , 更能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 利于血糖 的控制 , 避免或延缓
意度 。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 优 于对 照组 ; 且试验 组健康教 育满意度 9 0 . 6 %, 为明显高于对照
项; 第1 l ~ 1 2天 , 宣教糖尿病并 发症 相关防治知识 ; 出院前教会 患者 自我监测 , 监测 血糖及尿糖 , 了解病情 的控制情况 。
2 结果
疾病, 规定 护理计划有严 格 的工作顺 序及 时间要求 , 从 而提
高 护理 质量 , 控制医疗成本浪费 , 促进患者的康复m 。随着人们 生 活条件 的提高 , 生活方式 的改变 ,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 长期 血糖控制不佳 , 造成靶 器官损 害 , 导致各种急 慢性并发 症 的发生 ,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 糖尿病以综合治疗 为主 , 其 中
显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研究方法
1 . 2 . 1 健康 教育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 , 即无时
间限制 , 随意进行糖 尿病相关教 育 ; 试 验组应 用临床护理 路径 进行健康教 育。 具体为入院时充分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
【 1 ] 李春 花. 浅谈 高血压 患者健 康教 育体会 【 J ] . 中外 健康 文摘 , 2 0 1 0 , 9
健 康教育是治疗 手段之一 ,对糖尿病 患者进行 良好 的健 康教
2 . 1 2组患者血 糖控制情况 比较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体会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体会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
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所以,对糖尿病人实施合理地饮食护理十分重要。
标签:糖尿病饮食护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被称为当代“富贵病”的糖尿病已呈上升的势头。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营养物质代谢紊乱。
其特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糖过高或尿糖,严重者出现酸中毒,临床上常伴有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感染等。
1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糖尿病分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多为Ⅱ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在95%以上,I型糖尿病占很少的一部分。
1.1 病因: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属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性疾病。
此外,老年人能量需要量小,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小,结果使葡萄糖耐量逐渐降低。
随着人的衰老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机体代谢葡萄糖能力和(或)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的利用都明显下降。
加之因人衰老,胰岛素释放延缓,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增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例增加,使体内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
久而久之,可造成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代偿功能减退,最终发生糖尿病。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高,症状不典型且轻微,易出现低血糖反映,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浅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症进行说明 ,使 患者对 治疗期 间可能 发生 的情况 有所 了解
和准备 。组织患者观 看有 积极 意义 的喜剧影 片 ,从侧 面培 养患者积极 向上 的心态 。护理 人员要 有 高度 的责任心 和 同
焦虑等情 感障 碍 ,这 些情 感 障碍 容易 导致 丧失 抗 病能 力 ,
严重影响治疗 效果 L 3 J 。通过 心理 咨询 ,可使 病人 消 除情感 障碍 。
浅 谈 糖 尿 病 患 者 心 理 护 理体 会
周 明荣 谭朝会 庄 莉
米易 6 1 7 2 0 0 四川省米易县中医医院 ,四川
【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护理糖尿病患者 时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7 8 例处 于药物 治疗 阶段的糖尿病患 者进行心
理护理 、健康教育。结果:7 8 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对疾病有了正确认识 , 树立 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 患者的治疗 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对糖尿病 患者 的康复和健,即喜 、怒 、忧 、思 、悲 、恐 、
惊 ,其太过则 可致 病 。不 正 常 的心理 状态 在 某些 患 者 中 ,
形成病理心理和病 理生理 之间 的恶性循 环 ,从 而加大 了情 志为病的因素 ,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减少 “ 情志为病 ” 的因素 ,则成为治疗糖尿病 的关键之一。
时反 映并 给予 调节 。其 次建立 良好 的患者 与患者之 间 的关
响 了病人 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由于糖尿病 是一种慢性病 ,
费巨大 ,生活需人照顾 , 自己又无力 承担巨大 的医疗 费用 ,
将给家人带 来沉 重 的经 济与 生 活负 担 ,从 而 悲观 、焦虑 。
目前 尚无特效方法来 彻底 治愈 ,长 期的治 疗加上 病情 的不
浅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 ;产科护理学第1 郑修霞 人民卫生出 日 】 版 版社.
J 科学 孵 暴 德 是 汉 人民 生出 外 笋七 在 辟’ 卫 版社.
