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试题(A)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教学系统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支架式教学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3、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学习者可以利用它们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
4、有意义学习: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关联的认识,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
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
2、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风格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4、目前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学习策略)。
5、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是否适合于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来决定是否选用(“传递一接受”)教学分支和(“发现式”)教学分支。
6、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有(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参照系的不同。
得分
三、匹配题(每对1分,共15分)
1、匹配下列符号和它的意义(1B 2E 3D 4A 5C)
(1)A、媒体的应用
(2)B、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3)C、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
(4)D、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5)E、学生的活动
2、关于学习风格和表述匹配的是( 1D 2G 3F 4E 5J 6B 7C 8H 9I 10A)。
1、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对待困难的学习任务的态度是积极的 A、右半球
2、认为自己的命运、运气、机遇受他人的控制,缺乏自信 B、冲动型
3、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C、正常焦虑
4、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的学习者,遭受失败和挫折 D、内控者
5、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 E、过敏焦虑
6、很快的检验假设,做出反应较快 F、场独立型
7、学习者面临重要考试而又把握不大 G、外控者
8、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错误较少 H、沉思型
9、注重事物间的不同点I、左半球
10、注重事物间的相同点J、场依存型
得分
四、简答题(35分)
1、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6分)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实现自我反馈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2、简述ID1和ID2在理论的区别表现在哪儿。(8分):
ID1: 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R——S(即刺激——反应)作为理论基础,ID2: 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设计的对象从教学系统内部要素转向整个教学系统;
(2)教学设计中心由以“教的传递策略”为中心转向以“知识组织策略”为中心;(3)教学设计从微观走向宏观,从教学系统设计走向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4)教学设计从内容的分化到知识、技能的整合。
3、简述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的作用(8分)
(1)作为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为了让用户和设计者双方都能清楚设计过程的进行,需要用一个反映教学进程的模式图来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所有参加设计的人员较准确地了解将要做什么和将如何做,以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自的不同职责。
(2)作为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南。模式中一般都要阐明设计所要完成的每一项任务,以保证设计过程中不会遗漏,同时也保证基本步骤能被严格遵循,使整个设计工作符合逻辑顺序。
(3)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有效的选择与决策。
4、简述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6分)
(1)组织者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分化、更详细、更具体材料的固定点。
(2)组织者能清楚地表明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
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
5、简述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重要性。(7)
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由于迄今为止,计算机还难以对非智力因素做出形式化的处理,所以目前在教学设计、尤其是在课件设计中,关于“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这一环节一般只考虑与智力因素有关的内容。换句话说,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习者关于当前所学概念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变量。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则是为了据此判定对当前学习者是否适合采用“传递一接受”教学方式。所以,对学习者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是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