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类节目的创新
“真、实、情”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新研究
“真、实、情”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新研究梁蕾(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乌鲁木齐 830044)摘 要:人物访谈类节目一直是深受百姓喜爱的电视类目,在新时代创新其策划方法、访谈方式可以使人物访谈节目焕发出新的活力。
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当前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困境,并从真、实、情三个角度探讨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新机制。
从而在融媒体环境之下,提升电视媒体的发展竞争能力。
关键词:电视节目;人物访谈类节目;融媒体融媒体时代电视传播方式受到网络传播的冲击,收看人群缩小,收视率下降,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访谈节目这种常规电视节目当中较受欢迎的类型也不可避免的面临收视下滑的情况。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只有创新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方式,适应时代的变化,进行差异化的改变,才能够提升电视访谈节目的生机与活力。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创新的价值首先,进行节目方式的创新可以展现访谈类节目新的生命力,访谈节目起源于人物对话,也是电视媒体时代最为王牌的一种节目形式,最早起源于talk show。
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之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新时代背景下,创新访谈节目的形式可以使该节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
其次,访谈节目创新可以使主题更加明确,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强,通过明确的定位和新鲜的选题等等,聚焦社会热点,从而提升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实意义。
最后,访谈节目的创新还可以提供新的电视节目发展范式,从而升级电视创作的逻辑,由深入浅,推动电视台改革。
二、传统电视访谈类节目存在的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之后,访谈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受关注程度一直非常高,观众可以通过访谈类节目了解明星人物、社会焦点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生活方式,感受到人物的性情,从他们的人生经历、经验中,得到借鉴。
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之下,由于人人都成了内容的传播者,明星和社会焦点人物也会开设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传自己的生活日常,这就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谈话类节目
从《咏乐汇》中看中国访谈类节目的创新《咏乐汇》是CCTV2于2009年上半年新推出的一档访谈类节目,他的播出使得观众对访谈类节目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而央视大腕主持李咏的加盟更使的其在中国访谈类节目中创下较高的收视率。
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谈话聊天,而在当今中国访谈类节目泛滥的局面下,《咏乐汇》能独树一帜并能保持良好稳定收视率的原因,在于它的不断创新意识。
首先,它对录制方式的巧妙运用。
传统的访谈类节目大都是主持人与访谈嘉宾相对而坐,面对面的进行谈话采访,其录制场地也不外乎演播室录制和外场地录制这两种,但无论是那种录制方式它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无限的节目效果,这差不多是中国访谈类节目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咏乐汇》却做到了,他打破了传统录制方式的枯燥乏味,虽然录制场地依然设在演播室,但这间演播室里却多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嘉宾边吃边聊或许是最好不过了。
中国的“吃”文化渊源流长,而将这种传通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和也许是最完美的搭配,《咏乐汇》的别出心裁为它的收视率做了有利保障,为中国的访谈类节目开创了一片新的绿洲。
其次,对嘉宾访谈过程的完美设置。
《咏乐汇》在对嘉宾访谈过程中亦增加了不少创新理念,主持人对嘉宾进行介绍时,背景音乐会突然变得深邃、凝重,给观众带来一种紧张感。
而主持人只是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卡片做简单的介绍,之后则由一些非专业小品演员对主持人的介绍进行通俗的演绎,使得节目本身变得更加幽默、风趣,纵观《咏乐汇》开播以来,几乎每期都会采用这种模式,这种看似平常的节目设置却更加调动了观众收看的积极性,而对嘉宾不同阶段的经历,用不同的一道菜来诠释,更突出了节目组的创新意识,这或许便是《咏乐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访谈过程中,节目对VCR的有效利用及与场外观众的即时连线,这样不仅延伸了节目的访谈空间,也更进一步调动了场外观众对节目的参与热情,拉近了嘉宾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访谈王宝强与张国强一期中,场外观众问及张国强“最近身体还好吗?”的时候,不仅是张国强本人,连主持人李咏也被感动了一把;成龙一期中,影迷问及成龙现在是否依然每天练功等。
新媒体时代访谈类节目新模式探析——以《十三邀》为例
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访谈类节目新模式探析-----以《十三邀》为例◎蒋叶雯[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访谈节目正在经历网络访谈节目的冲击,出于自我革新的需要,进军新媒体平台的访谈类节目,不应该局限于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