况( 包括出血 的量、 颜色、 性状等)尿量及输液情况等。 、 常规按压患者的子 宫, 然后观察其子宫收缩、 阴道流血的情况。 开始时每小时按压1 连续按 次, 压4 次后 , 改为每2 小时按压一次。 在按压子宫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应 及时 向医生 汇报 。
2 进 行 血糖 监测
康复 知识宣 传 , 使患 者能够 正 确掌 握训 练 的技巧 和方 法 , 防止患 者在 关节 活动锻 炼过 程 中出现 异常 , 正提 高 患 者的 生活 质量 。 真 】
参 考文 献
采用 膝关节 镜治疗半 月板修整或 次全切除 术83例患者 , 术后随访 90 在 中发现 对治疗 的 效果基 本滴 意 , 膝关节 的功 能恢复 良好 , 活动情 况 较手 术 前 有明 显的好 转 , 关节弹 响 、 膝 肿胀 、 征 等症状 均 消失 , 卡压 没有 出现关节 血 肿 、 染 、 脉血栓 等 并发症 , 感 静 经过半 年多 的锻炼 , 者 的关节 活动 恢复 患 正 常 , 各项 活动 , 无异 常。 橱 f场统 计数据 制表 如 下 参加 均 根 缶 表 1 关节 镜治疗 半 月板统 计结 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在出生后 , 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 因此无论 其体重大小 , 均应按护理早产儿的方法进行护理 。 应立即对此类新生儿进 行末梢 血糖测定 , 给其喂 糖水 , 提早 勤给 其喂奶 , 同时动态 监测其 血糖和Q 4 的变 化情况 , 最好每4 个小时就测量 1 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应控制在2 次。 . O mmo/ 1L-7打l1LI 间, . 。 Io/ l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此外, 护理人员 要密切注意新生儿是否出现了呼吸窘迫综合征, 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新生儿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41 检测患者 生命体征 、 . 临床症状 的变化 , 有无 [渴 、 J 多 饮、 多尿 、 食欲减退 、 恶心 、 呕吐 、 头痛 、 烦躁 、 嗜睡 、 呼吸深快 有
烂 苹果 味 、 昏迷等 , 现病 情变化立 即通知 医师处理 及配合抢 发
3 治 疗 护 理
收集 病 例 1 2 5例 , 中男 7 其 O例 、 5 女 5例 , 并 冠心 病 合
2 5例 , 高血压 2 4例 , 脑梗死 1 8例 , 糖尿病 神经病变 1 3例 , 糖 尿病 眼部病变 1 , 尿病 肾脏病变 2 6例 糖 O例 , 足部感染 5例 , 酮 症 酸中毒 4例。 经过积极 治疗 和精心护理, 患者血糖控制 良好 ,
救。
42 一 旦 发 生 酮 症 酸 中毒 , 立 即建 立 静 脉 通 路 , 医嘱 . 则 遵
约 占 5 %~ 0 折算 为食谱 , 0 6 %, 三餐 分配一般 为 :/、/、/ 1 2 25或 5 5
1 、/ 、/, / 13 1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 , 3 3 而且要定时定量 , 这样才 有利于减缓葡萄糖 的吸收 , 加胰岛素 的释放 , 增 改善脂代谢 的 紊乱和高血压 , 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 2 运动锻炼 , 3 参加适 当的体育运 动和体力 劳动 ,可 增 加胰 岛素敏感性 , 促进糖 的利用 , 使血糖 下降 , 除血脂 , 消 减轻 体重 , 改善生理状况 。 运动要根据年龄 、 性别 、 体力 、 病情及有无
25 足部护理 .
① 每天检查 足部一次 ,评估足部神经感
觉、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皮肤颜色 、 温度改 变 , 以早期 发现感染
浅谈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清镇市 第一人 民医院 ,贵 州 贵 阳
5 5 1 4 0 0 )
【 摘要 】在 临床 治疗糖尿 病 患者的过程 q - ,采 用胰 岛素进 行 治疗时 ,患者 的常见 问题 有低 血糖反 应、 患
者恐慌、 焦虑 、紧张、胰 岛紊失效 、皮 下脂肪 萎缩 、体 重增加 以及 胰 岛素 水肿 等 ,而如何 处理 这些 问题 ,则
1 患者紧张.焦虑 恐 慌等 问题及应对措施
3 0 mi n 后 ,定时进食 ,不能推后或者提前 ,且要 随时关注的 患者 的病情 变化 。一 旦患者 发生低 血糖 反应 ,特 别是在 夜 间 ,则 需加 强巡 视和观 察 ,且要 增加 夜间 的血糖 检测 。同 时根据 患者 的 实际病 情静 脉滴注 葡萄 糖液 或者食 用含 糖食 物 。叮嘱 患者避 免空 腹运动 ,且 要定 时定量 进餐 ,外 出时 随身携带糖果 。
分析如下 。
