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优质课教案_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简述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和维新派人士宣传变法的历程和主要方式,概括主要代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教学目标:

能通过回顾变法背景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素养渗透。通过学习变法思想来源和理论特点来训练学生历史阐释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概括宣传变法思想的方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维新思想家的言行从他们身上汲取爱国精神和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的开拓精神。

重点:戊戌变法运动兴起表现和康梁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

难点:康有为变法理论的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回顾第九章标题交代,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是交代戊戌变法的背景,第二节是讲戊戌变法的兴起和变法思想的宣传,第三节讲变法内容,第四节讲变法的结果以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今天我们学习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同时向学生展示PPT,了解单元知识结构。

一、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

通过PPT展示时局图,让学生思考:依据图文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戊戌变法的背景?学生通过看图文思考,对变法背景进行阐释,学会运用图文对这件事进行实证。再让学生回顾第一节甲午战后列强对划分势力范围和进行资本输出史实,两者相互印证来证明民族危机加剧。

再连续展示PPT5、PPT6让学生依据材料概括变法背景。明确告诉这些背景就是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

戊戌变法兴起的表现的PPT7,展示其知识结构。维新变法的思想的起源、变法理论的构建、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本节的只知识结构。

二、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

1.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早期维新思想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从教材中找出出现这种思想的背景。这种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背景:(1)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产生。(2)林则徐等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思想引导。(3)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4)西学的传入

2.从早期维新思想家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可以汲取他们敢于担责,为寻找国家和民族出路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和善于学习的精神。

三、构造变法理论

3. 阅读教材思考:康有为认为提出的人类社会进化的理论是什么,来自哪家学说?康有为用这个理论和打扮孔子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可以知道康有为变法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理论:力社会进化要经过“据乱世”、“人平世”、”太平世“

目的:变法。

特点:儒家传统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

4、思考并合作探究:康有为采取借助孔子权威论述变法的原因?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儒家观念影响深远,封建势力异常强大。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

5.阅读历史纵横部分,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托古改制“素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改革家的观点正确么?为什么?

目的:为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阐述:孔子面对社会大变革,提出的应对办法是恢复周礼,由此可见他并不主张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因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四、进行变法思想宣传

6阅读教材思考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宣传变法的特点。

康有为借助传统思想制造理论宣传变法;梁启超明确提出学习西方政治、文化教育制度和伸张民权;谭嗣同批判君主专制;严复借助进化论宣传变法必要性。

五、对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评价。

积极: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消极:用办学会、学堂、报刊的形式宣传,受众仅限于知识分子;内容只是宣传变法学习西方并未对传统思想进行彻底批判。

六:教学反思

学习的历史新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问题,渗透学科素养的培养。因为老师对这个核心素养的要求初次接触,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引导方面不够大胆。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变法思想”的设计比较成功。教学无定法,教师在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中形成了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可是也要防止让学生对知识体系的零散和碎片。比如我们讲郡县制度,就要让学生清楚郡县制的演变历程、郡县制的内容、郡县制的特点、郡县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点合起来就是郡县制的知识体系。我们在上课时为了分析郡县制特点,只是强调内容这样会造成学生理解了特点但忽视了郡县制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