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媒体自制节目《十三遨》的个案研究,从访谈地点、主持人、访谈形式、剪辑方向、节目受众几个角度探讨访谈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中的新模式特点。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节目创新互联网媒体《十三遨》《十三邀》是一档由腾讯视频和单向空间联手打造的访谈类节目,以访谈者许知远的“偏见”视角出发,每一季邀请 不同行业有丰富经历和人生心得的13位嘉宾进行访谈,现 在已经播出了四季。
节目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完整版由 《十三邀》公众号放出。
与传统的谈话类节目不同的是,《十三邀》这档节目更 像是将访谈和纪实结合起来,谈话地点不局限于演播间,而 是走到嘉宾熟悉的生活或是工作的地点。
节目充满了观点碰撞的火花,也饱含思辨性,借助主持人许知远的“偏见”提 问,在这个娱乐化的社会进行反娱乐化的思考。
一、访谈地点自由,打破谈话类节目封闭空间在传统访谈节目中,节目组演播室封闭、单一的场景往往使访谈显得较为正式,使观众产生距离感,也难以为受访者提供舒适、轻松的表达空间。
此外,只在演播室内进行简单访谈会容易缺乏对嘉宾真实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呈现。
访 谈者也局限于嘉宾个人,而不会对其亲朋好友、工作伙伴等 其他人进行访谈,这样一来,就缺少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缺少人物的立体感和全面性的呈现。
相比之下,《十三邀》则通过场景的转换,使访谈节目呈 现“真人秀”的形式。
许知远选择到受访者熟悉的地方去拜访对方,这个地方可能是嘉宾成长、学习、工作、生活的地点,也有可能是对嘉宾而言有特殊意义的地点。
在这些场所 中,有些嘉宾在工作,有些嘉宾在休息,他们体现出来的繁忙、焦虑、兴奋、开心等情绪都通过镜头较为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呈现出嘉宾相对真实的状态,加强了访谈嘉宾人物形象的刻画。
对话理论视角下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创新
对话理论视角下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创新作者:王继发来源:《传媒》 2014年第1期文/王继发谈话类节目是当今电视荧屏上出现频率较高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
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成为迄今为止受众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谈话类节目之一。
之后全国各家电视媒体对其纷纷效仿,同时也仿效国外谈话类节目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节目,如东方卫视制作的《波士堂》《幸福魔方》,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等。
近年来,受众对电视谈话类节目逐渐显现出审美疲势,内容低俗、模式单一、制作粗糙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此类节目的发展。
本文基于对话理论探讨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又能保持自我本真,以期对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对话理论与电视谈话类节目对话理论由来已久,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被认为是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人。
在他看来,“对话无处不在,广泛而深入”,任何形式的存在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或对话的基础上,也包括人类表达情感和理性思考。
“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对话既是目的又是方式,它强调对话参与者的投入,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
人们在对话时如何打破束缚思维的枷锁,使对话者的精神能量高度内聚,才是对话的要义所在。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人类更需要对话。
就我国而言,当前正处在文化转型期,按照巴赫金对转型时期文化特征的总结,这一时期是“众声喧哗”时期,其间夹杂着各种话语力量,为了实现自我和他人价值,人们期待通过对话获得思想交流,形成共同表达。
在电视谈话类节目领域,西方国家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在美国,电视谈话类节目(Talk Show)已有多年的历史,并占据着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位置。
这种最早诞生于美国的电视节目形式以谈话为主,由观众聚集在谈话现场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各种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感和人生的话题,并邀请各类专家或对当期节目的特定问题非常熟悉的嘉宾出席。
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创新
面视 听结 合 的传 播 属 视情 类 谈 话节 目 纷纷 定 收 节 摘 要 :为 适 应 省 级 卫 视激 烈竞 争 的 需 要 , 性 ,感目内容 得 到 大 进 行 视 人 群 . 圈 定 了节 目 的讨 论 话 题 范 电 也
感 情 ” 打 动 受 众 的 两 种 重 要 方 法 。 对 于 是 “ 感 谈话 ”这类充满感 性意 味的节 目. 情 “ 诸感 情 ” 疑 是最 佳 的选 择 。 新 后 的 诉 无 创 情 感 类 谈 话 节 目 中 . 乐 、 光 等 感 性 手 音 灯
情 感 故 事 中 的相 关 人 物 或 矛盾 节 点 。 导 编
依 据 视 频 内 容提 出悬 念 . 而后 回 到 节 目现 场 寻 找 说法 。 这样 外 景 视 频 就 融 进 了 事 件 的 发 展 中 , 本 身 就 是情 感故 事 主线 上 的 其
一
法仍被沿用 , 在舞 台设 计 、 面 安 排 、 响 画 音 运 用 等 方 面 则更 加 强 化 了情感 氛 围 。 东 如 方 卫 视 的 《 福 魔 方 》 目在 舞 台 设 置 上 幸 栏
之一 。
节 目的 真 实性屡 遭质 疑 。 感 节 目在 情 电视 屏 幕 中多 半 以专 题 节 目的 形 式 出现 .