缺 血 而 引发 皮 下 脂 肪 萎缩 、皮 下 纤 维 组 织 变 性 或 者 增 生 等 。因此 可通 过更 换注射 部位 进 行应对 ,如 更换 至腹 部 、 糖 尿病 患者 在初次 应用 胰 岛素进 行治疗 的过程 中 , 由 臀部 、大腿 以及上 臂等进行皮下注射 。 于 对该 药物 缺乏正 确 的认识 ,很 多患者 认为 使用胰 岛素 后 6 胰岛素水肿和体重增加问题及应对措施 产 生 依 赖 性 ,而 必 须 终 身使 用 。再 加 上 一 些 患者 畏 惧 疼 打 了胰 岛素 几天 后 ,因血 糖得 到控 制 ,血清 高 血糖 素 痛 ,且 对药物 治疗 可 能造成 的家庭 负担 增加 以及生 活不 便 水 平 下降 ,抑制醛 固酮 的作 用减 弱 ,致使 钠排 出减 少 。加 等 存在 担忧 心理 , 因此 患者 容 易产 生焦 虑 、恐慌 以及 紧张 之 胰 岛素本 身可 直接作 用于 肾脏 ,具 有促 进 肾小 管重吸 收 等 不 良情绪 。而针 对此 类 问题 ,医护人 员首 先要将 胰 岛素 钠的作 用 ,所 以在应用 胰 岛素4 ~7 天后 ,体 内可 因水钠 潴 的 生 理 作 用 以及 糖 尿 病 的相 关 知 识 详 细 的 告 知 患 者 , 并 通 留而 引发水 肿 。据有 关临床 研 究表 明 ,糖尿 病患 者采 用胰 过 宣传 教 育 ,将 糖尿 病采 用胰 岛素治疗 的作用和 意义 传递 岛素治疗过程 中发生的水肿程度相 对较轻 ,且 在持续4 ~6 h 给 患者 ,以便消 除 患者 的不 良情 绪 以及心 理障碍 。另外还 后会慢慢 消退[ 4 1 。中重度水肿 ,合并有 冠心病 的中老年糖尿 可通 过讲解 成 功的 治疗案 例等 ,消 除和缓解 患者 的 心理压 力 ,促使 其能 够对 糖尿病 的临 床治疗 保 持积极 的心 态 ,从 病 患者 ,应 密切 观察 其 心血管 系统 变化 ,为 防止 出现 心 力 衰竭 等并 发症 ,可停 用胰 岛 素改为 口服 降糖 药 ,同 时加 用 而达到提升 临床疗 效的 目的[ 2 】 。 螺 内脂 、双氯 克尿 噻等 利尿剂 ,以促进 水肿 消 退 。糖尿 病 2 低血糖反应 问题及应对措施 患者 经过 注射 胰 岛素治疗 后 ,可 以 出现 恢复 性体 重增 加 , 采 用胰 岛素 治疗糖 尿病 患者 时 ,主要 产生 的不 良反 应 如 果不注 意严 格 的饮食 控制 ,坚 持适 量强度 和 时间 的运 动 为 低血 糖反应 ,这 与 患者 的饮 食失 调 以及胰 岛素剂 量过 大 疗 法等 ,那 么很有 可能 引起 肥胖 。所 以胰 岛素 治疗 后更 要 注 重综合 治疗 ,以维持 理想 的体 重 。可通 过增 加运 动 、控 存 在一 定 的关系 ,而 患者主要 表现 为 多饿 、心悸 、头 昏, 甚 至 昏迷等 。而在 处理 低血糖 反应 时 ,可 以在胰 岛素注 射 制饮 食以及 联合用药的方式进 行治疗和控制 。
浅谈糖尿病患者护理

③注意适 当运动 :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要适 当的进行运 动 ,通 过运 动可增加胰 岛素的敏感性和 改善胰 岛素 的抵抗作
用 ,促进肌 肉组 织摄取和利用 葡萄糖 ,减轻 体重 的同时还 能 减 少和避 免心脑 血管 并发症 的发生。用胰 岛素 治疗 的患者进 行适量 的运动还 可减少胰 岛素的用量 ,一般每天节省胰岛素
护 理 研 究
Nu  ̄mg Re e r h sac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me J u n lo tn me i n n t n p a may h  ̄ o r a fE h o dc e a d E h o h r c i ・1 0・ 8
浅 谈 糖 尿 病 患 者 护 理
3 2 结合实 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 . 健康教 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 体
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 的 行为和 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其 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影 响健康的危 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 教育对象 是有健康 需求的人 。文化层次越 高的患者其接受D M
2 0并发症 ,所 以患者心理负担重,对 疾 M
[ ] 周琼 .老 年糖屎病 患者家 庭 自我护理现 状调 查 [ ] 3 J .江汉大 学学报 ,
2 0 ,9 ( 02 3): 4 — 4 . 8 9
病治疗 失去信心 ,患者 易产 生悲观 、焦 虑、抑郁及厌倦 的不 良心理反应 ,大多患者有依赖医护人员和家属照料 的心理 。 为此医护人 员针对每个病人 的不同年龄 、病情情 况,有 的放
