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论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债资本主义革命动力: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力量:无产阶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社会主义6.三大法宝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7.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步探索的意义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9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三是坚持理论创新四是坚持独立自主是坚持中国道路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七是坚持开拓创新八是坚持敢于斗争九是坚持统一战线十是坚持自我革命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开篇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完整版)毛中特简答题复习整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任务、布局理论。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建造总布局。
4、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①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
②再而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③最后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最基本)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阶级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区别新旧革命标志就是领导掌握在无产还是资本阶级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8、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站在中国革命的角度来解决革命问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三章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两翼):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中特概论》复习资料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第一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最早提出命题、最终形成共识的时间和标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在1919年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恽代英在1920年说过,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适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
蔡和森在1926年也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应当用到各国去,应当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
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
但那时,党正处在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较早认识并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代表。
1930年毛泽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1931年-1934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促使全党深刻反思。
在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提出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会议通过的决议,就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
这说明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了。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得中国化,就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得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得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得理论。
(3)就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得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得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毛泽东思想得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就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得运用与发展。
3、毛泽东思想得活得灵魂。
实事求就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就是思想路线得科学内涵。
“党得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
”实事求就是就是党得思想路线得实质与核心,就是实现思想路线得根本途径与方法(1)实事求就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得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就是思想路线得前提与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实事求就是得思想路线得根本途径与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就是实事求就是思想路线得验证条件与目得。
(2)实事求就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得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得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开拓与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得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最新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概论》知识要点集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概论》知识要点集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具体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4.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行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立足国情,总结发展实践,借鉴外国经验,适应新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
6.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毛),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的发展(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7.中共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毛中特各章复习重点
毛中特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文章所涉及的主题,即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同时也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章:毛泽东的思想及其形成过程本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毛泽东的思想源起于中国革命的实践,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得以形成。
同时,我们也将学习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融合,以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包括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重要原则。
这些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也是我们学习和应用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本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应用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章:当前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当前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作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们也需要对毛泽东思想进行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结语: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复习和回顾,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和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群众路线,以及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绝非我们可以忽视的,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应用,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毛概2023期末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pdf
毛概2023期末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本文档旨在整理和归纳2023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的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以下是具体的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条件– 1.1.1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 1.1.2 中国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兴起• 1.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1.2.1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1.2.2 革命的目标和路径– 1.2.3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 1.2.4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 1.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 2.1.1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2.1.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点和基本特征– 2.2.1 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 2.2.2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2.2.3 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的战略决策– 2.2.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和理论创新•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第三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3.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联系和发展– 3.1.1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相互作用– 3.2.1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丰富• 3.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第四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 4.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4.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和贡献• 4.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以上整理的知识点是毛概课程的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密切配合。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各族人民团结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重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重点1.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何以需要)?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与总结。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6.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一,中国国情决定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决定必须发动土地革命。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党强大,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2)内容: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建立、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使进行了也不能巩固成果。
同样,离开了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就丧失了保障。
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它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的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而它的巩固和发展又依靠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经济成分。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四章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从发展程度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2、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新世纪以来,首先,经济实力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属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第六章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
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内涵、实现途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前提,是国家富强。
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的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
“中国梦”的关键,是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的目的是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第一,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
第二,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稳定是前提。
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