而 电视 专 题 被 认 同为 纪 实 类 节 目 , 首要 要 求 则 是 “ 虚 构 ” 。 但 在 如今 的情 感 类 谈 非 ②
话 节 目 中“ 造假 ” 声却 此 起 彼 伏 . (0 0 如 89) 的 《 友 爱 的不 是 我 》 期 中 ,7 的男 主 男 一 2岁
围。 创新 , 内容 选 择 和 表 现形大 充实 。 新 颖 , 实 性 问 题和 嘉 宾 隐 私 保护 等 问 在 式上更 加 真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访谈艺术——以《十三邀》第六季为例
声屏世界2022/6实践与创新金话筒网络谈话类节目的访谈艺术———以《十三邀》第六季为例阴严浦高摘要:网络谈话节目《十三邀》以其独特的“偏见”视角探寻生活价值与人生意义,在“快综艺时代”中唤起人文共鸣与思考,在豆瓣、腾讯等平台都获得了较高评价。
节目中访谈主持角色、访谈主持场域、访谈主持技巧的创新与实践均为主持人访谈艺术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章以其第六季为例着手分析,为网络谈话类节目访谈艺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十三邀》第六季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认定2020年度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主持业务’(综艺节目主持)”(编号:Z202Y21608)《十三邀》是由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类节目,第六季于2021年12月21日首播。
学界将《十三邀》定位为“网络谈话节目”,长视频平台将其归类于“纪录片”门类,在豆瓣APP 的所属类目是“脱口秀”。
不同平台不同领域对《十三邀》节目定位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体现出《十三邀》节目元素的杂糅与节目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一档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网络谈话类节目,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纪录片、电影、电视节目等多种类型元素,借鉴了蒙太奇、长镜头等多种拍摄剪辑技巧,使得节目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影像本体与对话内容两个层面体现出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并带领观众在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1]纵观豆瓣评分较高的几档新型文化访谈类节目,《朗读者》将访谈与朗读相融合,构架“大舞台+小客厅”的演播空间,探寻人文之美。
《圆桌派》则用“点烟”的程序来凸显其仪式化,用聊天的方式展现多元观点。
《十三邀》则以许知远独特的“偏见”切入,带有强烈的“随感式”特点,几档节目在主题形式上大相径庭,但相同的是主持人风格与节目风格相得益彰,成为节目的品牌和记忆点。
当下,传统电视谈话类节目式微,网络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不少节目都面临着重合度高、竞争力弱等瓶颈,究其原因是缺乏鲜明的节目风格与品牌,而主持人作为节目品牌的突出呈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
案例二:《杨澜访谈录》
创新点:以高端访谈为主打,注重对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的 深入剖析,同时加入杨澜的个人视角和见解。
收视率:在多家卫视播出,收视率较高,受到观众的广泛 关注和讨论。
04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 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政策法规与监管环境
政策法规限制
由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质,政策法规对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产生了 一定的限制,如对媒体内容的审查、对 广告的限制等。
VS
监管环境压力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这也给谈话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带来了一定的挑 战。
媒体机构内部管理体制
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律。
结合多种研究方法,不仅注重定 量数据分析,也要加强定性案例 研究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节目
创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THANKS。
03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 研究
创新概念及研究现状
创新概念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是指在节目形式、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观众不断变 化的需求,提高节目质量和影响力。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目形式、内容、传播方式等 方面,研究方法以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为主。
对于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谈话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程度 和效果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 细分研究。
对于节目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机 制仍需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 导实践。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明确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 节目创新的定义和范围,建立科
学的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对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谈话类电视 新闻评论节目进行细分研究,深 入了解不同节目的创新特点和规
从《圆桌派》看融媒体环境下谈话类节目的创新
谈话类节目作为我国节目类型之一,是以主持人为主导,在特定的情境中,与邀请的嘉宾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电视谈话类节目起源于电子媒介发端较快的美国Tal k Show。
互联网时代,谈话类节目不断探索出新模式。
由优酷视频出品的《圆桌派》,是一档“谈论+互动”的全新谈话类节目。