射胰 岛素的 目的及时间、长期高血糖的危害、如何正确监测 血 糖 、尿 糖 等 知 识 ,此 外 ,部 分 患 者 询 问糖 尿 病 能 否 治 愈 , 说 明患者对糖尿病的慢性病性质,即不可治愈缺乏认知和 了 解 ,提示在人群 中进 行慢性病防治宣传的重要性。可通过患 者 自我护理达到维持健康 目的的知识在 相当的一部分患者中 不具备:如低 血糖防治、合理 饮食、适 当运 动、皮肤 及足 部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2-27T03:21:40.22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2期作者:徐欢[导读] 现代化条件下,伴随大众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和生活水平提升,糖尿病出现率展现出提高的趋势,徐欢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201805摘要:现代化条件下,伴随大众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和生活水平提升,糖尿病出现率展现出提高的趋势,现已成为我国第三大不能根治的非传染性疾病。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合并高血压,是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临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缓解疾病的进展。
本文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前言:糖尿病作为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今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为大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在老年人中不断提高,为患者的生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鉴于此,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展开合理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
糖尿病的治疗偏向于综合性治理,其目的就在于患者恢复生理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周期;针对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有利于保障患者各项指标等均符合标准。
1血压的检测正常人的血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零时至3时波动最低,并于6时开始逐渐升高,8-10时可达顶峰。
病症患者血压波动通常可分为嗜铬细胞瘤型、夜间血压升高型、昼夜节律性消失或减弱型,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普遍无血压下降现象,部分患者血压可见一定程度的提高,可能与患者的心血管突发事件存有关联。
根据目前对患者的护理,至少保证患者24h的动态血压检测,同时根据不同患者血压峰值差异给予用药并嘱咐患者休息,控制血压指标通常维持于130/80mmHg。
针对不同情况控制患者血压,患者若存在肾病、蛋白尿0.25-19/d 时,需控制理想血压<130/80mmHg,当蛋白尿>119d时,需控制理想血压125/75mmHg。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辨证护理

肺 肾之 阴, 也可发 为消渴。根据“ 食药 同源” “ 和 食药 同治 ” 逻辑
关系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 、 凉性有营养 , 吃肥 甘厚味和 忌 醇酒炙烤 、 辛辣刺激之品 , 禁食含糖较高之物。 221 向患者解释控制饮食与疾病康 复的重要关 系。 .. 血糖
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 定关 系 , 但饮食 调控 是糖 尿病的基础治
中医学认为 ,人 与 自然界 的关 系极
冬、 怀山药 、 葛根等煎水代 茶饮 。若并 发痈疽 、 疮疡 、 皮肤 瘙痒
为密切 , 在治疗 和康复期 间, 环、 、 、 虾 蟹 竹笋 、 牛肉 、 猪头 肉、 公鸡 肉等荤腥发性食
物 。大便干燥 难下者 , 可食用 芦荟 或服用复方芦荟胶囊 以泄热 通便 , 亦可用开塞露肛塞 。 22 对极度消耗患者 , .3 . 尽量使患者体重逐渐增加 以适应
在 中医属“ 消渴 ” 范畴 。若失治误治 , 护理不 当, 常可并发雀 目、 耳聋 、 疮疡 、 痈疽 、 泄泻 、 水肿 、 中风等证 , 故不仅要辨证施治 , 而
且要辨证施护 , 正确地予 以护理指导 。
1 病 因
避免或延缓并 发症的发生 , 维持 良好 的健康 或生活 能力 , 与正 常人 一样享受 高质量的生活 。所 以, 患者的饮食 品种及进食量
阴津 亏 耗 。 2 护 理
品、 生花生米 、 煮菜等充饥 , 禁食 甜食如 白薯 、 糖果 、 糕点等 , 忌
辛辣烟酒 、 燥热之 品 , 鼓励 患者多吃猪胰 、 山药 、 黄瓜 、 苦瓜 、 南 瓜、 洋葱 、 菠菜 、 番石榴等 。 口渴甚 者 , 可用鲜芦根 和天花粉 、 麦
21 生活起居护 理 .