节目“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角、智慧分享”,注重道具的使用和录制环境的选取,打造具有高度仪式感的话语互动空间,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六季以来《圆桌派》好评高居不下,在豆瓣上的平均评分9.1分。
一、谈话类节目创新发展总体特征(一)真实场域搭建,延伸谈话可能性对于强调人际交流的访谈类节目而言,其独特的形式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很好地沟通与互动的环境。
传统的电视谈话类节目通常在室内演播室录制,谈话场景构建较为固定,而网络谈话类节目则打破了这种模式,对话场景被扩展到了嘉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圆桌派》会根据录制地点的不同,在北京选取“自造社”为录制地点,在香港选取“紫苑”和“八分斋”为录制地点,选择在一个类似“茶室”一般的更加生活化的场景中构建,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日常交流情景,让嘉宾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度挖掘嘉宾的人生故事。
(二)多元话题构建,引发多方共鸣起初,我国传统谈话类节目大多为主流媒体制作并播出,所以在话题的选择上以社会性的公共话题为主,像《锵锵三人行》节目中“‘民工荒’提升劳动者工资”等话题。
而网络谈话类节目,它的话题内容构建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更偏向小众边缘性话题。
如《圆桌派》节目中的话题设置类型丰富,甚至还关注到了“PU A”“996”等边缘性话题,引发公众情感共鸣。
(三)多版本多平台传播,满足受众不同需求“融媒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载体变得更加多元,而越来越多的受众基于移动终端的内容观看习惯正深刻地改变着内容本身的生产方式。
”在《圆桌派》,节目会在不同的平台上线不同的版本,在优酷视频中播放正片以及精编版,满足了受众“在场式”观看的需求;在看理想A PP中上线节目音频;每集的核心内容都以短视频的形式在抖音等多平台呈现,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碎片化、垂直化观看习惯。
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两个案例
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一、栏目名称:《xx 无悔》二、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名为“啃老一族的人群,他们以啃食父母的血汗为自己生活的全部,这些人对于工作受高眼底,从而造成了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但是这些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可以承担他们所需要的,可是有些孩子面对生活他们无从选择,就像背着有精神病的父亲,领着妹妹上学的洪占辉,面对生活的重伤,为了可以继续学习,为了更好的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去自谋生路,在学校快要停电之前,他早就买好了蜡烛,在下雨之前他就已准备好了雨伞去卖,在空闲的时间他会买一些笔和本去各个宿舍卖,等等,就是这样养活着全家。
还有北大的才子在读完了四年的大学之后,面对社会的选择他职能选择回到老家卖肉但他没有堕落,他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生意,办的红红火火。
面对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机会不是都给了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而是给了那些把握住机会的孩子,使他们可以在泥沙俱下的时代,大潮中站稳了脚跟。
三、栏目定位:xx 无悔,努力追寻!只要你来,我们给你舞台!四、受众分析:《青春无悔》栏目的受众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当代大学生是愿意做“啃老一族”,还是趁着拥有青春年少的无价资本努力奋斗,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好天空。
让同龄人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原来的自己和以后的自己,让他们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努力才有收获。
五、xx 要求1)xx:北师大院长,心理学家(2)观众:在校大学生及父母六、主持人要求(1)要求主持人符合本栏目的风格,要求主持人支持风格清新、自然,使人有亲切感。
(2)能够引导嘉宾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要求反应敏捷,能够应对嘉宾的各种问答。
七、栏目内容(1)《xx 无悔》栏目播出时间:每周六19:30---20:00,该栏目复播时间为每周日9:30---10:00(2)播出形式:录播,属于新闻访谈类形式,无现场观众,在节目录制期间,要求穿插一定的影像资料,更好的为节目服务,使节目更具有说服力。
节目主持概论课件第十二章谈话类节目主持
小男孩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 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 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 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 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二、谈话节目的创新要素
谈话节目形态创新元素: (一)内容方面 1. 定位(湖南:快乐中国;青海:绿色中国; 江苏:幸福中国;贵州:西部黄金卫视)
• 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节目的质量高低,也 决定了节目的成败。
1、社会功能定位
按照社会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类: • 新闻信息类 • 主要针对社会上的新闻和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 通过与嘉宾和观/听众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热点
– 主持活动要抓住节目情感诉求的“点”,善 于选择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观/听众进行更深 层的情感交流。
• 形象方面 主要是指主持人的外貌、仪表、气质等。
– 外在形象:持人综合素质的外化。 – 仪表是人们在观察一个人时的最初视觉感受。 – 气质是主持人内在的素质。
(2)嘉宾 • 嘉宾本身的故事性 《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 嘉宾的表达能力 • 嘉宾的专业性 《对话》 (3)观/听众
• 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广义的谈话节目即 以两人或多人沟通交流的谈话方式为主,实现信息共 享、观点共识、情感共鸣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狭义 的谈话节目指由主持人邀集嘉宾及受众,围绕公众普 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 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
• 美《电视百科全书》之《谈话节目》:“电视 谈话”(TV talk)包括了从一有电视起就存在 的所有不用写脚本的对话和直接对观众讲述的 各类节目形式。这种‘直播的’、脱稿的谈话 是电视区别于电影、摄影、唱片和书籍企业的 一个基本因素。而‘电视谈话节目’(TV talk show)则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 的表演。谈话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 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 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观众的兴趣。”
对话理论视角下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创新
程 的叙述 节 奏 ,并 要 随着 节 目需要 随 人 对未 来 幸福 做 出 的努力 ,这 才是 一 有 一 定 的话 语权 ,节 目要结 合 具体 的
时介 入 嘉宾 或现 场 观众 的叙 述 并 参与 种真 正 的人文 关怀 。 其 中。 主持 人应 以浓郁 的个 人 风格 为 环 境和 情 境进 行 ,切不可 将 谈 话类 节 对话 方 式 的创新 。访谈 类 电视 节 目变 为 “ 秀 ” 。对 话理 论反 对虚 假对
在 电视 谈 活类 节 目领域 ,西方 国
淡话 类节 目如何 在适 应 市场 需求 的 同 家 已经 走 在 了我 们 的前 面 。在 美国 ,
我 国 电视 淡话类 节 目发 展 的 重要 理 论
时又能 保 持 自我本 真 ,以期 对我 国 电 电视 谈 活类 节 目 ( T a l k S h o w)已有 支撑 。作 为 当今 电视 荧 屏上较 成 熟 且 视 谈话 类节 目的 发展起 到积 极作 用 。 多年 的历 史 ,并 占据 着 电视 节 目中的 出现频 率 较高 的 电视 节 目形 态之 一 的
看来 , “ 对 话 无 处 不 在 , 广 泛 而 深 当期 节 目的特 定 问题 非常 熟悉 的 嘉宾 兴发 挥 的产 物 。对 话理 论 要求 对 话者
入 ” ,任何 形 式 的存 在都 必 须建 立在 出席 。在 电视 谈话 类 节 目中 ,诞 生 了 叙述 时 用平 视 的视 角 。对 话者 一般 由 金 、奥普 拉 主持 人 、嘉 宾 和现 场观 众 组成 ,有时 语 言或 对 话的 基础 上 ,也 包括 人类表 大 批 王 牌 主 持 ,如拉 里 ・ 达 情感 和 理性 思考 。 “ 生 活 就 其本质 等 人凭 借 其在 节 目中的成 功 ,成 为 美 没 有现 场观 众 ,主持 人一 般起 串场作
谈话类节目创新模式及创新趋势——以《圆桌派》为例
谈话类节目创新模式及创新趋势——以《圆桌派》为例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谈话类节目自出现至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本身具有特定优势是多年来能够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
本文从阐述国内外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国内外谈话类节目的总特征以及近年来我国谈话类节目的创新发展趋势,最后阐述了我国谈话类节目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并论述了该类节目未来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节目发展创新趋势一、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外发展概况:电视谈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美国,英文为“tv talk show”。
194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和NBC公司制作了最具代表性的由艾德萨利文主持的《小城大腕》电视谈话类节目,标志着当代最早的谈话类节目横空出世。
1954年,由美国NBC公司推出的《今夜秀》是真正的谈话类节目,节目中没有出现别的多种形式,因此《今夜秀》被誉为是谈话类节目的始祖。
20世纪60年代起,电视谈话类节目把播出时间移至较为清闲的时间播出,分别是清晨或夜间,因此该节目确定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定位。
20世纪80年代,名人嘉宾开始出现了节目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谈话类节目衍生出了脱口秀节目,美国利用成本低的优势,斩获了大量媒体、制作和发行公司的支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开头。
国内发展概况: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开始开化,逐渐接受社会化思想热潮。
1993年后,不仅是国内,还有国外的辩论赛风靡全国,民众自发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20世纪90年代,电视界诞生了《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等节目;21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视界诞生了谈话类综艺节目《圆桌派》《非正式会谈》的节目。
国内的谈话类节目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从谈话类节目转型衍生为脱口秀节目在国内收视率一路上升,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
国内外发展概况比较:从受众定位可知,美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受众与主持人高度配合,观众的反应较为活跃,能够很好的融入到话题讨论当中,并且能够对主持人所提到的观点展开自己的探讨。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特点
互动性:嘉宾与主持人之间,以及嘉宾 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是此类节目的重要特 点。
起源与发展
起源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最初的形式是邀请政治 人物进行访谈。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节目形式逐渐普及,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涵盖 了时事、娱乐、文化等多个领域。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优秀节目案例分享
案例一:《杨澜访谈录》
凭借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和深入的访谈内容,《杨澜访谈 录》成为了中国访谈类节目的代表之一,为观众提供了 了解名人、专家思想的平台。
背景介绍:*凤凰卫视的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 凭借其真诚、温婉的主持风格,采访了众多国内外知名 人物,深受观众喜爱。
节目形式与分类