疗方法 , 是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 的重要 途径 。糖 尿病治疗强调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136例糖尿病患者为例,对糖尿病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笔者对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糖尿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预防对策、应急处理、全面立体预防三个方面对防止糖尿病发生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护士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得出了护理工作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注意随时调整患者的食谱、餐量与餐数、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的结论。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饮食;运动;胰岛素Abst ractIn this paper 136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for the study and discussion of diabetes care. The author analyzes reinforcement causes insul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place, from prevention, emergency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three aspects to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es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s some attentive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work of nurses, the nursing staff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pay attention to adjust the patients recipes, food quantity and number of meals,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emotional change.Keywords: diabetes; nursing; diet; exercise; insulin目录前言 (3)1 糖尿病的临床料 (3)1.1 病人临床资料 (3)1.2 发病时用药情况……………………………………………………………31.3 血糖监测 (3)2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3)2.1 降糖药物因素 (4)2.2 日常饮食因素 (4)2.3 患者年龄因素 (4)3 防止糖尿病发生的护理对策 (5)3.1 预防对策 (5)3.2 应急处理 (5)3.3 全面立体预防 (6)4 护士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4.1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 (8)4.2 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和采血方法 (8)4.3 血糖的监测 (8)4.4 胰岛素配置与保存 (8)4.5 微量泵运用中的护理 (8)4.6 预防并发症………………………………………………………………85 讨论 (9)参考文献 (10)前言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发生血管、神经等系统或部位的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毕业论文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毕业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注射胰岛素。
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减缓疾病对患者身体带来的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进行糖尿病的护理工作时,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糖尿病的症状1.多饮,多尿: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口渴和口干的症状。
由于血糖浓度偏高,肾脏排泄排出的尿水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尿频、尿急和夜间起夜的症状。
2.口干舌燥:由于水分排泄过多,糖尿病患者会感到口干舌燥。
3.体重下降:由于胰岛素不能正常调控代谢,机体的能量无法顺利消耗,导致体重下降。
4.视力下降:高血糖会对视网膜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二、糖尿病的护理工作1.生活方式的调整: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含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饮食可以对血糖含量造成直接的影响。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2.药物治疗: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向病人进行说明。
3.注射胰岛素: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分泌和调控已经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实现,这时需要进行注射胰岛素。
医护人员需要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胰岛素的计量和调整。
4.心理疏导: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及时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心理疏导的同时,也需要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5.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
针对这些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可 以 出 现 多尿 、 多饮 、 食 、 乏 、 多 疲 消瘦 等 症 。 果 发 现 “ 多一 少 ” 如 三
鱼精 蛋 白胰 岛素 【 () 岛素 注射 部 位 选 择皮 肤 顺序 轮 换 注射 , 次要 改 变 部 位 , 每 以防 注 射 部 位 组织 硬 化 , 肪 脂 萎缩 影 响胰 岛素 的 吸收 , 射部 位 消 毒 应 严 密 以 防 感 染 。 注 1 2 6 饮食 护 理 控 制 饮 食 对于 糖 尿 病患 者 来 说有 很 重 要 . .
提 高患者 时糖尿 病有 关知识技 能的掌握 , 主动参 与疾 病的控 . , j有效促 进血 糖控 朝, 减少 并发症 的发生 , 高 了生活 质量 。 提 【 键 词 l糖尿 病 患者 胰 岛素 血 糖 护理 关
【 图 分 类 号 lR 1 01 中 7 . -4 8 -
【 献 标 识 码 】A 文
前 , 尿 病 患 者正 不 断 增 多 , 并 发 症 日趋 严 重 , 为 威 胁 人 们 健 糖 其 成 康 的 主 要 疾 病 。 就糖 尿病 临床 护理 方法 及对 策综 述 如 下 。 现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品富含蛋白质、 无机 盐 和 维 生 素 , 豆 油 含 不饱 和脂 肪 酸 , 且 能降 低
应 用, 食和 心理 护理 等措 施 。 饮 结果 10 3 例糖尿 病患 , 中发生 院 内呼吸 道 意染 者2 , 其 例 皮肤 感染 1 侧 ,2 倒糖尽 病 志者症 状 明王 改 0 14 善 , 重增 加 , 糖 , 糖已降 至正常 或趋 于正常 水平 , 有效率 为9 .8 。 论 通过 有针对性 的护 理 , 患者 积极 接 受糖尿 病教 育 , 体 血 尿 总 1 1% 结 使
浅谈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

浅谈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发生夜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
结果有效地减少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6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发现及时,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好转。