• 节目形式 • 访谈式: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的方式进行。 • 讨论会式:邀请多位嘉宾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类似于辩论。 • 电话式:听众通过电话参与节目,与嘉宾或主持人进行互动。 • 直播式:在现场进行访谈或讨论,具有实时性。 • 分类 • 时政类:主要讨论政治、社会等时事话题。 • 娱乐类:主要讨论影视、音乐等娱乐话题。 • 文化类:主要介绍文化、历史等人文话题。
对同类型节目的收听收视数据进 行收集和分析,了解竞品的优势 和劣势。
听众反馈与评价
调查问卷
01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听众对节目的评价和建议,收集第一手
反馈信息。
网络评论
02
关注网络平台上的听众评论和建议,了解听众的诉求和不满。
热线电话
03
设立热线电话,接受听众的投诉和建议,及时了解听众反馈。
节目改进与优化建议
以《咏乐汇》为例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创新特色
摘要 :近 年来 ,随着 中国电视 产业经 济的 高速 发展 ,新老媒 体 的演进 与整合 ,以及西方先进 电视理念与本土特 色节 目的糅合 , 中国 电视谈 话节 目也表 现 出开放姿 态,涌现 出一批新颖 的电视谈话 节 目。 其 中2 0 年 开播 的 《咏乐j 08 I 2》无疑是这批新节 目中炙手可热的、最具 代表 性的节 !。 l f 关键 词 : 电视 谈 话 节 目 ;咏 乐汇 ;创 新
影视 与 传媒
以《 咏乐汇》为例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பைடு நூலகம்新特色
文劲松 ( 四川大学 文 学与新 闻学院 6 0 0) 10 0
众 则通 过 电视 手段 得 到 终端 的 效果 感受 。因此 ,我 们 接下 来就 将 从 电视 谈 话节 目这几 大 元素 入 手 ,着手 分 析 《 乐汇 》 的创 新特 咏 色。
、
主持 人
经过 ~段 时 间 的酝 酿和 论 证,2 0 年 央视 二 套全 新 改版 , 于 08 1月1 1 日推 出其 精 心策 划 和 包装 的 电视谈 话 节 目 《 乐 汇 》 。 定 咏 位为 电视 谈话 ,仍然 以闲谈 为 主 ,但节 目 内容 充分 展 现 出创 作人 员 的匠心 独运 。整档 节 目在 演播 室 内录制 , 《 乐汇 》把 演 播 室 咏 模拟 成一 座 豪华 的西 式 餐厅 。节 目在色 彩 包装 上 则突 出深 蓝 色 , 使 整 个现 场 豪 华 大 气 而 又 契 合 节 目主 题 , 有 利 于 营造 稳 定和 谐 的谈 话场 。在 这 个餐 厅 里有 男 服务 生 ,有 厨师 ,主持 人 李咏 扮演 餐厅 老板 ,而嘉 宾俨 然 是客 人 。特 别 有意 思 的是 ,在 《 咏乐 汇 》 中 ,主持 人 为嘉 宾提 供 菜肴 茶 点 。如 《 乐汇 》曾经 给 张朝 阳 上 咏 了一 道 肉夹 馍 ,给 成龙 上烧 饼 做 “ 胃菜 ”,给 刘 晓庆 上榨 菜 炒 开 肉丝 。这 些 菜肴 往往 在 节 目中起到 穿 针 引线 的作 用 ,或对 嘉 宾 的 人生 具有 重 要意 义 。换 句 话说 ,这 些 菜肴 茶 点更 像是 一 个象 征 , 称 、宣传 片 花 以及L G 上 。 而李脉 作 为 谈话 节 目主 持人 , 已经 不 OO 个 隐喻 。不一 定好 吃 ,不 一 定名 贵 ,但 一定 是最 有 意 义 的, 从 仅 仅 在节 目中起 营造 “ 话场 ”的作 用 ,更 多 的 已经成 为 了整个 谈 某种 意义 上说 ,又 是对嘉 宾 弥足 珍贵 的 。 节 目的主 导 。尤 其 是从 第 四期 开始 ,主持 人 的这 种 主导 行为 逐渐 《 乐汇 》 就是 在主 持 人请 朋 友 ( 嘉 宾 )吃饭 的 形式 下 , 成 熟 起来 。笔者 认 为 ,主 持人 功 能从 营造 “ 咏 即 谈话 场 ”转 为主 导 节 以 嘉 宾经 营 人 生 的智 慧 为 主 线 ,选 择 嘉 宾 、 人 生 中 最 典 型 的 故 目,是 国 内 电视 谈 话节 目向 国际接 轨 的 重大 突破 。 《 乐汇 》 实 咏 事 ,这些 故 事 既要在 嘉 宾人 生 中具 有 转折 性意 义 , 同时 要 能最 有 行 主 持人 中心制 是 大胆 的,而 又 是合 理 的 。 “ 大胆 ”是 因 为 ,作 效 的折射 出嘉 宾在 人生抉 择 中所 体现 的价 值观 和经 营 智慧 。 为主 持 人 为 中心 的谈 话 节 目,很 可 能受 到 主 持 人 个 人 因 素 的 制 中 国 传媒 大 学 电视 文化 研 究 所所 长徐 舫 州 教授 在 《 电视 节 约 。尤其 像 《 咏乐 汇 》这 种 以主 持人 名 字冠 名 的节 目,主 持人 一 目类 型 学 》中指 出了 电视谈 话 节 目的五个 构成 要 素 ,即 主 持人 要 旦 因为 各种 原 因离 开节 目,节 目必然 破 产下 档 。所 以此 举 ,本 身 素 、嘉 宾 要素 、观 众要 素 、 话 题要 素  ̄ XY Z 素 。电视 学 者 麦 就是 对节 目延 续性 的严峻 考量 。 I++要 克卢 汉 曾提 出 “ 介 即人 的延 伸 ” 的经典 推 论 。演 播室 里 的人 与 媒 《 乐汇 》 实现 主持 人 中心制 又 是合 理的 、条件 成 熟 的。 咏 物 等各 要素 ,通 过 一 定的 组合 搭配 形 成 了 “ 播 场 ” ,而 电视 观 传 首 先 ,李 咏 的 主 持 经 验 丰 富 。李 咏 是 央 视 著 名 主 持 人 ,连
融媒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演变
融媒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演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作为传统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形态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导播方式作为电视节目制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效果和观众体验。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融媒体环境下的导播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主要通过预先录制的方式进行。
导播人员需要提前安排好节目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导播。
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节目内容无法实时调整,观众互动性不足等问题,导播方式在融媒体环境下需要进行重新思考和改进。
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正在发生变革。
直播和录播的差异化导播方式、定制化导播方式以及互动性导播方式等新的方式不断涌现。
这些新的导播方式使得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观众参与度更高,进一步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通过研究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导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为节目制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1.2 研究意义电视谈话类节目一直是电视行业中备受关注的节目类型,导播方式的演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在融媒环境下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和受众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研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在融媒环境下的变革,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融媒环境下的导播方式变革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应用密切相关,对于推动传统电视节目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在融媒环境下的变革,还可以为电视行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推动电视节目的品质和内容创新,促进电视行业的繁荣发展。
研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在融媒环境下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电视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融媒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方式演变展开。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现代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最新时事观点和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成为了政治宣传、文化交流、话题引领和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是电视台开展谈话节目制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节目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必须要素。
因此,本文以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和创新方式,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节目制作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和创新手法,探究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特点、话题选取、嘉宾邀请、剧情设计等方面的策划与创新方式,从而提出一些可行的电视谈话节目制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达到以下目的:(1)探究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经验,总结其规律和特点;(2)分析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和创新方式,寻找创新点,在保持节目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3)提高电视台节目制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节目收视率和影响力,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1. 电视谈话节目的概述2.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3. 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4. 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操作(2)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与创新的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电视谈话节目的思辨框架、话题挖掘及剧本创作方法,从而推出有效的研究成果。
2. 问卷调查法:通过有关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主持人、场务人员、制片人等不同角度了解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过程,提出可行的开发方案。
四、预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目标是提出新的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与创新方案,期望实现以下成果:(1)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问题的研究,做出系统化、全面化的阐述,为电视谈话节目制作提供严密的思潮迸发过程及方法。
(2)提出电视谈话节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能够组合多产业链条间的资源优势,从而激发软文传播的潜能,增强广播电视产业创造力和境内外竞争力。
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以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例
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
——以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例
霍璐
摘 要 泛娱乐化现象是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人物访谈节
目《十三邀》,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辨性的节目内容在众多娱乐至上的谈话节目中突围 ,兼具社会功能与文
节目每期设立单独的话题 ,以 13 位嘉宾为切 片将目光聚焦到不同领域 ,将宏大的主题解构并具 象化处理 ,既追踪当下热度又回应节目主题。例如 , 在第五季第四期许知远对话王宝强时 ,节目运用大 量描述片场群演生活的镜头 ,以小人物的故事关照 社会中为生活、梦想奔波的群体。一方面 ,通过纪 录群演的生活让观众联想到王宝强的过往曾经 ,使 其努力坚韧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 ,传播 主体从个体转向群体 ,观察群演职业生涯的背后当 下年轻人追梦的心路历程。
在内容策划方面 ,节目重塑主持人与被访者的 身份 ,以许知远为主体带领观众进入嘉宾的生活进 行亲身体验。第五季中 ,许知远不断切换身份 ,以 群演身份在王宝强的片场体验演员的工作 ,以学生 的身份进入罗翔的课堂 ,以粉丝的身份观看五条人 的演唱会。许知远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 ,与嘉宾一 起成为被观察者。节目中还加入了对许知远进行访 谈的环节 ,让观众从许知远的视点切换回客观视点 , 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其进行理性思考。记 录体验过程的目的是为随后的人物访谈做铺垫 ,让 观众也带着疑问和思考去观看访谈 ,比起直接进行 访问而言 ,这种真实体验后的人物访谈变成了答疑 解惑的过程 ,让受众充分发挥认知能力寻找到叙事 逻辑以及话题的前因后果。 2.2 形式创新 :丰富视听语言 ,突破传统叙事 结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媒体资源和公众注意 力成为传媒产业内容生产的重要部分。网络平台自 制的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独树一帜 ,该节目依 托互联网平台优势完成技术与内容的革新 ,体现出 精英文化特征和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责任创新