结论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最重要的在于充分认识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夜间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提高患者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1】。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糖尿病是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其中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是2型,占90%—95%,与非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用药依从性、反应性、认知力及记忆力均衰退,加之糖尿病用药复杂,用法各异,以及对糖尿病饮食控制产生误解等原因,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特别是夜间低血糖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男2例,女4例;年龄65-80岁;初诊糖尿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急性胃肠炎1例。
1.2 临床表现2例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慌、烦躁、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3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语言含糊、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失常等神经功能异常症状,查血糖2.8-3.9mmol/L;1例无症状,于3:00血糖监测中发现。
以上患者均发现及时,立即给患者进食糖果、点心,口服50%的葡萄糖等处理后,血糖恢复正常。
1.3 夜间低血糖的原因①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剂量过大,服药时间不当。
②吃饭时间太迟或进食量不足,引起空腹或饥饿性低血糖。
③剧烈运动或运动量过大,但未增加进食量。
④空腹过量饮酒,有些患者爱好喝酒,饮酒后习惯不吃饭,确诊糖尿病后又限制饮食,认为不吃更好,从而导致低血糖反应。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身心护理

宁德 市 医院 ( 福建 宁德 3 5 2 1 0 0)
的慢 性疾病 。其 终身性 、不 可治愈性使 患者 了疾病本 身对 生
理 的影响外 ,思 想负担加重 ,伴随 的多种心 理反应也对病情 病
况产 生重要影响 。因此 ,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身心护理十分重要 。 糖 尿病是一 种慢性代谢性 疾病 ,由于胰 岛 B细胞不 能正常 分泌胰 岛素 , 导致胰 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 ,引起体 内糖 、脂肪 、 蛋 白质 的代谢紊 乱 ,其特 征为血液 中含糖量 过高尿 中有糖 。现 代 医学研究成果 证实 ,不 良 情 绪主要受 大脑 边缘系统 的调节 , 大脑边 缘系统 同时又调节 内分 泌和植物神经 的功能 ,心理 因素 可通 过大脑边缘 系统和植物神 经影响胰 岛素的分泌 。所 以根 据 糖尿病 患者其特 有的心理特点 ,在药物治疗 的同时进行相应 的 心理疏导 可起 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患病 早期 ,患者往往接受 不了这一事实 ,持否认或怀疑 态 度 ,否认 自己患病 ,拒绝接受 治疗 ,对疾病采 取满不在乎 的态 度 ,导致 病情进一 步发展 。这一 阶段心理疏 导十分关键 ,首先 帮助病人 改变错误 的熟悉 , 接 受现实 ,建立 战胜疾病 的信心 和 希望 ,耐心细致地 向患者介绍有关 糖尿病 的知识 及不及时治疗 可能发生 的并发症 ,帮助他们熟悉 疾病 的发生发 展过程 ,加 强 他们对饮食 、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 患者一 旦被确诊 ,有的患者就 出现失望无助感 ,常有一种 愤 怒 的情感 ,加之必 须终 身控制饮食 ,更加重 了这种心理 ,从 而情绪低 落 ,整 日沉 浸在悲伤之 中 ,对治疗采取 消极的态度 。 对 此类患 者要用亲切 、诚恳的语言 取得其信任 ,建立 良好 的医 患关 系 ,用 宣泄法使积 聚在患者 的内心的忧伤及怒气 发泄掉 , 以升华法 转移其矛盾 心理 ,并且反 复讲 述糖尿病 的治疗前景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31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检查 留置针 的包 装及有效 期,确保 .
质量。消毒范围宜8m以上,2 c %碘酒消毒待干后方能用7%酒精脱碘 5
2 ,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换。穿刺成功后再用7%酒精或碘伏消毒待 次 5 干后 ,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 固定好 。
3 封管 . 2
是 留置成功的 关键 ,目的防止堵塞 。①冲管 :每 天治疗结束后 , 用10 肝素加入 50 L0 %氯化 钠注射液 中,取3 mL 0mg 0m . 9 . 缓慢冲管 , 0 将残余药业 冲入血管 内。②封管 :用0 %氯化钠注射液4 ,从肝 素 . 9 mL 帽处 的输液针 内先缓慢 推入3 L ,一边推一边拔 针尖 ,将余液 充满 m后 导管及肝素帽 。快速推注 明显低于缓慢推注造成导管堵 塞可能性。
防止穿刺点感染。
管 ,以防针 外套未能进入 血管 ,而直接致穿刺失败
3护 理
4护理体会
静 脉留置针可 以是对 患儿造成 的痛 苦降低 ,可 以为抢救 危急重患 儿得 到顺利 进行 ,并赢 得宝 贵 的抢救时 间 ,并且减 少 了护理工 作强 度 ,已被患儿 及家属所接受 。由于儿童患者血管细 、易哭闹 、易动 等 特点 ,采用静 脉留置针对血 管的刺激性小 ,减少患 儿痛苦 ,便于 家长 护理 ,且能有效保持静脉通 道 ,避免反复穿刺 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即 安全 又可减轻 患儿精神压力 , 而提高 护理质量 , 从 值得 在临床推广。
了患者局 部的抗炎能力。 3 . 5预防感染 要 求操作者必须每 日 穿刺部位更换 敷料 ,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 , 对
管进 I c ~2m,然后右手拇 指和 中指固定针芯 ,以食指背侧 面轻轻 弹送 外套管 ,边 置入外套管边退 针芯 ,直到外套管送入 为止 。证实 回血通 畅后 用3 M无菌透 气胶布 固定 ,贴 膜勿将 肝素帽 与输液器 针头连接 处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用 。 避 免 长 期 节 食 引 起 低 蛋 白血 症 与 长期 进 食 高 蛋 白引 起 的 营 养 失 调 。 向家 属 传 授 糖 尿 病 疾 病 知 识及 饮食 护理 技 巧 , 嘱 家属 配合 监 督 , 1 . 3 胰 岛素 治 疗 的护 理 保 证 注 射 胰 岛 素 的 时 间及
本 以备 检 查 。③ 足部 护 理 : 老 年 患者 皮肤 一 旦 破损
易发生 感 染 , 伤 口愈 合 困难 。因 而要 每 天检 查 双 足 有 无 裂 口, 避 免 因微 小 的 创 伤 而 引起 溃 疡 、 感 染甚
病变 5 例, 老 年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2例 , 足 部感 染 2 例, 多数 伴有 皮肤 瘙痒 症 。
《 按摩与康复 医学2 2 0 1 3 年7 月第 4 卷第 7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Me d i c i n e , J u 1 . 2 0 1 3 , v o l | 4 No . 7
好 尿道 口及 阴道 口的护理 。
2 结 果
1 . 2 . 1心 理 护理 老 年 糖 尿 病 患者 由 于 长 期 服 药 和 饮 食 控 制 多 精神 不 振 , 情 绪低 落 , 护 士应 多与 患 者 沟 通 交流 , 态度和蔼, 语 言 亲切 , 向 患者 讲 解有 关 老
年 糖尿 病 的科 普知 识 。鼓励 患 者 保 持乐 观 的 态度 , 帮助 患 者树 立战 胜疾 病 的信 心 。 1 . 2 . 2 饮 食 护 理 指 导 老 年 糖 尿 病 患者 合 理控 制 饮 食, 基 本 原 则为 控 制 总 热量 。根据 患者 体 力 劳动 强 度调整摄食 , 逐步限制总热量, 合理搭配糖 、 脂肪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强化教育组和常规教育组,每组39例,强化教育组采用护理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常规教育组采用一般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
结果强化教育组出院后6个月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与常规教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理及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 2型保健护理健康教育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