——以《咏乐汇》的改革创新为例分析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受众逐渐不再满足于电视媒介的信息的单方面传播,而希望即时了解社会事件的缘由和他人对事件的反应,对社会现实有一个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从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开播以来,各个电视台相继推出各种谈话类节目,现已超过了200档,但问题也接踵而来,话题庸俗、模式雷同等,节目缺少创新是谈话类节目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谈话类节目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及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电视人对节目进行反思与创新
随着谈话节目日益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在形式和内容上越来越丰富,涌现了一批优秀的
谈话节目,如《艺术人生》、《面对面》、《铿锵三人行》、《鲁豫有约》等,一直保持着
稳定的收视率和观众群。
电视谈话节目在媒体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增加受众参
与感,抒发情感的娱乐功能,也具有引导观众形成正确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谈话
节目为受众提供一个可以直接与主持人、嘉宾交流的平台,在相对自由的平台实现即时的信
息反馈与传播。
电视谈话节目对于影响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电
视节目的主流,谈话类节目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素质,电视节目不应仅仅是生
活中的娱乐工具,应该不断提高节目的内涵和深度,寓教于乐,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
修养。
由于资金、收视率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谈话类节目以模仿为主,话题的
选择过于娱乐化。
在我国,媒体是国家的喉舌,是引导舆论的主要工具,这也决定着我国电
视谈话节目必须承担起相对应的责任,创新改革迫在眉睫。
访谈类节目的热播使各级电视台
争相模仿,大相径庭的节目模式和内容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创办了13 年的央视名牌栏目
《实话实说》的停播也为我国的谈话类节目发展敲响警钟,创新是一档节目能够生存和发展
的根本所在,所以媒体人必须认清现阶段谈话节目的缺点所在,结合观众需求,实现谈话节
目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正面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咏乐汇》为例分析中国谈话节目的创新道路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诞生于美国,逐渐成熟后被引入中国,并迅速在各级电视台推广,中
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家,与西方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能盲目效仿西方
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在选题、主持人风格、场景设置等方面入手进行创
新,实现谈话节目的本土化,在这方面《咏乐汇》可谓是我国谈话节目改革的先驱之作,《咏
乐汇》以访谈为基础,邀请一位成功人士进行“闲谈”,加入娱乐表演的元素,展现嘉宾的
成功经历,传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价值观,整个节目内容饱满有深度、样式式新
颖、环节设计充满创意。
是访谈类节目创新的成功代表。
第一,主持人风格突出,谈话节目
一般采用主持人中心制,主持人是节目名牌和个性的象征,李咏是《咏乐汇》的主导者,由
他组织进行整场节目,作为我国知名节目主持人,由于曾主持过多档之名节目,幽默的主持
风格使他拥有一批固定的观众群,所以在《咏乐汇》筹划之际便备受关注,李咏的主持风格
轻松幽默、互动性强,能调动现场气氛,被广大受众所喜爱。
在面对被采访的各界成功人士时,李咏没有“怯意”,而能用他独有的调侃方式缓和现场气氛,阐述人生哲理。
第二,嘉宾的选择,嘉宾的选择在访谈节目中决定着节目的主题,《咏乐汇》访问的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成功人士,对嘉宾的人生经历进行访谈,通过嘉宾人生中具有转折性的典型的故事的故事展现其人生的价值和智慧。
第三,节目形式和场景设置的创意,访谈节目一般以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的交流为主,气氛较沉闷,但《咏乐汇》以主持人李咏邀请朋友做客吃饭为形式,为嘉宾提供菜品、茶点、酒水等,访谈变为了一场“家庭式闲谈”,气氛逾越轻松,有利于嘉宾消除紧张,敞开心扉与主持人进行对话,期间更加入“真人VCR”的情景表演为节目增加许多亮点,利与观众了解嘉宾的经历过程。
第四,增加与观众互动,观众是谈话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面对面》、《鲁豫有约》等节目都以主持人和嘉宾交流为主,缺少观众的参与。
《咏乐汇》与观众互动方式新颖直接,通过和场外观众电话连线,向现场嘉宾提问,使观众与嘉宾进行直接的交流,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能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咏乐汇》的收视率高涨也证明了谈话
类节目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谈话类节目的创新与改革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经之路,媒体人应该直接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积极研究策划,勇于探索,树立全面创新的目标,首先立意深刻并符合受众需求,结合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再适时地将节目推出,创办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中国现阶段的电视业还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发展空间还很大,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开创电视访谈节目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