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3]。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依托于开展防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的选择。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41~72岁,平均(52±12)岁;病程6个月~12年;无急慢性并发症。
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强化教育组和常规教育组,每组39例。
强化教育组男19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13)岁,病程7个月~11年。
常规教育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14)岁;病程6个月~12年。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间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1.2.1 强化教育组采用护理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包括:(1)健康教育,每天早餐后对患者进行40min的健康知识教育。
(2)饮食干预,指导病人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求;(3)运动干预,带领患者每天餐后0.5h进行快步行走20min,并简单教会患者用运动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量,即运动脉率(次/分)=170-年龄。
(4)指导患者记生活日记,粗测能量摄入与消耗值;运动前后血糖值及心率变化;记录体重指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研究来探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2015年8 月—2016 年 3 月通过对该院48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来观察临床效果、患者血糖的水平、情绪和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89.0%以上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83.3%的患者甲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
结论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例如:心理护理、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以及运动指导等等)之后,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促进恢复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患者的高血糖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很有可能诱发和肾脏、心血管等有关的并发症产生,因此对未患糖尿病的人群进行提前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这种病情的产生与先天遗传、外界环境和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息息相关,在对患者治疗的时候,有效的护理能够调节患者心理,降低外界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性。
该文章选取2015年8 月—2016 年 3 月该院收治48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步探析甲状腺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来该院就诊的48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总共26例,女总共22例,年龄从23~73岁不等,患者的平均岁数为42.3岁。
符合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所有患者,大多存在着多汗、容易愤怒、多食、身体消瘦、手抖、心悸和乏力等症状,小部分患者存在突眼的情况。
甲亢平均发病病史0.5~6年不等,糖尿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
1.2 基础方法有4种最基本的护理方法。
它们分别是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用药指导。
结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些不同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心理护理最主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
在这个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最关键的。
在这个治疗恢复过程当中,除了患者自身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之外,护理人员也要协助患者,与患者建立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主动关心爱护患者。
督促他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患者对于甲亢和糖尿病有任何疑问的时候,应当给他们详细地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例如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需要注意等等方面,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忌食。
在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帮助他们了解患病的一些特点,什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理,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督促患者坚持服药,按时吃药以此来缓解症状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糖含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病几率,如果不按照医生的规定服用药品,或者接受相关治疗,很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严重的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②常规护理。
这一护理的关键在于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定期地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每天勤劳打扫病房卫生,保持房间的干净和整洁,避免细菌滋生,还要督促和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体能训练,加强锻炼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以免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感染其他的疾病,除了种种外因例如吃药按时检查等,运动出汗这些也是患者必不可少的。
护理人员还要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静脉滴注胰岛素。
静脉滴注胰岛素的速度最高不超过60滴/min,护理人员要每天定时定期来病房巡视,一经发现患者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都应该及时联系大夫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避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情况发生。
部分患者可能有精神衰弱、精神性失眠和入睡困难等情况,护理人员这时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慰,耐心介绍相关有助睡眠的方法,对症下药,必要情况下可以让患者服用安眠药以助睡眠,避免因睡眠不足带来情绪异常而引发相关疾病的产生。
③饮食护理,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排不出去而导致的疾病,饮食控制是缓解糖尿病症状最好的方法,护理人员应该监督糖尿病患者控制摄入,这样能够在某些程度上控制血糖含量,让它在一定范围内不再产生波动。
除此之外,也能够避免因为血糖上升而罹患各种并发症状的可能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取的热量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值,以标准为准就好,上下浮动不能太高。
有些患者的肥胖指数较高,自身的结构和细胞对应的功能会影响自身的一些功能。
例如肥胖者体内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会使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
所以当务之急是让肥胖患者们减轻体重,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降低细胞的热能吸收,相反,对于某些体型消瘦的患者而言,他们则应该先增重和提高食物热能的摄入。
除此之外,相关护理人士要监督患者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含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或摄入不够,患者很可能因为糖类的缺乏而导致脂肪代替糖类代谢提供热量,脂肪变成脂肪酸的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容易导致患者发酸中毒。
所以在每天必需摄入的营养中,适当摄入相应的碳水化合物,稍微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和细胞对于胰岛素吸收的敏感度,在保证碳水化合物和改善相关条件之后注意总热量的不变。
除此之外,体内葡萄糖含量过高会引发糖尿病进而会使人类机体代谢紊乱,加快蛋白质的代谢和消化,严重可能会导致负氮平衡,但是如果此时能够补充蛋白质的含量,摄入丰富蛋白质又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和维持健康机体。
植物油的选取应该注意有必需氨基酸,护理人员注意让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食用含高胆固醇的食物。
同时,在排尿过程中会排除部分糖类,因此会把相应的钙和磷丢失,所以在食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补充钙磷的供给量,并且补充维生素D的摄入,在摄入水果的方面,应该控制患者的主食和水果,不要吃单糖类的食物,这样的例如糖浆、糖类饮料喝单糖类蜂蜜等,而应该多食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第四类护理是用药指导。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顾名思义,这类患者在服用药物上应该先注意控制甲亢的含量。
相应护理人士要及时督促患病者按时按要求服用抗甲亢类的药物,类似的有磺脲类药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药有特定的用药时间,需要在吃饭前30 min作用服用,用药完毕之后医护人员还要持续观察,看药物是否给患者带来什么不好影响,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患者的甲状腺、白细胞和肝脏等功能。
一旦出現问题或者不利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如果甲亢症状还没有得到缓解,一定不能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即患病者患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果情节不是很严重可以给予患者降糖类的药物。
反之。
则应该除了降糖类药物以外还要给予胰岛素联合治疗。
某些患者可能不识字,这时护理人士应该耐心为患者讲解相关药物的作用和食用方法等。
对于患病严重的患者,在服用胰岛素的过程当中,应该督促患者在食用胰岛素半小时之后进食,除此之外还要时时刻刻监控患者的血糖高低,避免影响治疗的结果和成因。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还要复查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甲功血常规等指标,观察治疗效果和使用药物之后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有其余并发症状也应该引起注意。
2 结果治疗之后,有40例患者的甲功功能恢复正常(83.3%),43例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89.0%),全部患者都没有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情况出现,饮食控制比较好,体重维持正常,情绪波动不大。
治疗之后,患者空腹时的血糖为5.2~8.9 mmol/L,改善效果较好。
3 讨论甲亢是一种身心疾病,它是由于心理应激和机体症状造成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和一种心理疾病。
患甲亢的病者通常心理负担很大,且它的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以及影响,发病症状主要是过分关注机体的各种表现从而产生焦虑情绪,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难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此种病需要长期服用藥物,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
因为糖尿病很难根治,患者需要服用降糖类的药物或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疗程很长、花费很大,还要注意饮食习惯等问题,因此患者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例如焦虑、忧虑和抑郁不耐烦等。
光是糖尿病患者就容易产生这种负面情绪,可想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压力有多大。
恰到好处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病者的不适症状并且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患者也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配合相关工作者的治疗。
与此同时,甲亢合并糖尿患者的代谢率较正常人高,消耗率也高,平均体能消耗是单纯患糖尿病病人的1.1倍。
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饮食方案,督促其加强锻炼。
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加速脂肪燃烧,减轻体重和燃烧脂肪,提高胰岛素的敏感程度。
如果患者是运动禁忌证患者,则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措施。
如果不是运动禁忌证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每天都进行30 min~1 h的有氧运动。
如果甲亢患者患病程度较为严重,应当停止运动,并且接受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现象。
就胰岛素泵而言,它是一种新型治疗糖尿病的技术,可以对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进行模拟,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有效控制人体的血糖水平,除此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几率。
以往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大多数都是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有研究表明,患者有很大可能在餐后出现高糖或者黎明现象。
如果采取胰岛素泵的治疗方法,能够有较好的效果且能够避免胰岛素皮下注射伴随的问题发生。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担心这种治疗方法不能够产生很好的疗效,有很多顾虑和担心,因此应该重视这种治疗模式的相关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积极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在置泵之前和置泵之后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进而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确保最大的疗效。
该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使药物治疗效果有明显的疗效,还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促进病情的恢复进程,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 蒲卉明,陈雅琴,雷燕,等.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88-4089.[2] 龙小红,刘洁.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及研究,2011,8(10):123-124.[3] 李风华,宋绪彬.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